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爱因斯坦传

爱因斯坦传

爱因斯坦传
爱因斯坦传

爱因斯坦传

一个天才的诞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星期五,出生于德国南音p一个富庶的城镇马尔姆。他是赫尔曼·爱因斯坦与其妻子保利娜·内·科赫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儿子。爱因斯坦出世不久就引起人们的议论。他的母亲担心他那个形状奇特的脑袋,甚至害怕他在智力上有缺陷,因为他在呀呀学语时显得非常迟钝。

爱因斯坦长得强壮、健康,尽管他从来不喜欢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并声言它们让他感到疲劳和头晕。他是一个安静而孤僻的孩子,喜爱阅读和听音乐。到爱因斯坦家来作客的人都指出这样的事实,即他们从未看到爱因斯坦阅读一本轻松或无聊的书籍,他做事总是非常认真而且目的明确。他还十分耐心、细致和果断。他的母系记得,他曾常常把时间花在用扑克牌建造高而易倒的房屋上面。

虽然爱因斯坦很文静,但也不是那么顺从被动。他的第一位老师—他大约5岁时的家庭教师—在阿尔伯特向她抛椅子时,就拒绝继续为爱因斯坦授课了。阿尔伯特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但仍然非常固执。当他成年以后,他运用他的力量和决心不仅帮助他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帮助许多其他的人。

爱因斯坦的文静的外表下隐藏着相当丰富的想象力。有一个星期日,他的父母带他去看一次军队游行,以为他会喜欢鼓声和号角声,以及穿着整齐的士兵列队前进的壮观场面。令他们惊讶的是,爱国斯坦看到这个场面哭了起来。平安地回到家里以后,他解释说他害怕这么多人一起行进的场面,那就像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庞大而可怕的机器。

他从未忘记第一次看到的有组织的军队所带来的厌恶和恐惧感。

音乐和数学

爱因斯坦一家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一种快乐、温暖和可爱的家庭气氛,爱因斯坦在整个一生中与他们以及他的妹妹玛亚始终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这种家庭温暖中继承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成为他的性格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之一。虽然他天生就是一个孤独者,但成年后他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写了许许多多书信,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分享他的思想和信念。在大多数现在尚存的爱因斯坦照片中,他总是开朗地微笑着。

爱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对颇有才智的夫妇。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和充满活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她非常重视学习,并鼓励爱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学校勤奋学习。回首往事,爱因斯坦记得他是通过聆听母亲弹奏钢琴才开始喜爱音乐的。爱

因斯坦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极大前途,但他家太穷,无法送他去读大学。他与其兄弟雅各布合伙经营,1885年时兄弟俩和他们一家迁往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并在那里开办了一家工厂。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父对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非常高兴。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次他生病躺在床上,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这件普通的礼物成为阿尔伯特一生的转折点。指南针内的那根指针从表面看完全封闭、孤立和无法接近,它似乎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握着,使它指向北方。他非常激动,以至“浑身颤抖并患了感冒”。虽然他只有5岁,他已经意识到“这些物体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些东西”。从那时起,他就想要找出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一种类似的神秘事物,这次是与数字有关。他的叔父雅各布一直让他去解许多数学上的难题。每当他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自豪或者满足。事情更像是他已经瞥见了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一个美丽而有序的结构。这种认识引出了“一种强烈的快乐感”,并激励他找出有关数学方面所能发现的所有内容。同样,他对科学也相当着迷。他还缠住父亲和叔父问这样的问题:“黑暗是如何发生的?”“太阳光的组成成份是什么?”“沿一条光束传播会是什么样子?”

在学校获得的成功

爱因斯坦并不喜欢学校,而且与其他孩子交往也不愉快。但他学习勤奋,成绩出色,尤其是在数学和拉丁语方面。1886年,当爱因斯坦7岁时,他的母亲自豪地写信告诉他的祖母,“昨天阿尔伯特收到了考试分数,他又是第一名,他的成绩报告单非常出色。”

到10岁时,爱因斯坦开始在课后的业余时间自己钻研数学。此外,他还从家庭和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和鼓励。一位名叫马克斯·塔尔穆特的医学院学生经常到爱因斯坦家里吃晚餐,他借给爱因斯坦许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并花很多时间与他一起讨论各种数学上的想法。另一位朋友送给阿尔伯特一本几何学教科书,他记得“该书内容的简洁明确给他留下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印象”。

上帝与自然

爱因斯坦还在家里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并非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信仰。有一段时期,爱回斯坦深深地专注于宗教——他甚至在来回学校的路上谱写一些乐曲赞美上帝。这种宗教上的兴趣仅仅持续了一年,当他12岁时,爱回斯坦就不再相信他的老师们所描绘的那种上帝了。然而他从未对大自然的崇高伟大失去敬仰之心,也不希望放弃研究那些比他所谓的“仅仅个人的”东西更加伟大的事物。

离开德国

1894年,爱因斯坦一家在慕尼黑的产业开始面临破产。他们全家跨越阿尔卑斯山迁到意大利,那里的前途显得光明一些。当时只有15岁的爱因斯坦留在慕尼黑完成他的学业。爱因斯坦非常想念他的父母和妹妹,不愿独自在慕尼黑生活。他仍然讨厌学校,而且他身上显而易见的聪慧以及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惹恼了他的老师们。其中有位老师甚至说,如果爱因斯坦不来上他的课,他将感到非常高兴。阿尔伯特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事。这位教师回答道,“是的,你没有做错什么。但你坐在后排微笑着,这就冒犯了一位老师在班级中教课所必需的尊言。”爱回斯坦非常担心被迫服兵役,如果他到17岁时还留在德国就不得不这么做。他痛恨暴力,并对那种任何人放弃他们的自由意志而去服从命令—也许是去杀死另外一个人的命令—的主张感到反感。长大后,他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相信所有的战争都是邪恶的,而人类最美好的未来只能通过合作而不是冲突来实现。

1895年,爱因斯坦离开慕尼黑,到意大利与他的父母团聚。对于他离开学校的举动,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和生气,但爱因斯坦保证他会在家里自学,并参加瑞士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他还宣布了他准备放弃德国国籍而成为一名瑞士公民的计划。

仅在慕尼黑停留了6个月以后,而且没有任何老师给予指导,爱因斯坦参加了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他未能通过考试。但是,他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他到阿劳的一所高中为考试作更加充分的准备,那是瑞士的德语区。他非常喜欢在那里度过的时光—这里要比德国的学校更加自由和无拘无束,而且他也喜欢这所学校里的教师。

当他仍在为入学考试作准备时,爱回斯坦用法文写了一篇简短的随笔,题目为“我未来的计划”。在这篇随笔中,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从事科学生涯,“…二··去研究数学和物理学。我设想我将来会成为一名自然科学的教师,所以选择了其中的理论部分。下面就是引导我确定这个计划的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我在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方面所具有的素质……一个人总喜欢做他最为擅长的事情。当然,以科研为职业所包含的一定独立性也令我很感兴趣。”

优异的成绩

1896年,17岁的爱回斯坦从阿劳的中学获得一张文凭,使他有资格不用参加入学考试而直接到理工学院注册。他文凭上的成绩相当出色:代数、几何、“画法几何”、物理和历史为6分(最高成绩);德语、意大利语。化学和自然历史(即生物学)为5分(优秀);地理、艺术和技术制图为4分(良好)。

爱因斯坦正式放弃了他的德国国籍,并开始在理工学院的学生生活。爱因斯坦在那里学

习了4年的课程,这使他有资格担当数学和物理学方面高中水平的专业教师。他勤奋学习、阅读和思考,并花大量时间独自做试验。但他的老师们并不常表扬他。其中有一位教授海回里希·韦伯曾刻薄地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孩子,爱因斯坦,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你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你不接受别人教你的东西。”对爱因斯坦来说,他并没有对韦伯的讲授内容作过多的思考。他抱怨说韦伯忽略了过去几年时问里物理学领域发生的所有激动人心的新进展,而仍然把讲授内容集中于常规、无聊和过时的论题。

天才

1905年至1915年对年轻的爱因斯坦来说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期。即便是在他得到专利局的工作之前,他就开始在当时主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又。1903年,爱因斯坦与另外两位年轻的科学家一起组建了一个“学会”或俱乐部,他们经常聚会讨论物理学、哲学和文学。他们还在一起进餐—通常是香肠。乳酪、水果和茶之类的简单食品。爱因斯坦记得,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有一份满意而胜任的工作,有一群相互支持的朋友,还有支持他工作的聪明妻子以及他那新降生的可爱儿于。爱因斯坦开始提出一系列完全令人惊讶的构想,它们将要改变物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们认识解释这个世界的方式。

“非凡的一年”

1905年也许可以称为爱因斯坦“非凡的一年”—就像1666年成为伊萨克·牛顿的非凡一年那样。在几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又,发表了两篇具有惊人独创性的科学论文(其中概述了他的狭义相对沦理论),并撰写了另外两篇同样广为接受的文章。爱因斯坦用数学公式表述了他的想法,它们要比文字更加准确严密。但他使用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数学形式,非专业人员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的,因此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文字表述仍然是我们理解他的发现并评价其重要性的唯一手段。

在爱因斯坦之前

爱因斯坦对科学思想的革命性贡献最好应放在他之前的人们是如何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的背景上来看待。在爱因斯坦之前,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另一位生活于17世纪的物理学天才伊萨克·牛顿所提出的理论。牛顿曾解释说,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遵守一系列定律,他着手研究这些定律如何起作用,并用数学形式将它们表述出来。早在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之前,科学家们就己经开始怀疑牛顿的那些定律是否总是正确的,但还没有人能够提出一套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

牛顿所提出的最重要定律就是运动定律以及引力起作用的方式。牛顿的运动定律描述了一种力(比如“推力”)是如何影响它所作用的物体的,而受到推力作用的物体的加速度则

取决于该推力的大小。

牛顿的引力定律指出,宇宙中每个单独的物体都会以一种力—称为引力—吸引其他的物体,而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各物体的质量。物体越大(或者越重),它对其他物体所产生的力(“拉力”)就越大。

因此,牛顿眼中的宇宙处于一种稳定的变化状态之中—每样东西要么是在不断加速,要么就是在不断减速。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在科学上是颇有帮助的。已为事物所发生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比如一颗不断加速的子弹与它所要击中的目标之间—现在就能准确地测量出来。而观察者站在何处来进行测量则是无关紧要的。

科学家们的新问题

牛顿的引力定律被后来的科学家们用来解释有关宇宙的现象,比如为什么地球和其他行星以它们现在的方式围绕太阳运行。但它同样向科学家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牛顿定律无法完全解释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如果没有东西是处于静上的,那么我们如何能测量物体之间的准确距离,或者时间发生之间的准确时间呢?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测量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是如何运动的。

科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朝着解决其中某些部分的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个世界不得不等待两百多年,等待另一位像牛顿一样伟大的天下来提出一套描述有关时间和空间如何加以测量的全新的定津体系。这位天才就是爱因斯坦。

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虽然牛顿自己的定律指出了其他方法,但他直到去世前始终相信,我们能够,通过测量找到地球表面上事件发生的准确地点,以及两个单独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准确时间间隔。我们所需的只是足够长的尺子和完全准确的时钟。牛顿称这些精确的测量为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尽管这看来是正确的—实际上它似乎是简单的常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爱因斯坦做了大量工作对这些陈旧的假设提出怀疑,并指出了一种新的和更加准确的方法,来描述真实世界中所实际发生的情况。

测量空间

假想有一列火车,以一定的速度在铁轨上运行。在其中某节车厢内,一位饥饿的旅客正在吃一块乳酪三明治。火车迅速通过一个车站,在这段时间内该旅客咬了两大口三明治。从那个旅客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她所咬的每口都处于完全相同的位置。毕竟,在整个旅程中她始终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在车厢里来回走动。

但倘若火车经过车站月台时,你就站在那里,那么情况会怎样呢?你会看到那个旅客咬第一口三明治是在火车刚与你平行驶过的时候,然后稍过一会,你会看到当火车在铁轨上移动了几米以后她才咬了另一口。从你的角度来看,那个旅客所咬的两口三明治分别发生在不同的位置,两者相距有数米的距离。

因此,我们如何能测量出该旅客第二次咬三明治的位置呢?她是一边稳坐在同样位置一边咀嚼那两口三明治,还是在两个相距几米的不同地点咬三明治?谁能说出三明治在空间中的“真买”位置呢?是坐在火车中的那个旅客,还是站在车站月台上的人呢?

爱因斯坦指出,问题就在于观察的过程。如果我们是立即看到的,那么描述咬第二口三明治所发生的位置就不会有任何困难。但我们只能借助于光线才能看见事物,而光则是以一定的速度运行的,尽管其速度极快。任何描述事情发生位置的理论都必须将观察者包括在内。并不存在诸如“绝对”空间这样的事情。

测量时间

假设另外有一列火车,那是一列运送贵重包裹的长而速度较慢的火车,并由一名警卫看护,他坐在火车后面的行李车厢内。火车司机自然是在列车前面驾驶机车。在火车中央的车厢内有几名旅客,他们处于司机和警卫之间。

这列火车刚离开某个车站,它就受到一伙埋伏于铁路线旁边不同位置的劫匪的袭击。其中两名劫匪拥有枪支。他们同时向司机和警卫开枪射击。

火车中央的旅客们听到两声同时发出的枪响。他们感到惊慌。随后,当他们描述所发生的情况时,他们声称司机和警卫是同时遭到射击的。他们说的是实话,因为那就是他们听到的情况。

但有一个售票员在列车经过时听到两声单独的枪响,一前一后发生。一声枪响听起来离她近些,而另一声则较远。前面那声离她较近的枪响是击中警卫的射击。而后面那声听来离她较远的枪响则是击中火车司机的射击。于是售票员有充分的理由说,警卫是在司机之前遭到射击的。

同样,我们凭什么说哪种说法是对事件的正确描述呢?还是旅客们和售票员的说法都正确?根据他们所听到的情况,他们描述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次同样的枪声。这就表明,牛顿的绝对时间理论—它指出我们应仅能测量出任何一个事件的准确时间—必然也是错误的。

测量光速

87年,也就是爱因斯坦8岁时,有两位美国科学家莫利和迈克耳孙设计了一个试验,尝试测量光的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光的常速被发现,那么就能提供一个用来测

量其他事件或距离的固定点。我们从上面的例子已经看出,类似这样的标准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他们的试验还旨在显示,从遥远的星球射来的光线是如何通过似乎“空无的”空间到达我们这里的。

莫利和迈克耳孙将他们的试验建立在19世纪一位名叫麦克斯韦的科学家的发现基础上。他计算出光应当以一种固定的速度,并借助一种称为“以太”的看不见物质所产生的波传播。1865年,麦克斯韦是第一个提出一套关于光如何产生—并指出光的移动速度有多快—的完整理论的人,虽然他无法予以证明。

但是,当时还没有人知道光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究竟有多快。莫利和迈克耳孙相信,宇宙中充满了以太的物质。如果以太在各处都是一样的,那么光在穿过以太时将始终以相问的速度行进。问题在于如何来测量这个速度,回为任何想要测量光在以太中的穿行速度的人,他自己也在以太中穿行。这里就存在另一个问题。如果以太的确存在,那么地球穿越它的运动是否会产生一股“风”,从而加快或减慢(取决于它移动的方式)任何穿过它的光线的速度呢?

莫利和迈克耳孙有一个好主意。他们利用一系列的镜子来反射光线,其中有些镜子面对着假设地球穿过以太的方向,有些镜子则正好方向相反,还有一些镜子则与地球的运动方向成直角。他们想要测量出光线在不同方向穿过以太的时间,并比较其结果。他们预期,当光线与地球穿过以太的方向相同时应当行进得较快,而朝相反方向时就行进得较慢。这就能证明麦克斯韦的以太理论是否正确。

出人意料的结果

实验显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令他们惊讶的是,莫利和迈克耳孙发现无论从何处射来的光线,其行进速度都是相同的。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为此大伤脑筋,他们想方设法解释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是否这个试验是有缺陷的?莫利和迈克耳孙的时钟是否坏了?物理学的那些定理是否是错误的?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1887年以后的年月中,有许多科学论文相继发表,为莫利和迈克耳孙所得到的意外结果提出各种可能的理由,并就麦克斯韦的光波和以太理论展开讨论。当爱因斯坦还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时,他就已经阅读过麦克斯韦的著作。事实上,那正是他与韦伯教授发生争议的论题之一。他感到韦伯教授应当让他的学生们了解那些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最伟大人物所研究的论题。爱因斯坦自己也读过有关莫利和迈克耳孙的试验的著作,以及为了解释他们的意外发现所作出的各种努力。

爱因斯坦的答案

1905年时,爱因斯坦的一切事情都非常顺利。他感到家庭生活非常幸福—尽管十分短暂,而且他对自己的工作也感到安心和满足。6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对莫利和迈克耳孙试验的奇怪结果作出了解释。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

爱因斯坦指出,莫利和迈克耳孙所获得的意外结果是能够加以解释的,并提出了以下两点看法:第一,不存在以太;第二,时间的测量取决于进行测量的人相对于所测量的对象之间的速度。唯一确定不变的是光的速度,而这就是他们所发现的结果。为了得到光速的这个常数,空间的测量必须随着时间的测量而作出改变。

爱因斯坦当时并非是唯—一个不相信以太存在的科学家。那些研究原子—当时已知的最小物质粒子—的科学家们所作出的发现同样使有些人会产生怀疑,包括爱时间不是绝对的关于时间的测量,爱因斯坦指出人们应当从现在开始放弃相信牛顿的绝对时间理论,就像他们已经放弃相信牛顿的绝对空间的旧理论一样。它并没有准确描述事物的实际发生情况。

相反,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它很快被称为狭义相对论。根据这个理论,物理学的定律对所有观察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他们在固定的方向上以不变的速度移动。例如,如果你推某人一下,他就会摔倒,不管他是站在地面上还是在一架沿着直线快速飞行的飞机上。虽然爱因斯坦的想法这样表述听起来相当简单和明确,但是它会引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结论。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爱因斯坦的第一个结论—即无论谁进行测量,光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可以解释莫利和迈克耳孙试验的意外结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述,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出所有的观察者都会测得相同的光速,不管他们自己以多快的速度运动。当然,那就是莫利和迈克耳孙所发现的结果。

E=mC^2

从爱因斯坦那个似乎颇为简单的想法中得出的其他结论还包括他的著名公式E=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光速),它进一步预言现实世界中没有一样事物的运行速度会超过光速。除了放弃牛顿的绝对时间理论以外,爱因斯坦还指出时间的流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他们移动速度的快慢。例如,如果宇航员在宇宙空间进行长途旅行,并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那么他们的时间流逝得要比留在地球上的人们慢得多。但是对那些以日常速度运动的人们来说,牛顿定律仍然是适用的。爱因斯坦还预言,如果观察者能够观察到那些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行的物体,那么就会发现其他一些奇特的现象—即它们会变得极短,而其质量会大量增加。

爱因斯坦教授

继1905年6月的开创性论文发表后,爱因斯坦又陆续发表了几篇论文。1907年,他发表了一篇有关20世纪物理学的另一项重大发现—量子理论—的论文,这是最早的有关论文之一。爱因斯坦的著作终于为世人所知,他不断接到全欧洲许多大学的工作邀请。这同仅仅几年前的境遇完全不同,当时他只是一个小地区中学的一个临时教师。

1909年,爱因斯坦从专利局辞职,并被任命为苏黎世大学的教授。他还得到一生中众多荣誉学位中的第一个,以褒奖他对科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从苏黎世搬到布拉格,又从布拉格迁往柏林,在那里他得到一个专门为他设立的职位,担当一个颇有声望的新研究所的所长。他没有教学任务,可以自由地专注于他的研究。1913年,爱因斯坦还被邀请加入杰出的普鲁士科学院。虽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当时只有34岁,但他已经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

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的那篇论文只是有关相对论的一系列详尽论述的第一阶段。在随后的10年里,爱因斯坦努力扩展他的理论,并对其他许多论题进行阐述。起初,相对论并未在其物理学定律的阐述中把引力效应包括进去。爱因斯坦要到1915年才最终把引力融入相对论中,当时他发表了相对论的一个更为复杂的新版本,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广义相对论”。

“没有人会相信你”

当时,爱因斯坦面临着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反对。他那种奇怪的新理论似乎不大可能让人接受,而且非常难以理解。爱因斯坦曾经回忆起,当他描述如何努力尝试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时候,有一位老资格的同行这样对他说,“作为一个长者,我不得不劝诫你不要搞这种理论,因为首先你不会获得成功;即便你成功了,也没有人会相信你。”

但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就像年幼时把椅子扔向老师的孩子一样坚定执著。1915年,他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理论,并用数学形式把它表述出来。他十年勤奋努力的成果对今天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它们改变了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一种新的世界观爱因斯坦的理论远不只是解释了莫利和迈克耳孙试验的结果。它提供了每个人都在寻求的一种新的基本法则,以取代牛顿对物理学中许多最重要问题的解释。更有甚者,它使得人们能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新方式来看待和了解这个世界。人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常识”遭到了彻底的瓦解。

有些人感到他们不再能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证据,但还有其他许多人则对爱因斯坦所发现的神秘的自然定律,激发出敬畏和惊叹的感觉。而对那些能够理解爱因斯坦理论背后的数学推导的科学家们来说,相对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帮助他们探索我们所生活的这个

世界,并对整个宇宙做出一些令人惊讶的新发现。

虽然爱因斯坦的发现是极其抽象和学术性的,但它们仍然影响到作家、哲学家和艺术家,尤其是科幻小说作家。自从1919年的天文台照片支持了他的部分预测后,他就几乎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对弹性的时间和可变动的空间这种想法感到惊讶、焦急和欣喜。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打油诗非常流行。有一首打油诗就是关于相对论的;尽管从科学角度说它并不准确,但它能向我们表明爱因斯坦的观念当时有多么名闻道迹:

年轻女郎名伯蕾,

神行有术光难追;

爱因斯坦来指点,

今日出游昨夜归。

离婚

1914年,爱因斯坦迁往德国柏林去担任他前一年接受的高级职位。米列娃和他的两个儿子随他一同迁居,但并没有在那里久住他们又搬回苏黎世,因为米对娃喜欢在那里居住,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于1914年分居,并于1919年离婚。爱因斯坦承认责任主要在他这方面。在后来谈到他的朋友贝索时,爱因斯坦说道,“作为一个人来说,我最敬佩他的就是多年来他能够平静地生活并与一个女人保持和谐的关系—而在这方面我却相当不体面地失败了两次。”

米列娃的科学贡献?

最近有人指出,在米列娃与爱因斯坦结婚之前或之后,她对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所作出的贡献要比人们原先认为的多得多。她有可能是爱因斯坦许多理论的重要源泉。当然,爱因斯坦将他得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全部奖金都交给了米列娃,以赡养她和他们的孩子。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他在1905年所做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那是一位科学家所能得到的最高奖项之一。这对夫妇离婚时,米列娃满腔愤懑。这种愤懑的部分原因也许是她对于自己未被承认为一位独创的科学思想家表示不满所引起的。

爱因斯坦的第一次婚姻就这样结束了,但他在柏林感到很快乐。他后来把这里描述为他“感到在人性和科学关系上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然而爱因斯坦的快乐笼罩着一层阴影,事实上,这层阴影笼罩着整个欧洲。1914年8月1日,德国向英国、俄国和法国宣战。作为一位仍然保持中立的瑞士公民,爱因斯坦个人并没有卷入这场战争,但他讨厌战争带来的毫无意义的生灵涂炭,并对它给所有参战国的科

学和文明造成的破坏感到悲伤。1915年,他与各个国家的许多著名人士一起签署了“告欧洲人民书”。它号召每个珍视“欧洲文化”的人士共同合作,成立一个国家联盟,致力于和平共处而不是通过战争相互毁灭。

签署这份宣言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做出的公开政治姿态。在其余生中,他一直积极从事争取和平、宽容和公正的运动。1917年,他写信给一位同事谈到“那些折磨我们生活的无限悲哀的事情”。从那时起,他就尽其所能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内,尝试解除一些欧洲人民生活的负担。

除了参与政治活动外,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仍然取得很好的进展。在1914年至1918

年期间,他撰写了50多篇科学论文和一本完整的著作;他差不多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后证明;他受到邀请在各种科学会议上作演讲,而且令他欣喜的是,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同行们开始承认,他那些惊人的新观念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

疾病和康复

所有这些紧张繁重的脑力劳动和政治活动终于让他付出了代价。1917年,爱因斯坦患了肝炎、胃溃疡,然后又是黄疸病,在此后几年里他的健康状况一直较差。1928年,他又经受了另一次疾病的打击,这次是严重的心脏病。

爱因斯坦在他的表妹埃尔莎·洛温索尔精心护理下恢复了健康,从孩童时代起他就非常喜欢这个表妹。同爱因斯坦一样,埃尔莎以前也结过婚,但现在已经离婚了。自从爱因斯坦于1914年迁到柏林后,他俩又恢复了友谊,并于1919年结婚。他们始终在一起生活—对埃尔莎来说她感到非常快乐,但对爱因斯坦而言则并非如此—直到埃尔莎于1936年去世。

埃尔莎极其细心地照料着爱因斯坦和他那年老的母亲,照顾她自己的两个女儿,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庭,并且十分满意地扮演了“伟人妻子”的角色。爱因斯坦非常感激埃尔莎的爱和奉献,但他真正喜欢的还是单纯、独居的生活—“就像洞穴中的一头熊”。

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之一指出,爱因斯坦在柏林居住期间还曾经不顾一切地爱过另一个女人,然而他的爱并没有得到回报。对于这次失恋,爱因斯坦评说他“不得不在星空中寻求地球上被拒绝的东酉”。

步调的改变

爱因斯坦竭力不让糟糕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和平事业的责任感妨碍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在他的后半生中,他似乎以一种较慢的步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他在柏林的职位包括承担许多行政方面的义务,而且作为一位国际上著名的专家,他经常受邀在全世界发表演说、提出建议和撰写报告。所有这些工作都使他感到疲劳,很少有机会从事不受干扰的研究。人

们指出,没有他的第一位妻子米列娃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他很难再提出什么新颖独特的想法。他对科学知识最具创造性的贡献是在1903年至1916年期间做出的。

随着年岁渐长,爱因斯坦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一些重要的兴趣爱好上,如阅读哲学著作以及演奏或聆听音乐。他喜欢与朋友们进行讨论和争辩,并与那些对他的理想表示同情的同事和友人互通书信。

统一自然界的各种力

在他的后半生中,爱因斯坦一直关注物理学的两大问题:统一场论和量子力学。

统一场论的研究是要尝试揭示一种单一的物理学法则,以便能完整解释自然界所有力量作用的方式。这些力量

“使事情发生”的基本力量。爱因斯坦在5岁时得到那个指南针时就已经隐约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了。现在,物理学家们怀疑作用于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有这样4种单独的力量:即引力、电磁力和其他两种称为弱力和强力的力量。在他后来的工作中,爱因斯坦只是专注于引力和电磁力的研究。

虽然从爱因斯坦的时代起从事这个问题研究的科学家们已经做出许多重大的发现,但他们仍然没有找到一种理论为这四种基本力量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完整可行的论述。然而用当今主要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教授的话来说,我们的确“知道了许多它必须具备的特性”。

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自己的相对论已经成为系统表述一个我们藉以解释整个宇宙的单一物理学法则的最重要贡献之一。但是问题在于,它与物理学家们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其他最重要理论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理论就称为量子力学。与研究广大宇宙空间中的时间的相对论所不同的是,量子力学描述的是已知存在的最小物质单位—即量子以及诸如电子、质子和夸克之类的亚原子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了解这些微小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科学家对原子物理学的定律获得新的见解。

但对量子力学的这种了解还涉及另一个理论的运用,即所谓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该原理指出我们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同时测量出一个运动中粒子(光的粒子或能量粒子)的速度以及它在空间中的精确位置。我们对其中一项测量的结果越是肯定,那么对另一项测量的结果就越是无法肯定。

科学家们现在都同意,这个测不准原理以及其他由此发展出来的概念,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质的最小单位如何相互作用的实用景象,尽管从常识角度来看它是多么的不可思

议。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非常感兴趣,但他从未完全欣然地接受它。尤其是,他讨厌测不准原理中所涉及的概率因素。“上帝是不玩掷骰子游戏的,”他这样说道。

其他方面的兴趣

1922年,爱因斯坦成为国际联盟的知识分子合作委员会的一位成员,国际联盟创建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1925年,他与印度民权领袖圣雄甘地和许多其他人一起发起了要求废除义务兵役制的运动。随后于1930年,爱因斯坦又一次将他的名字签在另一份重要的国际宣言上,这次的宣言是由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组织的。这份宣言呼吁实行国际裁军才是保证持久和平的最佳方法。他还加入了一个著名的和平主义组织—国际反战组织。所有这些活动引起德国当局的密切注意,有时还受到警察的监视。

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应邀到许多国家访问和发表演说。他会见了美国、法国、中国、斯堪的纳维亚、西班牙、英国和日本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重要政治家以及其他知名人士。他是最早应邀访问共产主义俄国的局外人之一。他与比利时王室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友谊,并成为巴勒斯坦新独立的地区(即现在的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第一位荣誉公民。他还获得了纽约市的钥匙。

国际声誉

爱因斯坦访问所有这些国家都是以私人的身份而不是代表德国进行的。毕竟,他已于1901年取得了瑞士国籍。但是,他的诚实、热情和友善给所到之处的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且对战后国际间的谅解与和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最欣赏他人格中的两大主要魅力—对科学的热爱和毫不自大。

随后,爱因斯坦能够把这种快乐和谦虚形诸文字。在1932年一封写给比利时皇后伊丽莎白的信中,爱因斯坦说道:“我怀着极大的荣幸告诉您,物理学对于我们来说有一种神秘感。作为一个人,他必须具有足够的智慧才能够清楚地看到,当面对所存在的事物时他的智慧是多么匮乏。如果这种谦逊能够传达给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类活动的世界将会更有吸引力。”从他开始成名起,爱因斯坦就在所有他参加的国际会议中,与全世界的人们一同分享这些感受。

更多的国际奖项

爱因斯坦因为其科学成就而不断获得许多国际上的奖项和荣誉。1920年,他得到法国的荣誉勋章。1921年,他因为一篇在提出相对论之前所撰写的论文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于1925年得到科普利奖章和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4年以后,即1929年时他被

普鲁士皇家学院授予普朗克奖章,这是该院颁发的第二枚奖章。他还被全世界许多大学聘为客座讲师和访问教授。

名誉经常与权力和特权结伴而来。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名声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力,支持和平与人道主义事业,而不是为他自己谋取财富或舒适的生活。但这并没有使他的生活更为轻松。他经常受到一些无理的或者不可能满足的要求的困扰,也常受到许多新闻记者、寻求轰动事情的人或者只是想当面看看这位公认的天才的好奇者的打扰。

但爱因斯坦对于那些真正需要他帮助的人们总是非常温和亲切。不管怎样,他总是找出时间答复那些对他的思想感兴趣或者希望从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得到指导的普通人的来信。

比如,下面就是爱因斯坦回复他一位朋友的年轻女儿1932年一封求教信的内容:

“你是否知道,你们并不是第一代渴求拥有美好和自由生活的人?你是否知道,你的祖先也同你一样有这样的愿望,然而他们却成为苦难和仇恨的牺牲品?

“你是否还知道,你那些热切的愿望只有当你去热爱和理解人类、动物、植物和星空时才能得到满足,这样每一种欢乐都成为你的欢乐,每一种痛苦也就是你的痛苦?张开你的眼睛、心灵和双手,避开那些让你的祖先从历史中深陷而不能自拔的有害学说吧。那时整个地球都会成为你的祖国,而你所有的工作和努力就会播散出祝福。”

“我的犹太之魂”

爱因斯坦所参与的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就是称为犹太复国主义的运动。这项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得到蓬勃发展。犹太复国主义者就是那些支持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在传统的犹太家园以色列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人。经过几个世纪的迫害之后,来自许多国家的犹太人希望能够在那里自由和平地生活,并且过一种完全犹太方式的生活。爱因斯坦也是一个犹太人,但他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犹太教教义的教诲。他为人公正,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并认为每个人都应拥有自由和尊严。多年来,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他具有所谓的“犹太之魂”。他支持他那些犹太复国主义者朋友的努力,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重新恢复犹太人民的快乐”。1921年,他随同哈伊姆·魏茨曼(一位科学家同行,他后来成为新建立的以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统)去美国旅行,目的是筹集资金。

团结德国的犹太人

爱因斯坦发现,即使是他那颇有声望的工作—他受雇于国家—以及全世界的声誉也不能保护他免受反犹的攻击。这些攻击在德国不稳定的政治气候中变得日益明显。

爱因斯坦成为多方攻击的目标,社会上冒出一个“反爱因斯坦协会”,还出版了一本名

为《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作者》的书籍。爱因斯坦则以大无畏的精神用惯用的开玩笑口吻给予回击,“如果是我错了,那么只要一位作者就足够了。”

对爱因斯坦科学思想的批评开始在德国报纸上出现。有一人甚至露骨地恐吓说,要干掉爱因斯坦,但他只付了一笔极小的罚金就被释放了。

爱因斯坦勇敢而且从容不迫地面对这种迫害。他好像是在表明他为自己身为犹太人感到自豪。他向其他面临同样处境的德国犹太人提供支持,并于1924年正式成为柏林犹太人社团的成员。在随后几年里,他与其他德国犹太人同舟共济,对日益加剧的反犹情绪表示出极大的厌恶、愤怒和反感。当时的德国,到处是根据明显捏造或不当的指控所造成的逮捕和监禁,还有威胁、欺压和殴打,对犹太人家庭和财产的攻击,神秘的失踪,以及对犹太人集会、旅行和就业的限制。

纳粹主义

30年代初期,一个新的邪恶人物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吸引了德国某些团体中一批强有力的追随者,而他们都极其仇视犹太人,以及任何似乎想要对德国政府当局进行挑战的人—如共产主义者、宗教领袖、知识分子、艺术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的几个和平运动同志遭到了逮捕和监禁,其中有个名叫卡尔·冯·奥西茨基的人被指控犯了叛国罪。1932年,爱因斯坦为此写信抗议这种明显的不公正,当时他正在美国访问一家著名的技术研究所。写那样一封信真是非常勇敢的举动,因为那就使自己等同于德国政权的反对者。它也意味着,爱因斯坦和他的家人不可能再返回家乡了。

1933年1月,希特勒的纳粹党控制了德国政府。尽管爱因斯坦仍然在美国,但纳粹们袭击了他家在离柏林不远的卡普特的夏日农舍。他们声称是要搜寻隐藏的武器,但他们只找到了一把切面包刀。爱因斯坦此时已经是一个受监视的人。但他还是勇敢地回到欧洲,他的朋友比利时国王和王后为他提供了一处住所,并派武装警卫保护他。埃尔莎的两个女儿、爱因斯坦的秘书和科研助手都成功地逃离德国,而他的女婿则安排将他的论文安全地偷运到法国。

1933年10月17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及其家人乘船前往美国。他此生再未踏上欧洲大陆。

迁居美国

即使在爱因斯坦写信谴责逮捕他的和平运动同志之前,他就已经在考虑迁离柏林。早在1932年,他就被邀请担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那是当时他受到的许多工作邀请之一。当年晚些时候,他决定接受这个职位。在他的余生中,普林斯顿从此成为爱因斯坦的学术“家

园”。

经历了柏林的喧闹和骚动之后,普林斯顿似乎显得出奇的宁静。但爱因斯坦和他的家人逐渐习惯了他们的新生活,并开始结交新的朋友和接触新的同事。爱因斯坦的妹妹玛亚搬来与他们同住,他感到非常高兴。她也是被迫逃离欧洲的,因为德国政府的政策是要灭绝犹太人。

反击

爱因斯坦于1936年成为美国公民,而他仍然保留着他的瑞士国籍。他们刚到达美国时,爱因斯坦一家受到警告,即便是在美国,如果他们公开从事政治活动,他们仍可能无法完全摆脱纳粹分子的攻击。总的来说,爱因斯坦注意到了这种劝告。总之,后来发生的各种事件促使他改变原来的某些政治观点。他不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希特勒的政策非常可怕,爱因斯坦主张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来制止他们。世界性的裁军和不要战争仍然是爱因斯坦心中的理想,但他颇不情愿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些理想目前必须予以放弃。他写道,“一种有组织的强权只能用另一种有组织的强权来对抗。尽管我对此深感遗憾,但舍此别无他法。”

每天有关于德国发生的暴行的消息传到美国,正是这些消息促使爱因斯坦改变了想法。在阿道夫·希特勒掌权以后,德国犹太人的境况越来越精。狂热的演说和公众聚会煽起对犹太人的仇恨。德国宣称要成为所谓“雅利安优越人种”的家园,而无法容纳犹太人、吉普赛人或者任何其他少数的种族或宗教团体。希特勒和他那些纳粹党徒们决心消灭所有的非雅利安人,作为德国许多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许多人逃离德国,有些人则躲藏起来。但是仍有数百万的犹太人被成群地赶进运牲口的卡车并送往集中营,他们在那里遭受折磨、忍饥挨饿或者被迫做苦工,直至他们垮掉和死去。在1933年至1945年纳粹统治期间,有600

多万犹太人遭到杀害。

原子弹

爱因斯坦运用他的科学知识来尽可能地帮助抗击纳粹主义的斗争。1939年8月,他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解释最新的科学发现已经说明人类可能研制出基于原子力量的武器。1941年,罗斯福要求政府部门的科学家们去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他还于1943年任命爱因斯坦担当美国海军高爆武器的特别顾问。

后来,爱因斯坦说,如果他知道德国人并没有能力制造核武器,他是不会鼓励美国人那样做的。当然,一旦战争结束,他又重新回到原来那种创建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的目标,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废除所有核武器的运动,而不管它们是在哪里制造的。“战争虽然胜利,和平并未赢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担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的结束并不会带来持久的和平。在他的漫长生命中,他已经两次看到由大规模战争所造成的可怕的死亡和苦难了。现在,他希望能成立一个新的世界政府,以便能永远结束国家之间的可怕纷争。他认为,那将是“人类及其文明的唯一救星”。

爱因斯坦还认为,由原子研究所揭示的可怕能量不应当用于破坏性的力量,而是应用来帮助整个世界。现在,许多人士都很关心现代技术对个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险影响。爱因斯坦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这种危险,并反复告诫人什]要对此予以提防。在1917年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他这样说道,“我们所有那些备受称赞的技术进步—我们的整个文明—就像是一个精神病罪犯手中的一把利斧。”

正义

在他的最后岁月中,爱因斯坦继续从事争取自由和正义的运动—甚至因此而使他不受入籍国当局的欢迎。他支持公众有权知道关于诸如核武器是否应该制造之类的敏感问题的决策,即便由此产生的争议会给政府带来麻烦。他支持教师有权向学生们自由地提供信息,而不受政治检查或控制。他还赞成倘若倾听大众呼声的所有尝试都告失败时,应当采取直接的行为—以和平抗议的方式。

请爱因斯坦担任总统?

爱因斯坦在20年代和30年代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现在却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1952年,为了感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过去对犹太人的帮助以及为国际和平与合作所作出的贡献,以色列决定邀请爱因斯坦担当第二任以色列总统。这是一项极大的殊荣,但爱因斯坦当时已经73岁,已经力不从心。他还知道自己不具有政治才能,因而婉言回绝了这个邀请。虽然他受到很高的尊重,但他对道德真理的简单直率的表述常常让毕生涉足于谈判和妥协的政客们感到惊慌。据报道,有一位以色列政治家曾经这样说道,“当然,他是一位伟人,但如果他决定接受,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个天才的逝世

爱因斯坦仍然不断地思考、论证、追求和质疑,直到他生命的终结。即使当他病重躺在医院里时,他还要求将他那些数学演算手稿的最新几页带到他的床边。经历了数年恶劣的健康状况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逝世。

毫无疑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科学思想家之一。我们今天怀念他的不仅是他的科学发现,而且还有他的个人品格——他的勇气、坚定、谦虚和幽默感,以及他对国际和平与谅解所做出的贡献。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家们不需要一辈子都躲在象

牙塔里。他相信他们应当在实际生活中扮演他们的角色,并且对他们所做出的发现承担实践和政治上的责任。

作为一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极其卓越的。他提供了许多探讨物理学问题的新方法,而它们自伊萨克·牛顿时代以来就一直被人忽视。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测量我们这个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基本维度。他提供了一些新的数学工具,帮助他以后的科学家们在探讨有关宇宙是如何开始的,以及宇宙是如何运作的问题时能找到令人惊讶的答案。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满足。首先是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兴奋:“这些年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过程的感受,的确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一个人在实现突破之前所经历的强烈渴望、信心与怀疑,这些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领会到。”

其次,爱因斯坦意识到他的科学研究已经将他引导到人类知识的最前沿,并让他面对着也许是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某种终极真理。在他晚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从事的政治活动同他的科学成就一样出名,但毫无疑问,他还是认为他的科学工作更为重要。正如他所说的,“政治是为现世服务的,而一个方程式则是永恒的东西。”

《乌合之众》读后感1

《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乌合之众》读后感 这本书创作于1894年,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思考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他通过对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和无恶不作的家伙,而且他们在一种“历史使命感”感召下,并没有任何关于犯罪的意识。 以上是我从百度百科里面复制过来的介绍,还没有看书的内容,光从题目和简介中似乎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基调,即批判和负面的。但在上周五,我参加了部门南区的一场读书分享会,让我对这本书,以及看书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 1、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从书中看到的也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这本书了。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今年年初,我所在的运营中区选定了这本书作为季度读书分享会的书目。当时我边看边担忧,作为部门员工共读的

一本书,我希望它是鼓舞人心的,但这本书好像是在泼冷水,很容易让自我认知相对缺乏的人走向另一种极端,即为了避免洗脑而拒绝接受他人的建议。而且,当时部门并不是很稳定,连续有好几个员工离职,群体离职心理正在酝酿。 现在回想起那次读书分享会的情况,大家都很认真的剖析了书里面的理论知识,最终的落脚点貌似是避免陷入群体思维。作为观众的我用力的听努力的想,我该如何或鼓励或启发的点评大家的分享,对于我不太认同的负面观点我又该如何得体的说服大家。总之,我是带着担心和负担去旁听大家的演讲的。可想而知在这种心境下我几乎不能从书里面获取有价值的养分,甚至认为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好书,无法带给人生长的力量。 但是就在上周五,同样也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分享,我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轻松愉悦,满满正能量。同时,分享者们的观点也跳脱出了“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而是在思考如何打造优质群体。有的人感恩自己所处的团队,每个人都很优秀,渴望成长,这是一个美好的群体,希望彼此成就;有的人说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群体中,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群体,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也有义务推动整个群体朝正向发展,不能总是挑剔群体本身;有的人给部门领导提了建议,希望能在她的

《XX的视角》读后感

《XX的视角》读后感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的视角》一书很难读,在书中詹姆斯?斯科特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的 ___国家规划中的各种失败,书中介绍了巴西利亚建设的失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城市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他认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会规划必须要了解地方习惯和实践知识。 一、追求宏观目标也要考虑微观现实。比如书中介绍管理者为了对某种美学形式的追求(比如宏大的气势、对称的格局、表面上看严整规则的秩序),致使他们未考虑到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合理结构。比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建造,从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建的巴西利亚符合清晰整洁、简单有序的几何美学标准和公平合理、严谨科学的政治理念。然而巴西利亚的规划者尽管考虑到城市宏观水平上的和谐与健康,却忽略了微观秩序上的复杂性。如果强行从地理上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机构隔离开来,城市微观的社会

秩序就被人为地破坏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将受到诸多限制。 二、城市具有多样性并不断变化。现代城市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把一个静止的格局置于丰富的可能性上。国家管理者为了控制的方便,往往采取清晰简单、一刀切的运作方式,忽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复杂的细节。规划者试图将动态发展中的城市束缚在静态的格局之中,然而城市的复杂结构之演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假设一个勤勉的规划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他的信息也无法满足所有个体不同的需求,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规划者都有这样的耐心去收集信息。 三、在考虑规划问题时需留有余地。詹姆斯·斯科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理性和科学的局限之处,注重实践的知识和本土知识,给不可预期的事物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发展留一点弹性空间。勒库布西耶的规划者关注的是整体城市景观形式和将人从一点转移到另外一点的效率,而雅各布的规划者则自觉地给非预期的、小的、非正式的,甚至没有产出的人类活动留出空间,这些活动构成了“有生命城市”活力的关键。所以说尽管城市规划者试图设计和固定化城市,但是城市往往逃脱他们的掌控,总是被居民再构建和塑造。城市建设须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和多样性,这使它们可以满足为数众多的不同目标,包括许多尚未形成的目标。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1000字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爱因斯坦传》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1000字: 寒假和孩子一起读了《爱因斯坦传》,深深的被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研究的敬业精神所折服,他坚持不懈、积极探索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书的开头就描述了爱因斯坦的童年,小时候的他性格暴躁,孤僻,古怪,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但他喜欢看书,另外还有两处身体部分的锻炼是他的最爱,一是大脑的运转,二是屁股的坐功。当他将三者结合起来,即坐下后开始阅读与思考时,其惊人的效果便显现出来——他能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与外界隔绝,只在头脑中不断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正是由于爱读书,认真思考,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当孩子读到这部分时感觉好笑,但是也非常佩服爱因斯坦读书时的专注。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多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可以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可以使我们的自身素质更高。读书时需要认真思考和专注,如果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看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读书时一定要专注,不要被身边的环境所干扰,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净化心灵,提高自我。评判一个人要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不喜欢童年时他的性格,但是喜欢他的这份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人无完人,虽然他的缺点让人不喜,但是他的优点却

又值得我们去学习。 爱因斯坦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遇到问题,他会不断认真的思考,不得到答案,是不罢休,这些是爱因斯坦过人的地方,也是我们与他的差距。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合理引导,不能因为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心生厌烦,甚至扼杀。好奇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好奇心,孩子会主动学习,主动寻求答案。好奇心也是想象力的源泉,有良好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在天马星空的想象中,会有重要的发现,对以后的科学探索或者绘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孩子是如何想象的,我们不能嘲笑甚至斥责孩子这不着边际的想象,而是这让孩子去分析说明他想象的意义。 对待失败,爱因斯坦不像我们一样受到挫折就会退缩,逃避,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更加努力,坚持不懈的探索正确的答案或者继续努力,读后感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这才是失败时应该做的,而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孩子也对自己的问题做了分析,也认识到自己的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想逃避,而不想独立去解决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应该帮助他解决的问题。岂止是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精神,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有足够的耐心,对待失败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迷信权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这是爱因斯坦的信条。正是这份对权威的质疑和探索,爱因斯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习中一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0

乌合之众读后感 勒庞这本充满偏见的《乌合之众》无疑是学以致用的典范,其中诸多偏见性的词句看得我这个旁观者颇不理智,再深思一层,这厮在文字中下套,把自诩为独立的精神个体的面皮撕下,使人露出乌合之众中一员的嘴脸,其手段不可谓不狠。正是这个原因,这本有着诸多猜想的群体心理学叩门之作,让我不得不审慎对待,仔细阅读。 勒庞认为,若干清醒理智高IQ的人组成了一个群体,其智力水平立刻会大大下降。由理智主导事物的发展趋势远远没有由情感趋势来得快捷迅速。而对于群体来说,往往只能够接受简单而极端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夜之间成了神,而另一些人则立刻被千夫所指,遭万人唾弃而不得翻身。虽然勒庞只举了些简单的例子,但不得不说,能够佐证他观点的例子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不妨让我们回忆一下45年前出现的神奇历史事件,不,这对于那时还没出生的我们来说还是显得太遥远,勒庞对于历史即是想象虚构毫不容疑。还是紧跟时代步伐,让我们来聊聊因为微博一夜成名的红十字会——或者,与火车有关的某机构(听说这机构快成敏感词了,也不知真假)?这两个机构危机公关的能力显然低于各个体的平均水平。而在这两个事件中相关谣言各种PS照片得到广泛传播,非持续围观事件的群众们说不定就将那些需要考证的东西当做现实,拿一生去相信。 1 个体如何被群体淹没 作者说,群体就是有这种“脊髓中的本能”,而妇女、儿童和原始人都是不用大脑而用脊髓思考的动物,他们盲目、轻信、缺乏理智,感情丰富而毫无用处。当然,对于勒庞如此偏激的论证,我们也应该理性的思考,大众确有其所说的无意识的一面,但反问一句,若大众真的是无意识的用脊髓思考的动物,这么多迷失自我的“个体”又怎能成为推动事情发展的主体,对此,勒庞认为,第一,这个结果不是他们自发主动按照理性造成的,而是受到了某种强烈感情的支配。第二,这个结果也未必就是进步,而往往是血腥的屠戮和暴动。那这就说不上“功劳”了。作者得出这种观点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可以暂且不虑。但是未来的社会不管依据什么加以组织,都必须考虑到一股新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即人群的力量。这也即本文前段所提及的受众的主动性,或者叫读者的接受美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消费过程中其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在读者的购买热潮之后,退却下来书屋一角的细细品读必然是读者个体的真正思考,此时,读者对于作品真正价值评判的主动性开始发挥功用,一切精华的人类文化历史成果得以积淀,甚至激发读者个体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由此可见,读者在大众的消费热潮中的个体消化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相反,这种个体消化对于整个社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学习计划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收集的学习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到了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刻,每天晚上应适当减少玩儿和娱乐休闲的时间。多拿出些时间来看看书。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3、每天晚上定时定量复习一个单元(语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句子多读几遍。要背过这个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掌握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这里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还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哪个时期,借这个故事来赞扬谁,或者赞颂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一记词语盘点的词,背一背日积月累。(数学)背一背这个单元的定义,再

做一遍书上的题,还要做一些课外的辅导题,多掌握一些体型。(英语)重点背这个单元的单词、粗体句子。掌握句式,学会运用。 4、多练笔(语文)。在最后的这几周时间里,应该多写写作文,而且要从多方面入手: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写读后感观后感、缩写、想象、写信、看图作文、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总之,可选的主题有太多太多...... 这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同学们老师们你们还可以给我提出其他好 ___,我会虚心接受。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升入小学6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内,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调研考察、拓展训练、交流沟通和挂职锻炼等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反复深入思考温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理论和党性修养,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纬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形成了良好班风学风。按时参加学习,不迟到、旷课、早退和上课不接打手机、喧哗。认真记课堂笔记,踊跃参加小组讨论和上台发言,积极维护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互敬互学,加强团结。认真遵守党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完成学期课程任务,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 寒假和孩子一同读了《爱因斯坦传》,深深的被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研讨的敬业肉体所服气,他持之以恒、积极探究的肉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求学习的。 书的开头就描绘了爱因斯坦的童年,小时分的他性格暴躁,孤僻,乖僻,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但他喜欢看书,另外还有两处身体局部的锻炼是他的最爱,一是大脑的运转,二是屁股的坐功。当他将三者分离起来,即坐下后开端阅读与考虑时,其惊人的效果便显现出来——他能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与外界隔绝,只在头脑中不时满足本人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正是由于爱读书,认真考虑,他的学习成果不断是首屈一指。当孩子读到这局部时觉得好笑,但是也十分信服爱因斯坦读书时的专注。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多读书能够丰厚我们的肉体世界,能够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能够使我们的本身素质更高。读书时需求认真考虑和专注,假如字斟句酌,走马观花,看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读书时一定要专注,不要被身边的环境所干扰,把读书作为一种享用,净化心灵,进步自我。评判一个人要从辩证的角度去剖析。我们不喜欢童年时他的性格,但是喜欢他的这份对学问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人无完人,固然他的缺陷让人不喜,但是他的优点却又值得我们去学习。 爱因斯坦从小就有很强的猎奇心,遇到问题,他会不时认真的考虑,不得到答案,是不罢休,这些是爱因斯坦过人的中央,也是我们与他的差距。关于孩子的猎奇心,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合理引导,不能由于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心生腻烦,以至扼杀。猎奇心关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有了猎奇心,孩子会主动学习,主动寻求答案。猎奇心也是想象力的源泉,有良好的想象力,关于孩子的生长来说十分重要,孩子在天马星空的想象中,会有重要的发现,对以后的科学探究或者绘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孩子是如何想象的,我们不能讪笑以至呵斥孩子这不着边沿的想象,而是这让孩子去剖析阐明他想象的意义。 看待失败,爱因斯坦不像我们一样遭到波折就会畏缩,逃避,他会供认本人的错误,并且愈加努力,持之以恒的探究正确的答案或者继续努力,读后感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4564049.html,从跌倒的中央爬起来,这才是失败时应该做的,而这种肉体也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孩子也对本人的问题做了剖析,也认识到本人的畏难心情,遇到艰难就想逃避,而不想独立去处理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应该协助他处理的问题。岂止是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肉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应该充沛认识本人的缺乏,有足够的耐烦,看待失败的问题,要认真剖析其中的缘由,及时找到处理的方法。 “迷信权威是谬误最大的敌人。”这是爱因斯坦的信条。正是这份对权威的质疑和探究,爱因斯坦发明了一个又一个奇观。学习中一定要持疑心的态度,求知的态度,不要自觉迷信给出的答案,一定要本人去求证。在学习语文中,生字一定要借助字典,认真去查,这样才有深入的印象,固然有的辅导书给给出了答案,但是答案一定都是正确的,这需求我们本人去求证。数学学习中,一定要重复验算,保证答案的正确,不能想当然。 结语:爱因斯坦所具有的许多美妙的质量都值得我们敬仰、学习,我们只要不时进步本

《乌合之众》读书心得体会

《乌合之众》读书心得体会 现今是一个群体时代,人类也是群居动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型高科技,也形成了新的思想观念。新观念在不断地传播,逐渐在人们头脑里生根发芽。无可避免,我们每一天都在参与着群体活动,作为一名学生,经常讲求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着我们更有效的学习,整个群体的心理,能暗暗的引导着行动的方向,最终引领整个团队达到目标。仅仅只是一个心理活动就能达到如此的效果,使得我很好奇的想了解群体的特性,受推荐读了《乌合之众》这本书,作者用许多案例阐述了群体的特征、心理、行为特点,我将从群体的心理特征谈谈我的感受。 群体的一般特征:在群体中个人责任感的约束力低,每种情感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对暗示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群众的行为缺乏推理的能力,却总急于行为。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英雄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热忱的宣泄。 回忆起,在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因与另一个发生了口角矛盾,其中一个女生故意中伤另一个女生把她在整个班里隔离起来,导致整个班级里的人都不理睬她。发生矛盾

这是两个人的事,可是往往会造成很多人参与进来共同暴力,这并不难的一见,学生时代更是常有。甚至我,毫无关系的却也变成了这个冷暴力者。为何作为一个事不关己的外人,我们无法避免呢?原因很简单,代价太大风险太高。在迫害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很难鼓起勇气逆群体的意志而为,这种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胆怯明显放任了群体情绪的正反馈效应,越凶残就更凶残,越极端就更极端。在群体中,我们都失去了理性的判断,没有后果,没有明天,我们的不满不只是一件事情的折射,而是日积月累的荷尔蒙。 举个例子,个人在独立的时候是很清楚的,孤身让他一人去洗劫商店,即使受到最强的诱惑他也不会去做,他是很容易抵挡这些诱惑的。但在他成为群体的一员后就截然不同了,他受到了人数赋予他的力量驱使,倘若再给他一个惩奸除恶等使命感的信念,他便可以变得义无反顾,这样的驱使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冲动,并且是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的。 网络暴力,是网络时代里经常出现的令人害怕又无法避免的现象,仿佛拥有着神秘的力量。网络暴力事件就是一个群体活动造成的后果。作为暴力事件中的主力军的数亿网民,很容易就把任何事物推动到人们的视线上,他们之间互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范文400字五篇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范文400字五篇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范文一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也实现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科学的巨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的一个名叫乌尔姆的小城里,降临了一个小生命,父母给他取名叫阿尔法特。爱因斯坦。可是没过多久、父母发现比他小两岁的妹开始与邻居交流了、而爱因斯坦还是笨头笨脑的模样、说话也支支吾吾己经对他很失望了。 该上学了、爱因斯坦的父母着急了,直到他十岁时才送他上学、老师见他笨头笨脑的模样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笨孩子。在一次工艺课上,老师拿着一个不像样的凳子说,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难看的凳子了。可爱因斯坦又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个总比前两个好多了。 后来爱因斯坦慢慢长大了、他废寝忘食阅读了大量书籍、通过不懈努力,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昔日被人称为笨小孩的爱因斯坦,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终于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巨人。 读完爱因斯坦的故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命运不是任何人能决定的,而是靠自己去创造的。”爱因斯坦用自己的大脑细胞,和自己那一双勤劳的手创造了自己那不平凡的命运,那伟大的命运。 同时爱因斯坦也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可以成功;只要我们尽力了,就是最棒的。”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范文二 爱因斯坦,一个熟知的名字。我前几天读了《爱因斯坦传》。 他并不是天生的聪明。他也曾犯过错误,而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思考与观察。如果没有他的细心观察,他还只是个普通人;如果不是他的好奇心,他还不可能写出如果多的论文;如果他没有经过周密的思考,那么他就不可能为世界作出那么多贡献!爱因斯坦本就是个普通人,要真说他与别人不同,那就是不同在对新事物的态度与做法上。普通人可能只会稍稍注意一下甚至直接跳过,但是爱因斯坦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便会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专注地思考,最后得出结果,这也就是他伟大之处,同时也是他能做出这么多贡献的原因。 爱因斯坦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一旦有问题,他会不断地、认真地思考,不得到答案不罢休,这是爱因斯坦过人的地方,也是我们与他的差距。 对待失败,爱因斯坦不像我们一样受挫就会退缩,会掩饰,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更加努力,坚持不懈地探索正确答案或是继续努力。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这才是失败时应该做的。如果因为失败而半途而废,那将是最大的损失,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所能做的不是退缩、逃避、掩饰,而是应该分析失败原因后继续努力,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成功。 对于成功,爱因斯坦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平静,虽然那一天早上改变了他的一生,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成功就放弃或停止过他的研究,他

乌合之众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 当有人指着你鼻子骂,你们这群乌合之众!可以这样骂回去:你们这些丑陋的中国人!这可比《金瓶梅》里的孙雪娥和潘金莲吵架有趣儿多了。文化还体面,又能表现得像个读书人,多好。 可有一点,孙雪娥和潘金莲做得好。他们从来不让自己长久地游离于世俗之外,打归打,骂归骂。纵是孙雪娥向吴月娘告状,说潘金莲是个谋害亲夫、行为不检点的“荡妇”,她也没有想要把自己孤立在其他人的对面。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依附于谁,要想活下去需要讨好谁。不从独标高格中获得满足感,也就无需为泯泯众人而忧郁徘徊。 且先搁下对《乌合之众》的“误解”不谈。仅是“乌合之众”的过度使用就隐含着大众心理的问题。个体人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好事,至少他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自我价值的考量。可当一个人过多地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甚至要刻意地展示自己与世界难以相处的时候,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被聚焦的个体,每个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个体如果难以承受压力,无力面对诘难或是质疑。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自我否定,他必将寸步难行。如果能够承重,还会有冒出来大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人帮你宣传事迹,也是给他自己的一份慰藉。 而当一个社会中人们习惯于相互鄙薄,人心也因此浮动的时候,

很难保证社会有序运转。社会如果一味选择满足人们的“晋级”需求而提供过多的机会,必然导致行政机制的繁复冗杂。反之,社会则将暮气沉沉。我一直对社会的阶级流动抱持悲观态度,便也不甚关心如何上位。积极的生活态度却是容易获得幸福感的,希望大家都可以一点一点快乐起来! 我无法评价现今一些国家的体制,不过,我们倒是可以从勒庞的书中窥知一二。勒庞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见解非常独到,也时常语出惊人。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对东方国家的某些预言。几年前我初读这本书,还不相信的,现在真真切切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如他所料,我们的生活正在以一般人很难察觉的方式改变,惊醒的人却对此无能为力。风平浪静下,暗流汹涌。 勒庞在很大程度上启蒙了处于蒙昧状态的一批人,时至今日,《乌合之众》的影响力也可以说是有增无减。观点“新奇”自然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则是勒庞分析有理有据,内容详实。虽然有些观点的推论过程我不赞同,有些观点本身受制于作者思维方式。比如说,他经常用反例的方式直接推翻某个广为接受的理念。而我认为,即使有反例的存在,也不能直接否认这个观点的普适性。或许在勒庞的判断中,或许他认为所谓客观评判就一定需要特例的存在。而我认为,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当反例出现,我们可以尝试去规范某结论的适用范围而不是将它一棒子打死。更何况,他用来证明客观的反例也有相当部分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与说明。 种族主义在他分析意识与无意识问题,即理智与情感问题时暴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_心得体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学员:张海华 至今,我还记得世博口号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即“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意思很浅显,但蕴味十足,深得民心,为此叫绝。然而,我们看到当下声势浩大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越来越鲜亮,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异常醒目,不容回避,。例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等,充斥着城市的每一根神经,切实做好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非解不可的命题,也就说,我们的城市在何种视角下真正地能崛起,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我觉得在理论层面那就离不开一本能给我们解答和启示的书了——《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詹姆斯的名作,从清晰化和简单化的国家项目,转变中的视野,农村定居和生产中的社会工程及失去的环节等四部份共十个章节组成,体量庞大,涉及颇广,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本书从国家的视角层面,罗列了很多十九世纪后期的例子,表明一些国家在特定的时候实行了清晰化和简单化的项目,其中包括了关于科学林业的项目,对测量工具、土地制度、城市的规划、姓氏的创造、交通的集权和语言统一,作者又对此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这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非常典型和具有说服力地指出了参与者视角下的规划和互动会真正指导和实现人类社会的成功,从而揭示国家究竟需要如何管理、管理城市,如何让地方稳健发展、让人民生活美好起来的原理。对此,我非常赞同。 书中所分析的事例,无论是苏维埃的农庄集体化,还是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看了之后都给我留下了一些回味和反思,因为这些事例或多或少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生活在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题,对当下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爱因斯坦传》读书感想 这本由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爱因斯坦传记录了爱因斯坦的各个年龄段一些重要或者是琐碎的事情。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性格极其的暴躁,或者我觉得已经不能用暴躁来形容,他的妹妹在长大后调侃他小的时候说“一个伟大科学家的背后必须有一个头颅坚固的妹妹”,原因是在他小的时候用锄头砸向他的妹妹。我以前道听途说爱因斯坦虽然在科学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的性格古怪暴躁以助于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看到这里使得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看法。要说爱因斯旦的人生理想,我觉得从这本书来讲那就是无忧无虑的思考问题和知己讨论问题,可能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一个理想,但当我看到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抽着雪茄,和他的密友探讨问题时,我能感觉到爱因斯坦极大的满足感和忘我的精神。我觉得这和他童年时期的遭遇可能有关系,小的时候他被当做差生对待,一天到晚只做自己所沉迷的东西很少有其他的孩子愿意跟他玩,所以我想当他遇到知己时就会更加珍惜。前面说到他小时候性格暴躁,长大后就全然不同了,他的幽默风趣往往能化解很多尴尬的场景。虽然他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但德国似乎并不是一个他所理想的国家,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不喜欢军国主义和受限制的学术风气,以至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加入了瑞士国籍。我们不能说他不爱国,因为在当时社会社会上已经开始有将犹太人视为奸猾狡诈的商人,而他在成年后有自己选择国籍的权力,他加入了学风、言论更加自由的瑞士。 爱因斯坦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在青年时期按道理是闯天下的黄金时期,但他因为学术思想异端和对教授们的权威提出挑战而收到排挤,所以在苏黎世技术大学没有什么学术成就得不到教授和同学们的认可。相反的在这里他收货了自己的爱情。从苏黎世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爱因斯坦人生中的最低谷,他四处奔波但却找不到工作,他干过家教、当过一个偏远地区的教室,但依旧不能维持家里的生活,他父亲在事业上的失利再也不能给他更多的资助,最后他在其它朋友的帮助下,在专利局当了三级检查员,可以说这是他的生涯开始好转的标志。他很享受这份工作倒不是因为工资的提高,而是因为他每天都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来研究自己的学术理论。在这里他也结识了很多可

《全球通史》读后感 读《全球通史》有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读《全球通史》有感 近期在读《全球通史》,有些感触想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在于:撇开了单一国家的视角,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去阐述历史。 这样,读者就可以从更高的维度看到不同地区的共性和联系。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国家的衰落往往源于经济问题。 以前,我们常常以为某个朝代的灭亡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但其实不是,帝国的奔溃主要都是因为经济问题。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钱不够花了。 为啥钱不够花?因为税收不足。稍微懂行的同学都知道,同样是收税,富人的税往往更难收,因为他们会钻规则的漏洞。如果大量财富都聚集在富人名下,那么政府的税收将很难得到保障。

而不管是在哪个帝国、哪个朝代,都一定会存在贫富分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开始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两极分化了,富人的财富越来越多,而穷人的财富越来越少。穷人被迫变卖自己的劳动力来养家糊口。而富人则通过收割穷人的劳动力来积聚更多的财富。 最终,整个国家的蛋糕被少数人瓜分了,政府想要从这少数人手上拿到钱将会十分困难。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大部分都来自税收,税收搞好了,财政就不会出大乱子,税收搞不好,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危机。既然国家收不到富人的税,那肯定会想办法压榨穷人。而穷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当税负过重时,他们往往会揭竿而起,推翻统治者的政权。历史上很多帝国都是这样灭亡的。 2.王朝和帝国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如果要问,历史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那必须是:凡事皆有周期,凡事皆会灭亡。 据我了解,庞大的帝国寿命一般都在300年左右,几乎不会超过400年。 以下是我们国家的数个朝代的寿命:

《爱因斯坦》读后感精品范文5篇

《爱因斯坦》读后感精品范文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爱因斯坦》读后感精品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爱因斯坦》读后感精品范文5篇(一) 历有一位伟大的充满幻想,充满智慧,在科学上不断追求完美的科学家,26岁就发明了着名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速了人们对物理学的认识。他虽然出自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到过无数人的歧视于白眼,但仍不屈不挠的为科学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他就是爱因斯坦,一位学术上不拘一格的人。 在生活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爱思索的人,有一次朋友请爱因斯坦喝茶,他用小勺搅了搅杯里的茶水,水慢慢转起来,茶叶随着水的转动转到了水杯的中心并开始聚拢在一起。爱因斯坦看到了这个现象,开始思考起来,忘记了朋友,忘记了喝茶。还有,爱因斯坦初到普林斯顿市,不熟悉那里的街道,在散步的时候又往往专心考虑问题,因此经常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次,校长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问爱因斯坦博士的家在哪里。办公室的秘书相当紧张,这个打电话的男人的声音陌生,还有浓重的德国

口音,会不会是纳粹派来的坏人?为了保护爱因斯坦的安全,秘书彬彬有礼的答复:很抱歉。电话里的声音变低了,带着更为抱歉的声音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把回家的路给忘记了。这就是爱因斯坦,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思考问题的人。 可惜的是,由于过度的劳累,这样一位跨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在他定居了20xx年普林斯顿与世长辞。遵照他的遗言,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火化后也没有保存他的骨灰。原因是他不想让后人膜拜。 《爱因斯坦》读后感精品范文5篇(二) 退学后的爱因斯坦来到意大利和自己的佳人团聚,享受了一段逃离中学的自由畅快后,父亲的事业每况愈下,很难拿出钱来供儿子读书,让他尽快找到一份职业。不过爱因斯坦并不想放弃上学,就去找自己的叔叔雅各布,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 因为爱因斯坦没有高中毕业证书,就不能直升大学,学校愿意接受他参加入学考试。到发榜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没有考上,不过校长惊讶于他的数理卷解答,于是推荐他去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进修一年,取得毕业证书,然后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阿劳州立中学的老师教育思想开通、民主,让爱因斯坦有生以来第一次喜欢上了上学,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朝气和活力全都迸发出来了。爱因斯坦的辅导老师是温特勒先生,淳朴热情,学识渊博,对爱因斯坦非常关心。爱因斯坦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

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请关注乌合之众读后感栏目。 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一】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学者勒庞是个保守派社会精英,他反对传统的国家主义,反对新兴的集体主义,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他生活在法国革命不断的年代里,经历过巴黎公社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法国民众在传统的信仰与权威崩塌后,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蛮、善变、极端的原始人,在少数人的怂恿下,民众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骇人听闻的暴行,事后却要求爱国主义的荣誉勋章。于是,勒庞在他的传世名作《乌合之众》中总结道:民众缺乏理性,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行为,简而言之,民众是盲从的。 很不幸,我们也是“乌合之众”,我们也会盲从。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开始追求信仰的庇护和权威的支持,两者共同的结果,就是解释古典人生哲学的于丹教授的走红。 《地球是平的》一书预见了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未来。我以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政府将失去左右舆论的能力,

民众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民主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国际间竞争使政府必须拥有更高的效率,民众必须赋予政府更多权力,集中也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将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威民主双向加强的模式,即民众选出强力领袖,由他来行使巨大的权力。这一切,正如勒庞所言。 勒庞曾预言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必将是艰苦的过程,也曾预言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必将迎来更加极权的专制。他的“乌合之众”心理学认为:民众为了追求幸福,会愿意牺牲自由,追随强力领袖,赋予他绝对权力,并为他所宣扬的理想牺牲一切。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片面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有力映证——二战、文革——民众哪一次不盲从?哪一次不为疯狂的理想而疯狂地杀人?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心理学,了解是什么让我们盲从,如何克服盲从,从而确保一个稳定发展的幸福未来。 在连续读了佛洛伊德批判继承勒庞思想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和当代学者写的讨论群体盲从行为的《影响力》以及一些研究催眠术的书籍后,我倾向于用“催眠”与“同步”(synchronization)理论来解释“乌合之众”的盲从。 “催眠”是指个人意志被他人意志所战胜和控制。强大的群体意志战胜和取代了个人意志,个人被群体催眠了。(前面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催眠的文章了,所以这里就不细谈了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附答案-.doc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

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着很强的渗透力。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礼仪文化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行为规范的路径,借鉴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真正收到实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 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实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蒋璟萍《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从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门“乡村社会学”中整理出来的14篇论文。 第一篇是《乡土本色》,文中说,“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翻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那些被成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我家是重庆的,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奶奶一直担心我水土不服,会发烧,拉肚子,似乎把水土不服看成了一场大病。奶奶用塑料袋装了我家房子旁边的一块泥土让我带到北京。奶奶说,“你不舒服的时候,就用这土泡水喝就好了。”我到学校整理床铺,装柜子的时候顺手就把奶奶给我的泥土扔了。我在随便扔掉那块泥土时没有想到我的祖先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我觉得自己是有罪过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们要守着祖屋,守着祖先的坟墓,守在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谁落魄变卖了祖屋,祖辈留下的财产,都会被认为的不孝的。古老的部落里,如果人们犯了通奸,杀人等重罪,受到的惩罚就是流放。不让有罪得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就像剪头发的刑罚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古老的时代,人们有多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致橡树》里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艾青在《我爱着土地》中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句诗里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地方,都对祖先曾生活过的土地有深深的爱。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台湾,有多少人民想要回到熟悉的土地;在海峡两岸,有多少牵绊与思念。余光中的《乡愁》里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真的感觉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人们似乎都不再爱这片土地,只想着那儿的社会福利更好,教育资源更好。政府官员让自己的儿女,妻子都移民到海外;那些娱乐明星,有钱的商人都移民到国外;在高校的学生也希望留学,然后能够移民。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移民到国外的人,就往城市里移,为了在城里买房让父母拿出一辈子的血汗钱或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赚钱买房。人们似乎不再有安土重迁和流放的观念,农村的人都认为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人们认为能过移民到国外是幸运的,高贵的。真的为此感到疑惑,也感到伤心。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200字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200字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200字 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充满幻想,充满智慧,在科学上不断追求完美的科学家,26岁就发明了着名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速了人们对物理学的认识。他虽然出自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到过无数人的歧视于白眼,但仍不屈不挠的为科学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他就是爱因斯坦,一位学术上不拘一格的人。 在生活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爱思索的人,有一次朋友请爱因斯坦喝茶,他用小勺搅了搅杯里的茶水,水慢慢转起来,茶叶随着水的转动转到了水杯的中心并开始聚拢在一起。爱因斯坦看到了这个现象,开始思考起来,忘记了朋友,忘记了喝茶。还有,爱因斯坦初到普林斯顿市,不熟悉那里的街道,在散步的时候又往往专心考虑问题,因此经常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次,校长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问爱因斯坦博士的家在哪里。办公室的秘书相当紧张,这个打电话的男人的声音陌生,还有浓重的德国口音,会不会是纳粹派来的坏人?为了保护爱因斯坦的安全,秘书彬彬有礼的答复:“很抱歉”。电话里的声音变低了,带着更为抱歉的声音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把回家的路给忘记了”。这就是爱因斯坦,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思考问题的

人。 可惜的是,由于过度的劳累,这样一位跨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在他定居了22年普林斯顿与世长辞。遵照他的遗言,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火化后也没有保存他的骨灰。原因是他不想让后人膜拜。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200字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他的思想和行动,使他险遭杀身之祸:一个抱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俄国贵族女刺客把枪口偷偷对准了他;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