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同等学力哲学学科综合考试大纲思考题汇总

同等学力哲学学科综合考试大纲思考题汇总

同等学历申硕哲学大纲思考题整理

原始复习材料(思考题整理)内容丰富,知识连贯,乃复习考试之佳品。

本材料在原始材料基础上缩减而成,尽量保持其关键内容。可认为是复习材料之“骨骼”。

本材料裁剪了大量无关题干的过渡性内容。但读者亦应学习原始材料,以便临场发挥。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实践

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人类特有本质活动。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改造探索世界的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践,实践的特点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

2、主体和客体

主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是从事认识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认识实践活动的对象。主客体相互规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没主就没客,没客也无主。在活动中主体客体化,主体聪明才智劳动凝结在客体中,在客体打下主体印记;另一方面客体主体化,客被主消费利用,成为主体一部分或主体的工具。

3、哲学的物质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感觉而存在,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各种具体物质运动和存在的样式、各种事物、各种物质现象的最抽象的概括。

4、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是人类实践没有触及或改造过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纳入到人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则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意志烙印的自然。无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也就是主观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可疑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意识能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等等。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6、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含两重含义:

(1)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2)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具体事物、现象、过程都是这一整体的部分或方面。

7、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人们创造不能废除规律,只能发现、把握、利用规律。规律不同于现象,现象是易变的,而规律具有稳定性,可被人们的思维把握。规律的重复性表现在,一旦具备一定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8、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在事物联系和发展问题上,存在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对立。决定论承认事物发展受因果关系、规律性、必然性支配;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发展中的因果联系、规律性、必然性及其作用。在决定论内部,又分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马哲学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中,往往有多种矛盾存在,但它们地位不同,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处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相互转化易位。

10、质变和量变

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运动都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指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构成要素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它表现为不显著、渐进的过程。质变则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突变或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为质变提供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11、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现象与本质间是辩证关系,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12、真相和假相

真相假相都属于现象,是按其表现本质的不同形式而作出的区分。真相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相是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无论真相假相,都是客观现象,不能把假相等同于错觉。

13、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侧面,内容是构成这一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形式则指把内容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在内容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14、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和联系。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二者不可分离。

15、原因和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前后相继、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关系的范畴。原因是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现象引起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特点。

16、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现实事物与可能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特别指与必然性相联系的那种存在性。可能性是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有种种复杂情况,有可能与不可能、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等。

17、反映论与先验论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认识论上两条对立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为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第一性,认识第二性。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认为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或主观自生的,不是认识反映客体,而是认识和感觉构成客体。

18、能动反映论

马哲认识论就是能动反映论。马哲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认为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改造对象而积极探索对象奥秘的结果,而不是象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是被动机械的反

映。马主义认识论对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进行了改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反映论。

19、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统一。理性因素主要是认知性的意识,包括理智、思维、逻辑等因素。理性因素是人认识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非理性因素是指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既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脱离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作用、贬低甚至否认理性作用,是错误倾向。

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接触而获得的对事物表面现象与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经验材料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或内在联系的认识。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二者联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2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或真理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符合,同谬误有本质区别;就人类认识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相对真理或真理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程度近似正确认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不是两种真理,而是真理的两种属性。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来体现,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2、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辩证运动来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辩证思维方法是揭示客观事物及概念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运动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基本方法有:(1)归纳和演绎(2)分析和综合(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4)逻辑与历史相一致。

23、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指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其本质,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格、式、程序等在人脑中的内化,是人的认识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思维方式以实践活动的方式为基础,受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

价值指事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不是实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

25、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人们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自身需要和内在尺度为评价标准,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评判、预估。价值评价的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中,立足于主体利益、主体需求来评判客体。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上。

26、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指人们必须按世界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指人们必须按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发展。二者差别表现在:真理原则侧重客观性、外在尺度、物的尺度;价值原则侧重主体性、内在尺度、人的尺度;真理原则突出人活动的条件性,价值原则突出了人活动的目的性;真理原则强调社会历史活动服从客观规律,价值原则强调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需要的多样性或多元化。这些区别和对立,体现了人类生活本身的矛盾性。这些矛盾既给人们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又提供了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在马哲中,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辩证统一关系。

27、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为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使用一定工具结成一定社会关系而进行劳动生产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8、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为总的新一届党中央,针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妥善应对中国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强调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发展,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状态相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政治民主、人民生活改善有机结合的系统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当代中国国情;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包含深刻人文精神;体现党这个世界最大党,国这个人口最多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是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阶级是同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阶级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界定的经济地位。阶级对立的实质在于,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居支配地位,能占有另一集团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在阶级社会,除构成该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对立阶级之外,还有一些非基本阶级或集团。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3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普遍的规律,包括三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和趋势。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阻碍生产力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时,它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进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生产关系取代旧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也发生变化。

3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犹如一座由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社会中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经济基础,而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政治法律制度构成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分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它们是相互作用关系,都由基础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又一基本矛盾。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基本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3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即社会意识中与经济基础最密切的上层建筑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阶级性是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一种特殊表现。

3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决定,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一致性或不平衡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一方面社会意识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意识(如科学预测)又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经济落后地区社会意识不一定落后。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时期社会意识总是同以往社会意识有某种联系,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4)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34、新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进步重要标志。所谓新科学技术革命,是相对于以前的科学技术革命而言的,是指20世纪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构成,改变了人们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

(3)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5、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原因在于:

(1)它们包括和反映了社会过程的基本结构;

(2)它们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

(3)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4)贯穿于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的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6、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1)人与自然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即人的类本质;(2)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即人的现实本质。唯物史观首先从劳动出发,考察人与动物区别,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又进一步从社会关系出发,考察了社会中人与人社会属性的区别,揭示了人的现实本质。

唯物史观主张从具体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决定的。(2)人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也表现为一定阶级性。(3)因为社会关系是变化、发展的,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化的。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不存在超历史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抽象人性论是错误的。

37、人的价值

价值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人的价值反映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区别于物的价值。人的价值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人既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又是价值关系的客体。

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最高价值。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价值两方面。社会价值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价值指个人在创造价值基础上获得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一个人越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个人价值就越大。社会价值是人价值的主导方面,衡量人价值的大小的主要尺度是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的大小。

38、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形式。它包括人的劳动及其他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极大丰富,需要充分满足等。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了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自由度的扩大,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自身控制能力的充分提高,体现了人对自己个性的自主发挥和对自由支配时间的大量占有,等等。马主义创始人常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相提并论。

39、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的概念是对社会前进、上升趋势的总概括。其基本含义是:

(1)从实践过程看,社会进步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积极成果的累积;

(2)从社会变化来看,社会进步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是社会生活本质的展开和表现。

40、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和一定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们摆脱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状态。人类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中获得了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王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人们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充分享受自己劳动成果或全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并获得个人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并把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二、论述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哲继承人类全部文明,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结束了形而上学,第一次把整个世界描写为一个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其内在联系。黑格尔在其抽象思辨的唯心主义下,隐藏着革命性批判性因素。马恩从中拯救了辩证法,并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起到了“桥梁”作用。

费尔巴哈反对唯心主义,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恩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他们摆脱唯心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介。马恩超越黑格尔,也超越费尔巴哈。因为费尔巴哈不懂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性质,把辩证法一同抛弃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马恩对德国古典哲学批判改造,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摈弃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创立了崭新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是如何实现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并进而创立唯物史观的?

在马恩世界观形成中,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莱茵报》时期,马积极实践,接触到经济利益和共产主义问题,初步受唯物主义影响。马怀疑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按黑格尔观点,“国家是理性的自由的王国”,然而普鲁士现实和黑格尔的理性国家之间存在惊人矛盾。马1843年对黑格尔批判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起到了较大影响。

马恩之所以由唯心转唯物,重要原因是哲学批判同生活相结合的实践精神。他们不是用理论来剪裁事实,而是用实践来衡量、检验理论。勇敢地放弃错误转向真理。

马恩由唯心转唯物之后,继续探索真理。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分析了社会历史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唯物史观重要问题,超越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局限性,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新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

马于1945年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把它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所包含的新世界观的主要思想有:

一,划清了新唯物与旧唯物以及唯心主义的界限。旧唯物不懂实践,离开实践活动去消极地认识世界,否定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否定了人认识的能动性。于是,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夸大为神秘的东西。

二,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解决了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把握事物,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三,正确回答了社会本质和人本质的问题。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新世界观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往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的主要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写于1845年至1846年的著作,清算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论述了唯物史观。主要思想有:

(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2)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过程。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和基础。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并构成矛盾运动,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马恩还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

(4)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

5、如何理解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

实践性是马哲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特征。马把科学实践观作为基本观点,作为全部理论的基础,主张理论为实践服务。马强调哲学改造世界,主张哲学为人类解放服务。

实践性规定了马哲的科学性。马哲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按照世界本来面貌认识世界,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形成科学理论,才能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实践性决定了马哲的革命性:马哲的目的是实际地“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革命性表现为批判精神,辩证法,反对绝对化、凝固化。“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哲的革命性表现为阶级性,即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提供理论根据。马哲的吸引力在于它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完美地结合起来。

6、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它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马哲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它具有世界性、开放性等特点。当代马哲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马哲具有世界性,是世界性哲学。马哲凝结了时代精华,吸收了优秀思想成果,与各国的优秀文化结合,通过各国工人运动实践发展。

马哲随科学发展而发展,以实践、科学发展为基础,动态,开放。不断概括实践经验,不断吸收科学成果。

马哲具有很强的批判性,马哲反对把自己看作终极真理,不断依据实践和科学来检验、校正自己,“要真理不要面子”,永保青春和生命力。

7、简述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毛哲是马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毛为代表的党,坚持马主义,反对主观、教条,以国情为据,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地将马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原则,是毛思想灵魂,是中国化的马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哲特点:鲜明的党性、生动的实践性、广泛的群众性。

毛哲对马哲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毛哲深刻阐述了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唯物辩证法,以矛盾论为核心,将之广泛运用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党建等领域,创造性地阐述了历史辩证法、军事辩证法、社建辩证法等思想。

二,以实践为基础,系统论证了马主义认识论,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都提出了新见解,对马主义认识论给予创造性发展。

三,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深化唯物史观,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正确区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正确处理农、轻、重几种社会生产的思想,为马哲学增添了新内容。

8、简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

邓论是马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思的继承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主义,是马主义的新阶段。邓哲是邓论的重要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邓论对马哲学的坚持和发展表现在: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毛精髓,总结新经验,开拓了马哲新境界;

二,坚持和发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结合实践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

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四,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观,丰富了马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五,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六,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提出“一国两制”发展了马主义国家观。

9、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总结改革开放和建设经验,运用马主义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是马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凝聚了党的集体智慧,是当代中国的马主义,是时代精华。

“三个代表”坚持马主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党的事业同党建相互促进的进程。

“三个代表”是对马列毛思想和邓论的继承发展,是马哲新结晶。体现了马哲学与时俱进,发展了马哲唯物史观:“三个代表”是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观的深化。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升华了生产力论。“三个代表”是对唯物史

观社会意识理论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升华了文化导向论。“三个代表”是对唯物史观群众观点的发扬。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升华了群众史观。

为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社会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概括;为我们坚持马主义目标提供了新理论;为我们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哲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扩展了新视野。

10、如何理解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动物消极被动生存,而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构成了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马哲学克服旧哲学的错误,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中揭示实践本质。认为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首先,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一种现实活动,改造对象的活动。

其次,在改造活动中,主体把自己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使对象成为了自己的产品,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第三,这种对象化活动不断进行,一方面使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使客体主体化,实践给人创造了新对象,也为对象创造了新主体,促进了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以说,实践是人周围的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是社会发展、人的思想发展的基本动力。

11、简述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实践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是从事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活动对象,是与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客观事物。

实践主客体关系复杂。

首先,主客体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其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主体改造客体,客体规律制约主体活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主体化指客体失去了对象化的形式而变成主体的一部分。正如马所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12、简述实践的运行机制及其基本环节。

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工具和手段)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功能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反馈来实现的。实践运行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的目的是初始环节和内控要素,贯穿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之中。实践方案是人们根据规律制定的计划和步骤。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过程常常会受到条件限制,出现意外,导致目的或方案不合于实际,进而影响结果。这就需要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查,以获得对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的再认识。

(4)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活动。

13、试述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哲克服旧哲学的错误缺陷,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中揭示出实践的本质,认为实践在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哲学中占有基础地位,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马哲以实践观为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夸大精神,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旧唯物主义仅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观事物,否认精神的能动作用。马哲既强调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又重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或能动作用。

(2)马哲把实践的观念带入了自然领域。唯心主义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性;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当作外在的、与实践活动无关的东西。在马哲看来,自然先于精神而存在;当它进入人类实践范围后,又具有属人性质,成为人化自然。

(3)马哲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揭示了了认识的基础、本质和发展规律,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4)马哲把实践观贯彻到历史观中去,主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活动是劳动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马哲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能为人的感觉和意识所复写、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独立于精神而存在,为精神所反映。马哲物质概念既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又指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性,从物质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把握物质,从而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2)它指出了物质世界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感知,可以被人的认识所反映,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科学的可知论。

(3)它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对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4)它把人类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含在物质概念的理解中,既为能动的反映论奠定了基础,又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从而又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15、简述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是以机械电子的运动来表现人类思维的某些功能和作用。计算机是人工智能的具体存在方式。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着本质的不同:

(1)物质承担者不同,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是人脑神经系统,人工智能的物质承担者是物理元器件。

(2)二者的性质不同,意识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产生,具有社会性和主体性,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电脑不具备意志、情感,只会按照固定的程序行事。它永远是工具。

(3)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意识蕴藏的巨大的创造力。

16、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又叫矛盾的共性,它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即通常所述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又叫矛盾的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称为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会相互转化。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只有了解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才能对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其次,这一原理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通再到特殊的过程。它要求“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计划。再次,这一原理是马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7、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来看,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重点论是指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两点论则意味着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18、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重要意义。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事物的肯定因素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事物的否定因素是指破坏事物存在或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辨证统一。首先,肯定与否定作为事物内部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次,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没有纯粹的肯定,也没有纯粹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是外力强加的。其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再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变革的关系。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分析对待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在文化上应持批判地继承或吸收。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厚古薄今或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反对盲目排外、简单拒斥,又要避免食洋不化、“全盘西化”。

19、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前进或上升是事物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和趋势。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而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必然会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事物前进、上升不是直线型的,而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抵抗,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如果把前进性和曲折性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20、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

任何事物部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两个侧面,两者对立统一。首先,形式是事物的表现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因此两者具有确定的差别。其次,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侧面,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转化,在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在另一种关系中可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内容。

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内容,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第二,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模式发展的。

21、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实践的观点是马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主义认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并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主张认识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反映论的一般原则,但是离开实践,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生物性存在,主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马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22、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在马主义看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实践,人们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参加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经验,进而上升到理论。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它不断创造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加深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一切科学理论或知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目的,都将失去意义。

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实践的观点是马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现点。

23、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把感觉经验作为标准,有的把理性作为标准。马哲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判断主客观是否相符,必须使主客观相对照和比较。能够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能把正确的理论变成现实,从而用实践的结果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论证真理的手段。如果没有逻辑证明的帮助,就不能以具体实践去充分证实或驳倒某个理论原理。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逻辑补充,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规则等都必须经实践检验。因此,不能夸大逻辑证明的作用而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试述在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并用这一原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真理标准上的辩证法。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一原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开拓进取。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的规律性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不能在认识上设立禁区,不能在思想上凝固僵化。由于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性或确定性,因此解放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标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

25、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马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含三层意思,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二,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是人以观念的方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存在的反映。三,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首先,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运用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认识的结果表现为反映事物本质抽象概念、符号、公式等。其次,人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出对象“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塑造出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再次,反映过程包含了一定的选择和建构活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建构指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重新组合成为观念体系。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都是能动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

26、简述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过程中的运用,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一致。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方法群。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属于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二者功能和角度不同。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侧重于整体把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在确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研究世界。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使辩证思维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范围、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从而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7、思维方式具有哪些功能?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格式、程序在人脑中的内化,是人认知和评价的观念系统。思维方式以实践为基础,并且要受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思维方式具有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有操作功能、选择功能、解释功能、规范功能。

(1)操作功能。指对思维运行进行加工制作使之形成观念的功能。

(2)选择功能。指对认识过程中的因素进行过滤和筛选。

(3)解释功能。说明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性质、意义、价值。

(4)规范功能。历史地形成的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和思维习惯,是思维运行的规则和尺度。

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是指思维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评价功能、决策功能、调控功能。具体表现在:主体以思维方式为内在尺度来衡量对象的价值属性;主体从一定的思维方式出发预先构想和筹划实践目标和实践过程;主体通过思维方式来调控实践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28、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史观从实践活动出发,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主要表现在:

一,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二,由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历史是由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所构成。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

三,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社会实践的规律。首先,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次,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

29、根据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等。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根据我国国情,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的增长。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进步、人口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30、简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科学是反映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技术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须经如下途径:一,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如改进工具,提高生产率;二,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改进劳动对象,提高生产率;三,与劳动者相结合,转化为知识和技能;四,运用于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先导,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根据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党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由之路。

31、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马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家起源问题上要反对“君权神授论”和“社会契约论”等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从国家阶级本质上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家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是与专政相联系的。其次,国家主要成分是军队等暴力工具,国家本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工具。

国家的职能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国家的对内职能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调整阶级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组织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干预社会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调节社会关系。国家的对外职能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处理国际关系或外交事务,维护本国利益。

32、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社会意识分为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等不同形式。

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制度、国家、阶级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总和。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艺术按照审美原则来把握和再现社会生活,通过美来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不依靠强制力来维持,而是依靠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等力量来维持。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彼岸世界的理论”和“来世的智慧”。宗教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还将继续存在。要正确贯彻宗教自由政策。保护合法宗教,反对封建迷信。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和学问,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人生观。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33、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决定,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某种不一致性或不平衡性。它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一方面,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意识(如科学预测)又超前于社会存在。

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济较发达社会意识未必先进,经济落后社会意识未必落后。

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34、如何理解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具有决定性,又具有选择性。决定性是指,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具有规律性、必然性的过程。选择性是指,社会形态的发展往往通过一定的历史选择活动来实现,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某种不确定性或跳跃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通过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出来。一方面,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有的民族、国家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会出现“跳跃”,跨过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而进入先进的社会形态。这种特殊现象依然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所支配,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否认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35、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相适应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或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适应我国生产力状况的。以无产阶级专政和党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