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题

1.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地球上的资源主要有哪四种?

3.说明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说明地球表层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特征。

5.试述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6.列举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各五种。

7.写出Na,Cl,Ar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列。

8.三个没有标签的瓶里,分别盛有食盐,食糖和纯碱的固体粉末,如何鉴别?

9.某工厂的废水排入小河,使石桥附近的水的PH值变为4.5,问对这座桥的桥墩有何影响?为什么? 10.写出两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金属和两种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金属。

11.原子序数是12的元素在元素表中属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1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是哪一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

(1) 甲烷跟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2) 乙烯跟水反应。

(3) 用乙烯制取聚乙烯。

13.别写出直链烷烃,烯烃,炔烃同系列的通式,写出这三类烃中最简单的化合物的结构式。

14.写出下列每种化合物的名称和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见课本P158——2-41 。

15.生物有哪些跟非生物不同的基本特征?

16.在一艘内河轮船里,两个旅客有这样的对话:

甲:我静静地坐这里好半天了,我一点也没有运动。

乙:不对,你看看窗外,河岸上的物体都飞快向后掠去,船在飞快前进,你也在很快地运动。

试把他们谈话的含意阐述得确切一些,究竟甲旅客在运动,还是静止?你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这两个概念?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17.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也越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8.两人在一测力计的两侧,各用20N的力对拉,问测力计上的示数是40N、20N、还是零?为

什么?

19.在火车车厢里的光滑桌面上放着一个小玻璃球。在火车运动发生下列变化时,小球的

位置将发生怎样的变化?(1)火车的速率增加;(2)火车的速率减小;(3)火车向左拐弯;(4)

火车突然停止。

20.用锤压钉,很难把钉压入木块。如果用锤击钉,钉就可以进入木块,这是为什么?

21.地球自转有何特征?

22.如何划分天文四季?各季有何天文特征?

23.说明以下各种因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1)叶绿素 (2)阳光(3)水 (4) 二氧化碳

24.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5.什么叫营养?人类的食物中有那些营养成分?

26.简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27.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部位?

28.在人类中,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若母亲惯用右手,父亲惯用左手,他们有一个

惯用左手的孩子,请写出这一家三口的基因型。

29.父母亲都正常,但他们的子女中竟出现一个白化症患者,应该如何解释?

30.为什么人和其他许多动物的雄雌之比总是接近1:1?

31.什么叫自然资源?如何按利用性质分类?各举例说明。

32.我国水资源有那些主要特征?在开发利用上有哪些问题?

33.什么叫剧烈氧化?试举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说明剧烈氧化的过程。

34.什么叫缓慢氧化?什么叫自燃?

35.有人说:“物体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势能的减小量,再加上重力对物体所作的

功.”这种说法对吗?

36.写出从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聚氯乙烯塑料有那些优良性能和用途?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37.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有什么区别?列举两种合成纤维说明有何优良性能和用途?

38.观察者在看到闪光后10秒钟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和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假定空气的温度是20℃。

39.一个人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另一个人在远处将铁轨敲打一下,贴耳在铁轨上的人可听到多少个音响?这是什么道理?

40.回声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通常离墙多远,才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

4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42.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

43.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

44.如何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45.什么是温室效应?它有何严重后果?

46.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47.环境污染主要有那些方面?是如何造成的?

48.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分类?

49.当前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0.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填空题练习)

1. 地球上的资源主要由土地资源、水资源、 矿产资源和大气资源。

2. 地球外部圈层由 水圈、生物圈组成。

3. 地球表层物质的聚集态的特点是 液态、固态三态并存。

4. 从海洋边缘到大洋中心主要地貌类型有大陆架、大陆坡和 。

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 为参照系的。

6. 请完成乙烯的聚合反应: n 2C 4H ???→?一定条件下 。

7. 在一

————————。

8. 正常的眼睛能看距眼睛 厘米远的物体而不疲劳,因此这个距离称为明视

距离。

9. 通常的茶汤有相当多的茶碱,其PH 应 。

10. 地球表层是无机物和 相互转化的场所,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和循环。

11.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天体。 是离地球最近的恒

星。

12. 食物来自动物和植物两大类,能被动物和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物和无机

物称为 。

13. 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主

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

14. 锂、钠、钾铷、铯常统称为 元素。

15. 来自地球的化学能源主要有煤、石油、 及生物材料。

16. 细胞的 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 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两大类,组成核酸的基本

单位是 。

18. 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 。

19. 离开地面同样高的铝块和铅块,如果体积相同,铅块的势能比铝块的势能 。

20. 将一块棉花和一块铁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在同地同时撒下,他们将

到达底部。

21. 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或物体的内部相对位置所决定而具有的能称

为 。

22. 生殖的基本类型有无性生殖和 两大类。

23. 在人类的各营养素中,无机盐或矿物质和 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

的调节作用。

24. 根据植物学的长期研究,确认 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变为有

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25. 煤经高温干馏后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和 。

26. 矿产资源的特点,除了地区分布不均,数量有限,属不可再生资源外,还往往

有 。

27. 各种永动机都不可能制造成功,这是因为它违反了 定律。

28. 声波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和物质的 (固态、液态、气态)

而显著不同。

29. 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主要是由于热的 。

30. 生物对环境的重大作用,是它能改变大气成分,影响

循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31. “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东西方向是以 为参照系规定的。

32. 请完成乙烯跟水的加成反应:

2

CH =2CH ?????→?催化剂,加温,加压 。

33. 正常的眼睛能看距眼睛25厘米元的物体而不易感到疲劳,因此把这个距离称为

34.通常的汽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和柠檬酸等,其PH 值应 。

35.卫星是环绕行星公转的天体。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

36.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如果从北极星方向往地球看,也是自西向东 时针方向的。

37.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

行化学分解,最终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另一种是 消化。

38.生物体细胞内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直接提供的,所以

它被称为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

39.来自地球的化学能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 及生物材料。

4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名句中,日出、日入是以 为参照系的。

41.下面是甲烷跟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4CH +2Cl ??→?光照CH Cl

+ ,试完成之。

42.在一运动着的火车车厢中的光滑桌面上放着一个小玻璃球。当火车突然停住时,小球

将向 运动。

43.停在车站的火车车厢中的光滑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小球。当火车启动出站时,小球将

运动。

44.回声是由于 而产生的。

45.测定土壤酸碱性是确定改良土壤措施的重要依据,例如水稻适宜微酸性,其土壤PH

应小于 。

46.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 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47.食物的消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即依靠牙咀嚼,舌搅拌以及消化管壁肌

肉收缩和蠕动,把食物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向前推进,另一种是 消化。

48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49.元素周期表里第8号元素是 。

50.来自地球的化学能源主要有煤、 、天然气及生物材料。

5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如果在北极星上空俯看,其方向是 时针的。

52.生物的 是由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两方面组成的。

5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它的通式是: 。

54.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 的特性。

55.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电动抽水站的抽水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

是为了 它们的惯性,减小振动和避免碰撞而移动位置。

56.用绳子拴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车将作 运动。

57.生物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和 两大类型。

58.原子序数是17的元素是 。

59.根据地质学的研究, 是古生物学中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60.食盐水电解的产品有氢气、氯气和 。

61.为了提高橡胶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使橡胶不易变形而在一般料中加入硫磺,这种工

艺过程叫做 处理。

62.人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扥恩改良,利用水能和风能,都是来源于 能。

63.光射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进入另一种媒质继续传播的现象称为 。

64.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两物体有相同的 。

65.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和木头,觉得金属比木头凉,这是因为 不同。

66.地球的表层是 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场所,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着物

质、能量的交换循环。

67.陆地形态分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 五大类型。

6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以 为参照系的。

69.请完成锌与稀硫酸的反应:2H Zn 4SO =4ZnSO + 。

70.在一快速前进的汽车上急刹车时,乘客将 运动。

71.近视眼是由于视网膜晶体的焦距太短,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睛更凸一些,应配戴用

透镜制成的眼镜。

72.人的胃液因含大量盐酸是弱酸性的,遇石蕊溶液,应呈 色。

73.行星是指环绕恒星公转的天体,地球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轨道离太阳和地球都最

近的行星是 。

74.太阳的高温来源于氢核 为氦核的热核反应。

75.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口腔、

食管、胃、大肠等不吸收或只少量吸收营养成分。营养成分主要吸收部位

是 。

76.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主要存在

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77.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列元素称为一个 。

78.来自地球的化学能源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及我国农村的 。

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地球上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它们既是相互

区别和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

2.非金属元素氟、氯、溴、碘,通常称为——————族元素。

3.一氧化碳能把氧化铁还原成单质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一————————,其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4.质量为70千克的人爬上高出地面15米的屋顶。他的重力势

能增加了————焦耳。

5.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正向北运动,旅客是以————作为

参照物的;这时船朝————方向行驶。

6.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7.新陈代谢包括——————和——————,它们是两个作用相反,

但又相互依赖的过程。

8.纯种黄色豌豆(YY)和纯种绿色豌豆(yy)进行杂交,根

据基因的分离规律,F1豌豆的颜色应是——————,它们的基因型是

——————。通过自交,F2豌豆的表现型为————,比例是————,它

们的基因型为————,比例是————。

9.人体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10.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及与人类关系最密切o

11.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另一

方面——————。

12.非金属元素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和单质性质有相似性,也有区别性。其相似性是

最外层电子层都有_____________,单质的分子都由_____________组成。

13.写出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气是_______剂、碳是__________剂。

14.我们常观察到月亮从乌云里穿过,这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乌云是运动的。

15.食物消化的两种方法为机械消化和__________________。

16.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___________问题。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的______________和人口结构。

17.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酸雨污染,它与温室效应、____________并称为破坏大气的三大元凶。

18.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19.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头白色的公羊与一头黑色的母羊交配,生产出一头黑色的小绵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应该分

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有关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它的质量是有一些差别的

B.利用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速度一定的物体,它的动能跟质量成正比

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的是

( )。

A.氯化钠 B.碳酸钠

C.硫酸铵 D.碳酸氢钠

3.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总能量守恒,正在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4.酶的主要成分是( )。

A.核酸 B.糖

C.维生素 D.蛋白质

5.生活中到处可见能量转化的事例,以下事例中只有机械能转

化的是( )。

A.正在运转中的电风扇

B.火柴在空气中燃烧

C.电路中的蓄电池

D.机械表的指针不停地转动

6.根据塑料的性能适用于制造食品包装袋的塑料是( )。

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四氟乙烯

7.生物圈是( )。

A.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B.指地球特有的,有别于其他行星的特殊圈层

C. 指被生命强烈改造了的地壳表层

D.指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8.围炉取暖时,传至人身上的热量,主要与次要方式排序正确

的是( )。

A.主要传导、次要对流

B.主要辐射、次要对流

C.主要辐射、次要传导

D.主要对流、次要辐射

9.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属于( )。

A.自然环境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10.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是( )。

A.变异和遗传、生殖隔离、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B.变异和遗传、地理隔离、生存斗争和基因突变

C.变异和遗传、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基因突变

D.变异和遗传、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1.燃烧煤和石油产品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 )。

A.CO B.N2

C.CO2 D.SO2

12.合成纤维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或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等而制得,品种较多。以下不属合成纤维的是 ( )。

A.聚酯树脂 B.聚酰胺

C. 聚苯乙烯 D.聚丙烯腈

13.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为( )。

A.水波 B.X射线

C.光波 D.无线电波

14.初秋,在水里游泳不觉得冷,而上岸后被风一吹,就感到冷了,这是因为( )。

A.水蒸发时需要带走身体上的热量

B.在水里吹不到风

C.人的身体在空气中辐射热

D.水温比气温高

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HCl+NaOH═NaCl+H20

B.C12+2HBr═2HCl+Br2

C.CO2+Ca(OH)2═CaCO3↓ +H20

D.BaCl2+H2SO4═2HCl+BaS04↓

16.纯水中加入溶质使溶液沸点低于纯水的是( )。

A.酒精 B.蔗糖

C.食盐 D.柠檬酸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B)乙醇和乙酸

(C)乙烯和丁烯(D)甲苯和氯苯

18.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现已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

(A)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并且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至少含有一个氨基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

(C)只要有羧基和氨基。

(D)只要有羧基和碳原子相连。

19.光合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吸收光能。

(B)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中进行的反应。

(C)光合作用是产生氧气的光反应。

(D)光合作用包括前后相继,紧密结合的光反应和暗反应。

20.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得到速度的原因;

(C)力只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D)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1.根据塑料的性能运用于制造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是…………( )。

(A)聚氯乙烯(B)聚四氟乙烯(C)聚乙烯(D)聚苯乙烯

22.观察显微镜,我们眼睛从镜筒中所能观察到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象(B)放大倒立的虚象

(C)正立放大的虚象(D)倒立缩小的实象

23.红外线与可见光线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红外线的速度较小(B)红外线的频率较大

(C)红外线的波长较长(D)红外线的颜色为深红色,可见光呈白色

24.夏日里雷声隆隆,这是因为………………………………………( )。

(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遇到无数云块而屡次反射所造成的。

(B)声音在云中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不一样而引起的。

(C)雷声声音很大所产生的。

(D)雷声一般离我们很远所造成的。

25.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从6米高处自由落下1米,如果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那么该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

(A)60焦耳(B)0焦耳(C)6焦耳(D)600焦耳

26.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

(A)光反应阶段(B)暗反应阶段(C)CO2固定时(D) CO2还原时

27.下列几种情况下,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都不改变。

28.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从4米高处自由落下1米,如果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那么该物体的机械能减…………………………………( )。

(A)30焦耳(B)0焦耳(C)10焦耳(D)40焦耳

29.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扦插繁殖(B)分根繁殖(C)嫁接繁殖(D)种子繁殖

30.燃烧煤和石油产品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A)CO (B)N2(C)CO2(D)SO2

31.科学家发现60个碳原子可以组成一个足球状的结构,并命名为“巴基球”。金刚石和石墨也是碳原子组成的,则巴基球、石墨、金刚石……( )。

(A)是碳的三种同位素;(B)是碳的三种不同单质;

(C)是三种同分异构体;(D)金刚石、石墨是晶体,巴基球是非晶体

32.人类发展的正确观念是………………………………………………( )。

(A)可持续发展观;(B)传统发展观;

(C)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均可适用;(D)把两种发展观有机地结合。

三、简答题:

1.原子序数是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几周期,第几族?写

出该元素的名称。

2.在装运精密仪器等物品时,常用泡沫塑料等来充填,用动量

原理加以说明。

自然科学基础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生物圈

2.卤

3.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Fe2O3 CO

4.10000

5.船正南

6.具有严格的轨道、周期和速度

7.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8. 黄色 Yy 黄色或绿色 3(黄):1(绿) YY、

Yy 、yy 1:2:1

9.小肠

10.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小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11.提高社会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12.7个电子2个原子

13.C+O2===== CO2氧化还原

14.乌云月亮

15.化学性消化

16.发展素质

17.臭氧层破坏

18.其中任何一辆汽车公路

19.Bb bb

二.选择题:

1.(A)

2. (A)

3.(C)

4.(D)

5.(D)

6.(B)

7.(D)

8.(B)

9.(D) 10.(D) 11.(D) 12.(C)

13.(A) 14.(A) 15.(B) 16.(A)

17.(C) 18.(A) 19.(D) 20.(D)

21.(B) 22.(B) 23.(C) 24.(A)

25.(B) 26.(A) 27. (D) 28.(B)

29.(C) 30.(D) 31. (B) 32. (A)

三. 简答题:

1.第二周期、第六族、氧。

2.延长了作用时间,平均冲力减小。

《自然科学基础》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每空格1分)

1、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__________倍。外部太阳大气的底层称为_________。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它的通式是------------------------。

3、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4、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头白色的公羊与一头黑色的母羊交配,生产出一头黑色的小绵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应该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沿海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称为………………………………()。

(A)沿海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大洋盆地

2、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A)光反应阶段(B)暗反应阶段(C)CO2固定时(D) CO2还原时

3、下表为电磁波谱序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

以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增;(B)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减;

(C) 波长由左至右渐减,频率则渐增;

(D) 波长由左至右渐增,频率则渐减。

4、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扦插繁殖(B)分根繁殖(C)嫁接繁殖(D)种子繁殖

三、简答题(每题4分)

1、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体类型。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区别在哪里?

3、举例说明食物消化的两种方式。简述口腔、胃、小肠的消化作用。

4、用短线把下列4种光学仪器与其对应的成像情况彼此连接起来。

A.照相机(1)倒立放大实像

B.幻灯机(2)放大倒立虚像

C.显微镜(3)正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4)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计算题

1、(5分)实验测得某水溶液[H+]=1×10-3 mol/l,求溶液的PH值,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2、(5分)有一电吹风,其线圈电阻为44欧姆,当接上220伏电压时,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五、论述题

1、8分)论述金属腐蚀的类型及保护方法。

2、8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130万倍光球

2、氨基酸

3、其中任何一辆汽车公路

4、Bb bb

二、选择题

1.(B)

2.(A)

3.(C)

4.(C)

三、简答题

1、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真正的花,不能形成子房和果实。

被子植物种子有包被,有真正的花,子房发育成果实。

3、机械消化,靠牙咀嚼。

化学性消化,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

(举例只要正确,其它也可)。

口腔: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胃:把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小肠: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4、B——(1),C——(2),D——(3),A——(4)。

四、计算题

1、[H+]=1×10-3 mol/l ph= -lg[H+]=3

ph<7 溶液呈酸性。

2、

五、论述题

1、(8分)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分)

化学腐蚀是金属被某些物质接触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1分)

电化学腐蚀是由于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引起金属的腐蚀。(1分)

保护的方法有:

(1)改变金属的结构,将金属制成合金。(1分)

(2)覆盖保护层,使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离(非金属、金属、氧化膜)。(2分)

(3)电化学保护,用电化学腐蚀原理来进行保护。(1分)

2、(8分)概念:指满足当前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2分)

(1)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3分)

(2)目标:使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3分)

自然科学基础模拟试题与答案

模拟试题

(仅供题型、题量和深广度的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2.有机化合物大多具有易燃性,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元素的质量份额较高。3.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4.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和组成。

5.氟、、溴、碘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电子,统称为元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态存在。

6.氨基酸的通式是。

7.硫蒸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被还原。8.满载货物的卡车比空车的性大,难以改变其运动状态。

9.质量为0.6T的汽车,起动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103N,阻力为8.0×102N,汽车的加速度是 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力一致。

10.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被举高的重物都具有能。物体自由下落时,能逐渐转化为能,而它具有的机械能。

11.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类是由类动物进化而来的。

二、选择题(每题的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横线上。每题2分,共12分)1.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能量。

A.核裂变 B.核聚变 C.燃料燃烧放出的 D.化合反应放出的

2.与地幔软流层活动无关的是。

A.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B.地震和火山

C.矿藏的形成

D.潮汐现象

3.通常,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

A.加热 B.光照 C.加热或光照 D.加催化剂

4.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基因突变 D.适者生存

5.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 B.脂类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核酸和蛋白质

6.产生春夏秋冬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轴不垂直于黄道面

B.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C.地球公转的速率变化

D.地球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元素周期律

2.摩尔根

3.动量定理

4.物质的量

5.科学实验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人类的活动引起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原子序数是17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几周期?第几族?画出原子结构图,说明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有哪两大类?各包括哪些(类)化合物?

五、计算题(共16分)

1.取0.486g金属镁,跟100ml适当浓度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没有硫酸剩余)。求稀硫酸和生成硫酸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镁原子量取24.3)。(本题7分)2.质量为5×104kg的机车与同质量静止的车厢相碰后挂接在一起,若机车的速度变化2m·S-1,碰击时间是0.05S,铁轨与车轮之间阻力是车重的0.004倍,求挂接前机车的速度。(本题9分)

六、论述题(8分)

浅议“科学”和“科学教育”。

模拟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氢、碳

3.DNA、RNA

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5.氯,7,卤,化合6.(略)

7.S + H

2=H

2

S,硫

8.惯

9.2.0m.s-2,合

10.势,势,动,守恒

11.鸟,爬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B 2.D 3.C 4.A 5.D 6.A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化学元素的性质随原子核电荷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它的发现推动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为寻找新材料、新化合物提供了线索。

2.美国遗传学家。从1909年起通过果蝇等实验研究,在取得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大量证据后,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和他的学生还发现了不同对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并提出了基因连锁和交换规律。

3.物体动量的改变等于物体所受到的冲量。

4.科学上规定,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mol)。每摩尔物质都含有N

A

=6.02×1023个微粒。那么,物质的量 n(mol):

n(mol)=组成物质的微粒N(个)/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个mol-1)=物质的质量m(kg)/摩尔质量M (kg.mol-1)

5.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作出安排,人为地尽可能控制或模拟所研究的自然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可以排除事物外在的非本质的因素而突出或强化本质因素;可以重复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可以加速或模拟自然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人类的活动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

(1)南极臭氧空洞增大,北半球臭氧总量有所下降,使透过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多,将使人类患皮肤癌等疾病的危险增大。

(2)气候变暖使南北极冰盖消融,海面上升,从而使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和农田面临没项之灾。(3)热带森林大量被伐,使“基因宝库”受损,且降水量下降,有进一步加速土地荒漠化、疾病流行的危险。

(4)全球出现持续性气候异常,使水旱灾频仍,生物节律被打乱。

2.第三周期,第七主族,属非金属元素

+17

287

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主要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

五、计算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9分,共16分。

1.解:化学反应方程式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号……3分

质量(g) 0.486

物质的量(mol) 0.02 0.02 0.02 ……2分因为1mol金属镁与1mol硫酸反应生成1mol硫酸镁,可见100ml稀硫酸中含硫酸0.02mol;反应后100ml硫酸溶液中含硫酸镁0.02mol.

设稀硫酸的浓度为x mol·L-1, 硫酸镁溶液的浓度为y mol·L-1,则

x=0.02×1000/100=0.2 mol·L-1……1分

y=0.02×1000/100=0.2 mol·L-1……1分

2.解:根据动量定理,机车受到车箱的平均冲力

F=△P/t

=m△v/t ……2分

=5×104×2/0 .05

=2×106N……1分

机车受到的阻力

f=0.004mg ……1分

=0.004×5×105

=2×103N<<F……1分

忽略 f,则动量守恒:

mv=(m+m,)V ……2分

因为m,=m,V=v-2 ……1分mv=2m(v-2)

得碰挂前机车速度v=4 m·s-1……1分

六、论述题(8分)

要点:(一)科学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探索过程,还是一种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业,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2.科学活动包括三要素:探索、解释、检验。

(二)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科学知识

(2)淘治科学精神

(3)培养科学态度

(4)运用科学方法

2.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方法(1)客观真理性

(2)准确性

(3)不断进取性

(4)社会性

(5)趣味性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一、自然科学概述 1、自然科学:人类在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反 映自然界的现象、物质形态、结枸、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技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科 学知识相结合的改造自然的各种技能、工具和规则体糸。 3、自然科学的性质 (1)、自然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性。 (2)、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自然科学的作用: (1)、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能推动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2)、自然科学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5、自然科学的来源: (1)、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来源; (2)、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来源。

6、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1)、客观事实和理论间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历史上主要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公元前384—322年,希腊:亚里士多德“集古希腊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等知识大成的博学家,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其中,形式逻辑学和物理学对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较大。 2、公元前90—168年,希腊:托勒密:集地球中心论之大成,建立完整的“地心说”。 3、公元前300年,希腊:欧几里德:著《几何原本》与公理法。 4、公元前287—212年,希腊:阿基米德:著《论平面的平衡》及“浮体定律”,称物理学之父。 5、公元129—200年,希腊:盖伦著《人体各部分的功用》,并提出“灵气说”。 6、中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明。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学分:2分 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对象:三年制初教专业 开课学期:每周2节课 三年制初教专业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本质和演变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文、理、英、音、体、美所有方向学生的通识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有利于现代生活及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同学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我

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文理兼教的实际需要。 四、本课程的要求是:课程内容按照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认知到应用,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解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员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刘宾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感触颇深。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本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 B.甲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9m/s C.5.1m/s D.5.3m/s 3.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滑到底面时() 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 4.一个静止的弹簧秤读数是G,现在弹簧秤匀减速上升,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不知道 5.一根电阻为R的铜丝,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为() A.4R B.2R C.0.5R D.0.25R 6.以下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电热——瓦特 B.电压——伏特 C.电流——安培 D.电荷量——库仑 7.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时阻值为4Ω,问通过电流为2A时,电阻大小为()Ω A.2 B.4 C.8 D.1 8.两电阻并联时电功率之比为1:2,则串联时的电功率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9.做正功还是负功,决定于() A.力的大小 B.位移的大小 C.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 D.力和位移的夹角 10.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下哪个选项机械能守恒() A.刹车后,汽车逐渐变慢 B.铅球在空中滑落 C.打气筒打气 D.足球在草地滚动 11.以下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柳絮纷飞 C.樟脑变小 D.开水加糖变甜 1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13.日食发生在()

F1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13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启迪学生在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完整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规律被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五、简答题(共30分) 1.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呢(8分) 2.两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的距离保持不变,是说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两辆汽车都是静止的以什么物体作照物,两辆汽车都是运动的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参照物,一辆汽车对它是静止的,另一辆汽车对它是运动的(3分) 3.下列各种摩擦各属哪一种摩擦( 4分) (1)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小朋友与滑板之间的摩擦; (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手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 60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 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掌握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三大发现 3、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运动和力 1、了解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移、质点、时间、重力加速度,了解静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了解牛顿第三定律,了解超重和失重 2、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解力、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标量和矢量等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律,理解物体的平衡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三)电与磁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学会计算简单电路的电功、电功率以及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掌握电流的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 3、了解直流电动机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电视、雷达 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影碟机的使用和保养 4、学会运动电磁学的简单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四)光、热、声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 2、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掌握热传递规律,知道雨露霜雪的形成 4、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五)物质结构与能量守恒 1、掌握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 2、理解分子的大小、质量,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 3、了解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半衰期,反射性的应用、污染和 防护 4、了解核反应,裂变和聚变,核电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与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填空题 第一章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造纸术___、___印刷术__、___指南针___、__火药____。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古代____、___近代____和___现代____三个阶段。 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_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___、___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___和__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___。 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_拉瓦锡______。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____细胞学说____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_______和___ __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_____。 6.假说的基本特征是:____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____、___具有一定的猜测性___。 7.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探索_______、____解释______和___检验______。 8.自然科学是以____自然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_实验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_原理____、___原则____和___学说____组成的知识体系。 10.___原子____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____概念____、____判断____、____推理_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第二章 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大气圈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和____水圈_______组成。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__同位素_____。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大陆架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大陆坡________;大洋的主体是____大洋盆地______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答案

2019下半年幼儿教育专业19秋幼师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基本特征的是( d ) A.生产能力 B.面积有限 C.季节变化 D.随空间变化 2. 下列不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c )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3. 古希腊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b ) A. 自然科学与哲学相分离 B. 把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 C. 各派别之间争论激烈 D. 物理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d ) A. 造纸、印刷术、彩陶、火药 B. 造纸、印刷术、圆周率、火药 C. 造纸、印刷术、火药、曲尺 D.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 A.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尘飞扬 C.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 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水,整片湖受到污染 6. 看见半生不熟的杏子时流口水是什么现象?( C ) A. 非条件反射 B. 神经调节 C. 条件反射 D. 体液调节 7. “仪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什么现象?(B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8. 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A、电 B、汽油 C、煤 D、焦炭9. 下列不属于地球外能源的是?(D ) A. 太阳能 B. 水能 C. 风能 D. 地热 10. 下列科学家中对血液循环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 A. 维萨里 B. 哥白尼 C. 伽利略 D. 布鲁诺 11.因宣传日心说被教会处以火刑的是?( B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塞尔维特 D、伽利略 12.21世纪人们关注的自然科学三大问题是?( A ) A、能源、环境、信息 B、能源、人口、粮食 C、人口、粮食、化工 D、环境、地震、人口 13.日食必定发生在什么时候?( B )。 A、农历十五 B、农历初一 C、农历十六 D、农历初二 14.臭氧层被破坏有什么危害?( b ) A、温室效应,温度升高 B、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率 C、增加夜盲症的发生率 D、植被为减少土壤沙漠化 15.人体内蛔虫与人的关系是?( c ) A、共生关系 B、互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栖关系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 x) 1. 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 v) 2. 音量取决于声音所具有的能量,能量越大音量越大声音越小。( v ) 3.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 x) 4. 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使人们提前的预知地震的到来。 ( V ) 5.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 X) 6.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可以创造自然,改变自然。 ( V) 7.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 X) 8. 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需要坚决抵制。 班级姓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