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一、区别

1.内涵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只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于两极或单级而言的。其基本内涵是指在世界上存在多个对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

2.原因不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国际化和社会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表现不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是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二、联系

1.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知识梳理】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当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原有的差距还在加大,两极分化更趋严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一些国家继续扩大和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备建设,严重影响了国际安全与稳定。一些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出现新的起伏,因民族、领土、宗教、资源等引发的纷争和战乱不断。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特别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世界也因此联系得更加紧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资本主义以其巨大的优越性战胜了腐朽的封建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许多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路。20世纪新兴的社会主义诞生,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国际大舞台上活动的各种力量、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对峙的局面形成,世界分成两级世界,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上进行了长期的对抗,双方势均力敌,各有胜负。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上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直到20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在“冷战”中败下阵来,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无疑成为现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尚未有一个国家能与之匹敌。美国必定会引领这个世界,但它是否会永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世界格局会一直沿着单极化方向发展吗, 其实不然,多极化才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四 个 维 度

形势与政策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四 个 维 度 吕有志 刘 杰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浙江杭州 311100) [摘 要]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四个维度加以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的去中心化和全球化重心的位移,大国关系在战略上相互借重和相互制约,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文明多元性,以及全球治理机制的建立和经济政治区域化,深刻地推进着世界多极化进程。 [关健词]世界多极化;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1)07-0044-003 从权力结构的视角论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认识维度。但在笔者看来,这是单向度的,也不足以证明多极化这一发展趋势。只有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等四个维度全面客观地分析当今世界,才能真正把握世界多极化这一客观趋势。 一、世界经济的去中心化和全球化重心的 位移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反映 现代国际体系建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中心一直在欧洲,发达国家一直处于国际体系的权力中心。进入20世纪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国际体系的权力中心自然从欧洲转向美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世界已越来越被互联起来,地域、语言、历史等隔阂被打破,科技、经济和政治革命正在铲平各种壁垒,世界经济去中心化、平坦化正在变为现实,一度形成的美、欧、日经济中心再度向新的力量结构转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则进一步让世界经济趋向扁平化,经济全球化的中心转向亚洲,从而使国际体系处于嬗变之中。 不可否认一个重要事实,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国家经济总量锐减,财富大幅缩水,大量金融机构破产,财政系统瘫痪,美元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出现负2.4%,工业产值下降10.7%。尽管从2009年三季度起,美国经济转为正增长,但一年多来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仍未完全恢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不得不呼吁国际社会干预危机,挽救现存经济体制,帮助美国解救困难,而且自己带头搞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制定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已经动摇。国际政治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曾指出,一旦霸主国家无力提供霸权运行机制的公共产品,也不能负担公共产品的成本,霸主国的霸权地位事实上已衰落。 金融危机对欧盟的经济影响也十分深远。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推出7 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加强财政纪律和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日趋成为共识,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欧元区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再度陷于衰退,如2009年出现5.2%的负增长,让本已处于经济低迷的日本受到严重打击。2010年后,尽管日本经济也出现正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低,失业率处于高位,政府债务巨大。最近,受国内大地震的影响,日本的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均出现迅速下滑,经济整体实力受到严重影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 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 A.20 B.21 C.22 D.23 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 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0年11月10日 C. 2001年11月11日 D. 2000年11月11日 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 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7、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 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 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 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B.国际经济旧秩序 C.国内政局动荡 D.资源缺乏 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 A.中国珠海 B.中国上海 C.中国香港 D.中国北京 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 B. 和平与发展问题 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 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九年级中考历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相关资料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掌握“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比较异同认识趋势:两极格局时期的“极”与多极化趋势的“极”有哪些不同?“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分析特点,探究原因: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反霸维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和科索沃战争的恶劣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揭露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 4、课前预习题 1.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2.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和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和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4.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的斗争过程。(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受阻) 5.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2.美苏争霸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结果怎样? A.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恢复强硬态度,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的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亲自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通过创设置重大国际事件为情景,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国际、国内焦点,并具备一定的敏锐洞察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和留给我们的启示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 四、教材分析 第一目“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学要点:1.欧共体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2.欧共体成立后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目“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教学要点: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影响; 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学要点: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即过程 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历史学家眼中的多极化趋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苏联的解体。七、教学资源建议 1.书籍: 李世安《世界当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景治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历史专业杂志:《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网络资源:历史课程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等 八、学习评价建议 1.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主讲人:唐海迪研讨人:唐海迪武俊涛胡玉莲)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选择题 2018年题组 1.(2018全国卷Ⅰ,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考点】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析】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参加联合国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扩大,排除C项;材料能够说明参加联合国的国家交往或联系增强,但不能说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因为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同样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或关税壁垒政策,排除D项。 【答案】A 2.(2018·北京文综·23)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 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但是1956年已经开始酝酿,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印度、埃及等国提出反对“国家集团”,希望在两极格局下保持和平中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B项正确。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

年,D项错误。 【答案】B 3.(2018·江苏单科·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中信息剖析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通过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理出,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排除A项;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排除B项;西欧国家的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排除C 项。 【答案】D 2017年题组 1.(2017·海南单科·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考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这是法国独立化倾向增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欧洲一体化的内容,排除B项;这一时期属于两极格局时期,多极化趋势刚刚出现,C项排除;材料只能得出这一时期法国的外交政策,没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选择题 1.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在哪个国家倡导下于哪一年在何地成立?其名称是什么?( ) A.英国、1952年、伦敦、国际贸易组织(T) B.美国、1955年、华盛顿、国际贸易组织(T) .美国、1948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D.英国、1947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2.世界贸易组织与下列哪两个国际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 A.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贸易组织(T) B.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银行(RLD BANk) .世界银行(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国际贸易组织(T) 3.世界贸易组织应属于哪一类型的国际组织( ) A.区域性、专业性B.世界性、政治性 .区域性、政治性D.世界性、专业性 4.1995年11月正式运转的世界贸易组织是( )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5.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D.维也纳体系 6.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B.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反映了美国的意志 .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演变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 ( )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郎为中心、以美元为中心D、以日元为中心 8.当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是 ( ) 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9.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B、基本的原则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合理运用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市场,积极面对贸易全球化。 关键词贸易全球化贸易壁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演进规律,是人类几百年来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丰富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它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影响着政治组织形式,影响着文化整合方式和存在形式,故而,有人称它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本文欲从世界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初探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国界屏障弱化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扩张属性,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在全球扩张、辐射提供了技术保障。超越国界的全球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超越地理空间的信息网络扩展,使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跨国流动,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和优化组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效率。然而,传统意义上国界屏障作用对经济生产组织和国民的整合保护作用弱化,这不能不对国民的心理和安全意识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冲击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国家观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近几年民族主义问题的凸现表明的就是超越国界的全球化造成了对民族国家否定的趋势,从而导致一些民族国家在全球化面前的积极回应。 现在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国籍概念的日趋模糊化,尤其是伴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国界屏障作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弱,人员、资本、商品等的自由流动,以致国界逐渐失去了意义。但是,国界屏障作用的弱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国家间的边界仍然是国际冲突的导火线。 二、人类整体利益强化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同质化过程,这种同质化首要的表现就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现在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由此,形成了国际性的竞争规则、国际资本、国际电子交易、世界性语言(英语充当)、世界性的交通等等,这种世界水平的经济是一种趋同力,即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人类共同利益日益显化,它要求把人类的利益和面临的问题作为整体来审视。也因此,全球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确立,要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摘要: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我们党对当前世界格局演变态势的基本 评判,它既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又动态地描述了当前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既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了我国对外战略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关键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多极化趋势是我们党对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演变态势的基本评判,也是我国现阶段确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之一。因此,正确地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我们把握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正确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对于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对当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现状的客观评估 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延续了几十年的两极格局终结。自此,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时期。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有多个主要力量在发挥重大作用。其一是美国。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各方面的实力均高居各国之首,但它并没有能力独自控制世界。其二是欧盟。它是欧洲一体化的产物,虽然,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作为世界多极中的一极,其行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其内部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人口超过美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政治经济实体,无疑要在当今世界发挥重要作用。其三是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体实力下降,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多年滑坡力量大大削弱,但它继承了原来苏联的主要军事和工业生产能力,其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二位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四是日本。它的经济实力和军费开支均居世界第二位,尽管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地位及其对二战历史的暧昧态度影响了它政治大国作用的发挥,但它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五是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其整体发展水平和人均经济指标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发展态势良好且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社会主义大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这些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大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之间的实力对比并不平衡,其中美国的实力远远高于其他几个,但由于它们的利益不同、目标各异,在国际舞台上它们或者相互合作,或者相互竞争,从而构成一幅多极

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以来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政治呈“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三、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演变历程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力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④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⑤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实质上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表明,在国际舞台上有多种力量或多个力量中心在发挥重大作用,国际事务不可能由个别国家主宰。因此,多极化实际上是对霸权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精品文档)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一美苏对抗为基本特征的两极政治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21世纪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级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势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应。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一、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过程 (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1943-1945年期间战时盟国领导人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上通过一系列的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等一致确认对二战后世界秩序做了新的安排,即“雅尔塔体系”。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国之间力量对比和妥协的产物,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改变,欧洲中心地位彻底丧失,世界格局的重心不可扭转的转向了太平洋两岸,美苏两大国崛起,两国在经济政治上旗鼓相当。随着美苏共同敌人的消失,昔日的盟友由合作转向了全面对抗。 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经济上:①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

行反击,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军事上:①美国倡建北约组织: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实行集体防御,建立北约组织。②苏联倡建华约组织: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建立华约组织。 (二)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级格局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各种力量出现分化和组合。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经济问题,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日本提出以美日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欧洲一体化,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些因素都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超多强是在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国际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近期看,美国仍旧保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二、世界上多极力量的崛起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期间,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4月8日,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上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

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对我国 的影响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性巨大变动之中,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 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新特点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 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意指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这个历史过程发端于地理大发现,加速于产业革命以后,战后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大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更为密切。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电了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使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面。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如目前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0亿美元在不停地流动。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由闭关自守,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打开国门,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最落后的国家,势必都将被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席卷。 2.2.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口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资源等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化问题的缓解以及全球性行动的协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3.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门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一个跨国公司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方案一(一般校)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欧洲共同体出现的三个步骤,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声音说话”的相互关系。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说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理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说出中国的振兴的表现,思考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理解到当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欧洲走向联合” 教学要点:(1)欧洲联合的原因;(2)欧洲联合的过程;(3)“用一个声音说话”。 第二目“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教学要点:(1)日本经济发展的两个步骤;(2)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3)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4)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学要点:(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2)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3)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与新发展;(4)中国与不结盟运动。 第四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1)中国振兴之路;(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导入设计: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

作者:丁晓平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 化的世界教案 课题: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简单学习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历史,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和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形成一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从材料、图片、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究,把理论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掌握从身边发现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讲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式导入) (展示PPT图片——入世槌) 【提问】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学生】槌子 【教师】恩,这原本是一把很普通的木槌,但是在2001年11月10日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上,大会主席用它敲开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正是这把木 槌,在中国入世的关键时刻“一槌定音”,之后它就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了, 成为了一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木槌。 【过渡】那世界贸易组织时干什么的?它是怎么成立的?中国又是怎样加入它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这一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第二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本 课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本课的掌握难点。 【过渡】大家都知道,一个组织的成立,必然有着它的社会背景,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板书) (1)成立背景(板书) 【教师】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伴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迅速提高,关贸总协定(1948—1994)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已 经难以适应时代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就理所应当 了。 (展示PPT,并且链接到关贸总协定的介绍) 【提问】那它的成立时一帆风顺的吗?还是充满曲折? 【学生】充满曲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