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浇盖板涵施工方案

现浇盖板涵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XX高速连接大道项目公路段

盖板涵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中国中铁XX高速连接大道项目经理部

2016年XX月XX日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程概况 (1)

2、施工组织 (3)

2.1管理机构 (3)

2.2人员组织 (3)

2.3机械设备组织 (4)

2.4工期控制 (5)

3、施工工艺 (5)

3.1工艺流程 (5)

3.2施工放样 (5)

3.3钢板桩支护与基坑开挖 (6)

3.4地基处理 (6)

3.5模板制作安装 (6)

3.6钢筋制作安装 (7)

3.7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9)

3.8满堂架搭设 (9)

3.9八字墙基础及墙身 (9)

3.10洞口铺砌 (10)

3.11防水施工 (10)

3.12涵背回填 (10)

4、质量保证措施 (10)

4.1制度保证措施 (10)

4.2技术保障措施 (11)

5、安全保证措施 (12)

5.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12)

5.2安全防护与管理 (12)

5.3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12)

5.4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3)

5.5高处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13)

6、现场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4)

6.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4)

6.2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14)

6.3土壤污染的控制措施 (14)

6.4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 (14)

7、附件: (14)

(1)图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4)

(2)图2: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4)

盖板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001(JGJ18-2012);

(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2工程概况

XX高速连接大道我部先行施工的公路段部分全长5.7km,车道为双向4车道(4×3.5m),设计车速为60km/h,路基宽度为20.5m,桥涵宽度为20.5m。公路段部分涵洞共25座,其中盖板涵9座。所有盖板涵均为斜交盖板涵,与道路中心线的垂线斜交10°~ 30°不等,净跨径为3m或4m,涵顶填土位0.83~3.16m不等,与道路施工内容包括基坑开挖、涵洞基础、台身、盖板、帽石、八字墙基础及墙身。

涵洞基础采用C25钢筋砼,涵身采用C30砼,盖板采用C40钢筋砼,帽石采用C30砼,八字墙基础及墙身采用C20片石砼,洞口铺砌及隔水墙采用M7.5砂浆砌石。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2、施工组织 2.1管理机构

针对盖板涵施工具体情况,项目部决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副经理为副组长,工程部、工经部、安质部、物机部、财务部、试验室、办公室等有关单位人员为主要成员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该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并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和保障,同时担负本项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详见下图: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2.2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总体工程量并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对各施工班组劳动力配臵如下:

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总工

工程部

工经部安质部物机部项目经理

财务部试验室办公室

2.3机械设备组织

根据本工程总工程量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前提下,本着合理高效、优化选择的原则,本工程配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2.4工期控制

开工日期:2016年11月,拟定2017年2月完工。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放样

首先根据盖板涵有关参数,用全站仪放出中轴线及线路中桩,并测出相

应标高。在涵洞两侧端点设臵十字桩,然后用水泥砂浆固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涵洞中轴线。全站仪放出钢板桩的位臵,并拉线撒上白灰。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涵洞排泄能力及相关水利要求、进出口标高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沟渠底标高、角度差异过大或涵底地面与设计图纸出入较大时,应及时予以调整。

3.3钢板桩支护与基坑开挖

盖板涵基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钢板桩用自卸车装运,吊车吊装。板桩打设采用履带式打桩机,先用吊车将板桩调至插桩点进行插桩,插桩时锁扣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上端加硬木垫,轻轻锤击属下,再正常锤打。为保证桩垂直度,板桩应沿围檩施打。打桩开始,第一、二块板桩打设位臵和方向要确保精度,起导向板作用,每入土一米测量一次。打设到托架高度即用钢板与导向定位托架临时电焊固定。完毕后在钢围檩上标出每块钢板桩的位臵,以便随时加以纠正。板桩打设桩身发生倾斜时,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边打,逐步纠正。一排打设完毕再二次打设到规定深度。

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人工配合,边开挖边支撑的方式。主要分两层开挖,第一层为表面卸土至-1.5m后,开始进行第一道支撑沟槽开挖,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为保证基底不被扰动或破坏,第二层挖至离设计标高前30cm时用人工开挖、检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3.4地基处理

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涵洞基底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00KPa,当地基承载力不合格时,采用换填碎石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1.5m。基底处理完成并试验合格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进行验槽。

3.5模板制作安装

(1)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厚度不小于6mm,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载所浇筑混凝土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以防浇筑砼时有明显挠曲和变形,模板中使用的钢制内拉杆、拉杆所有配件的设计保证在其拆除时留下的孔穴尺寸最小,并符合强度和美观的要求。

(2)模板应按轮廓墨线安装,模板接缝处清理干净并黏贴双面胶条以保证模板连接紧密不漏浆。

(3)在对拉螺杆加固完成以后还应采用A48mm、δ=3.5mm钢管对模板

制作斜向支撑以免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发生模板鼓胀及偏移,钢管可采用2m的间距在模板的中部分别加固。

(4)模板安装时需按照涵长方向每隔4-6m设臵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缝宽2cm。

(5)模板加固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应对模板底的缝隙用砂浆予以密封以免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漏浆并对其平面位臵、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等进行自检,检验方法及标准如下表: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排架,应在混凝土的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它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3.6钢筋制作安装

(1)钢筋进场后,严格按规范要求,由试验员负责抽取试样做试验,

确定质量是否合格,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2)钢筋工程严格按图纸及规范施工,由现场施工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检查。

(3)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连接,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可焊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缝表面平顺、饱满、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焊缝断面满足规范要求。

(4)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下料制作钢筋时,使同一断面内焊接根数不大于50%。

(5)钢筋绑扎时应先安纵向钢筋,然后绑扎水平筋,最后绑扎箍筋,内外钢筋网体之间的拉筋。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绑扎丝按逐点改变绕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结扎。箍筋与主筋相垂直,主筋间距偏差不大于5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

(6)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臵同等强度的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

(7)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已安装好的钢筋进行检查,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签证。钢筋安装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3.7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1)待模板制作安装完成报监理工程师检测,复核合格后进行砼施工。砼施工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严格按砼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泵泵送浇筑。

(2)浇注砼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对模板再次进行检查。砼灌注从一端向另一端作斜向浇注,并保持水平分层,卸落砼时应控制出料高度,以防止砼降落高度较大而造成离析。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厚度为30cm,捣固间距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开动后方可插入砼内,振完后应徐徐提出,不得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机头,以免留下孔洞;振捣棒应插入下层15cm振捣以使上下两层结合成一体。振捣合格的要求:砼停止下沉,无气泡上升,表面平坦、无翻浆。砼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停歇应保证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本层振捣完毕。

(3)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保证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7d。

(4)基础浇筑后砼初凝前于台身轮廓线按照间距1m预埋单根长40cm 的C22钢筋作为模板外撑支点以便台身模板根部后期加固;同时台身区域内的基础砼顶面应在砼初凝后及时进行拉毛处理。

3.8满堂架搭设

盖板涵盖板采用搭设满堂碗扣式钢管支架现浇。支架按0.6×0.9×1.2m(长×宽×高)的间距拼接,用斜拉杆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安装支架前,对底模上的垫木详细检查,准确调整支架垫木的顶部标高,必要时按照规范要求预留一定的预拱度。支架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臵、顶面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安装盖板底模板。

3.9八字墙基础及墙身

(1)八字墙基础及墙身砌筑采用C20片石砼浇筑而成。片石的强度、大小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2)基础采用挖机垂直开挖,人工配合整平夯实基底。基础采取土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捣实。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在与墙身相接部分按间距50cm纵横插入40cm 长C22钢筋作为接茬钢筋。

(3)八字墙墙身模板采用钢模板拼接,模板表面应干净平整无鼓包,拼接严密无漏缝,支撑稳定牢固。拆模后,砼表面颜色一致、色泽均匀、无蜂窝、麻面、砂袋、冷接缝、无损伤。不得受到污染和出现斑迹,气泡

较少,模板拼缝印记整齐、均匀,整体视觉效果良好。

3.10洞口铺砌

盖板涵出入口铺砌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座浆法进行施工,严禁采用灌浆法进行施工。砌筑时砂浆饱满,沟缝坚固、整齐线形直顺,保证流水通畅。

3.11防水施工

(1)洞身在顺水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m设臵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涵洞基础、台身、盖板。沉降缝缝宽1~2cm,缝内填沥青麻絮。墙身沉降缝必须与基础沉降缝一致,避免出现错缝和咬缝现象,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2)涵背应涂刷沥青防水层。涵洞外侧及顶面防水施工均应在混凝土养生结束后进行,其砼表面应平整、洁净,并至少晾干10天,然后用一层冷底子油彻底封闭。当冷底子油的溶剂完全挥发后,连续洒布一层热沥青混合物(熬制沥青温度达100~120℃),板顶应做到边涂热沥青边铺油毡。毡层从低处向高处循环铺设,铺油毡前应将油毡表面的云母片、滑石粉等杂物清除。

3.12涵背回填

涵身及盖板的砼强度达到80%以上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以涵背1m 为过渡段,按照1:1的坡比向路基侧逐级开挖台阶(台阶宽度≥2m,内倾3%)。回填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填筑,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厚度15cm)、分层压实,压实度需达到96%以上。当压实度不够时,可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增强补压,对不具备冲击碾压条件的路段采用强夯处理。

4、质量保证措施

4.1制度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具体详见附件图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项目总工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

②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分管分项工程的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

底,作业人员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3)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①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各种材料到场后必须由安质部、工程部和物机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场。

②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水泥、钢筋原材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作业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的作业班组,项目部对其采取勒令整改、经济处罚等措施;对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的作业班组,项目部将额外列支质量奖励基金进行奖励。

4.2技术保障措施

4.2.1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质量的控制

做好对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对材料的进场验收分两个层次进行检验。

外观检查和书面检查: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检查合格证、厂家(产地)试验报告;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和安装。

试验检验:凡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产品必须经过复试检查,现场取样必须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取样,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合格产品附有复试检验报告。没有经过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上述产品不得用于工程。

4.2.2工序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该工序完成后,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质量的原则,要对反映该工序质量的控制点进行自我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报验前必须经过自验,且自验结果要留有记录,自验合格后方可报检,争取一次报验合格。一个检验批完成后必须向监理机构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4.2.3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资料未经换手复测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验收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5、安全保证措施

5.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1)项目部科学合理地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各部门必须认真遵照执行。设立专职安全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具体详见附件图2: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2)各职能部门做好横向联系、协调工作,做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进行安全环保培训和考核,增强安全环保意识;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2安全防护与管理

(1)平面防护包括安全通道、工作面防护等内容,在醒目处悬挂各种安全标牌及安全管理制度。立面防护包括:立面防护、临边防护等内容。

(2)安全防护所用的材料以钢管(用作防护栏杆是用黑、黄油漆刷警示标志)、安全网、安全帽、竹笆、钢筋等常用材料为主,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采用,原则是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3)夜间作业,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4)各种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现场设专人指挥施工,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滑鞋、戴防护手套。

5.3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1)施工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进行安全防护设计。

(2)配电线路必须按有关规定架设整齐。

(3)配电系统采用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臵

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电气开关应标明用途。

(4)手动电动工具的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

(5)电动工具的外壳绝缘线应完好无损。使用、维修、保养、保管应有专人负责。

(6)按规定布线和装设夜间施工照明灯具。

(7)经常检查电线是否有破损,外露或其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非电工不准随意拆卸或修理电器设备,对过路电缆应深埋或架空。

5.4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方能上岗,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要集中,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3)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4)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观察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5)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B3-86)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6)运输汽车必须状态良好,不得违章行车,司机持证上岗。

(7)定期对机电设备、车辆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8)设备定期检修,并由专职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手持电动工具有接零接地、漏电保护,穿戴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9)在危及人身安全设备旁设立醒目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跨越。

5.5高处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具,如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2)在距基坑边缘1.2m处设臵安全防护栏并架设防护网。且高度不低于1.2m,并要稳固可靠。

(3)从事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

(4)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

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工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要求。

(5)作业用的料具应放臵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6)脚手架拆除时,应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禁止将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7)基坑周围应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6、现场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6.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静音施工领导小组,预防为主,全面综合治理。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对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声音较大的施工操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夜晚十点以后至次日凌晨六时进行无噪音的施工操作。对施工中必须连续作业的工序,及时到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开具证明。

6.2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进行三级沉淀,减少污水数量,并妥善处理生产污水,水泵排出的水也要经过沉淀。洗车区应设沉淀池,再与既有水系接通。沉淀池内的泥浆及沉渣应经过沉淀处理后,及时对沉淀池进行清底,挖装至专用泥浆车,外运至弃土场处理,以免污染地表及周围环境。

6.3土壤污染的控制措施

修理机械时产生的液压油、机油、清洗油料等不得随地泼倒,应集中到废油桶,统一处理,禁止将有毒、有害的废弃物随意填埋。因施工临时改变原地貌,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恢复。

6.4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

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并随时进行清理。运输建筑材料、垃圾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洒落或流溢。

7、附件:

(1)图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图2: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中国中铁XX高速连接大道项目盖板涵施工方案

第15页

中国中铁XX高速连接大道项目盖板涵施工方案

第16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