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别把手段当目的

别把手段当目的

别把手段当目的
别把手段当目的

别把「手段」当「目的」

在求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父母也经常会加以督促、要求。我们都知道,考试、父母的要求,都只是一种「手段」(亦即「方法」),真正的目的是要达到好的学习成果、学得有用的知识。但是,求学一、二十年间,许多人不知不觉陷入「误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形,以为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父母。于是学校有考试、父母有要求才念书,否则就荒废课业,甚至用作弊的方式来应付。

如今再来回想,想必每个人都很清楚「考试是手段、好的学习成果才是目的」,以及「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父母」的道理。但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误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形难道不是到处存在、屡见不鲜吗?

以业务单位为例,公司提供相关的信息系统供业务人员使用,主管也会要求进电成交率、客户成交率、客户业绩成长率、客户等级分布状况…等指标。信息系统、主管的要求都是手段,亦即帮助业务人员达成个人业绩目标的工具或方法;其真正目的,是要达到整体通路经营的稳健与业绩的提升。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而利用各种方法把数字「做」得漂亮,看到数字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却只想掩饰、合理化,则不仅无法达到稳健经营、提升业绩的效果,反而可能隐藏问题,产生危害。

同样的道理,公司要求业务同仁拟定「客户拜访规划」,这也是一种手段、方法,其目的是训练业务同仁,养成系统化进行客户拜访工作的能力,并提高客户拜访的效率与质量。但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只是应付了事、随便填写,却未用心思考客户的状况,仔细拟定切合客户的谈论主题,便无法达到实质的效果。

再以产品规划单位来讲,公司要求产品经理追求市占率扩大、维持合理毛利率…等。这些要求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追求业绩、净利的成长。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便容易产生偏颇,当主管要求注意毛利率的时候,自己却忽略了占有更大市场是业绩、获利成长的根源,形成只有「毛利率」提高,整体「净利」却不升反降;或是当主管要求冲刺市场占有率的时候,就忘了维持合理的毛利率。

产品经理也必须利用各种管道营销产品,甚至采取促销手法。这些做法同样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的特色而产生购买动机;或是对还在犹豫的客户,增强其购买意愿,而最终目的则是整体销售业绩的提升。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只强调自己规划了多少种促销,或是在网站写了多少篇文章,却不问促销是否切中客户购买考虑上的关键点,或是网站内容的表达是否足以产生正面效果,那么,投入再多资源亦属枉然。

又如月报制度、职能衡量制度的实施,同样也是手段、方法。月报制度的目的是要训练同仁整理、分析与计划的能力,同时达到主管辅导同仁、同仁共同分享的效果(详见「月报制度」的精神与目的、「月报制度」的执行要领、「月报制度」执行方式的省思与变通三篇文章);职能衡量制度则是让同仁了解自己的能力现况,据以了解未来的成长方向与努力空间,并且规划如何从工作中自我提升。如果未能分辨手段与目的,认为准备月报数据是额外的工作负担,对于职能衡量窗体则随便填写、交差了事,便无法获得真正的效果。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误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形还存在于许多细微之处,例如,沟通。与他人沟通的目的,是要对方充分了解事情的精神与本质,使其准确判断该如何提供协助、配合;至于口头说明、发电子邮件等等,都只是手段、方法。如果清楚认知目的所在,为了把事情做好,则在沟通的技巧、用语便会特别注意,也会有沟通的耐心;可是,却常有人误把手段当目的,以为「我已经说了」、「我已经发e-mail了」就表示达到了目的,却未注意对方是否掌握到事情的重点、是否确实配合,于是效果不彰、未能成事。

其实,无论是公司的各种运作制度与规定,或是主管平时的要求、指示,都只是手段、方法。其最终目的在确保公司整体营运质量与绩效的提升,而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并且长期稳定成长与发展;同时,透过各种要求,也藉以达到训练员工,提升员工专业化能力的目的。

如果未能清楚地分辨手段与目的,而陷入应付了事的态度,表面上符合了规定、要求,但是却未产生真正的效果,业绩无法成长、个人能力也未能提升。我们在职场上可以普遍看到,在一段时日之后,有些人的能力可以有显著的成长,但也有人在原地踏步,最后因为无法跟上组织成长脚步而被淘汰,产生这么大差异的关键之一,便在于是否能够随时清楚分辨何为手段、何为目的。

读书的目的与方法

读书的目的与方法 阅读可以分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象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如果嘴唇没动,只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

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年轻人的麻醉阅读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原因。

1.管理评审的目的:

1.管理评审的目的: 本次管理评审为本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管理评审﹐其评审的主要目的有﹕确认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作的符合性﹑适宜性及有效性;确认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需要加强的工作。 2.评审程序﹑内容说明: 本次管理评审会议程序参照《社会责任管理评审程序》进行﹐并依据预先的“管理评审计划”逐项实施评审。 3.现行社会责任方针、质量目标有效性评审: 一、本公司社会责任方针 b.:2008标 c. d. e. 1 安全生产零事故; 火灾发生零次数; 这两个在风险识别及评估中作了相应的措施,以后的运行中不断完善。力求达到,且有能力达到 5.内/外部社会责任体系审核情况总结: 1、09年第一次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提出的1个不符合项,暂末得到关闭,需继续关注; 2、09年环境管理体系提出的化学品仓会泄漏问题得到关闭; 6.利益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投诉:

本年度1月至8月暂末有接收到利益相关方的投诉; 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针已用有效的方式进行了交流; 7公司过程绩效,涉及风险及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本年度第一季度各部门的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1.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次数为0,达成目标! 2.火灾发生次数为0,达成目标! 3.各部门已识别出潜在风险及危险源,已到得全部评价,并已做相应的控制措施。 8.纠正和预防措施总结: 公司自建立5月份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来﹐ISO推行委员会8月11日内审不合格项总共执行纠正/预防措施1项﹐暂末得到有效的改善,仍需进一步控制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以达到减少和预防不合格产生之目的。 9.经测划可能影响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变更因素: 10 6.SA8000标准的 1 序的正常开展。 2、需跟踪的事项由管理代表根据本报告的描述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下次管理评审时汇报实况。

管理评审全套报告

2014 年管理评审资料目录 1.关于召开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通知 2.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3.管理评审签到表 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报告 5.质量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就管理和监督情况的报告 6.近期内部审核报告 7.监督评审报告 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报告 9.抱怨处理情况总结 10. 质量控制报告 11. 对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等其他相关因素的评审报告 12.关于资质认定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13. 会议记录 14. 管理评审报告

关于召开资质认定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会议的通知 根据资质认定体系运行的需要,为了验证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经研究决定,拟于2014年7 月20 日进行资质认定管理体系2014 年管理评审。现将本次管理评审计划予以通告,望各相关部门按要求提前做好准备。提交各项工作报告。 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签名 2014 年7 月10 日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检测部经理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评审内容: 1. 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2. 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3. 质量监督人员管理与监督情况的报告 4. 对近期内部审核结果报告 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6.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报告 7. 抱怨处理情况及顾客满意情况总结报告 &对客户抱怨情况的评审 9. 对资源配置报告和员工培训等其他相关因素的评审 10. 改进建议及措施 编号:ZJ14-01 评审会议时间 2014年7月20日 评审会议地点 主持人 会议室 总经理 参加人员 评审目的

目标与方法

目标与方法 “要关注目标,不要关注手段。目标一定要明确,方法和手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老板的话言简意赅! 目标是方向、目标是旗帜,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没有目标就只能象一只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正如《塔木德》中的那句经典名言所说的:“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也不能射中一只野兔。” 目标清晰是前提,方法灵活是保证,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有如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联想的老板柳传志曾经说过“战略上偏执、战术上灵活……”只有搞清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把“偏执”和“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制定、明确目标需要考虑的是未来的趋势、利益和需要,而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则需要考虑的则是现实的利益和现实的合理性。目标是稳定的、坚定的,是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实现,而手段则是灵活的、多变的,是在实现长远利益目标的过程中着眼于排除现实的矛盾和障碍。 目标是带有全局性的指导方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手段和方法则反映了事务发展的曲折性,手段和方法必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有相应的自由度。目标不应因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如何走,可以依据实际的情况,怎样有利、怎样走阻力小,就怎样走。 确定目标必须“超前思考”,而制定手段则应该注重现实。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是手段的基本要求,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始终不渝地前进!” 在不利的形式下,做出妥协和让步是方法上和策略上所许可的,但是,只有这种退让和妥协潜藏着未来更大的进取和企图时,这种方法才是有目标眼光的正确之举,而非软弱无能的屈膝投降。 瑞士军事家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有一句名言“一支军队能在失败的环境中挺立不倒,其价值远胜在胜利的环境中奋勇争先。因为向敌人进攻只需要血气之勇就足够了,而在胜利的强大敌人面前实行困难的撤退,那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一次良好的撤退,应该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西方也有一句谚语“逃跑以便来日再战”,这句话和中国的古话“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同出一辙。 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需要围绕着着目标的实现不断进行调整。不讲目标的方法是无前途、缺乏深谋远虑的小聪明;没有灵活方法/手段的目标则是僵死的、难以实现的、理想主义的精神图画。没有目标的引导,方法和手段的制定就会失去方向和依据,但也要看到,没有灵活的方法,要完成目标任务也是不可能的。

管理评审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管理评审 9.1管理评审概述 管理评审的目的、评审对象、评审的内容、评审的输入、评审的时机、评审的方式、评审的输出。 (条款5.6)理解与实施要点 (1)管理评审的目的 a)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b)识别改进的机会,确定变更的需要。 (2)管理评审的对象。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 (3)管理评审的内容。 a)质量方针是否适宜?实现程度如何?是否被全体员工所理解和贯彻?质量目 标是否能够达到和适宜? b)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过程及其相应文件是否需要修正。 c)内外部质量审核;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包括前次管理评审决议事项的实施 情况);过程控制情况;产品质量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 d)顾客的满意情况,顾客的需求、期望及投诉。 e)质量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f)资源(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方法、工作环境等)是否配置得当? 能否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g)改进的需要。 (4)管理评审的实施者。 应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5)管理评审的输入。 a)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 b)顾客的反馈:顾客满意度的测量情况;与顾客沟通的结果,包括顾客的需求、 期望及投诉。 c)过程业绩及产品的符合性:过程测量及监控的结果,包括过程实现目标的状况; 产品的质量状况。 注: ◆过程业绩,即一个过程通过资源的投入和活动的开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并 实现价值增值达到预期结果的效果。 ◆产品的符合性,可理解为组织提供的产品与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和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的符合性。 d)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f)可能引起质量管理体系变化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 g)改进的建议。 改进的建议指相关方特别是组织内员工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的建议。 (6)管理评审的时机。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是适宜的。有的认证机构(如英国等)每半年有一次监督审核,因此企业最好每半年做一次管理评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适时进入管理评审; a)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进入正式运行时。 b)在第三方认证前。 c)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如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有重大调整,资源有重 大变化,标准、法律法规发生变更等。

管理评审策划

二0一二年度管理评审 策 划 书 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二年度管理评审实施 策划书 一、评审目的 1、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针对2012年度内部审核中的未关闭项(或严重不合格项)进行评审。 二、评审范围 1、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三、评审内容 1、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结果的审核。 2、产品质量的审核。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管理中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验证或评审结果的审核。 4、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监测结果的审核。 5、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结果的审核。 6、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的审核。 7、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等。

四、评审实施 1、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 2、管理者代表汇报(含书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各部门负责人汇报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情况,尤其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4、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本部门的纠正、预防措施。 五、评审频次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或预期的需要进行。 2、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4、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生严重不合格时。 六、评审日期 1、2012年度管理评审日期定为内审后一周内进行。 2、具体日期见《管理评审通知书》及《管理评审计划》。 七、评审人员 1、公司全体管理人员

八、评审结论 1、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2、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会议并做好评审记录。 3、管理评审产生的记录(《管理评审计划》、《输入资料》、《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等)由办公室保存归档。 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者代表: 年月日

密尔《功利主义》中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5682915.html, 密尔《功利主义》中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作者:赵陆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先生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功利主义的改革,经济发展是最大的“善”,因此为了达到这个所谓“善”的目的,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淡化甚至忽略了部分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笔者认为,功利主义从经验事实出发,把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其最终目的,通过引进正义的概念即正义就是尊重人们的权利,诠释了功利主义是关于正义的学说,在追求正当目的同时,也尊重个人权利,从而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关键词】功利主义;目的与手段;统一 一、密尔功利主义的经典命题 1、功利主义的含义 密尔在其《功利主义》一书中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澄清。“把‘功利’或者‘最大幸福原理’当作道德基础的信条主张,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所谓幸福,是指快乐和免除痛苦;所谓不幸……唯有快乐和免除痛苦是值得欲求的目的,所有值得欲求的东西之所以只得欲求,或者是因为内在于它们之中的快乐,或者是因为它们是增进快乐避免痛苦的手段。”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增进幸福和避免痛苦,而判断人们行为对错的标准在于行为是否增进了幸福或者避免了痛苦。 2、功利主义的约束力来自何处 密尔从人的内心入手,探讨人性,寻找功利主义的约束性根源。“凡其他道德体系所具备的一切约束力,功利原则也都具有,没有理由说功利主义原则不具备这些约束力。这些约束力是外在的或者是内在的。”它的外在约束力在于“希望从自己的同胞和宇宙的主宰那里得到恩宠,不愿在自己的同胞和宇宙的主宰那里找不愉快,以及我们对同胞的同情挚爱和对宇宙主宰的敬畏等等”,密尔把功利主义的内在约束力归结为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出于良心的感情,道德高尚的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旦做了有悖道德之事,内心必然会经受强烈的痛苦。 3、功利、权利和正义 (1)正义和权利。密尔认为,构成正义概念需要两种要素,一是行为规则,二是正义感。就正义的行为规则而言,“密尔考察了一般正义的五个方面,即法律的公正、道德的公正、应得的公正、守信的公正和平等的公正。密尔认为,这五种公正概念中都内隐着权利的含义和主张,即法律的权利、道德的权利、应得的权利、契约的权利和平等的权利,任何不公正都是对相对应的权利的侵犯。”密尔区分了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任何权利都不应该受到侵犯。正义的实质就是尊重或者不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密尔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 在ISO9000族标准中,管理评审(management review)是个重要概念,在确保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有效充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根据ISO9001:2000对管理评审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施。 一、评审目的 确保组织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和相关方期望,提高组织竞争力和适应力。 二、评审对象 (1)质量方针和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 (3)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经营战略、目标资源和环境的适应性。 三、评审依据 (1)相关方的期望(顾客、所有者、员工、社会的期望); (2)组织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市场及营销策略; (3)组织资源(实际的、潜在的)、实力和产品寿命周期。 组织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研发设备、生产和服务提供设备、测量和监控设备、硬件和软件等。 组织实力包括:市场份额、占有率、产品质量、信誉、分销网络、单位产品成本、原材料供应、研究开发能力、管理水平等。 产品寿命周期是指组织产品处在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中的哪个时期。 (4)组织质量环境及变化趋势。企业质量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为企业领导的态度和风格、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专业系统等,为组织可控因素;外部环境为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生态、经济、技术人口和竞争环境,为组织不可控因素。前者组织可调整、协调,后者组织必须努力去适应。 (5)ISO9000标准族要求及发展; (6)审核结果,通常管理评审可在些基础上进行。

别把手段当目的

别把「手段」当「目的」 在求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父母也经常会加以督促、要求。我们都知道,考试、父母的要求,都只是一种「手段」(亦即「方法」),真正的目的是要达到好的学习成果、学得有用的知识。但是,求学一、二十年间,许多人不知不觉陷入「误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形,以为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父母。于是学校有考试、父母有要求才念书,否则就荒废课业,甚至用作弊的方式来应付。 如今再来回想,想必每个人都很清楚「考试是手段、好的学习成果才是目的」,以及「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父母」的道理。但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误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形难道不是到处存在、屡见不鲜吗? 以业务单位为例,公司提供相关的信息系统供业务人员使用,主管也会要求进电成交率、客户成交率、客户业绩成长率、客户等级分布状况…等指标。信息系统、主管的要求都是手段,亦即帮助业务人员达成个人业绩目标的工具或方法;其真正目的,是要达到整体通路经营的稳健与业绩的提升。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而利用各种方法把数字「做」得漂亮,看到数字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却只想掩饰、合理化,则不仅无法达到稳健经营、提升业绩的效果,反而可能隐藏问题,产生危害。 同样的道理,公司要求业务同仁拟定「客户拜访规划」,这也是一种手段、方法,其目的是训练业务同仁,养成系统化进行客户拜访工作的能力,并提高客户拜访的效率与质量。但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只是应付了事、随便填写,却未用心思考客户的状况,仔细拟定切合客户的谈论主题,便无法达到实质的效果。 再以产品规划单位来讲,公司要求产品经理追求市占率扩大、维持合理毛利率…等。这些要求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追求业绩、净利的成长。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便容易产生偏颇,当主管要求注意毛利率的时候,自己却忽略了占有更大市场是业绩、获利成长的根源,形成只有「毛利率」提高,整体「净利」却不升反降;或是当主管要求冲刺市场占有率的时候,就忘了维持合理的毛利率。 产品经理也必须利用各种管道营销产品,甚至采取促销手法。这些做法同样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的特色而产生购买动机;或是对还在犹豫的客户,增强其购买意愿,而最终目的则是整体销售业绩的提升。如果误把手段当目的,只强调自己规划了多少种促销,或是在网站写了多少篇文章,却不问促销是否切中客户购买考虑上的关键点,或是网站内容的表达是否足以产生正面效果,那么,投入再多资源亦属枉然。 又如月报制度、职能衡量制度的实施,同样也是手段、方法。月报制度的目的是要训练同仁整理、分析与计划的能力,同时达到主管辅导同仁、同仁共同分享的效果(详见「月报制度」的精神与目的、「月报制度」的执行要领、「月报制度」执行方式的省思与变通三篇文章);职能衡量制度则是让同仁了解自己的能力现况,据以了解未来的成长方向与努力空间,并且规划如何从工作中自我提升。如果未能分辨手段与目的,认为准备月报数据是额外的工作负担,对于职能衡量窗体则随便填写、交差了事,便无法获得真正的效果。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上海市枫泾中学胡丁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师主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完成本课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分41秒),学生思考问题: 1、五年来,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实现了怎样的发展? 2、近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引出新课内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教学过渡环节) 第二板块:宏观调控的目标 多媒体投影:宏观调控的目标 师生分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三:稳定物价; 宏观调控的目标之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多媒体投影:时政快车道,“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教学过渡环节) 第三板块:宏观调控的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计划(规划)手段 教师提问:西部大开发“四大标志性工程”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投影:西部大开发“四大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 教师提问:青藏铁路历时五年,全长1956公里,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

工程主要靠谁?能不能仅仅靠市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计划(规划)手段的含义、作用。 (教学过渡环节)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二——财政政策 多媒体投影:青藏铁路国家投资330亿元 教师提问:这330亿元国家投资属于我们第四课中讲的哪个内容? 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 学生回答:略 师生分析: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结果怎么样? 小品表演:《农家乐》 教师提问:现在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学生回答:略 (教学过渡环节)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三——货币政策 多媒体投影: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师生分析:货币政策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结果怎么样? 多媒体投影:近年存贷款准备金率走势图 教师提问:1、该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利率的调整对居民、企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投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第四板块:拓展探究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课前收集的房价问题。 教师提问:怎么样运用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采取哪些措施?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板块:巩固练习 第六板块:知识小结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和区别 (1)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 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3)依据不同 内部审核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体系文件的证据。客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 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内部审核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部审核至少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b)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 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管理评审总经理每年定期在十二月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会议评审,当有需要时,总经理可临时组织进行专项管理评审。 进行专项管理评审的时机包括:a)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时;b) 顾客提出重大投诉时;c) 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变更时;d) 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时; e) 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论人是目的还是手段

摘要:人是目的,但这个目的要通过人自身的劳动、活动而实现。人及其活动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思考“人是目的”和“人是手段”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有两个人物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一个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他说:“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绝不只是用作手段。”另一个是英国早期经验论哲学家霍布斯提出的“人对人是狼”。他从假想的“自然状态”入手,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都依据自然法或“利己心”为保存自身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排斥和消灭敌人,这就造成“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使得“人对人就像狼一样” 一、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从作为有自觉意识的动物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世界就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自然界,一方面是人类社会。人是主体,自然界则成

为客体和对象。 其一,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自然界并不会自发地满足人,人的需要并不能由自然界提供现成的东西来满足。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其适合于自己的需要,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是人类生活不同于动物生活的根本特点。所以,对于自然界而言,对于人自身的劳动实践而言,人是目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人这个目的又是通过人自身的劳动、人自身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人及其活动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是自身手段的目的,也是自身目的的手段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其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具有合理的结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渗透。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承担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在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本人是目的,他人就一定

管理评审制度

管理评审制度 1 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能力要求,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3C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评审。 3 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3C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 3.3 运营管理中心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和验证。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4 管理要求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 运营管理中心于每次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 b)评审目的; c)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 d)参加评审部门(人员); e)评审依据; f)评审内容。 4.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服务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客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4.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机会: 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3C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审核、服务质量审核等的结果;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的业绩和服务的符合性,包括过程、服务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3C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项目、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等; g)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3 评审准备 4.3.1 预定评审前,运营管理中心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3C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管理评审计划》。 4.3.2 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确认。 4.3.3 运营管理中心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4.4 管理评审会议 a)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存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

52、内审和管理评审有什么不同? 为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但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2)组织者的执行者不同 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3)依据不同 内部审核主要依据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分包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得到符合或不符合何体系文件的证据。客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召集开会,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信息,解决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 内审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 53、实验室内部审核可否履行实验室管理评审职能? 如前所述,实验室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有显著差别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内部审核也可能涉及管理评审的内容。 在审核某项要素时,内审员应证实是否与程序相符,如发现不符合,内审员应通过纠正措施确保程序得到严格遵守。另一方面,如果发现程序本身在满足质量目标方面是无效的,质量主管应提请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予以关注,由最高管理者对程序的充分性进行评审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内审员并没有修改程序的责任。 实践中,内审员提出的建议,如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变不大,就可能被受审部门和质量主管接受并执行,而不用通过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但是,这种变化应在质量主管和被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此时,审核就履行了评审的某些功能。 54、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 审核的目的之一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符合性包括文件符合性和运行符合性两个方面。文件符合是指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运行符合性是指体系的实际运行和体系文件的规定是否一致。持续性是指体系文件各项规定是否始终如一地在实验室得到实施。实难室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验证体系的持续符合性: (1)从要素(过程)入手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 一、总则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评价,是对体系质量的检验、鉴定。评价旨在识别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无变更的需要,以进一步改进,满足相关方需要。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之一,管理评审的对象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通常以会议形式进行,该项活动应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 二、评审输入 为了做好管理评审,要为其提供充分的和准确的信息,这是有效实施管理评审的前提条件。新版标准要求评审应输入7个方面的信息: 1、审核结果(包括内审、第三方审核和顾客审核的结果); 2、顾客反馈(满意/不满意程度测量/调查结果,抱怨与投诉,与顾客沟通的结果); 3、过程业绩及产品符合性(包括与前期对比); 4、预防和纠正措施状况(包括针对重大不合格事项、顾客意见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实施效果验证; 5、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改进的建议,这些原因可能是: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等; 6、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7、各种改进的建议。 三、评审输出 1、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结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需要、改进的机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改进的需求和体系运行情况的说明。 2、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公司的管理层人员结合以上评审输入中几个方面的信息,通过开展评审活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其输出将导致对组织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要求,如某公司业务科提出合同评审流程太繁琐,不便操作,需要改进等等。 3、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这种改进包括: 针对顾客规定的明示和未明示的要求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可对产品的特性的改进。如某一油漆厂品质部提出本厂油漆粘度不够,需要进行改进。 4、有关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 公司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潜在的变化考虑当前或未来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员、设施、环境等),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基本保证。如检验人员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培训或增加人手,冲压部加班时空气压力不够,建议购买一台空压机等。 与94版对比,管理评审不但提及要评审适应性、有效性,还要评审充分性,而且对评审输入和输出均提出明确要求。 实施要点 1、充分准备: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活动,开展该项活动之前,公司

文化安全的目的和手段

浅谈中国文化安全的目的和手段 何谓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等)的独立性特征。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现在先谈谈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 在此,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威胁中国文化安全的外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为中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

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他们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 (一)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向统一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那么节目的编排就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就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确实,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其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最有力的进攻,于是,中国的文化安全受到了威胁。 在理论层次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比如,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称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称之为“极权主义”,用似是而非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概念,否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现实地实现真正属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学设计 上海市大同中学杨永仁2010年5月31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初步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辩证思维乃至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体验中完成本课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房价至上》(歌词的最后语言是“跟政府商量,让房价降降”)师:“让房价降降”为什么要“跟政府商量”? 生:回答(略)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教学 板块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师:从电视剧《蜗居》到《楼市春晚》,从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提案到普 通百姓饭后的闲谈余资——聚焦疯长的房价。那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之手”,怎样来调整房价?怎样来调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 PPT显示:《上海市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略) 问:(1)上述材料是政府用什么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政府的上述举措对疯长的房价会起什么作用? 生:回答(略) 师:在总结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计划(规划)手段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PT分别显示:1.“十一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图一) 2.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图二) 3.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领导人大会讲话节选(略) 师生协作完成计划(规划)手段的作用

PPT显示:国务院:小型微利(中小)企业税收只按收入一半缴纳(略)问:(1)上述材料体现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是捏得紧一点还是松一点?师生协作完成(略) 教师借助PPT进行讲授:(略) PPT显示:财政政策:(略) 想一想:当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已经变得很旺或房价很高的时候,政府在税收方面怎么来调控? 生:回答(略) 想一想:上海正在酝酿出台房产税细则(略), 问:(1)上海出台房产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上海出台房产税,其目的是什么? PPT显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利率变化以及2010年我国第一季度CP I、GDP上涨情况(略) PPT显示:(师生共同演绎)货币政策:(略) 《2010年国十条》节选(略) 问:(1)这是国家在实施什么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2)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生:回答(略) PPT图表展示:五大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及房价变化 视频展示:南京楼市降温 板块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师生共同完成宏观调控的目标 PPT显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略) 板块四:小结 问:(1)在国家宏观调控常见的几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2)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与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是否需要“手牵手”? 生:回答(略) 教师结语

怎样做好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一项严重活动,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其领导作用的严重活动,是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中的一个严重过程。最高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评审全面检查和评价企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配备满足体系需要的各种资源,从而不断改进体系、过程和产品,增强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管理评审直接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和质量方针、目标能否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往往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评审,而不是根据体系运行的实际需要或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质量方针、目标不相适应等详尽情况进行及时评审,不能达到管理评审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评审目的不明确,流于形式; (2)管理评审内容格式化,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应该解决的问题没解决; (3)对于较明锐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评审时避重就轻,无法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不了主要问题; (4)各职能部门准备不充分,输入的信息质量不高,报喜不报忧; (5)纠正/预防措施不详尽,不能满足“5W1H”的要求。 下面,笔者就怎样开展管理评审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 根据ISO9001:2000标准的规定,管理评审的目的是通过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ISO9004:2000标准将管理评审的范围和目的均有所扩大,其5.6.1“总则”指出:“最高管理者应当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使其不仅限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验证,且应扩展为在整

个组织范围内对体系效率进行评价的过程。”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通过管理评审,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业绩加以控制,可为组织带来过程的增值。 引发企业进行管理评审的原因有多种,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种:一是体系保持需要进行的例行、定期评审;二是体系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只有最高管理者拍板,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最高管理者应牢牢把握并利用这一优秀方法,扫除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障碍。 四、管理评审的详尽做法 1.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把管理评审作为一个过程来实施。为使管理评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大凡应在评审前5至10天,由主管部门在征求最高管理者意见的前提下,拟定评审计划,列出本次评审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各部门需输入的信息资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印发。 2.资料准备 做好管理评审的关键是做好评审前的信息输入。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 ①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由于内外部审核体现了一定时期内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应明确提出需要管理评审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②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分析资料,未完成项目的原因、对策和建议,同期、同行业质量目标的水平,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对内外部市场的适应性,质量目标修订的建议及依据。 ③顾客抱怨、投诉、用户质量回访情况和顾客满意度的分析。利用统计工具直观地显示顾客抱怨、投诉项目、分类比重,与上次评审周期进行比较,对顾客抱怨较多的项目提出建议解决方案。 ④各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包括上次管理评审决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情况)。 ⑤体系运行中需要管理者决策的资源配置和机构调整意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