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大染色内镜论文放大染色内镜胃黏膜小凹形态微血管形态早解读

放大染色内镜论文放大染色内镜胃黏膜小凹形态微血管形态早解读

放大染色内镜论文放大染色内镜胃黏膜小凹形态微血管形态早解读
放大染色内镜论文放大染色内镜胃黏膜小凹形态微血管形态早解读

放大染色内镜论文: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价值的研究

【中文摘要】:放大染色内镜(Magnification Chromoendoscopy,MCE)结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癌前病变及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索。方法:应用放大染色内镜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共110例病人137个胃黏膜病灶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将胃黏膜小凹形态分为:A型(圆点状)、B型(管状)、C型(绒毛状)及D型(不规则型),微血管形态分为:Ⅰ型(规则)、Ⅱ型(不规则型细网状)和Ⅲ型(不规则扭曲螺旋状),在观察及记录区内取材送病理组

织学检查。结果: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轻度隆起、糜烂及粘膜色泽异常,MCE下大多表现出胃小凹排列紊乱,结构异常,小凹类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MCE能准确识别胃黏膜小凹形态及微血管形态改变,对可疑病变活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提高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英文摘要】AIM:To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the Magnification

amplification(MCE)combined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NBI)about the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the Early Gastric Cancer diagnostic.METHODS:From February,2010 to February,2011,110 patients with 137 gastric mucosas were enrolled to Observe the

finestructure morphology.The morphology of gastric pits was classified as follows:A type(round spot),B type(tubular),C type(villous),D type(irregular),The morphology of collecting venu...

【关键词】放大染色内镜胃黏膜小凹形态微血管形态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英文关键词】Magnification Chromoendoscopy gastric pits morphology of collecting venules early gastric cancer precancerous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价值的研究缩略词4-5中文摘要5-6Abstract6序言7-9资料与方法9-12结果12-22讨论22-26结论26-27参考文献

27-29致谢29-30综述30-41参考文献39-41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刘变英,陈星,雷宇峰,夏玉亭 【关键词】放大胃镜 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地在镜下区分不同性质的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的镜下检出率。使得镜下诊断出现了新的标准,使内镜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早在20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就发现,正常胃黏膜的微细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内镜学家受到启发,期望开发出具有显微功能的放大内镜。直到1967年纤维放大内镜问世,奥山首先应用其对胃黏膜进行观察,但放大只有3倍。1973年三宅健夫首先使用真正的放大胃镜对黏膜进行25倍的放大观察。但由于纤维内镜自身性能所限,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电子内镜的问世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大内镜的电子化、数字化、可变焦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使其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开发出了附有变焦镜头(zoom)的放大内镜,其

软性镜身的外径与普通电子胃镜完全相同,同一根镜子可以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立即变焦进行放大观察。近年来FUJINON开发出了具有85万和130万像素,能放大70~150倍的高清晰度放大内镜,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进入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 正常胃黏膜表面的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相连。胃黏膜的微血管由集合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毛细血管围绕着腺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到集合静脉。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理状态下,这些微细结构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放大胃镜的出现和完善使我们能够逐渐在镜下观察到这些微细结构。早期的放大胃镜因不具备满意的机械功能,操作性能差,不容易使观察的部位聚焦获得清晰图像,而且镜身粗大,患者的痛苦较大。在聚焦观察时容易受到胃壁蠕动、心脏及大动脉搏动、呼吸运动的干扰而难以获得清晰图像,而且只能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进步,放大内镜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均有了很大改进,现在已发展到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胃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微血管模样特征的阶段,已经发现正常毛细血管网呈蜂窝状外观,集合静脉呈海星状外观。目前国内外对胃部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等领域。 1 胃糜烂

201042食管胃检查的染色内镜技术

食管胃检查的染色内镜技术 内镜下染色技术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标性活检,又称色素内镜或者染色内镜。自1966年日本津田等首创胃黏膜染色法内镜检查技术以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诊断食管、胃黏膜病变,特别是在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成为普通胃镜检查的有力补充。有文献报道染色内镜还可以提示癌肿浸润范围,为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提供依据。常用的染色方法有Lugo`S碘染色、靛胭脂染色、美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刚果红一美蓝双染色等。本教材只介绍上消化道检查常用Lugo`s 碘染色、亚甲蓝染色、靛胭脂染色法。 第一节Lugo`s碘染色 Lugo`s碘染色主要应用于食管病变的检查,早期食管癌碘染色阳性率几乎达到100%。 1 染色原理 食管复方碘液染色的原理是: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内含丰富糖原颗粒,遇碘成棕褐色,而炎症或癌变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而呈淡染或不染区。 2 适应症 胃镜检查所发现的食管粘膜病变包括粘膜粗糙、糜烂、溃疡等均可以行Lugo`s 碘染色。晚期明显食管癌者不必行此检查。 3 禁忌症 1)所有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均应列为色素内镜检查的禁忌症。 2)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碘染色的相对禁忌症。

4 染色检查步骤 1)准备1.0%-3.0%的复方碘溶液、含有硫代硫酸钠的冲洗液洗脱液。 2)准备专用喷洒管。 3)普通内镜观察上消化道。 4)将内镜退至距门齿约20cm处,清水冲洗抽吸干净病灶区域,从活检孔道道插入塑料喷管,前端伸出内镜2-3cm。用20毫升针管抽取1.2%碘液10ml,自上而下,边推进内镜,边注入碘液(或自食管胃交界线向上喷洒亦可)。内镜直视下于不着色区或明显淡染区取材3~5块送检病理。 5)冲洗液洗脱着色区域的碘液。 5 染色结果判断 在内镜检查时,根据染色后组织的着色情况及边界是否清楚来判定染色级别,一般分为:(1)阴性,正常染色为棕色;(2)3级,不着色区颜色较淡且边界不清;(3)2级,不着色区颜色淡,但不着色区边界清楚;(4)1级,不着色区明显且边界清楚,病变有隆起或凹陷感。早期食管癌与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碘染色后不着色(内镜下表现为黄色)且边界清楚,而且早期食管癌染色后病变有隆起或凹陷感,但正常粘膜由于碘染色着色内镜下表现为棕色。内镜诊断标准为:早期食管癌染色级别多为1级,重度不典型增生为1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级,轻度不典型增生染色级别为3级;碘染色阴性者为正常组织。

放大内镜诊断早癌精选.

早期胃癌的放大观察与诊断 放大胃镜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微小病灶的发现与判断,尤其是对粘膜小隆起或缺损、糜烂的早期胃癌的诊断。放大内镜主要根据粘膜颜色、小凹小突的形态及血管密度、大小、分布与形状的改变等进行判断。因此有人提出放大内镜的“4大要素”:1、papilla;2、gastric pit或pit pattern;3、Capillary network与RAC;4、上皮细胞层。 (1) Pit pattern 由于胃酸的存在和作用,不少早期恶性病变只表现一些轻微的糜烂,而且有些早期胃癌一开始就伴随小溃疡生长,因此病pit pattern很难辨认。胃粘膜表面有比较厚的一层粘液,也给腺口观察和染色带来困难。胃癌背景粘膜特别是萎缩性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炎,其腺管短,粘膜上皮细胞层菲薄,缺乏原本凹凸起伏的腺口形态,因此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腺口分型。但随着放大内镜倍数和像素的提高,观察手段的改进,比如染色和NBI 系统的应用,仍然有它实际的价值。 一般而言,早期胃癌局部呈现特别发红或浅白色,有时也出现与周边相同的颜色。表面的腺口形态与癌瘤所在部位原来腺口形态相仿,但有许多异常的现象。当出现大小不同的腺体小凹或不规则的分枝状小凹,以及不规则的粗糙隆起或结构破坏的凹陷等均要考虑早癌的可能。 早期胃癌的分型与放大镜下的特征见表1。其中Ⅱ型早期胃癌的小凹小沟分型往往是粗糙、变形的FP 或SP。纯粹的Ⅱb型非常少,一般伴随Ⅱa或Ⅱc。如果出现中间无构造、FP和SP崩解,周围退色明显的Ⅱc型早期癌往往未分化型癌较多见。 在分化型癌,其病变区界限较清楚,局部发红或与周边同色。其中高分化管状腺癌则为比周围细小的C型腺口或卷曲的条纹状或尾根状、乳头状腺口特征。低分化时往往出现无构造或者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pit pattern腺口,有时则表现无构造和不规则腺口混合出现。当分化型胃癌伴有明显的溃疡存在时,需要鉴别溃疡周边是良性溃疡的再生上皮还是恶性再生上皮。一般来说,良性溃疡是从溃疡边缘向外侧生长,并从榔栅状到纺锤状、结节状依次出现的橙红色粘膜。恶性病变周边呈现大小不等、新旧不一的暗红色矩形再生上皮。在未分化型癌,癌细胞向深层浸袭而较少破坏上皮,但表皮正常血供受影响,因此表面出现退色或发白,呈现大小、形态均不规则的C、D小凹小沟分型甚至没有任何粘膜表层构造。 (2)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 由于客观上受胃蠕动、大动脉搏动以及胃表层粘液和发生胃癌的背景粘膜病变等因素影响,胃腺的表面形态常常难以得到非常清楚的认识和鉴别,因此利用较大倍数的放大内镜和NBI系统对(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SECN)的观察与辨别具有重要意义。 发生早期胃癌时,在癌变的周边处于正常的粘膜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具有规则分布的SECN(regular SECN pattern),而癌巢内部的小血管形态则根据组织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分化型胃癌病变区,外围非癌区皮下规则排列的毛细血管和集合静脉即SECN消失,出现了大小、外形和分布相对不规则的微小血管(ir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非癌区和癌变区因为血管发育和分布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分界线(a demarcation line)。未分化型胃癌的癌巢区,颜色浅谈,regular SECN pattern密度减少,或者没有明显的微小血管分布(reduced or disappeared microvascular pattern)。这种现象被认为与分化型胃癌向粘膜表层扩大生长、血管丰富,未分化型胃癌是向周围和深部全层性浸润与破坏性生长而血管稀少特性有关。 利用NBI系统观察早期胃癌的微血管像与单纯的电子放大内镜有些区别。分化型胃癌大多数呈现相对规则、密度较高的网格状(fine network pattern)特点,一部分。未分化型癌大多数呈现不规则的、密度稀少的卷曲皱褶状或螺丝状(corkscrew

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发现早期胃癌(组织分型及浸润深度)

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发现早期胃癌(组织分型及浸润深 度) VS 经典分型在区分癌与非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学者又进一步对MV/MS 分型细化,以期预测组织学分型和早癌浸润深度,从而为后期内镜或外科治疗提供决策。 在预测组织学分型上,2010 年Akira 推出基于MV 的胃早癌ME+NBI 分型,即FNP(精细网格,fine network pattern),CSP(螺旋型,corkscrew pattern)(图1),此前一直被定义为「未分类型」的表型被进一步细化为IIL-1(小叶内环型-1,intra-lobular loop pattern-1),ILL-2(小叶内环型-2, intra-lobular loop pattern-2)(图2)。根据研究结果,FNP 与ILL-1 大部分为分化型腺癌,而CSP 多为未分化型腺癌。ILL-2 主要分布于分化型腺癌,但也可在未分化腺癌中存在。此外,64% 未分化ILL-2 腺癌中可见CS(螺旋状)微血管(图3),但在分化腺癌中未见此现象发生。 图1 FNP 与CSP 分型。A FNP 为MV 的精细网络状结构;B CSP 为MV 的螺旋型结构 图2 ILL-1 与ILL-2 分型。A ILL-1 为包含环形MV 的绒毛状腺体结构;B ILL-2 为上述基础上出现腺体断裂 图3 IIL-2 型胃癌中出现CS 型MV。A 胃体中部后壁一 0-IIc 型早癌;B NBI 可见不规则茶色区域;C ME+NBI:断

裂绒毛状腺体上可见CS 型MV;D 病理示黏膜固有层未分化腺癌相反,Masashi 等另辟蹊径,从癌灶周围非癌黏膜表型推测癌灶组织学类型,将癌灶周围非癌黏膜的ME+NBI 表现分为以下四型:A 点状型(圆形或针眼点状);B 短线状(扩张、垂直长凹痕结构);C 条纹型(管样,小梁嵴样结构);D 颗粒型(绒毛、乳头状结构)(图4)。该分型由sakaki 的胃黏膜ME+NBI 七类分型简化而来。C 与D 预测着分化型癌的组织类型,其理论基础是 C 和 D 表型为黏膜萎缩相关表型,是分化型癌(肠型)发生基础。B 型为HP (-)炎性黏膜表型,萎缩程度较 C 和 D 轻,预测未分化型癌组织学类型,也间接反映了不同于分化型癌的发生路径。 图4 胃癌周围黏膜的ME+NBI 分型。a-d 分别对应A-D 分型以下为ABCD 分型应用实例: 图5 A 白光下病灶经靛胭脂染色后,病变为平坦结节形高分化腺癌,周围黏膜呈细颗粒样萎缩表现;B 放大后观察,可见小绒毛状结构(D 型) 图6 A 胃体中部前壁可见凹陷型未分化型早癌,褪色,大小约10 mm;B 放大观察,背景黏膜为B 型(短线状)2014 年Takashi 等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认为MV 结构缺失(AMSP,absent microsurface pattern)为区分未分化癌与分化型癌重要因素,并通过ROC 曲线判定出边界值为50%,

放大内镜、色素内镜

一、色素内镜 (一)概述 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又称染色内镜(Staining-endoscopy),指通过各种途径,如口服、直接喷洒、注射等等,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突出,有利于病变的检出与诊断。1966年日本学者Yamakawa最先发明了内镜染色技术,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染色、显色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色素内镜的操作 1. 内镜适用染色剂条件: (1)无毒无害; (2)对黏膜有良好的亲合性 (3)既能使病变形成形成色彩对比,又能如实反映黏膜细微的变化 (4)价廉易得 2. 色素投入途径: (1)直接法:即在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的方法。 (2)间接法: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内镜观察的方法。 3.常用染色方法 (1)Lugol碘液染色 ①染色原理:正常食管鳞状扁平上皮细胞富含糖原,糖原遇碘后呈棕色,而癌变组织、异型增生上皮细胞因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而成染色不良的淡染状态或不染状态。 ②适用范围:Lugol碘液染色主要用于食管黏膜的内镜检查。 ③操作方法:常用浓度为1.5%~3%碘液在常规胃镜检查后用洗涤喷雾管均匀喷洒于病变部位,约10秒钟后立即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必要时可重复喷染,总量为10~20ml。 ④内镜下表现: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纹状,病变部位为不染区或淡 染区(参见图1)。 图1 A常规内镜下食管黏膜表现 B Lugol碘液染色后可见不染区 本图引自Vdronique Meyer et al,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1997; 45(6):480-4 ⑤注意事项:在染色前应注意患者有无碘过敏;碘液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患者胸痛、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故在操作前应向患者充分交待;染色时应尽量选用比较稀的碘液,尽量减少碘液的用量,结束后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胃内残留的碘液吸掉,必要时可用硫代硫酸钠中和;食管良性溃疡、炎症、异型增生等病变碘染后也可呈现淡染或不染,因此碘染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 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受阿俊仁院长的委托,今天在基层内镜学习群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对黏膜染色剂的基本要求:1、本身具有颜色 2、与被染组织间具有亲和力3、被染色的染色体或者包浆有被染色的特性目前的黏膜染色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靛胭脂靓胭脂是对比性的表面黏膜染色剂,而非细胞内染色剂,在胃和肠均可使用。原理:利用重力沉积于上皮表面的低凹处,勾勒出胃小沟、肠黏膜的无名沟以及pit形态,推断病变的范围及大体性质,最佳浓度为,须使用喷洒管,通常在2-3分钟后观察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喷洒时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而是从低浓度开始喷洒(绝大多数病变低浓度会显示的更清楚)如果需要可进行再次喷洒。但反过来一开始高浓度喷洒,如果再想低浓度就比较难处理。AIM三明治法1:%靛胭脂10ml+%10ml+清水30ml,用于判断病变黏膜的侧向进展范围。2、美兰又称亚甲蓝,浓度为%到%,作为一种吸收性的染料,它是吸收到细胞内部对细胞核进行。被染的对象一般是肠道的上皮细胞、食管和胃中肠化的上皮细胞,它只染色肠化的细胞。染色的原理:亚甲兰吸收进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核着色,染色阳性的意义:正常的肠道上皮、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以及部分早期胃癌上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内异位的胃化生细胞并不染色。同时因美兰可以和细胞内的DNA结合,在白光下可诱导氧化损伤甚至突变。3、卢戈氏碘浓度须使用喷洒管均匀地

进行全食道染色,建议从肛侧到口侧,边喷洒边吸引,床头抬高避免呛咳窒息。如果浓度大颜色过黑,浓度小染不上色。二个人配合喷洒会更均匀更细腻,尤其是食管入口部分的染色。推荐对于可疑的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采用碘染色借助“粉色征或银色征”行进一步诊断和靶向活检。20世纪70年代即有应用碘染色来诊断食管疾病的报道。碘染色的原理是正常成熟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当食管炎症或癌变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碘染后相应部位呈淡染或不染区。碘染色模式分为4级:Ⅰ级为浓染区,比正常食管黏膜染色深,多见于糖原棘皮症;Ⅱ级为正常表现,呈棕褐色;Ⅲ级为淡染区,多见于LGIN或急慢性炎症;Ⅳ级为不染区,多见于浸润癌、原位癌和HGIN。内镜下对食管进行碘染色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存在的部位和范围,使活检取材部位更加明确,从而提高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然而在食管黏膜炎症、LGIN、HGIN以及癌变部位都可以出现碘溶液不染区,此时可借助于“粉色征”进行区分,即在喷洒碘溶液后病变部位呈不染或者淡黄色,2~3 min后,HGIN和癌变部位可变为粉红色。“粉色征”在NBI下观察可以被强化,呈闪亮的银色,称为“银色征”。利用粉色征或银色征来判断HGIN和癌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88%和95%。常用碘溶液的浓度为%~%,喷洒碘溶液前宜应用链霉蛋白酶冲洗食管,去掉表面的黏液,自贲门向口侧喷洒至食管上段,抬高床头,染色完毕后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喷洒脱碘或西甲硅油溶

NBI窄带成像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窄带成像内镜 又称为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它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NBI内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如上皮腺凹结构,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化生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 1简介编辑 内镜窄带成像术(NBI)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已初步显示出它在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NBI的窄带光谱有利于增强消化道黏膜血管的图像,在一些伴有微血管改变的病变,NBI系统较普通内镜有着明显的优势。目前,NBI已在多领域广泛开展,应用范围除消化道外,还包括耳鼻咽喉、呼吸道、妇科内镜与腹腔镜外科等。 2用途编辑 具NBI功能的内镜其外形和常规操作与普通内镜基本一致,在操作中可随时切换至NBI模式观察病灶。对于附带NBI功能的变焦放大内镜而言,在对病灶近距离放大观察后再开启NBI 模式,能更清晰地了解病灶表面的黏膜凹窝形态及血管等,方便对病灶进行定性与靶向活检。目前,NBI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包括: ①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②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③作为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手段。 NB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下咽部早期癌、食管上皮内癌、Barrett食管、早期胃癌、结肠早期癌的诊断及检出率。 NBI图像中血管和粘膜的颜色对比率明显更大,易于对食管上皮微血管(IPCL)的形态观察和评价,尤其是对无经验的内镜医师更易于发现病变。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因此,日本内镜学会建议在食管鳞癌的筛检中应常规使用HR-NBI。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唯一癌前病变,使用NBI加放大内镜联合检查Barrett食管,较传统电子内镜更容易呈现鳞柱上皮交界处,能更清晰地显示Barrett 上皮血管网的形态,并能较好地对Barrett上皮进行粘膜腺凹形态分型。资料显示,放大内镜、NBI加放大内镜和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能清楚地显示上皮腺凹的比例分别为14%、61%和70%。另外,通过活检证实其对异型增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42%、73%和79%。表明NBI 加放大内镜优于普通放大内镜,具有与染色放大内镜相近的诊断率。 大多数的胃癌被认为来源于一系列粘膜改变,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到肿瘤。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胃粘膜表面微血管结构的观察可以提高胃癌前病变和早癌诊断的敏感性。放大内镜结合NBI系统虽然不能取代组织学检查,但是能预测胃癌的组织学的特征。NBI放大内镜通过照射到胃黏膜中肠化上皮顶端可产生淡蓝色冠(LBC),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应用NBI放大内镜在萎缩性胃炎中识别肠上皮化生的区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NBI识别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3%。因此,NBI放大内镜通过淡蓝色冠这一特点,能较准确地发现胃黏膜中的肠上皮化生。 由于放大内镜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应用较成熟,且结肠黏膜较薄,微血管易见。因此,NBI系统对结肠疾病的鉴别和诊断帮助较大。NBI系统观察黏膜表面变化,判断肿瘤或非肿瘤病变的符合率比普通内镜和染色内镜高,敏感性强。NBI对结肠增生性息肉、腺瘤和早期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5.7% ,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2.7%。 3原理编辑 传统的电子内镜使用氙灯作为照明光,这种被称为“白光”的宽带光谱实际上是由R/G/B(红/绿/蓝)3种光组成的,其波长分别为605nm、540nm、415nm。NBI系统采用窄带滤光器代

放大染色结肠镜操作规范

1. 患者告知及宣教 收集病史,介绍《放大染色结肠镜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技术推广应用知情同意书》,争取患者配合,肠道准备前应充分对患者进行口头和书面告知肠道准备的目的和方法,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2.术前常规准备 饮食限制建议患者在内镜检查前1 d开始低纤维饮食,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但对于饮食限制的时间不建议超过内镜检查前24 h。理想的清洁肠道时间不应超过24 h,内镜诊疗最好于口服清洁剂结束后4 h内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建议在6 h后进行)。 3. 肠道清洁剂选择: 3.1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使用方法:在内镜检查前4—6 h,服用PEG等渗溶液2~3 L,每10 min服用250 mL,2 h 内服完。如有严重腹胀或不适,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待症状消除后再继续服用,直至排出清水样便,可以不再继续服用。对于无法耐受一次性大剂量PEG清肠的患者,可考虑分次服用方法,即一半剂量在肠道检查前1 d晚上服用,一半剂量在肠道检查当天提前4~6 h服用。 3.2磷酸钠盐,与PEG相比,肠道清洗效果相似,但是口服

磷酸钠溶液剂量少(1500 mL),患者依从性好,腹胀、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在PEG无效或不可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建议分2次服用,每次间隔12 h,可在内镜检查前1 d 晚上6点和内镜检查当天早上6点各服1次。每次标准的剂量为45 mL,用750 mL水稀释,建议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多饮水,直至出现清洁水样大便。 3.3祛泡剂,二甲基硅油最常用的剂量为120~240 mg(西甲硅油3~6 mL)或30%溶液45 mL,可与泻药给药时一起使用。 3.4口服肠道清洁剂的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消化道梗阻或穿孔、严重的急性肠道感染、中毒性巨结肠、意识障碍、对其中的药物成分过敏、无法自主吞咽的患者(这种情况下鼻饲胃管可能有用)、回肠造口术。相对禁忌证:慢性肾脏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建议使用聚乙二醇制剂。肾移植受者不应选择磷酸钠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建议使用聚乙二醇制剂,禁止使用磷酸钠盐;肝硬化首选聚乙二醇。建议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患者在口服肠道清洁剂当天及之后72 h内不应继续使用;利尿剂应在口服肠道清洁剂时暂停1 d,在口服肠道清洁剂当天及之后的72 h,建议停止使用非甾体抗炎(NSAIDs);用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的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日服用肠道清洁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是内镜下利用色素的一种检查方法。普通内镜不易识别的消化黏膜及某些表面的性状,借助色素的作用,使之变得容易识别,容易诊断。对普通内镜观察不到的黏膜的功能状态,也能通过色素的作用,使之能在内下用肉眼直接观察和诊断。色素必须符合无毒、无害、安全的要求。 色素的投入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内镜下直接喷洒的称直接法;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内镜观察的称间接法。 [适应证] 所有能接受消化道普通内镜检查的病倒,原则上均可进行色素内镜检查。 [禁忌证] 对碘过敏患者禁用碘染色,尿素—酚红、尿素—麝香草酚染色由于有产生高氨的危险,肝硬化患者慎用。极少数病倒仍可能具有过敏的危险,因此检查前应了解患者过敏史。尤其是对染色剂有过敏反应者。 [术前准备] 同普通胃镜检查的前处置,要特别强调清除附着于黏膜表面的黏液。消化道是被覆黏液最多的,如果不认真清除,喷洒色素后,着色的黏液必将妨碍内镜的观察。通常利用蛋白分解酶使粘液分解,降低其黏度,用表面活性剂使附着于消化道管壁的黏液易于清洗。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碘染色法(Lugol solution)本法是利用碘与糖原的呈色反应。正常的鳞状上皮黏膜内的颗粒层含有糖原,因此本法只用于食管黏膜的内镜检查。 (1)方法:碘染色方法最经济、简单、为最基本的食管黏膜检查法,碘过敏及甲亢患者禁用。一般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食管糜烂及溃疡病例,喷洒后可能有一定的胸骨后烧灼感。 在常规胃镜观察后,对食管黏膜的目标部位,用洗涤喷雾管均匀喷洒1.5%--3%的卢戈液,用量为10---20ml,待10s左右,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观察后尽量吸净胃及食管内残留的碘液。 (2)碘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纹状。由于病变的上皮缺乏糖原,因此喷洒碘液后,病变部为不染带,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凡是食管上皮缺损的病变,如糜烂、溃疡、癌、非典型增生、不完全的再生上皮、过度角化及角化不全等,对碘均呈不染或染色不良。因此碘染色只能指示病变的存在及范围,对各种病变难于进行鉴别。 2.甲苯胺蓝染色甲苯胺蓝和亚甲蓝一样,吸收后呈变色反应性的蓝色色素。在消化道内视镜检查中也仅用于食管病变的检查。 甲苯胺蓝对食管无刺激性,但用量过大时,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性;从消化道黏膜吸收后经尿液排泄,对膀胱黏膜也具一定刺激性。因此染色后要尽量将残留色素吸尽,必要时用利尿剂促进排泄。一般用1%~2%的甲苯胺蓝液,染食管全长需8~10ml。 (1)方法:染色前处置后,对食管进行常规下观察,对目标部位用1%~2%甲苯胺蓝液均匀喷洒,待30s后,用温水反复洗净吸引。 (2)甲苯胺蓝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几乎无着色性,病变部则有不同程度蓝染。甲苯胺蓝可着色的病变为:1)上皮的缺损部(糜烂、溃疡);2)癌组织的

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价值研究

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17-04-14T15:12:55.3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杨世明李发旺[导读]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的预后较差,尤其是进展期的胃癌。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7309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我院内镜室进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早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放大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镜进行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镜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情况。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FICE染色放大内镜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5.45%、98.44%、97.67%,明显高于电子放大镜的59.09%、84.38%、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以(p<0.05),略高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的81.82%、95.31%、91.86%,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够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 【关键词】早期胃癌;智能染色内镜;电子放大镜;靛胭脂染色放大镜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的预后较差,尤其是进展期的胃癌,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尽早的确诊胃癌,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但是普通内镜检查,很难筛选出早期胃癌患者。智能染色内镜(FICE)是一种新的内镜诊断工具,通过光谱分析技术,把普通的内镜图像处理、分析,产生一幅特定波长的分光图像,然后再处理产生FICE特定图像,能够发现肉眼难以观察的早期病变。本文主要研究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内镜室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早期胃癌患者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43岁到81岁,平均(56.3±3.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隐痛、烧心、早饱等,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采用我院现有的奥林巴斯全数字化电子内镜系统,对患者进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将疑似病变的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后由我院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观察,最后记录相应的结果。 1.3诊断标准 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智能内镜、电子放大镜和靛胭脂染色放大镜对于早期胃癌诊断的标准,主要基于腺管结构和血管形态,具体的分型如表1所示,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为:结构消失、网格状微血管或网格状微血管中断或不规则微血管、可见明显边界[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86例患者活检组织块常规处理后HE染色,有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包括7例乳头状腺癌、5例管状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3例未分型癌。 2.2三种镜检和病理结果比较 三种镜检和病理结果如表2所示,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三种镜检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如表3所示。FICE染色放大内镜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5.45%、98.44%、97.67%,明显高于电子放大镜的59.09%、84.38%、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以(p<0.05),略高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的81.82%、95.31%、91.86%,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 受阿俊仁院长的委托,今天在基层内镜学习群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对黏膜染色剂的基本要求:1、本身具有颜色2 、与被染组织间具有亲和力3 、被染色的染色体或者包浆有被染色的特性目前的黏膜染色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靛胭脂靓胭脂是对比性的表面黏膜染色剂,而非细胞内染色剂, 在胃和肠均可使用。原理:利用重力沉积于上皮表面的低凹处,勾勒出胃小沟、肠黏膜的无名沟以及pit 形态,推断病变的范围及大体性质,最佳浓度为0.2-0.4% ,须使用喷洒管,通常在2-3 分钟后观察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喷洒时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而是从低浓度开始喷洒(绝大多数病变低浓度会显示的更清楚)如果需要可进行再次喷洒。但反过来一开始高浓度喷洒,如果再想低浓度就比较难处理。AIM三明治法1: 0.2 %靛胭脂10ml+1.5 % 10ml+清水30ml,用于判断病变黏膜的侧向进展范围。2、美兰又称亚甲蓝,浓度为0.1%到0.2%,作为一种吸收性的染料,它是吸收到细胞内部对细胞核进行。被染的对象一般是肠道的上皮细胞、食管和胃中肠化的上皮细胞,它只染色肠化的细胞。染色的原理:亚甲兰吸收进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核着色,染色阳性的意义:正常的肠道上皮、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以及部分早期胃癌上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内异位的胃化生细胞并不染色。同时因美兰可以和细胞内的DNA吉合,在白光下可诱导氧化损 伤甚至突变。3、卢戈氏碘浓度0.5-0.75 %须使用喷洒管均匀地进行全食道染色,建议从肛侧到口侧,边喷洒边吸引,床头抬高避免呛咳 窒息。如果浓度大颜色过黑,浓度小染不上色。二个人配合喷洒会更均匀更细

放大内镜、色素内镜

一、色素镜 (一)概述 色素镜(Chromoendoscopy)又称染色镜(Staining-endoscopy),指通过各种途径,如口服、直接喷洒、注射等等,将色素染料导入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突出,有利于病变的检出与诊断。1966年日本学者Yamakawa最先发明了镜染色技术,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染色、显色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二)色素镜的操作 1. 镜适用染色剂条件: (1)无毒无害; (2)对黏膜有良好的亲合性 (3)既能使病变形成形成色彩对比,又能如实反映黏膜细微的变化 (4)价廉易得 2. 色素投入途径: (1)直接法:即在镜下直接喷洒色素的方法。 (2)间接法: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镜观察的方法。 3.常用染色方法 (1)Lugol碘液染色 ①染色原理:正常食管鳞状扁平上皮细胞富含糖原,糖原遇碘后呈棕色,而癌变组织、异型增生上皮细胞因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而成染色不良的淡染状态或不染状态。 ②适用围:Lugol碘液染色主要用于食管黏膜的镜检查。 ③操作方法:常用浓度为1.5%~3%碘液在常规胃镜检查后用洗涤喷雾管均匀喷洒于病变部位,约10秒钟后立即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必要时可重复喷染,总量为10~20ml。 ④镜下表现: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纹状,病变部位为不染区或淡染 区(参见图1)。 图1 A常规镜下食管黏膜表现 B Lugol碘液染色后可见不染区 本图引自Vdronique Meyer et al,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1997; 45(6):480-4 ⑤注意事项:在染色前应注意患者有无碘过敏;碘液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患者胸痛、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故在操作前应向患者充分交待;染色时应尽量选用比较稀的碘液,尽量减少碘液的用量,结束后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胃残留的碘液吸掉,必要时可用硫代硫酸钠中和;食管良性溃疡、炎症、异型增生等病变碘染后也可呈现淡染或不染,因此碘染对食管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缺乏特异性。

2015年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 -色素内镜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 准入申请书 技术名称: 内镜下化学染色技术 申请科室: 消化内科 项目负责人: 王建祥 申请时间: 201512 联系电话: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制

一、技术得基本情况 1.技术原理: (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得仪器设备及技术得先进性、科学性等) 色素内镜就是内镜下利用色素染色识别病变得一种检查方法。普通内镜不易识别得消化道黏膜及某些脏器表面得性状,借助色素得作用,使之变得容易识别,容易诊断。对普通内镜观察不到得黏膜得功能状态,也能通过色素得作用,使之能在内镜下用肉眼直接观察与诊断。该法于1966由日本学者Yamakawa倡立,至90年代后,在染料得选择、显色得生物学基础、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得进步。 消化道肿瘤就是我国得第二大好发肿瘤,早期肿瘤得预后较好,晚期肿瘤以预后差,因此提高消化道肿瘤得诊断成了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预后得关键。目前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就是消化道肿瘤诊断得“金标准”。但由于普通内镜下黏膜病变表现不典型、活检靶点不准确等因素,使得难以确诊,易造成漏诊、误诊,普通内镜对早期消化道肿瘤得诊断价值有限。在我国专科与综合性大医院早期消化道肿瘤得发现率仅1820%,而日本广泛使用了色素内镜及电子染色内镜,使得早期癌得发现率高达81%。 内镜下化学染色技术得基本原理就是运用特殊得染色剂将胃内隐蔽得病灶凸显出来,以利于检查时发现。在内镜下通过染料喷洒管将染料直接喷洒到黏膜表面,对于不同得染色剂,病变部位有相应得异常着色,从而提示病变。目前常用得有碘染色法、靛胭脂染色法、醋酸染色法、美蓝染色法等。

二、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得必要性与可行性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是内镜下利用色素的一种检查方法。普通内镜不易识别的消化黏膜及某些表面的性状,借助色素的作用,使之变得容易识别,容易诊断。对普通内镜观察不到的黏膜的功能状态,也能通过色素的作用,使之能在内下用肉眼直接观察和诊断。色素必须符合无毒、无害、安全的要求。 色素的投入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内镜下直接喷洒的称直接法;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内镜观察的称间接法。 [适应证] 所有能接受消化道普通内镜检查的病倒,原则上均可进行色素内镜检查。 [禁忌证] 对碘过敏患者禁用碘染色,尿素—酚红、尿素—麝香草酚染色由于有产生高氨的危险,肝硬化患者慎用。极少数病倒仍可能具有过敏的危险,因此检查前应了解患者过敏史。尤其是对染色剂有过敏反应者。 [术前准备] 同普通胃镜检查的前处置,要特别强调清除附着于黏膜表面的黏液。消化道是被覆黏液最多的,如果不认真清除,喷洒色素后,着色的黏液必将妨碍内镜的观察。通常利用蛋白分解酶使粘液分解,降低其黏度,用表面活性剂使附着于消化道管壁的黏液易于清洗。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碘染色法(Lugolsolution)本法是利用碘与糖原的呈色反应。正常的鳞状上皮黏膜内的颗粒层含有糖原,因此本法只用于食管黏膜的内镜检查。

(1)方法:碘染色方法最经济、简单、为最基本的食管黏膜检查法,碘过敏及甲亢患者禁用。一般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食管糜烂及溃疡病例,喷洒后可能有一定的胸骨后烧灼感。 在常规胃镜观察后,对食管黏膜的目标部位,用洗涤喷雾管均匀喷洒%--3%的卢戈液,用量为10---20ml,待10s左右,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观察后尽量吸净胃及食管内残留的碘液。 (2)碘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纹状。由于病变的上皮缺乏糖原,因此喷洒碘液后,病变部为不染带,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凡是食管上皮缺损的病变,如糜烂、溃疡、癌、非典型增生、不完全的再生上皮、过度角化及角化不全等,对碘均呈不染或染色不良。因此碘染色只能指示病变的存在及范围,对各种病变难于进行鉴别。2.甲苯胺蓝染色甲苯胺蓝和亚甲蓝一样,吸收后呈变色反应性的蓝色色素。在消化道内视镜检查中也仅用于食管病变的检查。 甲苯胺蓝对食管无刺激性,但用量过大时,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性;从消化道黏膜吸收后经尿液排泄,对膀胱黏膜也具一定刺激性。因此染色后要尽量将残留色素吸尽,必要时用利尿剂促进排泄。一般用1%~2%的甲苯胺蓝液,染食管全长需8~10ml。 (1)方法:染色前处置后,对食管进行常规下观察,对目标部位用1%~2%甲苯胺蓝液均匀喷洒,待30s后,用温水反复洗净吸引。 (2)甲苯胺蓝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几乎无着色性,病变部则有不同程度蓝染。甲苯胺蓝可着色的病变为:1)上皮的缺损部(糜 烂、溃疡);2)癌组织的露出部;3)上皮非典型增生;4)再生上

消化内镜技术发展30年

消化内镜技术发展30年 过去30年,技术飞速发展 30年来,消化内镜的发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消化内镜及其手术器械的更新促进了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诊断内镜“多样化”、治疗适应证“扩大化”是当前消化内镜的发展趋势。 1 电子内镜为新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消化内镜技术肇始于1868年,当时德国人库斯穆尔(Kussmaul)受江湖艺人吞剑表演的启示,研制出金属管状式胃镜。历经硬式内镜、半可屈式内镜、纤维内镜(软式镜)三个发展阶段后,消化内镜技术在30年前迎来了又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1983年,美国一家公司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内镜光导纤维导像术,宣告了电子内镜的诞生。电子内镜的成像原理与传统内镜截然不同,其通过安装在内镜顶端微型摄像机的CCD,使光信号转变为电信

号,经视频系统处理后转换为监视器上的图像。因此,电子内镜显像失真性小、清晰度高,为诊断和治疗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此后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消化内镜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2 超声内镜成为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 为克服超声波本身对骨性及气体界面不易通过的特性,弥补体表探测时出现盲区及内镜检查的局限性,内镜、超声探测仪联合装置——超声内镜(EUS)登上历史舞台。 1980年,美国马格诺(Magno)和格林(Green)最先使用内镜与超声结合的电子线型超声胃镜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随着超声探头的微型化,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变成现实。30年的迅速发展已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内镜诊断技术,使内镜医师的视野超越肉眼限制、拓展到表层组织以下。 目前,超声胃镜、超声肠镜及腹腔镜下超声系统已成功用于临床,尤其是超声内镜引导的细针抽吸术(FNA)等技术可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对肿瘤TNM分期、黏膜下肿瘤以及胆胰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极大提高了消化系肿瘤诊断率。 近年,EUS在内镜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提高,EUS引导的引流术、腹腔神经节阻滞、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术和顺行胆胰管手术等技术蓬勃发展。 3 ERCP将诊断和治疗融为一体 1968年梅克恩(Mecune)等首次在《外科学年鉴》(Ann Surg)报道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1973年卡瓦(Kawai)等率先报道采用推式刀进行括约肌切开,1974年克拉森(Classen)和德姆林(Demling)应用拉式弓形刀成功进行乳头切开,这标志着治疗性ERCP 技术的诞生。 经过不断发展,ERCP已成为融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学科体系。近30年来,ERCP相关新器械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目前已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经内镜

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

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 一、靛胭脂化学特性 靛蓝(indigo carmine )又名靛胭脂、酸性靛蓝或磺化靛蓝,其化学名称为5,5′-靛蓝素二磺酸二钠盐,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食用色素之一。靛蓝的水溶液为紫蓝色,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温度21℃时溶解度为1.1%,溶于甘油、丙二醇,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对热、光、酸、碱、氧化作用均较敏感,耐盐性也较差,易为细菌分解,还原后褪色,但染着力好,常与其他色素配合使用以调色。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靛胭脂是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我国规定最大允使用量为200mg/kg食品。 二、试剂配制方法 1. 西甲硅油、糜蛋白酶配制方法 西甲硅油乳剂15ml、糜蛋白酶8000单位溶于50ml蒸馏水中,检查前10分钟服用。(可以不用糜蛋白酶,染色前需充分冲洗黏膜) 2. 醋酸靛胭脂(AIM)配制方法:用1g靛胭脂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2%靛胭脂溶液(IC液)备用。用时新鲜配制醋酸靛胭脂溶液(AIM液),配制比例用60ml 0.2%靛胭脂加食用白醋5ml。靛胭脂溶液长时间放置可氧化颜色变淡,配置后宜尽快使用。 三、醋酸靛胭脂染色效果 1、正常胃粘膜 正常胃粘膜喷洒AIM后呈现均匀的淡蓝色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组织喷洒AIM后病变区域蓝色变淡,但不变色,肿胀的胃小凹轮廓勾画清晰。 3、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区域喷洒AIM后粘膜变白,呈现一种在蓝色背景下的白色岛状图像,白色岛状图像持续10-20秒钟,然后消退与周围蓝色背景融合。 4、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 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喷洒AIM后,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组织区域变成红色或黄色,周围正常组织染成蓝色,呈现一种在蓝色背景下的红色或黄色图像。 5、进展期胃癌 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较大,喷洒AIM后,呈现一种在蓝色背景下的红色或黄色和蓝色相间的图像,能清晰显现肿块周围的粘膜癌变区域。 (正常胃粘膜分泌粘液量质均衡,正常胃粘膜喷洒AIM后呈现均匀的淡蓝色。慢性胃炎组织组织肿胀,但粘液分泌功能基本正常,喷洒AIM后肿胀的胃小凹轮廓勾画清晰,但不变色。肠上皮化生组织分泌功能与胃正常粘膜组织粘膜对酸的反应不同,接触醋酸更容易变白,呈现一种在蓝色背景下的白色岛状图像。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喷洒AIM后,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组织区域变成红色或黄色,周围正常组织染成蓝色,呈现一种在蓝色背景下的红色或黄色图像。) 四、早期胃癌内镜及病理表现 (一)早期胃癌表现 1、隆起型:主要表现为局部粘膜隆起,突向胃腔,有蒂或广基,表面粗糙,有的呈乳头状或结节状,表面可有糜烂。 2、表浅型:表现为边界不整齐,界限不明显的局部粘膜粗糙,略为隆起或凹陷,表面颜色变淡或发红,可有糜烂,病变部位一般蠕动仍存在,但胃壁较正常略僵。此类病变最易遗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