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师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契丹的兴起:

⑴建国

时间建立者都城

⑵发展: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2、陈桥兵变:

⑴背景: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割据混乱的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⑵时间:⑶人物:⑷地点:陈桥驿

⑸结果:建立,取代后周,定都,史称北宋。

二、辽、宋、夏的和战

⒈北宋建立以后,对辽用兵是失败,只好采取政策。

2、宋真宗是,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城下,威胁东京。

问题归纳:澶渊之盟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⒈金、南宋的建立

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

金会宁

南宋年赵构汉族

2.抗金名将从金军手中收复。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 _____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3. 和权臣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岳飞班师回朝以后,宋金达成和议,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

合作探究 (1)“岳家军”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战绩?结合材料归纳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战果的原因.应该样评价他?(2)宋金议和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当堂检测:

1.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

A.军阀割据进行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D.身居要职发动兵变

2.下列人物,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元昊

D.阿骨打

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是( )

A B C D

4.某历史兴趣小组,对“辽宋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状态

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5.对于澶渊之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辽与北宋之间达成的和议

B.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维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D.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6.在美丽的西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几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

十分惭愧地写下来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

这样的感慨(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秦桧谋害岳飞

D.韩世忠抗金

7.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对联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珂《岳佗续编》

材料四:(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

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1.材料一是岳飞的《满江红》。其中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

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匈奴

B.辽

C.金

D.蒙古

2.材料二“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3.“岳家军”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战绩?结合材料归纳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战果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他?

北宋

西夏 辽

金 辽 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辽 西夏北宋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标要求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课件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片段。提问: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知道萧峰是什么人吗?你还记得在这部电视剧中提到过哪些政权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部电视剧中曾出现过辽、西夏、大宋、大理等政权。萧峰、段誉、虚竹等人,生活在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大约从10世纪初到1276年南宋灭亡,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权此消彼长,征伐并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今天,就让我们翻开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了解并立的各个民族政权吧! —、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 展示唐朝疆域图和五代十国时期形势图 提问:当时五代有哪些?在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主要有哪些政权对峙? 过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北宋改变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状况,但是依然存在各种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 (一)自主学习 填写宋、辽与西夏、金的建立各种政权建立的表格 (二)民族大家庭 1、契丹族(辽) 图片展示契丹的兴起地图与青牛白马传说的图片。 提问:请同学讲述这个故事。 我们通过这首诗,看出契丹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行营到处即为家,四时畋猎是生涯。(游牧和渔猎的生活) 思考和分析:契丹族兴起和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隋唐时期,躲避战乱的中原人来到契丹地区,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契丹地区经济的发展;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契丹慢慢强大起来。(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2、党项族 展示西夏地图与党项族人民图片。讲述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 党项首领,元昊,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提升复习卷: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夏和北宋的贸易往来,以及西夏和金货币的发展状况,所以材料的主旨是体现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的面貌,故D项正确;A项概括不全面,而且活跃商业市场材料体现不明显,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关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的相关记载。这项科技成就为( ) A.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奠定了基础 B.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C.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D.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解析:选D 从材料“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以看出该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由此可知,该发明是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外传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是火药的意义,B项是指南针的意义,均排除。 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行( ) A.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改变 解析:选C 南宋“营田”的实行使流亡的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这有利于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营田”的实行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并未缓解土地兼并,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是商品经济,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营田”的实行稳定了社会秩序,并未体现税收政策的改变,D项错误。 4.北宋初年对外戚、宗室皆授以各类官爵领取俸禄,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其目的是( ) A.强化皇族特权地位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防止权贵专权乱政D.完善政务决策机制 解析:选C 根据材料“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并结合所学宋代崇文抑武、分化事权可知,宋朝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权贵专权乱政,威胁皇权,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限制皇族的特权,A项排除;材料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关,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务决策机制,D项排除。 5.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禁令,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公开课教案: 组别:政史系教研组 授课老师:刘启华 科目:历史 课题: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间:2013年4月3日下午第一节

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古诗文诵读,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这首诗: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和汴州是什么关系?作者在诗中记叙的是那段历史?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繁荣与开放的隋唐。(安史之乱)使繁荣昌盛的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虽然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但却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混战的结果是唐朝灭亡,藩镇纷纷称帝,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契丹的兴起与陈桥兵变 问题一: 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吗?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什么政权?你知道“赵匡胤穿黄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

阅读第一节《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学生阅读45页“导入框”和本目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做标注,然后讨论回答: 1、契丹族的政权怎样建立起来?(政权名称:辽,建立者:阿保机,都城:上京) 2、北宋政权建立情况怎么样?(民族:汉,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开封) 3、赵匡胤怎样称帝并加强了自己的统治?(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4、宋朝建立后,有没有统一全国呢?(没有) 教师过渡讲解:因为这时北方还有两个军事力量十分强大的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于是形成了辽、宋、夏之间有和有战的并立局面。 辽宋夏的和战: 问题二:同学们知道“杨家将”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这一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怎么一回事吗?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 学生阅读46-47页内容《辽宋夏的和战》,先根据“动脑筋”讨论回答第1题;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组讨论并回答第2题:1、对于澶渊之盟怎样评价?(他们说的都对。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所谓“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好的作用:它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使双方边境转入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互相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后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完成49页“练一练”:澶渊之盟是(B)之间的和约。(B——北宋与辽) 3、西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民族:党项,: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 过渡讲解: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靺鞨族的后代——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金和南宋的对峙 问题三: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政权灭亡的?你知道这一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其杰出首领是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这是1127年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你知道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其中“靖康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南宋的抗金名将是谁?他在抗金斗争中取得过哪些胜利?你还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尽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由来吗? 阅读第三节47-49页课文和50页“自由阅读卡”《金和南宋的对峙》,先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组讨论并回答1-3题:然后根据“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讨论回答第4-8题; 1、金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民族:女真,:建立者阿骨打,都城:会宁——后期迁到中都) 2、金先后灭了哪两个政权?(辽、北宋)

信息学初级班第9课

信息学初级班第九课 一、复习,回顾 1、循环while语句 2、函数sqrt、trunc的应用 3、6个关键词:while; odd; break; halt; sqrt; trunc 4、作业讲解 (1)1029 题目描述 求两个自然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M,N都在长整型范围内) 输入 输入一行,包括两个整数. 输出 输出只有一行(这意味着末尾有一个回车符号),包括1个整数。 样例输入 45 60 样例输出 15 var a,b,c:longint; begin read(a,b); if a0 do begin c:=a mod b; a:=b; b:=c; end; writeln(b); end. (2)1028 题目描述

求两个整数M和N的最小公倍数。 输入 输入一行,包括两个整数. 输出 输出只有一行(这意味着末尾有一个回车符号),包括1个整数。 样例输入 45 60 样例输出 180 var a,b,c,a1,b1:longint; begin read(a,b); a1:=a; b1:=b; if a0 do begin c:=a mod b; a:=b; b:=c; end; writeln(a1*b1 div b); end. (3)1035 题目描述 编程求正整数M与N之间的所有素数的个数.(M<=N) 输入 输入只有一行,包括2个整数M,N,之间用一个空格分开。 输出 输出只有一行(这意味着末尾有一个回车符号),包括1个整数。

单元综合检测(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A、B卷)

单元综合检测(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A、B卷) A卷——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A.宰相B.副宰相 C.诸侯王D.钦差大臣 解析:选B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相权,故选B项。 2.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该材料能够说明的是,当时() A.枢密院掌管军政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 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D.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 解析:选A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宋太宗派兵伐辽,只与枢密院商议,而中书不预闻,枢密院享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故A项符合题意。 3.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 A.辽B.西夏 C.金D.元 解析:选A根据材料“11世纪初期”“岁币”“30万两”等信息可知,11世纪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接受了屈辱的条件,每年送给辽“岁币”,A项正确;1044年,宋夏达成“庆历和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宋金发生战争是在12世纪,排除C 项;宋元战争发生在13世纪下半叶,排除D项。

4.北魏实行“均田令”、辽实行“蕃汉分治”和西夏仿唐宋建制,其最大意义是() A.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B.巩固了中央集权 C.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D.维护了国家统一 解析:选A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措施均属于学习汉族先进封建典章制度的举措,其最大意义是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5.据史料记载,岳飞曾经下决心要“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该诗句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靖康之变B.庆历新政 C.澶渊之盟D.绍兴和议 解析:选A材料中提到的“行复三关迎二圣”涉及的相关历史背景是1127年金灭北宋,虏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 6.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南宋以后“(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中心的南移B.大量人口的南迁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自然条件的优越 解析:选C南宋以后“(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体现了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政府财政依赖之地和文化人才聚集之地,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 7.南宋诗人艾可叔《木棉》里描绘的“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等句,反映了() A.南宋棉纺织已经规模化生产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南宋已普遍发展棉纺织业 D.南宋棉纺织业有一定发展 解析:选D依据材料“车转”“纺雪”“弹云”及“机杼终年织妇勤”可知,南宋时期棉纺织业有了一定发展,故D项正确;南宋时期棉纺织业生产仍是个体进行,并未规模化生产,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小农经济的“男耕”信息,B项错误;C项“普遍”一词过于绝对。 8.《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

信息学初赛模拟试题(11、12)及答案

信息学竞赛初赛模拟试题(十一) (初中组PASCAL语言,两小时完成) ◆◆请将正确答案在答卷上填写,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无效,1.5*20=30分) 1、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 A)被终止执行B)继续在前台执行 C)被暂停执行D)被转入后台执行 2、在"替换"对话框中指定了查找内容但没有在"替换为"框中输入内容,则执行"全部替换"后,将()。 A)只进行查找,不进行替换 B)不能执行,提示输入替换的内容 C)每找到一个欲查内容,就提示用户输入替换的内容 D)把所有找到的内容删除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在于()。 A)扩充存储容量B)提高计算速度C)传输文件D)共享资源 4、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 A)字B)字长C)二进制位D)字节 5、发现计算机病毒后,一种较为彻底的清除方法是()。 A)删除磁盘文件 B)格式化磁盘C)用查毒软件处理D)用杀毒软件处理 6、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顶点表的大小为(), A) n B) n+1 C) n-1 D) n+e 7、互联网址中公司的顶级域名一般是()。 A)NET B)GOV C)EDU D)COM 8、在微机中,硬盘连同其驱动器属于()。 A)外(铺助)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主(内)存储器 9、在全角状态下,输入的字母在屏幕上占有()个ASCII码字符的位置。 A)1个B)2 个C)3个D)4个 10、二进制数10011010和00101011进行逻辑乘运算(即"与"运算)的结果是()。 A)00001010 B)10111011 C)11000101 D)11111111 11、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分别为:ABDEGCFH和DBGEACHF,层次序列为()。 A)GEDHFBCA B)DGEBHFCA C)ABCDEFGH D)ACBFEDHG 12、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9 B)D D)a D)y 13、某顺序存储的表格,其中有90000个元素,已按关键项的值的上升顺序排列。现假定对各个元素进行查找的概率是相同的,并且各个元素的关键项的值皆不同。用顺序查找法查找时,平均比较次数约为( ) A)25000 B)30000 C)45000 D)90000 14、数字字符"1"的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为49,那么数字字符"8"的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为()。 A)56 B)58 C)60 D)54

七下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年级:初一课题: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师: 一、【课标与教材】 1、【解读课标】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二、【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作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有的学生已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通过学习,观看电视《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有较深的了解,对岳飞更是敬仰有加,正好能与本课的教学实现互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2、过程与方法: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4、思维目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本课可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讨论法、讲述法、图示法等相结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分析归纳,初步掌握归纳、分析、比较、判断的学习方法。还可指导部分学生自主收集各种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年级历史下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学过程】 导入: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信息学奥赛辅导

模块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 一、信息及其特征 传递性(时间+空间)、共享性、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和实效性、真伪性二、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二进制(0、1)

ASCII码:最高位为0 (8位)汉字编码:最高位为1 点阵数据: (16*16)/8 三、计算机的组成

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人“计算机之父” 图灵: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存储单位:(b:位)、B(字节)、KB、MB、GB、TB 1B=8b 1KB=1024B 传输速率:bps(波特率:每秒传输多少位) 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UNIX、Netware) 程序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译语言)、高级语言(编译语言) 计算机发展历程: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四、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寄生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破坏性 五、计算机的维护 模块二文字处理与排版 ※Word的操作技巧

模块三网络基础及网站制作 一、计算机网络组成三要素 计算机:两台以上 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连接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 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TCP/IP协议集(HTTP、FTP、Telnet、SMTP、POP3) ※OSI模型中的七层协议: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浏览器实现了5,6,7层的功能 TCP协议栈实现了第4层(传输层)的功能 路由器实现了第3层(网络层)的功能 网卡实现了第2层(链路层)的功能 传输介质(空气或光缆或电缆)实现了第1层(物理层)的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三、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形、环形、总线型、树形、网状结构 四、IP地址:(IPV4 IPV6 ) A 类地址: 0—127(27=128)大型网络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提升训练(三)

单元提升训练(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B.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C.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选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与材料中“不与朝政”“不领省职”相符,故A项正确。 2.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解析:选A。北宋与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 3.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解析:选B。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废立,因此选B项。 4.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 ) 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B.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在宋代某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已然大大提升,故选D项。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并不代表粮食产量的降低,A项错误;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是农民自发的经济行为,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项错误。 5.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 A.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

(完整版)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初赛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信息学初赛模拟试题 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代码(A/B/C/D),填入每题的括号内(本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10小题为单选题,11—20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1、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型机可以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所谓32 位机是指该计算机所用的CPU() A、同时能处理32位二进制数 B、具有32位的寄存器 C、只能处理32位二进制定点数 D、有32个寄存器 E、存储方式是32位 2、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1)10>(1)2 B、(12)10 >(10)16 C、(15)8 > (10)16 D、(101)2 > (15)16 E、(121)10 =(79)16 3、关闭一个活动应用程序窗口,可按快捷键() A、Ctrl + F4 B、Alt + F4 C、Alt +Esc D、Ctrl+ Esc E、Shift+ Esc 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是() A、顺序结构、选择结构、转移结构 B、分支结构、等价结构、循环结构 C、多分结构、赋值结构、等价结构 D、分支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E、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5、编译程序是指() A、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 B、将机器语言源程序翻译成高级语言程序(目标程序) C、对源程序边扫描边翻译执行 D、对目标程序装配连接 E、运行源程序并修改错误 6、在pascal语言中下列运算符()的优先级别最高 A、AND B、NOT C、<> D、* E、OR 7、在线性表中,那些结点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续() A、头结点 B、尾结点 C、中间的结点 D、所有结点 E、不确定 8、具有12个记录的序列,采用冒泡排序法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1 B、144 C、11 D、66 E、0 9、有N个结点的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法中,链表的表头结点有()个。 A、N B、2N C、N/2 D、N*N E、N-2 10、表达式SQRT(ABS(-100)*SQR(ROUND(3.7)))的值是()。 A、30 B、40 C、30.0 D、40.0 E、40.00 11、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abcdef ,这棵二叉树可能是:

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 皇帝 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盐铁度支户部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1.C 解析:宋朝建立后,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中央政府还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宋朝分割宰相权力,是为了加强皇权。同时,宋朝通过设立禁军、派文官做知州、设置转运司等,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还设立中朝。明朝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D 解析:本题以历史人物包拯为情境考查北宋的政治制度,需要对北宋中央二府三司的职能有较细致的理解。转运使负责将地方的财赋税收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是兵部正职之外的次官。知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一般由文官充任。宋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负责行政;枢密使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故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 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A 解析:宋太祖自身是统兵大将,通过“皇袍加身”夺取了皇帝的位置。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受赵普的建议,“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司管理地方的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在中央还分割宰相职权,巩固统治,加强皇帝对行政、军事、财政等的控制。本题正确答案选A项。 4.在地方设置官职,分别掌管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兵权等,这是( )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C.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4.B 解析:宋朝建立后,鉴于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宋朝还在地方设经略安抚司,管辖一路或数路的兵马大政,以文臣出任,实行以文制武。在军事行动中,统兵大将出征作战时,皇帝还颁发阵图等“锦囊妙计”,训令按其作战,实行“将从中御”的办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直接影响效率,也导致制度僵化。秦朝郡县长官负责地方事务。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管辖。本题正确答案选B项。 5.《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 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 5.C 解析:这道题考查古文材料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已经告诉了“辽史”“取得幽云十六州”“官分南北”等,对应教材学习的契丹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接受汉族农耕及管理制度,又保持契丹游牧生活的特点,“得其宜矣”。女真人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蒙古人统一全国后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地方管理。党项人的政治制度模仿北宋,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只有契丹是根据地域设置南北面官。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6.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信息学初级班第12课

信息学初级班第十二课 一、复习,回顾 1、一维数组的格式与应用 2、1个关键词:array 3、作业讲解 (1)1118 题目描述 给你m个整数,查找其中有无值为n的数,有则输出该数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没有则输出-1。 输入 第一行一个整数m:数的个数( 0 <= m <= 100 ) 第二行m个整数(空格隔开)( 这些数在0-999999范围内) 第三行为要查找的数n 输出 n的位置或-1 样例输入 4 1 2 3 3 3 样例输出 3 var a:array[1..100] of longint; m,i,n:longint; begin readln(m); for i:=1 to m do read(a[i]); readln; readln(n); for i:=1 to m do if n=a[i] then begin writeln(i); halt; end; writeln(-1); end.

(2)1120 题目描述 数组元素的移动,把数组的第x个位置的元素先保存起来,然后把x+1到n的元素,依次往前移一位,最后原来的第x个位置的元素放在最后 输入 有3行 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 n <= 10 ) 第二行有n个整数 第三行有一个整数x 输出 移动后的数组 样例输入 8 1 2 3 4 5 6 7 8 1 样例输出 2 3 4 5 6 7 8 1 var a:array[1..100] of longint; n,x,i:longint; begin readln(n); for i:=1 to n do read(a[i]); readln; readln(x); for i:=1 to n do if x<>i then write(a[i],' '); writeln(a[x]); end. (3)1122 1122 题目描述 把一个数组的第x个位置的元素删除掉 输入 有三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古诗文诵读,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这首诗: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和汴州是什么关系?作者在诗中记叙的是那段历史?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繁荣与开放的隋唐。(安史之乱)使繁荣昌盛的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虽然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但却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混战的结果是唐朝灭亡,藩镇纷纷称帝,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契丹的兴起与陈桥兵变 问题一: 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吗?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什么政权?你知道“赵匡胤穿黄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 阅读第一节《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学生阅读45页“导入框”和本目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做标注,然后讨论回答:

1、契丹族的政权怎样建立起来?(政权名称:辽,建立者:阿保机,都城:上京) 2、北宋政权建立情况怎么样?(民族:汉,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开封) 3、赵匡胤怎样称帝并加强了自己的统治?(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4、宋朝建立后,有没有统一全国呢?(没有) 教师过渡讲解:因为这时北方还有两个军事力量十分强大的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于是形成了辽、宋、夏之间有和有战的并立局面。 辽宋夏的和战: 问题二:同学们知道“杨家将”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这一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怎么一回事吗?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 学生阅读46-47页内容《辽宋夏的和战》,先根据“动脑筋”讨论回答第1题;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组讨论并回答第2题:1、对于澶渊之盟怎样评价?(他们说的都对。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所谓“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好的作用:它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使双方边境转入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互相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后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完成49页“练一练”:澶渊之盟是(B)之间的和约。(B——北宋与辽) 3、西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民族:党项,: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 过渡讲解: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靺鞨族的后代——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金和南宋的对峙 问题三: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政权灭亡的?你知道这一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其杰出首领是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这是1127年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你知道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其中“靖康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南宋的抗金名将是谁?他在抗金斗争中取得过哪些胜利?你还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尽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由来吗? 阅读第三节47-49页课文和50页“自由阅读卡”《金和南宋的对峙》,先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组讨论并回答1-3题:然后根据“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讨论回答第4-8题; 1、金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民族:女真,:建立者阿骨打,都城:会宁——后期迁到中都) 2、金先后灭了哪两个政权?(辽、北宋) 3、南宋政权是怎样建立的?(1127年,北宋灭亡后,它的“皇族”赵构重建政权,后来定都临安。由于临安在东京之南,史称南宋。)

第9课: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教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学习目标】: 1.掌握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兴起与建国; 2.记住“陈桥兵变”、“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和宋金议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理清本课的发展线索; 3.探究复杂的民族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契丹与北宋的关系(3)金的建立(4)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3)正确认识辽、宋、西金、金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杨家将抗辽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吗?请两位同学分别起来讲一讲。然后,根据学生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哪个朝代时期呢?期间还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第一部分: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0页——P51页前两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害羞下列问题) (一)契丹的兴起: 1.隋唐时期,契丹逐步强大起来; 2.契丹族强大的原因有哪些? (1)契丹人与汉人接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逐步学会农耕生活 3 4.哪一个皇帝在位时,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造成了什么结果? (二)北宋的建立 1.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五代后期,黄河流域地区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3 4.注意几个问题: (1)记住三个成语故事:①陈桥驿兵变②黄袍加身③杯酒释兵权 (2)北宋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 (3)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它统一的只是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局部统一。第二部分:辽、宋、夏的和战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1页最后一段和P52页的前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北宋建立以后,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什么政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

信息学试题4套

信息学概论试题1 一、填空题 1、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可将信息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信息管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3、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于1968年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 4、信息交流过程涉及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信息的发出者(信源)、信息的接收者(信宿)、交流手段(媒介)和交流对象(信息)。 5、信息标引通常可分为以科学分类代码作为信息标识的分类标引(分类法)和以主题语词符号作为信息标识的主题标引(主题法)两大类。 6、根据服务方式的需要,信息检索可分为回溯服务、定题服务。 7、信息市场的客体结构是指加入信息市场交换活动的各种贸易对象。 8、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法。 二、名词解释 1、信息——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主体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2、信息整序——是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整理过程,是把无序信息流转化为有序信息流的信息产品开发过程。 3、咨询服务——是咨询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提出的要求,以专门的信息、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客观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或建议,帮助委托方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一种高级智能型信息服务。 4、系统工程——是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以数学、运筹学即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来研究一般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简答题 1、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这段话应该怎样理解? 答:维纳在这里强调了信息的特殊意义。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有区别的,同时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信息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认知主体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通过信息来实现的。但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与意识的中介;信息的产生、表述、存储等等都需要以物质为基础,但物质具有质量,且遵循质量守衡定律,而信息本身没有质量,也不服从守衡定律;信息对物质有依附性,任何信息都离不开物质,都要以物质作为载体,但信息内容可以共享,其性质与物质载体的变换无关。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信息的传递、转换、获取、利用过程都要耗费一定的能量。信息必须与能量结合才具有活力,但信息效用的大小并不由其消耗的能量决定;各种形式的能量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都可以互相转换,但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遵循能量守衡定律,而信息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并不服从守衡定律;信息的传递与获取离不开能量,能量的驾驭和转换则又需要信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