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阶段练习四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阶段练习四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阶段练习四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阶段练习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阶段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61年,宇航员( B )乘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 马斯格雷夫

D.科马洛夫

2.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当时被人们称作( B )的改革。

A.布拉格改革

B.布拉格之春

C.布拉格之秋

D.布拉格曙光

3.戈尔巴乔夫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D )。

A.鼓吹人道主义观

B.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

C.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D.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4.1991年8月,时任前苏联副总统的( A )组织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想阻止戈

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八一九事件”爆发。

A.亚纳耶夫

B.叶利钦

C.契尔年科

D.基里延科

5.独联体的最高机构是( B )。

A.政府首脑理事会

B.国家元首理事会

C.独联体中央政权机构

D.政府总理或部长会议主席会议

6.在东欧国家中,经济转轨上采取“天鹅绒式的休克疗法”的国家是( B )。

A.匈牙利

B.捷克

C.波兰

D.保加利亚

7.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 B )。

A.九二共识

B.华盛顿共识

C.北京共识

D.凯恩斯主义

8.俄罗斯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确立了( C )的国家政权体制。

A.总统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9.俄罗斯最不稳定的因素是国内分离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日益上升,最为典型的是( A )

危机。

A.车臣

B.格罗兹尼

C.杜达耶夫

D.印古什

10.中国在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间,一直奉行的是( B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

位的外交活动。

A.自力更生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互相尊重主权

11.1950年2月,中国同苏联签订了( C ),标志着中苏关系开始走向联盟。

A.《中苏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国睦邻友好互助条约》

12.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 A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3.1953年周恩来在同( B )代表团的谈话中首次提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苏联

B.印度

C.巴基斯坦

D.孟加拉

14.20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 A )的科

学构想。

A.一国两制

B.一国两府

C.一国两院

D.一国两策

15.( A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战略思想的精髓。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辩证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国家中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打败法西斯,并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东欧

国家是( AB )。

A.阿尔巴尼亚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保加利亚

E.罗马尼亚

2.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措施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BDE )。

A.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B.放开物价,形成依靠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

C.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D.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

E.取消对外贸易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3.苏联最初是指( ABCE )几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联盟。

A.俄罗斯联邦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北高加索联邦

E.南高加索联邦

4.以下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描述是正确的是( CD )。

A.政府首脑理事会是独联体最高机构

B.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超国家实体

C.独联体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

D.国家元首理事会有权决定关于独联体利益和关系的原则问题

E.国家杜马是独联体的立法机构

5.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各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可以概括为( ACD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两个拳头打人”

D.“一条线,一大片”

E.“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单评价经济改革的休克疗法。

答:“休克疗法”是俄罗斯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资本主义混合性所有制得过渡。

休克连发具体措主要有:在实行全面的自由化,特别是全面开放价格的同时,实行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把稳定卢布、控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产业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均应让位于或服务于货币紧缩政策,处于次要地位。

休克疗法在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是由于采用激进的转轨方式,其代价也是巨大的。

在这种方法的制定和推进者来看,这是俄罗斯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唯一有效途径。从表面来看,休克疗法只是一种方法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休克”这种极端手段,尽快和尽可能彻底打破旧制定,尽快建立起他们所向往的资本主义只读。从“休克疗法”实施结果看,达到了其政治目的。织鬃,它集中体现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社会经济转轨的政治目的和意图,是其整个经济转轨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互不侵犯”就是在国家间和国际关系中排除用武力或以武力的意志强加于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去干预别过的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就是要求在国家质检的交往由其是经济关系中,彼此都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损人利己、弱肉强食。“和平共处”是实现前四项的出发点和必然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长期以来就得国际关系准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项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3.如何评价中国的国力与国际地位。

答: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在世界上仗义执言。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资源有限,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都是中国首要的国家利益。同事,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有核国,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发言权,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阶段,中国的利益和影响力主要在周边,同时正不断向外延伸。从地缘政治和战略上,中国是亚欧大陆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其他的重要大国相邻,中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它成为亚欧大陆东端、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对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

稳定聚友关键意义。从依赖程度上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多少国家在经济和知识上依赖中国,相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西方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当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的市场扩大和潜力,吸引了西方跨国公司,使双方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作为一个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战略上的关系,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加大了中国在南北关系中的回旋余地,使中国能够在南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积极功能。

四、论述题(本题24分)

试析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答:苏东剧变的发生,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是由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多方面因素综合促成的结果。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

第二,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东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这是导致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第四,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这是导致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第五,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发展,是加速苏东剧变的关键因素。

总之,无视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期坚持僵化的旧体制,致使众多社会矛盾长期积压,各民族人民市区了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向往,这是苏东剧变最深刻的原因。

苏东剧变带来的教训:

第一,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就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四,始终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西方“和平演变”。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单项选择题 1.1949年,西方成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的组织是(B)。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巴黎统筹委员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华盛顿统筹委员会 2.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D)。 A.1960年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3.美国最早提出遏制战略,具有"遏制理论之父"之称是的(A)。 A.乔治·凯南B.享利·基辛格C.斯坦利·霍夫曼D.莫顿·卡普兰 4.科索沃战争让欧盟得到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C)。 A.完全脱离北约B.和美国分享领导权C.建立独立防务D.维持现行体制 5.宣告"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的条约是(C)。 A.《罗马条约》B.《布鲁塞尔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 6.下列国际组织中,以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为主要宗旨的是(C)。 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清算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 7.万隆会议通过内容广泛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D)。 A.五项原则B.八项主张C.九项声明D.十项原则8.提出"和平共处"、"和平共渡"、"和平竞赛"的"三和"路线的是(B)。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9.最终结束越南战争的美国总统是(A)。 A.尼克松B.约翰逊C.卡特D.肯尼迪 10.我国首次向海外派出维和民事警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的任务区是(B)。 A.塞拉里昂B.东帝汶C.中东D.埃及边界11.1989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是(C)。 A.安哥拉B.津巴布韦C.纳米比亚D.莫桑比克12.1971年7月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而秘密访华的美国人是(A)。 A.基辛格B.布热津斯基C.布什D.万斯 13.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是(D)。 A.安全理事会B.国际法院C.秘书处D.联合国大会 14.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C)。 A.1958年B.1960年C.1971年D.1973年15."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从解决(A)问题而开始提出的。 A.台湾B.香港C.澳门D.香港及澳门 16.日本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1973 17.2001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城市是(B)。 A.莫斯科B.上海C.东京D.墨西哥城 18.在东欧各国中率先走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C)。 A.匈牙利B.捷克斯洛伐克C.南斯拉夫D.波兰19.当代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A)。 A.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B.商业资本的全球化 C.借贷资本的全球化D.产业资本的全球化 20.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思想路线是(C)。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21.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C)。 A.杜鲁门政府B.尼克松政府C.卡特政府D.里根政府 2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D)。 A.1989年B.1991年C.1993年D.1995年 23.下列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属于制度机制导向型的是(A)。 A.欧盟B.东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 24.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难,被称之为"失去的10年"是指(C)。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南南合作的形式有(ABCE)。 A.建立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 B.积极开展货币金融与合作 C.进行技术合作 D.进一步加强政治与外交合作 E.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 2.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期间就台湾问题发表的观点包括(ABCDE)。 A.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B.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C.不支持台湾独立 D.不支持"一中一台" E.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3.1947年5月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对日本天皇的规定包括(ABD)。 A.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 B.天皇地位以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C.天皇总揽统治权,神圣不可侵犯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8、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9、中国何时加入WTO()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0、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1、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2、田中角荣内阁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是()。 A、“亚洲一员”外交方针 B、“等距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1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在()召开的。 A、埃及 B、印度 C、缅甸 D、南斯拉夫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5、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1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 )。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第四点计划 D、杜鲁门主义 标准答案:C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揭示这一规律的是(),这一规律也被人们称作“合力论”。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标准答案:B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战后()修正了历届内阁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政策。 A、池田内阁 B、田中内阁 C、福田内阁 D、中曾根内阁 标准答案:B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1965年4月,西欧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行合并,统称()。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欧洲统一市场 D、欧洲自由贸易区 标准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明确日美形成“平等伙伴关系”的条约或协定是()。 A、《日美安全条约》 B、《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C、《日美安全保障共同宣言》 D、《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标准答案:D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1955年体制”崩溃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从行政分权向行政集权转变 B、从权威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变 C、从幕藩体制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 D、从法西斯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标准答案:B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平共处 标准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周恩来在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的演说。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标准答案:A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19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国际上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性、技术性国际组织,统称为()。 A、国际行政联盟 B、国际政党组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第一章 1. 两极格局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出现了大变化。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实力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从盟友转为敌人,从合作变为对抗的关系。随着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发展原因是: 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德国被彻底打垮,国土被盟军分区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投资全部丧失。英、法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尤其是法国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随着欧洲的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 (2)美国独占鳌头 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世界首强。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富。 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工具。 2、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1)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并打破子美国核垄断。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弊端为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3)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 (4)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广泛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 为什么说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必然趋势?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 3. 怎样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和斗争?它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但他没有足够的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模拟试题一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在()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6年 2.2001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城市是() A莫斯科 B上海 C东京 D墨西哥城 3.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发展与繁荣 D 安全与发展 4.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 B 局部战争 C 军备竞赛 D 国际经济旧秩序 5.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个国家出席。 A 23 B 24 C 25 D 26 6.第三世界国家组建77国集团是在() A 1955 B 1961

C 1965 D 1964 7.“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会议上提出的 A日内瓦会议 B不结盟首脑会议 C莫斯科会议 D亚非万隆会议 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 独立自主 B 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C 立足亚太 D 大国外交 9.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独立自主的原则 B 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个中国”的原则 10.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 A “中间地带”理论 B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C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D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 A 东盟 B 欧盟 C 非洲统一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E 亚太经合组织 2、属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 A 联合国大会 B 秘书处 C 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介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20实际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它还通过想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4.新经济是一种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支柱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新经济的核心信息技术。 5.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地位日益显著。目前,它的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以 西欧、日本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7.当今世界政治力量结构是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是美国,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第三世界整体。 -1-

8.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9.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A.国家利益 B.生存利益 C.全局利益 D.发展利益 2.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力包括:( B ) A.资源力 B.经济力 C.科技力 D.军事力 E.文教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 了 ( C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复兴欧洲计划 4.( A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A.跨国公司 B.国际金融 C.能源 D.国际贸易 5.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D )的旗帜。 A.经济全球化 B.新科技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新经济 三、多项选择题: 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ABCDE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跨国公司 E.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试卷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公共理论课试卷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公共理论课试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A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写出所选项的字母。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互派大使的国家是() A,苏联 B,朝鲜 C,越南 D,缅甸 2、使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确立中心地位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 3、日本田中角荣内阁对日本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提出了() A,“全方位外交”方针 B,“多边自主”方针 C,“西方一员”方针 D,“等距离”方针 4、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A,《布鲁塞尔条约》 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 5、中美两国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而签订的联合公报是() A,《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B,《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C,《中美八·一七公报》 D,《中美北京联合公报》

6、两极格局终止、苏联解体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7、实行“新东方政策”的德国总理是() A,阿登纳 B,勃兰特 C,施罗德 D,科尔 8、中美正式建交时的美国政府是() A,尼克松政府 B,福特政府 C,卡特政府 D,老布什政府 9、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71 B,1973 C,1975 D,1979 10、1949年,在美国操纵下成立了由15个国家参加的(),集体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巴黎统筹委员会 C,马歇尔计划 D,经济互助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所选项的字母。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IMF的职能包括() A,协调成员国金融政策 B,提供长期资本 C,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D,维持各国汇率相对稳定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秘书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2015 学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 题目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学生姓名陈超阳 学号8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林媛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 (3) 二、现今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3) 三、日本文化导致中日关系变化 (3) 四、日本文化导致中日关系的困局 (3) 总结: (3) 参考文献: (3)

日本文化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摘要:世界上恐怕再也难以找到像中国与日本这样微妙的双边关系了。从历史角度上讲,两国间有二千年的交往史,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大量的人员相互交往,相互学习,有着惊人相似的文字。然而从甲午战争,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都建立在“软弱和分裂的中国”思维之上。中日关系自1972年复交以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日本民族文化的角度,先对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大致的阐述,再者着重研究当今中日关系,最后分析日本文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文化中日关系对华政策 正文: 一、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变化 在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上,伴随着彼此社会内部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周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与调整,日本人的眼中的中日关系有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受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及两国关系等诸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大体以冷战结构崩溃为一大转折点,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而这两个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

世界经济与政治简述题

?什么是世界格局?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P8+P9 共4点意义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在合作与竞争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或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 研究世界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简述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P155+P156 共5点 第一,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 第二,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第三,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第四,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第五,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简述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P193中间1段 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经济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的密切结合,从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了生产力的发展 ?什么是国际秩序?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112倒数第二段;P117第2段5点 国际秩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3.世界各国主权平等;4.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5.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简述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的原则。P7最后5点 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中,从整体来认识和看待; 2.相互联系原则,强调整体内部个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3.有秩序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的, 这种秩序性和规律性规定了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4.动态原则,即整体、部分及各要素都处于运动发展之中;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以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这些原则对我们研究世界格局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我们就是把世界格局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研究的。 ?简述北约东扩的原因。P141??? 西方国家为了消化冷战的胜利成果,填补因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力量和权力真空,启动了北约东扩。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阶段练习四

《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 阶段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61年,宇航员( B )乘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 马斯格雷夫 D.科马洛夫 2.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当时被人们称作( B )的改革。 A.布拉格改革 B.布拉格之春 C.布拉格之秋 D.布拉格曙光 3.戈尔巴乔夫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D )。 A.鼓吹人道主义观 B.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 C.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 D.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4.1991年8月,时任前苏联副总统的( A )组织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想阻止 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八一九事件”爆发。 A.亚纳耶夫 B.叶利钦 C.契尔年科 D.基里延科 5.独联体的最高机构是( B )。 A.政府首脑理事会 B.国家元首理事会 C.独联体中央政权机构 D.政府总理或部长会议主席会议 6.在东欧国家中,经济转轨上采取“天鹅绒式的休克疗法”的国家是( B )。 A.匈牙利 B.捷克 C.波兰 D.保加利亚 7.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所依据的理论是( B )。 A.九二共识 B.华盛顿共识 C.北京共识 D.凯恩斯主义 8.俄罗斯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确立了( C )的国家政权体制。 A.总统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9.俄罗斯最不稳定的因素是国内分离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日益上升,最为典型的是 ( A )危机。 A.车臣 B.格罗兹尼 C.杜达耶夫 D.印古什 10.中国在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间,一直奉行的是( B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 方位的外交活动。 A.自力更生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互相尊重主权 11.1950年2月,中国同苏联签订了( C ),标志着中苏关系开始走向联盟。 A.《中苏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国睦邻友好互助条约》 12.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 A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论述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影响 治安系学生大队 1405区队周尚 1402050519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20世纪末期,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仅有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信息交流,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一个全球经济的整体。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某种变动,都难免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首先,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电脑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大量普及,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到全世界,把全球的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不仅信息产业本身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新产业,而且许多国家的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已经或正在实现信息化。其次,是世界经济的市场化。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愈益深化。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并进一步面向世界市场。现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已被纳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之中。最后,是世界经济的自由化。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要求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的壁垒。实行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竞相扩大对外开放,更加强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趋势。 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渗透性越来越强,任何国家要想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而求得较快发展是不可能的。就整个世界经济而言,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经济协调与合作,从而能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能完成一国力量所难以承担的重大发展项目;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都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并没有能够平等地、均衡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面临的机遇和挑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 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D、一项基本国策 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普通高等教育) 题目中俄关系 学院工学院 专业名称 *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张宁

摘要: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俄关系国际形势中俄军演共同发展 目录 题目中俄关系 (1) (一) 中俄关系 (3) (二) 俄罗斯的主要特点 (3) (三) 中俄关系之路 (4) (四) 中俄两国学者共识 (7) (五) 结论 (8)

(一)中俄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现代史上中俄两国的关系充满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种种曲折。苏联曾经同时支持中共和国民党这两个在国内政治战场上撕杀的对手;当毛泽东满怀革命成功的豪气拜访苏共兄弟时,他却被冷落在莫斯科郊区的客宅,而久久进不了克里姆林宫;紧接着苏共与中共的“蜜月”的,却是牵动整个国际共运的翻脸相向,最后双方甚至走上战场、动刀动枪;为了应付苏联这个昔日盟友、今日仇敌,中共反而与美国这个宿敌牵起了手;中苏关系刚刚正常化就被划上了句号,而变成了中俄、中国哈萨克、中国乌克兰等一大堆不知该如何勾画的老缘分新关系。突然,中俄这两个国家又都转入一场各自历史上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一种“把鱼汤还原成鱼”的转变,而这种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并无任何理论可以预见其结果。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全世界的中、俄问题观察家常常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国家两三年以后之事,而在两国的演变各自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分析两国关系的前景,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二)俄罗斯的主要特点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主要特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各个方面。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无需更多介绍。在经济方面,15年来,俄罗斯经济经历了从危机到复苏的过程。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和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很好,俄罗斯经济连年增长。到2006年底,俄罗斯经济已经基本上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200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GDP 总量超过10000亿美元。照这样发展,俄罗斯国民的工资和收入水平在2007年将达到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最高水平。而六年前,俄外债累计高达1584亿美元,约占其GDP的87%,基本上是一个破产的国家。在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复兴的过程中,国际石油市场行情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并且也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俄罗斯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为中俄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和活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