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沥青面层施工验收规范

沥青面层施工验收规范

沥青面层施工验收规范
沥青面层施工验收规范

7.8.5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用于沥青碎石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8.5.1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

2 压实度不得低于95%(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

检查数量:每1000m2检查1组(1点)。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钻孔取样、蜡封法)。

3 弯沉值,设计规定时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4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不得有明显轮迹、粗细骨料集中、推挤、裂缝、脱落等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5的规定。

表7.8.5沥青碎石基层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点数

中线偏位(mm)≤20100

m 1 用经纬仪测量

纵断高程

(mm)

±15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平整度(mm)≤1020m

路宽

(m)

<9 1 用3m直尺和塞

尺连续量两尺,

取较大值

9~15 2

>15 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

定+B

40m 1 用钢尺量

横坡±0.3%且不反

20m 路宽

(m)

<9 2

用水准仪测量

9~15 4

>15 6

厚度(mm)±10 1000

m2 1 用钢尺量

7.8.6沥青贯入式基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9.4.1条第1款的规定。

2碎石的压实密度,不得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1组(1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3弯沉值,设计规定时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5表面应平整、坚实、石料嵌锁稳定,无明显高低差;嵌缝料、沥青撒布应均匀,无花白、积油,漏浇等现象,且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6的规定。

表7.8.6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点数

中线偏位

(mm)

≤20100 1 用经纬仪测量

纵断高程(mm)基层±15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底基

±20

平整度(mm)

基层≤10

20m

路宽

(m)

<9 1 用3m直尺和塞

尺连续量两尺,

取较大值

底基

≤159~15 2

>15 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

定+B

40m 1 用钢尺量

横坡±0.3%且不反坡20m

路宽

(m)

<9 2

用水准仪测量

9~15 4

>15 6

厚度(mm)

+20

-10%层厚

1000m2 1 刨挖,用钢尺量

8沥青混合料面层

8.1一般规定

8.1.1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

8.1.2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8.1.3城镇道路不宜使用煤沥青。需使用时,应制定保护施工人员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的措施。

8.1.4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2旧路面有明显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

3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铺筑,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cm。

8.1.5旧路面整治处理中刨除与铣刨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回收,再生利用。

8.1.6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原混凝土路面应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表面处理后,可作基层使用。

2对原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填充处理。

3对局部破损的原混凝土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

4对混凝土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8.1.7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B级沥青可作为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面层使用。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沥青

掺配,掺配比应经试验确定。道路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8.1.7-1的要求。

2)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8.1.7-2的规定。在高温条件下宜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寒冷条件下宜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

表8.1.7-2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

品种代号

试验

方法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喷洒用搅

喷洒用搅

PC-

1

PC-

2

PC-

3

BC-

1

PA-

1

PA-

2

PA-

3

BA-

1

PN-

2

BN-

1

破乳速度-快裂慢

T0

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T0

653

筛上残留物(1.18mm 筛),大于%0.1 0.1 0.1

T0

652

粘度恩格

拉粘

度计

E25

2~

10

1~

6

1~

6

2~

30

2~

10

1~

6

1~

6

2~

30

1~

6

2~

30

T0

622

道路

标准

粘度

C25.3

S

10~

25

8~

20

8~

20

10

60

10

25

8~

20

8~

20

10

60

8~

20

10

60

T0

621

蒸发残留

物残留

分含

量,≮

% 50 50 50 55 50 50 50 55 50 55

T0

651 溶解

度,≮

% 97.5 97.5 97.5 T0

607 针入

(25

℃)

0.1m

m

50~

200

50~

300

45~150

50~

200

50~

300

45~150

50~

300

60~

300

T0

604

延度

(15℃)

cm 40 40 40

T0

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2/3 -2/3 -2/3 -

T0

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搅拌试验--

T0

659

水泥搅拌试验的筛上剩余,≯% --- 3

T0

657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5d,≯

% 1

5

1

5

1

5

T0

655 注:1 P为喷洒型,B为搅拌型,C、A、N分别表示阳离子、阴离子、非

离子乳化沥青。

2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3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搅拌试验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

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4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5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6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3)用于透层、粘层、封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的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3的规定。

表8.1.7-3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

快凝中凝慢凝

试验

方法

[1]

AL

(R

-1

AL

(R)

-2

AL

M)

-1

AL

M)

-2

AL

M)

-3

AL

(M

-4

AL

M)

-5

AL

(M

-6

AL

(S

-1

AL

(S

-2

AL

(S

-3

AL

(S

-4

AL

(S

-5

AL

(S

-6

粘度C25.5S <20 -

20

-----

20

-----

T062

1 C60.5S -

5~

15

5

15

16

25

26

40

41

10

101

200

5

15

16

25

26

40

41

100

101

200

蒸馏体积225

% >20

15

10

7

3

2

0 0 ------

T063

2 315

% >35

30

35

25

17

14

8

5

------

360

% >45

35

50

35

30

25

20

15

40

35

25

20

15

5

蒸馏后残留物

针入

(25℃

.

1

m

m

60~

200

60

2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100

300

------

T060

4

延度

(25℃

c

m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

T060

5 浮漂

(5℃

S --------

20

20

30

40

45

50

T063

1

闪点(TOC 法)℃>30

30

65

65

65

65

65

65

70

70

100

100

120

120

T063

3

含水量≯%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2.

2.

2.0

2.

2.

2.

T061

2

4)当使用改性沥青时,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聚合物改性沥青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4的规定。

表8.1.7-4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单

SBS类(Ⅰ类)SBR类(Ⅱ类)EV A,PE类(Ⅲ类)

法Ⅰ-

A

Ⅰ-B Ⅰ-

C

Ⅰ-

D

Ⅱ-

A

Ⅱ-

B

Ⅱ-

C

Ⅲ-

A

Ⅲ-

B

Ⅲ-

C

Ⅲ-

D

T06

04

针入度25℃,100g,5s 0.1m

m

100

80~

100

60~

80

30~

60

100

80~

100

60~

80

80

60~

80

40~

60

30~

40

T06

04

针入度指

数PI,不小于-

1.2

0.8

0.4

1.0

0.8

0.6

1.0

0.8

0.6

0.4

T06

04

延度5℃,

5cm/min不小于cm 50 40 30 20 60 50 40 -

T06

05

软化点

T R&b不小于℃45 50 55 60 45 48 50 48 52 56 60

T06

06

运动粘度

①135℃,不大于Pa.s 3

T06

25

T06

19

闪点,不小于℃

230 230 230

T06

11

溶解度,不小于%

99 99 -

T06

07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55 60 65 75 --

T06

62

粘韧性,不小于N·

m

- 5 -T06

24

韧性,不小于N·

m

- 2.5 -T06

24

贮存稳定性②离析,

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

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

T06

61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 ±1.0

T0610

T0609

针入度比

25℃,不小于% 50 55 60 65 50 55 60 50 55 58 60

T06

04

延度5℃,不小于cm 30 25 20 15 30 20 10 -

T06

05

注:1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中的“沥青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

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

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搅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

搅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示

表中①)

2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

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示表中②)5)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5的规定。

表8.1.7-5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

品种及代号

试验方法PCR BCR

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慢裂T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T0653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

% 0.1 0.1 T0652

粘度恩格拉粘度E25-1~10 3~30 T0622 沥青标准粘度C25.3S 8~25 12~60 T0621

蒸发残留

物含量,不小于% 50 60 T0651 针入度(100g,

25℃,5s)

0.1mm 40~120 40~100 T0604 软化点,不小于℃50 53 T0606

延度(5℃),不小

cm 20 2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 97.5 97.5 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

小于

-2/3 -T0654

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 1 1 T0655 5d,不大于% 5 5 T0655

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搅拌试验、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工程上施工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

2当用于填补车辙时,BCR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宜提高至不低于55℃。

3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1d。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d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臵的贮存罐内,并不断地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

4当改性乳化沥青或特种改性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

2)骨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大于或等于4级;次

干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

具有1个破碎面宜大于90%,2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

3)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6的规定。

表8.1.7-6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

道路

试验方

法表面层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6 28 30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30 35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60 2.5 2.4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2.0 3.0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12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

%

%

15

12

18

18

15

20

2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

量,不大于

% 1 1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5 5 T0320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规格名称公称粒

(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0

6

75 63 53 37.

5

31.

5

26.

5

19.

13.

2

9.5 4.7

5

2.3

6

0.6

S1 40~75 10

0 90~

100

--

0~

15

0~

5

S2 40~60 100 90~

100 -

0~

15

0~

5

S3 30~60

100 90~

100

--

0~

15

0~

5

S4 25~50

100 90~

100

--

0~

15

0~

5

S5 20~40

100 90~

100

--

0~

15

0~

5

S6 15~30

100 90~

100

--

0~

15

0~

5

S7 10~30

100 90~

100

---

0~

15

0~

5

S8 10~25

100 90~

100

0~

15

0~

5

S9 10~20

100 90~

100

0~

15

0~

5

S10 10~15

100 90~

100

0~

15

0~

5

S11 5~15

100 90~

100

40~

70

0~

15

0~

5

S12 5~10

100 90~

100

0~

15

0~

5

S13 3~10

100 90~

100

40~

70

0~

20

0~

5

S14 3~5

100 90~

100

0~

15

0~

3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表8.1.7-8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

干路其他等级

道路

试验方

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2.45 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 -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不大于

% 3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60 50 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 25 -T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 30 -T0345 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表8.1.7-9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

筛孔尺寸(mm)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中砂细砂

9.5 100 100 100

4.75 90~100 90~100 90~100

2.36 65~95 75~90 85~100

1.18 35~65 50~90 75~100

0.6 15~30 30~60 60~84

0.3 5~20 8~30 15~45

0.15 0~10 0~10 0~10

0.075 0~5 0~5 0~5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表8.1.7-10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

规格

公称粒

(mm)

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数(%)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5 100 90~100 60~90 40~

75

20~

55

7~40 2~20

0~

10

S16 0~3 -100 80~100 50~

80

25~

60

8~45 0~25

0~

15

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表8.1.7-11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其他等级道试验方法

路路

表观密度,不小于t/m3 2.50 2.45 T0352 含水量,不小于% 1 1 T0103烘

干法

粒度范围<0.6 mm

<0.15 mm

<0.075 mm %

%

%

100

90~100

75~100

100

90~100

70~100

T0351

外观-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1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 5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表8.1.7-12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 6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灰分含量%18±5 高温590℃~600℃燃烧后测

定残留物

PH值-7.5±1.0 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

测定

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

振敲后称量

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 5 105℃烘箱烘2h后的冷却称

8.1.8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

8.1.9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2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8.2.1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见表8.2.1。应按工程要求选择适宜的混合料规格、品种。

表8.2.1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

公称最

大粒径

(mm)

最大

粒径

(mm)连续级配间断级

间断级配沥青

碎石

沥青混凝土沥青稳

定碎石

沥青玛

蹄脂碎

排水式

沥青磨

耗层

排水式沥

青碎石基

特粗式-ATB-4

--ATPB-40 -37.5 53.0

粗粒式

ATB-3

--ATPB-30 -31.5 37.5 AC-2

5

ATB-2

5

--ATPB-25 -26.5 31.5

中粒式AC-2

SMA-2

--AM-20 19.0 26.5 AC-1

6

SMA-1

6

OGFC-1

6

-AM-16 16.0 19.0

细粒式AC-1

3

SMA-1

3

OGFC-1

3

-AM-13 13.2 16.0 AC-1

SMA-1

OGFC-1

-AM-10 9.5 13.2

砂粒式AC-5 ----- 4.75 9.5 设计空隙率

(%)

3~5 3~6 3~4 >18 >18 6~12 --注:设计空隙率可按配合比设计要求适当调整。

8.2.2沥青混合料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密级配沥青

混合料,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SMA和

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

8.2.3沥青混合料面层类型应按表8.2.3确定。

表8.2.3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类型

孔系列结构

层次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三层式沥青混凝土两层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方孔筛系列上面

AC-13/SMA-13

AC-16/SMA-16

AC-20/SMA-20

AC-13

AC-16

AC-5

AC-10

AC-13

AM-5

AM-10

中面

AC-20

AC-25

下面

AC-25

AC-30

AC-20

AC-25

AC-30

AC-25

AC-30

AM-25

AM-30

AM-25

AM-30

AM-40

8.2.4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应复核基层和附属构筑物高程,确认符合要求,并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处于良好状态。

8.2.5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下卧层温度确定。

1普通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温度宜通过在135℃~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8.2.5-1确定。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可参照表8.2.5-2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

表8.2.5-1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时适宜温度相应的粘度

粘度适宜于搅拌的沥青混合料粘

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粘

测定方法

表观粘度

(0.17±0.02)Pa.s (0.28±0.03)Pa.s T0625 运动粘度(170±20)mm2/s (280±30)mm2/s T0619 赛波特粘

(85±10)s (140±15)s T0623 表8.2.5-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石油沥青的标号

50号70号90号110号

沥青加热温度160~170 155~165 150~160 145~155

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搅拌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连续式搅拌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①150~170 145~165 140~160 135~15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200 195 190 185

运输到现场温度①145~165 140~155 135~145 130~140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①140~160 135~150 130~140 125~135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①135~150 130~145 125~135

120~

13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②75~85 70~80 65~75 55~70 75 70 60 55

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 50 50 45

注:1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

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式

温度计测定。当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2表中未列入的130号、160号及30号沥青的施工温度由试验确定。

3 ①常温下宜用低值,低温下宜用高值。

4 ②视压路机类型而定。轮胎压路机取高值,振动压路机取低值。

2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实践经验经试验确定。通常宜

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温度提高10℃~20℃。

3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

8.2.6热拌沥青混合料宜由有资质的沥青混合料集中搅拌站供应。

8.2.7自行设臵集中搅拌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搅拌站的设臵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2搅拌站与工地现场距离应满足混合料运抵现场时,施工对温度的要求,且混合料不离析。

3搅拌站贮料场及场内道路应做硬化处理,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

4各种集料(含外掺剂、混合料成品)必须分仓贮存,并有防雨设施。

5搅拌机必须设二级除尘装臵。矿粉料仓应配臵振动卸料装臵。

6采用连续式搅拌机搅拌时,使用的集料料源应稳定不变。

7采用间歇式搅拌机搅拌时,搅拌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个。

8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按规定周期检定。

9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

8.2.8搅拌机应配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应逐盘采集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搅拌量、搅拌温度等各种参数指导生产。

8.2.9沥青混合料搅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搅拌机每盘的搅拌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宜少于5~10s。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8.2.10用成品仓贮存沥青混合料,贮存期混合料降温不得大于10℃。贮存时间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得超过72h;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得超过24h;SMA混合料限当日使用;OGFC应随拌随用。

8.2.11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时,搅拌机应配备同步添加投料装臵,搅拌时间宜延长5s以上。

8.2.12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温度,并附带载有出厂时间的运料单。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8.2.1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

2 运料车装料时,应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3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混合料遗撒与沥青滴漏等功能。

4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总运力应比搅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

5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应对搅拌质量与温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2.1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温度应符合本规范表8.2.5-2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每台机器的摊铺宽度宜小于6m。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减少施工接缝。

2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臵、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初步振动压实装臵、摊铺宽度可调整等功能,且受料斗斗容应能保证更换运料车时连续摊铺。

3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摊铺最下层沥青混合料时,应使用钢丝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以上各层可用导梁引导高程控制,或采用声纳平衡梁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要求。

4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根据气温、下卧层表面温度、摊铺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种类经试验确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宜在气温低于10℃条件下施工。

5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段确定,试验段长不宜小于100m。松铺系数可按照表8.2.14进行初选。

表8.2.14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种类机械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1.15~1.35 1.25~1.50

沥青碎石混合料 1.15~1.30 1.20~1.45 6摊铺沥青混合料应均匀、连续不间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为2~6m/min。摊铺时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7摊铺层发生缺陷应找补,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8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小规模工程可采用人工摊铺。8.2.1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实。

2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形)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符合表8.2.15的规定。

表8.2.15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压路机类

初压复压终压

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

钢筒式压

路机

1.5~2 3

2.5~

3.5 5 2.5~3.5 5 轮胎压路

—— 3.5~4.5 6 4~6 8

振动压路

机1.5~2(静

压)

5(静压)

1.5~2(振

动)

1.5~2(振

动)

2~3(静

压)

5(静压)

3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初压温度应符合本规范表8.2.5-2的有关规定,以能稳定混合料,且不产生推移、发裂为度。

2)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速稳定均匀。

3)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碾压1~2遍。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修整。

4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复压应连续进行。碾压段长度宜为60~80m。当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每一台压路机均应做全幅碾压。

2)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3)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类的基层,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小于30mm的沥青碎石基层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宜为10~20cm。振动压路机折返时应先停止振动。

4)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2t。

5)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压实工具进行压实。

5终压温度应符合表8.2.5-2的有关规定。终压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2.16SMA混合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1SMA混合料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2SMA混合料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3OGFC混合料宜用12t以上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8.2.17碾压过程中碾压轮应保持清洁,可对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严禁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应成雾状,不得漫流。

8.2.1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形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形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8.2.19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

2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15cm;冷接缝应错开30~40c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3表面层接缝应采用直茬,以下各层可采用斜接茬,层较厚时也可做阶梯形接茬。

4对冷接茬施作前,应对茬面涂少量沥青并预热。

8.2.20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8.2.21沥青混合料面层完成后应加强保护,控制交通,不得在面层上堆土或拌制砂浆。

8.3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8.3.1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道路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8.3.2冷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拌制,也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各原材料类型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8.3.3冷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密级配,当采用半开级配的冷拌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时,应铺筑上封层。

8.3.4冷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厂拌,机械摊铺时,应采取防止混合料离析措施。

8.3.5当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搅拌时,宜先用水湿润集料。

8.3.6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通过试拌确定。机械搅拌时间不宜超过30s,人工搅拌时间不宜超过60s。

8.3.7已拌好的混合料应立即运至现场摊铺,并在乳液破乳前结束。在搅拌与摊铺过程中已破乳的混合料,应予废弃。

8.3.8冷拌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宜采用6t压路机初压初步稳定,再用中型压路机碾压。当乳化沥青开始破乳,混合料由褐色转变成黑色时,改用12~15t轮胎压路机复压,将水分挤出后暂停碾压,待水分基本蒸发后继续碾压至轮迹小于5mm,表面平整,压实度符合要求为止。

8.3.9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上封层应在混合料压实成型,且水分完全蒸发后施工。

8.3.10冷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结束后宜封闭交通2~6h,并应做好早期养护。开放交通初期车速不得超过20km/h,不得在其上刹车或掉头。

8.4透层、粘层、封层

8.4.1透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基层表面应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面层。

2施工中应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做透层油。透层油的规格应符合表8.4.1的规定。

表8.4.1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

用途

液体沥青乳化沥青

规格用量(L/m2)规格用量

(L/m2)

无机结合料粒料基

层AL(M)-1、2或

3

AL(S)-1、2或

3

1.0~

2.3

PC-2

PA-2

1.0~

2.0

半刚性基层AL(M)-1或2

AL(S)-1或2

0.6~1.5

PC-2

PA-2

0.7~1.5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50%为基准。

3用作透层油的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宜小于100。液体沥青的粘度应通过调节稀释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

4透层油的用量与渗透深度宜通过试洒确定,不宜超出表8.4.1的规定。

5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且宜在透层油撒布后1~2d铺筑沥青混合料。洒布透层油后,应封闭各种交通。

6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洒布设备喷嘴应与透层沥青匹配,喷洒应呈雾状,洒布管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

7透层油应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应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

8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应及时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

8.4.2粘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下层间铺筑间隔期已铺层面受污染时,或间隔期较长,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层时,应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

2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表8.4.2的规定。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

表8.4.2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

下卧层类型液体沥青乳化沥青

规格用量(L/m2)规格用量

(L/m2)

新建沥青层或旧沥青路

面AL(R)-3~AL(R)

-6

AL(M)-3~AL

(M)-6

0.3~0.5

PC-3

PA-3

0.3~0.6

水泥混凝土

AL(M)-3~AL

(M)-6

AL(S)-3~AL(S)

-6

0.2~0.4

PC-3

PA-3

0.3~0.5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50%为基准。

3粘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应符合表8.4.2的规定。当粘层油上铺筑薄层大孔隙排水路面时,粘层油的用量宜增加到0.6~1.0L/m2。沥青层间兼做封层的粘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其用量不宜少于1.0L/m2。

4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5粘层油喷洒应符合本规范第8.4.1条的有关规定。

8.4.3封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

2用于稀浆封层的混合料其配比应经设计、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沥青(乳化沥青)和集料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设计确定。

4沥青应撒布均匀、不露白,封层应不透水。

8.4.4当气温在10℃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得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

8.5检验标准

8.5.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

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

每批次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

2)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进场检验报告。

3)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本规范第8.2.5条的

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

4)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检查数量:每日、每品种检查1次。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2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小于96%;对次

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 mm 。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3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得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

点数

纵断高程(mm)±15 20

m 1 用水准仪测量

中线偏位(mm)≤2010

0m 1 用经纬仪测量

平整度(mm )标准差

σ值

快速路、主

干路

1.5 10

0m

路宽

(m)

﹤9 1

用测平仪检测,见注

1

9~

15 2

次干路、支

2.4 ﹥15 3

最大

间隙

次干路、支

5 20m 路宽

(m)

﹤9 1

用3m直尺和塞尺连

续量取两尺,取最大

9~

15 2

15 3

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40

m 1 用钢尺量

横坡±0.3%且不反坡20

m

路宽

(m)

﹤9 2

用水准仪测量

9~

15 4

15 6

井框与路面高差(mm)≤5每座 1 十字法,用直尺、塞

尺量取最大值

抗滑

摩擦系

符合设计要求

20

0m

1 摆式仪

全线连续横向力系数车

构造深

符合设计要求

20

0m 1

砂铺法、

激光构造深度仪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2.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撒泼透层油、粘层油;

4.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

6.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十字法检查中,

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8.5.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面层所用乳化沥青的品种、性能和集料的规格、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查进场复查报告。

2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复称。

3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5~-5 mm 。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一般项目

4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不得有明显轮迹、粗细骨料集中、推挤、裂缝、脱落等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2的规定。

表8.5.2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点数

纵断高程(mm)±20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中线偏位(mm)≤20100m 1 用经纬仪测量

平整度(mm)≤1020m

路宽

(m)

<9 1

用3m直尺、塞尺连续量

两尺取较大值

9~

15 2

>15 3

宽度(mm)不小于设

计值

40m 1 用钢尺量

横坡±0.3%且不

反坡

20m 路宽

(m)

<9 2

用水准仪测量

9~

15 4

>15 6

井框与路面高差(mm)≤5每座 1 十字法,用直尺、塞尺

量取最大值

抗滑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

要求

200m

1 摆式仪

全线连续横向力系数车构造深度

符合设计

要求

200m 1

砂铺法、

激光构造深度仪

8.5.3粘层、透层与封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透层、粘层、封层所采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和封层粒料质量、规格应符合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品种、批次,同品种、同批次检查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一般项目

2透层、粘层、封层的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

检查数量:每40m抽检1处。

检验方法:用尺量。

3封层油层与粒料洒布应均匀,不得有松散、裂缝、油丁、泛油、波浪、花白、漏洒、堆积、污染其它构筑物等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9.1一般规定

9.1.1施工前应将基层清扫干净,并对路缘石、检查井等采取防止喷洒沥青污染的措施。

9.1.2各工序应紧密衔接,当日的作业段宜当日完成。

9.1.3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臵面层,宜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宜在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

9.1.4各层集料必须保持干燥、洁净,喷洒沥青宜在3级(含)风以下进行。

9.1.5沥青贯入式面层与表面处臵面层碾压定形后,应通过有序开放交通,并控制车速碾压成型。开放交通后发现泛油时,应撒嵌缝料处理。

9.2沥青贯入式面层

9.2.1沥青贯入式面层宜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使用。其主石料层厚应根据碎石的粒径确定,厚度不宜超过10cm。

9.2.2沥青贯入式面层应按贯入深度并根据实践经验与试验,选择主层及其它各层的集料粒径与沥青用量。主层集料中大于颗粒范围中值的不得小于50%。

9.2.3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材料宜选道路用B级沥青或由其配制的快裂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1)或阴离子乳化沥青(PA-1)。

2集料应选择有棱角、嵌挤性好的坚硬石料;当使用破碎砾石时,具有一个破碎面的颗粒应大于80%,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应大于60%。主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结构层厚相匹配。

9.2.4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宜符合表9.2.4的规定。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18-01-14T16:36:04.3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作者:左秋凤1 王南2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公路工程的技术投入和质量监控。 1陕西省渭南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2陕西省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公路工程的技术投入和质量监控。笔者就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浅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前言 近年来,公路建设工程取得巨大成绩,对公路的通行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公路畅通无阻,常年无病害,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 一.严抓原材料进场关,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设计是关键 在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对于高速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需要强调的是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设计确定集料、油石比、级配等。 三.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若二灰碎石基层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试验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应进行试验段的铺筑,试铺段长度宜200~500m,通过试铺应确定以下几个参数:①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②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③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④确定松铺系数;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⑤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⑥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质量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每天需左抽提筛分试验、马歇尔试验等。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不小于90%。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2.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①为了确保摊铺温度,运输车辆都得用油毡覆盖;②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防止混合料粘连;③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减少离析现象;④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3.沥青混合料摊铺 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以上。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机械摊铺过程中,无特殊情况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横纵缝的施工质量。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一般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六.施工过程中检测 严格按照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项目和频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高程、中线偏位等。 4.施工完的面层及时报验,不符合标准的部位,能够修补的要及时修补,无法补救的必须返工,决不含糊。 七.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整个路面工程的功能性作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整个工程的精华部分,是真正体现管理、技术、设备等综合能力、水平的部分。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严密的质保体系、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而且还要精心进行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资料

1 总则 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1.0.2 本规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油沥青的全过程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 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英) , 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英),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 天然沥青natural bitumen (英)natural asphalt(美) 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prime 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tack 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seal 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1.10稀浆封层slurry seal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 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范第1.0.3条 的规 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 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 查的 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范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源等情况选用。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3.1.3选用。 第3.1.4条沥青标号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采用其他标号的沥青及稀释剂进行掺配,配制所需材料的比例应由试验室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配后决定。施工时配制成的沥青,应由试验室每天取样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制比例。 第3.1.5条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3.1.5的规定.加热后的保温时间宜为:道路石油沥青不超过6小时;煤沥青不超过3小时。当天加热的沥青宜当天用完,避免对沥青多次加热。 在城市沥青厂中,沥青在贮油池中的保温温度,一般石油沥青宜为80~110?;煤沥青宜为70~9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基层准备及透层油施工 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侧石、平石等构筑物进行遮挡防护。洒布后不致流淌、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形成油膜。 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杂物喷洒粘油层。 2测定基准线 在准备好底层后进行测量放样,标出的沥青料松铺厚度,并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与标高的控制基准线。路边根据以平石确立基准面,中部采用钢桩定位,使用钢丝绳做引导高程。 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1)沥青混合料拌制 采用间歇式拌与机,沥青砼拌与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与时间为40S。经计算已保证铺筑能够连续进行。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180℃(改性沥青高10~20℃),矿料比沥青高10~20℃,控制沥青混与料生产温度在 150~175℃范围内。 拌与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与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 (2)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与侧板抹油

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柴油、水=1:3),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装料时,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分三次装载。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与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到指定位置,并不用于本工程。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自动找平装置的沥青摊铺机铺筑,根据摊铺机的摊铺界限与路面宽度、横坡等划分摊铺板块,单面路拱的道路一次性摊铺路面全宽,双路拱分两幅摊铺。 摊铺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并检查操作系统就是否正常。首先在起点处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顶面为松铺顶面,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按路线方向纵向行走,摊铺速度均匀、连续、不发生间断或停机,以保证面层平整,起步速度为1m/min,正常速度3m/min。混合料溢出储料斗,落在前方,则迅速清除,在摊铺过程中及时用直尺检测就是否满足要求。 雨、污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附近由人工铺筑混合料,并进行热夯。对机械不能到达的死角,用人工扣锹法进行摊铺,局部作适当整平以补齐漏铺处,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正路拱。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 5接缝施工 路面分两幅施工时,纵向缝采用采用自然缝。摊铺前,清除界面处松散的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机械铺筑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2 机具设备 2.2.1 主要机械设备 2.2.1.1 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2.1.2 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2.2.1.3 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2.2.2 施工及检测工具 2.2.2.1 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镦锤、烙铁、手锤、测镦、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2.2.2.2 检测工具:3m 直尺、测平机、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平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 2.3.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应在路缘石安装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 2.3.3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前,应对下面层和桥面混凝土铺装进行质量检测汇总。对存在缺陷部分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 2.3.4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应在下面层及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中、下面层表面泥泞、污染等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 2.3.5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2.4 技术处理 2.4.1 调查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可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组织交底。 2.4.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成立施工组织机构,使施工准备、摊铺、压实、质检、后勤和设备保障等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4.3 对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铺筑试验段进行检验,对拌合、运输、摊铺、碾压以及工序衔接等进行优化,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方法 3.2.1 测量放线:参照本册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忸101 )测放。 3.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3.2.2.1 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 3.2.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 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相应的规定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第1.0.3条的规 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 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 查的 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源等情况选用。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3.1.3选用。 第3.1.4条沥青标号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采用其他标号的沥青及稀释剂进行掺配,配制所需材料的比例应由试验室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配后决定。施工时配制成的沥青,应由试验室每天取样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制比例。 第3.1.5条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3.1.5的规定.加热后的保温时间宜为:道路石油沥青不超过6小时;煤沥青不超过3小时。当天加热的沥青宜当天用完,避免对沥青多次加热。 在城市沥青厂中,沥青在贮油池中的保温温度,一般石油沥青宜为80~110?;煤沥青宜为70~90?。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新)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 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 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2——94) 1.0.5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 1.0.6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使身体受到损害。 4.2.1 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各类沥青面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铺筑沥青路面时,应采用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沥青。 表C.1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AH-13 0AH-11 AH-9 AH- 70 AH- 50 针入度(25o C,100g,5s)(0.1mm) 120~ 140 100~ 120 80~ 100 60 ~80 40 ~60 延度(5cm/min,15o C)不小于(cm)10010010010080 软化点(环球法)(o C) 40~ 50 41~ 51 42~ 52 44 ~54 45 ~55 闪点(COC)不小于(o C)230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3 密度(15o C)(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0 薄膜加热试验163o C5h 质量损失不大于(%) 1.3 1.2 1.00.80.6针入度比不小于(%)4548505558延度(25o C)不小于(cm)7575755040

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 .12的技术要求。 表C.12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视密度不小于(t/m3) 2.5 2.45含水量不大于(%)1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 <0.075mm (%) 100 90~100 75~100 100 90~100 70~100 外观无团粒结块 7.3.4 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应不小于800次/mm,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mm。 7.6.7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 拌沥青混合料。 7.7.1 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l0cm。 7.9.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11.4.4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种施工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项目与频度应不少于本规范附录E表E.1的规定。 表E.1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材料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 石油沥青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含蜡量 每100t 1次 每100t 1次 每100t 1次 必要时 每100t 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 - 86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沥青路面的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一章和七个附录。内容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上拌下贯式、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等路面;还有透层、粘层、封层和附属工程(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停车场、桥面),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交通部 1985年12月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 第1.0.3条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 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 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范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 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 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 源等情况选用。 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 的规定。 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 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选用。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合料拌→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开放交通→检验 1.2操作要点 1.2.1 施工准备 1) 根据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对拌和机进行调试,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2) 经检验,下承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要求,即可进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摊铺。 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沥青路面的施工,禁在10℃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4) 透层油宜采用高渗透性透层油,用量为1.0~1.2kg/m2(沥青含量50%)。 5) 粘层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路面均匀满布粘层油,用量0.5~0.7 kg/m2(沥青含量50%)。 1.2.2实验室操作规定 所有操作规程完全按《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有部分注意事项如下 1)、混合料拌和注意事项: (1)按常规法准备相应的各种集料、矿料、沥青;各种集料、矿料加热温度:-195℃,基质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2)将加热后的集料倒入拌和锅中,加入按比例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样品,干拌90s;再加入(按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设计好的沥青用量,一起湿拌90s;最后加入矿粉拌和90s; (3)用小铲将拌合好的混合料铲入容器,进行简单的手工拌合,使混合料中各种粗细集料能均匀分布。 2)、马歇尔击实成型、车辙件成型及养护要求: (1)马歇尔击实成型温度170±5℃,车辙成型温度170±5℃; (2)在成型倒料时,请注意集料的均匀性,禁止直接倒入,应用小铲将混合料均匀沿试模由边至中铲入试模,然后按试验规程④进行夯实; (3)成型试件密度应符合马歇尔标准击实试样密度100±1%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是先试压4次(8个来回),然后调转向再压24次(48个来回); (4)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48h为宜; 备注: ①手工搅拌时请注意保持温度应不低于车辙或马歇尔试件成型温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当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对选定的石粉、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符合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经考虑到菜石场的生产量。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基层表面清理与检验 (1)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物,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 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检查里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若二灰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②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面高程调整; ③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过度段调整。 (3)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的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试铺段施工 (1)在进行大规模施工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 方法测定芯样密度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 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 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 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马歇尔密度 的压实度为理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检验分 析研究,以供参考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 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 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 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对任意一种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都是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项目,在路面质量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以下简称“测试规程”)给出其定义式为:K=ρs/ρox100(%)式中:K—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ρ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实际密度(g/cm3),ρo—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中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为拌和厂当天取样的马 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ρs或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ρo,客观上实际密度和标准密度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定值,因此,压实度也为定值。但由于标准密度取值方法、实际密度试验方法等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检测 按照现行规范,标准密度可以有两种取值方法,即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或当天 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经验, 我们发现此二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1 试验路段路面芯样的密度我们知道,在正式摊铺之前都要铺筑试验 路段,其目的主要是:①确定生产采用的标准配合比;②确定松铺系数;③确定 碾压方法和碾压遍数。只要确定了上述参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即可正常进行。 在确定上述参数时,压实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当然,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 的因素如油石比、级配和施工条件等都不发生变化的话,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也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密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它会因当时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以 及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以某路段的实际生产为例,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型为AC-251,最佳油石比为 4.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天的生产状况与试验路 的生产状况很难保持一致,在一定范围内有着相对较大的变化。因此,以试验路段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实际应用中也很少以此作为标 准密度。 1.2 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常用当天取样的马歇尔密度作为标准密度ρo来计算压实度,当天马歇尔密度是从当天生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396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承包范围: 本项目承包范围为公路道路工程,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及路肩。 (二)工程简介: 本合同项目为XXXXXXXXXX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起点于XXXXXXXXXXXX,经XXXXXXX,终于XXXXXXXX。工程范围:本合同段工程路线全长约XXXXX公里,设计技术标准为XXXXXXX级公路,路面宽XXXX米;本工程的设计指标为:公路路线等级采用XXX级公路标准,路面宽XXXXm,路基宽XXXX米,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XXX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cm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土方拟采用机械施工、人工辅助作业的施工方案,分段、

分层开挖、填筑,同步提高逐渐成型,施工时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运土行车路线,限制人为活动范围,尽量减少对新路基基底的扰动和破坏,合理安排好各道工序的连接,控制好路基填筑密实度及分层填筑厚度。 (一)施工测量 1.开工之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和绘制; 2.每段测量完成后,将所有测量原始记录和成果资料一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核查; 3.经监理工程师核准测量成果后,按图纸要求现场设至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边沟的具体位置,标明轮廓,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核准; 4.施工测量精度符合《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施工放样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二)旧路开挖 1.路基开挖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所有挖方作业均按照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以及监理工程师的具体要求进行。 2.旧路开挖:对全段拟采用挖掘机破除推运,破除时合理划分作业段,先破除旧路结构层,再进行原路基填土的开挖。开挖深度至新建路床顶面以下80cm后用6%生石灰处理老路基30cm厚。全线设计路基顶0~80cm用素土回填,破除老路材料除水泥混凝土板外,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 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 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 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 决以下问题: (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6)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7)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5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 沥青混合料拌制

小区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

第一节小区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 一、乳化沥青 (一)一般规定 <1>乳化沥青是指以石油沥青为原材料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乳化沥青。 <2>乳化沥青必须与矿料有良好的胶结能力。 <3>乳化沥青路面采用冷法施工。其成型期间,必须加强养护。 (二)原材料 <1>根据施工季节、所在地区的气候和交通状况,选用合适的道路石油沥青。 <2>选择乳化剂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2.1>抽样复验所选择的乳化剂的浓度和离子类型。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生产厂的产品标准。 <2.2>选定的乳化剂试制乳化沥青样品,用显微镜观测,直径5μm以下的沥青微粒应大于微粒总数的80%。 <3>制备阴、阳离子乳化沥青用水,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的规定。 (三)乳化沥青的制备 <1>制作乳化沥青时的乳化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宜为40~70℃;石油沥青的温度宜为120~160℃;乳化机械的温度宜在60℃以上。低温季节制备乳化沥青时,应预热乳化机械、油泵及管线。 <2>乳化机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胶体磨、均油机或其它类型的乳化器。 <3>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3.1>按配比将乳化剂(需要时掺入稳定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制成乳化剂水溶液。乳化剂用量宜为乳化沥青质量的0.3%~0.8%(按有效含量为100%计算); <3.2>石油沥青不应含杂质和块状物,必须经过脱水、过滤;

<3.3>将乳化剂水溶液和石油沥青均匀加热到规定的温度,按配比匀速注入乳化机械。加温时,应防止温度过高形成大量泡沫溢出,造成事故。 <3.4>乳化沥青制成后,应先送入贮存池,抽样检验合格后,再泵入贮存容器。 <4>寒冷地区乳化沥青的生产设备,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四)贮存与运输 <1>不同离子型的乳化沥青容器严禁混用。 <2>乳化沥青的贮存设备,应备有搅拌装置,以保证上下层浓度均匀。 <3>乳化沥青贮运温度宜在20℃以上。 <4>乳化沥青应采用油罐装运。 二、对基层的要求 <1>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基层,均可作为乳化沥青路面的基层。 <2>基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2.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3>拱度与面层一致,表面必须平整、密实; <2.4>与面层结合良好。 <3>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和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必须对基层(含旧路面做基层)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拱度、强度进行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铺筑乳化沥青面层。 三、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与贯入式路面 (一)一般规定 <1>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与贯入式路面施工,工序必须衔接紧密。乳化沥青喷洒完毕待其表面破乳时,立即撒铺集料并及时碾压。 <2>用于表面处治与贯入式的乳化沥青,可根据集料的材质选择快裂阴、阳离子乳化沥青。 <3>集料宜采用碎石或轧制砾石,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的《沥青路面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