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论语》“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作者:黎勇

【摘要】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仁”字在里仁篇中总共出现了15次。在不同的对话场景、语境下, 针对不同的弟子, 孔子对仁做了不同的解释、说明和阐发, 但始终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强调仁的情境性,也并不必然导致对它自身核心价值的迷失与消解。本文主要来简要论述孔子在里仁篇中的仁学思想及它的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教育意义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仁”学思想是孔子建构的十分完整的思想体系,包含了精湛丰富的思想内容,代表了孔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真正价值。

一、《论语》中的仁

《论语》讲“仁”的地方很多,有些讲到“仁”的话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说的,有时不免强调了某一方面。《论语》中讲到“仁”最清楚的是孔子答复颜渊问“仁”的一段话。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进一步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篇》)意思是说,“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具体条目是,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由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孔子论“仁”的深刻具体性内涵,是远远超过前人的。不仅如此,把“仁”上升为“仁”学思想,全面系统地讲述并身体力行的,当然属孔子了。关于“仁”的含义。孔子说“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那么具备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有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到侮辱,待人要宽厚些,百姓不怨恨,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这是孔子对“仁”的又一诠释,这是从古之“君子”的角度,来谈仁的内涵的。

“仁”的多重含义还包括“礼”的内容。《子路篇》中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为什么说这里的“礼”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呢?因为在《宪问篇》里,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君子之“仁”,自然是指包括在孔子的“仁”的含义之中,也即体现在上面的“礼”中,那么“礼”即成为“仁”的内容之一方面。尤其是上面所引用的《颜渊篇》中,颜渊问“仁”的条目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更印证了“仁”的内涵之丰富性。

“仁”的思想包括孝悌的内容。《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想,这段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却是孔子“仁”的思想之一方面的体现。

二、《里仁篇》 中的仁

“仁“在《里仁篇》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1],知者利仁”。孔子的意思是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困境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人安于仁,<因为他只有实行仁德才心安;> 聪明人利于仁,<因为他认识到实行仁德对自己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子曰:“里仁为美[2]。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讲的仁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有钱和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在吃完一餐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德,仓促匆忙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他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5];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6]。”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从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所提及到的“仁”主要是指的仁德,而仁德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就是指的一个人的道德。但是在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的滑坡到了一个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所知晓的,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讲到“中国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何等严重的地步”,这是一个领导人的担忧,也是一个民族的倒退。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小月月事件”、“南京彭宇案”以及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等都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道德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为了金钱、权力、美女等各种个人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顾。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社会道德背

景下,如果大家再不用行动来弥补道德的缺失,那我中华民族只怕是落山的太阳。那么下面笔者主要来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里仁篇》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里的仁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来阐述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受的影响也大不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现代人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环境对我们十分重要,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孔子的仁学思想中的中庸之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尤其是现代人在对环境资源问题上一定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的和谐社会。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很容易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如金钱、美女、权力等。正如孔子所说要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人生境界在今天这样的功利社会怕很不容易啊。今天,人们每天在网络、报刊、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见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贪污腐败现象、食品安全事件、强奸抢劫暴力事件等犯罪行为的发生。试问是什么导致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人们对物质的过于追求,是人们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老祖宗的东西大家不能丢,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里的仁主要是指事物双方是对立的、矛盾的。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其实,孔老人家在这不仅仅是教导人们事物是出于对立统一之中的哲学辩证关系,而是要让我们学会一种方法论。即事物对立统一的时候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今天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政治、科技,还是文化都发展迅速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各种选择,如就业、学习、工作等。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么多的机会时,往往会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错失良机,与成功无缘。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时就东挑西拣、眼高手低,最后导致自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说,反而为社会增加财政负担,领着失业金。《里仁篇》教导我们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去抉择人生的价值,和实现人生的目标。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里的仁主要是要人们明白一个道理,

就是立志、坚持自己的信念。今天,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要做到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自我的状态是不容易的。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言论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往往会不假思索的去转载和捏造一些为了吸引眼球的不堪事实,最后导致信息失真。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孔子说:“假如立志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孔子教诲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清醒和矢志不渝的信仰。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里的仁主要强调人们在对待富贵与贫贱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我们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达到富贵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样就有失君子之风。同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也不会久远。反之,如果一个人为了摆脱贫贱而做出有损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的事业是不道德的行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法商家一味的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最近在网上出现的毒馒头、毒胶囊、假猪耳朵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折射出了在很多人在利益的趋驱使下变得那么的无耻和不择手段。《里仁篇》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着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看似安定团结的社会中,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仁德是几乎不那么可能,但是,并不是我们不能达到这样的仁德境界我们就不去朝那个方向努力。其实,在这里我认为孔圣人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努力和认真程度,同时,更多的是鼓励我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就像仁德一样,我们不能保证能百分百的做到,但是至少我们努力了,我们无怨无悔。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确,尤其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摆在国人的面前,道德冷漠、道德滑坡、道德无知等。现在很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有些医院以药养医,有些医生收受红包;有些歌唱演员对口形假唱;有些教师教学时课上不讲、课外讲;有些媒体利欲熏心制作虚假广告,赚取眼球炒作假新闻;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等等。烟草行业的个别员工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悖于“两个至上”价值观,有损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细究起来,这些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

人品德来约束自己,面对各种职业道德守则,仍我行我素,以个人为中心,丧失了一名员工的职业操守,是很可耻、可悲的事情。因此,无论是提高社会公德、加强职业道德和弘扬家庭美德,都离不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具体的个体抓起,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主要从《论语》<里仁篇>的教育作用来进论述它的现实意义,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形势,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正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得的不同的文化冲击。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既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又要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步履维艰,却一步步日益繁荣。为了祖国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我修养。

尾注:本文中的《论语》原文均来自 《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2]里,这里活用为动词,居住。

[3]恶乎:恶,音wū,何处;“恶乎”即“于何处”。

[4]违,离开。

[5]尚,超过

[6]仁,同“人”。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M] (中华书局) 1958年

【2】《<论语中>的仁之为道》余治平[J]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0 卷第4 期

【3】《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简论早期儒家的“仁”说及其现代价值》田文军

【4】《论<论语>中的成仁思想》陈殿青[J]琼州学院学报

第14 卷第4 期2007 年8 月

作者简介:黎勇生于1987年11月——系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09政本

论语里仁篇教学设计

《论语.里仁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生活的目的。 三、汲取“君子”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结合实际理解孔子积极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 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无论是穷是达,人人适用。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 有“君子”?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篇》。(板书:君子) (从“绅士风度”引出“ 君子之风”,简单比较,激起学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组内讨论。 每个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章研讨。 1、组内先正音,然后然后检查朗读。组内齐读课文,人人过关。 2、组内对照注释和译文初步解释句子含义,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3、针对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组内讨论解答。 三、小组汇报,合作探究 各小组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1、每个小组先范读,正音,再带领大家齐读。 2、解释本章的含义。 师结合板书(仁德、道义、见利思义、见贤思齐、讷言敏行)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4、其他同学交流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提升 (一)总结君子的特点。 其一,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仁德。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其三,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讷言敏行,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杨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孝道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 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 《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社会,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为孔子在面对经济、政治、道德、思想等各个方面遭到破坏时,积极寻找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个理论就是后来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中的“仁”学。“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本文试从“仁”的内涵,体现以及它的施行主体来阐释这一仁学思想。 一、仁的内涵—爱人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仁学体系。关于仁的概念,在春秋以前就以出现,到孔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内涵。《论语》中出现表述“仁”字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对仁最简洁地回答。当立志于仕途的学生子张问“仁”的含义时,孔子则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并解释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合对仁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但始终脱离不开仁的角色对象——人。所以,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孔子仁学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围绕着爱人,孔子提出了血缘亲情爱、友爱。 血缘亲情爱,就是以“孝悌”为本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务本》)正是体现了孝悌为仁的根本所在。而孝悌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孔子十分重视这种血缘亲情的爱,对宰我的“三年之丧”的辩解提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病也!”对宰我放弃对父母的三年之丧称之为“不仁”。由此可见,孔子心中的亲情之爱就是最基础的仁。 孔子把这种血缘亲情爱推之于一切人,就是他的友爱——“泛爱众”。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缘”(《论语·颜渊》),孔子将仁的思想扩及到“家国同构“的概念中。樊迟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 (1)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尧曰》20.1),又说要“义之与比”,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4.9) (1)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1)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4.6)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600字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 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 引言: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论语.里仁篇》第六章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第六章读书 笔记 第六章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 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本章主旨在 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是我未见好仁者 第六章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 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 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 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 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 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 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 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

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 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 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 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 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 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 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 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 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 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 了吗? 所以,朱熹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 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 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郭卉艳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药学2012012111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知的,堪称世界名著的人生哲学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充满了为人处事的智慧、经世致用的哲理,对人的启迪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从政的格言警句,至今对我们大有裨益,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和探究的。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论语》中的春秋末期的孔子的伟大和睿智。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每一则的含义都是引人深思的。其中每则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十分具有魅力。 《论语》主要从十一个方面:修身、君子论、处世、治国、师道、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进行了讲述。对还是学生的我,处世不深,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单纯,没有太多的烦恼,《论语》中关于处世方面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没有太多的体会;治国之道对我来说又比较大,这是我更不能体会的,但是在治学、识人、交友、论仁、礼说、论孝、修身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初中时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十则》其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温习学习过的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可以做老师了,在学习生活中我就深深体会了这一点。《论语》还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第二境界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有所不同。其它处谈“仁”,一般是就某种具体情景或学生的某种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而没有上升到范式“定义”的抽象层面,而此处“夫仁者”的语气,即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同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五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达到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达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导读: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一)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

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二)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孔子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姓名:吴智慧班级:文院3班学号:2013013333 孔子论语对我的人生启示 孔子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都会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就只立足于论语当中的天命问题。通过学习孔子论语,我对天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到了何为天命。“天命”在《论语》①出现将近三十次,单言“天”字也有十八次,其中孔子自言十二次。天可分为有无意志两方面。当天具有无意识,纯客观的意味时,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天代表自然界、宇宙、客观世界。 2.天命即客观规律,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一方面在困惑时在寻求天命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对天命的不信任。 我从孔子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天命。孔子对待天命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对其中的客观的必然因素,孔子认为要尊重天命、认识天命,即“畏天命”和“知天命”。(这使我知道“存而不论”) 孔子的“畏”,不是认为人的渺小,相反是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孔子强调对天命的认识,即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治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的知命、知礼、知言,采用逻辑的逆向推演方式是知人,行伦理,认识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孔子再一次强调把握、利用天命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天命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渐认识天命和理解天命,掌握天命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天命观领域内,天命不是不可认识的,神秘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去认知和把握。 第二,对待世界中的偶然因素,强调尽可能的调动人的主体地位。 孔子对天命不信任,但却承认各种不可抵抗、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对于一意外发生的偶然性,孔子的态度是这样的: 鲁域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急行。左右曰:“久已。”孔子曰:“恶其久也”(《论衡.幸偶》)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摘要】孔子思想的宗旨和核心是“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论语》较为系统地讲述了“仁”的内涵,使“仁”成为了一个具体的体系,为儒家道德伦理指明了基本路向。 【关键词】《论语》,仁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整理记录编纂而成,因此该书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说。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贯穿于整本书。在整本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但孔子每次在谈到“仁”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也正是对这些不同场合和不同人关于“仁”的论述,使得“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方面,从而能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 《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大致如下: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这里讲到的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情感基础。孔子认为

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孔子认为这种本质和崇高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朴素的感情——血缘亲情。孔子认为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是孝悌,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从上述有子所讲述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是很少犯乱的,而相反,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知道敬爱,怎么可能对其他人和社会有仁爱之心呢?这句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对“孝”、“弟”等伦理情谊的重视,如孔子要求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伦语·学而》),另外孔子还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同时,孔子在谈及孝的时候,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见孔子所谈及的孝的核心在于“敬”,若赡养老人而不敬,则与犬马之养无异。孔子重视的是内心的“敬”,实实在在的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朴素的感情,而非表面的有养。 (二)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这里讲的“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要泛爱众而亲仁。而这种爱人之“仁”主要表现在“忠”、“恕”两方面。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伦语·学而》) “忠”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比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语·子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君使臣

论语04里仁篇及翻译

04里仁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作者:佚名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论语.里仁篇》第八章读后感800字

《论语.里仁篇》第八章读后感800字第八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该句极为简略,朝夕不过一个白昼之间,时间极短。《说文解字》有:“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墨子经上》有:“闻,耳之聪也”。《礼记·大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韩愈《师说》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之“闻”即其本义,“闻”即知道的意思。而“听而不闻”则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语“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由此,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闻达道的真谛,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无憾了”。其实,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认识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认识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况人要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呢? 后来,清代刘宝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观点,在《论语正义》中说:“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这样的感叹也就正常了。不过,什么是道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成圣之道,也就是仁道。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而确定的。 朱熹之说当然也是由其历史背景决定的,有明显的理学倾向,他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文言文翻译-《论语》里仁篇

文言文翻译-《论语》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我看论语中的“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我看《论语》中的“仁” ——《论语》读书报告《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相信大家在高中时都学过,“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论语》也以讲“仁”为主,据我们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仅《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中没有仁字),而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 次之多。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所以,我们将对孔子“仁”的思想对人的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做以分析,进而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碰撞出的剧烈火花中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思想路。 一、学行结合中的“仁” ——关于学习《学而》是《论语》的开篇,而其中第一章为“子曰:‘学而时习乎,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表述,精辟地概括了孔子学行结合的原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孔子藉以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社会措施,尚朋、向群、乐群、聚群、里仁、处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表述,则反映了藉以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心理要求,宽恕、容人、厚道(即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也不埋怨别人,也不发脾气)、不怨天不尤人。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无止境,行无尽头。学行结合,学行相须。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 这种仁心体现在交友之道上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实现学行结合原则的社会措施。只有爱人利物的仁人,才能尚朋、向群;只有尚朋向群的仁者,才能为远方来的朋友高兴、快乐;只有尚朋、向群、乐友,才能里仁、处仁。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实含义,体现了孔子的“仁爱”。 美好的仁爱之心,要求人们互相之间忠恕相待诚实相处。忠与恕,是美好的仁慈爱人的道德心的两项重要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的“忠”,就是为人谋的心理原则,道德要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