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一第二学期政治考试用

研一第二学期政治考试用

研一第二学期政治考试用
研一第二学期政治考试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 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认识有何不同?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地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歧在于马克思是关注现实世界的人,即生活世界中的人,而以往德国哲学所研究的人都是抽象的,逻辑化的符号而已,从这点上马克思比费尔巴哈更人本些,但马克思只强调人是社会性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费尔巴哈:片面的,孤立的。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马克思:联系的,社会的。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如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地主还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工人等,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的集团实际上就是不同的阶级。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与人的经济地位有关,而且更与人的政治地位有关。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不能仅仅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作庸俗化的理解,不能把这个科学结论看作是一些人大搞“关系学”的根据。社会关系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归结为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人际关系”。

★3.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来看,正是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人则是在利用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正是在实践中创造和产生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和人类历史等全部社会关系。

第四、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第五、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可见,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总之,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

★4. 结合马克思在《提纲》中队真理标准问题的阐述,谈谈实践标准问题的讨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1、《提纲》是新世界观的萌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纲领,它为进一步系统地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就此意义上来说,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正因如此,恩格斯对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提纲》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在今天就是它的现代化、民族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如何立足于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观点,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在实践中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提纲》为我们提供了典范。

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大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及改革开发的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认识、去把握。《提纲》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

人是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实践是我们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标准。只要我们处理好主体与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我们就一定能探索和总结出一整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来。

★5.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这种“批判”既包括对历史上意识形态根源的揭露(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本身所做的工作),也包括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消解(马克思主张诉诸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意识形态批判,当然是有其思想史前提的。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批判,也不满意于费尔巴哈的道德批判,所以,他必须找到扬弃并超越这两种均有致命缺陷的批判方式的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批判”。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所采取的逻辑批判的姿态,并不能真正触动现存事物,而且把问题局限于思辨的范围之内也不可能发现意识形态本身的“秘密”,所以它不可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和桎梏。而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进行道德的批判。但正如恩格斯所讽刺的那样:“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由于没有发现并揭开意识形态的秘密,无论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它们本身都没有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蒙蔽。这恰恰是它们的不彻底性之所在,也恰恰是它们仍然囿于唯心主义的语境之中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显然,马克思的新哲学功能观无疑是主要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批判和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宗教”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哲学的功能,并不是外在于哲学的外部效应,而是哲学完成自身的一种内在要求。这样,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逻辑建构特征同哲学的功能性特征的内在统一。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 根据“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分析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现实基础及原因。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第一,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决定力量,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成为其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在80年代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不过邓小平理论被其他马克思主义派别批评为修正主义理论,他们指责邓小平理论的其政策是剥削无产阶级,使特权阶级兴相关书籍2起。但是其中的事谁说的清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统一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强调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中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2 根据本文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政治法律制度和和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时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特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有三层意思:第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历史阶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第三,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特定生产力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接着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概述了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这些生产关系和总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

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总和;第二,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第四,由此,经济基础直接规定了社会的性质。

★3. 如何理解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当今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理论。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超越带有应然逻辑色彩的两个必然,做出体露为实然辩证法的两个绝不会这一判断时,才形成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中亮出的两个必然(作为对1848年以前思想的总结),表明马克思的哲学已经达到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但源于特定历史时段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多少带有点泛化的判断,在1848年革命后被马克思自己所颠覆,从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绝不会的判断;做到这一点的条件是,马克思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既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动轮资本所涵盖的巨大的历史时空维度,又发现了工人身上的观念拜物教,以及将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融为一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简述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A.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阐明这一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心愿:马恩1845年在首次会见中作了一个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特别是由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对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进行清算。——1845至1846年,他们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流派(即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斯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的哲学观念,完成了哲学思想的转换。——但从此后,由于实践的原因,他们一直没有机会阐明自己的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继承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这成为他们的一个一直没有机会完成的心愿。

西方哲学界当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不过是黑格尔学派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黑格尔左派。而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的政治派别和思想体系必然面临一个问题:共产主义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哲学基础?[这是一个重大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这是一个扩展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学术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

B.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使得阐明上述关系成为紧迫的战斗任务。

列宁对欧洲工人运动发展的解释:革命与风暴时期——1848至1871(德国革命与巴黎公社)和平发展时期——1871至1905 新的世界革命的兴起——1905以后.写作《费尔巴哈论》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创立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工人政党;创办报刊;马克思著作多国文字翻译。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十分盛行——第二国际的修正(哥达纲领、杜林、伯恩斯坦等);各大学学者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复活糟粕、搞折衷主义,如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他们否认马克思在哲学领域实现的革命变革,否认马克思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把马克思哲学看作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简单结合,在欧洲工人运动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

因此,说明马克思如何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并与他们脱离,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C.直接目的是评论施达克对唯物主义的评价。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价值:解放思想(黑格尔思辨思想不能适应德国政治革命形势的要求,费尔巴哈给出一个新的思路)——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评论:批评将费尔巴哈看作是国外哲学思潮的观点(但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历史背景: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思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遗产创立起来的。这个优秀遗产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德因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所谓“德国古典哲学”—,‘就是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从康德开始,”经过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资产阶级哲学。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古典”一词德文原文词意有“经典”、“典范”、“优秀”的意思。人们把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称为德国古典哲学,就是因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以前德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对德国民族的精神发展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路线的代表,但是他的哲学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唯物主义路线的代表是费尔巴哈,他批判了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快复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权威。因此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费尔巴哈就意味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终结。可是费尔巴哈并没有把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他的哲学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思格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宣告了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阐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费尔巴哈论》一书的中心任务。

D、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恩格斯首先回顾了当时德法哲学的特点,并揭示出它们都含有革命的思想。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写道: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

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通过这样的论述,恩格斯揭示出黑格尔思想中的革命成分。

E、其实,我们也可以从黑格尔的某些行为看出黑格尔思想可能具有的革命性质,例如,黑格尔对拿破仑的热情讴歌,称他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接着,恩格斯概括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永恒发展的思想。恩格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出人类历史是永恒发展的,并不具有最终性质,虽然科学证明人类可能灭亡,但人类的终结并不是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显然,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逐步推导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

F、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解体的必然性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在逻辑上的完成。康德是第一个打开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缺口的人,然而他的先验认识能力和“自在之物”的本体二元论,不仅导致了现象和本质,自由和必然,理想和现实的一系列形而上学的对立,而且使辨证法因脱离了综合的前进的运动而仅仅成为“现象的逻辑”费希特抛弃了康的“自在之物”,他使“非我”依赖于绝对的自我,而后者推动着人类通过行动设定自身和自身的对象(“非我”)。但是,当他不能不把自然界看作绝对自我的无意识的创造物时,他又陷入了无法消除的矛盾(自我意识和无意识)之中。谢林为克服这一矛盾,用无意识的绝对“同一”取代自我意识作为世界本原。在他看来,无意识的绝对通过逐步发展,克服自己的无意识性,最后在人类中觉醒,变形,成为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目的并加以实现的绝对自我意识。然而,把无意识的精神看作本原并夸大其和意识的对立,必然将导致非理性和神秘主义。黑格尔用思维和存在的辨证同一性代替谢林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对立运动。思维(或“绝对理念”)是主体又是客体,是自我又是非我。逻辑过程因而就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它既是思维规律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般规律。这样,黑格尔以最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消除了康德的二元论的非理性主义和逻辑矛盾,在哲学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作为逻辑和方法的完备的辨证法体系。但是,把存在规律唯心主义地消解在思维规律之中,并不能真正克服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相反,辨证法却因此窒息了。当黑格尔哲学把思维当作本体,当作认识过程,历史过程和一切人类活动的主体时,他必然要把一些逻辑本身所无法包容的东西(如宗教等非理性因素和外部自然)囊括在其中。鉴于他们是思维(逻辑)的对立因素,因而被解释为思维的外化,异化,作为思维的外化或异化并不是与思维无关,他们是思维所创造出来,并且最后要扬弃而复归于思维。这样,黑格尔除了承认思维中的矛盾和运动之外,其实并不真正承认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辨证运动,黑格尔哲学所隐含的这个方法和体系的矛盾,预示了他解体的必然性。这一矛盾首先在对当时最具实践意义的宗教和政治问题上尖锐地表现出来,把理性和信仰调和起来的饿企图使黑格尔哲学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他用纯逻辑的绝对理念取代基督教的非理性的上帝,把理性提到信仰之上;一方面,他有保留了信仰的至上地位,使宗教和哲学等同。宗教信条中的三位一体被解释成辨证运动的三段式象征,神是绝对理念的象征,基督是在自身中结合着精神和自然界的具体概念的象征,黑格尔为了用哲学论证宗教,不得不排除其中的神秘主义和纯粹教义学,而为了用宗教论证哲学,又不得不把神秘主义输入哲学。(?)在法哲学方面,黑格尔由于企图使理性和国家相融合,把现存的国家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同样陷入了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了国家的存在同经济发展以及阶级斗争相联系,认为国家出现于“家庭”(作为生理和伦理的直接实体)和“市民社会”(作为“私人利益体系”)之后;另外一方面,他有把国家看作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并且是国家把自己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有限的领域,因而国家又是以普遍利益的代表者的身份凌驾于一切现实利益的对立之上。他以隐蔽的方式表达资产阶级要求政治变革的愿望,但是却处处肯定王权,并把君主立宪制度看作现实中最合理的国家制度。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全部历程,就是黑格尔哲学历史命运的生动记录。

G、如果一定要为德国唯心主义终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产生的必然性寻找一个简洁而又概括性极强的原因,我想没有比“实践”这个词更为贴切的了。一、理论实践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继而产生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黑格尔宏伟的“绝对精神”的理论体系以及可以渗透万物的辩证法思维理论无疑还是接受了德国历史上诸位哲学大师的影响,譬如康德。可以说“黑格尔主义”仍然是在对以往哲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里我们无需去讨论是批判多一些还是继承多一些的问题,而是要从这里挖掘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毫无疑问,理论实践所造就的哲学理论的扬弃与更新在“黑格尔主义”的产生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彰显。而这种被扬弃的命运在“黑格尔主义”这里依然成立。只是因为黑格尔本身所具备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促使黑格尔的理论显得更为深刻而且广阔,以至于其深刻而广阔的程度让人们误以为“黑格尔主义”便是最终的哲学罢了。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深刻和广阔为接下来的理论实践提供了更为广袤的土壤。正如恩格斯所言:“黑格尔的整个学说,为容纳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党派观点留下了广阔的场所。”而在当时的德国,提到党派之间的思想斗争,以及理论实践,就不得不涉及到宗教与政治领域。黑格尔曾把基督教称为“绝对的”和“完美的”宗教。“他认为哲学和宗教的内容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哲学把宗教用想象和形象的方式所领悟的东西阐明了。”然而,却正因为“黑格尔主义”中辩证方法的存在使得一些人们并没有选择围拢在黑格尔宗教哲学体系的周围,而是倾心于更加激进的思想方法。由此也就出现了之前所述的保守派与激进派。尽管黑格尔生前似乎更趋向于保守,因为“他在体系上所花费的‘艰苦的劳动’倒比他在方法上所花费的要多得多。”但是激进派的代表人物却偏偏来自黑格尔的弟子们,也就是所谓的“青年黑格尔学派”。这个表面令人费解而实际上又极符合逻辑的现象,向人们表明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一种理论,才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的优点与缺陷,才有可能实现理论的变革与更新,也正是因为“黑格尔主义”的“左翼”与“右翼”在理论实践中发生的磨擦乃至斗争,促进了德国哲学分支的更加明朗化。当然,在这里,我们更加不能忽视历史车轮的变迁对德国哲学的理论实践过程起到的催情作用。就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到:“到了1840年,正统教派的虔诚和封建专制的反动随着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登上王座,这时人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公开站在这一派或那一派方面了。”随着哲学派别斗争的不断激化,“青年黑格尔学派”内部同样也产生了分化,而大批最为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基于对宗教进行斗争的需要,回过头来寻找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这无疑与他们的学派的根本体系存在着冲突,使得他们在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间倍受煎熬,直到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从此,“魔法被破除了,‘体系’被抛在一旁。”

H、生产实践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继而产生的基本条件。

恩格思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指出了生产实践对于唯物主义产生的重大现实意义。他说:“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不难得出,每一门科学理论的出现都是要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的,而生产实践又往往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点。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从而校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及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经出现就迅速被人们认同,从而将长期占据德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抛之脑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更加

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即科技和生产工业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产生归因于德国理论领域的实践和生产领域的实践的统一,而这样的统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过程是必然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更加证明了在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产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费尔巴哈在用唯物主义打破了黑格尔体系时,只是简单把它抛在一旁,存在着批判地继承上的局限性。但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之中,同样会有后来者打破或者弥补其理论,完成进一步的替代与发展。

★2.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第一、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根源。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在远古时代,人们由于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如做梦)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神的观念。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奴隶社会哲学产生以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一直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传统宗教斗争的开展,这个问题就以尖锐的形式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第二、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精神是本原,自然界是派生的,即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相反,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哲学上一切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立的两种答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立足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可知论者。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归根到底不过是精神派生出来的。

★3. 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既被推崇为‘皇家哲学’”,又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性变革的先导。

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指出,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

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4 恩格斯是怎样评述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简述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

恩格斯通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的剖析而得出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这个命题是黑格尔在1821年《法哲学原理》序言中首次提出的,后来又在《小逻辑》的“导言”中作了发挥,这个命题和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一样,具有两重性,既具有保守性,又具有革命性,恩格斯之所以选这个命题,是因为它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各方面对之都议论纷纷。

在黑格尔看来,对于某一种事物来说,现实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而不是说某一种事物具有现实性,就永远具有现实性,或者还没有具备现实性,就永远也不会带上现实性。黑格尔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有些东西,开始时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失去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而有些弱小的东西,开始时可能并不具有现实性,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成为具有必然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成为合乎规律的现实的东西,从而取代那种失去了必然性的东西,恩格斯在这里讲了代替的两种形式:“和平”和“暴力”。恩格斯指出,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从黑格尔的辩证法来看,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这个“反面”指的是什么?恩格斯指出,“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所以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恩格斯这一段话所表述的思想,我认为就是恩格斯从黑格尔的命题中所揭示出来的革命因素,就是这个使人们头脑混乱的命题中所隐藏着的“革命”,然后,恩格斯又使用一个新的命题,对黑格尔命题中合理的部分,进一步加以概括,就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清黑格尔命题的革命性质,恩格斯的这个命题就是:“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个命题既是恩格斯的命题,是个彻底革命的命题,同时也是黑格尔两个“凡是”的命题的革命因素、革命性质之所在,或者说,是黑格尔命题的“合理内核”之所在。

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对自己的时间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①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谓发展,从广义上讲,它和运动、变化讲的都是一个意思,从本质上说,它指的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讲的是由量变到质变,是对立面的转化和斗争,是新陈代谢。从方向和趋势上看,发展总是上升的、向前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总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在人的认识领域,找不到所谓最终的“绝对真理”,所谓认识“到顶”说是不存在的,总而言之,旧过程结束之日,就是新过程开始之时。

②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我们发现主观的东西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所说的辩证哲学,完全是客观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比如讲,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一客观事实,反映到

人脑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辩证法就是一门“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个原理实际就是我们过去学的原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反映,都是存在的反映,都不是在头脑中主观任意的空想。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点,就是恩格斯书中所讲的唯物辩证法的保守性和革命性的问题。所谓保守性,就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定时期内的质的稳定性,或者说,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这种静止只是相对的,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谓革命性,也就是指这一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以上三点,就是恩格斯所阐发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此之后,恩格斯又作了一个说明,即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自然科学中的某些预言并无矛盾。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上述所有这些辩证法的思想,都不是黑格尔本人所得出的,黑格尔本人从来也没有这样明确地得出这个结论,而是恩格斯根据他的辩证方法所推导出来的革命结论,所以才称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那么,黑格尔为什么没有能做到这一点呢?恩格斯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哲学体系和方法是矛盾的。

★5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第一、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根源。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在远古时代,人们由于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如做梦)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神的观念。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奴隶社会哲学产生以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一直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传统宗教斗争的开展,这个问题就以尖锐的形式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第二、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精神是本原,自然界是派生的,即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相反,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哲学上一切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立的两种答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立足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可知论者。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归根到底不过是精神派生出来的。

★6. 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恩格斯首先回顾了当时德法哲学的特点,并揭示出它们都含有革命的思想。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写道: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通过这样的论述,恩格斯揭示出黑格尔思想中的革命成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黑格尔的某些行为看出黑格尔思想可能具有的革命性质,例如,黑格尔对拿破仑的热情讴歌,称他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接着,恩格斯概括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永恒发展的思想。恩格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出人类历史是永恒发展的,并不具有最终性质,虽然科学证明人类可能灭亡,但人类的终结并不是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显然,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逐步推导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

★7、试述黑格尔哲学中方法与体系的矛盾及其根源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在逻辑上的完成。

康德是第一个打开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缺口的人,然而他的先验认识能力和“自在之物”的本体二元论,不仅导致了现象和本质,自由和必然,理想和现实的一系列形而上学的对立,而且使辨证法因脱离了综合的前进的运动而仅仅成为“现象的逻辑”

费希特抛弃了康的“自在之物”,他使“非我”依赖于绝对的自我,而后者推动着人类通过行动设定自身和自身的对象(“非我”)。但是,当他不能不把自然界看作绝对自我的无意识的创造物时,他又陷入了无法消除的矛盾(自我意识和无意识)之中。

谢林为克服这一矛盾,用无意识的绝对“同一”取代自我意识作为世界本原。在他看来,无意识的绝对通过逐步发展,克服自己的无意识性,最后在人类中觉醒,变形,成为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目的并加以实现的绝对自我意识。然而,把无意识的精神看作本原并夸大其和意识的对立,必然将导致非理性和神秘主义。

黑格尔用思维和存在的辨证同一性代替谢林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对立运动。思维(或“绝对理念”)是主体又是客体,是自我又是非我。逻辑过程因而就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它既是思维规律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般规律。这样,黑格尔以最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消除了康

德的二元论的非理性主义和逻辑矛盾,在哲学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作为逻辑和方法的完备的辨证法体系。

但是,把存在规律唯心主义地消解在思维规律之中,并不能真正克服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相反,辨证法却因此窒息了。当黑格尔哲学把思维当作本体,当作认识过程,历史过程和一切人类活动的主体时,他必然要把一些逻辑本身所无法包容的东西(如宗教等非理性因素和外部自然)囊括在其中。鉴于他们是思维(逻辑)的对立因素,因而被解释为思维的外化,异化,作为思维的外化或异化并不是与思维无关,他们是思维所创造出来,并且最后要扬弃而复归于思维。这样,黑格尔除了承认思维中的矛盾和运动之外,其实并不真正承认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辨证运动,黑格尔哲学所隐含的这个方法和体系的矛盾,预示了他解体的必然性。

这一矛盾首先在对当时最具实践意义的宗教和政治问题上尖锐地表现出来,把理性和信仰调和起来的饿企图使黑格尔哲学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他用纯逻辑的绝对理念取代基督教的非理性的上帝,把理性提到信仰之上;一方面,他有保留了信仰的至上地位,使宗教和哲学等同。宗教信条中的三位一体被解释成辨证运动的三段式象征,神是绝对理念的象征,基督是在自身中结合着精神和自然界的具体概念的象征,黑格尔为了用哲学论证宗教,不得不排除其中的神秘主义和纯粹教义学,而为了用宗教论证哲学,又不得不把神秘主义输入哲学。

在法哲学方面,黑格尔由于企图使理性和国家相融合,把现存的国家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同样陷入了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了国家的存在同经济发展以及阶级斗争相联系,认为国家出现于“家庭”(作为生理和伦理的直接实体)和“市民社会”(作为“私人利益体系”)之后;另外一方面,他有把国家看作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并且是国家把自己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有限的领域,因而国家又是以普遍利益的代表者的身份凌驾于一切现实利益的对立之上。他以隐蔽的方式表达资产阶级要求政治变革的愿望,但是却处处肯定王权,并把君主立宪制度看作现实中最合理的国家制度。

★8.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制服”黑格尔哲学?

如果一定要为德国唯心主义终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产生的必然性寻找一个简洁而又概括性极强的原因,我想没有比“实践”这个词更为贴切的了。

一、理论实践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继而产生的根本动力。

众所周知,黑格尔宏伟的“绝对精神”的理论体系以及可以渗透万物的辩证法思维理论无疑还是接受了德国历史上诸位哲学大师的影响,譬如康德。可以说“黑格尔主义”仍然是在对以往哲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里我们无需去讨论是批判多一些还是继承多一些的问题,而是要从这里挖掘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毫无疑问,理论实践所造就的哲学理论的扬弃与更新在“黑格尔主义”的产生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彰显。而这种被扬弃的命运在“黑格尔主义”这里依然成立。只是因为黑格尔本身所具备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促使黑格尔的理论显得更为深刻而且广阔,以至于其深刻而广阔的程度让人们误以为“黑格尔主义”便是最终的哲学罢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深刻和广阔为接下来的理论实践提供了更为广袤的土壤。正如恩格斯所言:“黑格尔的整个学说,为容纳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党派观点留下了广阔的场所。”而在当时的德国,提到党派之间的思想斗争,以及理论实践,就不得不涉及到宗教与政治领域。黑格尔曾把基督教称为“绝对的”和“完美的”宗教。“他认为哲学和宗教的内容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哲学把宗教用想象和形象的方式所领悟的东西阐明了。”然而,却正因为“黑格尔主义”中辩证方法的存在使得一些人们并没有选择围拢在黑格尔宗教哲学体系的周围,而是倾心于更加激进的思想方法。由此也就出现了之前所述的保守派与激进派。尽管黑格尔生前似乎更趋向于保守,因为“他在体系上所花费的…艰苦的劳动?倒比他在方法上所花费的要多得多。”但是激进派的代表人物却偏偏来自黑格尔的弟子们,也就是所谓的“青年黑格尔学派”。这个表面令人费解而实际上又极符合逻辑的现象,向人们表明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一种理论,才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的优点与缺陷,才有可能实现理论的变革与更新,也正是因为“黑格尔主义”的“左翼”与“右翼”在理论实践中发生的磨擦乃至斗争,促进了德国哲学分支的更加明朗化。当然,在这里,我们更加不能忽视历史车轮的变迁对德国哲学的理论实践过程起到的催情作用。就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到:“到了1840年,正统教派的虔诚和封建专制的反动随着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登上王座,这时人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公开站在这一派或那一派方面了。”

随着哲学派别斗争的不断激化,“青年黑格尔学派”内部同样也产生了分化,而大批最为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基于对宗教进行斗争的需要,回过头来寻找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这无疑与他们的学派的根本体系存在着冲突,使得他们在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间倍受煎熬,直到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从此,“魔法被破除了,…体系?被抛在一旁。”

二、生产实践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继而产生的基本条件。

恩格思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指出了生产实践对于唯物主义产生的重大现实意义。他说:“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不难得出,每一门科学理论的出现都是要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的,而生产实践又往往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点。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从而校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及思维方式。

从这个角度上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经出现就迅速被人们认同,从而将长期占据德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抛之脑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更加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即科技和生产工业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产生归因于德国理论领域的实践和生产领域的实践的统一,而这样的统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过程是必然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更加证明了在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产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费尔巴哈在用唯物主义打破了黑格尔体系时,只是简单把它抛在一旁,存在着批判地继承上的局限性。但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之中,同样会有后来者打破或者弥补其理论,完成进一步的替代与发展。

费尔巴哈并没有制服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虽然冲破了黑格尔的体系,但是却把它全盘否定了,正如列宁在《唯批》中所形容的,像在倒洗澡水时,连小孩也泼掉了一样,很显然,这种简单抛弃和全盘否定的态度,是制服不了黑格尔哲学的,是十分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对它应当是“扬弃”,即对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有过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必须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要消灭它的形式,取出它的“合理内核”,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对它进行批判地继承。但是,这一点费尔巴哈是做不到的,这主要是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唯一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艰巨的任务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而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宣告旧哲学的终结。

★10.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3-4)

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对存在,或者说精神对自然界来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家们就是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恩格斯在第三段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质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5-7)

①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就是关于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所以承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关于可知论

恩格斯说,“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就是说,从哲学史上看,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所谓“绝大多数”,它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最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什么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因为他们(庸俗唯物论者除外)都是反映论者,也就是说,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认识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反映应当与被反映者一致,所以,唯物论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③关于不可知论

第一,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观点。休谟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在感觉之外,有没有客观事物存在着,他说不知道,在他看来,感觉仿佛是一堵坚不可透的墙,把人封闭在自身之中,人不能跳出自己的感觉一步。但是,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他感觉是从何而来,他说是由于一种未知的原因产生于心中的,这就是休谟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康德和休谟稍有不同,正如恩格斯所说,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是说,他一方面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客观事物,即“自在之物”(“物自体”),但另一方面又认为,“物自体”是不能认识的,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其本质。大家注意,康德这里所说的“现象”,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现象”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现象是纯粹客观的东西,他所说的“现象”,是指被打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观烙印的那种人们所感知的对象,也就是存在于主观的空间和时间形式中的事物。所以,也可以说,他所说的“现象”是指“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感觉印象,这就是康德的不可知论。由此看来,休谟和康德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

1,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2,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的反作用。如果认为意识不能正确反映物质,不能对其产生反作用,那么就是机械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如果不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也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那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最先明确提出的,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著作中,他提出了如下著名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论断是对人类几千年的认识史、哲学史的概括和总结。他在阐释这一问题时回顾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演变史,说明它贯穿于人类几千年的认识史、哲学史的始终,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首先显示的是哲学的时代性内涵。远古时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现为梦与肉体、“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灵魂不死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所达到的水准。古希腊罗马时代是它的“朴素形式”,表现为对世界的本原、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的思考。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也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关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是在神学外衣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到近代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解决获得了它的“完全形式”,即主要探究“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恩格斯集中论述了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一般认为,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两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第二次是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这两次“转向”,就其理论内涵而言,都是转换了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理解。

★11、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恩格斯是怎样论证的?

恩格斯明确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12. 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黑格尔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而体系总归有个结束的地方,不能无止尽下去。黑格尔把逻辑学即纯概念阶段的终点归为绝对观念;自然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物;在精神阶段首先绝对精神意识到它在个人中的存在,此为主观精神,然后在法律,道德之中达到更高意识,此为客观精神;而它在艺术,宗教,哲学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因此,黑格尔设想人类在哲学中认识到自身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物”

是全部历史的终点,并且这种认识人们在黑格尔哲学中已经达到。

黑格尔不得不为他的体系设这样一条最终道路,但我们不难知道这种设计是保守的,僵化的,教条的,与他在方法论上的阐述相背离,相矛盾。在方法即辩证方法上,黑格尔认为一切都是革命的,一切都无终点,而在建构体系时,他又未逃出旧有的框框,为他的哲学体系设计了一个终点,因此这种革命的辩证法与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是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二者如此矛盾,那么黑格尔是如何能够将二者统一于一身呢?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是一个拖着庸人的辫子的德国人,德国人固有的保守软弱造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必然保守性。而正因为德国人的保守传统使得不论是普鲁士政府还是人民都只是将黑格尔哲学保守,教条的体系作为绝对真理加以应用,以为现阶段人们已达到认识的最高阶段,那么普鲁士国际制度就已经是最完美的了,无须改变。而真正的黑格尔哲学精髓即革命的辩证方法却被人所忽略。

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指出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地继承的正确方法是去掉它的一副骨架(即体系),因为体系只是为了解决矛盾的暂时需要,应用辩证思维方法深入认识黑格尔哲学真实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无所不包,几乎涉猎全部领域的发展历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黑格尔设立的体系是暂时的,是解决矛盾的需要,如果矛盾不存在,那么体系也就消失了。就体系而言,达到绝对真理,历史也走到了终点,而实际上历史到了黑格尔时代并未终结,历史还是一直发展的,绝对真理也是无法达到的。

黑格尔一切的传统这些的任务是建构一个体系,以此来解释一切。而黑格尔在此构建了一个最完善的包容一切的哲学体系,以后再也没人可以超越它,所以这种以体系为任务的哲学即哲学传统哲学到黑格尔这里已走到了尽头。这就告诉人们这条道路已经完结,也不必再去追求永远达不到的绝对真理了,而必须另辟蹊径,而这条新道路的开辟也是由黑格尔开始的,即他的辩证法思维方式是真正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

总的说来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其革命的辩证方法,而他所建构的体系却是有终点的,保守的。这样这种革命的思维方法与保守,僵化的体系形成黑格尔哲学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恩格斯用大量篇幅阐明这一道理并指出对黑格尔哲学应该“扬弃”,即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该胡乱继承或置之不顾。

★13. 试述黑格尔哲学中方法与体系的矛盾及其根源

黑格尔哲学方法是辨证的,体系却是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本体论的,这种体系束缚了辩证法的贯彻——缺乏实践性和革命性,科学性也不彻底。

说实话,我很喜欢黑格尔哲学,世界上需要有这么一部书!严整庞大,深刻完备,令人崇敬不已……

但可以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到此终结,它本身具有基督教唯心主义的明显特征不说,剥离这些之后,这种沉重的体系也妨碍为革命实践而进行的科学反思;虽然哲学家、思想家少不了做这种细致而广泛的研究工作,但这种体系构建很容易形成僵化的教条,需要一种生机勃勃的思想形式和哲学形式。

“哲学家总是按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批判反思学术和现实,具体指导社会实践,这样的哲学是理想的哲学——而“思想大全”式的黑格尔哲学应属一代风尚之神品,在科学发展全面挺入旧哲学各个领域的今天,这种哲学形式已经落后,它也妨碍新思想从实践中破土而出——今天所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会成为它最大的敌人!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的阶级根源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于,“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他“拖着一根庸人的辨子”和“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

问题在于,这里所说的“德国人”和“庸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我的理解指的是德国的资产阶级,而不是指小资产阶级,恩格斯在1892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有两个关于这方面的注释,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恩格斯讲到“英国的体面人物”,在后面又进一步说“用德文来说叫做庸人”,而恩格斯有时还把“体面人物”称为“中等阶级”、“市民阶级”,后来恩格斯都译成“资产阶级”,这说明,恩格斯所说的“庸人”就是指德国的资产阶级,而不是指的小资产阶级,这里所谓“德国人”就是指德国资产阶级,所谓“庸人气味”、“庸人辫子”指的是德国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即它的两面性,既想革命,又要妥协,关键时刻软弱动摇,正是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他的哲学的二重性,决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他的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必然要产生出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黑格尔尽管被誉为哲学之王,在自己的领域里有巨大的成就,但是,归根结底,他逃脱不了自己阶级的局限性。

当然,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德国资产阶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可怜的状况时,可以追溯到小资产阶级对它的影响,因为当时的德国比较落后,小资产阶级是汪洋大海,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资产阶级,必然要深受小资产阶级那种多愁善感、趋炎附势、摇摆性强等劣根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14.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在他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让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说:“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或者简单地说,在自然观方面,他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费尔巴哈到这里就突然停止不前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不能克服通常的哲学偏见。

★15. 为什么费尔巴哈对不可知论的驳斥“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唯物主义的原理对不可知论作了很多生动的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的感觉就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例如,渴就是水不足的感觉,费尔巴哈还从人的感官的产生和自然的必然联系的角度驳斥不可知论说:“光不是为眼睛要看而存在的,眼睛的存在却是因为存在……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恰恰在世界的全体中认识世界之用,……自然界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去迁就人的。”1[1]列宁认为,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对反对不可知论是重要的。”但是,从总的看来,费尔巴哈的这些驳斥和黑格尔相比,正如恩格斯所说,“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因为他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缺乏辩证法,不甚科学。

★16. 举例说明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前进(如果出了就蒙吧)

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

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己经由15-18世纪的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和研究材料的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把搜集来的材料加以整理,把已经获得的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加以分析,从联系和发展中对事物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找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性。例如,这一时期出现的生理学就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生长和活动的种种过程;胚胎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地质学则是研究地壳逐渐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一来,形而上学的丧钟也就敲响了。

第二,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细胞学说表明有机界有着共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和统—性;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达尔文进化论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的神学史观。三大发现的重大哲学意义在于: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发现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17. 谈谈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批判。

第一、指明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质,分析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偏见。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但是费尔巴哈由于不赞成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唯物主义”这一名称有偏见,不愿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他的错误就在于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同这种世界观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

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1-13)

关于旧唯物主义,严格说来,马克思以前的所有唯物主义都可以称作旧唯物主义,但是,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十八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机械性。所谓机械性,就是它把机械运动的形式当作唯一的运动形式,用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它的错误就在于否认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质的区别,相互联系和转化,它不懂得高级的运动形式虽然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但是并不能把它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②形而上学性(12)。所谓形而上学性,就是说,它不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而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世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如果这世界有运动的话,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者是场所的变更,甚至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对于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它认为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③历史唯心主义。所谓历史唯心主义,恩格斯在这里主要是说,它对待历史的非历史观点,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否认社会发展有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把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仅仅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最多不过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

★18. 施达克划分哲学阵营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错误的?

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错误就在于,他不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是把是否“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意图”,承认“理想的力量”作为标准,因而荒唐地把费尔巴哈说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恩格斯对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批判:

A、施达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是不符合哲学史的事实的。恩格斯指出:施达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至多是同康德的唯心主义及其“绝对命令”有联系。

B、施达克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符合逻辑的,是违反常识的。从人类活动的特点来看,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思想支配的,总是有目的、有理想、有意志的。如果按照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有理想的“意图”,相信“理想的力量”,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都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任何一个发育稍稍正常的人就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世界上哪还会有唯物主义者呢?所以,施达克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十分荒谬的。

C、施达克把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法国的历史事实看,“相信人类进步”的信念,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绝对不相干的,恩格斯举出狄德罗、伏尔泰和卢梭,说他们都相信人类进步,都是为反对反动的封建专制制度而英雄献身的斗士。可是,狄德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法国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而伏尔泰和卢梭却是自然神论者,所谓自然神论,就是认为世界是神所创造的,只是神在创造世界以后,就不再干预世界的活动了。所以恩格斯说,“施达克把这一切说成是唯心主义,这只是证明:‘唯物主义’这个名词以及两个派别的全部对立,在这里对他来说已经失了任何意义。”

本章最后一段恩格斯说,施达克在其他方面极力保护费尔巴哈,反对现今在德国以哲学家名义大吹大擂的大学讲师们即新康德主义者的攻击和学说,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恩格斯认为没有必要再去评论它了,为什么?正如列宁在《唯批》中所指出的那样:“恩格斯想‘怜惜读者’,就是说,使社会民主党人不至于有幸去结识那些不肖的自命为哲学家的空谈家”,“使他们不至于和这一伙‘提跳蚤的’大学讲师们成为知交”,就是说,没有必要再去扩散新康德主义者的破烂货了,读者们也没有必要再去看新康德主义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所以恩格斯说“我们就此饶了读者吧!”

★19. 如何理解“世界不是继承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它有什么方法论的意义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把世界看成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片面的。

(2)所谓“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已经形成的永恒不变的综合体,从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成了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但是,口头上承认这个思想是一回事,实际上把这个思想分别运用于每一个研究领域,又是一回事。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人们对于还在不断流行的旧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即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也不再敬畏了;人们知道,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如此等等。★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立的理论前提和自然科学前提是什么?

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决意按照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实际面貌来认识世界,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虚构,并且将唯

物主义世界观运用到一切知识领域里去,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30一40年代,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相继取得了许多划时代的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胆的发现、能的转化、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现更推动了人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观察自然。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之间、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发育和生长的共同规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而且这种转化具有一定的度量关系,在这种转化中,总的能量是守恒的。同时也证明了物质的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一种形式。达尔文J的进化论,揭示了各生物物种之间的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联系,证明了有机界包括人在内都是少数原始单细胞胚胎长期发育过程的产物.而这些胚胎又是通过化学途径产生的原生质或蛋白质形成的它证明了整个生物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整个有机界的相互联系。这就推翻了物种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神创论”的宗教谎言。

总之,三大发现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的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自然科学揭示的真理,打破了宗教迷信,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21.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答: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细胞的发现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动、植物机体是统一的,按照一个共同规律发育生长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能量的转化的发现的哲学意义在于它一方面证明了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另一方面还证明了世界上的物质运动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整体。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的哲学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整个生物界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2. 恩格斯在第四章中论述了那些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恩格斯指出,要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归根到底就是要从事实的联系中,发现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一般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不同,是在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中发展的,但它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客观规律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要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不能停留在研究人的动机上,而必须研究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的动力,即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任务是一切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唯心主义都不可能完成的。

恩格斯指出,要研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要研究那些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的动机。通过研究这些动机去发现隐藏着的动力,即社会的经济条件,这样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恩格斯在这里的论述,包含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

第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分析历史发展的动因时,首先论证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发现历史的动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大工业出现以后,由于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简单化了,使人们探究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因有了可能。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阶级斗争更加尖锐化了。大土地所有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恩格斯以英、法两国的历史为例,有力地证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欧洲封建社会末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深刻地说明了阶级斗争、社会发展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只能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第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法律等政治制度。

恩格斯分析了政治、法律制度、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进行的,因此,“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传统的唯心史观颠倒了这一关系,把国家看作是决定性的东西,这种观点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国家的意志,总的来说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说明。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私法也是如此。近代欧洲国家的私法,如英国、法国、普鲁士,都曾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保留和利用了一些过去社会的旧法律形式,但它们绝不是脱离经济关系的、超历史和超阶级的东西,都是该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表现。法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学家,差不多都没有认识对国家政权同经济基础的联系,都没有说明政治斗争的经济原因。

②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它们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继承性,它要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思想成果和思想材料,“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唯心主义思想家由此否认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联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对这些思想材料如何加工,并向什么方面发展,是由利用它的那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支配的。从哲学上说,15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当时出现的资产阶级哲学,以及19世纪的高度抽象的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绎济发展的产物。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变革都和经济基础有密切联系。因此,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23. 为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答案: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唯心主义最终从社会历史观中清除出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在研究对象、理论内容、立足点和使命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1)、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于其它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体系。

(2)、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形

成了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并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内在地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一切旧哲学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3)、在哲学立足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奋哲学从少数哲学家的书斋里走了出来,成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4)、在哲学的使命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不仅是要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一、理解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本质特征,我们就要自觉地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运用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24、为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它第一次使哲学变成科学。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遗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即公然申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另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即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根本上否定了旧哲学把包罗万象的事物都作为其直接研究对象的做法的合理性,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给哲学和具体科学、哲学意识和其他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以正确的定位,使哲学成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就哲学的着眼点及其基础而言,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其根本着眼点和基础,或者说把实践的观点作为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再次,就哲学的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 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色花卉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B 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资本论》

★1. 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段话的含义是:第一、鉴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历史性质,总是说研究抽象的“一般社会”,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因此,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他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便区别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对抗性质和历史过渡性;第二、要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总和的一个突出方面并由生产关系支配)放在生产方式的内在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考察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关于《资本论》的研究目的,马克思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本质的充分揭露,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无产阶级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

★2. 《资本论》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是唯物辨证法。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科学的抽象,把经济现象抽象成一系列的经济范畴,按照严格的历史逻辑次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将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发展规律,在思维中再现出来。马克思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最高层次,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或哲学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这一根本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层次是政治经济学的特殊研究方法,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逻辑方法。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说的“抽象力”,就是指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说的这种运用抽象力分析经济形式的方法,就是逻辑方法。恩格斯认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有人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辩证逻辑方法。马克思的逻辑方法,是由一系列功能各异、相互联系的具体方法构成的方法论体系,包括抽象和具体、简单和复杂、整体和个体、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一般和特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逻辑和历史、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等。其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方法或科学抽象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两个辩证认识过程。它透过事物的错综复杂的具体现象和发展过程,经过科学分析揭示出内在本质联系,从而达到对具体整体的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商品这个细胞形式,对商品的内在属性、外在形式做了周密的研究,然后逐步上升达到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认识。第三层次是叙述方法,或说明方法,即建立科学范畴体系的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说:“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3~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可见,由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过程,就是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总之,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所采取的抽象分析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最终做出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抽象规定。而《资本论》的叙述方法与上述思维的行程正好相反,它是由本质到现象,由内容到形式,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最终由抽象的规定再重新回到具体的综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但是,前后两个“具体”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差别,前一个具体“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后一个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资本论》共分为四卷: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马克思)1867年出版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恩格斯)1885年出版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进程(恩格斯)1894年出版

第四卷:有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叫“剩余价值学说史”(考茨基以自己的名义在1905-1910年间以此名分为三卷相继出版,但是他对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第二种版本前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根据马克思的遗稿在1954-1961年出版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结构的概述

“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虑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种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种种具体形式。”(Ⅲ29)

具体地来说: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生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七篇。这七篇可以概括为三论:

商品经济论或劳动价值论(第一篇),主要论述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论或剩余价值论(第二至六篇),主要是论述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积累论(第七篇),主要是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是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即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三篇。这三篇也可以概括为三论:

资本循环论(第一篇),主要是论述个别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

资本周转论(第二篇),主要是论述资本周转的特点、时间和效益;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第三篇),主要是论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和规律。

由于第一、二篇分析的是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微观),第三篇分析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宏观),所以整个第二卷也可以称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资本论》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七篇。一到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是个总结。所以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论:

产业利润论(一至三篇),主要论述产业资本家是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的,重点是利润平均化。

商业利润论(第四篇),主要论述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利息论(第五篇),主要论述借贷资本的特点、信用制度的形式和作用。

地租论(第六篇),主要论述资本主义地租的特征、形式和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收入分配总论(第七篇),主要论述资本主义收入的源泉,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局限性。

★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的是什么

资本流通形式G-W-G′,不仅适用于商人资本,而且适用于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故马克思称其为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P193),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是因为流通中“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是因为“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所以“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产生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 4. 为什么“资本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得不在流通中产生”?

资本在流通中的矛盾,是对它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矛盾的反映。保持、扩大和加深流通领域是价值增殖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对价值增殖实现的一种限队纯粹流通领域并不创造价底资本价值停留在流通领域的部分越大,用于生产的部分就越小。况且,由于资本流通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达就使各个有着自己不同的生产条件、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的资本其价值有的能全部得到实巩有的只能部分得到实现,而有的则可能全部丧失。可见,流通既是资本价值的实现,又是资本价值的丧失。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必然会在流通领域中表现出这样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倾向:在空间上扩大流通领域和在时间上消灭流通领域。“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队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的这种矛盾(实质上是肯定价值增殖的实现与否定价值增殖的实现间的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集中地表现在世界市场的开发和信用制度的

★5. 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的意义何在?

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具有重要意义:

(1)这是政治经济学的重大革命,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有力批判。对此,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并证明这种转化是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基础的。他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

(2)奠定了整个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从根本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

★6. 怎样从劳动二重性原理来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的具体表现: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无非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

(2)当作一般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当作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7. 如何理解“各种经济时代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其中劳动资料: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那些只是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广义地说,劳动资料包括劳动过程中除劳动对象以外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们中有的是直接把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如工具或工具机;有的则是间接地发挥这种作用,如土地、道路、管道、生产建筑物等。前一部分劳动资料起决定作用,后一部分劳动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生产中,道路、供水供汽供风的管道、仓库等基础设施,尤为必要。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构成,以及劳动资料中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产业革命以前,劳动资料以手工工具(石木工具或金属工具)为主体;产业革命以来,劳动资料以机器为主体。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能源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8. 怎样理解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但是,由于资本采取了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实物形式存在,特别是由于劳动力可以自由平等地买卖,使得资本表现为自行增殖的价值。其实,生产资料等物之所以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只是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其转移的价值是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的;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这种区分表明不变资本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这种区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这种剥削程度的概念就是剩余价值率;第三,这种区分又为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建立了再生产理论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和地租理论。

★9.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如何去理解?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最权威的理解是恩格斯,他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解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所提出的“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让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的论断,在引用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后指出:“可见,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也就是说,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恩格斯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这一解读,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正统理解。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就是公有制。此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马克思提到的“个人所有制”是“公共公有制”、“个人公有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或“人人皆有的私有制、

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建立的时候,它既“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就是说,不是倒退式的复辟“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由于这种私有制已经被“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否定了,如果重建它就是历史的大倒退,从而必然要破坏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不仅无法建立社会主义,而且还要否定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也不能继续保持“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就是说,不能维持“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为这样做就不能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无社会主义可言;而是必须前进式的否定“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即把“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精品试题】高中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浮萍,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道理的哲学依据是【】 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称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

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5.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A.属于不可知论B.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A.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标志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存在于客观实在之中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8.浙江某市民,几年前迷上了收藏结婚证书。他淘得100多张不同时期的结婚证,最早的

高一必修一政治期末考试卷

高一必修一政治期末考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50分,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填入括号内.) 1.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全国兄弟省市向灾区运送了大批帐篷,活动板房,食品等救灾物资.这些物资属于() A.是商品,因为他们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他们不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他们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他们是人类创造的 2.2010年春节期间,消费者抢分黄金等金银首饰的巨大蛋糕。其黄金首饰的本质是() A.不是商品 B.价格 C.是商品,因为用于交换 D.一般等价物 3.节日期间各大超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如电饭锅为500元,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1)执行货币的流通职能(2)是现实中的货币 (3)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4)是观念上的货币 A.(1)(2) B.(1)(3) C.(2)(4) D.(3)(4) 4.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为了观看上海世博会,家在新疆的小明携带()去上海较为安全. A.大量现金 B.信用卡 C.股票 D.债券 5.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两会”闭幕后答记者提问时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上升到20%.这说明() (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2)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3)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4)人民币兑换美元减少 A.(1)(4) B.(2)(3) C.(2)(4) D.(1)(3) 6.有时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商品的()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同 B.使用的原材料不同 C.产品质量不同 D.劳动生产率不同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价值和供求决定价格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8.价格变动对以下商品的需求影响较大的是() (1)家用电器(2)大米(3)电脑(4)汽车 A.(1)(2)(4) B.(2)(3) C.(2)(4) D.(1)(3)(4) 9.一般来讲,下列商品互为替代商品的是() (1)羊肉与牛肉(2)汽车与火车(3)钢铁与砖头(4)食品与水 A.(1)(2) B.(2)(3) C.(2)(4) D.(1)(4) 10.“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银涨价了,以后再买.”上述情况表明() A.价格变动对高档消费品的影响较小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的影响较小 C.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 D.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11.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小则意味() A.收入水平在不断下降,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B.食品支出在不断下降,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C.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不断下降 D.消费结构在不断恶化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1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 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④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强国之路 ①内容:A 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B 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误区:把改革误认为要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组成部分:公有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A 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A 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B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B(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政治必修四期中考试试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c A.世界观和方法论互为一体、相互决定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体现了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A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D A、所有物质现象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们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5、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心外无物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段话生动地说明宗教观念是D A、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B、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 C、人的头脑中自生的 D、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7、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下列成语,能够体现这一哲理的有(B ) A、饮水思源 B、望梅止渴 C、调虎离山 D、狐假虎威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与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D 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金无足赤,人无全人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9、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并指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这是说明B A、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意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以满足自身需要 10、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B ①蜜蜂酿蜜②教师讲课③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④鹦鹉学舌 ⑤2011.11.11,我国第27次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⑥经济体制改革⑦修身养性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⑤⑥⑦ 11、下列成语或典故,能够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B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能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吃一堑长一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D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1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就谬误。”这说明C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原则区别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上述材料表明( ) ①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②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③财政支出重点的确定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④政府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0XX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对受非典疫情直接影响比较突出的部门行业在20XX 年5月1日至9月30 日期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表明我国的税收是() A.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4.我国的税收之所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归根到底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B.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C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我国国家财政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5.20XX年4月15日,山西省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说,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决定,将对焦炭生产过热和在建项目违规超量现象进行调控。这是因为() A.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C.经济过热的现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眼前利益 D.只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是20XX年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日本和美国从本国的立场出发,竭力主张人民币的价值被低估,并认为人民币的汇率过低是导致民营经济衰退的原因,我国政府顶住压力,明确保持人民币不升值和汇率稳定,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B.汇率反映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汇率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支付手段的储备 7.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使() A.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 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增多 D. 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8.在20XX年6月份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00美元=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9.最近,“土豪”“高大上”“点赞”等流行语爆红,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考 试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 A.由广大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C.受客观经济条件制约的 D.由党的政策决定的 7.今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家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问题。这表明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掌握的收入 8.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上调到1600元,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报税。有专家评价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时表明,国家希望通过一松一紧达到平衡贫富的目的。这表明 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个人所得税调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9.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 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的中介

10.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国家权力机关 B.为居民储蓄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D.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11.居民选择购买国债明显高于股票,这主要是因为 A.国债利率比股票利率高 B.股票风险大,国债风险小 C.股票期限比国债期限长 D.国债流通性比股票强 12.2005年,投入巨资与湖南卫视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蒙牛乳业,借“超级女声”的广告效应火爆了一个夏天。广告市场A.属于消费品市场 B.属于服务市场 C.是基础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 1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A.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将逐渐增加 B.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C.借贷消费和租赁消费将逐渐增加 D.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将逐渐增加 14.下列属于家政服务市场特点的是 A.购买人数众多,市场广阔,设施分散 B.商品的专业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购买数量大 C.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劳动 D.商品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通常是分开的 15.市场上一度出现“搭配”销售风,这种销售办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介绍

期末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表是某一家的月收入来源情况:

某一家当月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 ) A.32 500元 B.10 000元 C.26 500元 D.30 000元 解析:D 此题考查分配方式。某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儿子、女儿和妻子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所得为20 000+6 500+3 500=30 000元。 2.(2015三中检测)2014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提高底线民生 保障水平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之首。省委省政府正加紧编织一覆盖全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 活 B.扩大社会保障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解析:B 扩大社会保障围与抑制通货膨胀没有直接的关系,A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围可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但并不能调节过高收入,C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围会增加社会总支出,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D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

围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进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正确且符合题意;选B。 3.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为此,政府应该( ) ①增加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②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③增加税收收入,减少财政支出④更新消费理念,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考查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①②中的容符合要求。 ③中容不能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④中容的主体是居民,不符合题目关于“政府”的要求。 4.(2015一中检测)我国各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解析:C 解答此题,注意传导路径。正是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了消费者减少购房,购房的减少会使房地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开发商利润减少,减少购地,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导致财政收入减少,A、B、D均不符合这一过程,选C。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1]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上述材料表明( ) ①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②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③财政支出重点的确定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④政府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00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对受非典疫情直接影响比较突出的部门行业在2003年5月1日至9月30 日期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表明我国的税收是()A.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4.我国的税收之所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归根到底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B.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C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我国国家财政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5.2004年4月15日,山西省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说,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决定,将对焦炭生产过热和在建项目违规超量现象进行调控。这是因为() A.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C.经济过热的现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眼前利益 D.只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是2003年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日本和美国从本国的立场出发,竭力主张人民币的价值被低估,并认为人民币的汇率过低是导致民营经济衰退的原因,我国政府顶住压力,明确保持人民币不升值和汇率稳定,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B.汇率反映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汇率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支付手段的储备 7.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使() A.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 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增多 D. 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8.在2003年6月份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00美元= 14000日元,到2004年6月份,汇率是100日元=0.909美元,这就是说

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识点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 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 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 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 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 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 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 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 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育才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期末试题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 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决定 3.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B.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B.①C.①②④D.②③④ 7.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网络语言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如今,“大虾”、“网虫”、“伊妹儿”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男女老少口中。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让人看不懂。网络新名词的出现体现的哲理是() A.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依赖于意识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 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全

《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政治必修四期中考试测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 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 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2.下列选项中与“心外无物”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在事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D.气者理之依也 3.今天,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遇到的矛盾纷繁复杂,更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A.哲学解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C.哲学思想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总结 D.哲学为实践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4.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A.否认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④理在气先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6.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普遍趋紧,提高全民的能源危机意识和节能意识,已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A.加大力度改革自然,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 “新年到送你鸟巢做新房,送张床叫水立方,祥云围绕在身上,“鼠”不尽的祝福送到你身旁。”据此回答7-8题。 7.该短信将奥运标识窜成一串美好的祝愿,有利于促进全国上下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这主要表明() A.物质依赖于意识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奥运标志具有意识 8.鸟巢、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设计图纸到建成实物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 A物质B意识C实践D反思 9.宋代诗人陈与义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了()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 A.由广大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C.受客观经济条件制约的 D.由党的政策决定的 7.今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家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问题。这表明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掌握的收入 8.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上调到1600元,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报税。有专家评价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时表明,国家希望通过一松一紧达到平衡贫富的目的。这表明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个人所得税调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9.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 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的中介 10.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国家权力机关B.为居民储蓄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11.居民选择购买国债明显高于股票,这主要是因为 A.国债利率比股票利率高 B.股票风险大,国债风险小 C.股票期限比国债期限长 D.国债流通性比股票强

12.2005年,投入巨资与湖南卫视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蒙牛乳业,借“超级女声”的广告效应火爆了一个夏天。广告市场A.属于消费品市场 B.属于服务市场 C.是基础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 1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A.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将逐渐增加 B.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C.借贷消费和租赁消费将逐渐增加 D.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将逐渐增加 14.下列属于家政服务市场特点的是 A.购买人数众多,市场广阔,设施分散 B.商品的专业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购买数量大 C.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劳动 D.商品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通常是分开的 15.市场上一度出现“搭配”销售风,这种销售办法侵犯了消费者的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安全权和求偿权 D.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16.“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只有为不扩大消费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这里强调的是 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B.消费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 C.消费和生产互相决定 D.生产对消费也有反作用 17.王某看同事买了大房子,他自己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收入状况,就买了一套四室两厅两卫的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到头来房款还不上,只好把房子又卖了,给自己也造成了一定损失。王某的这种消费行为是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好奇心理引发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8.上题告诫我们应该坚持这样的消费原则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