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1、12#风机出现故障。PC连接后扫描到控制器,点工具栏第三个红色图标,Open from target,可以把CX9010的组态调出来,点击I/O Devices的EtherCAT(v2.10 only);可以看到当前的所有I/O和通讯模块。如下图1:

图1

2、在EtherCAT(v2.10 only),查看Online的Changes计数,按下图2配置。

图2

3、点击I/O Devices的EtherCAT(v2.10 only),再查看Online,看到第2个卡件EL1008,出现CRC校验错误计数1089,Changes 栏计数0/112等等,Lost Frames计数979,123。表明内部E-BUS出现问题。一般原因是干扰或者模块内部元器件出现异常,如果是干扰只需要重启PLC,如果是元器件损坏需要作出更换。如下图3

图3

4、查看EL1008的8个输入口的状态,全部为0,但是查看EL1008模块的LED 灯。有4个LED灯亮,表明有24VDC高电平进入模块通道,但是检测不到。如下图4

图4

5、使用倍福TwinCAT System Manager里的扫描功能,扫描EL1008,2008,EL3202等模块。先把TwinCAT System Manager设定到Config模式,然后按下图5的方法扫描模块。如果显示模块的Type名字正确EL1008,且Quality为100 of 100,则表示模块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重起PLC控制器,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如果还不正常,表明模块有问题,需要更换。

图5

6 查看Profibus DP状态:,如下图6所示如果有RepeatCounter计数并且在不断增长,表明有通讯干扰。

图6

7、查看CX9010故障,如果模块表面的PWR灯不为绿色,为红色或者蓝色则表明模块不正常。

图7

8、EL6731或者EL6751诊断,如下图8,如果RUN灯不正常(不常亮绿),则表示该模块内部E-BUS通讯故障。

变桨系统维护培训资料

变桨系统维护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 变桨部分 1.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

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2.变桨轴承

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

系统测试全过程

我一直感觉系统测试总像马拉松总是测试不完,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时候算终点。虽然提交客户了,可是对于质量仍然心里没底,对于测试的效果没有评价的依据。后来经过高人指点,终于领悟到至关重要的精髓:明确测试目标! 如果要将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那么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测试目标为标准,科学、有序地进行测试,那么测试效率也就会自然而然跟着提高。 测试阶段分为:测试前准备、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结果。 1.测试前准备阶段 主要是相关业务的学习。业务知识是测试的根本依据,只有业务过关了,以后才能有效的进行测试工作。 了解业务步骤: a、了解业务名词; b、对现有系统的学习:功能点、业务场景等; c、分析现有系统数据库,了解数据的走向。 2.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是项目开发的基础,也是测试的依据。所以需求分析一定要做。但是很多公司是没有详细的需求文档的,那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呢? 此时分析数据库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a、每张表的索引和约束条件; b、数据的来源、走向; c、数据的存储、变化; d、数据间的关联; e、表与表间的关系; 这些分析都可以为了解业务场景和之后的测试用例设计打好基础。 3.测试计划阶段 我们总是觉得被测试进度紧逼、计划失控、测试不完全等等状态,其实解决这些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测试目标。

在计划初期先明确测试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目标的执行标准,指导后期设计不同级别的测试用例,跟踪不同级别的缺陷修改。在测试时间较紧情况下,至少可以先把保证所有功能正常操作的最低目标版本先提交给客户,不会再有手忙脚乱,心里没底的状况。 测试目标分为: 最低目标 基本目标 较高目标 最高目标等级别 可以使用表格形式来规范目标准侧,例如: 测试目标准则表 目标 测试范围 需求覆盖率 最低目标:正常的输入+正常的处理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输出 (明确的功能点全部列出来) 1.功能: 正常功能 异常功能 单功能 业务场景 非功能:16种测试类型 2.输入覆盖率: 有效无效 处理过程:基本流 备选流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发布时间: 2010-7-27 11:02 作者: 未知来源: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字体: 小中大| 上一篇下一篇| 打印| 我要投稿| 每周一问,答贴有奖 目前主流的开发模型主要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渐进模型、快速软件开发(RAD)以及Rational统一过程(RUP)等,这些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些过程方法中,并没有充分强调测试的价值,也没有给测试以足够的重视,利用这些模型无法更好地指导测试实践。软件测试是与软件开发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活动,显然软件测试也需要测试模型去指导实践。下面对主要的模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V模型 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在传统的开发模型中,比如瀑布模型,人们通常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全部完成后的一个阶段,尽管有时测试工作会占用整个项目周期的一半的时间,但是有人仍然认为测试只是一个收尾工作,而不是主要过程。V模型的推出就是对此种认识的改进。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如模型图中所示,图中的箭头代表了时间方向,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了高层测试,低层测试是为了源代码的正确性,高层测试是为了使整个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是验证程序设计,开发人员和测试组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当验证系统设计,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设计的指标;由测试人员和用户进行软件的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追溯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测试,以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

风力发电机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变桨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1. 变桨控制系统概述 变桨轴承 限位开关装 图1 变桨系统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 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

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 个恒定速度。 2.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 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

化。 2.变桨轴承 变桨驱动装 变桨轴承 图2 变桨轴承和驱动装置 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 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

风机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介绍

一.概述 双馈风机

风轮:风轮一般由叶片、轮毂、盖板、连接螺栓组件和导流罩组成。风轮是风力机最关键的部件,是它把空气动力能转变成机械能。大多数风力机的风轮由三个叶片组成。叶片材料有木质、铝合金、玻璃钢等。风轮在出厂前经过试装和静平衡试验,风轮的叶片不能互换,有的厂家叶片与轮毂之间有安装标记,组装时按标记固定叶片。组装风轮时要注意叶片的旋转方向,一般都是顺时针。固定扭矩要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风轮的工作原理:风轮产生的功率与空气的密度成正比。风轮产生的功率与风轮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风轮产生的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风轮产生的功率与风轮的效率成正比。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效率一般在0.35—0.45之间(理论上最大值为0.593)。贝兹(Betz)极限 风机四种不同的控制方式: 1.定速定浆距控制(Fixed speed stall regulated) 发电机直接连到恒定频率的电网,在发电时不进行空气动力学控制 2.定速变浆距控制(Fixed speed pitch regulated) 发电机直接连到恒定频率的电网,在大风时浆距控制用于调节功率 3.变速定浆距控制(Variable speed stall regulated) 变频器将发电机和电网去耦(decouples),允许转子速度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反力矩改变.在大风时,减慢转子直到空气动力学失速限制功率到期望的水平. 4.变速变浆距控制(Variable speed pitch regulated) 变频器将发电机和电网去耦(decouples), 允许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反力矩改变转子速度.在大风时,保持力矩, 浆距控制用于调节功率.

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

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 1 综述 变桨系统的所有部件都安装在轮毂上。风机正常运行时所有部件都随轮毂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变桨系统通过控制叶片的角度来控制风轮的转速,进而控制风机的输出功率,并能够通过空气动力制动的方式使风机安全停机。 风机的叶片(根部)通过变桨轴承与轮毂相连,每个叶片都要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电控同步的变桨驱动系统。变桨驱动系统通过一个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齿啮合联动。 风机正常运行期间,当风速超过机组额定风速时(风速在12m/s到25m/s之间时),为了控制功率输出变桨角度限定在0度到30度之间(变桨角度根据风速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通过控制叶片的角度使风轮的转速保持恒定。任何情况引起的停机都会使叶片顺桨到90度位置(执行紧急顺桨命令时叶片会顺桨到91度限位位置)。 变桨系统有时需要由备用电池供电进行变桨操作(比如变桨系统的主电源供电失效后),因此变桨系统必须配备备用电池以确保机组发生严重故障或重大事故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停机(叶片顺桨到91度限位位置)。此外还需要一个冗余限位开关(用于95度限位),在主限位开关(用于91度限位)失效时确保变桨电机的安全制动。 由于机组故障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备用电源长期没有使用时,风机主控就需要检查备用电池的状态和备用电池供电变桨操作功能的正常性。 每个变桨驱动系统都配有一个绝对值编码器安装在电机的非驱动端(电机尾部),还配有一个冗余的绝对值编码器安装在叶片根部变桨轴承内齿旁,它通过一个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齿啮合联动记录变桨角度。 风机主控接收所有编码器的信号,而变桨系统只应用电机尾部编码器的信号,只有当电机尾部编码器失效时风机主控才会控制变桨系统应用冗余编码器的信号。 2 变浆系统的作用 根据风速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叶片与风向之间的夹角实现风轮对风力发电机有一个恒定转速;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使桨叶顺浆90°与风向平行,使风机停机。 3 主要部件组成

消防系统的测试步骤

消防系统的测试步骤 1、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如何测试?(10分) 答:第一步、测试前先测量启动瓶的电爆管或电磁阀控制线的电压,拆下所有区域内启动瓶的电爆管或电磁阀上的控制线。再测量控制线的电压,作好记录。在首先测试的区域启动瓶上接上测试灯泡。如有其他外接设备控制线路有必要也一同拆除。 第二步、收到储瓶间人员(已拆除启动瓶)通知后,将气体报警控制器打到“自动”状态。开始测试并用对讲机呼叫现场人员和气体房人员。 第三部、测试烟感报警,气体报警控制主机接到报警信号,此时气体报警控制器和气体灭火区域内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离开防护区),此时启动控制线不应有电压信号。用消防电话跟消防中心值班人员联系,看是否有该防火分区的报警信号到消防中心。 第四步、测试一个感温探测器报警,此时气体灭火区域内发出另外一组声光报警信号并输出联动其它相应设备信号(停止通风系统运行和防火阀,关闭常开防火门等)。用消防电话跟消防中心值班人员联系,看是否有该防火分区的报警信号到消防中心。 第五步、当烟、温探测器都报警时,经延时30秒(可选)后,启动瓶控制线端接的测试灯泡应亮,用万用表测量应有直流24V电压。(气体房1人听到开始测试后

准备好秒表和万用表计量所有的数据并做好记录。) 第六步、在储瓶间短接压力开关,相关防护区的放气指示灯应点亮,用消防电话跟消防中心值班人员联系,看是否有该防火分区的放气信号到消防中心。 第七步、对系统进行复位。 第八步、手动测试放气按钮,应与第四步相同(不同在于不经过延时30秒启动就直接启动了)。在同第五步、第六步同样操作。 第九步、所有设备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监视60分钟后(可以做保养工作及填写检测表),再用万用表测量启动瓶控制线端信号电压是否与测试前一致。应与测试前相同,则被拆各线路复原。 1.喷淋自动灭火系统的如何联动测试?(10分) 答:联动测试前,必须确认不动作的消防设备控制模块已被屏蔽或相关电源已被断开。 测试的工作人员应在未端排水装置、湿式报警阀、水泵房现场。 (一)将水泵手动测试后,水泵房人员将水泵的一次回路电源断开,留下二次回 路进行手动测试控制回路正常后,再恢复主电源。 (二)消防中心收到各位置人员通知可以测试的信号后,消防中心将报警主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MOOG变桨倍福模块测试扫描步骤 1、12#风机出现故障。PC连接后扫描到控制器,点工具栏第三个红色图标,Open from target,可以把CX9010的组态调出来,点击I/O Devices的EtherCAT(v2.10 only);可以看到当前的所有I/O和通讯模块。如下图1: 图1 2、在EtherCAT(v2.10 only),查看Online的Changes计数,按下图2配置。 图2

3、点击I/O Devices的EtherCAT(v2.10 only),再查看Online,看到第2个卡件EL1008,出现CRC校验错误计数1089,Changes 栏计数0/112等等,Lost Frames计数979,123。表明内部E-BUS出现问题。一般原因是干扰或者模块内部元器件出现异常,如果是干扰只需要重启PLC,如果是元器件损坏需要作出更换。如下图3 图3 4、查看EL1008的8个输入口的状态,全部为0,但是查看EL1008模块的LED 灯。有4个LED灯亮,表明有24VDC高电平进入模块通道,但是检测不到。如下图4 图4 5、使用倍福TwinCAT System Manager里的扫描功能,扫描EL1008,2008,EL3202等模块。先把TwinCAT System Manager设定到Config模式,然后按下图5的方法扫描模块。如果显示模块的Type名字正确EL1008,且Quality为100 of 100,则表示模块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重起PLC控制器,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如果还不正常,表明模块有问题,需要更换。

图5 6 查看Profibus DP状态:,如下图6所示如果有RepeatCounter计数并且在不断增长,表明有通讯干扰。 图6 7、查看CX9010故障,如果模块表面的PWR灯不为绿色,为红色或者蓝色则表明模块不正常。

南瑞变桨系统日常维护手册

风力发电机电气变桨系统日常维护手册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一总则 (3) 二变桨驱动器故障代码及其解决方法 (3) 三后备电源充电器常见故障及其维护 (9) 四变桨电机常见故障及其维护 (10) 五PLC常见故障及其维护 (12)

一、总则 本手册主要针对南瑞变桨控制系统,汇总了变桨控制系统在日常运行及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驱动器及PLC故障代码的相应信息等内容。 二、变桨驱动器故障代码及其解决方法 2.1、驱动器报“RF”故障 故障原因:主控板控制芯片(主要是 AD采样芯片)受干扰引起。 处理方法:如果有两次及以上记录则更换驱动器。 2.2、驱动器报“NH”故障(超速故障) 故障原因: (1)故障阀值设置过低; (2)电机空载; (3)测速发电机故障。 相对应处理方法: (1)重新设置超速故障阀值; (2)给电机加上负载; (3)检测测速发电机输出是否线性。 2.3、驱动器报“9L”或“9R”。 故障原因: (1)驱动功率模块坏; (2)驱动器受干扰。 处理方法: (1)首先确认驱动器功率模块是否损坏,若模块已损坏,需更换驱动器。(2)若模块没有损坏且复位后能正常运行,则更换改制后的浪涌吸收后再运行观察。功率模块( IGBT)测量方法(动力线端子):①、驱动器输入400V 断电10分钟后,用万用表二级管档测量驱动器的动力线端子红表笔对 2脚,黑表笔分别对 9和14;黑表笔对 3,红表笔分别对9和14,值都为350左右。 ②、驱动器输入400V不断电,用万用表直流档(1000V)测量驱动器的动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一、引言 本文档规范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整体流程,明确了软件测试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的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和必需的输入输出文档。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各测试阶段需要的测试工具、测试点和测试步骤,并提供了各类测试文档的参考模板。 二、测试流程概述 1、流程介绍 一般来讲,软件测试是伴随着项目的立项而开始的。也就是说,软件项目一旦确立,测试工作也就开始了。在测试的过程中,前后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BUG回归测试—>测试总结—>软件发布 对于以上流程环节,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属于需求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环境搭建、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回归测试等属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制定测试计划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实施、管理等。 2、流程图 功能测试 项目开始 需求阶段 测试计划 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总结 软件发布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需求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估。 1.由需求分析人员统一收集需求,并整理成文档格式转发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 2.项目经理召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和需求分析人员进行会议讨论,了解具体每个需求的实际含义,并且明确各需求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整理出重点需求; 4.项目经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写需求说明,并且再次召集小组开会讨论,对需求说明进行修复、完善,并最终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负责人:项目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说明文档 输出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四、测试计划阶段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定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并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管理需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测试计划是从管理角度对整个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概述(介绍项目测试的范围、目的以及组织形式) 2.测试进度(测试时间周期的安排) 3.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 4.需求跟踪(确定系统测试项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5.测试通过失败标准(指明测试何时通过何时结束) 6.测试挂起恢复标准(指明当测试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测试活动挂起以及恢复的标准) 7.资源分配(工作量的统计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 8.应交付测试工作产品(明确测试需要提交的各类工作文档) 9.风险评估(预估测试存在的风险) 测试经理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发布时间以及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完成后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讨论会,连同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以及各模块负责人,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并确定。 负责人:测试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计划》 输出文档:《软件测试计划》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系统的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系统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1T17:26:18.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吴者 [导读] 摘要: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叶轮机组已更换了固定的叶轮机组,它已成为风轮机工业发展主流的双叶轮系统。 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德庆风电场广东省肇庆市 摘要: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叶轮机组已更换了固定的叶轮机组,它已成为风轮机工业发展主流的双叶轮系统。它是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行平稳,本文主要论述了风力发电的控制方法,本文讨论了基于进流角预报的模糊PlD统一变距功率控制系统和独立变距功率控制策略。同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它提供了一些设计理念和理论方法来定位大型风力涡轮机的可变螺距控制系统。 关键词:变桨机构;独立变桨;优化设计;建模仿真 前言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件:主控制系统和变桨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系统是控制整个风机的运行,可变叶片控制系统是专门针对不同工况下叶片的精确控制,为了实现叶片和应急桨的正常运动。一个完整的变距控制系统包括驱动和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些变距控制系统只有驱动,没有控制器),变距电机,备用电源等。每一个变螺距控制系统在其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变螺距控制系统,我们必须对其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 变叶轮机组已经取代固定叶轮机组成为风力发电机组商业化发展的主流。变量螺旋桨系统是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和执行平稳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丰富的指导作用,其操作,通常情况下,可变螺旋桨系统在冯风力涡轮机控制器发出指令驱动叶片旋转,使叶片达到指定的节距角位置,不影响互联的快速实现过程,保证风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按最优参数运行;在紧急情况下,自动调节螺旋桨螺距角,使叶片跟随螺旋桨,实现气动制动,确保风力机的安全。 2、变桨系统工作原理 螺旋桨更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机房的主处理器监控风速、转子转速和发电机驱动叶片的旋转角度。发电机能量模块计算了伺服驱动的顺序通过逻辑,驱动叶片转动。不同的叶片都有不同的可变叶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尾部装有一个编码器,编码器用以检测驱动电机的方向、转速、叶片转到的角度,反馈至变桨系统的处理器。发生系统掉电或紧急安全链触发时,备用电源(超级电容或蓄电池)进行紧急收桨,将叶片转动90°的安全位置。在急停顺桨状态下,变桨系统是在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之外独立工作的,这样可以避免因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停止工作或是错误工作而不能急停顺桨Nordex、Vestas和其他世界知名制造商都有可变间距的风力涡轮机。目前,可变螺距机制采用可变螺距风扇市场主要包括液压可变螺距机制和电动可变螺距机制,其中电动可变螺距机制分为直流电动可变螺距机制和交流电动可变螺距机制根据电动机电源的形式。 3、定桨距和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主要以调速为主。在功率调节,风力涡轮机可以分为固定螺距风力涡轮机和变距风力涡轮机。具有固定间距的风轮机的特点是叶片和轮套之间的连接是固定的。当风速发生变化时,叶片的迎风角不会改变,即叶片的俯仰角度无法调整。因此,定螺距风力机通常被称为失速型风力机。这种方法限制了输入功率叫做失速控制。这种情况下的失速调整基本上是相同的速度,但承受的载荷大,场出现功率与风速不匹配的情况。早期的小机组多为此结构,国内的以金风750机组占主导地位。 现在的机组都为变螺距结构,其特点为:变桨系统接收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的指令,调节、转动风机的叶片到指定角度来实现:额定风速以下,桨叶位置保持在0度附近,最大限度捕获风能,保证空气动力效率;达到及超过额定风速时,根据主控系统的指令调节叶片角度,保证机组的输出功率。变螺距的结构输出功率稳定,可调节性能强,便于起动,机械结构受力小以及易控制变桨等安全等优点;但控制结构较复杂,容易发生变桨及其附属故障,维修工作量大。 显然,变螺距风力机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因此,可变间距调节已成为大型风力涡轮机的最佳选择。由于变螺距控制提供了更好的输出电能质量,每个叶片调节器的独立刀片控制技术可以被视为独立的刹车系统,可以独立调整。经过调节发电机的转速,风力涡轮机的叶尖速度比可以接近最优值,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提高发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操作在不同的风,风向和风速,从而增加了“网间友善”。 4、电变桨距机构 电动变螺距机构分为直流变螺距机构和交流变螺距机构。直流电机驱动装置的命名是在改变转子的时候马达驱动的动力供应模式。同样,驱动叶片旋转的电机也是由交流驱动的。Desire和SSB目前在直流电源转换机制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直流电动变叶轮最大的优势是在紧急情况下,电池不需要马达的伺服驱动系统直接驱动发动机,把叶片旋转至安全的地方。交流转子为电机的伺服驱动系统提供动力,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叶片旋转至一个安全的地方。 电动变量螺旋桨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换螺旋桨系统主要由7个机柜组成3个轴机柜,对应于换螺旋桨主机柜的3个叶片。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一、测试流程 1.软件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开发—>测试—>维护 2.测试流程为: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验收测试 3.目标: 3.1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 础流程框架。 3.2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4.测试流程说明:

5.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5.1测试方法与规范 5.1.1 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 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 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 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 (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符号功能所用的对话框的大小,所有按钮是否对齐,字符串字体大小,出错信息内容和字体大小,工具栏位置/图标等等。 ?冒烟测试--版本编译者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功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随机测试--测试人员 随机测试,英文是Ad hoc testing。

软件系统的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将软件测试划分为多个阶段: 1. 面向软件测试操作类型的划分,如调试、集成、确认、验证、组装、验收、操作; 2. 面向软件测试对象粒度的划分,如语句、结构、单元、部件、配置项、子系统、系统、大系统; 3. 面向软件测试实施者的划分,如开发者、测试者、验收者、使用者。 软件测试阶段的步骤 每个软件测试阶段都要经历以下步骤: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过程设计、测试实现、测试实施、测试评价、测试维护。 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b 测试过程设计:包括测试计划, 测试策略制定,测试时间安排用,测试用例编写等 c 测试实现:环境配置好了,新的版本也收到了,人员也都培训好了等等 d 测试实施:已经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展开了,比如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等 e 测试评价:对版本测试覆盖率,测试质量,人员测试工作以及前期的一些工作制定情况进行评价,评估 f 测试维护:对测试用例库,测试脚本,bu g 库等进行维护,保证延续性等 软件测试步骤

软件系统测试流程

软件系统测试流程 一.测试计划阶段 1.测试目标及背景 通过测试能够达到预期的用户对易用性及功能的要求,并且测试满足系统测试规范和流程,确保软件能够有序的按照计划进行系统测试。被测目标的背景描述。 2.测试范围 描述本次测试范围有哪些,那些测,那些不测。 3.组织形式 本次测试需要参与的相关部门和分组,以及其负责参与那些相关工作。 4.测试对象 XXX系统: 业务功能有哪些 用户界面要求 性能的要求 相关配置

5.需求跟踪 需求规格说明书,最终开发文档等。 6.测试通过/失败标准 通过标准: 1.测试用例100%通过 2.相关技术人员经过评审确定质量要求及相关功能均能满足用户需求 3.1星期内没有发现C类以上bug 4.用户验收用过 失败标准: 1.用例超过30%执行失败 2.存在5个以上A类缺陷 3.一星期内缺陷数目没有下降 4.用户验收没有通过 7.测试挂起及恢复条件 挂起标准: 1.存在严重影响用例执行的模块错误 2.无法正常安装被测软件 3.需求变更导致的模块调整 4.其他项目导致的人员变动 恢复标准: 1.软件已修复掉导致无法正常执行的模块缺陷 2.软件可以安装 3.需求已确定,或人力资源回归

8.测试任务安排 1.需求确认及评审,输出评审表,评审状态统计,评审记录,修正报告。 2.时间安排。 3.资源分配,人员,地点,软硬件环境,测试工具等。 9.工作量估算 10.应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测试计划 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 预测试规范 测试规程 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分析 测试脚本 测试数据

缺陷规范 用例规范 二.测试设计阶段 1.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和标准 2.输入和输出 3.时间安排 4.资源 5.风险和假设 6.角色和职责 7.预测试准备 8.测试环境搭建 9.测试数据准备 三.计划执行阶段 1.冒烟测试,来评判此版本可不可测,如果不可测退回返工,如果可测,就进行第一 轮系统测试,按照之前的方法和用例等来进行。 2.第一轮测试做好测试结果记录,提交缺陷报告,把所有bug提交给开发人员,由 他们进行修改。在开发修改bug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和增加,开发修改bug结束,发新版本进行第二轮测试。 3.第二轮测试开始之前,先进行回归测试,验证第一轮的所有bug,然后挑几个优先 级高的重要的用例进行简单测试,然后进行第二轮测试。 4.等到缺陷率和级别低于需求和用户要求了可以进行最后一论回归测试,结束系统测 试,提交系统测试报告。

电动变桨系统上应用编码器的分析和比较

电动变桨系统上应用编码器的分析和比较 信息来源:中国风电产业网关键词:电动变桨系统编码器更新时间:2010-02-08 15:29:02 丹纳赫传感与工业控制集团编码器事业部 目前,兆瓦级以上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电机控制桨叶的电动变桨距系统。电动变桨距系统可以允许3个浆叶独立实现变桨,它提供给风力发电机组功率输出和足够的刹车制动能力。这样可以避免过载对风机的破坏。 如图1所示,每只桨叶都有单独的电机和减速机放置在轮毂处,每台共三套。其中电机后部安装了一只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常用SSI等串行通讯协议+增量信号或正余弦信号编码器,SSI信号连接到变桨控制器作为桨叶位置反馈,增量信号或正余弦信号连接到驱动控制器作为转子速度反馈。为了提供系统的可靠性,在桨根处也安装了一只多圈绝对值编码器。该编码器连接到变桨控制器作为桨叶位置的冗余反馈信号,常用SSI协议绝对值编码器。 图1:电动变桨距系统的结构图 变桨系统上应用的编码器安装在机头中并随其一起旋转,这就要求编码器要有很好的抗冲击振动能力。而风机工作在环境恶劣的野外,昼夜温差大,近海应用还要放盐雾。这就要求编码器坚固耐用,可靠性高。各个编码器厂家一般单圈都采用光电技术,精度等指标都能满足要求。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绝对值编码器多圈计数的技术,现在市场上主要有如下两种: 表1:绝对值编码器多圈计数比较表 机械齿轮计圈电池存储计圈 电池失效报警输出不需要需要

工作温度范围-40℃…100 ℃-35℃…70 ℃ 抗电磁干扰强弱 使用寿命长短 长时间存放数据丢失不会有可能 抗潮湿强弱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HENGSTLER编码器为代表采用机械齿轮计圈技术,由于没有使用任何寿命器件,因而工作温度更宽,使用寿命更长。而宝盟IVO编码器使用电池存储圈数,受到电池性能的制约,寿命、温湿度和抗电磁干扰能力都要差很多。而且为了防止电池电压低数据丢失,还需要一个电池失效报警输出。 HENGSTLER能够提供满足编码器变桨系统要求的各种类型编码器,而且还有负载模块等附件可供选择。

软件测试中功能测试流程

1. 测试计划:这个计划,我个人觉得应该在详细设计确定后,代码开始编写的时候进行制定,因为我是“提早开始测试工作”思路的忠实fans,虽然现在项目里都只有我一个人在这么早开始工作...... 测试计划,主要是给后面的测试工作一些指南,不能写成领导看的计划,而是要写成由做事的人看的计划 包含的内容可能有: i. 测试团队人员及分工(要确定当测试时出现缺陷界定、测试环境准备等问题时能找到指定的人员) ii. 测试开始结束时间(理想情况下,不要安排的太紧,赶工肯定会造成延期或测试不完整,可惜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被规定为很大) iii. 测试环境配置(什么样的硬件条件,是否网络、设备等,系统在什么地址访问,访问权限、使用的测试数据等方面的预计和准备) iv. 测试哪些东西要说清楚,这里我建议把简单的测试大纲纳入测试计划中,一方面领导可以看到你的计划写的多详细,另一方面大纲可以很好的成为编写用例的依据 v. 怎么测试要说明白,如只做系统测试,那就要写清楚不做集成测试,如果需要集成测试,就需要写明白集成顺序。另外如果需要进行性能、文档、等其他的测试也要在这个计划中写明,虽然一般这个计划都是针对功能测试,但是如果有其他测试,也要写出来并安排时间,相应测试的相关计划等也需要指明 vi. 测试结束标志(要说明测试达到什么程度可以结束测试,不能等到把所有缺陷都找出来以后才结束,因为那将是一万年),允许缺陷存留在系统里,我们只需要找到留多少这个度就够了 2. 测试用例:这个文档,主要描述具体的测试步骤,但实际应用中,至少目前我的项目里,由于时间的原因,很少有写的,就算写了的,也基本没有用到测试里,在这边的很多项目大都是直接来测,全凭我个人的经验来检查(在此感谢领导们对于我二把刀技术的信任_@_)。但是我想说其实他很重要,也许你不需要写的很详细,但是绝对需要通过这样的步骤来理顺思路,这个文档的好坏和实用程度,直接可以决定你是否能“用最少的工作(量和时间),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写这个文档需要用到一些测试方法理论,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这个表那个表。 3. 缺陷记录:是功能测试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档,用于在测试过程中记录发现的缺陷,并由开发人员作为修改缺陷的依据,以及修改后测试人员进行回测的主要依据 a) 该文当也有助于分析开发人员存在的“错误集群”现象,总结易出错的地方,对缺陷多的部分做更深入的测试,并提醒开发人员避免缺陷 b) 缺陷记录填写指南:

软件开发过程和测试流程

第四章软件开发过程和测试流程 主要内容: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模型,软件测试阶段 1.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等 1.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的特征 ?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 ?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 ?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验证 ?瀑布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场合 ?优点:软件的质量好。 ?缺点: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增加了开发风险;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 开发后期的阶段才能发现 ?适用的场合:项目小,需求明确 1.2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的特征 ?实现客户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交互 ?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 ?开发人员可以确认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原型模型的缺点 ?限制设计人员的思维 1.3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的特征 ?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 ?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 ?每一次螺旋包括: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价这四个步骤 ?螺旋模型的优缺和适用的场合 ?优点:客户一直参与评价,有风险分析,可以迭代 ?缺点:强调风险分析,但要求许多客户接受并相信这种分析,是不容易的 1.4敏捷开发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的特征 ?短周期开发 ?增量开发 ?通过口头沟通 ?编写代码之前先写测试代码 ?敏捷开发模型的缺点 ?团队组建较难,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对测试人员要求完全掌握各种脚本语言编程,会单元测试 2.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所做的全部工作可称为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即: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实施----测试总结 3.软件测试流程 需求分析阶段----软件设计和编码阶段----集成,系统,验收阶段

风电变桨控制系统调查

风电变桨控制系统调查 变桨风力发电机组是通过叶片沿其纵向轴心转动来调节功率。其主要调节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机阶段,当风力机达到运行条件时,计算给定桨叶节距角,第一步节距角调节到45度左右;当转速达到一定的转速(如1/2 额定 转速)时,再调节到开平桨的角度,直到风力机达到额定转速并网发电。第二阶段为:当输出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桨叶节距角保持在开平桨位置不变。第三阶段是:当功率达到额定转速后,调节系统投入运行。调节的关键是额定功率,当输出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即调小桨叶节距角。从当前世界风力机发展趋势来看,容量小于750KW的风电机组尚可使用定桨失速调节技术,容量大于750KW的风电机组大多采用变桨调节技术。 先来看看内资风电机组制造商的发展状况,目前可以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在2007年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第二梯队是在2007年已推出样机,2008 年进入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的制造商;第三梯队则是2008 年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以外,机组已安装到现场的制造商;其余还有许多企业正在准备从事风电机组的整机制造,即第四梯队,这部份约有50 个。 中国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75.57%。华锐风电的份额最大,占新增总装机的 22.45%,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的29.71%。外资企业产品占24.43%,丹麦Vestas 的份额最大,占新增总装机的9.6%,外资企业产品的39.3%。 表:2008 年新增中国内资与合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品牌(制造商)容量(kW)占当年内资与占当年新 合资制造商比例增总装机比例 华锐1402500 29.71% 22.45% 金风1131750 23.98% 18.12% 东汽1053000 22.31% 16.86% 运达233250 4.94% 3.73% 上海电气178750 3.79% 2.86% 明阳174000 3.69% 2.79% 航天- 安迅能150000 3.18% 2.40% 湘电120000 2.54% 1.92% 新誉New Unite 73500 1.56% 1.18% 北重60000 1.27% 0.96% 其他143680 3.04% 2.30% 合计4720430 100.00% 75.57% 变桨控制系统是最大程度利用并保护价值百万美元风力发电机的关键。因此我们进行了变桨系统和零部件制造商的摸底调查,通过对304份问卷的统计,可

变桨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系统介绍

一.风机变桨系统概述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硬件分别安装在三个不同部分: 1. 机舱控制,安装在机舱内 2. 地面控制,安装在塔架底部 3. 变桨控制,安装在轮毂内部 人机界面 触摸屏显示风机的运行状况和参数,或者启动或停止风机.

风力发电机组四种控制方式:
1. 定速定浆距控制(Fixed speed stall regulated) 发电机直接连到恒定频率的电网,在发电时不进行空气动力学控制 2. 定速变浆距控制(Fixed speed pitch regulated) 发电机直接连到恒定频率的电网,在大风时浆距控制用于调节功率 3. 变速定浆距控制(Variable speed stall regulated) 变频器将发电机和电网去耦(decouples),允许转子速度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反 力矩改变.在大风时,减慢转子直到空气动力学失速限制功率到期望的水平. 4. 变速变浆距控制(Variable speed pitch regulated) 变频器将发电机和电网去耦(decouples), 允许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反力矩改 变转子速度.在大风时,浆距控制用于调节功率.

二. 变桨系统的工作原理
定浆距风机通过叶片的失速,即改变叶片横断面周围流动的气流,导致 效率的损失,从而控制风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变浆距风机是通过叶片沿其纵向轴转动,改变气流对叶片的攻角,从而 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转矩,使发电机功率输出保持稳定. 变桨伺服控制系统作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外环,在风力发电机组的 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节距角可以随 风速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在低风速起动时,桨叶节距可以转到合适的角 度,使风轮具有最大的起动力矩;当风速过高时,通过调整桨叶节距,改变 气流对叶片的攻角,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转矩,使发电 机功率输出保持稳定.
三. 变桨系统和定桨系统的比较
定桨距失速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 定奖距是指桨叶与轮载的连接是固定 的,桨距角固定不变,即当风速变化时,桨叶的迎风角度不能随之变化, 桨叶翼型本身所具有的失速特性.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气流的攻角增 大到失速条件,使桨叶的表面产生涡流,效率降低,来限制发电机的功 率输出. 为了提高风电机组在低风速时的效率, 通常采用双速发电机 (即 大/小发电机).在低风速段运行的,采用小电机使桨叶县有较高的气动 效率, 提高发电机的运行效率. 失速调节型的优点是失速调节简单可靠, 当风速变化引起的输出功率的变化只通过桨叶的被动失速调节而控制系 统不作任何控制,使控制系统大为减化.其缺点是叶片重量大(与变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