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学的功能:

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

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

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

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

(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

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第三:社会系统思想。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

(二)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二、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1、纵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纵向运行中表现的基本关系:

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2、横向: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系统的交互作用。横向运行中表现的基本关系:

交叉与渗透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的关系、转化的关系

(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协调

3、满足需要原则

三、社会学考察的三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1、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

2、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1、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2、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

3、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三)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

1、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

血缘关系在社会中既有正功能也有反功能。就正功能而言,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的作用。就反功能而言,由于血缘关系是人们的一种先天的联系,因而一个人在他刚一出生时就已被置于一定的血缘联系之中,直到死也未必能完全退出这种联系。一方面,我们要尽量发挥其正功能,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和抵制其反功能。

2、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地缘关系的功能也是双向的,其正功能是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功能则是束缚人们的发展。在处理城镇化的地缘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环节就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

3、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业缘关系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第一:业缘关系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二:业缘关系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2)业缘关系的反功能主要表现在,业缘关系的基础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种职业上的社会分工。它同时也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一、文化的含义及特性

(一)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二)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不是遗传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个人虽然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

3、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意义

4、文化具有全括性: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文化具有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要素构

6、文化的传递性与变迁性

(1)文化的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得他人模仿,效法、利用;传递有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横向――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纵向――传给下一代

(2)文化变迁性:文化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变迁三种因素: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的接触、发明与发现

(三)文化堕距(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

1、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

2、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

3、一般来说,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二、文化的类型

(一)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亚文化: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容易滋生的环境)

(3)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地址和对抗

4、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作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三、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

(一)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构成

1、象征符号

2、价值观:

价值观是以理念形式出现的文化要素。价值观指社会成员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每个社会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是文化模式差异的重要体现。

3、社会规范:

规范或社会规范是文化的制度要素。正式规范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的,违反了会受到惩罚。主要包括规章规则和法律。非正式规范主要有社会习俗、民风、民德、乡规民约等。

4、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物质要素。物质文化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二)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1、文化特质: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2、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3、文化区域:文化区域指在地理空间上不同区域中分布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区域文化的概念可大可小,它的核心意义是用地理区域来区分文化分布。

4、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的文化内容组合咱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三)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1、文化中心主义:

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即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2、文化相对主义则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四)文化震惊于边际文化1、文化震惊:

所谓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对文化着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

2、边际文化:

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虽原理中心文化,但并不能密切接触到其他的发达文化,因而这类边际文化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四、文化的功能

(一)认同功能:

指文化使得群体、社会成员有了共同的可以交流的符号基础、心理基础,他们相互认可,认定自己属于同一种文化

(二)规范功能:

第一,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基础,是社会交往的钱阿提条件第二,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范本,告诉社会成员做事的规矩、规则是什么第三,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最为原始的素材、材料,人们从事任何社会活动,都只能取材于文化

第四,文化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社会运行得以持续(三)整合功能

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一个社会的各种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结合书本)

(四)教育与教化的功能: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

第五章: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田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

(三)实验法

问卷法

优点: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所得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4、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

5、使大样本的调查具有可行性。

缺点:

1、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2、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3、问卷调查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访谈法

优点:

1、信息量大;

2、灵活性高;

3、适用范围广;

4、控制性强

缺点:

1、结果难以进行定量研究;

2、成本较高;

3、时间长;

4、隐蔽性差;

5、受访谈对象周围环境的影响大

观察法

优点:

1、可以观察到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结果比较真实;

2、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全面情况;

3、花费较少;运用于研究无语言文字沟通的对象

缺点:

1、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2、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实验法

优点:

1、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3、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4、可控性强,有利于假设的检验

缺点:

1、人为操作,缺乏现实性;

2、存在样本缺陷;

3、受实验人员的主观影响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一、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二)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2、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且将来要扮演的角色,语气社会化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亦称继续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

5、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1、镜中我: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1)本我:最原始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现实的我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理想的我遵循完美原则

3、生命历程理论:

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时间构成的序列。有四个要点:

(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2)生命的相关性

(3)生命的时间安排

(4)人的能动性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条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2、学校: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3、同辈群体:

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

4、工作单位: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此,工作单位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

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5、大众媒体

(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1、早期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进行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一个特殊时期。

2、成人继续社会化:

成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

3、代差问题: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造成代差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

(1)价值标准及其去向发生了巨大改变

(2)只是结构和教育背景造成了巨大落差

(3)媒介、社会流行等引发的代差

(4)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5)对文化结构变化的反映出现了落差

4、社会化的内容: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第七章: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社会互动:

也叫“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

1、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

2、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

3、社会互动可以面对面也可以借助媒介

4、社会互动必须结合一定的情境

5、社会互动不仅影响互动关系而且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二)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

2、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3、广度: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

(三)社会互动的类型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2、人际互动和群众互动

3、熟悉情境互动、工作性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

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情境

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

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

4、工作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

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额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积分互动过程

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

混合性互动结余情感性互动和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5、按照社会互动主体间的利益,权利关系及其性质可以将社会互动分为(1)交换:

交换是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2)合作:

合作是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

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

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

合作各方要讲信用

(3)竞争:

不同的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

(4)冲突: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5)强制和顺从与顺应等形式

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

顺从与顺应则是与强制想对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互动理论,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符号互动理论基本观念:

(1)符号是人类互动的中介.

(2)人类行为是有意义的.

(3)意义不是固定的.

(4)人们往往从别人行动中认识自己,并能修改自己.

(5)互动中往往需要通过扮演别人的角色来理解其思想意志,并以此倡导自己的行为。

2、拟剧论(自我表现论/印象管理论):

拟剧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社会生活就像是一出戏剧,我们出生进入日常生活舞台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表演剧中的角色

3、本土方法论:

又称“俗民方法论”或“常人方法学”,意为对普通人在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研究

4、人际互动论:人际吸引、非语言沟通、刻板印象、人际空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区分了人际互动中的四种人际距离: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

5、社会交换理论:

人与人社会关系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等)和惩罚的过程。

三、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角色四个方面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角色时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时人们对处于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盼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角色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形成了角色集或角色丛。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归属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产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制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

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指仁恩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角色确定

2、角色表现:布景与道具,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前台、后台及角色配合

3、角色建构.

(五)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1、几种常见的角色失调现象:

(1)角色距离: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不匹配的情况

(2)角色冲突:

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是存在的矛盾(角色紧张)

(3)角色不清: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4)角色中断: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5)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1、社会群体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2、社会群体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有一定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所谓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竭诚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战友群、工厂和学校“哥们儿”

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称为次级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等

2、正式群体和非正群体

3、内群体和外群体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二、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二)初级群体的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人物;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三)初级群体的负功能:

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个人的社会发展;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1、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趋势:

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初级群体呈现日益衰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分化加制,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2)初级关系日趋松懈

(3)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2、初级群体衰落的积极意表现在一下方面:

(1)初级群体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着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着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2、典型环境是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的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历史: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一,它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的区别。“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③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的“历史”就是从广义上对历史的理解。而单单指人类社会史的“历史”,便是从狭义 上对历史的理解。第二,历史应该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过去形态。 历史主要特点: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第三,复杂性,第四,统一性和多样性。人类客观历史的统一性,又可以叫做普遍性,是指历史所共同的东西、普遍的存在,其实际所说的即是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多样性,指人类社会历史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实。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一统的,历史的统一性即规律性,通过历史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历史的多样性是历史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五,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还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 1.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历史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2.历史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它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3.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史学: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史学最早起源于史官,史学起源于史书,史学,说到底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它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史学的分科:第一,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现代周一 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 等。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 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 正史亦都是断代史,如,《旧唐 书》、《新唐书》、《宋史》、《元史》 等。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 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 和书 著,如,原始社会史、中国近代 史等;史书,如范文澜的《中国 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 到五四运动》等。第二,按照史 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 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 史和乡土史等。世界史,指其研 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 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 著。如,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 现代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国 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 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 称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 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 关史书。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 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 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 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 史书。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 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 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 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 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第 三,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 种不同学科的专史。如,经济史、 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 史、宗教史、 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战争 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的研究与 相关史书。第四,由对人类客观 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 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 科和书著。如史学理论;以研究、 史学史。 史料: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 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料的种类:1.史迹遗存。历史 遗址,墓葬。2.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 口碑资料(一些历史事件、历史 进程的亲历者、目击者或者历史 人物的亲朋故友,在他们心中保 存着不少当时历史的事实情景, 都不同程度地有一本历史“陈年 旧帐”),文字资料包含史部类, 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子类,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外国人著述 类 史料的搜集方法:充分利用工具 书,分类搜集法,追踪搜集法, 通过平时读书和阅读报刊搜集 史料,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 料,利用互联网络搜集史料 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意 义:是我们能够认识研究人类历 史的唯一源泉,是由客观历史到 史学的中介。认识历史和进行史 学研究的前提,可以更加形象逼 真的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其 他史料得以保存和是能够恢复 历史面貌的唯一材料 理论是史学研究的指导:第一, 它可以使人们把零碎的、分散的 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其 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理 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 揭示历史本质。第三,史料的鉴 别、整理同样需要正确理论的指 导。 .史与现实::其一,历史总是吸 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 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 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 二,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 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 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其 三,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 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 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宏观带有 全局、整体的意思,而微观则指 的是局部和个别。宏观与微观的 认识是与人类客观历史现象的 特点,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 然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部性 和整体性、个别性和联系性等, 紧密地联系的。具体地说:宏观 认识历史,应该是从总体上、联 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 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 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 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微观认 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 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 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 行观察。宏观认识历史,所用方 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微观 认识,则偏重于计量、辨伪、校 勘、考据等的方法。联系,主要 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作为史 学界和某一位史学家,可以有所 分工,有所偏重,第二,从认识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 《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 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选择题 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 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纵向)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 的特殊性质。(横向)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 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 摹仿者摹仿的对象: 一、“行动中的人”。——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第3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4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第5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第9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D.交往的频率 [第1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简述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指导和高度影响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成果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材料和依据,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哲学向前发展。(1)从理论上讲,哲学从理论上为一般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和方法。(2)从中外历史的实践看,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哲学思潮都给史学以深刻的影响,每一次重大的哲学形态的变革都会引起一场史学革命。(二)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史学的成就充实和丰富着哲学的内容,为哲学提供史实的依据和素材,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1)可以指导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发现旧史学歪曲史实,任意评判历史的谬误。(2)能够帮助史学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以便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3)能够有效地指导史学改革,更新史学观念,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四)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种现成的公式,不能随意搬来套用,更不能任意阉割使用。哲学与史学的关系:哲学是史学的灵魂,对史学起指导作用,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之,史学为哲学提供历史材料和史学依据,丰富和充实哲学的内容。 什么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因素归结为唯心史观。它有两种理论形态:一是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主义历史观;二是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2)、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成为可能;②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成长和革命实践。③思想基础: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历史哲学发展的全部积极成果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①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圣西门、傅立叶从生产领域开始建设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学说。②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梯叶里、基佐、米涅③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着辩证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发生期的特点是什么? ①力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有系统的介绍和全面的理解;②强调运用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从实际出发,并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创建工作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1)历史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东师2018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社会学概论(高起专)》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运行条件:社会运行条件是指社会有机体运动、变化、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基本内容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连结方,当这种连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连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在教育水平、文化类别、宗教、职业、社会地位阶层、组织内雇佣等方面的结构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正确. 俗称文化差异。两个或多个文化背影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错。改正:是由美国冲突论的代表科塞提出的。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正确.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