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修题库第六章

思修题库第六章

思修题库第六章
思修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判断题

1.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对)

2.在现代,“法”主要表现为“刑律”。(错)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

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对)

5.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对)

6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对)

7.我国著名民法专家教授对"商事人格权"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错)

8.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错)

9.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对)

10.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对)

1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对)

12 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对)

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对)

14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对)

15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1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错)

17.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错)

18.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对)

19.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错)

20.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错)

21.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错)2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对)

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对)

24、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思想基础。(对)

25、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

2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对)

2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对)

28、每年12月1日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错)

29、。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领导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对)

30、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对)

31、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质区别甚至相互制约。(对)

32、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对)

33、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对)

3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对

35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对)

36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对)

37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对)

38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对)

39.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

40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对)41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

42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对)

43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对)

4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对)

45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对)

4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对)

48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对)

49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对)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对)

5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错

5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对)

53.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对)

54.权利能够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错

55. 2004年我国修改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对)

5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对)

57.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对)

58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

5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对)

60.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对)

6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

62.有权利就有救济,或者说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对)

63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对)

64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对)

二、单项选择

1.制定规章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杭州市人大常委会

C.杭州市人民政府

D.杭州市司法局

【答案】 C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C)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答案】 C

3.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 (A)

A.规范 B.原则 C.概念 D.技术

【答案】 A

4.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答案】 D

5.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C)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 .宪法

B .宪法、法律、法规

C .宪法和法律

D .法律

【答案】 C

6.国务院审计机关在(A)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国家主席

D.全国政协主席

【答案】 A

7.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B)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8.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C)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C

9.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B)。

A.神圣权利

B.光荣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神圣职责

10.法的核心特征是 (A)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

C.逻辑性 D.统一性

【答案】 A

11.(D)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二是被法律赋予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责、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用权受监督

B.违法受追究

C.职权由法定

D.有权必有责

【答案】 D

12.以下选项中,(A)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

B.合同法

C.仲裁法

D.民事侵权法

【答案】 A

13.(B)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A.诚信友爱

B.民主法治

C.公平正义

D.安定有序

【答案】 B

1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D)

A.立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B.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C.立法和司法上的平等

D.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答案】 D

15.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A.国家需要法律

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

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

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A

16.(C)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执法机关执法为民的外在体现。

A.勤政守法

B.甘当公仆

C.文明执法

D.清正廉洁

【答案】 C

17.我们在强调学法用法的同时,还必须强调(B),只有这样,学法用法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取得实效,法治国家的构想才能实现。A.培养立法意识 B.培养守法意识

C.培养宣传法律意识 D.培养监督法的实施意识

【答案】 B

18.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C)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

C.讲程序 D.情重于法

【答案】 C

19.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这是指 (B) 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

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答案】 B

20.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C)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C

21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C维护专制皇权;

D是刑罚宽严相济。

【答案】 D

22法律的基本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法律是资产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B是统治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其根本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C资本主义法律规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原则是内容和实质上的,

D归根结底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所以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答案】C

23以下表述不准确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A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

B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

C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

D是约束人的行为规范

【答案】 D

24司法主要原则不包括:

A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D诚实信用与公平

【答案】 D

25我国现行宪法是在哪年制定的。

A.1982

B.1978

C.1999

D.2004

【答案】B

26迄今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几次修订?。

A.2

B.3

C.4

D.5

【答案】 D

27商法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A 宪法 B刑法

C民法 D行政法

【答案】C

28.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

A. 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B. 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

C.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 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答案】 B

29.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处理每项工作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下列哪一做法违反了上述要求?

A. 某市环保部门及时发布大型化工项目的环评信息,回应社会舆论质疑

B. 某市法院为平息来访被害人家属及群众情绪签订保证书,根据案情承诺加重处罚被告人

C. 某市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在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禁止地铁内进食"举行立法听证

D. 某省推动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答案】 B

30.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必须诚实守信。下列哪一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

A. 某县发生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政府部门通报了相关情况,防止了现场矛盾激化

B. 某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给予优惠,因国家政策变化推迟兑现

C. 某县政府因县内其他民生投资导致资金紧张,未按合同及时支付相关企业的市政工程建设款项

D. 某区政府经过法定程序对已经公布的城建规划予以变更

【答案】 C

31. 社会主义法治把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法治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说法正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A. 在法律实施中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依据法理而不是考虑情理

B. 在法治实践活动中,仅仅保证程序公正

C. 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治活动应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

D. 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规范,为维护法制统一,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应一视同仁,不作任何区别化对待

【答案】 C

32.关于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

B.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

C.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

D.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

【答案】C

33.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设备双路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关于理性文明执法,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

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

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为此,可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

【答案】D

34.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答案】C

3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 )。

A、依法治国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执法为民

【答案】A

36、(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 A

37、(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答案】C

38、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 )。

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

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的保护

D、人们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相一致

【答案】C

39、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

A、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

B、统治阶级的全部意志

C、执政党的意志

D、国家意志

【答案】D

40、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

A、社会性

B、规范性

C、阶级性

D、强制性

【答案】D

41、“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

A、实体公正

B、司法公正

C、时间效率

D、程序公正

【答案】D

4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法治观念是( )。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B、自由平等观念

C、公平正义观念

D、权利义务观念

【答案】 A

43、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样思维和行动

B、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C、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

D、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B

44、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A、总量上的等值

B、功能上的互补

C、结构上的相关

D、形式上的对立

【答案】B

45、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 B人格尊严权

C社会经济权利 D 科学研究权

【答案】:A

4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考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正确答案:C

4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文化权利?

A.科学研究自由

B.宗教信仰

C.文艺创作自由

D.从事教育

【答案】:B

4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答案】D

49、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法律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______;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A.配偶、子女B.父母,兄弟姐妹

C.子女、父母D.配偶、子女、父母

【答案】D

50、我国《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何种权利?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监督控诉权利

【答案】:B

51、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哪些属于依法许可的情形

A.反对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

B.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

C.对社会环境不满意

D.危害国家的统一

【答案】:C

52、继承权丧失的法定条件是

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B.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C.遗弃被继承人

D.虐待被继承人

【答案】:A

53、不属于社会保险法范畴的是

A.基本医疗保险B.基本养老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答案】D

5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答案】:C

55、物权的取得和行使,不应当:

A.遵守法律

B.尊重社会公德

C.尊重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D.违背诚信

【答案】:D

56我在哪一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宪法原则?

A.1982

B.1993

C.1999

D.2004

【答案】:D

三、多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是我国

A.最高国家立法机关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答案】( BCD )。

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

A.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B.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尽快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

D.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答案】(ABD)

3.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A.各政党

B.国家机关C .社会组织 D.公民

【答案】(ABCD)

4.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答案】(ACD)

5.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

A.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B.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C.维护资产阶级的生活秩序

D.维护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

【答案】(ABD)

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答案】(ABCD)

7.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答案】(ABCD)

8.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人民的

A.知情权 B.参与权C.表达权 D.监督权

【答案】(ABCD)

9.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答案】(ABCD)

10.法的适用具有的特点包括

A.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B.主体是司法机关

C.按照法定程序活动 D.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答案】(BCD)

11.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

思修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是 ( )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服务领导、办事公道 .带来社会分工大发展,促成职业大分化,使职业从宗法关系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是 ( ) 、机器大工业、垄断产生 、新航路的开辟、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为人民服务、发展生产力 、普及大学、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马克思对职业的价值追求,归根到底是以 ( ) 为最高目标、奉献社会、工人阶级主权 、为无产阶级追求最大利益、奉献与享受并重 、没有规定职工权利义务的法律是 ( ) 、《教师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安全生产法》、《海商法》 、不属于《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 、公开、竞争 、择优、强制 、《劳动法》未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 ( )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提高生产技术 、不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加大的原因的是( ) 、人口基数大、外国人才冲击 、就业机制不健全、就业观念落后 、大学生恋爱应注意 ( ) 、追求外在形象、重视经济条件 、重视结果、排遣寂寞

、邻里之间如何化解纠纷 ( ) 、据理力争、起诉 、武力解决、相互谦让 、下列哪些不属于恋爱中的道德 ( ) 、自觉承担责任、相互理解 、文明相亲相爱、尊重人格平等 、大学生恋爱持慎重态度,下面哪种是把握不对 ( ) 、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下面哪个不属于同学们在处理恋爱问题中应注意的关系( ) 、恋爱与集体、恋爱与关心集体 、恋爱与父母、恋爱与社会 、家庭美德不包括 ( ) 、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邻里团结、男尊女卑 、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是 、男女、男女 、男女、男女 、不属于男女平等的是 、夫妻权利义务平等、人格地位平等 、家庭收入平等、对待子女平等 、下面哪些婚姻有效 、重婚、近亲结婚 、父母不承认、医学认定不应结婚的 、构成爱情的要素不包括 、责任、性爱 、理想、理解 、下面不属于结婚必备的条件 、双方自愿、达到法定年邻 、男方有物质基础、一夫一妻 、关于邻里团结美德不正确的是

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和第一章题库思修题库

1、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 A、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2、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B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3、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有( C)。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不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4、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有误的有(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并不需要发挥思想 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 5、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思想道德不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6、以下关于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 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7、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B、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表现出来 C、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 D、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8、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对社会贡献得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B、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思修题库第二章知识分享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C.共同性 D.多样性 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 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这是因为 ( C )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 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 7.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 B )

18版思修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3、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 C.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7、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思修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体现“慎独”要求的是() 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核心的时代精神() A.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5、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

A、文化传统 B、爱国传统 C、思想传统 D、历史传统 6、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 A.抵御外侮 B.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 息 D.爱好和平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 A.强大国防 B.强大外交 C.爱国主 义 D.强大经济

思修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 ( D )。 A.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三准则 C.职业守则 D.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C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3.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 ( B )。 A.爱护公物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4.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 ( B )。 A.奉献社会 B.服务群众 C.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 5.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是 ( D )。 A.服务群众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6.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A )。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爱国守法的要求 C. 尊老爱幼的要求 D. 助人为乐的要求 7.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B )。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 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这是(B )。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9.依《公务员法》规定,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是 ( D )。 A.申诉 B.调解 C.仲裁 D. 控告 10.下列选项中不是劳动者的权利的是 ( C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有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有答案 绪论单选题 1、德是人才素质的( D ) A、基础 B、内容 C 、条件 D、灵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有( C ) A、和谐相处 B 、法制观念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可持续发展 3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D) A 、法律素质 B、心理素质 C 、文化素质 D 、道德素质 4、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C )的素养和能力。 A、爱法 B、懂法 C 、护法 D、学法 5 、自主学习是一种(C)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 、科学 B、综合 C、能动 D、自觉 6 、唐代思想家(C)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 、柳宗元 B 、李翱 C、韩愈 D 、刘禹锡 第一章单选题 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 、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 、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D)。 A 、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 D 、社会理想的内容 3. 信念是( A )。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4 .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从本质上讲,信念表达的是一种( A ) 。 A 、主观态度B、客观知识C、实践活动D、行为准则 5.“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6.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A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信念。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信念(C )。 A、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 B、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D 、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第二章单选题 1、爱国主义是调节( D )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 、个人与个人B、个人与群体C、个人与社会D、个人与祖国 2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C)的纽带。 A 、国家主权B、领土完整C、民族团结D、骨肉同胞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A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 、国家B、社会C、人民D、领土 4、(B)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A 、爱国主义B、时代精神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5 、(C)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 、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改革创新D、保家卫国 6、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D )三个基本方面。 A 、观念B、意志C、认识D、行为 7 、(C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A 、爱国B、维护统一C、国防D、和平 8 、坚定的民族(A)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A、自尊心 B、团结 C、情感 D、独立

思修题库及答案

思修单选题和多选题题库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选题 1.下列不是大学生活的特点的是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是放松的摇篮 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D.大学是知识传播和运用的基地 2.下列不属于进入大学后学习要求变化的一项 A.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 B.专业方向基本确定 C.主要实行学分制 D.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加 3.下列不属于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变化的一项 A.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B.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自己安排 C.要学会过集体生活 D.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4.下类不属于进入大学后社会活动变化的一项 A.应主动和同学加强沟通和交流 B.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加 C.团组织党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加 D.可根据自己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5.下列不属于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是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C.树立自主学习理念 D.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6.“业精于勤,荒与嘻;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指培养优良学风的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7.“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这句话是指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责任 8.下列不属于“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范围的是 A.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B.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C.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D.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9.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B.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C.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D.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在大学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 A.专业知识的学习 B.工作能力的锻炼 C.创新能力培养 D.独立生活的学习 11.德是人才素质的(), A.基础 B.灵魂 C.条件 D.内容

第六章自测练习题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自测练习题) 编写说明: 1.忠于大纲和教材。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 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就在于它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 B.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 D.国家强制力始终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思修第六章习题

A、以理相待相互帮助 B、相互尊重 C、不许到法院诉讼邻居 D、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特征属于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的是 A、制定性 B、规范性 C、有限性 D、强制性 E、职业性 2、下列属于《劳动法》调解的范围是 A、劳动工资 B、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C、社会保险和福利 D、大学生暑期打工 E、员工考核 3、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法》基本原则的是( ) 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E、法制 4、下列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权利有 ( ) 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B、非因法定事由,不被免职 C、享受福利 D、参加工会 E、恪守职业道德 5、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有( ) A、申诉 B、控告 C、仲裁 D、诉讼 E、联名检举 6、下列不是结婚必备条件的是 ( ) A、必须男女双方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父母双方同意 E、订立婚约 7、下列婚姻无效的是( ) A、重婚的 B、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E、因胁迫结婚的 8、下列属于《婚姻法》规定的是 ( ) A、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需争得军人同意. B、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

婚。 9、当夫妻一方有下列哪些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 E、结婚三月之内提出离婚 10、下列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有( ) A、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D、男女平等原则 E、无罪推定原则 11、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当怎样适应时代的需要 ( ) A、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B、追随“孔雀东南飞”的潮流 C、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D、趋向热门专业 E、追求高薪 12、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是 ( ) A、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人口多 B、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C、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D、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 E、劳动力水平普遍较低 13、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积极就业政策有 ( )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完善社会保障措施 E、实施社会救济 14、国家近年来为增加就业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 A、发展经济 B、调整经济结构 C、协调发展城乡经济 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 E、完善社会保险 15、怎样看待择业和就业 ( ) A、择业是就业的基础 B、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C.两者相互联系 D、二者毫不相干 E、二者相互促进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C.共同性 D.多样性 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 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这是因为 ( C )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 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 7.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 B )

思修基础课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2.()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A 《劳动法》 B 《劳动合同法》 C《安全生产法》 D《社会保障法》 3.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 A 《公务员法》 B《干部管理条例》 C《立法法》 D《行政复议法》 4.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权利的是()。 A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B 提出申诉和控告 C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D申请辞职 5.根据《劳动法》规定,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提起诉讼 6.劳动者由于工作不如意,或者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是()。 A 结构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7.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性爱、理想和责任 B激情、承诺和亲密 C财富、喜欢和思念 D物质、精神和追求 8.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9.在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中,()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10.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所有形式。 A 可以 B 应当 C必须 D禁止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主要包括() A 鲜明的职业性 B 明确的规范性 C 调节的有效性 D 无具体惩罚性2.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刑法》 B 《民法通则》 C 《劳动法》 D 《公务员法》3.《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有() A 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说明道德具有( D ) 。 A认识功能B导向功能C辩护功能D调节功能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B ) 。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 。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4、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完善人的质量来说,这主要强调的是( C ) 。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B ) 。 A道德认识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 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7、道德能够说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C )。 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D评价功能8、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D )。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 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 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 A诚实守信为重点 B崇尚科学为重点C艰苦朴素为重点 D文明礼貌为重点 10、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B )。 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 11、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D )。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质量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12、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 A )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B人的本性C社会上层建筑D政治制度13、( C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概要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 A 实践性 B 预见性 C 层次性 D 科学性 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 B.信念 C.理想 D.毅力 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B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

思修题库第六章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判断题 1.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对) 2. 在现代,“法”主要表现为“刑律”。(错) 3.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 4.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对) 5. 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对) 6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对) 7. 我国著名民法专家教授对"商事人格权"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错) 8. 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错) 9. 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对) 10.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对) 11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对) 12 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对)

1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对) 14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对) 15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错) 17.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错) 18. 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对) 19. 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错) 20. 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错) 21.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错) 2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对) 2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对) 24、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思想基础。(对) 25、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 2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对) 2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对) 28、每年12月1 日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错)

思修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D ),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B )。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C)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D)。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思修题库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2、从内容来说,理想可概括为四大类: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3、()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A、人生观 B、理想信念 C、爱国主义 D、道德品质 4、“樱桃好吃树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想是不会自动实现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D、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5、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事实上,这样的人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总是采摘伸手可及的苹果的人。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应及时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做大事 6、《白毛女》中黄世仁和杨白劳的理想不同,这表明理想具有()。 A、实践性 B、超前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7、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 A、艰苦 B、奋斗 C、立志 D、磨练

8、信念是()的有机统一体。 A、认知、情感和意志 B、认知、态度和意志 C、认知、情感和理想 D、情感、态度和理想 9、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表明()。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须躬行 C、立志做大事 D、不管大事小事,做了就能成功 10、对衣食住行的构想以及爱情、婚姻方面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的()。 A、道德理想 B、生活理想 C、社会理想 D、职业理想 11、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1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的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A、个人与组织 B、个人与集体 C、个人与他人 D、个人与社会 13、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14、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 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B、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