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传法

1.法: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与政策: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即关于行动方向和原则的指导性·规范性的规定。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是成熟稳定的政策,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政策

3.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严密的人民司法制度,包括检察制度·审判制度·侦查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正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4.新闻传播法规:

广义: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识的,用以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规范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狭义: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5.报刊出版禁载内容管理: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6.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素: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2)行为人传播了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

(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7.新闻传播与司法的关系:一致性,矛盾性,必要性

8.媒介审判: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的后果两大负面影响:一是亵渎了法治原则,虽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司法审判程序,但能够制造和引导一种众情激奋的舆论氛围,二是导致新闻传播媒体角色错位

9.司法审判:

10.新闻传播机构活动受法律规范外还受相应的国家及地方机关行政手段调控,对新传机构与媒体实施行政监管的中央机构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传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手段

11.外国常驻记者是指外国新闻机构派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记者团到中国采访,应向中国驻外使馆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到中国使领馆办理签证

12.台湾记者始于1987年9月到大陆采访,首派《自立晚报》徐璐·李永得

13.广播电视播出程序监管:

(1)设台的主体资格确认(2)登记事项变更规定

(3)频率的指配规定(4)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资格确认

14记者站:新闻机构根据新闻采访业务的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派出机构。

设记者站的主体:持有报刊出版许可证,有新闻采编业务的报社和新闻期刊报15.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新华通讯社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

重大政务新闻:(1)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定(2)重要文件(3)重要会议新闻(4)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5)中央领导人同外宾会见,会谈时发表的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6)重要人事担任(7)领导人去世

16.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包括:现任或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17.新闻发言人:指国家·政党·团体任命的专职新闻发布人员,主要职责是在某一定的时间内就某一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18.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1988年,成为世界上唯一对地震新闻与消息发布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国家

1988年8月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地震局颁布《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公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次年4月1日起实施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防震减灾法》

1998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废除1988年规定的

2008年12月27日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19.1979年1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率先恢复刊登商业广告。29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电视广告“参桂补酒”以及第一部由外商提供的瑞士雷达表电视广告片。

1994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20.广告发布原则:真实·合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特有)

21.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除特定规定外分三级:绝密(不超过三十年)·机密(不超过二十年)·秘密(不超过十年)

22.新闻出版单位保密制度:

(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批准制度(4)新闻发布制度

23.新闻侵权行为:指新闻媒体好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特点:(1)从形式,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以名誉权和隐私权为多(2)从传播方式,广泛性和迅速性,覆盖面和实效性是新闻媒体追求的两要素(3)从后果,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构成要素:(1)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2)行为的违法性(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24.新闻侵害名誉权:名誉是关于公民或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的一种社会评价,有社会评价·客观·人格价值评价的特征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构成要素:(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

(3)损害事实的存在(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25.新闻侵害隐私权:隐私权是指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第一个保护个人隐私权的

构成要素:(1)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3)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26.抗辩事由: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27.曾格案: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在其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原则: (1)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不是诽谤

(2)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

(3)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作出裁决,不能由法官个人决定

28.1966年,第一部《信息自由法》美国政府信息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1789年8月《人权宣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法律文件《塞尔新闻法》废除了出版预审制·保障金制·印花税制

29.1895年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请定中国报律令》第一次提上议程清政府新闻传播法规:1906.7《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6.10《报章应守规则》1907.9《报馆暂行条规》1908.3《大清报律》1911.1《钦定报律》另外《著作权章程》《清新刑律》

清末新闻传播法制的评价:

进步性:(1)初步建立了新闻传播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初步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2)确立了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闻传播法律制度

局限性:(1)各项新闻传播法制虽然采取了西方现代新闻立法的形式,但其目的却始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清末新闻传播法制对新闻自由保护具有很大的局限

30.新闻统制:就是在“党化新闻界”“以党治报”为出发点,根据各种新闻法令和条例建立各种新闻检查制度和各种新闻检查机构,对新闻传播业进行严格控制31.中西方新闻法的比较:

(1)西方法治与中方人治差异

(2)西方国家法制与中方执政党纪律的作用差异

(3)西方保障新闻自由与中方管理新闻事业的侧重点差异

启示:(1)尽管出台专门的新闻法,并构建以新闻法为核心的教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具体保障新闻新闻自由和自由权的滥用

(2)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侧重点,不应该媚权媚富媚名,应该保证司法的公正

(3)加强新闻法制的宣传工作,普及新闻法制观念,创建一个良好的新闻法制环境

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功能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 二功能说: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传播可分两种类型:实用性功能与娱乐性功能,即工具性与消遣性。 工具性传播:为了应付环境,顺利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有关的一 切行为; 消遣性传播:充实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见解应付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 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主要是为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组织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层次开看是调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从工具性传播来看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递社会遗产;从消遣性传播来看是提供娱乐; 四功能说社会传播与大众传播 监视环境 协调社会各部分 传递社会遗产 提供娱乐 二、新闻传播的具体功能 正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负功能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到的环境叫“间接环境”,现实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不仅如此还视为现实环境而展开显示的行动,难免制造出悲剧。 二、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麦克卢汉“地球村”理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时空限制,使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之间的互相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其方便,人们虽然距离遥远却联系日益紧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2、名誉权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 3、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 4、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真实意图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参与活动 5、抗辩事由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6、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不能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他们的想法,但是大众传播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的信息来影响受众 7、有偿新闻在新闻活动中,由采编人员介入的一切以金钱或者金钱等价物交易的行为 8、新闻侵权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9、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简答 1、记者需不需要暗访,要考虑哪几点? 答:1所要获取的信息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重要性2 一切获取信息的其他方式都无济于事3披露该事件而阻止的危害明显大于因采取欺骗手段而引起的危害的 2、隐性采访的合理运用? 答:1不得做为常规方式使用,使用了要向上级报告 2 隐性采访的内容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利益的重要性 3 不得伪装特定身份如公安、政府官员 4 不得为了获取证据对采访对象进行诱导 5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 6 进行暗访之前尽量告知上级部门,获取上级的配合 7 隐性采访结束后,应对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 3、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权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4、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3导致损害结果的出现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5、新闻侵权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报导内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采访时偏听偏信,未找被批评人核实情况以至于报道的主要事实失3报道内容是真实的,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 6、什么是新闻侵权,其特点是什么? 答: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特点是1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造成侵害,其中由以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2从传播方式上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3从后果上看,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广告传媒)新闻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 (一)定义: 媒介动作流程图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 (二)新闻媒介的类型 i. 报纸 ii. 广播 iii. 电视 iv. 互联网 v. 通讯社 vi. 手机 (三)分类说明下: I、报纸 ①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II、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 总结起来,就是: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III、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禁止非法出版【P30】 定义:未经批准的出版物和出版活动都是非法的。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在我国都是严格禁止的。 1.非法出版:非法出版物是指未经批准印制的出版物。 非法出版物的七种形式: 1)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 2)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名义印制的出版物 3)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出版物 4)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 5)承印者以牟取暴利、非法利润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 6)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出版物 7)其他非法出版单位印制的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 2.非法出版行为及处罚 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 新闻传播与肖像权【P51~53】 1.定义: 肖像:是公民以面部为中心的形态和神态的客观表现形式 肖像权:是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 2.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1)一般的侵权行为: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他人肖像权;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 2)网络上的侵权行为 移花接木:是将别人的照片作带有商业目的甚至是色情目的的使用,不仅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更有可能触犯他人隐私权。 恶意侮辱他人肖像:是指故意拍摄、制作丑化自然人形象的作品的行为等 擅自创制他人肖像:是指未经肖像权人许可,改编、创作他人肖像也构成侵权 以上侵害肖像权的方式往往并不单独运用 3)肖像的合理使用情形 A.对于当于国家领导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学者、演员、运动员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为了报道其活动和事迹 而使用其肖像,不构成侵权 B.使用参加集会、游行、仪式、庆典或其他公共活动的人的肖像 C.国家机关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D.为了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E.为了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他人的肖像 F.为了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的需要而有限地使用公民的肖像 G.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这种使用是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而进行的

企业新闻传播的作用

2012年第2期 /企业新闻传播,就是借助大众媒体,以新闻报道的 方式把企业目标信息传播出去。 因为这个传播是对企业目标信息(企业目标信息是指企业希望传播出去的信 息、经过过滤的信息)的传播,所以它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新闻。企业新闻传播是一种营销形式,是将营销以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又被称为“新闻营销”。由此可见,作为企业新闻传播,新闻是形式,营销才是本质。企业新闻的特性企业新闻传播是企业最有公信力的品牌传播方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许多企业成立了职能部门负责市场 推广、 媒体宣传和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新闻就是有关企业内部近期发生的事件。既然是新闻就一定要遵循新闻的一般性原则,即新闻的共性。企业的新闻传播,是不同 于报刊、 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的新闻宣传,企业的新闻宣传必需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以企业服务为目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新闻媒体宣传自己的企业,但是却不能取而代之,这就是企业新闻传播与其他媒体新闻 传播的本质区别。 因此,企业新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明确认知企业新闻的特性,对于企业正确进行新闻传播,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新闻传播的意义 企业新闻传播具备的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远远 优于广告。对公众来说, 新闻就意味着重要事件,因此,企业或产品信息借助新闻形式进行快速传播,其传播力度和权威力度是广告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新闻具有二次传播的特点,企业一次投入,可长期获益。 1.为企业带来客户群 辟有权威性的资讯网站的企业相关新闻,能够产生直接的点击和搜索行为,能给企业带来直接客户,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2.增加企业信任度 部分企业老板喜欢通过搜索企业信息,查看企业新闻动态来判断一家企业的实力,如果在资讯网站和报刊杂志上出现大量对企业正面或有影响力的报道,客户就会对企业产生很强的信任感。 3.提升企业的传播力度 新鲜快捷的企业新闻对网站及报刊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新闻素材,他们都乐于进行刊播或转载。由于企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传播,肯定会提升企业的传播力度。 企业新闻传播的原则 1.为企业服务的原则 企业新闻是反映企业内部各种有影响事件的报道, 57

论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

论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 发表时间:2010-10-22T15:03:15.21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第1期供稿作者:陈勇 [导读] 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伦理的主体,自身行为的规范要以社会的普遍道德和新闻职业道德作为标准。 陈勇河南省平顶山市矿工路段中平能化集团电视台新闻部,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210 摘要: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分析了探讨新闻传播伦理特点,简述了其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对如何在社会中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功能 新闻传播行业本质的外在集中显现就在于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式各样价值观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们的思维认识更加活跃、思想状况更为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在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将党和政府的意图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报道,这是一种省时省力、传递面广、生动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对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充分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将其内在本质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 一、新闻传播伦理特点 (一)公共性 新闻传播对社会成员行为的道德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因此,其标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即该标准在对行为善、恶进行正当与不正当的判断时,其并不是按照个人的好恶来判定,而是以一定社会阶段所认可的社会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衡量。新闻伦理在职业道德的公共性体现两点:一是要以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的标准为依据来衡量,二是要以新闻传播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为依据来进行衡量。(二)规范性 新闻传播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保障合乎伦理的社会成员的行为;二是限制违反道德规范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新闻传播的这种规范性最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形式来完成。 (三)自律性 社会成员行为的保障或者制约是通过法律与道德共同完成。其中法律是对社会成员行为保障和制约的最基本要求,而道德则是对社会成员行为保障和制约的最高要求。因此,法律与道德从产生作用的形式上来看,前者体现出他律的强制性,而后者则是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并是他律与自律的有效统一。道德所具有的社会客观性就为他律的体现;相比其他规范,道德体的他律性是以自律的形式出现。通过新闻传播界自身的自律就实现了新闻传播伦理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这样的自律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新闻传播界的行业自律;二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自己的道德自律。 (四)选择性 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伦理的主体,自身行为的规范要以社会的普遍道德和新闻职业道德作为标准。此外,一些行业自律准则也是由新闻媒体所制定。从道德的自律性特点来看,社会成员对道德的自律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人们可以以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或者对于实践价值的判断为依据而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 二、新闻传播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传播在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人们只要接触到新闻报道,就会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新闻报道就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认识,甚至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长期不断的健康积极的新闻舆论宣传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 由于导向正确的新闻报道蕴含了大量的先进文化信息和科学知识,信息通过新闻媒体这种敞开式的传递,人们就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来接受与之爱好兴趣相吻合的信息,这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特别深刻的视听效果,加大了信息传播的深刻度,将使先进文化信息和科学知识很好的在民众中传播,从而得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时事形势教育 由于新闻传播的信息包含了大量的国内外时事动态报道和政策法规,当人民群众在接受到新闻信息后,在人民心中对时事形势就必然会产生倾向性的认识。因此,导向正确的时事报道就能使人民群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能接受时事形势教育。 三、如何在社会中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 (一)承认并坚持新闻传播的德治功能 因受利益驱动、经济效益优先的影响,在新闻传播中无视新闻规律、为追求轰动效应而肆意歪曲事实、甚至凭空编造假新闻的错误倾向随处随时可见。这样的错误倾向严重背离了新闻宣传的德治功能,严重扭曲了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因此,该类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传媒,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决不允许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社会效益。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二)认真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才能使新闻传播的德治功能真正得到强化和得以实现。其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不搞庸俗媚俗的东西,不猎奇、不哄炒,坚持党报健康向上格调。在新闻报道方面只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主流新闻的报道,并以打击歪风、弘扬正气为目的,杜绝低级趣味的新闻出现并占据版面。要以团结、稳定、鼓劲的政治态度来处理突发事件新闻与灾难性新闻。要对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作充分的考虑,要积极正确引导对事件全面、正确地了解,对事件的发生要作正确地看待,要同时兼顾到消极与积极方面,尽量将消极化作为积极,尽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从而真正将新闻传播的教育功体现出来。 (三)改进和提高宣传报道质量 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是新闻传播的两个重要方面。为使新闻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就必须继续推进对新闻的改革,不断改进和提高新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法的基本概念: 1、法的本质: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 2、法的基本内涵: 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②国家意志的表现 ③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由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 ⑤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二、新闻传播法规的定义: 新闻传播法规,即广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但也不能滥用)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四、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 1、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 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方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并由人民日报负责转载。 2、设立新闻发言人的目的是:加强同外国驻京记者或临时来访记者的联系,向 他们提供中国的情况,阐明中国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扭转西方媒体多年来丑化、歪曲中国形象的行为,树立、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3、对于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应有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级气象台站按照 职责公开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 4、媒体不应以任何形式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气象预报。未经发布气象预报台 站的同意,媒体不得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 5、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我国广告发 布的第三条基本原则。 五、煽动,即煽惑,鼓动。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 视、喜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打到其非法的目的。煽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论。 煽动的四个特点:1、表达方式的非理性。一般使用浮夸的情绪化的蛊惑性的语言。2、内容的非真实性。造谣诽谤,虚张声势,夸大其事。3、表现形式的公开性。它直接面向公众,公然散布。4、有激发他人反常行为的目的。煽动的目标不是“书生空谈”,而是希望激起他人反常性狂热,采取不利于社会的行动。 六、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识相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七、新闻传播如何维护公序良俗从整体把握(详见书本) 1、禁止刊载有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2、禁止淫秽色情内容。 3、禁止宣传邪教、暴力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 4、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 八、新闻侵权行为:新闻侵权行为也称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 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 张晓霞 2014年04月03日14:31 来源:今传媒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摘要: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关键词:微媒介;微传播;微信;新闻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传播者与受众传播需求、表达需求、内容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伴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我们似乎处在一个“微传播”年代,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作为一款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手机社交软件,不仅带来了社交网络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社交模式,同时,它也更新了传播理念。 一、微信概况 微信是2011年1月腾讯公司为手机终端用户打造的一款即时通信工具,可以跨通信运营商、跨系统平台快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并且支持单人、多人语音对讲,具有零话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1],微信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文字短信,变得更灵活、更智能、且节省自费。 从正式面世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内,微信几乎变成智能手机的一项标配,而微信注册用户也迅速突破3亿,并且成不断上涨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2],也就是说微信用户已经占到手机网民的71%左右。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比作“腾讯魔咒”。 其实,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早就推出类似的产品,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联通的沃友,以及中国电信的翼聊,但是都没有赢得用户的青睐,因为任何一种社交方式都不能像手机通讯录那样将一个人的社交网络一网打尽,微信做到了,因而在国内,腾讯握有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和最流行的IM 软件,而在全球则面临着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等强劲对手的竞争。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新型移动互联网IM软件整合了语音、视频、社交应用、图片发送以及传统短信多种功能。而微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沟通方式,“朋友圈”“摇一摇”“二维码”等社交功能的引进,更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社交版图。它形成了一个沟通矩阵:X轴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LBS,Y轴是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离线消息、通讯录,它们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社交链[3]。 二、微信和微博的差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二微产物”的确在改变着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既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但是在属性,用户关系,传播的内容等方面微博和微信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一)关系网络VS信息网络 微信的用户源于社会化关系网络,微信使得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个性化。它不仅包含手机通讯录好友、

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新闻媒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向来互相影响。举凡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都会引起新闻媒体的调整与变化; 反之,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培养大众的欣赏 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等。 新闻媒体之于人类自身发展 1. 守望作用:从古老的原始社会开始,各部落就分派有值勤的“守 望人”,他们帮助族人守望着地平线,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刻鸣鼓警 示族人武装起来,群起对抗。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扮演的角色就如“鸣 鼓的守望人”。它的任务是多元的,不是被动消极地告诉你敌之既来, 更应进一步正确地反映现实环境,用正确而公平的手法揭示宇宙真相, 以达到“守望”的功能。 2. 会议作用:当生活群体面临某种困境时,人们会通过亲族的商议或村民的会议达致共同的协议。现今新闻媒体取代了这方面的功能,帮助人类将自身的反应与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挑战与机会结合起来,并调和各种不同意见,使人们能够采取一致的行动。 3. 教化作用:在未开化时期,个人一生的言行举止都为父母及周围人所影响。散居的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亦不如今日之深;文字的发明、简册的流传与学校的设立使教育文化逐渐有了完整的体系。而新闻媒体在教化方面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入人心。城乡的差距缩小,人际间的距离隔阂逐渐消除,群众的知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新闻媒体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居功甚伟。 4. 娱乐作用:娱乐对人类来说一如衣食住行,不可或缺;原始社会也有丰年庆典与迎神宾会,因此不能只强调教化功能的重要,而抹杀娱乐所应占有的份量,我们甚至可以武断地说,娱乐功能至少与教化功能等量。在调剂紧张生活方面,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班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一班姓名:张静怡学号:1260110032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全球各主要国家狂飙猛进,并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令人诧异的改变。网络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CNNIC今年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上网用户总人数达7 950万,其中70.9%的人经常在网上获取新闻信息。据Editor&Publisher杂志的研究发现:约有1/3的网络新闻读者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其中,电视收视人数已下降35%,无线广播听众下降25%,报纸订户下降18%。网络传播的发展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暗藏着互联网的解构力量,并对传统新闻媒介实现其社会功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的影响世界交往理论新闻传播的意义在现代传播学形成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他们的著作中,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上,研究了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各种现象。他们从三个方面谈到了交往所产生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一、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20世纪,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吧人类带进了“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电视、通讯卫星、互联网……一次又一次的传播方式的“突破境界”,使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不断地得到延伸。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它集中了人类传播史上所有传播媒介的优势,同时,在空间压缩性、内容海量行、双向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媒体性等方面有具有其它传播媒介不具备的特点,它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整个世界覆盖起来,使人类曾经梦想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地球村”等神话成为现实。不同文明和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不断的沟通、交流、对话、碰撞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全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网络传播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精神交往的客观需要,同时它又在拓宽全人类和全社会精神交往的范围和深度,提高精神交往的水平和质量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越来越主要和普遍的交往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工具,也是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上网来获取信息、学习、聊天、玩游戏、进行各种文化消费和从事各种形式的文字和艺术创作。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的要求都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和满足。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具有物理时空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消灭空间”理论也体现在这里。 二、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极其重 要的资源。 在“世界交往”理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很早就意识到了任何适宜的新媒介的发明对于形成世界市场的巨大影响。新工具的发明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创造新的历史活动。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介,已成为了互联网的新贵。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无论名人还是普通大众,大家都在一个平台内交流分享信息,很多人甚至坐个公交,吃个饭也要发到微博上告诉网友,并乐此不疲。由此可见,人们对微薄的喜爱,这让人不得不

新闻功能

第四章新闻功能 一、新闻传播特点 1、新闻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2、新闻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3、新闻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4、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新闻传播离不开符号与媒介。 6、新闻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7、新闻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工作者。 8、新闻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9、新闻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10、新闻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11、新闻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二、新闻传播的历史 1、口语传播时代——语言的产生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发明 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 4、电子传播时代——无线电的发明 5、网络传播时代——计算机的发明 三、人类传播革命的反思 1、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 2、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记录下来,并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播。 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 4、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 5、网络传播将单一的传播转变为综合性传播,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四、新闻传播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同样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message)一词,也译为“消息”、“文告”等,与信息(information)相近又有微妙区别。信息的外延更广,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五、新闻传播的产生 根据施拉姆的观点,大众传播诞生于15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其标志是德国工匠古登堡使用印刷机和金属活字技术,成功地印刷出了第一批油印的《圣经》。 确切地说,近代新闻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件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的创刊为标志。 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 ①“观点纸”→“新闻纸” ②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经营 六、新闻媒介的发展 20世纪是新闻媒介突飞猛进的时期。除了报刊空前发展以外,广播、电视这两大电子媒介先后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从它们诞生之日起就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事务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闻传播法规期末考试大纲

名称解释 1、新闻传播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传统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3、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规的各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约等。 4、新闻传播法制:是指新闻传播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5、媒介审判:所谓媒介审判,是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媒介审判具有两大负面影响:(1)亵渎了法制原则。 (2)导致新闻传播媒体角色错位。 6、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视、戏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其非法的目的。 7、依照法定程序确定:是指国家赋予一定管理职权的单位,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该事项才能作为国家秘密受国家有关法规的认可和保护,特殊情况下,需经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审定后,确定为密或非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 8、所谓保密工作,就是从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实现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简而言之,是指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一切活动。 9、所谓泄密: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10、窃取:是指使用秘密手段盗窃属于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资料或物品的行为。 11、刺探:是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非法探知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的行为。 12、收买:是指用金钱、色情和其他物质利益等手段向掌握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员获取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或者物品的行为。 13、非法提供:是指国家秘密持有者或知悉者非法出卖、制服、告知其他不应知悉该项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的行为。 14、故意泄密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机密失控、国家的安全利益受到损失的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这是一种自觉地有意识地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15、过失泄密行为,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机密的后果,却因思想麻痹、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然已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后果的行为。 16、淫秽出版物:淫秽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具有下列内容之一,挑动人们的信誉,足以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价值或各学价值的出版物。其他淫秽物品:包括具体描述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地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 17、制作:是指编写、摄影、绘画、录音、录像等行为。 复制:是指用印刷、影印、翻拍、翻录等手段使淫秽物品从意见变成许多件,从少量变成大连。 出版:是指以书籍、报纸、杂志、图片、音像制品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出售,不管是合法的形式,还根本是非法的。 贩卖:是指通过购入、销售淫秽物品赚钱的行为。

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 董天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报道策划迅速取代新闻报道计划而成为新闻传播中的经常性工作,其突出地位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而日益突出。正确认识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是搞好新闻报道策划的前提。 一、报道策划与报道计划的异同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只要新闻事实一产生,就有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在“报道策划”理念提出之前,我国新闻界运用得较多的概念是“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又称“报道组织”)。“报道计划”与“组织报道”异名同实。比较下面的两个解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报道计划”是“编辑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读者要求,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所作的统筹安排。一般包括报道的意图、报道的重点、报道的阶段、报道的重要选题以及报道方式的选择和报道力度的安排等。” ——“组织报道”是“编辑根据报纸编辑方针对每个时期报道的内容所进行的具体安排”,“它着重解决的是:这一时期整个报道的中心和重点、报道的规模、各项报道内容之间的关系、报道的各个阶段的安排、报道中所采用的各种形式的配合、报社内外的报道力量的部署,等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策划”理念由商业界引入新闻界,人们开始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稍后,“新闻策划”这一术语又迅速取代了“报道策划”,但不少人都是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意义上使用“新闻策划”。因此,报道策划已成为大行其道的业务理念与操作行为。所谓报道策划,就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以后,新闻工作者对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或播出等报道活动进行设计与谋划,以确定最佳报道方案,从而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一种策划活动。 在语义上,“策划”与“计划”有相同之处,都是关于未来行动的谋划和安排,所以《辞海》把“策划”解释成“计划”、“打算”之意;但又有所差异,“策划”更强调“筹划”、“谋略”、“对策”等意思,《辞源》就把“策划”解释为“想办法”、“筹划”。现代研究者认为,“在古代,策划的名词性较强,与现在的计划、计策、计谋、对策的意思较为接近。而在现代,策划的动词性含义增强,信息、创意、点子、谋略、目标等要素为其内核,而‘策划’的全面含义为:如何在全面谋略上指导操作者去圆满地实施对策、计策或计谋,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 所以有学者强调,策划是一种谋略活动,“策划与计划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要求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以使行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从“策划”与“计划”的异同可以看出,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不仅转变了话语形式,而且改变了实质内涵。 第一,报道计划的前提是传者本位,而报道策划的前提是受众本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媒走上了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传受关系也从传者本位走向受众本位。所谓传者本位,就是新闻传播活动是从传者的需要出发,以传者的愿望为中心,忽视乃至无视受众的需要,强调自上而下的思想灌输。受众本位则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要从满足受众的需要出发,以受众为中心来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传法 1.法: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与政策: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即关于行动方向和原则的指导性·规范性的规定。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是成熟稳定的政策,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政策 3.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严密的人民司法制度,包括检察制度·审判制度·侦查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正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4.新闻传播法规: 广义: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识的,用以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规范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狭义: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5.报刊出版禁载内容管理: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6.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素: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2)行为人传播了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 (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7.新闻传播与司法的关系:一致性,矛盾性,必要性 8.媒介审判: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的后果两大负面影响:一是亵渎了法治原则,虽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司法审判程序,但能够制造和引导一种众情激奋的舆论氛围,二是导致新闻传播媒体角色错位 9.司法审判: 10.新闻传播机构活动受法律规范外还受相应的国家及地方机关行政手段调控,对新传机构与媒体实施行政监管的中央机构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传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手段 11.外国常驻记者是指外国新闻机构派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记者团到中国采访,应向中国驻外使馆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到中国使领馆办理签证 12.台湾记者始于1987年9月到大陆采访,首派《自立晚报》徐璐·李永得 13.广播电视播出程序监管: (1)设台的主体资格确认(2)登记事项变更规定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中的新科技、新发明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今天,更好地传播和普及新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受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播者的水平等因素,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的科技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想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去努力。本文想探讨的是,站在传播者的价值和目的角度的传播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闻传播;因素;效果 一、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清楚地界定影响新闻传播的因素对于找到有效传播的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有如下两个因素:第一,来自受者的障碍因素;第二,传播者的障碍因素。 1.来自受众的障碍因素主要有: 语言障碍。语言是传播者想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新闻记者应该避免运用专门术语,力求使用平常的、通俗的语言,这样才能与受众沟通,除了意义的精确易懂以外,受众还要求语言的感情色彩十分贴切。否则也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字句本身,无论在新闻报道或诗里,都传达了感觉和情绪,它们能引起受众的心理反应。信息的隐含层面是非常微妙的,语文的感情色彩能影响信息的指向。意义与情感对于语言这种“符号”而言,还存在着“编码”和“解码”的程序问题。特别是当我们想要把两种不同文化的符号和事物相对应时,往往出现较大偏差,不同的语言,以十分不同的方式切入现实,它们在现实世界中,为解码提供了相当不同的类目。 经验障碍。受众理解某一新闻报道时,总是结合个人的经验加以判断,因此他们绝不是一张消极被动的白纸,只等着填满每天的新闻。他们在心理上是积极、主动的个体,新闻信息只是加强或削弱自己主观世界的原始资料。由于现实的变动或刺激非常多,受众接受信息时还存在着一个再选择的过程,越是不常出现的叙述,越能给人深刻印象。受众往往运用他独特的经验,以自己的背景来弥补信息的多义性和不明性。受众的原先固有的态度和观念,会减弱、改变甚至颠倒信息的本来意义,从而造成有效传播的障碍。偏见,是这种障碍的突出因素。种族偏见、阶级偏见、道德偏见,以至于意识形态的偏见,都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 知识障碍。知识障碍是指受众因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获得信息多寡的差别,形成了对接受信息的障碍和对信息正确评价的障碍。信息量大的人,其信息会愈丰富;信息贫乏的人,其信息永远贫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或社会上层人士更有可能获得丰富的信息。 兴趣障碍。不同的受众在兴趣上千差万别。媒介传播的信息是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是否让他们感兴趣,客观上制约着信息传播的效果。 2.来自传者的障碍因素主要有: 报道时效性障碍。物质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它一刻不停地向前运动着。新闻报道的任务是抓住一个个瞬间为受众复现世界的影像。新闻报道的相对静止与报道对象的绝对运动之间有着不可回避的矛盾,这使得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偏差也无法避免。当这种偏差过大时,就会产生与新闻传播者的初衷相反的效果。 报道政策性障碍。我们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1.新闻传播法制与新闻传播法律关系 新闻传播法制定义:新闻传播法制是指新闻传播法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指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 两大类型:(一)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1)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新闻法) (2)根据具体情况在特殊领域指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同时在《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包含有调整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 (二)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传播案件。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定义:指新闻传播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特点:1.国家意志的体现 2.以法律上的权力和义务为内容3.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主体: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1.新闻传播媒体(最重要)。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2.记者、编辑等新闻传播从业者。 3.政府、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群众团体 客体: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新闻行为、智力成果三种。 内容: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由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义务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行为行为的必要性。 2.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1)言论出版自由原则(新闻传播自由) 两层内涵:①、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 公民有通过报纸和新闻期刊等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的权利;公民通过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出版手段即复制手段发表意见;公民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得各种信息表达并传播各种思想见解,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