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②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

【特别提示】市场调节即市场手段,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计划手段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实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所谓“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往前走。”

3、市场调节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秩序

1、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

①没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2、市场规则的含义、主要内容、意义及措施

①含义: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凡是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③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A、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B、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A、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意义)(为什么要加强诚信建设?)

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加强诚信建设的措施:

A.国家: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B.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A、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因而导致制假售假,环境污染、剽窃他人成果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的发生。

B、盲目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使其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信息,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决策必然带来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补充:关于市场经济,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①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把握含义应注意: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

★2、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然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

(怎样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

A、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B、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目标等。经济政策,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此还有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

C、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法律手段:

A、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B、作用: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③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注意:

(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协调,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使用,否则不利于市场信用的发挥)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课后训练题

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宏观调控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

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 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 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A.强词夺理,漠视市场法律法规

B.见利忘义,破坏市场准入规则

C.置若罔闻,违背诚实守信原则

D.投机取巧,扰乱公平交易秩序

4、目前,我国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国有企业只有60%,大型的民

营企业仅为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2011年江

西省稀土企业的利润仅为64亿元,而赣州一地矿山环境恢复性

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面对稀土行业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

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②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6.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11年我国成功实现“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我国这一做法

①是利用法律手段调节电力资源消费②旨在限制人们电需求量的增长

③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④有利于促进照明灯具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 2012年以来,汽油、柴油进行了多次调价,这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从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合理的价格应

①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②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百姓生活③既由市场形成又受政府的调控④既保证企业的利润又维护百姓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稀土资源有着“工业黄金”等美称。但我国都不太拿稀土当回事,使得这一宝贵的战略资源因缺乏相应的监管而被滥采滥伐;由于其处于产业链低端,加上无序竞争,被以“白菜价”出口至日、韩、美等发达国家,从而使得我国的稀土资源大量流失。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初,我国稀土世界占有量已从2005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30%。为此,我国应

①运用行政手段,禁止稀土出口②运用价格手段,调整稀土供需关系③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稀土同业竞争④推动稀土深加工技术创新,转变发展

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提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这表明,政府

①应尊重规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②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

③不应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④应尊重市场主体权益,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

11.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偷工减料……购房者遇到的这些问题十分普遍。几乎所有购房者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与开发商斗智斗勇的经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市场调节并非十全十美②买卖双方的利益根本对立

③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④消费者总是处于劣势地位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12.为振兴中国汽车市场,政府从资源税推出、购置税下调再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201 1年汽车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表明

①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局限性无法克服②政府在汽车市场发展中是最重要的主体

③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械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它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拥有先进科技,就能提高经济效益 B.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C.市场能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 D.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克服了市场的弊端

15.2012上半年年温和的经济增速、回落的物价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列措施中,属于政府调控应采取的经济手段的是

A.实施楼市调控限购令,抑制高房价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的流通量

C.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D.通过贷款加息刺激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16.“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削减,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从去年起中国税改大幕就已开启:提高个税起征点,使一大批工薪族增加了收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为小微型企业助力……实行结构性减税

①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将大幅下降②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质就是一个“人人享有医保、医保人人平等、医保水平极高”的很具吸引力的医保制度。对神木的医保制度,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神木的全民医保属于商业保险,具有保障水平高的特点

②该制度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③该制度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④该制度有效地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8.县委书记郭宝成坦言,神木的经济实力对免费医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A.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B.分配政策对财政具有重大影响

C.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D.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的

19、“保定有个油条哥、油条炸得那个倍儿火……哥炸的不是油条是承诺、哥炸的不是油条是道德、哥炸的不是油条是生活、哥炸的不是油条是欢乐!……”河北保定“油条哥”刘洪安,兑现“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每天都用新油炸油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赢得社会一片叫好,被当地政府授予“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这启示生产者要

A.增强效率意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B.遵守经营规范,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D.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20、财政部9月6日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12年凭证式(四期)国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其中1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2.60%;3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3.73%。发行国债是①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②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③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④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鱼精蛋白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常用药。近期该药品严重缺乏,已经有很多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药厂之所以不愿生产鱼精蛋白,主要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一直将该药品的销售价格控制在每支11.2元,价格过低、利润太薄。这告诉我们

A、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B、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干预商品价格

C、政府应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进行宏观调控

D、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

22.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

A. 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B.浙江省政府对全日制大学生提供物价补贴

C. 政府向湖北孝感灾区提供救灾物资

D.中央财政增支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23.2012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周年,我国的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

点的是

A.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企业有自主经营权

C.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D.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24.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政府补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二是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给予补贴。这说明国家

A.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通过紧缩型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C.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提高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5.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有

①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②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农产品供给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④实行价格管制,控制商品价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6.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由于电暖取暖方式耗电量大,预计实行阶梯电价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水暖(通过水管散热网络供暖)取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国家运用了行政手段调控居民取暖②电暖需求与电价呈反向变动

③电暖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④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我国政府推出高速公路7座以下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惠民政策。该政策催热了自驾游,租车市场火爆,各大景点人头涌涌。据测算,由此带来的旅游收入预计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24%。这说明

A.国家的这一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

D.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反方向的

答案:1-5 BAABB;6-10 BDCDC;11-15 BBBAB;16-20 BDDBB;21-25 CADCB;26-27 CD。

28.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1万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达到2 .1 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39.0%。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网上购物现状”展开研究学习。甲组同学了解到,货到付款的盛行让卖家承担着百分之百的风险,他们抱怨,发货之后,有的顾客故意找茬不付款,贷款无法回笼。乙组同学进行了一次体验——-网购《新华字典》.网上同一本字典,标价差距很大,他们选择了便宜的一家网店。通过网上银行付款后对资金安全心怀忐忑。2天后,字典迟到,可封面却被挤压损坏,同学们要求退货,却以失败告终。更令同学们气愤的是,网购的字典错字连篇,竟是盗版!同学们纷纷感慨:

“诚信为本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啊!”

请你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诚信为本”,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构筑一个诚信的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提出几点建议。答: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诚实守信就是市场交易原则之一。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因此,要坚持诚信为本。

建议:国家应当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维护网购市场的有序性;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企业应当诚信经营,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消费者应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网购市场健康发展。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26.继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2009年又发现在乳制品中添加化学物质苯甲酸,再次引起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26.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前,广州将按计划完成投资3500亿元的亚运工程等60个重大建设项目,预计它将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拉动相关多个行业的发展。这说明

()

A.筹办亚运会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B.投资是发展经济最好的措施

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一个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09安徽卷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 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 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 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4.(08全国Ⅰ卷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10.(08天津卷34)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A.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37、阅读以下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三:珠三角、广东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其优势是:市场开放早,市场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市场空间大,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宽松的政策环境,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则相反(浙江除外),其主体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其优势是:政府较规范,文化底蕴好,教育发达,研发技术比较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颈:政策是制约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质量成为制约珠三角发展的因素。现在两者都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寻求更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结合材料三,简述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6分)

答:①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以市场有效地调节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生产,并对生产经营者进行优胜劣汰。

②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统一的,都是资源配置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6分)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到第十二课知识点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在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答题模板

思想政治答题模板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⑤“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 2.劳动者就业问题: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2018年4月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二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三框自觉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教学文档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和立法法B.宪法C.立法法D.行政法规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监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19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护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程序公正 B.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实体公正 C.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 D.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 5.国务院经过调研论证拟订外商投资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审议,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A.充分发挥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B.表明立法机构坚持审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精神 C.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体现 D.意味着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的立法工作 6.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近日,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①有利于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 ③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④表明国家行政机关具有进行法规备案审查的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绩。公安部2019年1月通报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已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保障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实现,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九课知识点梳理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九课知识点梳理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重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要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4.中共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7.怎样发展大众文化?概括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宣传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培养人们崇尚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6、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九课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九课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地位?答:占据着主导地位。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3.作用?答:导向和示范作用。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重要性?答: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 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 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目标?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宏伟目标。 原因?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 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为什么?答:(1)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2)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3)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4)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宏伟目标。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4.基本要求?答:(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5)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 统一。 (6)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如何发展?答:(1)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 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 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 神力量。 (4)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 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 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 化整体实力的竞争力。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和法治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和立法法 B.宪法 C.立法法 D.行政法规 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C.国家监察机关 3.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19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护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程序公正 B.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实体公正 C.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 D.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 5.国务院经过调研论证拟订外商投资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审议,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A.充分发挥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B.表明立法机构坚持审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精神 C.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体现 D.意味着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的立法工作 6.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近日,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①有利于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 ③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④表明国家行政机关具有进行法规备案审查的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绩。公安部2019年1月通报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已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保障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实现,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 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矛盾分析法课练

第九课矛盾分析法课练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 1.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2011年广东汕头二模)在2011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说,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树立信心。“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这体现了()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统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众所周知,当香蕉成熟时,它会由青变黄,然而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却发现了一种鲜蓝色的香蕉,能发蓝光。鲜蓝色的香蕉的发现主要体现了()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2011年广东汕头一模)“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五年间我国GDP总值在世界的排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我国的发展表明()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5.(2011·潍坊模拟)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党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当前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反映了()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2011·济南模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与此倡议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③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7.“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段话表明( )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8(2011·南京调研)下列诗句与下边漫画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第一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第一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逻辑体系来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的第一目。不仅承接本单元前两课所讲的联系观、发展观,也为后一课讲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做铺垫,因此在本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从现实层面来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习好本节内容对于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二)教学内容 考虑到教学时间,本节课只讲以下三个知识点内容。 即矛盾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讲解矛盾知识点的开端,只有真正理解了矛盾的含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所以矛盾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无疑是重点。 由于哲学上“矛盾”的概念比较抽象,中学生一开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较大难度,所以矛盾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并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 2、知道并深入理解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及其两个表现; 3、知道并深入理解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矛盾含义的学习过程,感受“具体—抽象—具体”的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看问题绝对化的倾向,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对立统一的意识,务求全面、公正、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人、事、物。 三、说教学理念 1.从学生生活出发,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生态课程观。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这节课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求知欲、大胆探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九课知识点总结

发展观 1.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是发展的。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3.新旧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判断标准: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4.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 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刚开始比较强大,总能抵抗扼杀新事物。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悉心熟悉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 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我们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物质的飞跃。 矛盾 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基本属性:同一 性和斗争性 2.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 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特殊性原理: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并正确解决。他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 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 地位的是次要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九课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地位?答:占据着主导地位。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3.作用?答:导向和示范作用。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重要性?答: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 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 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目标?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宏伟目标。 原因?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 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为什么?答:(1)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2)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3)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4)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宏伟目标。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4.基本要求?答:(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5)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 统一。 (6)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如何发展?答:(1)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 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 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 神力量。 (4)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 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 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 化整体实力的竞争力。 (6)p115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教案是思想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专业需要深入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第九课第一框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十六、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哲学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九课知识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 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2、发展问题(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 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二者 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 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霸权主义是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 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 霸主地位的行径。 (2)强权政治是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 宰割别国人民,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 (3)“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最 大限度地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

所以,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 2、建立国际新秩序 (1)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 于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3)中国政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一超五强:一超:美国;五强: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英国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 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1)外交政策含义和形式: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 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体现,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 成部分。 外交活动的形式:外交活动: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3)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