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量筒,并会用量筒进行测量,同时认识液体多少的单位“毫升”。

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实践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体会创造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4.从创造中发现美、享受美。

教学重难点:量筒的使用,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30个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大、中、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各1个,水量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量筒1个,杯子1个,铅笔、彩笔、橡皮各一个,测量记录单1张。

教师准备:量筒图,测量总记录表,三个大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里面装有色水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音乐《猜测》

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这首歌的名字叫《猜测》。牛顿也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那么这节课,就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大胆的去猜测。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大胆猜测,激发兴趣。

(1)桌上有三个瓶子,分别为1号瓶、2号瓶和3号瓶,请同学们猜猜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为什么?

(2)学生猜测哪个杯子里多,并说明理由。

2、想验证办法,引出量筒、认识量筒,培养创新意识。

(1)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究竟哪个瓶子里的水多,还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有办法吗?

(学生汇报可以用同样的杯子;米尺;秤称等方法。)

(2)同学们很聪明,想出这么多办法证明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可是,老师想知道哪瓶比哪瓶多多少,该选用哪些方法呢?(学生学则适宜的方法。)(3)哪个办法最简便呢?能不能设计一种既能装水,又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水的简便工具呢?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把你设计的这个简单的工具画出来吧。

(学生积极动脑设计、画图,让画好的同学把图帖到黑板上)

(5)请看我们的作品,把杯子和刻度组合在一起,确实很方便,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老师想在同学们设计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请看,(出示量筒图)哪些地方做了改进?

(6)是呀,同学们是把刻度尺上的刻度简单的加在了杯子上,但刻度尺量出的是长度,它的单位是厘米、毫米等。而今天我们要测量的是水的多少,所以刻度要改变,液体多少的单位也要变为“毫升”。

(7)在哪儿见过“毫升”?

学生答。

(8)(师出示量筒)这就是科学家们设计的既美观又实用的专门用来测量水及其他液体的工具,给它起个名字吧。

(学生回答)

(9)那咱们就叫“量筒”好了。

三、亲自动手,测量水量,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1.想不想用咱们设计的量筒测量以下三个瓶子里的水各有多少?

2.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出示要求

(1)测量过程中,尽量不洒掉一滴水。

(2)记录员要做好记录。(组长领取材料,进行测量,巡回指导)(测量出的数据填入测量总记录表)

四、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这是我们各组测量出的数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汇报

2.这说明光靠猜想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才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学会用量筒测量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的水,5毫升的水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找答案。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多元化评价、拓展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猜想“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和实验验证“三瓶水究竟那瓶水多,多多少?”上。我感到学生大胆猜想的确是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为后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判断结论奠定了基础。当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后,个个体验成功,人人充满欢乐,既亲历了探究的过程,又体会了探究的乐趣。

2、使用建议。

学具的选择可因地制宜,师生共同准备实验材料,也可根据需要改进现有材料。

3、需破解的问题。

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先“想一想”方法,调动起他们的知识经验,并借助于判断和推理,使孩子们的脑子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机会表达,解释,不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的对错,只要他们动脑筋去想了,有机会去说了就是有意义的。

南临城小学

【K12学习】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主题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主备人单元目标1、在游戏中乐于提出提出问题,喜欢大胆想象;能关心身边的科学,关注新事物;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在游戏中能多角度提出问题;能用语言或图画观察到的现象;能参与交流、讨论能对物体位置和物体的音色进行判断。3、认识玩具的特点;学会简单的分类;正确描述一个物体位置以及判断不同声音的音色,认识身边的科学。单元重点会用感官感知、观察玩具的特征,动植物的外部特征,能够提出感兴趣的物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单元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科学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科学教科书的基础。这一单元的教材,以学生玩玩具的经验为线索,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科书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通过亲历活动,“走进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教科书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第一课主要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第二课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第三、四课,不仅让学生提出

问题还启发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培养能力方面,如第二课给动植物分类,先让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自由分,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什么是分类及分类的方法。本单元主要以玩、游戏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为目的,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一共用5课时。第一课时:科学在我们身边第二课时:玩具里的科学 第三课时: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第四课时:单元测评第五课时:单元测评分析备注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主题《我们怎么知道》主备人单元目标1、科学探究: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2、情感态度价值观:善于交流、大胆想象等。3、科学知识:能用感官判断事物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单元重点游戏求乐、竞赛求知、设疑求趣、实践求效单元难点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和方法,是本册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通过本单元学生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准备。本单元由运用感官认识到利用工具测量,以及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探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请喝水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请喝水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2、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6个杯子、3个量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幼儿产生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明妈妈的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客人分成两桌 坐下,妈妈给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师揭开遮挡杯子的布)小明发现 左边桌子上有3杯水, 3只杯子是不一样粗细,右边也有3只杯子, 这3 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样,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别特别 的想知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 水少?(引导幼儿自由猜测)二、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 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1 、引导幼儿观察,提出疑问。 (1)、你们是怎么比的呢? (2)、我们来看看究竟谁说得对。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比较的方法。 (1)、将左边3只杯子装满水,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难 直接判断出来的。 (2)、师:这3杯水哪一个装得多,哪一个装得少?(幼儿自由 发表意见)(3)、拿出测量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面到达的不同刻度,进行比较。

(4)、师:现在可以说一说,那杯水多?(教师将三个量杯放在 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面高的那个水多)。 我们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多少的,得用测量工具 来测量。 3、引导幼儿迁移经验,对右边桌子上的水进行比较。 (1)、师:大家来看看右边这3只杯子,这3只杯子是一样大, 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样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导幼儿先比较杯 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种类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结论。)(2)、师:相同形状的杯子怎么目测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说出水面高 看起来满的就是多。)4、小结:这节课,大家都知道怎样比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吗?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们一起请客人喝水。这节课 我们就学习了新课《请喝水》。 在家里尝试找不同形状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测量哪杯水多。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水2比较水的多少教案(新版)湘科版

第一单元水 2. 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提炼“统一标准”的思想方法。 2.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并实施。 3.动手自制刻度杯,了解刻度杯的优点。 4.尊重证据,用证据来说话。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能积极思考。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难点: 提炼“同一标准”的思想方法,并能想办法利用标准小杯制作刻度杯。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2号材料袋和3号材料袋。 教师准备材料:两个盛水瓶(瓶子相同、水位不同)、两个盛水瓶(瓶子大小不同,水位相同)、两杯水(直径大的杯子里水位低,直径小的杯子里水位高)、红墨水、已制好的刻度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组:出示两瓶水(水位不一样,瓶子相同)比谁多。 第二组:再出示两瓶水(水位相同,瓶子大小不一样)比谁多。 第三组:再出示两瓶水(水位不同,瓶子大小不一样)比谁多。并说出理由。 (逐步引发思维冲突。表面上是结果的冲突,其实质是学生比较思维中标准不统一的冲突,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1 哪杯水多 1.到底哪杯水多?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2.口头设计实验,进行交流。 3.学生进行实验。 4.分组汇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比较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是有一个比较标准的。) 5.比较的方法虽然不同,但用这些方法比较时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那就是都确定了一个标准来进行对比。至此完成思想方法的提炼——就是“统一标准”。) 三、活动2自制刻度杯 1.我们比较出来这两杯水哪杯多?那多多少呢? 2.用小杯子装水,看看各能装满几小杯,最后再来比多少。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量筒》完美教案

新课堂达标“学标练课”教案设计(完美稿) 课题名称21.量筒授课时间执教人 课时执教班级 课标要求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体积,并使用恰当的计单位进行记录。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学习目标1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认识量简及其结构组成,知道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能根据量筒特征,自制简易量筒。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井完成制作过程,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量筒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 评价任务1通过观察使用量筒,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认识量简及其结构组成,知道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在教师的引导演示使用量筒,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能根据量筒特征,自制简易量筒。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井完成制作过程,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量筒表现出探究兴趣。 4.在正确使用量筒定量测量一定量的水的活动过程中,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 背景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量筒有强烈的的好奇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见到过量筒,尤其是量筒的读数更缺乏认识,这一部分有待老师进一步讲解,针对孩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需要灵活的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 所需条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文字资料,量筒,胶头滴管若干等学生准备:准备自制量筒的材料 板书设计 21、量筒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读数: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人教版小学科学 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哪杯水多”是本册教材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其中“哪杯水多”一课排在本单元的第5课。编排意图是:要求学生尝试着把前三课所学到的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在本课中综合运用,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运用工具测量比运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四课已学习了感官观察、工具观察、科学分类等基本科学探究方法,所以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们把本课重点设立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方案来探究哪杯水多”,以帮助学生把已学知识和方法在本课中大胆迁移、灵活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储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通知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三)情感目标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二)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哪杯水多(2)青岛版(六年制)

8、哪杯水多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三)情感目标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二)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课前准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小学三年级上科学第八课哪杯水多知识点

8哪杯水多 1.借助仪器测量比用感官判断更准确。要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量筒。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一般用毫升做单位,用ml 表示。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凹处相平。除了量筒外,我们还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我们使用的量筒都是用透明玻璃做成的,上面有表示液体体积的刻度。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多种多样的。 2.量筒上端有一小口,那是为了倾倒液体方便。 3.即使使用仪器测量,也会产生误差。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4.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5.在实验室中能测量出液体体积的仪器有:烧杯、量筒、带有刻度的锥形瓶。在自制量筒时,我们选用的瓶子必须是透明的。 6.粗细相同、水位不同的三杯水,水位最高的杯中水多。粗细不同、水位相同的三杯水,最粗的杯中水多。 7.量筒有什么特点? 上轻下重,具有稳定性;用透明玻璃做成,容易观察;上端有一小口,方便倾倒液体;上面刻度,型号大小不同。 8.使用量筒应该注意什么? 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睛的视线与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可以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9.怎样量取一定的液体? 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直至所需体积。 10.粗细不同、水位也不同的三杯水,不使用量筒,你怎样判断出哪杯水多? 找一个透明的大玻璃杯,把这三杯水分别倒入大玻璃杯中,哪一杯的水位最高,哪一杯水就最多。 11.怎样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先估测水的体积大约有多少毫升,选择合适的量筒。然后将水倒进量筒内,等水面静止后,观察液面凹处对应的刻度,读出数据。 12.设计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 在透明杯子的外壁贴一张纸条;用量筒量出一定单位数量(如10毫升)的水连续倒入其中,每倒入一次就标一次刻度。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量筒。

三年级科学《哪杯水多》教案

课题:8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猜想和假设;学会正确使用量筒;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人的感觉常常不够准确,于是科学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 3.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杨恒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多种方案比较水的多少。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不同的瓶子、量筒)、实验记录单、瓶装饮料、盒装牛奶。 2.学生准备:大小形状不相同的饮料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切入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它就像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仔细地观察一下水。 2.教师在讲桌上放置三瓶水。三个瓶子的粗细不同,且水面的高低也不同提问:那个瓶子里的水最多?那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或者它们一样多?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 1.提出猜想:把三个瓶子分别标号1、2、3。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学生猜测。 2.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究竟那杯水多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想想办法,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学生设计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3.实验验证 师提问:同学们想出办法来了吗?谁先来说说? 生回答。 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课件展示几点温馨提示:①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②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师谈话: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反思猜想 师提问:通过刚才猜测,对照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回答。 5.认识量筒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现在我想知道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 学生描述。 师:大家用了各种方法来描述具体多了多少水,但是你们的标准或者单位统一吗?那么能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呢?看来这个问题难住大家了。要想知道多多少仅靠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师:出示量筒并讲解,量筒是玻璃仪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仔细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学生汇报。 师总结:量筒壁上有刻度,刻度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用字母表示就是“ML” 提问: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我们应该怎样读数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来回答

小学科学三年级《哪杯水多》教学设计-10页文档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 《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中,大胆假设,自主探究,自悟自得,体验成功。《哪杯水多》一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之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能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培养学生估算液体多少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亲自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探究的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课前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 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

最新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设 计

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观察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3.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教学准备】 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首先出示三杯水(杯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后让学生观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教师板书:哪杯水多 2.教师提问:哪杯水多?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3.学生回答。 4.教师引导: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学生会说杯子相同,总结出杯子相同的情况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教师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5.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让学生观察,哪杯水多?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总结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让学生再来猜一猜哪杯水多?

2.学生猜测。 3.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学生会总结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板书: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杯子比杯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5.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 6.教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7.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8.在学生弄清了实验注意的问题后,各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2.教师引导: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量筒(板书:量筒) 3.认识量筒 学生分组观察量筒,认识量筒的构造,比如:单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板书:毫升ml)课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么样。 4.播放微视频“量筒的使用”使学生学会使用量筒。 先让学生说量筒该怎么用,然后微视频展示量筒的用法。 5.使用量筒测量,发现存在问题 第一步:每组测量一杯老师提前测量好了的40ML的水,强调注意事项 第二步:汇报结果。有的小组测的比较准确,有的小组测的结果差别行大。 第三步:找出失败原因,巩固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水 1、认识水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物理性质,认识到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初步认识水占据空间。 4、在活动中能够细心观察;能够合作互助;能用证据说明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水、辨别水,认识水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水无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号材料袋 演示材料: 1个透明塑料桶、石头、小石头、细沙、水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水 1、老师口渴了,带了一杯纯净水。水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水、认识水。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杯水呢?(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3、教师指导: ●用眼睛看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色、透明的)

●“闻”有种科学的闻的方法——扇闻法。大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闻一闻,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气味) ●“尝”,对于不明的物质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尝,今天我准备的是纯净水,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尝也有方法,我们用吸管蘸取一点放舌头上尝尝。大家用尝的观察方法又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味道) 4、小结过渡:我们通过看、闻、尝,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的)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形状,西瓜是球形,粉笔盒是方形……,那水有形状吗?我们把水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 5、在这几个容器里,水是什么形状?你还能制造不同形状的水吗?如何制造呢?(气球装水,可以变各种形状,材料袋里配有气球,可课后试试) 6、完成活动手册第一课涂色题。把水放入以下几个容器,水是什么形状的?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水的形状。 7、想一想: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8、看板书,总结水的特点。 9、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板书液体)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液体还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201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授课教材三年级上册集备时间 2013年 9 月 2日单元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科学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科学教科书的基础。这一单元的教材,以学生玩玩具的经验为线索,这些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通过亲历活动,“走进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教科书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第一课主要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第二课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第三课给动植物分类,先让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自由分,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什么是分类及分类的方法。本单元主要以玩游戏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为目的,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资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分别是《科学在我们身边》、《玩具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科学在我们身边》主要是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看谁提出来的问题多;《玩具里的科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不仅让学生提出问题,还启发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科学知识: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特征。教学策略教科书较好地树立了开放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本册展示的不仅是小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引导他们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初步感悟他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

湘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湘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认识水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到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科学探究 能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物理性质;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科学态度 乐于合作,善于交流;会积极参与实验;用证据说明问题。 4.STSE 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试管、U形管 牛奶、酒精、水、植物油、盐水 教师准备材料:自然界中各类水的图片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熟悉的物质——水。 (二)新课学习 1.观察水 (1)引入:水是怎样的,你已经知道哪些?是怎样知道的? (了解学生对水的已有认知) (2)思考:水究竟有没有颜色、是否透明、是否会流动、是否有气味、是否有味道等?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观察水? (3)学生初步观察,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和安全教育(未知的物体不能尝味道、闻气味,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要在老师的允许和指导下才可以进行)。 (4)引导学生把水的基本性质填入气泡图。 (5)提问:水是什么形状的呢?让学生猜想。 (6)出示不同形状的容器,学生动手验证观察其形状变化。 (7)用填图的方式对倒入不同容器里的水的形状进行描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8)小结: 借助气泡图,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特征: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辨别水 (1)出示牛奶、酒精、水、植物油、盐水五种常见液体。 (2)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哪杯是水? (3)学生验证 (用不同的感官,渗透安全教育)

【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瞧(出示大小两瓶雪碧)不错,这就是今天活动中获胜小组的奖品。那么,如果你们小组获胜,你想要哪瓶雪碧呢? 生:大瓶的、多的。 师:这瓶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瓶子粗而且高. 师:看来这两瓶雪碧的多少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难不住你们,那么再让我们来看看每个小组桌上的三杯水吧,他们当中哪一杯多哪一杯少呢?(板书:哪杯水多) (几组学生分别猜测,并交流看法,结果不会一致。) 师:似乎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可是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生:试一试。 师:打算怎么试? (学生陈述自己的方法——把三杯水倒入同一个杯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的这种办法可行吗? (学生比较一致地同意这种做法.) 师:看来你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还有其它的安方法吗? (学生陈述其它方法。) 师:要实验了,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生:别洒水. 师: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别把这三杯水混在一起,因为一会儿的实验中我们还能用到它们.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的实验中大家都非常认真,相信大家一定有结果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学生陈述实验过程与结果) 师:其他小组呢?你们的结论也跟他们一样吗? 师:看来这一轮中大家都表现得很出色。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号杯的水最少,而3号杯中的水最多,那么3

号杯中的水究竟比1号杯中的水多多少呢? (学生汇报用尺子量的数字) 师:如果我们把1号、3号瓶子中的水都分别倒入其它形状的容器中,测量的结果还会与现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用尺子去量水的多少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还有什么办法? (学生思考,但没有合适的办法。) 师:别着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专门用来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量筒。请每一个小组到前面来领取一个量筒,把它放在桌子的中央,仔细观察它,你们能发现它的什么特点?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学生分组观察量筒,完成后汇报交流。) 生:有刻度。

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本课是在用感觉器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水”为载体学习使用量筒,探究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认识到借助仪器观察比感觉器官判断更准确的道理。 教材内容由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四个模块组成。其中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比较,哪杯水多?首先是用感觉器官判断水的多少,然后教材以图示的方式提示学生验证自己猜想。 活动二:我们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教材展示了量筒、介绍量筒的资料卡、学生使用量筒测量的场景、读取量筒刻度等内容。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以小学科学课《课程标准》为指引,采用以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手段,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思考、交流、合作、实验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步步加深,从而激发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及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从学生角度出发,特设立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方面:能够提出问题;能够会用感觉器官和经验对“哪杯水多”进行预测;能提出探究“哪杯水多”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预测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总之,通过展开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典型认识活动过程,在让学生经历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的同时,自主设计、选择比较的方法,从而学会比较水的多少。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喜欢尝试新的经验,愿意合作与交流;不盲从、不迷信权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注重事实;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产品、新事物;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科学知识方面: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溶液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感官更有效、更准确;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精确测定水的多少。 课程的开发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案及反思

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2、会进行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由不同的测量工具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 能够设计多种方案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一瓶墨水,一盒奶、一瓶饮料,注射器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时它看到了三杯水,可是小乌鸦却烦恼了,这三杯水到底哪一杯最多呢?一次喝的多一些,同学们,乌鸦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助它解决?咱们今天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哪杯水多)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老师在每个小组桌子上放置三个瓶子。三个瓶子中水面的高低不同。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

情况预设: 生1:1号瓶里的水最多,因为他的水面最高。 生2:2号瓶里的水最多,虽然它的水面低,可他比较粗。 生3:我也认为2号瓶里的水最多。 生4:3号瓶里的水最少,因为3号和2号的水位的差不多,而2号瓶里要粗很多,所以3号瓶的水少。教师将学生的猜测一一进行板书。 2、设计方案 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 方案有: (1)、用相同的杯子量。 (2)、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 (3)、称重量。 (4)、同样的杯子比杯数。 (5)、用注射器抽。 (6)、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3、汇报方案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 4、实验验证 教师准备好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在学生弄清了实验注意的问题后,各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汇报结果 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2号杯中的水最多,1号杯中的水最少 教师:通过实验我们比较出了水的多少。但如果我们想更精确地知道2号瓶中的水比1号瓶、3号瓶多多少,用刚才的办法能解决吗?

三年级 哪杯水多(1)

哪杯水多 【设计者】王仕红 【单位】大会小学 课标要求: 《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中,大胆假设,自主探究,自悟自得,体验成功。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之后的一个科学方法单元,主要是学习感官观察、工具观察、分类等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借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初步规范的科学探究,是本册教科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做准备。 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亲自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动手探究的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评价设计:

练习题方式(见后面) 教学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 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 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 生:能。(齐声) 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 生:做。(齐声) 师:都做哪些家务活? 生:帮妈妈刷碗,扫地。 师:噢!真勤快。 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 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生:……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 生:是。(齐声)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第一单元水 科目科学年级一班级70 时间.3.13 课题1、认识水第 1 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物理性质,认识到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初步认识水占据空间。 4、在活动中能够细心观察;能够合作互助;能用证据说明问题。 重点观察水、辨别水,认识水的基本性质。 难点水无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 1号材料袋 演示材料: 1个透明塑料桶、石头、小石头、细沙、水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水 1、老师口渴了,带了一杯纯净水。水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水、认识水。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杯水呢?(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3、教师指导: ●用眼睛看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色、透明的) ●“闻”有种科学的闻的方法——扇闻法。大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闻一闻,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气味) ●“尝”,对于不明的物质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尝,今天我准备的是纯净水,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尝也有方法,我们用吸管蘸取一点放舌头上尝尝。大家用尝的观察方法又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无味道) 4、小结过渡:我们通过看、闻、尝,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的)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形状,西瓜是球形,粉笔盒是方形……,那水有形状吗?我们把水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

5、在这几个容器里,水是什么形状?你还能制造不同形状的水吗?如何制造呢?(气球装水,可以变各种形状,材料袋里配有气球,可课后试试) 6、完成活动手册第一课涂色题。把水放入以下几个容器,水是什么形状的?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水的形状。 7、想一想: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8、看板书,总结水的特点。 9、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板书液体)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液体还有哪些? 二、活动一:辨水识水 活动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水的基本特征啦,让我们利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吧。 1、提出任务: (牛奶、醋、水、食用油、盐水) 师:每个小组桌上有五杯物质,分别标明了1、2、3、4、5号,其中就有纯净水,我们试着找找纯净水。大家在找的过程中觉得可能是纯净水的放桌面,觉得肯定不是纯净水的交上来。 2、分组活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哪杯水多(2)青岛

8、哪杯水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三)情感目标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二)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课前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饮料,牛奶、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教学活动过程: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只露出三只笔的上方(长短不齐),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再露出笔的下方(长短不齐),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第1页 师:看来呀,要进行比较必须在同一标准下才能完成。像刚才我们把笔放在一个平面上,用其中的一支笔做标准,一看就知道了结果。我们用尺子量,尺子就是一个标准。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我们的游戏就做到这儿,好吗?下面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 师:上课前大家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比眼力”。看,我这里有2杯水,分别编有1号、2号(水杯相同,水位不同),你来观察一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说出你的理由。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情境化课堂,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师:同学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回答) 师:这里我们把水在杯中的高度叫做“水位”。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 生:杯子一样(高矮、粗细、厚薄等)

青岛版科学三上《哪杯水多》教案

8 哪杯水多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测量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3、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烧杯、锥形瓶、量筒、量杯等。 2、学生准备:纸杯、茶杯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昨天,我在一家超市想买一瓶矿泉水,商店的服务人员向我推荐了两种品牌的矿泉水,一种是崂山牌矿泉水,一种是雀巢牌矿泉水,价格都是1.5元。我该买哪一种呢?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老师边说边把两种矿泉水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研究。 生1:我认为应该买崂山牌的,因为崂山牌的矿泉水是没有受到污染。 生2:我也认为应该买崂山牌的。我去过崂山,崂山上的水是很清的。 生3:我不知道雀巢矿泉水的水质怎么样,如果和崂山矿泉水的水质一样,买哪一种品牌的都可以。 生4:如果两者水质一样,我建议老师买水量比较多的一种。 师:谁来猜一猜哪瓶水多呢? 生:我想雀巢牌矿泉水多。 生:我们小组认为崂山牌矿泉水多。 师:还有哪些可能性? 生:也有可能两瓶水一样多。 师:想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生:掂一掂。 生:看看商标上的数字。 生:也可以通过观察瓶子的形状,确定哪瓶水多。 二、教学新课 1.比较哪杯水多? ⑴观察猜测 ①谈话: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瓶水。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②学生观察。 ③交流汇报。 ④教师归纳: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板书水位相同,瓶子大的多。——板书 ⑤谈话:3号瓶和4号瓶,瓶子不同,水位不同,哪一个水多呢?请把你的推测写在记录纸上。瓶子不同,水位不同,哪个多? ⑥汇报统计 ⑦老师来也猜一猜,你们欢迎吗?这3号和4号还真难猜啊!让我仔细看看,我认为4号瓶最多,加上我1票。(指板书),现在就不用猜了,认为4号瓶水多的人数最多,少数服从多数肯定是4号瓶中的水最多。好不好? ⑵小组讨论,探寻科学方法 谈话:科学不是盲从,科学也不能迷信权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在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 ⑶交流质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⑷交待注意事项 谈话:大家想一下,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到水时不要洒出、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 ⑸各取所需,选择材料 ⑹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 ⑺汇报结果 谈话:各组已经有结果了,请告诉大家你们使用的是那一种方案?你们的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