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师用导学案

论语师用导学案

论语师用导学案
论语师用导学案

教学班级教学时间教师评价

课堂笔记《〈论语〉十二则》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2、会背诵默写所有的章节,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会翻译重

要的句子。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4、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难点: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学法点拨】

学习本文,应先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流畅朗读课文,并达

到熟练成诵。要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学习感受古代先贤光辉的人

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

养。

【知识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尊称为“圣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开

创私人办学之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

《书》等古代文献。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对人民要“相

传有仁政”。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

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

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

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及

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

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

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

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第一课时

(1)可以为师矣

古义今义

(2)三人行

古义今义

(3)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今义

(4)三军可多帅也

古义今义

6、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五日三省吾身

饭疏食饮水

7通假字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通意思

8、逐句翻译句子。

9、在翻译的基础上力争会背【我的疑问】

第二课时

【探究案】

1、本文论述了孔子关于读书方法、学习态度、及品德修养的言论。

找出来加以类并体会。

例句: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3)谈修身做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自省?

4、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意思?

提示: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矣”。这是孔子在表述,既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5、请联系实际谈一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内

涵。

提示:孔子这是说的的一个求知者对某种文化的钻研爱好的程度,如以他为快乐,那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精神是最高级的求知精神。正如学习一样,懂得学习方法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我们现在提倡把学生的“苦学”变成“乐学”,就是让学生达到孔子说的这种境界,只有以学习为乐,才能攻克一切困难。

【拓展延伸】

1、正确认识和评价《论语》

一个时期以来,孔子及其《论语》似乎被人神化,其实《论语》是一部内容很平实、很富于人情味儿的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书,一部可以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去读的书。只要善于读,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生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感染。因而,在诸子百家中,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但这并不等于说,《论语》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就是真正的圣人。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从《论语十二则》中,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4、本文出现的成语有哪些?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第三课时

【复习巩固案】

(一)基础运用

1.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 __ 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及其门徒

的,与___ __,___ __,___ __合称“四书”.。

2.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信传不习温故

罔殆是知

3.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

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

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译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学习态度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品德

养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6.《〈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7.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

8.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②.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

《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

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导学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导学案 编写:单位: 审阅:单位: 主备人班级学习小组 学习小主人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知识链接】: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章,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简单地说:寓言就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导学流程:自学→对学→小组交流→展示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讲有个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___________,他心里就希望___________,于是他就不干活了,整天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合作探究 导学流程:自学→对学→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1、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什么? 2、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3、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4、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jízì yán zì yǔjīn pílìjìn ()()() yùyán bāwàng mùzhuāng le zīzī ()()()() 2、我会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寸——()()庄——()() 巴——()()吾——()() 隹——()()弗——()() 3、照样子,写一写 肥——(瘦) 节约——()攻——()丢——()焦急——()4、我会填。 ()()待兔()()补牢揠苗()()()()求剑嫦娥()()()()补天 后羿()()()()填海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11 《论语》十二章 课题《论语》十二章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分章朗读课文,每读一章,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2.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解注释,说译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践行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3.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 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 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 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 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一词多义 课 前 预 习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做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的知识) 传.不习乎(动词做名词,传授的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做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是知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省略宾语“之”,应为“可以之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宾语“之”,应为“人不知之而不愠”)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1.4楞次定律 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

1.4楞次定律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 选修3-2) 4楞次定律楞次定律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 1.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本质. 2.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科学思维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概括,抽象得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2.掌握运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和步骤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归纳出右手定则. 2.经历探究螺线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归纳出普遍的规律科学态度与责任参与实验.多角度分析和逐步明确归纳感应电流方向的过程,领略楞次定律的表述因高度抽象和概括而表现出的简洁美 一.右手定则将右手手掌伸平,使大拇指与其余并拢的四指垂直,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穿入,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这时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二.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2感应电流

的磁场可能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3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4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都适用于所有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2如图1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P和QQ,都处于同一水平面内,P和Q之间连接一电阻R,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现垂直于导轨放置一根导体棒MN,MN向右运动时,MN中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MN 向左运动时,MN中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填“MN”或“NM”图1答案NMMN 一.右手定则的理解和应用1实验探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G为电流计已知电流由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左偏,由右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当ab 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如下表,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判断电流方向图2导体棒ab的运动指针偏转方向回路中电流方向俯视ab段中电流方向向右向左从b向a向左向右从a向b答案顺时针逆时针2对右手定则的理解1适用范围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2右手定则反映了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三者之间的相互垂直关系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导体相对磁场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既可以是导体运动而磁场不动,也可以是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还可以是两者以不同速度同时运动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切割磁感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例1下列图中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论语》两章

《论语》两章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 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 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 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 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 (2)对两篇对话体议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 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学生背诵后转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 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注释①。教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 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 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张实行礼治, 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 为宣传其主张,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 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 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二、指导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 颛臾(zhuān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

最新守株待兔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5、守株待兔 设计人:李仰英单位:二实小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知识链接】: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章,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简单地说:寓言就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正确书写下列词语。 耕种折颈守株待兔宋人触动不可复得 2、自主学习。 我能按下列步骤自主学习:①标(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②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③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④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⑤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⑥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预习展示。 三、当堂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jízì yán zì yǔ jīn pí l

ìjìn ( ) ( ) ( ) ( ) ( ) yùyán bāwàng mùzhuāng le zīz ī ( ) ( ) ( ) ( ) 2、我会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寸——()()庄——()() 巴——()()吾——()() 隹——()()弗——()() 四、质疑问难。 比比谁的问题更有价值。 第二课时 一、乐问善思。 你的问题我来答。 二、合作探究。 1、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什么? 2、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3、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4、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练习

导学案 11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提升文言素养。 2.了解《论语》这部经典及其基本内容,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与求学方式。 3.思考孔子的现代价值,汲取其精华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论语》这部经典及其基本内容,品味经典,品味先贤思想。 难点:感受先贤的个人修养培养方式。 知识链接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学法指导: 1.先秦文言文诚然不好理解,但同学们要学会迎难而上,首先根据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再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2.《论语》十二章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部分,需要反复咀嚼,直至领会。 3.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当代人的个人修养,认真思考在这瑰丽的传统思想中,哪些是我们该接受的。 2.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常识积累】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字,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学派创始人。 2.解释加点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君子 ..乎 (3)吾日三 ..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不逾矩 .. (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8)人不堪.其忧 (9)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0)曲肱而 ...枕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子在川上 ..曰 (13)逝.者如斯.夫 (14)匹夫 ..不可夺志也 (15)博学而笃.志 (16)切问 .. ..而近思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文意梳理】1.《论语》十二章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阐述。 【文意梳理】2.你认为学习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你从孔夫子的论述中学到了什么?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但它出生在两千年前,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那么我今天对其进行学习,又具备怎样的意义呢?请同学们合作交流,找出我们学习《论语》的现代意义。 2.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关注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强调个人修养的,作简要概括。 知识能力运用 【文言语法】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对其进行解释。 (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2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楞次定律》word导学案2

202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楞次定律》word导学案2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把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并会应用它们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熟练楞次定律解题的步骤。 教学重点: 把握应用楞次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清晰地明白,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回忆练习】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如此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 2.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 这时四指所指的确实是。 3.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明确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 (3)依照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反减同)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的方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B.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楞次定律只能判定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D.楞次定律能够判定不闭合的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5.如图1所示,一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开释后让它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Ⅱ,Ⅲ时(位置Ⅱ正好是细杆竖直位置),线圈内的感应电流方向(顺着磁场方向看去)是(D) 图1 A.Ⅰ,Ⅱ,Ⅲ位置均是顺时针方向B.Ⅰ,Ⅱ,Ⅲ位置均是逆时针方向C.Ⅰ位置是顺时针方向,Ⅱ位置为零,Ⅲ位置是逆时针方向 D.Ⅰ位置是逆时针方向,Ⅱ位置为零,Ⅲ位置是顺时针方向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

21《论语六则》教案

21《论语六则》教案 篇一:七年级语文上 21 《论语六则》人教版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1课 《论语》六则 [幻灯片1:题目](等待上课时用) [教学目标]:[幻灯片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意,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并借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3、4、5) 从前有位很有名的老师,他总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渊博,30岁的时候,他离开自己的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他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他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他连忙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老人家听后说:“原来是你啊,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并比我差,为何要拜我为师呢?”他听后,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二、走近孔子 孔子:(幻灯片6)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成就:(幻灯片7)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三、关于《论语》(幻灯片8) 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 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 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含答案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论语》十二章第十二课 高素萍远襄镇一中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及其《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掌握本文的一些文言实词意义,能用通顺的现代汉语讲解每一则的意思 2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难点】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意义,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并有自己的见解与体会。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并能用儒家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四十二不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逾矩()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2、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6)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____(8)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_______的意思,是记录________和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共________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1、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解决生字词,读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译文】孔子说: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经典导学案

【5A文】《论语》经典导学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论语》即是其中一部,这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著作,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 孔子及《论语》。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理解并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事的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论语》被誉为“中国的圣经”,古有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盛名,今有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之盛势。孔老先生的《论语》到底蕴藏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一些精华,以期你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Itn)说(yu €)愠(y u n)三省(xing)曾(z e ng)传(chu a不)习乎 逾(y? 罔(w ang)殆(d a i)一箪食(d m)曲肱(gcng)笃志(d u)2?文体知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内容以教育为主,包 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3?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山东省威海二中高中物理楞次定律导学案教科版选修32

楞次定律 课标: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 定感应电流方向,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2、会应用实验来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推导过程,逐渐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 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3、知道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1、应用楞次定律(判感应电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阻碍”的含义) 课堂导学: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二、探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仔细观察,详实记录) 1、实验演示:辨明电流表G 指针偏转方向与通入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电流进入的方向 电流由“+”接线柱流入 电流由“-”接线柱流入 电流表G 指针偏转方向 2、实验探究:标出磁铁在线圈处原磁场B 0方向、感应电流i 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方向 注:俯视线圈,观察感应电流i 方向时,请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表示。 项目 磁体 运动方向 原磁场B 0 方向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ф0 电流表G 指针偏转 方向 感应电流i 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方向 ①N 极插入 ②S 极插入 S A S A S A S A ①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 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 ③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量 ②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对原磁通④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量

好仁不好学导学案(教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学习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 思考。 【重点难点】1.主要学习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 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学习方法】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他们的论著也是 中华文化的源头,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教学《先秦诸子论著选读》,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 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这方 面的感悟。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知识链接】本课共选取《论语》中的十一则文章,中心内容是“学”,选文依次强调好学,阐述好 学的内容,说明好学的具体体现,突出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选文中的学不仅仅是指学习关于自然、 社会的知识技能,更是指人格修养,孔子将完善品格修养看成学习的重要内容。 【预习检测】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xǐ)悌(tì)笃(dǔ)贰(èr) 2.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 贼:①其蔽也贼(害)②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③几落贼手死(敌人)④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刺客)⑤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趋:①鲤趋而过庭(快走)②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趋向,奔向) 就:①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②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 ③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 闻:①子亦有异闻乎?(名词,教导)②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 偷:①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刻薄,不厚道)②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苟且,得过且过) ③楚有善为偷者(偷窃)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你)②好知不好学(“知”通“智”:聪明) ③今也则亡(“亡”通“无”:没有)④出则弟(“弟”通“悌” :敬爱兄长) 4.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①其蔽也贼:名词活用作动词,害人害己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使动用法,使……尽 ③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第二个“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有才德的人。 ④不贰过: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⑤民斯为下矣:是⑥古之学者为己:为了 ⑦勇而无礼则乱:转折连词,却⑧鲤趋而过庭:修饰连词 ⑨生而知之者:连词,表顺承⑩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连词,表并列 ⑾不如丘之好学也: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君子笃于亲:对⒁ 敏于事而慎于言:在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2)君子笃于亲(介宾短语后置句) (3)(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断句)(4)陈亢问于伯鱼日 (介宾短语后置句) (5)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句)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翻译下列句子,标出重点字词、注意句式句型,并说说你对该语句的理解与感悟。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第4则) 高二语文选修 导学案

守株待兔导学案1教学文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学习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悟出故事的寓意。 【自主学习我能行】 1、我能按下列步骤自主学习:①标(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②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③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④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⑤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⑥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合作探究我快乐】 1、组内说说: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 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读文后说说《守株待兔》中的那个人为什么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达标检测我过关】

cu d n ch u zhu d g s 1 ch u tou sh ()()() ( ) y d mi do zh u zh d n g j in p il i j in ( )( ) 二、读读比比,然后组成词语 拔( )兔( ) 喘( ) 拨( )免( ) 端( ) 三、从这则寓言中,我明白的道理是: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du zh u d d t u 自我评价 对子自评价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家长评价 ☆☆☆☆☆ ☆☆☆☆☆ ☆☆☆☆☆ ☆☆☆☆☆ ☆☆☆☆☆

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及答案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课时)_八_年级学科语文班级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学习、生活态度。 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成语、格言、警句难点理解每则语录的意义 课型预习展示测评1课时 步骤: 一、自学导航 (一)教学导入 (二)明确目标 (三)自主学习 (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法指导:诵读课文,用斜线划分好前六章的停顿。对照课文下的注解,并查阅工具书,解释每章中加横线的重点字词,再理解每章的意思。 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中的三句话各讲了什么。 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中讲了什么。 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知识超市】 1、走近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 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 孟”。 2、相关知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 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 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共 二十篇。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讲了什么。 ④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⑤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四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中讲的是什么。 第五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想想本章讲的是什么,阐述了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①朗读并划分停顿 ②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③本章讲的是什么。 二、对学群学 三、分组展示 四、整理学案 本节课你的收获: 达标练习(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回顾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章的意思并背诵前六章 2、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寄语:学海无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博击知识长空的雄鹰,经历风雨,享受成功! 10、《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_八_年级学科语文班级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学习、生活态度。

《论语十则》导学案(教师版)

《〈论语〉十则》导学案(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导学重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2.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导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课时】两课时 【预习导引】 1.了解孔子及《论语》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②《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①注音: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是知.(zhì)也 ②解释:愠——生气、发怒 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罔——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补充练习-导学案3-选修3-2-1.4楞次定律-教师版-免费

补充练习-导学案3-1.4楞次定律-教师版 第1页(共1页) “东师学辅” 导学练·高二物理(3 ) 补充练习-1.4 楞次定律 编稿教师:李志强 1.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C ) A.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C.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2. 如下图所示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b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其中能产生有a 到b 的感应电流的是( A ) 3. M 和N 是绕在一个环形铁心上的两个线圈,绕法和线路如图,现将开关S 从a 处断开,然后合向b 处,在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方向是( A ) A .先由c 流向d ,后又由c 流向d B .先由c 流向d ,后由d 流向c C .先由d 流向c ,后又由d 流向c D .先由d 流向c ,后由c 流向d 4. 如图所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时,内外两金属环中感应电流的 方向是( B ) A. 内环逆时针,外环顺时针 B. 内环顺时针,外环逆时针 C. 内环顺时针,外环顺时针 D. 内环逆时针,外环逆时针 5. 如图所示,导线框abcd 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 ,当 线框由左向右匀速通过直导线时,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D ) A .先abcd ,后dcba ,再abcd B .先abcd ,后dcba C .始终dcba D .先dcba ,后abcd ,再dcba E .先dcba ,后abcd 6. 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线圈abcd ,在细长水平磁铁的S 极附近竖直下落,由位置Ⅰ经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Ⅱ与磁铁同一平面,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则在下落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 ) A .abcda B .adcba C .从abcda 到adcba D .从adcba 到abcda 7. 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拉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一个只有N 极的磁单极子从上向下穿过如图所示的超导线圈(超导线圈的电阻为0),那么,从上向下看,超导线圈将出现( D ) A. 先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又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 先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 始终有顺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D. 始终有逆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论语断句练习

《论语》断句练习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 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 矣③。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翻译】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翻译】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4、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翻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为好学?”孔子答道:“有个叫颜回的弟子很好学,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感悟】孔子的学问并不是仅仅指文学知识,凡切身之用都可以称得上是学。所以孔子认为“不迁怒、不贰过”的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 不迁怒,是指在甲人那里受了气,不要把脾气发到乙人身上。迁怒的毛病我们经常犯,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家人好心跟你说个话,经常会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恶言相对。 不贰过,就更难了。犯错误不要紧,但是知错一定要真心实意的改,不要再犯第二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嗜酒如命,因为醉酒耽误了不少事。张飞独守徐州,刘备很不放心,张飞保证改过自新,绝不饮酒。但最后还是喝的酩酊大醉,罪打曹豹,引得吕布攻进了徐州,连刘备的妻子都被俘虏了。按说这个教训够大的,张飞应该改了吧,但最终他还是死在了喝酒上。张飞喝了酒,鞭打士兵,两个挨了打的士兵忍无可忍,晚上趁张飞醉酒,直接把他的头砍了下来。猛将张飞,贰过、三过,最终连性命都搭上了,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翻译】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7、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见:音xiàn,同现。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8、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注释】(1)无道:指无道的人。(2)有道:指有道的人。(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4)偃:仆,倒。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9、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专对:独立地谈判交涉。以:用。 不达:指行不通,办不了。对;对答 【翻译】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轻。 11、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5)迩(ěr):近。【译文】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2、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翻译】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断句译文: 孔子说:用统治方法来引导,拥严酷的刑律来整顿,百姓虽不犯罪却无德。用品德和礼仪来引导感化百姓,百姓就有廉耻之心且归服统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