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碳背景下咸宁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低碳背景下咸宁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低碳背景下咸宁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低碳背景下咸宁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严重程度高于经济危机。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提振经济、保障民生,成为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应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步伐,深入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培育绿色新动能,促进经济复苏。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涵盖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但并非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有助于统筹三者关系、促进其协同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在新时代,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为核心,统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和就业机会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代价,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目标的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需以六大子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主要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金融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贸易体系和绿色消费体系等六大子体系构成,各子体系之间存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大势所趋和机遇所在,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主体容易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损害他人利益,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外部性阻碍。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前期投入大、融资难、投资短期回报低、回报周期长、市场不明朗等实际困难。单纯依靠市场主体的自发行动,无法有效克服环境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同样,单纯依靠政府推动绿色发展,也面临资源配置效率低、政策成本高等政府失灵问题。加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复杂性,更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形成系统的政策架构,为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由此,需从市场、政府和公众三个主体维度,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治理体系。针对市场主体的政策,如绿色金融、绿色税收、绿色补贴、排污收费、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主体绿色创新、投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

X年咸宁市枫丹国际城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X年咸宁市枫丹国际城项目市场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

一、咸宁市都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1、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京广铁路、106、107、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要紧通道,素有“鄂南 明珠”之称; 2、是湖北的南大门,与湖南、江西接壤,区内江河围绕,湖泊众多,自然生态环境好。 (二)行政区划、人口 咸宁市辖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四县一市一区,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3万公顷;咸宁市全市人口286万,2007年全市都市人口96万人。目前主城区人口达到24万人,估量到2019年将达到40万人。 咸宁市 目标地 块

(三)特色资源 1、自然资源丰富——咸宁是享誉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全市现有桂花面积3.5万亩,产量140吨,居全国第二;茶园面积 15万亩,年产量1.16万吨,是全国砖茶规模最大的产区;苎麻年产量1.9万吨,是全国苎麻生产加工的重点地区之一。咸宁矿产资 源贮量丰富,其中金、镁、锌、煤、大理石等50余种矿产开发潜力庞大。 2、旅行资源独具特色——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宫山、赤壁陆水湖等自然景观和三国赤壁古战场、闯王陵、水浒城、澄水洞、汀泗桥北伐遗址等人文 景观。咸宁位居武汉一岳阳一庐山三个旅行热点的中心,已形成以赤壁怀古、陆水泛舟、九宫避暑、闯王陵凭吊为主题的旅行格 局。 (四)区域优势

——处于我国重要的经济动脉——京宽敞经济带上,距武汉80公里; ——是京广铁路、武广客运高速铁路专线、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上的重要站点; ——具有长江中游的客、货运港口; ——有国家级名胜九宫山李闯王墓、赤壁古战场、中国温泉之乡三大文化旅行资源。 二、咸宁市宏观经济概况 (一)宏观经济指标 1、GDP 咸宁历年GDP情形(单位:亿元) 2007年,咸宁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81亿元,湖北省排名第十,按可比价格运算,比上年增长22.2%,高于全省12.1%的增长比例,可见咸宁的进展潜力庞大。 近两年人均GDP情形(单位:元) 国际上通行的人均GDP与房地产业进展的关系如下

“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的主题班会

“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的主题班会 一、课题背景: 今年北京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河西走廊沙尘天气时常袭击,马路上、校园里塑料袋、纸片乱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心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提倡绿色环保,保护地球母亲,保持生态发展。县上要求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学校要求绿色校园从我做起。通过本课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目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让学生从我做起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地球的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3分钟:环保小卫士主持:回顾今年春天全国及西部地区遭受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二)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过渡)全球都关注所谓“低碳”“环保”,下面请看几组图片。

活动一: 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播放投影) (1)生活垃圾污染 (2)海洋污染 (3)沙尘污染 (4)工业污水污染 (5)小区周边环境污染 (6)河流污染 2.小结:(学生总结) 以上图片看了让人触目惊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已经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看来保护环境、保护自己,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行动起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孩子们一起说“低碳环保、绿色消费”)——为主的环保教育。看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过渡,接下来)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什么是低碳生活? 1、孩子们对“低碳”的解读 “低碳”其实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习惯。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13亿人口基数计算,就是天文数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训诫同样适合我们对低碳生活的态度。其实低碳很简单,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播放投影) (1)焉支山山清水秀 (2)祁连山人家享受低碳生活 2、孩子们对“低碳”的发现 倡导‘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生活的每一天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做起,事情并不难,关键在于从小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低碳”生活看似离孩子很远,只要善发现会思考,其实就在大家身边。(播放投影) (1)我们要呵护周边的环境 (2)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3、孩子们对“低碳”的行动

(财务知识)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最全版

(财务知识)低碳经济提出 的背景

(壹)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能够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低碳化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挑战。吴邦国委员长2009年视察安徽时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全球变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且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根据这壹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

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天灾增多、冰川融化、疾病肆虐,甚至会因洋流改变而再次进入冰河期。 2、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 由于地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随着消费量的剧增,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从世界能源储量见,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能够用200多年,石油能够用40多年,储量十分有限。从能源分布见,据统计,约38%的可采石油储量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欧洲不足4%,分布十分不均。此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于此同时,人类使用开采化石能源的速度呈现递增趋势,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全球各经济区域中,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我国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3、美英等发达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需要新引擎

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趋势的影响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受到极大的威胁,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和研究课替代的经济能源。我国由于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所以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政策上都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低碳经济必要性问题建议 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给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人民的出行、工作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各大中小学校更是停止了上课,人们在积极应对雾霾灾害的同时更是展开了对这种极端天气和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把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更加深刻的引入人们的脑海,唤醒了广大群众对低碳经济的重视。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和必要性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要求的压力 国际社会普遍存在这样的共识“: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以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有的国家甚至为保护“碳技术”设起了“碳关税”。而中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因此对能源消耗特别大。这就造成了国际上对中国的雅致与误解,使得我国在进出贸易中常常处于不利的位置。更何况,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各国必须要团结一致,采取切实有效的强有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以此保证全球气候不会发生剧烈变化。我国作为第三大经济体,应该以一种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处理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更要积极的参与到这中间来。 2. 我国的能源需求现状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我国传统的发展道路是“高污染,高消耗”的。但传统的高碳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能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在发展的需求。 其次,我国能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发展低碳经济时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高耗能和高排放,产业结构调整尚需时日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粗放型产业结构正在向集约型产业结构转化,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全面优化尚需时日。中国现有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依然落后,这导致了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率很高,再加上有些地区仍旧有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低碳经济的发展周期延长

《低碳经济作业》word版

1.SWOT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 (多选 ) A内部优势 B内部劣势 C外部机遇 D外部威胁 2.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多选 ) A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D减少人口 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多选 ) 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 4.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判断 ) 正确错误 5.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判断 ) 正确错误 6.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政府行为。 (判断 )

正确错误 7.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 (判断 )

正确错误 8.( )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单选 )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核电 9.把煤在汽化的条件下,或者是其他工业条件下,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技术是指()。 (单选 ) A煤清洁技术 B煤替代技术 C煤净化技术 D煤转变技术 10.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领域倾斜。 (单选 ) A消费市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 1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 (单选 )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可过度开发原则

D 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2.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简答 )

咸宁市(全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咸宁市(全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剖析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重要指标即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等,把握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 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咸宁市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咸宁市公路客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咸宁市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三、咸宁市公路客运量占全国公路客运量比重统计 (3) 四、咸宁市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咸宁市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咸宁市公路客运量同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咸宁市公路货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咸宁市公路货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公路货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咸宁市公路货运量占全国公路货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咸宁市公路货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咸宁市公路货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公路货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低碳生活 绿色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主题班会 一、课题背景: 今年北京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河西走廊沙尘天气时常袭击,马路上、校园里塑料袋、纸片乱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心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提倡绿色环保,保护地球母亲,保持生态发展。县上要求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学校要求绿色校园从我做起。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目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让学生从我做起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地球的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3分钟:环保小卫士主持:回顾今年春天全国及西部地区遭受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二)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过渡)全球都关注所谓“低碳”“环保”,下面请看几组图片。 活动一: 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播放投影) (1)生活垃圾污染(2)海洋污染 (3)沙尘污染(4)工业污水污染 (5)小区周边环境污染(6)河流污染 2.小结:(学生总结) 以上图片看了让人触目惊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已经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看来保护环境、保护自己,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行动起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孩子们一起说“低碳环保、绿色消费”)——为主的环保教育。看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过渡,接下来)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什么是低碳生活? 1、孩子们对“低碳”的解读 “低碳”其实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习惯。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

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时间和背景以及挑战

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时间和背景以及挑战、途 径、误区、生活方式的变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 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

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范畴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谈不上人们的生活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生活活动,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生产活动。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 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 都伴随着文明的更替,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生活更趋丰富。现代社会,以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系统管理科学和复杂系统工程、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等为特色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兴未艾, 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催生和引发了生态文明这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兴起与实践。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 生活方式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对于我国来说,形成新型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效益体现,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深化对生态文明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系统研究,探索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探索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形成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探索如何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在对两者关系的深入把握中,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形成。

咸宁市(市辖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咸宁市(市辖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年数据分 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趋势。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核心指标从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咸宁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咸宁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咸宁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咸宁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咸宁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咸宁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咸宁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咸宁市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咸宁市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咸宁市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咸宁市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咸宁市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活动策划书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暖,冰川也在慢慢融化……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渐渐的,低碳的理念于2003年正式提出,作为一名国企员工,我们是否应该保护环境,减少我们身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开始。 活动目的:走进环保,了解宣传并学习相关的环保知识,增强对环保工作性质的了解,获取对工作技能的初步认知,开扩职工的视野;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生活,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争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营造低碳环境,活动以实践与交流为主,旨在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探索了解工作生活背后潜在的消费可能,用专业知识分析经济现实,提高全员的理论与应用的能力。并且利用理论和实践的双结合提高广大职工的环保意识,将活动所提倡的主题深化到井站中去。 一、主办单位:王洼子采油大队 二、活动对象:全体职工 三、活动时间:2014年7月15号日至7月31日 四、活动地点:王洼子采油大队 五、活动主题: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六、活动内容: (一)、时间:7月16日 地点:王洼子采油大队 内容:动员大会暨环保知识讲座、问答 (二)、时间:7月21日—4月22日 地点:王洼子乡镇 1、向广大人民群众分发低碳宣传单; 2、横幅签名(横幅内容为本活动主题); 七、前期准备: 1、搜集低碳环保知识题,制作成问答卡片; 2、宣传工作:制作2张宣传海报和一张宣传横幅 3、购买活动用品:注意发票和发票的落款单位; 4、动员大会:7月15号15:00在王洼子采油大队会议室开动员大 会暨环保知识讲座、问答并安排后期实践活动安排。 八、后期花絮: 1、展示签名横幅; 2、活动相片整理; 3、撰写活动新闻稿; 4、开总结会。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详解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 饮用水的净化工序已有超过100年历史。尽管在此之前,各民族的先民们都直接饮用自然水,但种种迹象表明,上层阶级还是会对这些水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开始寻求纯水,梵文艺术和埃及碑文中就有关于水处理知识的记载。中世纪的几次瘟疫让人类了解到公共卫生与饮水清洁的重要性。人们开始注意饮用水处理的问题。“大概100年前,人们觉得这样的水还是不干净,认为需要净化后才能饮用。”2007生活饮用水标准起草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鄂学礼指出,对净化水的需求促使人们寻求沉淀净化工艺。最初,人们试着将水静置沉淀,结果发现经过沉淀的水,依然相当混浊,还夹杂着杂质,甚至还有大颗沙粒,于是便发明了现代沉淀工艺。此后,关于微生物的知识渐渐普及,人们发现光靠沉淀无法去除这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小家伙。沉淀再也无法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提出的卫生要求,新的技术又被发明出来。人们开始往水中投放消毒剂,“那便是用氯消毒。”氯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这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1908年,在水中添加氯进行消毒的技术得到了应用,水处理取得了最重大的进展。它也标志着现代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出现,同时带动了现代饮用水标准的制定。后来,英国开始建设自来水输送系统,用管道将经过处理的清洁水送到每一个家庭中。再后来,沉淀的工艺也有了进展,在使用混凝剂后,水中那些能用肉眼识别的混浊物都会被凝固成大颗

粒,并最终沉淀下来。这样,一整套的现代饮用水加工过程便形成了。源水经管道引入水厂,经加氯消毒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后,在机加池中进行混凝沉降,再先后经煤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的过滤和吸附,在进入供水管网前进行第二次加氯消毒。从源水到出厂水所必经的五道工序,给饮用水构筑起了一道功能完备的防火墙。整整100年来,这套工艺在世界各地的自来水厂里默默运作,为人们提供着清洁的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造成这些饮用水污染的污染物也在不断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是微生物。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重金属污染成了影响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而现在水污染却是以有机污染为主。我国部分地区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明显增多,且检测出国内外公认的多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能导致动物和人生育能力下降及其后代生存能力减弱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这种有机物的污染是最难处理的。”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的污染源头正在不断出现。20世纪中叶,水体开始受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化学污染。在这一时期,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铅、汞、铬以及氰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等无机物。除了来源于工业排放的无机污染之外,不同地区水源中个别元素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引发区域性疾病。在中国,较严重的是饮水型氟中毒和饮水型砷中毒。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高,会严重影响骨骼发育,使患者不能直立。而砷中毒则会导致皮肤损伤、周围神经病变,重者发展为皮肤癌。“不过,当前饮水安全的最大隐患来自有机污染。”鄂学礼指出,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的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工业污染排放、化肥农药等农业污染以

(发展战略)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著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咸宁市中商购物广场勘察报告

咸宁市中商购物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咸宁市万顺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咸宁市淦河大道与温泉路交汇处兴建咸宁市中商购物广场,拟建工程包括1栋22层主楼和3~7层裙楼组成。拟建建筑均设2层地下室,基础埋置深度约10.0米,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拟建建筑物抗震类别属重点设防类(乙类),总建筑面积28600m2。拟建物具体参数详见表1.1.1。 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1.1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三级场地、三级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咸宁市万顺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任务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担。受业主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勘察阶段属详勘。 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1)查明拟建建筑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以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破碎岩石或软弱岩层。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分析评价。

3)查明拟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为拟建建筑物选定合适的基础持力层,选定合理的基础型式,为基础设计和基坑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4)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分布,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和规律,提供地层的渗透性,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等。 6)评价成桩可能性,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 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依据是建设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拟建场地建筑物总平面图、“勘察委托书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详见附件1)”及下列规范、规程要求: 1)业主提供的规划平面图、勘察委托书及技术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42/242-2003);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 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土工(岩石)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勘探,以达到对场地土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勘探点按拟建建

绿色环保 低碳生活 策划书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一、活动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动力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动力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代青年应该时刻关注国际形式和环境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低碳生活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为此,我院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开展“关注环保,低碳生活”活动,走进市区,宣传低碳生活,走进大学校园,提倡环保。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理念和知识,引导人们丛小事做起、丛自身做起,增强了群众爱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自觉性。号召大家一起节能减排,一起爱护环境,同时也让大家更加了解低碳生活的理念。推动建立健全环境保 护协调机制,深入开展环境爱护宣传教育。提高当代青少年的使命感和义务感,唤醒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让环保的思想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活动主题 “关注环保,低碳生活” 四、活动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勤工助学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各社团 五、活动时间 2014年 xx月xx日 六、活动地点 校内及西安市未央区某地 七、活动目的 1、通过对居民、企业管理者、学生进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普及,让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让“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建设中宣传并得到推广。 2、激发人们的历史使命感特别是中小学生——祖国未来的主力军,使得“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渐入人心。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行使当代大学生神圣使命,感受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 八、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 1、制作环保手册宣传单。 2、招募志愿者若干 3、准备好材料(如宣传单、调查表、横幅、海报、数码相机等等)。 4、寻找赞助商。 5、明确宣传日,确定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方案(包括具体分工、时间、地点、问题等)。 6、带好物品及应急药品,进一步加强自身安全教育。 7、与当地(企业、中学、媒体、报社等)相关单位联系,制定出人员事物安排表,落实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