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宁波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浙江省宁波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1.1.2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浙江省宁波市农业局、负责人:

1.1.3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

宁波市现代牧业园

法人代表:

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211”动物胚胎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1.5项目建设地址:宁波市上州区牧业园内

1.1.6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通过建设现代牧业示范园,引进新品种和先进的种草养畜禽技术,建立牧草、示范、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及草地牧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畜禽牧草良种供给,先进种养殖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中心,改变该区域传统耕作方式、增加牧草种植面积和草食畜禽养殖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地方财政的收入;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比率,达到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发达国

家畜牧业占农业生产的60%-80%)。

项目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把种草养畜禽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宁波市及周边肉牛、红毛鸭生产基地,加快全市及周边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行现代农业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农业经营手段,产销依据市场需求运作,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核算、责权利挂钩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领域。

1.1.7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

宁波市现代牧业园,占地面积4125亩

1.1.7.1 三个功能区:

1.1.7.1.1畜禽良种繁育区,占地面积1500亩(含沼气工程)

其中:优质杂交肉牛繁育区占地1100亩

良种猪繁育区占地100亩

宁波红毛鸭繁育区占地300亩

生物工程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设臵800立方米,沼气设备一套

1.1.7.1.2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区占地750亩

其中:良种牧草引种实验园占地20亩

牧草良种选育基地占地200亩

良种牧草生产示范基地占地520亩

农业科技综合楼建筑面积2005平方米。

1.1.7.1.3草地牧业示范区占地1875亩

其中:畜禽栏舍建筑面积占地10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期限:2007年—2009年

1.1.7.2产品方案:

1.1.7.

2.1畜禽良种繁育区:

种猪每年1200头

优质商品猪每年2万头

产冻精每年120万颗

种牛胚胎每年5000枚

种鸭苗45万羽

种鸭蛋245万枚

1.1.7.

2.2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区:年产牧草种子5万公斤1.1.7.2.3草地牧业示范区:年产优质肉牛2200头

1.1.8项目主要辐射点和技术内容及规模

项目辐射宁波市上州区青原区和近郊的宁波县、上水县、泰和县,以及宁波市区域内各县,将示范区效果明显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在宁波市区域形成一批上规模的优质肉牛饲养基地和优质牧草基地。

示范园的建成将影响到周边县市的畜禽养殖区域,从而加快宁波市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该区域农、林、牧的生产比率趋于合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畜牧业产业优化

进程。

1.1.9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165万元。

1.1.10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专用草地鲜草产量达1万公斤/亩,肉牛饲养成活率达98%。出栏活重400公斤,肉牛屠宰率60%以上,净肉率45%以上,种鸭3000羽,鸭苗45万羽,种鸭蛋24万枚。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五年)

单位:万元

1.1.11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可提供50万个就业工作日,促进该区域

的经济效益。项目采用沼气和发酵降解工艺,对肉牛、红毛鸭粪便进行处理,生产能源和有机肥料、降低了饲养成本、节约了能源,充分利用了资源,保持了生态平衡,生产的无公害畜产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源。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浙江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决定赣发[1997]1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4.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

6.《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7.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

8.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及重点方面指南;

9.《浙江省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10.《浙江省宁波市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1.《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12.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农业和农村百业待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都相对比较落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还较低,广大农村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生产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缺乏市场判断力和市场预测力,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成果,急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将面临如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引导和示范,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项目区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建设农业科技园是我国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科技园日趋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热点,全国各地纷纷建设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项目区,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更是热火朝天。这些项目区的建设和建成,对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

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浙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就必须建立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及农业与国际接轨。

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加快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实现资源合理流动,走科技型农业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按照“高起点、高效率、快辐射”的原则,以良种产业化为重点,突出农业畜牧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现有科技、土地、人力等各种资源的优化重组及合理配臵。示范园的总体功能定位在使之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产业化的典型样板,成为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和展示的舞台;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通过政府搭台、基础铺垫、集中示范、逐步辐射、签约销售等运作,将示范园办成集转化与应用相促进、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示范与服务相统一、培训与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型基地;着力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并实现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2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虽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产量低、品质差、效益较低,农业经济整体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应用,在于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高效益转化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机制和先进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区既是农业发展趋势的必要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的现实要求。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力量是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仅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且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源泉。近几年来,我省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严重制约着农业质量的整体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通过引导和示范,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推动农业的发展。

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的研究日新月异、高产、特优质、多抗性的新品种层出不穷,农业生产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人口与资

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园建设,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途径,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选择。加入WTO,将使我省农业进一步融合于世界经济结构中,我省农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也将随巨大的冲击。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必然要求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因此,要通过建立农业示范项目,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组装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我省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增强我省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是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水平和培养造就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勤思考的新型农民的现实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依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推广,依靠科技型农民的运用实践。因此,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建立,能采取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先进农业的新技术,切实提高老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的科技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推进农业增长方式

的根本转变。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赣江中游,古称庐陵、上州,元初改为宁波,取上泰民安之意,是举世闻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历史上宁波素有“文章节义之邦”和“江南望郡”之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地。基地理位臵北纬25°58″到27°58″,东径113°46″至115°56″,东邻抚州,西倚湖南,南连赣州,北接鄱阳湖平源,地势自西南向北,由边及里徐徐倾斜,中间形成上泰盆地。全市辖一市:井冈山市,二区:上州区、青原区,十县:遂川、万安、泰和、宁波、上水、永新、安福、永丰、峡江、新干。有256个乡(镇),3139个村民委员会,26966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约占浙江省国土总面积的15.16%。

全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1-18.6度,年平均积温6300度,年平均降雨量148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20-1800小时,年均无霜期283天,既适宜喜温作物栽培,也有利于秋作物的安全越冬,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

2006年全市总人口447.59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10.5%,其中农业人口364.22万人,占全市内人口总数的

81.37%,农业劳动力179.35万人,占农业人口49.24%,人口密度177人/平方公里,是省内人口密度较小的市之一。全市实有耕地536万亩,约占全省的15.48%,其中水田486.6万亩,旱地49.4万亩,人均耕地1.47亩,农业劳动人均负担3亩,但地域性差异大,一般东部上泰盆地垦殖指数高,耕地资源较为丰富,西部山区垦殖指数低,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全市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在粮食生产中又以水稻为主,同时还兼种旱粮和其它经济作物。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55.55亿元,其中一产值58.35亿元,二产值48.81亿元,三产值48.39亿元;财政总收入12.25亿元,其中地方收入9.07亿元。200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213.5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5.3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4.65%。在农业产值中,粮食产值达25.17亿元,占农业产值26.4%,粮食总产量227.42万吨,生猪出栏238.36万头,牛出栏9.67万头,家禽出笼31.45万羽,肉类总产量21.2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03万吨,农牧渔产值比重61.9∶29.2∶9.11;人平均收入2106元。

宁波不仅盛产粮食,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等农业新产品,在粮食产品方面:宁波优质大米

双竹粘、峡江峡星牌快速米粉、上州区庐陵牌水磨米粉、永丰红薯粉丝;水果方面:新干三湖红桔、遂川金桔、宁冈芙蓉李、峡江、上水黄花梨、万安金丝小枣;茶叶方面:遂川狗牯脑茶叶、井冈碧玉茶;畜产品方面:宁波黄牛、泰和乌鸡、安福火腿、遂川板鸭;水产品方面:万安玻璃红鲤鱼;蔬菜方面:宁波大叶蔬菜、永丰辣椒、井冈山玉兰片竹笋;食用油方面:永丰新海茶油。

改革开放以来,是宁波市畜牧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畜牧业产值快速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按1990年不变价,1998年畜牧业产值22.28亿元,比1976年的增加6.1倍,年均递增9.3%;按当年价格计算,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4%,比1976年增加21.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畜牧业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100)1949年为89.9,1976年为201.6,1995年为1365.6,是农业内部总产值指数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畜产品的商品率1998年达到79.3%。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时期畜牧业产值及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见下表。

不同历史时期牧业产值及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雨量充沛,光照较足,四季分明,年太阳总辐射量425.55-452.80千焦耳/厘米2,年均气温17.1-18.6℃,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了低气温-3.5℃,无霜期平均296天,年降雨量1360-1577毫米,平均雨日165天,年均蒸发量1372-1693毫米。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3.2.1.2土壤资源条件

项目区土壤有红壤、水稻土、潮土、黄壤、紫色土、暗黄棕壤等多种类型,区域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1995有关标准,完全适合建设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为实施高品质产品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3.2.1.3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处赣江中游,为亚热带湿润多雨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82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937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56160立方米。水质达到GHXB1-1999Ⅲ类,优于一般农业

用水要求。

3.2.1.4地质、地貌

宁波市座落在宁波中生代拗陷盆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兴桥镇区地层出露主要有第四系,白垩系和石岩系,由于受第四系和红壤层履盖,构造形迹不良,断裂亦不发育,整个地区无滑坡、沼泽、岩溶及沉陷性大孔土分布。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浙江部分)宁波市属地震烈度小于6°地域,地下水在于2-2.5m之间,经分析上述情况,该区域范围内无不良的地质构造。

本项目区区域地形地势起伏不大,相对比较平坦,整个地势相对上福公路标高属低洼区。

3.2.1.5地震:根据2006.2.2颁布,2006.8.1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6》、宁波市地震动峰值加速率<0.059(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

3.2.2外部协作条件

3.2.2.1交通条件

宁波市的交通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公路通车里程3381公里,内河航运里程282公里,京九铁路,105国道贯穿全市,正在修建设的赣粤高速公路也在项目区域境内通过。该地段交通十分便利。

3.2.2.2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场址位于宁波市上州区兴桥镇市现代牧业园内,该项目区已实现了“四通”,即通信、通电、通水和通讯,因此本项目所有供水、供电、通信与排水都能得到满足。3.2.2.3产业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猪、牛、鸭、蔬菜已成为宁波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较高。2005年,四大产业总产值达332900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4.91%,其中:猪占15.99%,牛占3.55%,鸭占2.95%,蔬菜占12.42%;猪的优质率为46%,牛的优质率为16%,鸭的优质率为63%,蔬菜优质率为29%。为项目区的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项目保证条件

3.3.1区位优势

宁波市是赣中南重镇,105国道、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呈“川”字形贯穿而过,交通便利,距港澳600—800公里,离闽江浙沪600—1000公里,区位优势突出,是我省实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战略的要地。

3.3.2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猪、牛、鸭、蔬菜已成为宁波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较高,2005年,四大产业总产值达332900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4.91%,

其中:猪占15.99%,牛占3.55%,鸭占2.95%,蔬菜占12.42%;猪的优质率为46%,牛的优质率为16%,鸭的优质率为63%,蔬菜优质率为29%。为项目区的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3技术优势

拟建项目位于宁波市现代牧业园内,园内不仅有一支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农业科技队伍,而且还拥有一批先进实用的新技术。《红毛鸭提纯选育》、《优质杂交商品肉牛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茄子嫁接》等项成果于2005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瘦肉型良种猪的繁育和推广》、《串叶松香的栽培技术及喂猪效果试验研究》通过省级鉴定。

3.3.4有国内高新技术科研机构的支持,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211”动物胚胎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波市畜牧兽医站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3.4项目法人、技术负责人简介

尹郁荪,194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9年1月毕业于浙江农大畜牧兽医系专业,宁波市畜牧兽医站站长、高级畜牧兽医工程师。曾先后获国家丰收计划奖,省科技进步奖、市科技进步奖二十余次以上。

3.5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遗传育种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流的动物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如3台全自动化测序仪、18台DNA扩增仪等,每天可同时对200头种畜进行基因分析。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上的奖励4项,部、省级奖励5项,参加本项目的科技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中大部分为留学归国的科学家。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浙江省草地工作站)是省农业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全省畜牧、草地技术推广计划和技术标准,交负责组织实施,提供畜牧、草地技术服务,开展畜牧、草地资源调查和畜牧技术咨询活动;宣传普及畜牧、草地科技知识,举办牧、牧草技术培训班;引进高科技,经试验示范后推广,推广畜禽、牧草良种和科学种养方法。七十年代中期该站就开始从事牧草引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先后引入了国内外各种优良牧草品种600余个,筛选适应浙江省种植的牧草品种30余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已达10余个,推动了浙江省咱草养畜事业的发展。20多年来,该站与国内外许多牧草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过合作,参与了全国多年生牧草栽培区划和草山草坡

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七五”至“八五”期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对“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种草养畜”进行了试验,主持了“中亚热带低山丘陵草畜配套优化模式试验研究”。“九五”期间,又负责了农业部在浙江省进行的“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项目”和“飞播牧草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草地建设规划设计,以及利用农闲田种草养鹅丰收计划的技术指导。在牧草品种筛选、新品种选育、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改良以及种草养畜配套技术和生产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许多项目多次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在牛的品种改良、肉牛生产、饲养和肉羊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科学试验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近年来,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务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浙江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牧草品种资源圃和引种试验地,保留了牧草品种200余个,添臵了牧草种子检测分析仪器,液氮生产机组和先进的试管冻精设备,建有160余头的小尾寒羊种羊场和种公牛站。现有畜牧、牧草科研、技术人员40余人,其中中高级人才20余人,具有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等实践经验。技术力量雄厚。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宁波市副县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该所始建于1958年,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与改造,现占地面积800亩,其中试验开发示范基地300亩,土地规则、平坦肥沃,排灌十分方便,各种水电及试验设施齐全。

该所现有科技人员50余人,高、中级科技人员30人,其中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13人,在职职工300人。现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该所主要从事水稻、大豆、花生、蔬菜、油菜等农作物的育种、繁殖及推广工作,同时对农作物的病虫防治,土壤肥料,成果开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推广。历年来以承担部、省、市农业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为主。

几十年来全所科技人员在农业研究、开发、推广工作中取得部、省、市各项目成果60余项,其中部级一等奖2个,部级二等6个,部级三等奖10个,在国际国内的各级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

刘定德:大学毕业,高级农艺师,现年47岁,现任宁波市农科所所长。

该所隶属市农业局,负有对全市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和科研任务的职责,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园选择该所作为科技服务和科技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将全程为项目服务,以保证项目科技进步和科技服务措施的顺利实施。

宁波市畜牧兽医站:

中国联通承建国内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菜乡”

中国联通承建国内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菜乡” 7月1日,作为向建党95周年的献礼,由联通承建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该基地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主题,将农业产业链中的选种、育苗、种植、流通、销售各环节纳入云数据和物联网管理,并与现代企业管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应用结合,直观地向农业开发企业、农民进行演示和培训交流。 示范基地从5月17日“电信日”开始筹建施工,以智慧农业演示温室大棚为主体,搭载了寿光联通与北京云洋数据共同推广的农业大数据智能精准采集与农业可视化平台。依托联通网络整合了空气温湿度采集、土壤温湿度采集、智能放风控制、智能卷帘、光照远程感测、二氧化碳检测、智能水肥控制、远程监控等十多项最前沿的信息化应用。 同时,智能温室围绕低碳、节能、环保的建设标准,在国内首次使用高密度、防火和保温性能优越的EPS新型空腔模块材料,采用更加节省土地资源的建设工艺,可较以往大棚提升35%的耕种面积。智能演示温室以信息化平台直接将大棚蔬菜的产、销两端整合到高智能化、高自动化的物联网管理系统中,是目前国内信息化应用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演示大棚。 拥有多项大棚技术专利的山东省农业技术专家彭忠田对笔者说:“基地的智能温室个头虽不大,但通过完善的模块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为农业生产端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为市场端提供了完整的产品追溯信息,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2015年底,中国联通与农业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这一战略潍坊联通以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发源地寿光为试点,结合当地土地“两改”和蔬菜大棚换代升级进行智慧农业信息化推广,收到了积极的市场响应。潍坊联通负责人张志辉称:“我们通过信息服务搭台让农民兄弟当主角唱好农业戏,与当前电商换市战略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和淘宝村推广产生了共鸣。建设期间吸引了来自河北、辽宁等全国各地包括农业专家、企业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内的众多学习参观者前来交流,推广效果非常明显。”(人民邮电报)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农业示范区简介 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建,聘请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未来农业研究所规划设计,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板块。核心区规划面积5900亩,重点突出现代农业的“展示、育种、育苗、示范引领”功能。辐射区将跨过泰临路向北发展,具体的实施范围控制在新城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辐射区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加工、销售、农产品物流为主,争取打造为集生产、加工、种植、科研、展销、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园区开工建设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管理运作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招商引项目,核心区建设初现成效。肥城会展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前后广场3.4万平方米,已连续两届举办了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和肥城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三通一平”。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现有兴润公司、绿源公司、省果科所、泰山林科院等多家工商企业入区投资。省果科所与泰山林科院投资的“创新农业园项目”目前种植果树新品种180多个,其中有几个性状较好,正在申请国家鉴定。绿源果蔬有限公司种植的菜花、青刀豆、菠菜等有机蔬菜主要出口日本。兴润公司投资亿元建设“设施农业园项目”,已建立5个智能温室、24个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18个连栋大棚和120亩的苗木基地。在此基础上又有五个项目落户园区:兴润生态园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6500万元,新建智能温室4272平方米,拱圆形连栋钢管大棚22个,钢架大棚10个,大棚建成以后整体育苗能力达到6000万株,能有效地解决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用苗问题;建设263亩的“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园”,现已完成土地整理和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日本独资企业“山东绿地公司项目”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建成两个高科技智能温室并投入使用,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施用日本技术研发的有机生物菌肥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同时聘请日本专家常年盯靠管理进行技术示范,目前棚内栽植引自日本的西红柿和草莓新品种长势良好,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3) 第一节规划背景 (3)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 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 (4) 第一节规划范围 (4) 第二节基本情况 (4)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建设原则 (5)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7) 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 (7) 第二节建设标准 (7) 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 (8)

第一节建设重点 (8) 第二节规划布局 (8) 第六章重点项目 (8) 第一节核心示范园 (8)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一节资金估算 (12) 第二节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效益分析 (13) 第一节社会效益 (13) 第二节生态效益 (14) 第九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4) 第一节组织管理 (14) 第十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规划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某县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规划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农业主产地。当前,循化农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建设以“高效农业、立体农业、持续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性工程。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循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耕作方式粗放,农业产出率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滞后,缺乏品牌,流通渠道不畅,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情况,从而导致农业商品率低,比较效益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力促进高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是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子的需要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义]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义] 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 ●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义 郑东朝现 农业园代区是探中索特国色农业现代化道的重路要载体,是加转快变农业发展方式、升提农业发展质的有量效径,途展是示和推广现代农业发模展式、展现农业展发 成果重要的平台,是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 广 、育教部门科技实验示范的场所和基地各种,先进适科技用成果遍普得到运,农民用素质明显高并提起了示范到辐射作用,带动 了面上农业科技成果推的广,粮食复种指 数、学科种田平水大大提高,民丰农产增收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协调发益。 展四、有利于推动农业度适规模经营。提 的有效收抓手。快现代加农业范园区建示设 意义重。大 一 、 有

利于根从上解决农投业入问题 高产业 经化营水平 现代 农业示园范区设建明了确业农建设方和向设建重点,有于促进利业农投新 人机制的建,立推动农了业发展基金、农村合 基作金、业承农款包、动积劳工累等制度的 建健全土立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经模,提高规营模益,效园是区建的一设项重要内容各。地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推“ 双行田” 制开,发名特优品产探索,以 业企的行为建立应适场市经济的经营机制,进机行制新创初,步改变地土零星、散分、 建 立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家财国、政贷信入为投导向农民和,乡镇()村集经济投入为主体体有,关农业项目资金外、商企业、及体投个人为补充的农投业人机制 。二、有利推动于传统农业现向代业农的转 变兼业 的传统农的业经格局营促,专进业生化产企、业管化理、贸农工体一农业的产化业 格局形成的。

五、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体务系建设 园 建成后,区农业基设施础大大改,善抗灾能力显增著强,业农机械化程度明提显高,上加轻栽型技培术的广应用推,从本 根上减轻了农业动强劳,度告别传了统农业中 各地在区园设建中,把加强县镇、村、三级农业合服务综系建体设,提高农综合业服务功能,作为园区建为设民办实事,求实 效、增实力基的工础来抓作 ;园区所在形地以成县为依托、乡镇为带纽村、基为础的全方、位多能功服体务系园;区所各乡在镇农“ 三腰弯一肩”的挑工操手作,提高了生产 力,速加了传统农业现向农代业的迈进 。三、利有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促进 站技农、机站、水利站成为农业综合服务的 农科 教相结合新建的园区办成各级了政党领导的丰 骨干 ;园区在所村创建农的综合服业务实体是 为农服务最为直接有力的基组层织,通过 产示范方样、田板,成为各级业农科研、推际出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 文安县益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3、项目类型 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 隶属于文安县兴隆宫镇夏村管辖,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500亩。位于夏村106国道南侧,小白河堤北。 合作社土地来源全部为集体土地,由益农农业种植合作社与村委会签订了2500亩租期10年的租赁合同。 5、建设目标 ⑴总体目标 通过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文安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设施园艺核心区2500亩,建成现代化的文安设施蔬菜产业园、蔬菜净菜加工中心,科研培训中心,使园区成为文安县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农业

生产的样板区。 ⑵产品方案 重点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等专用品种,适宜春、夏、秋等不同季节露地栽培的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菠菜等系列品种,适合出口、加工的番茄、胡萝卜、洋葱等专用品种,适应不同市场和饮食文化需求的芥菜、莲藕、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品种。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紧密结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⑶具体目标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500亩,共规划为五个功能分区。即:精品蔬菜区1500亩、观赏园艺区500亩、蔬菜良种繁育区300亩、净菜加工贮藏配送区100亩、科技服务区100亩 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科研高端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交易现代化以及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系列化、功能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产业生态化的示范样板。 6、设备购臵 为更好地实施规划,改善合作社基础设施,提高合作社生产能力,本规划购臵相关设备如下:新增100KVA变压器4台,高压线路27000米,地下电缆17000米;为满足水资源的需求,打400米深井4眼,同时为节水、减少室内雾气,降低湿度增强光照,铺设地下节水管道20500米,采用PVC-0.25mpa-2.5-4型号规格管材,共计投资250万元。 7、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区建设温室225座,每座占地4亩,共占地900亩,每座投资10万元,225座总投资2250万元。建设春秋棚75座,每座占地8亩,共占地600亩,每座投资4万元,75座总投资300

国内6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国内6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后,财政部又连续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通知》和《意见》,确定今年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本文为江苏,上海,安徽,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的田园综合体样板间建设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农业产业区 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生活居住区 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文化景观区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 休闲聚集区 满足客源各种需求的综合产品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休闲体验乐趣 综合服务区 城镇化支撑功能,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国内落地实践的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2012年,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大力支持下,内地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田园东方综合体分三部分,农业、文旅和居住,以及内在的复合业态。 农业商业化 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阳山本身有优质的水蜜桃资源,而该项目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使得形成

的产业园能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自然多样的文旅产业 文旅是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 创新社区居住方式 田园社区属于居住的一部分,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客群,最终形成新的社区和新的小镇。社区分两类,一是结合宅改、土改的政策和试点,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进行开发。另外,利用国有建设用地为基础的开发,这两种社区混合进行。 决策点评 田园东方项目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现代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现代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现代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现代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一、小麦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冬小麦示范园集中连片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有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标准,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滴灌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标准包括:选用优种及品种搭配技术、滴灌技术、氮肥控释肥技术、有机沃土培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复播油葵两熟制技术、灾害性气候预警和灾后管理技术等集成配套综合技术。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场企业为载体,建立现代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整地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种粮大户(100亩以上)或合作社(千亩以上),配备相应数量的农艺工,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小麦长势均匀,平均亩产量达到450

公斤以上。 二、玉米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高产、耐密紧凑型优良品种,集成地膜栽培、精量点播、缩行增株、节水灌溉等与良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实现品种、整地耕种、肥水管理、防治病虫、机械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耕地、播种、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四)管理机制标准:建立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生产合作社(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00亩以上)及植保专业联防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农区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牧区玉米平均亩产连年稳定在700公斤以上。 三、棉花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统一供种,优种率达到100%,全部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滴灌技术、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西省金韵生态农业示范园 2.项目承办单位:江西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 3.项目法人代表:张志平 4.项目技术负责人:廖春光 5.项目主管单位: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6.项目地址:南昌市郊区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 良种蔬菜苗培育园,大棚60栋,特色蔬菜栽培,单体大棚180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0亩。 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果园: 500亩 其中: 人参果:40亩 黄岩蜜桔:60亩 早熟梨: 100亩 水蜜桃: 60亩 枇杷: 40亩 美国大枣: 50亩 乒乓葡萄: 50亩 猕猴桃: 60亩 草莓、小型台湾西瓜: 40亩 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 1200头 商品猪 1000头 优质土鸡 10000羽 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主要道路 1000米 次要道路 1500米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⑤沼气池:300米3及配套设施 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⑦项目总投资: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江西省、南昌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4.《江西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贵州省党委、政府,制定《贵州省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 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以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基础,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宁夏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引黄灌区,建设一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加速我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率;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催化效应,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立足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某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XXXX 单位地址:XXXXXXXX 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XXXXXX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2、市场分析 1.3、项目路线规范 1.3.1.产业发展路线 1.3. 2.循环经济路线 1.4、项目运行模式 1.4.1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1.5投资分析 1.5.1.项目总投资 1.5. 2.投资规划 1.5.3.资金来源与运用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1.6. 2.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企业基本情况 2.2、项目建设背景 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2.2项目由来和简述 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依据 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 3.1.1项目建设区概况 3.1.2社会经济状况 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4.1、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4.4、销售队伍、网络等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5.1、选址 5.2、建设规模 5.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5.4、项目实施进度 5.5、循环经济发展路线 第六章劳动组织,组织管理 6.1劳动组织

第七章规划选址分析论证7.1 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7.2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7.3现状分析 7.3.1 园区现状分析 7.4厂区总平布局分析 7.4.1总平布局 7.4.2道路交通 7.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 环境现状分析 8.2 对策和措施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 9.2资金来源 9.3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章效益分析 10.1 经济效益 10.2 社会效益 10.3 生态效益 第十一章结论

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报告书

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单位法人:XXXX 单位地址:XXXXXXXX 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XXXXXX 二0一0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2、市场分析 1.3、项目路线规范 1.3.1.产业发展路线 1.3. 2.循环经济路线 1.4、项目运行模式 1.4.1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1.5投资分析 1.5.1.项目总投资 1.5. 2.投资规划 1.5.3.资金来源与运用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1.6. 2.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企业基本情况 2.2、项目建设背景 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2.2项目由来和简述 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依据 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 3.1.1项目建设区概况 3.1.2社会经济状况 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4.1、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4.4、销售队伍、网络等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5.1、选址 5.2、建设规模 5.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5.4、项目实施进度 5.5、循环经济发展路线 第六章劳动组织,组织管理 6.1劳动组织

第七章规划选址分析论证7.1 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7.2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7.3现状分析 7.3.1 园区现状分析 7.4厂区总平布局分析 7.4.1总平布局 7.4.2道路交通 7.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 环境现状分析 8.2 对策和措施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 9.2资金来源 9.3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章效益分析 10.1 经济效益 10.2 社会效益 10.3 生态效益 第十一章结论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xx县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园区规划概要 (2) 第一节园区规划背景 (2)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3) 第三节规划编制的依据与围 (5) 第四节规划概要 (6) 第二章规划区围及基本情况 (8) 第一节规划区围 (8) 第二节 xx县基本情况 (9) 第三节条件分析 (11) 第三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总体布局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第二节规划目标 (17) 第三节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18) 第四章重点建设项目 (20) 第一节核心区 (20) 第二节示区 (31) 第五章规划投资与资金筹措 (36) 第一节规划投资 (36) 第二节资金筹措 (36) 第三节分年度投资估算 (37) 第六章规划效益分析 (37) 第一节经济效益 (37) 第二节社会效益 (41) 第三节生态效益 (42)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43) 第一节组织管理 (43) 第二节保障措施 (44) 附表规划总投资及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2 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核心区建设布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当前,xx省正处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行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增值,是xx省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现代农业科技示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有效途径。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省、地要求,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建设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以其作为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xx县xx地区现代农业示园建设规划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力争在3-5年,建立集一核两椒、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种苗引进繁育、牛、羊标准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高新技术示、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基地。

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卷工程设计说明书第二卷工程设计概算书第三卷工程设计图纸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地点 (1) 1.1.3项目建设时间 (1) 1.1.4项目建设容和规模 (1) 1.1.5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 1.2自然地理情况 (1) 1.2.1地理位置与围 (1) 1.2.2地形、地貌 (2) 1.2.3气候 (2) 1.2.4土壤 (3) 1.2.5植被状况 (3) 1.2.6水文条件 (4) 1.3社会经济状况 (4) 第二章项目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5) 2.1项目设计的依据 (5) 2.2项目设计的原则 (5) 第三章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7) 3.1项目建设容、规模、布局 (7) 3.1.1野生苗木基地 (7) 3.1.2节水工程 (7) 第四章工程设计 (8) 4.1野生苗木基地工程设计 (8)

4.1.1土地平整和改良 (8) 4.1.2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平面布置 (8) 4.1.3种子计算 (8) 4.1.4育苗生产技术设计 (9) 4.1.5日光温室施工设计 (14) 4.2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15) 4.2.1节水工程设计 (15) 4.2.2施工组织设计 (16) 4.3道路规划设计 (20) 4.3.1道路的平面设计 (20) 4.3.2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21) 第五章项目进度安排 (23) 第六章工程实施的组织保障措施 (24) 6.1机构设置与职责 (24) 6.1.1机构设置 (24) 6.1.2机构职责 (24) 6.2经营管理措施 (25) 6.2.1工程管理 (25) 6.2.2生产管理 (25) 6.2.3财务管理 (25) 6.2.4销售管理 (25) 6.3技术培训 (26) 6.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26) 6.5招投标 (26) 第七章效益分析 (28) 7.1经济效益分析 (28) 7.2社会效益分析 (28) 7.3生态效益分析 (28)

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议书

河北东垣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提要 1.1 项目名称 1.2 承担单位 1.3 建设地点 1.4 建设性质 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1.6 建设期限 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8 项目效益 1.9 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由来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三章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第四章市场分析 4.1 农业综合开发展现状 4.2 农业综合开发的应用需求 4.3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区域选择与建设条件 5.1 区域选择

5.2 建区条件 5.3 园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第六章建设规划方案 6.1 建设的目标 6.2 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6.3 总平面规划布局 6.4 规划建设内容 6.5 新增配套设施建设内容 第七章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7.1 设计标准和规范 7.2 给排水 7.3 电气 7.4 消防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8.1 概述 8.2 主要污染物产生分析 8.3环境保护措施 8.4 节能 第九章组织机构定员及劳动安全9.1明确管理机构 9.2确立项目运作公司 9.3人员管理

9.4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第十章建设进度及项目招标10.1项目进度安排 10.2 项目招标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 投资估算的方式和依据11.2 投资估算 11.3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12.1 经济评价说明 12.2 基础数据 12.3 财务盈利性分析 12.4 风险性分析 第十三章综合评价及建议14.1 综合评价 14.2 建议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 “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某省某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1.1.2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某省某市农业局、负责人: 1.1.3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 某市现代牧业园 法人代表: 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某“211”动物胚胎技术重点实验室 某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1.5项目建设地址:某市上州区牧业园内 1.1.6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通过建设现代牧业示范园,引进新品种和先进的种草养畜禽技术,建立牧草、示范、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及草地牧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畜禽牧草良种供给,先进种养殖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中心,改变该区域传统耕作方式、增加牧草种植面积和草食畜禽养殖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地方财政的收入;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比率,达到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生产的60%-80%)。

项目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把种草养畜禽的科学方法传授给某市及周边肉牛、红毛鸭生产基地,加快全市及周边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行现代农业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农业经营手段,产销依据市场需求运作,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核算、责权利挂钩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领域。 1.1.7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 某市现代牧业园,占地面积4125亩 1.1.7.1 三个功能区: 1.1.7.1.1畜禽良种繁育区,占地面积1500亩(含沼气工程) 其中:优质杂交肉牛繁育区占地1100亩 良种猪繁育区占地100亩 某红毛鸭繁育区占地300亩 生物工程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设置800立方米,沼气设备一套 1.1.7.1.2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区占地750亩 其中:良种牧草引种实验园占地20亩 牧草良种选育基地占地200亩 良种牧草生产示范基地占地520亩 农业科技综合楼建筑面积2005平方米。 1.1.7.1.3草地牧业示范区占地1875亩 其中:畜禽栏舍建筑面积占地10000平方米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建议书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背景: 1.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2.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012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会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强调,应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市场呼唤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名称:河东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暂定) 三、项目定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