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分析与处理_教案_第9部分

数据分析与处理_教案_第9部分

数据分析与处理_教案_第9部分
数据分析与处理_教案_第9部分

教 案 正 文(一)学院部门:任课教师:

难点及时间分配10.1数据工作表的显示操作

10.2数据工作表打印的整体流程

教学难点:

10.3几种特殊表格的打印方法

教 案 正 文(二)

分窗口以便同时显示多个数据区域,通过冻结窗格使行(列)标题始终可见,通过“选项”实现视图个性化设置等显示效果的设置操作。

Excel中工作表要想取得漂亮的打印效果,确实还是需要一定的设置技巧的。本章介绍了数据工作表打印的整体操作流程,并对每页都要求出现顶端标题行、左侧标题列、下端提示信息的特殊格式表格,以及工资条格式的标题每隔几行就重复出现的表格、套打空白表格进行了介绍。

1. 作业及思考题布置作业:

10分钟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一次课两个课时)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课程.doc

授课教案 班级: 17 计 1 班课程:office2010授课教师:黄媚课题名称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数据处理与分析 知 识 1、掌握数据的查找、替换、排序、筛选 目 2、学会使用合并计算、分类汇总和条件格式 标 教能 1、通过课件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处理的步骤,理解其中的力 学操作含义 目 目2、准确判断使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处理数据 标 标 素 1、在实际操作中提起每个操作的兴趣,有 欲望了解之后的操质 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 2、能自觉完成课堂练习 标 课的类型理论加实践课程 1、数据自定义排序 教学重点2、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条件格式 1、正确排序 教学难点2、正确区分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使用正确的条件格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及材料多媒体机房、课件、习题 课时8 课时理论课, 8 课时实践课,共720 分钟课前准备了解学情,备好教学素材,操作习题 教学反思1、授课期间应在授课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情况,对于学生露出困惑较多的地方再次加深讲解。 2、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多鼓励会的同学多多指道不会的同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被教的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3、习题要跟进,这样学生才会及时打好基础。 4、复习要及时,这样才会印象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 分钟)讲授新课(20 分钟)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教师示范操作当堂的师生互动能导入本次新课。学生认真听课并回让学生更能加深对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操作步骤的印象, 7、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其中运用到的按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钮印象更深刻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 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 “查找和替换”的 对话框输入查找内 容 - 选择“查找全 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查找和替换-替换- 在“查找和替换”的“替换”对话框输 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 换” 序 选 7.2.2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 - 【编辑】组 - 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 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 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 数据 -【排序和 筛选】组 - 排序 - 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 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吴秀玉授课时间:2013年1月13日(星期天) 13:30~ 15 :30

一条船一把扇子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 辆汽车 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只(条)狗一束(朵)花一头 牛 五.写句子 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江上有一座大桥. 水里有小鱼。田里有禾 苗。 房子里有 _________ 。 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眼睛。红红的 苹果像太阳。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越长越高越下越大越跑越快越飞越高越来越近越长越大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飞机越飞越高小方越长越大。 ____越____越_______。 ____越____越_______。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绿又密又大又红又平 又稳又大又多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一束束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个一个个一个个大大的苹果 只一只只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群 ________ _______ 本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头 ________ _____________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___ ___爱_________ _______。 你去北京吗我的书包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六. 看图写话 1、看图填空: 二、看图填空: 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美. 啊!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doc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 =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数据的对齐方式、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 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及格率countif(summber1:summber2,’>=60/人数’等公式。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 学生姓名 年级 八 任课老师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函数值大小的增减性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例如:y=2x+3,y=-x+2,y=21x 等都是一次函数,y=2 1 x ,y=-x 都是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2 函数的图象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所对应的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 知识点 3一次函数的图象 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直线与x 轴的交点(-k b ,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 )即可. 知识点4 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性质 (1)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 ﹤O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 (3)b 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 (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 (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 (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对一辅导数学辅导教案

一对一辅导教案 日期:2015年1月26日上课时段:8:00----------10:00辅导科目:数学课次:第1次课时:(2)小时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2.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 教学内容 任意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或“∠α”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⑵ B1 y ⑴ O x 45° B2 O x B3 y 30° 60o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教学信息反馈表

日期年月日

信息教学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

信息教学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 所属科目:《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课时:1 适用年级:高一 课型:新授课、复习课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电子表格中处理数据方法及其图形化表示; 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提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协作习惯。

重点难点: 、最大值、最小值、求和、求平均等函数的合作性掌握 2、选择分析数据的角度 课程标准: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熟练的处理数据,表达意图。 教学媒体: .硬件:网络机房 2.软件:officexxxx,极域电子教室 3.在线资源:学校xxxx年高考成绩数据表、无锡市xxxx年度各地区季度用电表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Excelxxxx 已熟识,基本操作已掌握。函数的应用和数据图表表示较为陌生。 教材分析: 采用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主要是对表格数据

处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沃尔马零售公司(wal-mart)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工具对积累的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竟发现跟尿布一起销售最多的商品是啤酒!经调查,数据背后是这样的事实:太太们常叮嘱她们的丈夫下班后为小孩买尿布,而丈夫们在买尿布后又会随手带回两瓶啤酒。既然如此,沃尔马公司就将它们并排摆放在一起,结果是尿布与啤酒的销售量双双增长。 二、教学过程 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向学生分发学习档案袋(包含学习任务单和原始数据表(Excel)格式) 任务A:完成成绩统计 师:要求学生打开《学校xxxx年某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Excel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 2、会恰当的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操作和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形成分析问题基本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操作理解和掌握表格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独立思考、互相帮助的自学品质,提 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重点】1、数据的计算、公式和函数、排序、筛选 2、能对加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1、数据的公式和函数 2、能对加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方式】任务驱动和分组协作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最近学校刚进行了期中考试,面对一份原始的全班成绩电子表格,你想知道你在本班的名次,你该如何操作? 思考:1、如何计算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总分 2、根据学生总分,把总分进行降序排列 二、认识Excel 1、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表示时应先字母和数字 的表示方法) 2、列标和行号: Excel使用字母标识列,从A到IV,共256列,这些字母称为列标;使用 数字标识行,从1到65536,共65536行。每个单元格通过“列标+行号”来表示单元格的位置。如:B1,就表示第B列第1行的单元格 3、名称框和公式编辑框:名称框用来对Excel电子表格中的单元格进行命名和名称的显示。 利用名称框,用户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应的名称区域。 公式编辑框用于输入和显示公式或函数的区域。 4、工作表:工作表是由单元格组成,在excel中一张工作表由256×65536个单元格组成。 Excel中默认新建的工作簿包含3个工作表,工作表的标签名为sheet1、sheet2、sheet3。 可能通过单击工作表标签在不同的工作表之间进行切换。 5、工作簿:工作簿是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文件。标题栏上显示的是当前工作簿的名字。Excel 默认的工作簿名称为“book1”。 每个工作簿包含多个工作表,默认状态工作薄包含3张工作表,但是3张工作表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一个工作簿中可能包含多张工作表,最多时一个工作簿中可能包含255张工作表。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案) 教学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人:何庆宇 教学地点:4号机房(四楼)教学对象:机电1201班 教学课题: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教学时数: 2课时(两节连上)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并熟练的运用一般的函数公式; 2、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了解复杂的排序操作; 3、掌握数据的自动筛选,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 4、掌握数据的高级筛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数据处理中的公式应用 2、基本的数据排序 3、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教学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自动筛选 3、数据的高级筛选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电子表格的行列、单元格格式、表格边框线、批注、打印标题等的设置,这些都是针对工作簿的基本操作,而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掌握公式应用、数据排序、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这四个基本操作。 [讲授新课] (一)应用公式 1.常用函数公式 ①求和 ②平均值 ③计数 ④最大值 ⑤最小值 2.公式的创建 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子7.1,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广播软件向学生演示在电子表格教学课件7-1的sheet1中创建公式的过程,边讲边操作。 求和公式——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 (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求和”后,选取所要求和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注意:当我们选取单元格区域C2:G3(如图:)时,Excel会默认所选取行区域的最后一个空白单元格作为放置接下来操作所得数据的位置,单击快捷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取“求和”,此时出现的效果和上述是一样。 求平均值——演示步骤: (1)单击需要填充内容的单元格,如右图所示 (2)单击编辑栏中的倒三角按钮,选择“平均值”后,选取所要 求平均值的数据区域,按下enter键。 老师:请学生在电子表格7-1的sheet1中演示求和与求平均值的步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data teaching plan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xcel 平台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 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 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 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 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xxx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 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 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 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 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会从自己的身边举出许多的数据,老师关键是引导学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复习学案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 刘利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其应用。 【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查漏补缺(若对这些知识有遗忘,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视频学习) 本章知识体系归纳: 1、若n 个数 的权分别是 则: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 f 1+ 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_______。 3、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__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n x x x ,, , ?21n w w w ,, , ?21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 (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 (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 (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两章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二、重难点分析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时安排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20.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 1 / 18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之公式与函数 库尔勒市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海力其古丽 ■教材分析 数据处理与统计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中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三节的内 容,EXCELS件的重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而运用公式和函数是实现这一功 能的有效手段,所以该部分内容是excel 的精华部分,它充分体现Excel 在处理和加工数据上的优势。 ■学情分析 对初一学生来说,公式与函数部分较为抽象,理解这些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关键,只有将教学内容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它能够快速的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中繁杂的数据问题,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建立正确的公式完成表格相关计算、理解函数的概念与组成,会使用常用函数;掌握填充柄的使用;理解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的区别,并能够正确引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两个体验区的自主探究学习,习得建立公式和填充柄的功能,通过模 拟人物的互动完成函数与数据区域等新知识点的传授,通过实战区的任务驱动强化知识的运用, 通过挑战任务达到提优的目标。通过自我测评完成知识点的回顾与梳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体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与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公式的设计与输入; ⑵常用函数的使用(SUM AVERAGE) (3)填充柄的使用

表格数据的处理 公开课打印教案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 实习教师:杜小春 一、教学内容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和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章节又为后续章节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和筛选。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授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虽然说初中课程有涉及到excel表格的学习,少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s 的基本操作,熟悉了Excel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对于其应用还是处于不清楚的阶段。因此本节课还是得从基础教起,教学设计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会运用计算、筛选、排序等方法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 2、体会表格数据处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使用Excel工具软件来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的计算、筛选和排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排序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五、教学策略 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教科版必修1(3)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教科版 必修1(3) 表格数据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 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 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 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 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 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概念: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二、处理电子表格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 min(summber1:summber2)。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

初中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初中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018-10-2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回顾收集数据的方式. 2.回顾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回顾频率、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回顾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5.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 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及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式、抽样时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现在如何让你调查一个情况.并且根据你获得数据,分析整理,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我想大家现在心里应该有数. 例如,我们要调查一下“上网吧的人的年龄”这一情况,我们应如何操作? 先选择调查方式,当然这个调查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调查到所有上网吧的人,何况也没有必要. 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下去以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调查,然后再作统计分析,然后把调查结果汇报上来,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一个组表现最好? 二、讲授新课 1.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举例说明. 3.举出与频数、频率有关的几个生活实例? 4.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然后我们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同学们前面知识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时补上). 收集数据的方式有两种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例如:调查我校八年级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普查的形式. 在这次调查中,总体:我校八年级全体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个体:我校八年级每个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用普查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用抽样调查.

高一信息技术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0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00)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 min(summber1:summber2)。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处理与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完成《纲要》中“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任务,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功能,而不是形式上的表格。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包含很多方面。除此之外,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运算和进一步加工,这时就需要介绍公式和函数,这是WPS表格软件的有效工具,也是数据加工的重点。公式的含义、组成、编辑、复制、删除,以及函数的含义、引用形式、格式、使用方法等都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得内容。其中有关单元格地址(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数据引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更是至关重要,也是学习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级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WPS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本节主要通过在学习内容的探究和相似问题的比较上,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上,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公式、函数、地址引用的含义; 2.熟练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3.掌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的能力; 2.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1. 帮助学生在任务中自主提炼有效结论,扩展了知识的使用面。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2.掌握使用填充手柄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引用。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比较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同学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体魄,学校开展了雏鹰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同学们都报名了吗? 2.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3.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1份学校兴趣小组报名的统计表(老师打开统计表,如下图),你能用10秒钟的时间计算出各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吗? 4.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基本上不可能。 5.教师活动:学完今天的内容,你就能很轻松的完成这个任务了! 设计意图:结合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迅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活动:如何在电子表格中实现数据的运算,我们先做一个小尝试。新建一个电子表格文件,在A1单元格中输入10*2+3,在B1单元格中输入=10*2+3,观察结果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注意,这里的A1单元格指的是第A列第1行的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