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岗位)

最新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岗位)

最新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岗位)
最新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岗位)

名词解释:

1、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稳定性: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4、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期,学起来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5、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6、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7、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8、积极词汇:凡是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4、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

15、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填空)

16、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18、观察力:指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

1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20、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活动。

2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2、直觉行动思维(0~3岁):就是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23、具体形象思维(3~6、7岁):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

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24、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

25、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26、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体验。(填空)

27、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8、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9、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性的核心。

30、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填空:

1、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2、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3、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4、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5、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6、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7、环境刺激的数量、质量、强度能发展孩子的脑功能。

8、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9、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10、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在幼儿的活动中进行研究。

11、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12、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13、幼儿期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14、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15、幼儿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判

断)

16、词义扩张表现为对一个词的理解失之过宽,例如狗这个来只所有四条腿的小动物。词义缩小表现为对一个词的理解失之过窄,仅把词理解为最初与此结合的那个具体事物,例如狗这个词只专指自己家养的那条狗。(判断)

17、语句功能的分化体现在三个方面: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结构层次的分化。(判断)

18、整个幼儿期,在有明确目的的讲述中,含有3个词以下和16个词以上的句子,均很少出现。

19、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言自语的形式,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才随之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

20、内部语言是指不出声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点是发音隐蔽、语句简略。

21、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个体本身的状态。

23、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4、幼儿注意品质表现在注意稳定性的增长,注意范围的扩大,注意分配的增强和注意转移的发展。

2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26、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就是为了防止幼儿产生注意力分散。

27、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

28、幼儿辨别声音的听觉分为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

29、整个学前期,幼儿的视觉敏度不断增长。6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大,视敏度在不断发展,所以给幼儿看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图和字越大。

30、幼儿最容易掌握的名称是红,其次是黄、绿。

31、幼儿掌握综合辨色能力的特点是先会配对,再会指认,再到笼统命名,进而到精确命名。

32、幼儿辨认形状时配对最容易,指认次之,命名最难。

33、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因而这个年龄是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

34、幼儿经常把鞋子穿反,这是由于方位知觉尚未发展好。

35、不同方位辨别的难易次序是:上与下,后与前,左与右。

36、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是时空关系混淆。

37、播放音乐给幼儿听不应过响,以免幼儿的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伤听力。

38、感觉对比有两种,一是先后(相继)对比,二是同时对比。

39、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40、幼儿园里常用的观察方法:顺序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追踪观察法。

41、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42、记忆量的发展可以从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等方面去衡量。

43、缺乏回忆幼年期事物的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

4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出著名的“遗忘曲线”,从中发现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45、儿童记忆在质的方面的发展表现在记忆态度、记忆方法、记忆内容和记忆正确性的发展等。

46、幼儿的有意识记一般发生在学前中期,约4、5岁时才可观察到。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言语对儿童的行为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影响。

47、有意识记的效果取决于识记的动机水平及对识记对象的熟悉、理解和感兴趣。

48、幼儿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49、幼儿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50、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的效果。

51、幼儿对熟悉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熟悉的词,而对生疏的词的记忆效果显著低于熟悉的物体和熟悉的词。

52、幼儿记忆的正确性较差。

53、说谎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而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意义。

54、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是有层次、有规律的,呈现出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逻辑思维。

55、直觉行动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直接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实际动作。

56、幼儿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你把玩具(布娃娃)拿走了,他的“过家家”游戏也会因此而停止,是直觉行动思维的表现。

57、问幼儿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都是白的,长的。”反映了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

58、皮亚杰理论中把学前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称之为“前运算阶段。”

59、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60、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第二阶段:幼儿园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

61、幼儿作比较时,先学会找事物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才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62、儿童分类可分为: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用分类和依概念分类。

63、对于语寓言、比喻词、漫画等较深刻的内容,幼儿往往不能理解。幼儿还往往不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反话”。因为不理解,所以不喜欢。

64、友谊感、集体荣誉感、愉快、自豪或委屈、同情、惊奇是幼儿情绪体验丰富的表现。

65、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会看见一个小朋友哭,很快大家都会哭起来;看见小朋友笑,也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说明了幼儿容易受感染和暗示。

66、幼儿情绪稳定性逐步提高。首先表现为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

67、情绪不断社会化表现在: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68、进入幼儿期,引起情绪的动因逐步由生理需要过渡到社会需要为主。

69、高级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0、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71、快乐、兴趣是儿童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72、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是生理习惯的问题、与权威矛盾的问题、与人的关系问题。

73、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

74、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75、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76、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77、托马斯等人根据气质的维度,把儿童划分成3种类型,平易型、行为缓慢型、难对付型。

78、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

79、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独立性不断发展、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自制力不断发展。

80、幼儿经常问许多个“是什么”和“为什么”表现了性格的好奇心。

82、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2、心理学上能力通常又分为: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

83、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不是等速的,而是有变化的。

84、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表现出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

85、大多数儿童智力处于中等或中等上下的水平。

86、儿童智力分布基本上呈常态分配(正态分配)。

87、四级智力残废(轻度智力残废)。智商在50-70或55-75之间。

判断:

1、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2、遗传因素会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遗传会影响幼儿的智力、特殊能力以及性格的发展。

3、只要提供环境刺激就能发展脑功能吗?(×)环境刺激的数量、质量、强度能发展孩子的脑功能。

4、形成儿童年龄特征可变性是指发展速度因社会教育发展而有所变化。(√)形成儿童年龄特征可变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而社会教育条件又是不断变化的。

5、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范围是0-6岁,幼儿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3-6岁。

6、纵向研究的优点是,能系统地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缺点是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大;研究过程中主试和被试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对被试反复测试,可能影响其发展和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确切性。

7、横向研究的缺点是,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对大量的被试进行研究,较快地得出研究结果,叫节省人力物力,也容易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缺点是并不能反映个体在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8、幼儿的自言自语就是在玩的时候说的话。(×)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时都会自言自语。

9、注意的分散就是指注意的稳定性不好。(×)注意分散主要是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的作用引起的,不是孩子的原因。

10、注意的转移是主动地的,有目的地改变主意对象;注意分散是被动的,由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活动离开应该注意的对象。

11、观察就是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12、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还涉及了触觉、动脑思考等。

13、姚平子幼儿观察图片的实验反映了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是概括性。

14、情感对儿童行为的调节有一定影响。(×)言语对儿童的行为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影响。

15、在识记活动中多种感官对识记效果有促进作用。(√)实验证明,在记忆活动中,多种感觉道的参与对识记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16、直觉行动思维是主要表现在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

17、“铁钉”举例反映了孩子是从事物的表面联系的而不是从事物的本质联系的。

18、理解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理解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过程。

19、儿童的理智感表现为提出问题。(×)还有探索行为。

20、在高级情感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已经形成了道德感。只是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感。

21、幼儿兴趣的特点是具有个别差异。(×)特点还有年龄差异、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兴趣肤浅且容易变。

22、引起学前儿童痛苦的原因主要是与亲人的分离。(×)分离被认为是最基本的而不是主要的引起痛苦的原因。

23、面对惧怕或幼儿的惊慌失措,成年人只能叫他们不要怕。(×)成年人应该向幼儿说明引起惧怕的对象和原因,通过解释来帮助幼儿克服恐惧,要鼓励他们独立地应付这种情景,对惧怕进行抵制而不是退缩。

24、愤怒只是为了争抢某个玩具或用品引起的。(×)受到侮辱、挫折或去做违反个人意愿的事,都可能引起愤怒,长时期持续的痛苦也会激起愤怒。

25、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促进气质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要识别幼儿的气质类型。(×)促进气质发展的是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26、儿好奇心主要表现在会不断提出问题。(×)还有探索行为。

27、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28、能力和知识技能关系密切。因为掌握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简答:

1、如何理解幼儿心理发展这一问题?

一般认为,在幼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2、为什么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二,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第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在教师指导下,同龄伙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心理,特别是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3、简述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客观性原则第一,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在幼儿的活动中进行研究;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4、为什么幼儿在同时做两件事上常常顾此失彼?

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所以注意力分配水平低,在要求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或几种对象协同活动时,常常顾此失彼。

5、从背景中分出知觉对象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知觉对象的条件)

(1)客观方法。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对象的活动性c、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和组合形式往往是区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2)主观方面。知觉的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认真,知觉者的情绪好坏等都会影响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区分。

6、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

(3)观察的组织性,从缺乏系统性、顺序性向有顺序的知觉发展。

(4)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5)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7、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保护幼儿的感官

(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3)帮助幼儿确立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4)教给幼儿有效的观察方法

(5)发挥语言的作用

(6)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的观察力。

8、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的原因。

第一,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第二,主要是由于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不发达、不善于在新、旧知

识间建立联系,不能通过对事物意义的内在联系的理解来识记。

9、为什么幼儿较多地运用形象记忆?

(1)跟幼儿思维特点有关,幼儿主要是形象思维。

(2)幼儿语词水平较低。

10、为什么幼儿记忆正确性较差?

幼儿记忆的正确性较差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展水平较低有关。对复杂的材料不善于作精细的分析,识记时不求甚解,再现时又不会想方设法,又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相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因而记忆的正确性差。

11、如何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

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相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回忆。假如幼儿是由于记忆失实而出现言语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不能看作是有意说谎。这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而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意义。为此,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区分开来。

12、为什么说直觉行动思维对小年龄儿童来讲很重要?

直觉行动思维使儿童能对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概括,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协调了幼儿的动作,为今后发展到反映事物间复杂关系的思维打下了基础。

13、富有创造性的幼儿的特点。

(1)喜欢用创造性的方式学习

(2)有惊人的坚持力

(3)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不寻常的计划性和组织能力

(4)富有钻研精神

(5)富于想象

14、情绪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克服不良情绪)(1)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

(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组织作用包括两种功能:组织功能和破坏功能。一般的说,积极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起破坏作用。

(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性格特征,如活泼、开朗、忧郁、粗暴等都和情绪密切相关。情绪在人际关系中

也起重要作用。

(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心里健康,也影响幼儿的生理健康。

15、为什么说快乐对儿童的生活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儿童早期的微笑给成人带来快乐,这就自己增加了生存的机会。其次,快乐与成就感直接联系。快乐中包含着力量、魄力和信心的体验。因此快乐也是一种动机力量。第三,快乐使儿童感到轻松自如,有益身体健康。儿童经常在成功中得到快乐,有助于形成儿童乐观、开朗的性格。第四,快乐和兴趣的相互补充能支持幼儿游戏、操作、学习等各项活动,是幼儿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16、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情绪?

一、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二、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三、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17、为什么要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不良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幼儿情绪发展不良。幼儿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冲突、受到挫折,从而表现不良情绪反应。为避免幼儿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成人有时也应该给幼儿适当发泄情绪的机会。

18、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②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③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9、针对幼儿依从性评价的特点,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在幼儿评价标准尚未形成时,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其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有引导的作用,要以培养幼儿自信为出发点,因为教师是幼儿成长的重要他人。

20、父母的教养方式怎样影响幼儿发展?

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动作、智能、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障碍性影响,严厉型有利于幼儿的动作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关爱型有利于智力发展,理智型对幼儿发展有广泛促进性影响。

21、为什么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集体环境中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集体意志与要求制约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集体生活环境也有利于纠正

已经形成的不良性格特征。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所处的地位,老师、伙伴对幼儿的态度,都影响着幼儿性格的形成。

22、为什么家庭是幼儿性格形成的摇篮?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性格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特别是父母对幼儿教养的态度、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方式等等都会在幼儿的性格形成上打下最初的、深刻的烙印,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发展,为此必须重视早期家庭环境的影响。

论述:

1、如何培养幼儿言语能力?

(1)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儿童只有在广泛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也只有在交往中,儿童才逐渐的习得言语。

(2)要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幼儿正确地发音,要从幼儿准确地听音入手,因为听得准是说得准的前提。丰富幼儿词汇。使幼儿说话完整、连贯。(3)要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成人说话时发音是否正确,词汇是否丰富,语法是否规范,表达是否有条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4)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游戏。

2、在组织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1)利用易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a、重视玩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b、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 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2)充分运用注意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 a、帮组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b、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c、使幼儿对活动结果发生兴趣。

(3)善于引导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恰当的引导幼儿两种注意的相互转换来维持注意,使幼儿能轻松、愉快的参加活动,顺利的完成教育任务是很必要的。

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1)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有明显的动机作用和组织作用,直接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幼儿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受直接兴趣和情绪状态所制约。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幼儿注意容易集中,而且维持的时间也长。培养幼儿有广泛的兴趣可促进幼儿注意的发展。例子:幼儿对“蚕”很有兴趣,因此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去

观察吃桑叶的动作和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丰富知识经验,形成熟练动作和技能

凡是和已有知识经验有联系的新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不仅有助于兴趣的培养,同时知识经验丰富与否又直接关系到幼儿注意范围的大小。

(3)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育

幼儿注意的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在游戏结束时对所担任角色给予评价。也可经常安排些有趣的桌上游戏,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克服兴奋、好动。例子:可以对好动,注意不能稳定的幼儿,给他们在游戏中安排合适的角色(如交通警、医生等)并进一步根据角色提出任务、要求。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举例:我会做(桌上游戏)材料:每人一张印好游戏的图纸。要求参加游戏的幼儿用铅笔依照图样把每格内的点子连起来。连点时不能选错点,也不能画漏和画错。

4、选择两个感知觉规律联系实际,谈谈他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1)适应是指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的现象。

视觉适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和触觉的适应现象也很明显,单痛觉的适应现象不明显。根据感受性的适应规律,带幼儿由亮处进入较暗的场所,或u暗处进入亮处时,要注意视觉适应现象,以免因眼睛看不清而发生意外事故。让幼儿闻某种气味也不要闻太久,以免因适应而分辨不出。播放音乐给幼儿听不应过响,以免幼儿的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伤听力。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有两种。一是先后(相继)对比,这是同一分析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同时对比,这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这一规律,对于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提高幼儿的感受性具有实际意义。考虑到颜色的对比,可以使环境中的美术装饰相互存托,考虑到明度对比,又可以使演示场所利用一定的照明、遮光设备等,使儿童看的更清楚。不过,不同分析器的活动也会相互影响,因此在幼儿进行观察时,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当很大。

5、根据幼儿记忆力的特点,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根据幼儿记忆保持时间较短,记忆的正确性差、容易发生遗忘的特点,帮助幼儿进行复习十分重要。

(2)给幼儿记忆的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幼儿的记忆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

(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幼儿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幼儿对记忆材料理解的越深,记得就越快,保持时间也越长。

(4)让幼儿使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实验证明,在记忆活动中,多种感觉道的参与对识记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尽力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都投入记忆活动,在识记过程中既听又看,还能动手操作等,就容易记得既完整、正确,又牢固。

(5)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区分开来。

6、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1)培养幼儿对识记的兴趣和信心。当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兴趣强烈,自信心足时,记忆的效果就能提高。孩子能背出规定识记材料的一部分,就应该表扬,而不要强调为什么另一部分记不起来。

(2)帮助幼儿明确识记的目的。成人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药经常向幼儿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提出识记的要求。教师可以经常问幼儿:“看看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变了?”,同时多用言语指导。

(3)培养幼儿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和指导幼儿寓“记”于“思”,力求使幼儿弄懂所学的知识。

(4)让幼儿学会运用多种识记方法和策略。a、归类法,把衬衫、长裤、短裙归为衣服类。b、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c、联想法,“1”像铅笔,“2”像鸭子。d、协同识记法,记住水果时,用眼耳鼻手等感官看、摸、闻、尝、听。

(5)开展促进幼儿记忆力发展的游戏。谁不见了:让一个幼儿先离开房间,然后让另一个幼儿躲起来,再让离开的幼儿进来,要求其在10秒内说出谁不见了。

7、怎样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1)向幼儿提供各种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积极地向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直接感知与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进行思维。

(2)注意教学的具体性、形象性。教师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具体形象性,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并且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空洞、抽象的讲授。(3)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教材、教法的具体形象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发展幼儿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8、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创造思维的特点:(1)脆弱性、不稳定性。(2)流畅性强,灵活性不够。(3)幼儿的创造性有性别差异和个别差异。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有以下建议:(1)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幼儿期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要造成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性的心理气氛。例如,不要轻易指责幼儿好动、好问的行为,不要对幼儿做出许多限制。(2)通过训练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人可以用不同寻常的方法训练幼儿的感官、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例如,“假如你会飞,你会怎么样?”“水有什么用处?”(3)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成人要给幼儿创造游戏的各种条件。美术、音乐、文学等活动本身都是创造性活动,因此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9、如何培养幼儿的能力?

(1)提供丰富多采的环境刺激。环境刺激的数量、质量和强度决定着幼儿脑功能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必须向幼儿提供丰富多采的环境刺激。

(2)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早期教育。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3)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奋斗精神对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品质),有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2.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4)心理的主要观能动性,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3.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 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本质)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 A.实物 B.文字 C.口头语言 D.图表 E.图像 3.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A.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到独立评价 B.从外部行为到内部品质的评价 C.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D.从主观情绪到客观性的自我评价 E.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E.亲密感 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 B.志向水平的差异 C.智力的差异 D.人格的差异 E.学习风格的差异 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E.同化律 8.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持这种观点的是()。 A.斯宾塞 B.格罗斯 C.拉扎鲁斯 D.皮亚杰 E.弗洛伊德 9.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A.练习游戏 B.角色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E.结构游戏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1.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 A.创造性游戏 B.教学游戏 C.无规则游戏 D.有规则的游戏 E.常规游戏 12.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E.外部技能 13.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能力 E.气质 1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2010.06.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建华:各位老师,今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章容进行必要的举例,便于大家组织课程期末复习。 伍康:请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复习方向是什么?谢谢! 建华:伍老师:你好! 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课程复习容,我将对课程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前四章的已挂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中,今晚将对后面的章节进行梳理。 建华:不知学生对已前这种复习方法感觉如何?以前是以综合练习的方法揭示各个知识点的。 伍康:老师,对不起,刚才没看到你的回复。收到。 邓红红:老师,晚上好! 我觉得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容易理解和接受! 伍康:同意邓老师的看法。另外,想请教老师在备课中有没好的或查找资料的方法推荐呢?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2010春试题类型介绍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邓红红:老师,能否简要说一下答题思路!谢谢! 建华:简答题简要回答述性知识点即可,论述题除阐明观点外,还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解释,分析题之类的需要根据材料容按要求回答,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详细说明也可参见前几期的说明。 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1.考核的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各种题型举要: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D.20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

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 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 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2、幼儿教学特殊性。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3、幼儿的教材更广。4、幼儿学习即活动。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 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3. 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㈠、罗杰斯罗杰斯的学习观: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3、学习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 4、如何促进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4)从做中学。 评价人本主义: 贡献: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局限: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三、认知学习理论 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2)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发现法学习的优点: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方法,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以下是小编带来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一【教育心理学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讲师,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完整word版)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看见”、“听到”、“想象”、“记忆”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需要、兴趣、理想 B.认识、评价、体验 C.世界观、动机、爱好 D.能力、气质、性格 3、(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4、“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 )。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5、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 ) A.1岁~3岁 B.出生~1岁 C.7岁-12、13岁 D.3岁~6、7岁 6、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 A.脑的成熟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 7、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又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实践活动 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实践活动 D.环境和教育

9、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10、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1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1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活跃的主观因素是( )。 A.幼儿的需要 B.幼儿的能力 C.幼儿的性格 D.幼儿的行为习惯 13、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生理成熟 14、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 A.感知觉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15、大脑部分受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 D.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认识过程 B.注意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包括幼儿全部的心理活动,具体说有( )等。 A.幼儿的能力 B.幼儿的性格

6-儿童发展心理学打印6页期末考试重点

《儿童心理发展学》一、单选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C 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D.儿童个体心理发展 2.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3.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A A.横向设计B.纵向设计C.相关设计D.交叉设计 4.在较长的时间序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C A.相关设计B.横向设计C.纵向设计D.交叉设计5.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最大的优点是()。B A.可同时对几个群体进行观测,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中某一发展趋势是否相同。 B.只需相对较短时间的追踪测量,就可分析个体某一心理特征在较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 C.减少了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性带来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D.减少了被试流失的机会,降低了研究费用。 6.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A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7. 通过操纵和控制研究的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8. 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A A. 儿童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 不能对儿童得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 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得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霍尔B.杜威C.皮亚杰D.普莱尔10.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B)。 A. 1879年 B. 1882年 C. 1900年 D. 1905年 11.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 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 12.弗洛伊德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A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3.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阶段。C A.三B.四C.五D.八 14.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易发生于()。B A.口唇期B.崇拜性器官期C.潜伏期D.生殖期15.艾里克森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B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6.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D A.三B.四C.五D.八 1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B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9.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A A. 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20.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D A. 自我同一性 B. 同一性扩散 C. 同一性混乱 D. 心理社会危机 21. 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23.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幼儿心理学重点 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 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 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 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 新趋势。 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 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 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 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 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 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 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 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 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 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 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2)紧张型(3)淡漠型 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 差,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 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2)阅读理解障碍(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 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 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 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 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 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 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 症。 1、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 (1)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 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 起作用的) (2)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 去适应)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以及心理的实质 2.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初识幼儿心理学,萌发对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教PPT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导入 1.提问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你知道哪些心理现象? (2)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二、新授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能力 个性气质 性格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例1:用手拉砝码实验 p5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要体现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例2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三、总结复习,抽查学生识记情况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3.心理的实质 四、作业布置 1.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2..心理的实质 教学反思: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1)

1..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2.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使什么?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3)感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4)幼儿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感知觉的影响。 3.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吼道的作用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4..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5..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5)较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6.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7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①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 ②幼儿仍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③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8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社会化一般的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幼儿心理学知识提要

幼儿心理学知识提要(文中粗体字部分属重点掌握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4、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横向研究比较。 6、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8、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稳定的立的心理过程,而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注意。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3、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儿童的视觉敏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6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17、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8、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两种,感觉对比一是先后对比,二是同时对比。) 19、幼儿期健忘:缺乏回忆幼年期事物的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 20、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一)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4.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5.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31天 B.6天 C.1天 D.20分钟 7.(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8.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9.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的。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 C.相继分化 D.基本分化 10.在想像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像 B.情景性想像 C.愿望性想像 D.拟人化想像 11.儿童语言最初是( )。 A.对话式的 B.独白式的 C.连贯式的 D.创造性的 12.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

文档幼儿心理学(针对亳州学院考试)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心理学 2.关键期 3. 生理成熟 二、填空题 1.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3.动机的基础是人的__________。 4.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就是人的活动__________。 5.人的个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7. __________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8. __________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9.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 __________的作用。 三、选择题 1.幼儿心理学中的“幼儿”,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_______。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2.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 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上述这段话说 明________。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四、简答 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填空题 1. 1-3岁是儿童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时期。 2. 幼儿前期出现的新的心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 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 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生活范围扩大 B.认识依靠行动 C.情 绪作用大 D.爱模仿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4.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_______。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5. 开始使用工具的年龄是_______。 A.0—1岁 B.1—3岁 C.3—6岁 D. 6岁后 6.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_______。 A.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 B.是先做再想 C.抽象逻辑性萌芽 D.是非常具体的 7. 婴幼儿大肌肉运动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的发展_______。 A.要晚些 B.要早些 C.要不明显些 D.时间差不多 四、判断题 1.认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的重要变化.() 2.婴儿期的特点之一是婴儿会说话了。() 3.婴儿已有了对物体大小、形状的知觉。() 4.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精品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2.1882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 1.幼儿:3~6 岁(学前:0~6 岁、幼儿前期:0~ 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 岁;初期: 3 岁;中期: 4 岁;后期: 5 岁) 三、综合 2.儿童:0~18 岁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的反映。 (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 4.心理现象的分类: 和社会环境)。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3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 —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 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思维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 系统、自我意识系统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1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 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 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2 )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 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 岁,主要研 的反映。 究对象3~6 岁)。(3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 节和支配上。 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4 )心理的主要观能动性,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二、大事件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1.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 3.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①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 感谢下载载

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题三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 )。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 )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 )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C.自我中心性 D.不可逆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