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红色展厅解说词

学校红色展厅解说词

沂南换于红军小学——学校解说词

红色展厅学生高馨茹解说

请跟我来,这是我们的红色展室。由请我校贫困留守儿童代表高馨茹同学为我们讲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英明决策。徐向前爷爷、罗荣桓爷爷、朱瑞爷爷等高级将领,曾经在我们沂蒙山区战斗和生活过。

在这一年代,这里的青壮年男儿,跟随着战斗开往前线,广大妇女们肩负起拥军支前的伟大使命,她们像男儿们一样,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这位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人。1888年出生1989年去世,享年101岁。1938年12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换于的家被称为“抗日第一堡垒户”,你像罗荣桓、徐向前、黎玉、朱瑞、郭洪涛等领导人,都曾经在她家住过。

当时随军来到这里的还有许多孩子,由于环境险恶,小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王换于就主动照看起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战地托儿所,托儿所先后保护收养了四五十位革命后代的子女,其中徐向前的女儿小何、罗荣桓之女罗琳、儿子罗东进以及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都曾在战时托儿所生活过,得到过王焕于老人及家人的细心照料。我们现在的学校就是由战地托儿所发展来的。

展板上这本写着“还政于民”的书就是联合会刊。1940年夏天,在沂南县青驼寺召开了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会。会上选举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会后,出版了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由于当时纸张、印刷材料的困难,这本书印数有限。书中收集了所有在会上作报告的领导人的讲话稿,登载了山东省的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名单。是一份绝密文件。

在日军发动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紧急关头的一天,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同志把这本书交给王换于,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现在把这本书交给您保藏,这要比掩护一个战士或干部还重要得多。您要千方百计把这本收保存好,等战争胜利了我们再来取。”从此,王涣于就把那本书当成了心肝宝贝,一直保存完好,没出问题。王换于历尽艰险终于保护好了这本书,但是她始终没有等到来取书的人。

1978年,王换于在她90岁高龄的时候,把这本书完整的交给了我们沂南县的有关部门。这本书在王换于的手中完整的保存了38年的时间,就是这本书填补了我们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代表联合会档案资料的空白。

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沂蒙母亲题字“缅怀沂蒙母亲、教育后世子孙”。鉴于王换于奶奶的伟大事迹,我校创作了大型情景剧《红色沂蒙》。

我们看过的电影或戏剧等文艺作品中的“红嫂”,原型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明德英。她是聋哑人,后来嫁给马牧池乡横河村的李开田。夫妻二人在村里以看林为生。1941年11月4日,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

队司令部,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她包扎伤口。并转移到一处空坟里隐蔽起来,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嫂》,后改遍为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从此,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传遍全国,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原型。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这是对我们的英雄沂蒙红嫂的赞扬。这位是李桂芳,现年88岁高龄,依然健在。这张照片是在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亲切接见李桂芳时候的照片,在那次接见中,李桂芳发完言后,江总书记问她:“您是哪年出生的?”李桂芳说:“我是1925年出生的。”江总书记说:您比我大一岁,那我就叫您大姐。从那就有了“沂蒙大姐”这个称谓。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5个小时之内架一座桥。”这可难住了李桂芳,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宽的河面,5个小时之内,又没有建桥材料,男人又都上了前线,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经过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唯一可行的办法:用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然后分头准备,并事先进行了试验。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急行军而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顺序

抬起门板朝冰冷的河里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神速而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战士们都被惊呆了,大家都不忍心过,因为水里面是妇女呀,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部队首长眼含热泪,朝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喊道:“前边,是姐妹们用身体为我们搭起的桥,一定要轻踩,慢走,走中间。”战士们犹豫片刻,终于走上了这座人桥。夜色中,虽然互相看不清面容,但战士们心中都明白,桥下是自己的姐妹,他们是踏着亲人的肩膀走向战场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默默地、轻轻地、匆匆地从桥上走过……一分钟,两分钟……整整40分钟,一名战士,两名战士……整整一个部队。战士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隆隆的前方,她们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直打颤,累得瘫倒在河岸边……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这就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沂南“红嫂”用身体架起的通向胜利的火线桥。

我们应该向革命先辈学习,向毛爷爷说的一样: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我校积极围绕红色文化开发,组织师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我是红色接班人”、“烙煎饼”、“我是红色小导游”、“野炊”、红歌演唱、练军姿、在烈士墓前重温入队誓词、看革命电影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唱红色歌曲颂祖国,看红色电影忆成就,读红色书籍知历史,讲红色故事话发展,传诵红色诗歌增内涵,练习红色书法提素养。通过红色主题系列活动,将红色精神融

入学生思想,培育良好的红色文化,让学生积极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风尚,激发全体学生振奋精神,在红色精神熏陶下健康成长。

在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部、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办公室对我校开展的“红色之旅”活动进行了拍摄。2011年6月24日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我校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沂南换于红军小学不断受到上级领导的关怀。去年8月份,我校学生许淑浛同学受到国家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接见。2014年11月16日,我校优秀学生马文联同学和刘玉军校长代表沂南换于红军小学,参加了北京钓鱼台举行的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为红军小学建设发表重要批示五周年暨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学生颁奖仪式上,马文联同学荣获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学生称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