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的分工

社会的分工

社会的分工
社会的分工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途径或方式。

一说到社会分工,人们首先会反应为发生在经济领域中各经济门类间的专业性分化。但社会分工的含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层面,它更发生在社会的层面上。即在经济层面的社会分工形成的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带来了日益增多的社会性公共事务,并由此带来了独立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产生,比如公共权力的形成。这是比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分化更为深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性大分化;这是在更为宏大的、以整个社会为背景进行的更为整体性的分化。在社会的层面上,它标志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和稳定平衡的运行机制,使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在中国历史上,夏王朝的建立,家族统治式国家的形成,是这种社会层面的社会性分化基本形成的重要标志。皇姓一族作为职业的公共事务管理者,除掌管部分特种商品的专营(特种商品专营也是逐渐形成的)外,直至19世纪中叶之前,可以说一直与直接的经济活动彻底分离,专门承担分化出来的社会性职能。经济领域内进行的社会分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在社会层面上进行的社会分工,则为发展了的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经济活动的正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保障。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知是欧洲哪个古国,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皇帝泰奥菲尔“看见一只满载着给他妻子狄欧多拉货物的货船,就下令把船烧掉了。他说:‘我是皇帝,你们为什么要让我变成货船老板呢?如果我们把穷人赖以谋生的营生也拿来做了,那么穷人又该怎样谋生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相比之下,中国的皇帝似乎更关心如何填满国库,如何排他性地专营某些特殊商品以获得稳定的财源,而并未联想到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会有损自己的身份。当然,这故事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公共事务活动对于经济活动的社会环境保障的职能定位问题。就是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要完成自己的职能就必须与经济活动相分离的职能特征,即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必须将自身置身于直接的经济活动之外;否则具有强制力性质、缺乏约束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会由于管理者自身在人性上的特征而影响其行使社会职能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甚至会使历史形成的社会职能成为为个人谋私的手段。

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必须将自身置身于经济活动之外,则不仅由于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自身的社会职能定位所要求的,同时也与这两种活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行为特征有关。

经济活动是每个行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追求物质性利益的活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每个行为主体在素质能力等方面上的差异,即使在社会分工发展极其充分、社会性生产已成为唯一的生产方式、非相互依赖便无法

正常进行经济活动的今天,主体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冲突、相互竞争仍是主体间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经济活动中主体间的合作、协作、相互依赖,是在经济利益相互矛盾、冲突的条件下或背景上进行的。每一个行为主体都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这就决定了经济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活动。即使是人数众多的超大型企业,在本质上也是私人性质的,它与经济活动中其他行为—利益主体间的关系,与自然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经济活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经济活动在基本行为特征上的自发性、自律性和行为—利益主体间权利的平等及行为的自由。所谓自发性,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动力来自于人类固有的生存本能,若不追逐物质利益,人将无法生存的内在的意向性质;自发性中隐含了盲目性和冲动性的倾向,隐藏了经济活动中所有矛盾、冲突的种子。所谓自律性,是指在经济活动的历史性发展中,每个行为—利益主体或多或少都会认识到并接受彼此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还懂得,如果不在一定的秩序下展开经济活动,社会性的经济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这将使他们的经济活动受到更大的损害;因此在自发的利益追逐中,当彼此间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会认可所有其他行为—利益主体同样具有自由、平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不会滥用自由,从而有意识地将这种矛盾、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规则下。自发性是绝对的,它源自人的生存本能;而自律性则是相对的,因为它是对每个行为—利益主体基于生存、发展而产生的对利益的追逐的限制或部分否定。除非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范围内,行为—利益主体认为这种限制或部分否定带来的利益大于损失,否则自律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正是在产生了靠自律解决不了的行为—利益主体间的矛盾或冲突时,公共事务出现了。从与经济活动的关系讲,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是为解决行为—利益主体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众多主体共同面对而单凭个体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出现的,它的基本职能是给社会性经济活动提供一个适宜、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性支持。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具有服务和管理双重性质:作为服务性质的活动,它会给私人性质的经济活动提供公共产品,以解决众多行为主体共同面对但单凭个体又无力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如大禹组织兴建的水利设施,就是私人性质的经济活动所无法实现的;作为管理性质的活动,它会凭其威权和强制力,凭其对某些公共资源的垄断,通过制定规范和监督执行等手段,限制、否定或剥夺行为—利益主体的部分或全部经济权利和自由,以维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合理有序。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服务--管理的性质,具有鲜明的公共—公平性特征,明显与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性特征具有异质性,两者间具有一种制约性的对立关系。

正是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在活动性质和行为特征上的本质区别,使它们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行:充满生命活力的经济活动在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呵护下,不断克服内在矛盾和缺陷,平衡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着。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并未真正从社会大分工的视角下,明确认识到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实践的局限性。公共事务管理者所处的威权地位、所掌握的社会强制力及对某些社会资源的垄断,常常会妨碍他们真正理解人类历史性地形成的这一社会分工背后的深刻原因。在一些眼前急迫形势的逼迫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有违人类发展普遍规律性的决策。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就是一个这样的反面事例。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列强的欺辱和日本维新成功的双重刺激下,清政府终于振作起来,变法图强。并以国家的名义开办了许多大型企业,试图以一国之强力,一举改变日渐衰微的国势。新技术是引进了,新的大型企业也建立起来了,但这并没有带来民族工业的真正崛起。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官办企业效率低下和官场腐败这些人人都看得见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违背了社会分工的基本原则:官办企业抑制了现代经济所需的市场机制的形成,挤占了民间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了真正企业家的产生,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经验积累和技术积累。即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凭其实力和强制力虽可取得一时的成效(洋务运动也曾轰轰烈烈一阵子),但其权力加垄断的独特身份,却从根本上破坏了现代经济活动内在机制和规则的产生与发展,破坏了由于社会大分工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秩序。

清朝的皇帝虽然将自己变成了一个企业老板,但还没有将自己变成一个独断式的企业老板,即他还承认并保留了其他行为—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就整体而言,当时的经济活动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毕竟还是局部的;并仅仅是挤占了民间部分企业的生存空间,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经济活动中各行为—利益主体的权利平等和行为自由的原则,并未根本否定在社会分工大背景下形成的社会运行规律,所以,其对经济整体带来的损害也是有限度的。而在前苏联,随着生产资料和分配方式的社会化,经济活动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间的分离性结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此时已不再处于经济活动的外部,对之监督、为之服务,而是进入经济活动内部,成了经济活动的组织者。而此种政府主导或主办下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商品生产、流通下的经济活动,其基本要件是众多平等的行为—利益主体分工合作、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主体间关系;各行为—利益主体共同遵守的公平、自由的经济秩序和追求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征。而政府主导或主办的经济活动,其基本性质只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组织,除生产意义上的分工合作外,劳动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其说是经济的,更不如说是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参与者已不再是独立的行为—利益主体,相互竞争,追求个体生存、发展的动力特征消失殆尽;经济活动所独有的秩序已不再存在;商品意义上的流通也已不存在。

也就是说,由政府主导或主办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将原本私人性质的经济活动

质变为公共事务活动,或是经济活动的公共事务化。公共事务化的经济活动因是由具有强制力的政府统一组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所以,在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和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与社会分工的原则相违背,因而具有的缺陷却是致命的。

首先是内在动力不足。这动力不足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为原本私人性质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主体资格的丧失;由这种资格的丧失而导致的参与者追求个体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减弱;以及本应由各行为—利益主体之间因平等竞争而产生的微观经济压力环境的缺失。这三个因素形成的经济活动内在动力不足带来的消极后果是致命的,它使经济活动在整体上丧失了最基本、最深厚的内在活力。低效率之所以是这种经济模式的不治之症,即源于此。

在第二个层面上,表现为在新的经济模式下,经济共同体的内在动力不是各参与者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追求,而是公共事务管理者自身理想、信念等观念性的价值追求。面对经济共同体内大量繁重的、日复一日永无休止、又需大量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经济问题,观念性的价值追求是否能胜过对生存、发展的内在追求,而促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勤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呢?这就对公共事务管理者的个人品德和智力水平提出了极高的、甚至可以说是超人的要求。并且,管理如此庞大的经济共同体,管理者并非人数有限的几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如果缺乏一大批愿意为共同价值追求而献身并配合默契的公共事务管理者,要想使这个超大的经济共同体正常、持续、高效地运转下去,是无法想象的。在前苏联,之所以在国家作为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初期呈现了极旺盛的生命活力,并结出了丰硕的经济成果,就在于在新理想追求中产生的第一代公共事务管理者们所具有的、强烈的价值追求弥补了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问题。但这种价值追求,在本是追逐物质利益的经济领域,是很难作为动力长久地保持下去的。

其次是行为方式上的局限和调节矛盾的手段的缺失。从经济活动领域来看,公共事务管理之所以与经济活动相分离,就在于经济活动社会化之后,各行为—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成为了经济生活的经常状态,这就需要通过公共事务活动来解决纠纷,给经济活动提供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秩序。为了保持公共事务活动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共事务活动必须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行为方式和公平合理的衡量标准。这就使得公共事务活动需要通过制定、并监督执行对所有经济行为—利益主体都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和各项法律法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冲突、纠纷是各种各样的。就像法院审理得了偷鸡摸狗、杀人越货,却审理不了夫妻吵架一样,经济活动中也有许多矛盾冲突是无法通过公共事务活动的方式解决的。

在经济活动独立于公共事务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因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独立、平等

的行为—利益主体,主体间分工合作、平等竞争的关系本身,即是一种自发的主体间利益分配调整的机制:因为各方的利益皆在这种关系中,关系的破裂会使所有主体公同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这种机制会使主体间的关系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紧张状态中,既给各方带有压力,又不使矛盾达到恶性化程度。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产生了较重大或恶性的冲突,由于有处于经济活动之外的、具有独立、公正地位和权威的公共事务管理者的存在,冲突也较易得到处理。如此微观和宏观两套协调机制的共同配合,社会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公正、稳定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了。但在经济活动归属于公共事务管理范畴的条件下,本来独立、平等的行为—利益主体不见了,替而代之的是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参与者。行为—利益主体和行为参与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利益主体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享受由此行为带来的利益或承担相应的风险;而行为参与者不存在独立决定自己行为的品质,因而也无法充分享受行为带来的利益或承担相应的风险。在调节经济活动中无法避免的矛盾、冲突的问题上,这种区别是本质的:它使得经济活动在微观层面上失去了利益协调机制。

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这种矛盾、冲突、纠纷是极大量的。微观协调机制的丧失,使得无法在公共事务管理范畴内解决的问题又必须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内解决,于是就带来了公共事务管理者的尴尬:不得不去解决那些解决不了、更解决不好、又本不该由自己解决的问题。最后的结局是,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更使参与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展至参与者和管理者之间。如此矛盾的大量存在,耗费了大量的社会成本,消解了经济活动的活力。

再次是技术上的。即使公共事务管理者是一群配合默契、勇于献身、知识结构完美、智力水平超群的人,要处理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永远处在运行中的经济问题也绝非易事。它需要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信息处理的恰当与果断,需要对所属行业的经济发展趋势以至社会背景情况都有深入切实的掌握。凭此,才可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决策。

但管理工作是有自身的规律和局限的。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越多,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多,信息损失及失真的程度也就越严重;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程度越高,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处理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仅从信息处理量和难易程度来考虑,对于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单位,一个数人组成的经济体和一个数万人组成的经济体间几乎没有进行比较的意义,而要管理好一个由几亿甚至十几亿人组成的经济体,其难度是局外人所无法想象的。面对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巨大的经济体,要求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能及时、恰当、有效,使经济体能长期正常、高效地运转下去,实在是强人所难。前苏联和我国,之所以在建国初期出现过高速发展的情况,除了公共事务管理者们强烈的价值追求外,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较低有关。这种公共事务型的经济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过渡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自有其合理之处,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市场

环境的逐渐成长和完善,经济管理对技术的依赖度也日益提高。在经济决策的时效性日益明显、经济体内各经济成分间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一般性的经济决策日益表现出不适应、经济决策“不经济”的情况下,这种公共事务型经济模式的不适应性也日益显著起来。

最后是市场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确实是迄今为止经济运行的最佳形式。但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最佳的经济运行形式,是因为市场经济所内含的主体平等、行为自由、和平竞争的规则和主动进取、发现机会、追逐利益的精神,与经济活动是人类满足个体生存、发展空间的私人性质相吻合,与这种活动本质上是自发、自然的生存方式的性质相适应。市场经济表明,经济活动就是行为--

利益主体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矛盾冲突过程中,不断追逐利益、满足需求的活动,各种因素间的张力状态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经济活动的运行,不是在一个明确意志下的活动,而是在众多平等主体意趣各异、差别悬殊的意志冲撞中,相互妥协的平衡化结果。任何一个新的经济机会的出现,新的经济元素的形成,都不是一个明确意志的产物,而是众多意志相互撞击的结果。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才说:“社会发展并不是通过人类理智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追求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实现的。” 而公共事务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恰恰是在一个明确意志的指导下,通过明确的计划的形式展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公共事务型经济模式才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在整体经济目标非常具体、市场主体还未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作为过渡性经济运行形式发挥作用。一旦经济发展起来了,市场主体形成了,单一明确的意志要解决日益复杂的经济问题,就不仅不再具有优势,反而是劣势了——与市场距离过远的意志,不可能及时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创造新的经济元素。

应当说,亚当?斯密要求政府在经济事务上处于消极地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之所以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影响至今,并其影响还有不断扩大之势,就因为他的学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释了经济活动的自发性质,以及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与经济活动相分离的社会性大分工的存在及合理性,正确地提出了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所应有的基本的职能定位,甚至可以说就是关于政府职能的经济学表述。虽然在二战后,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凯恩斯的新经济理论在语言层面上直接否定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传统自由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改变以往消极主义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干预经济活动,但在其理论的内在逻辑上,他仍是以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与经济活动本身的分离为基础的,认为“必须保留自由经济结

构” ,仍主张政府身处经济活动之外。他所否定的只是政府不应在经济事务上扮演完全消极的角色,而应以自己所独有的手段来积极调节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自发所具有的盲目性而导致市场失效所造成的经济不合理。也就是说,凯恩斯区别出了社会化经济活动中的“私人因素”和“公共因素”,他不是否定了经济活动的私人性质,而是主张从“公共因素”的角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所

以说,凯恩斯的观点不是对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理论的修正、调整、深化,两个人在政府与经济活动的基本关系上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其实,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具体组织经济活动、追逐物质利益,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职能错位,它根本否定的是社会分工这一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或基本原则,放弃的是自己作为社会环境所应具有的责任。所以,它带来的将是整体性的社会环境的丧失、社会秩序的混乱。这其中的负面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市场与政府的二元结构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下,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在WTO框架下政府为什么要从经济活动中退出,要重新进行职能定位,要“还产于民,还权于民”,“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为什么“政府要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监督、重服务” 。因为“为了确保个人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安全,国家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国家变成主体,个人却沦为惟命是从的工具,那么所有好的价值就全部丧失了。”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清晰、深刻地看到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的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从这最为宏大的视角去看,经济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要转变公共事务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微观自发、宏观自觉的市场经济模式,重新沿着社会分工这一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发展社会。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一(哲学社会科学版〕于的4年第3期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一兼评几种课本对斯密分工理论的评述赵惠明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乙他的分工理论的确存在不少错误, 但仍然具有一定科学性, 对我国当前的“ 四化” 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不过,对他分工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有些经济学说史课本对他的分工理论的评述也似育欠妥之处,为此有必要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_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在工场芋工业时期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马克思指出:? “关于 分工,亚?斯密没有提出任何一个新原理。人们把他着作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特别 强调分工。” (《资本论》第一卷 1 9 75 年版第 3 86 页)斯密把分工着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他认为一国生产情况的好坏,从而供应情况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 1 )是该国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 )是该国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相对来说是多少。在二者之间,斯密认为劳动生产率高低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则是分工的结果。他说:“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一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 9 7 2 年版第 5 页)他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是:(一)分工的结果使劳动者终生限于一种单纯的操作,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增加他们完成的工作量。(二)分工后生产专一,劳动者能节省很多因转变作业而浪费的时间。(三)分工能引起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自前常见的各种经济学说史课本,在介绍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时,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上述内容。其实,斯密还广泛地论证了分工的社会意义。斯密力图证明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国家贫富的差别都是由分工的发展状况决定的。他说未开化的社会,分工极不发展,一个人要独任许多种工作。在进步的社会里生产一个制成品的一9 一劳动却要由许许多多劳动者共同担任。在农业上富国比匕贫国优越的程度不大,这是由于农业的性质使它不易实行分工。而在工业上,富国比贫国要优越得多。这是因为工业易于实行分工,富国建立了分工复杂的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制造业。斯密还论证了分工的发展能使下层人民“ 普遍富裕” 。他说分 工使各行业的产量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需要的以外,都有大量产物出售,这种大量产物的相互交换,彼此的需要都能得到充分的供给,因此普遍地富裕起来。但是,认他忽视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他们互相倾轧,互相吞并。他更不了解随着资本的积累,无产阶级贫困化。他错误地得出各阶级普遍富裕的结论。抽象地看,斯密似乎把分工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但是历史地考察,斯密的分工理论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 反映。斯密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全盛时期和产业革命前夕。当时生产技术的主要形式是手工生产。 列宁指出:“ 在手工生产基础上,除了以分工的形式,是不能有其他的技术进步的” t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 1 9 5 7 年版第35 3 页)。机器的采用仅仅是出现于个别部门的个别现象。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机器的作用是次要的,从属的。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斯密特别强调分工是正确的。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重点放在社会分工(或称社会内部分工)上,着重阐明社会分工的意义。这一点没有弓!起某些同志的注意。有的政治经济学史课本,仅仅一般地介绍斯密的分工思想,甚至只举出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例子,当提到斯密的社会分工的思想时,那已经是批判他混淆两种分工的界限了。(请参阅《简明政治经济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1 9 8 0 年版第7 1 、 72 页)有的经济学说史课本平行地介绍斯密关于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思想,没有指明斯密特别强调的是 社会分工。(请参阅《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 1 9 7 9 年版第 1 7 6 、 1 7 7 、1 7 5 页)斯密是先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但这只是借以说明社会分工的意义。他说:“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 果,我现在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 9 7 2 年版第 5 页) 斯密把分工区分为两种,一种他称为“小制造业” 或“不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工场手工业分工,或工厂内部分工。另一种他称为“ 大制造业” 或“ 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社会内部的分工,或工厂之间的分工、部门之间的分工。他认为社会分工比工场手工业分工更重要,更复杂,而又不易为人们所察觉。斯密把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称为大小制造业,说明他只看到了两种分工的相似点和量的差别,而忽视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分工的质的区别,因此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亚当?斯密指出了分工的不利后果,他认为分工 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政治经济学. 史纲要》一书对此一概否定,只加一句评语:“ 池错误地认为分工导致了 社会不平等。” 我认为这样作不妥。斯密对分工不利后果的分析,还有可取之点,不容忽视。他说人的天赋差别并不大,造成人们才能上重大差别的是分工的后果。他指出哲学家和挑夫之间的差别,就是职业分工的结果。他说分工的发展,把工人的一生消磨在少数单纯的操作上,他们的智力不能发挥,因而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他还说工人单调的无变化的工作,消毁了他们精神上的勇气,毁坏了他们的肉体土的活动力。为此,他提出国家要实行国一IQ 一民教育。斯密关于资本主义分工造成劳动者愚昧无知,使他们身心遭到摧残的见解,受到马克思的重视。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第五节的正文里,马克思引证了斯密的这种正确见解,还在附注中作了说明。当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也是很多问题领域的开创者,为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范式。通过理解他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窗口进入到以社会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科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追求,以及方法上的突破。 与马克思、韦伯相比,涂尔干可能更强调社会如何成为可能,这是涂尔干社会学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韦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是他对现代科层制、权力构成的关注,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关系和经济斗争的角度,所以都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一套看法。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看到很多社会学教科书里几乎都把这三个人称为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的独特性可能是因为他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上去思考,他的理论更多的是谈现代社会形成的条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他特别关注社会团结的问题。这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形成了启发,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回到传播学,回到这样一个思想源头,其实涂尔干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自洽的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也就是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有通过劳动分工,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看似加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增强了个体意识,但人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就像是人身上的器官,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功能,貌似是分离的,但本质上是处于一个有机体当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这与传统社会中基于相似性的团结不一样,涂尔干将这种基于个人意识差异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急速变革时期的“失范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个人意识不断增强,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能力明显减弱,但是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并没有随着有机团结模式所占比重的增加而一并产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研究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分工反映着社会生产水平的状况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社会分工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在社会生产中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分工是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它们相互关系的纽带。 1、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着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生产工具的性能,他们决定着社会分工发展的水平。一方面,生产工具的性能决定着社会分工水平。生产工具的属性、效能不同,导致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具体而言,简单的生产工具产生简单的社会分工,而复杂而精密的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复杂而精密的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使用不同生产工具将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工形式。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影响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部门进行生产活动时会受到知识技能的制约,劳动者在社会当中从事的劳动活动,不是由劳动者本身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劳动者不同的知识技能决定的。在社会劳动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否则会严重浪费社会生产力。2,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在谈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时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同时,社会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在劳动过程当中,社会分工制约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配,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着的关系,从而制约着生产关系。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制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的不平等,社会分工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对生产资料不平等的占有,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劳动产品分配上的不平等。第三,社会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和地位。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占有,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社会分工不仅影响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诸多方面,还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更替。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其中就体现为对生产资料所有的影响,“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以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资料,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其不同的占有关系。马克思依据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历史上所有制形式作了说明: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社会分工很不发达。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归全部落所共

《社会分工论》有感

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是不得不给予崇高评价的。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 另外,提到社会分工,必然要说到“三次社会大分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恩格斯对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与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论述相结合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才得以进入文明时代。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在文中,涂尔干先生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装机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因此,通过这篇文献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随之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核心概念,并重点对二者的区别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然后转入对(社会)有机团结形成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中,其中社会分工的功能得到自然地彰显;最后明确指出了契约团结与有机团结之间的关系。本书第二卷集中分析了社会分工进步的原因所在,首先它证伪了功利主义对该问题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式,社会客体本身和集体意识成为整个原因解释的核心概念,然后还提出了两个次要原因要素:集体意识形成的非确定性和遗传性,最后自然地提出了原因结论——人类社会自身的变化决定了人的变化,社会分工的进步是社会自发规律的体现。第三卷所讨论的分工形式迥然不同于前两卷,很显然,所谓失范的、强制的或反常的分工形式并没有划归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相反,它们常常被当成存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被排斥在边缘角落。涂尔干先生以社会本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大厦,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纯粹的社会整合作用作为支架。然而,一旦它遇到社会变迁及连带的“反常”现象的强烈挑战,便不能不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由于经济事务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整个精力投入在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这样一来,一旦这种环境的道德色彩不浓,许多人就会越出一切道德范围之外。在这本书的主要部分里,涂尔干先生特别说明了劳动分工并不对这种事态负有任何责任,有的人对分工微词颇多,这是不公平的。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支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被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然而,这种解释也很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尽管各种社会功能总想共同求得相互间的适应,达成彼此固定的关系,但就另一方面而言,这种适应模式要想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就必须要靠某个群体的权威来维持。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还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涂尔干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十分鲜明,他一贯强调社会的优先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与其说个人决定了共同生活,还不如说个人是共同生活的产物”。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他选择的对话

浅谈《社会分工论》

浅谈《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它向我们表明社会学家是应用怎样的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家的视角阐释社会分工的。之前,在人们的印象里,分工隶属于经济学的话语范围,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内,分工就是纯粹的经济关系。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分工的秩序就会自然形成,这种经济分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转变为对生产效率的角逐,因为效率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关系,效率越高,获利也就越大,而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除了革新生产技术之外还要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分工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因此,分工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涂尔干并不赞同经济学的分工论,他认为,首先,经济学家无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妄图从经济事实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忽视了经济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事实,分工也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固有情况,它在其他非经济范围的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各种行政和教育机构,还有许多非经济性的社会组织都呈现出趋向专业化的趋势。今天,在科学领域已

经难以找到精通各科的“通才”,一个科学家的一生也只限于研究某一科学的某一领域。 其次,在生物学领域内分工也是有机体发展普遍规律,一个有机体的内部构造越简单,这个有机体就越低级。相反,生理结构越复杂,器官之间的分工越精细它就越处于进化过程的高级阶段。因此,“所谓的社会劳动分工只不过是普遍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此外,对于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劳动分工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资源分配等,涂尔干也不认同。既然分工作为一条贯穿历史发展的线条,其产生的作用自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该代之以一种全局性的更重要的功能。涂尔干说,“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因此,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的功能性整合才是它的意义所在,经济作用不过是其附带的产物。 简而言之,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增强了社会团结,使各个部分紧密地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点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也许是不证自明的,在市场的导引下,人们尽管发挥自己的经济行为,经过短暂的博弈社会秩序就会产生,可谓水到渠成。然而这种观点在涂尔干看来不免过于天真,他认为任何秩序的形成

分工理论文献综述

分工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分工理论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思想,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色诺芬,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斯密、马克思;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杨格、杨小凯,将各个时期代表大师们对分工理论的理解罗列出来,并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一些阐述和评价。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 分工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经历了漫长的演进,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期的马克思对分工与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解释了与规模经济的关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才再次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了分工问题。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各个时期的学者对于分工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有必要对每个时期分工理论进行探讨。 一、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指出了在“理想国”里人类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如柏拉图曾论述过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这也是后来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色诺芬对分工理论也进行了阐述,主要体现在《经济论》中提到劳动分工问题:“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业家。”我们不考证这句话是否较绝对了一些,但的确认识到了分工的必要性。人们应专注于从事某项工作,从而提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技术。色诺芬更为重要的论述是将分工的实现与市场规模的大小联系起来,《居鲁士的教育》中通过将小城镇与大城市中分工的实现情况作对比,来阐述分工思想。指出:“在小城镇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有时还要造房子,如果他能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顾,他就很满意了。但在大城市,每一个人都能找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一(哲学社会科学版〕于的4 年第3 期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一兼评几种课本对斯密分工理论的评述赵惠明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乙他的分工理论的确存在不少错误, 但仍然具有一定科学性, 对我国当前的“四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 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不过, 对他分工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 有些经济学说史课本对他的分工理论的评述也似育欠妥之处, 为此有必要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 _ 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在工场芋工业时期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马克思指出: ·“关于分工, 亚·斯密没有提出任何一个新原理。人们把他着作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 是因为他特别强调分工。”( 《资本论》第一卷1 9 75 年版第3 86 页) 斯密把分工着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他认为一国生产情况的好坏, 从而供应情况如何, 取决于两个因素: ( 1 ) 是该国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 ) 是该国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相对来说是多少。在二者之间, 斯密认为劳动生产率高低起着主要的作用, 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则是分工的结果。他说: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 以一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 9 7 2 年版第5 页) 他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是: (一) 分工的结果使劳动者终生限于一种单纯的操作, 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增加他们完成的工作量。(二) 分工后生产专一, 劳动者能节省很多因转变作业而浪费的时间。(三) 分工能引起机械的发明, 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自前常见的各种经济学说史课本, 在介绍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时, 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上述内容。其实, 斯密还广泛地论证了分工的社会意义。斯密力图证明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国家贫富的差别都是由分工的发展状况决定的。他说未开化的社会, 分工极不发展, 一个人要独任许多种工作。在进步的社会里生产一个制成品的一9 一劳动却要由许许多多劳动者共同担任。在农业上富国比匕贫国优越的程度不大, 这是由于农业的性质使它不易实行分工。而在工业上, 富国比贫国要优越得多。这是因为工业易于实行分工, 富国建立了分工复杂的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制造业。斯密还论证了分工的发展能使下层人民“普遍富裕”。他说分工使各行业的产量大增, 各劳动者除自身需要的以外, 都有大量产物出售, 这种大量产物的相互交换, 彼此的需要都能得到充分的供给, 因此普遍地富裕起来。但是, 认他忽视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他们互相倾轧, 互相吞并。他更不了解随着资本的积累, 无产阶级贫困化。他错误地得出各阶级普遍富裕的结论。抽象地看, 斯密似乎把分工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但是历史地考察, 斯密的分工理论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反映。斯密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全盛时期和产业革命前夕。当时生产技术的主要形式是手工生产。列宁指出: “在手工生产基础上, 除了以分工的形式, 是不能有其他的技术进步的”t (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35 3 页) 。机器的采用仅仅是出现于个别部门的个别现象。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 机器的作用是次要的, 从属的。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 斯密特别强调分工是正确的。斯密论述分工的作用, 重点放在社会分工(或称社会内部分工) 上, 着重阐明社会分工的意义。这一点没有弓!起某些同志的注意。有的政治经济学史课本, 仅仅一般地介绍斯密的分工思想, 甚至只举出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例子, 当提到斯密的社会分工的思想时, 那已经是批判他混淆两种分工的界限了。(请参阅《简明政治经济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7 1 、72 页) 有的经济学说史课本平行地介绍斯密关于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思想, 没有指明斯密特别强调的是社会分工。(请参阅《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1 9 7 9 年版第1 7 6 、 1 7 7 、1 7 5 页) 斯密是先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 但这只是借以说明社会分工的意义。他说: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 我现在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 9 7 2 年版第5 页) 斯密把分工区分为两种, 一种他称为“小制造业”或“不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工场手工业分工, 或工厂内部分工。另一种他称为“大制造业”或“重要制造业”, 指的是社会内部的分工, 或工厂之间的分工、部门之间的分工。他认为社会分工比工场手工业分工更重要, 更复杂, 而又不易为人们所察觉。斯密把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称为大小制造业, 说明他只看到了两种分工的相似点和量的差别, 而忽视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分工的质的区别, 因此掩盖了资本主. 义社会分工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亚当·斯密指出了分工的不利后果, 他认为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政治经济学. 史纲要》一书对此一概否定, 只加一句评语: “池错误地认为分工导致了社会不平等。”我认为这样作不妥。斯密对分工不利后果的分析, 还有可取之点, 不容忽视。他说人的天赋差别并不大, 造成人们才能上重大差别的是分工的后果。他指出哲学家和挑夫之间的差别, 就是职业分工的结果。他说分工的发展, 把工人的一生消磨在少数单纯的操作上, 他们的智力不能发挥, 因而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他还说工人单调的无变化的工作, 消毁了他们精神上的勇气, 毁坏了他们的肉体土的活动力。为此, 他提出国家要实行国一IQ 一民教育。斯密关于资本主义分工造成劳动者愚昧无知, 使他们身心遭到摧残的见解, 受到马克思的重视。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第五节的正文里, 马克思引证了斯密的这种正确见解, 还在附注中作了说明。

浅谈社会分工

浅谈社会分工 摘要:社会分工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桥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扬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将被消灭,人将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分工;异化;共产主义 一、马克思的社会分工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分工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分工的内在本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分工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是在剩余劳动时间的形成、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种类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与集中等客观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马克思把分工的过程概括为: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简单商品经济的分工、资本主义分工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形态。 (二)分工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分工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另一方面,分工对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制约性。在分工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强调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和建立科学劳动组织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分工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分工对社会生产力进步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扩大社会劳动的范围和发展社会劳动的范围。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分工对社会组织的作用,阐明了分工对人的发展、商品经济、阶级关系的制约性。 (三)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随着生产分工的发生而发生,同时也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深度取决于生产分工的水平。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正是由于分工的存在和演进,使商品交换的形式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规模也取决于分工的水平。

社会分工理论下人的全面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c15405914.html, 社会分工理论下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8期 摘要: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是马克思考察社会发展形态的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之一,在 马克思看来社会越发达,社会的分工也越细化。但是伴随着社会分工而来的问题是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马克思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发达程度中的社会状态下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起初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力在狭窄的范围内孤立地发展着。第二阶段,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的物质的变化,全方面发展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发展的体系。第三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有个性。在这三个阶段中个人主体意识也由个体性淹没在集体之中,由道德主体意识抽象化转向人的道德意识主体并从集体中分化出来,价值意识摆脱了单纯的物质需要而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有独立行为的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李楠(1990-),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四川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社會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单方面地发展着某一方面的能力,这种发展是畸形的发展。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分工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人只能在某种职业中工作,只能孤立片面地发挥着某一方面的才能。”因此,以马克思对社会分工的诠释,在最初的社会形态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社会发展状态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约束,人的主体意识无法独立。 一、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的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状态中,人的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于资本主义之前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形态(家长制、古代共同体,封建制度,行会制度)。在这个阶段,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都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都相对有限,自然生产占主导地位。人的种群的繁衍与

分工理论

那么人的存在是一种脱胎于动物群落的社会化的存在,或者是一种群落化的存在,因此在人的存在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和关联,那么这么去解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和关联,始终是人类思想探索的问题,那么分工可以是说这种矛盾和关联的一种中介,一种外在的表现。人类对分工的思考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经开始,对分工的思考呢,中国古代走在世界的前列,公元前七百年,管仲就提出了士农工商分工论,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分工的探讨。之后,墨子,孟子,荀子等等都对分工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的阐释,但是在中国古代分工理论的研究始终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原来我们很早就看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思想他们只是偶尔的涉及,系统的论述比较少,究其原因呢,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分工需要大规模的经济生产,社会生产的问题呢,思考不多,还有呢,我们对分工的思考更多的是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对政治生活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为古代等级制度做辩护为它做一种学理注解。西方较早研究分工的思想家呢比较有代表的是柏拉图和色诺芬,总的来看,柏拉图强调分工是划分社会等级的基础,与柏拉图不同,色诺芬对分工的理解是以他特有的市民阶级的本能,已经更接近工厂内部的分工,所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当中对色诺芬对柏拉图都作了阐释,尤其对色诺芬做的比较多,因为色诺芬的分工思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和后来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柏拉图是以一种哲学的视域去关注分工,色诺芬在研究当中是以一种经济学视域,他不仅从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局限性看到了分工的必要性,更从生产的规模出发分析了分工与交换的内在关系,那么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也举了个例子,就是波斯国王的餐桌为什么丰富,就是因为经济发展,分工比较复杂,那么他吃的东西也比较丰富,产品也就更丰富了,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色诺芬在这里虽然知道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大小,但是马克思对他的评价说呢,这时候古典古代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呢,只注意到使用价值要达到质量,而对于分工在到交换价值的问题在当时呢还不是一个思考的问题,即便如此,色诺芬的理论呢也直接地提示了近代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的经济学关注和思考对分工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的认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正是对他们分工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关于分工的自己独特的分工理论,在分工理论史上,斯密是第一个对分工做系统分析的学者,那么他的名著《国富论》开篇就提到了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斯密提出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普遍富裕,并且进一步提出资本是实现分工的物质生产条件,此外呢,斯密还提出,货币起源于分工的发展,以及城市和乡村在分工体系中相互依存的思想,并且从分工的考察出发提出了相互制约的平衡性理论,那么斯密李嘉图呢?都是古典经济学家,斯密,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分工

摘要: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慢慢变革着生产关系,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唯物辩证地阐述了分工的产生、运动及消灭的运动规律,为我们认识、分析及解决当前的社会分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中国;社会分工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为主的三大产业的分工纵深、交错发展,呈现出工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精的三大特点。一方面,分工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者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分工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产业差异、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劳动者的片面发展、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化等。科学地看待中国当前的分工及其所产生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南。一、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一)分工的产生及性质。在分工的起源上,马克思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1]分工只有人的生理前提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1]按马克思的理解,分工与生产力是一种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还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随着分工与生产力的交互发展,“分工的自然形成的性质”逐渐为分工的社会性质所取代。(二)分工的辩证运动。分工一经形成就开始了辩证运动,在考察分工的辩证运动之前,马克思首先对分工的物质前提予以明确:在民族内部,由于土壤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2]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大的分工的可能性。”[2]其次,分工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所有制下的分工。马克思明确反对那种脱离具体历史环境,把分工看成是观念的范畴的做法,指出“德国为了建立城乡的分离这一次大分工,整整用了三个世纪。……市场的大小和它的面貌所赋予各个不同时代的分工的面貌和性质,单从一个‘分’字,从观念范畴中是很难推论出来的。”[1]马克思依据历史发展的逻辑将分工划分为若干阶段,并考察了分工的辩证运动过程。按分工发展所代表不同阶段的所有制,马克思将其分为四个时期: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及资本所有制。在部落所有制中,“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分工已包含了矛盾,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1]在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下,“分工已比较发达,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 [1] 农村与城市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因为其第一次使阶级关系明朗化了。在封建所有制下,分工继续发展,一方面,“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另一方面,人类历史的又一次大分工:工业与商业的分工也出现了,“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 [1]作为结果,“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 [1]商人阶级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封建所有制下的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大大简化,分工“集结了资本,使人进一步被分割。”[1]由于分工的递进效应,分工又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分工更细了,使用机器的数量更多了,利用这种分工的范围和采用这些机器的规模更大了。”[1] (三)分工的消灭。由于分工产生了严重的片面化和异己化,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分工的主张。原因有三:首先,分工使劳者无食,食者不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状况成为可能。”[1]其次,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分工(一)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分工(一) 摘要: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慢慢变革着生产关系,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唯物辩证地阐述了分工的产生、运动及消灭的运动规律,为我们认识、分析及解决当前的社会分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中国;社会分工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为主的三大产业的分工纵深、交错发展,呈现出工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精的三大特点。一方面,分工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者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分工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产业差异、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劳动者的片面发展、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化等。科学地看待中国当前的分工及其所产生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南。 一、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分工的产生及性质。在分工的起源上,马克思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1]分工只有人的生理前提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1]按马克思的理解,分工与生产力是一种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还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随着分工与生产力的交互发展,“分工的自然形成的性质”逐渐为分工的社会性质所取代。 (二)分工的辩证运动。分工一经形成就开始了辩证运动,在考察分工的辩证运动之前,马克思首先对分工的物质前提予以明确:在民族内部,由于土壤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2]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大的分工的可能性。”2]其次,分工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所有制下的分工。马克思明确反对那种脱离具体历史环境,把分工看成是观念的范畴的做法,指出“德国为了建立城乡的分离这一次大分工,整整用了三个世纪。……市场的大小和它的面貌所赋予各个不同时代的分工的面貌和性质,单从一个‘分’字,从观念范畴中是很难推论出来的。”1]马克思依据历史发展的逻辑将分工划分为若干阶段,并考察了分工的辩证运动过程。按分工发展所代表不同阶段的所有制,马克思将其分为四个时期: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及资本所有制。在部落所有制中,“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分工已包含了矛盾,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1]在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下,“分工已比较发达,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1]农村与城市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因为其第一次使阶级关系明朗化了。在封建所有制下,分工继续发展,一方面,“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另一方面,人类历史的又一次大分工:工业与商业的分工也出现了,“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1]作为结果,“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1]商人阶级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封建所有制下的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大大简化,分工“集结了资本,使人进一步被分割。”1]由于分工的递进效应,分工又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分工更细了,使用机器的数量更多了,利用这种分工的范围和采用这些机器的规模更大了。”1] (三)分工的消灭。由于分工产生了严重的片面化和异己化,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分工的主张。

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以当前我国劳动者的职业观为视角 【摘要】分工自存在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是各派学者、专家争相研究的焦点。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相较于其他各分工理论而言,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此,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出发,就针对中国当前遇到的“下岗热,招工难”的社会现象来浅析我国劳动者的职业观,并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职业观价值判断 分工,思想家们众说纷纭,分别从不同的层次、领域、程度进行研究、论述。其中,古希腊的色诺芬和柏拉图是属于分工问题研究的领军人物,但是,第一个对分工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论述的应当是亚当@斯密,其理论集中体现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同样,马克思对分工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内容则集成于《资本论》中。两位大师都如此重视分工问题的研究,而且当前中国也产生了许多因分工而起的社会问题。因此,再看分工理论仍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工的起源 社会最初并没有分工,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分工是如何产生的?分工的起源?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共的起源也是说法各异,例如亚当·斯密,他认为“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它是交换倾向和相互买卖产品缓慢而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①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分工是因为人们内心交换的欲望和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动机是人们的利己主义。 动物长大以后机会独立生活,例如,当小狐狸长大之后,狐狸母亲就会将其赶出巢穴,二人则不同,暂且先不说父母溺爱孩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始终生活

在社会中,有生之年,总会时不时的需要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帮助。此时,如果按照斯密的理论,通常我们“求助于他们的功利主义,我们对他们绝不说我们有需要,而总是说对他们有利….”②所以,在他看来,分工起源于这种功利主义基础上的买卖交换,是交换产生分工。 马克思则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③就像家庭也是从两性的关系中发展起来,后来根据两性的性生活受风俗等的规定,从而形成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转偶制家庭(通常所说的一夫一妻制)等形式。家庭也是马克思研究分工理论的基本单元。最初,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自然体,当“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自然分工…..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④简言之,分工源于自发或‘自然形成’,而又因为分工产生交换。因为交换,生产力提高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两者较之,不难看出,当斯密为了证明他的“交换产生分工”理论的正确性时,首先,他必先假定交换的存在,那么用一个假定的已知去推定一个未知的结果,很明显,最终只能是使自己陷入无限的循环之中。 二分工的种类 因纯生理的差异而形成的自然分工使马克思讲的一般意义上的分工,马克思关于分工的另一种类别便是社会分工,即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范围内的分工。讲到,社会分工,不得不提的要属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大的社会分工,即: 第一次是指农业和畜牧业从采集和狩猎中分离出来。所谓的采集、狩猎指的时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得食物的方式,主要特点是直接性,也就是人们时通过直接的捕获猎物或者说是从树上直接摘取果实。这种主要是人类自出现以来到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唯一的生存技能。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增加,人们发明创造了“弓”等工具,随后,人们又开始将动物圈养在一定范围内以及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15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6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