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四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远动规律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厉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64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

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创造和惊人的发现,但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创造和发现,像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那样,引起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震撼,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人们观察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它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极伟犬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解答各个历史时期实践提出的各种重大理论课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了一个生

机勃勃、不断创新的思想洪流,永葆美妙之

青春。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梅林在1893年写作的《论历史唯物主义》

中深刻地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服从它

自己所制定的那个历史运动规律的。它是历

史发展的产物;在较早的时代,它是不会被

任何最伟大天才的头脑虚构出来的。只有达

到一定高度时,人类历史才能揭开它自己的

秘密。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

各项任务,只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不会自动地产生任

何新的理论和学说。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

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

的思想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

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会随着之

所以是发时代的变化、实践的扩展、科学的

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马克思主义

展着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首

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

体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系,它永远面

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

代提曰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

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其次,马克

思主义不: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

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

其中错误的观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

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

在上一节讲清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

基础上,这一节着重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内涵、基本特征、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

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

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

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学说的总称谓,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

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

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和观点受到严重

歪瞳,马克思多次针对这种歪曲指出:“我

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①恩格

斯80年代初开贻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

并于1886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作了说明:“我

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

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

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

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

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

理论。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毛泽东、邓

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本

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就像一条

奔流不息的长河,从它的发源地开始,不断

流淌,永不终止。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继承人

的理论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马克思主义

的生命力就枯竭了。

第二,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

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

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

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现在

世界上有很多理论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

称谓,如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

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等等,名目极其繁

多a我们并不否认,这些“主义”与马克思

主义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其中也在不同程

度上包含一些可供马克思主义借鉴的合理

思想,有的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溢美之

词,但是,它们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

本方法、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有根本区

别,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不能把这些

“主义”列入马克思主义的范畴。第三,马

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

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

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

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下面对此作些扼要说

明。要体现时代性,把握

第一,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

党的全部理论和:

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是说,不是任何

新的提法、新的论断、新的举措、新的形式,

都可以称为与时俱进,只有体现时代性、把

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点,

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

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

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

其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

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

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再

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

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

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

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

新的水平。

第二,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指出与时

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

现实意义。

首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

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

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

葆生机的源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

气和进取精神,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借鉴当

2

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开招新领域,扩展新视野,做出新的概括,才能引导、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再次,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第三,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1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第四,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对从某项工作后达到何种绩效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以上四种理想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而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又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的指南,所以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激烈的变化。——列宁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要把它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要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地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是把它当做教条还是当做行动的指南,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任何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早在1843年,当马克思还处在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时期就明确宣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所以我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

旗帜。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人们的学习都是有目的的。学科的性质不

同,学习的目的也不同。我们学习马克思义

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规。

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系统地学习马克思

主义,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生问题的根本

观点和根本方法,有助于明确人生的意义、

理想、目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

准。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

具。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普

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

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

使命,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

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指明了方向和

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

学社会主义,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提供

了伟大的认识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

特别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民族和

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所以,我们党特别重视

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

第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

们党开创并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

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

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实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

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

口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

社会主义的命运始终是和马克思主义联系

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

就遭到挫折和失败。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

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

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

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

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

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

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或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都是

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所谓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

实际和思想实际。

三、在新田仂里条件卜单冒相友展与完思王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

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

念、观点和概念,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

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

变”。①恩格斯也曾经讲到:“每一个时代的

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

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

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②列宁也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

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

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

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

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推

向前进。”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和他们的后继者列宁、毛泽东、邓小

平等都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光

辉典范。我们在前面已经扼要讲到,他们是

如何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

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从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到现在的70年中,世界历史发生

了许多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

实践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

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答这些问题的实践

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

战,又面临若极好的发展机遇。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

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我们简要地列举以

下几点:

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

出的研究课题。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有

两种情形:一是中国等国仍然坚定地走社会

主义道路,同时举起“改革“‘开放…‘革

新”的旗帜,反思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继续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并且取得了

不同程度的成功;另一种是20世纪80年代

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

仅改变了世晃格局,而且社会主义和马克思

主义也被一些人认为似乎到了生死存亡的

关头。在这种情况面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说明社会主义必然代

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这些问题需要马

克思主义者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作出新的说

明。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

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

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它不仅没有在

世界上消失,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

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

大变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资

本主义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态势。我们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能否

从这些变化中得出资本主义昀本质发生了

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能够通过自

身最终得到解决、人类历史到资本主义就已

经“终结”的结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马克

思主义作出新的解释。

3

第三,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很多研究课题,其中不少是有关全人类的问题,即关系到全人类的利益、需要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粮食匮乏、贫富差别扩大、贪污腐败严重、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猖狂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回答。

第四,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知识智力革命。自20世纪中期新技术革命兴起以来,知识智力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当代世界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生产是否仍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否仍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严重挑战,历史唯物主义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令人信服回答。

第五,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关于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和历处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的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的问题,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总是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点出发去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因此,世界观也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仑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间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是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不断地被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和持续

的发展所证明。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世

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

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

证明的。”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

成了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科学的发

展证明,自然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的

意识的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客观存

在着的。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宇观世界是这样,生物界也是这样。科学发

展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证明,生命物质是

由非生命物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无机自然

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较高级的

存在形式,也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人类社会

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

观物质过程。科学的发展证明,人是由古猿

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由猿群演化而来

的,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气候变化的影响

和劳动的推动双重作用下发生的客观物质

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

产方式是客观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

界的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

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

质世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无论是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的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都不能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科

学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

哲学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思想,克服了其

中的局限吸取和总结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

果,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指出:“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

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

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①简言之,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盍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

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

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

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

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

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

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

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写、摄影、反映”,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

性。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

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

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

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旧唯物主义不

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不能合理地

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列

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

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

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概念

混为一谈的错误,科学地说明了物质世界的

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

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

展的。运动是物履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

变化、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科

学的世界观。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

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

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

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

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

关系。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

一。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

创造的客观成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出发

点。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

间的经济关系,它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

定的,而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

社会意识虽然是精神性的东西,但它是由社

会存在决定的,而且必须有物质载体作基础

才能存在。只有马克恩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

质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

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

物主义,无论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

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能对世界的本

质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

有形成正确的哲学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继承和发扬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

思想,克服了其中的局限性,吸取和总结了

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

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写、摄影、反映。”①简言之,物是不依赖

于意识又能为意谀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

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

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

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和

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在

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

义根本区别开来。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

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

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

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第三,它指出客观

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

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

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陛的辩证

统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

替一般,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与统一性的关系。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

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

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

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科学地

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

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

发展的。运动是物厦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4

式。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我们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①就是说,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宣观性,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又走上另一个极端,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它当然也不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把“实践”引入哲学并非始于马克思,许多哲学家都曾讲过实践,但他们对实践解各不相同。唯心主义者把实践理解为纯主观、纯精神的活动。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出“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看成“自我”产生、设定“非我”(客观事物)的活动。黑格尔把实践视为精神性的理念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日常生活的活动。如费尔巴哈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或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他们对实践的理解,都只是抓住了实践的某种特征,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实践的各个方面,因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把握实践。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列宁认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洚东把实践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②这些论述都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一般来说,实践主要是指主体变革世界的活动,同时也包括为变革世界所必需的、以变革世界为目的的探索性活动,如天文观测、地质考察、社会调查、军事侦察等等。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

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

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

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

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

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实践的客观性表

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是不同

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

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

目的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

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

是本能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

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

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

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

清界限。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

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

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

的个体活动,但这种个体活动却总是写社会

中的其他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人

借助于工具同自然界相接触,而工具是他人

过去劳动的成果。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

行的实践活动,都是受社会条件限制的,并

且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决不会

永远处于同一水平上,因此实践又具有历史

性。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既同

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

实践观区别开来。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密切联

系在一起的。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受着人的自

觉能动性的支配,还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

实现,依赖于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和一定的社

会历史条件。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

彩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

的发展,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

归结起来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

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

住、行的问题,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

生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

践所进行的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

表现为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

会改革等。

第三,科学实验。它足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

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

实验的目的不是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成功

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随着社会实践

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除了以

上三种基本实践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实践

形式,如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

等。正是各种各样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相

互补充、相互促进,才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具

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

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一

切旧唯物主义都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的客

观存在,认为人和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

成部分,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

关的纯粹自然,忽略了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使

自然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

为,人确实首先必然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但

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

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

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一方面是指人

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类实

践活动目前尚未触及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

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并且打上人的实践

活动的印记的自然。既然人化自然是与人的

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它就不是独立手人的实

践活动之外的,而是随着实践活动发生变化

的。同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自在自然不

断转化为人化自然。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

的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

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

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

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

代活动的结果。“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

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

才移檀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

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

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

性确定性’所感知。”①实践的观点把马克

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

来。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

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主义,主要

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这样,一方面

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

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

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也就把

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历史看成是一

种主观的过程。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旧唯物主义只

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看到人与劫

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马克

思主义认为,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并

且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但是,人的这

种自然存在与一般动物的自然存在又有根

本的不同。一般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

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而人对自己的自然

的存在是决不满足的,他要改造外部环境以

满足自己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

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

定性环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

来的。类人猿原来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

中。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使林地减少,迫

使类人猿到地面上活动和觅食。为了适应地

面生活的需要,便把天然的树枝和现成的石

块作为工具,用来获取食物、构筑巢穴、防

御兽类侵袭。这种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逐渐由使用天然

工具到学会自己制造劳动工具,形成真正意

义上的劳动,猿的手也就变成了人的手。打

造简单的石器用于采集果实或打猎,就标志

着人手的产生。人手产生以后,人才逐渐摸

索出用石器钻木取火,大大推动了人类的进

步。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

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

践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要生

5

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如果停止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社会就会灭亡。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生产活动,解决了吃、穿、住、行问题,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的、法律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各种活动,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速需要说明和发挥。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同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发展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同事物的普遍联系紧密不可分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使事物的原有状态、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

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有在和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而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因而它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有性质的根本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

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因而它主张用发展的观

点看待一切事物。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

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

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一类事物只能

产生同一类事物,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因而它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

界,只见事物的现在,不见其过去和未来;

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段,不见总过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

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

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

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它主张用矛盾的观点

来观察问题,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则根本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

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

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

一点论。唯物辩诞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动力。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

展,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且只有坚持发展变

化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

实际上是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引起其他事物

的发展变化,一要素的发展变化引起其他要

素的发展变化。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只能

坚持孤立和静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

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

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

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

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

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第一,对立统一

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

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

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

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

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

匙。事物为什么会发生量变和质变?事物的

发展为什么会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根

本的原因就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且

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以及必然

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等一系列对偶性的

范畴之间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

系。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

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

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毛泽

东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

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

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

盾的方法。”①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

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

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

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

排斥又相互联系的美系。简言之,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

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

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

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

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

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

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子一个

统一体中。

/.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

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

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

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

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也只有在一定条件

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转化。条件都是可变

的,因此,矛盾的同一性及其所体现的静止

和稳定,都是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

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矛

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

可以脱离任何具体条件,而是指无论在任何

条件下,矛盾双方都会有斗争。矛盾的斗性

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

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矛盾的斗争及其所

体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

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

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

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

同一。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或抽

象的同一。这种同一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如

果事物永远和自身绐对同一、绝对等同,也

就没有矛盾,也不会有事物的发展。承认绝

对的同一性,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另一方

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

没有斗争性。假若对立面之间没有任何联

系,它们就不能结成一个矛盾统一体,因而

矛盾斗争也就无从发生。脱离同一的对立,

就是绝对的对立。承认绝对对立与承认绝对

同一一样,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矛盾的同

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

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

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反对只见同一不

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

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

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

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成

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

又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

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

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

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

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

6

着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事物才能发展。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事物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各自从对方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使矛盾统一体趋向成熟和完善。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任何别的他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这一转化的基本趋势是由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的。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对立面的斗争中,双方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即事物的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达到某一限度时,只有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才能突破这个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牲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的作用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使矛盾双方的状况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

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论任何时候,对任

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

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

物的发展;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从矛盾

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全

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防

止片面地看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

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其一,不同事韧

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

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

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

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

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

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

物。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

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

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

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

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

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

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因此,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

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

一的。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

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

在。普遍性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

同具有的,它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特殊事

物之中,而不能脱离各种不同的特殊事物独

立存在。水果只能存在于苹果、梨、桃等之

中,没有离开苹果、梨.桃等独立存在的“水

果”。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世界上的事

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

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运动的

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

在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

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

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

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

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所以,二

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

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具体特性比普遍性丰

富得多。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

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

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过

来也是一样。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

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指出:“这一性个

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

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

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

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

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

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

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

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

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

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杪书本

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

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

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

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

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

论。”②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

理,就必须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十

分重视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

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

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

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1.质、量、度的含义。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是指一事物

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

之所以千差万别,正是因为各种事物都具有

自身特定的质。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

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本身。不

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质改变了,原有事

物就不存在了,而变成其他事物。事物的质

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1.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

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

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

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

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

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

一体。如果没有肯定方面,事物就不能存在;

如果没有否定方面,事物就失去了变动性而

成为僵死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

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一旦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最初

是肯定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事物处于肯定阶

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

素取得主导地位,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时

事物的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到否定阶段。新事

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

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否

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

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

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足结果,不能

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

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

荒谬的结论。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

之所以成其为原因,是相对于它引起的结果

而言的;同样,结果只有相对于引起它的原

因来说才是结果。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

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

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

不确定的。同一现

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

7

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足错误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几种主要的类型是: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在分析复杂的因果联系时,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如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确定不移的必然性,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道路,则是偶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决不能离开必然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

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科学发展史上,电流的磁效应、X射线的发现、青霉素的发明,都是科学家通过抓住和分析偶然象而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这些科学发现和发明说明,重视分析偶然现象,才能揭示必然性,推动科学进步。如果排斥偶然性,就会错过科学发现的时机,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再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决不能忽视偶然性。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现窦性和必然性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现实不仅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而且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四)内容和形式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

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

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与形式是对

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是对

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

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

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

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

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

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

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

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内容和形式又

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

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

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

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

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

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

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

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

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

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

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

在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形式与内容

是基本适合的。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

的形式就落后于内容,逐渐成为内容进一步

发展的障碍,形式与内容变为基本不适合。

这时就产生了变革原有形式以适应内容进

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变革,新形式代

替了旧形式,形式与内容又基本适合。形式

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这样由基本适

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

发展过程。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

运动申,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

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

不是僵死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

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

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

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

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

义。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

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

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

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

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

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

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都具有

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指事物的

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

系。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

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他事物来说,

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和必然性、

规律。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比较起来,

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

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现象

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

联系。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

写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做真相;有些现象

与本质似乎不一致,这种情况通常叫做假

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

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本质

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第一,,本质

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

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

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

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

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

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

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

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

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

静的。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

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

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

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

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

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衄地表现

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

本质和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

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现象只看作入门

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

是可靠的科学的方法。”①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

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

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发展着的。物质的运动

发展有其不确定性、无序性的一面,同时又

有其确定性、有序性的一面。物质的运动发

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

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首先,规

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即内在的、非表面现

象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

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其次,规律是一种必然

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

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

概念。再次,规律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与

变动不居的现象不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

件,某种合乎规律昀现象就一定重复出现。

重复性是稳定性的表现。磁场的变化必然引

起感应电流的产生,这是电流与磁场之间本

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电磁感应的规

律。又如,只要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

必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

决定,这就是价值规律。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

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不是认识到、

是不是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

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

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

识规律、利用规律。不仅自然规律是客观的,

而且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

规律也是客观的。如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

价值规律就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

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的事物和现象

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

用。有的规律在某一特定范围和领域起作

用,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反映的是在宏观低

速运动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有的规律在

一切领域都起作用,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

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

8

用的普遍规律。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昀、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社会则不然。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如果忽略了社会生活是由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这一重要特点,把社会发展过程等同于自然界的力学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混为一谈,那就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但是,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是十分错误的。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煞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右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为什么不同社会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为什么在同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这都不是用思想动机本身可以说明的。决定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后继者来说就是一种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他们只能以这种既得的力量为起点从事自己的历史活动。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

应,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

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改变。无生命物质

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

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

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

刺激感应性。刺激惑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

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作

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

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

它,等等。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生物的进化,它

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逐步产生了动

物的感觉。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是专门反

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随着低

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

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

中心——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

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

阶段。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

识的产生。随着从猿到人

的转变,产生了复杂而完善的人脑,从而产

生了以抽象思维为标志的人类意识。其次,

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

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

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距今约1500万年

以前,类人猿开始到地面生活,经过很长的

时间,由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发展到制造工

具,它们的活劫就变成了人类的劳动。劳动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的感性材料反映到

大脑中来,强化了大脑的活动,从而使脑量

增多和脑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和严密。劳动又

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

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

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第二,劳动产

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

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如原始

人集体狩猎,就需要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

之后,又需要协商分配。这时人类已达到了

彼此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随之产

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

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概括和抽象,不能形成概

念,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总之,社会性劳

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

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

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

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

质器官。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

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脑是具有高度

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整个人脑的神

经细胞多达1100亿个,其中仅大脑皮层的

神经细胞就有150亿至300亿个。每一个神

经细胞都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接,并和感觉

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联系,形成等级式的网络

结。人脑的不同部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在实践过程中,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耳、眼、

鼻、舌、身各种器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神

经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

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

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这一生理过程,就不可

能有意识的存在。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

了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脑对客观外畀刺激

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

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

外界刺激的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它是一种

本能活动。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

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由实物的刺激(第一

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

条件反射,它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人还

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

反射,也就是由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

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

的条件反射,对外部环境刺激反射的广度和

深度达到了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程度。人

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

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

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

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

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

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

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

作,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主观的,同时又

具有客观性。

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

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

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

通道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

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

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

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

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

观状态影响的。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

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

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

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

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意识是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抹煞意识的主

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或客观事物,把

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

物主义观点。如果抹煞意识的客观性,把意

识说成纯粹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

义观点。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

上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

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

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

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

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有些从小就离开社会群

体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能对容观

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

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就不能产生意

识。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

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

是这种产物。”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

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承认意识的能

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

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

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9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确定一定的目的,制定详细或粗略的计划。目的是人们行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要达到的结果。计划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意谀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的根本不同在于,蜜蜂的活动没有目的和计划,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在建房之前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房子的用途、式样、大小、建材和施工方案等。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的。人的意识不仅能够通过感觉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人体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情感)又能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心胸开朗、情绪乐观有益于身体健康,心胸狭窄、心。睛郁闷有害于身体健康。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反映客观世界,根据需要和可能形成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的的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昀迅速发展,意识的能动性将愈来愈发挥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窦现人们预期的目的。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违背了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揠苗助长”的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1958年我国的“大跃进”,就是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错误口号,结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

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

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

来。利用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经

过许多中间环节,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

才能实现,所以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科学

发现、技术发明,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

的,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才获

得的。许多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

生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探索自然规律的

科学事业,才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和技术发

明。

第四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舰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

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

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

切从实际出发。,”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

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实

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首先,

实事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

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

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

魂。其次,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

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

大字。”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

‘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

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求实效。”①最后,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

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

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

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

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

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

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邓小平指

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

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②在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解放思想主要是指从对马克思

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中

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

扭曲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超越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

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指

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③

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术是,不可能是科学

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胡思

乱想。要解放思想,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把

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好,就必须坚持实事求

是。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邓

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

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④只有敢于突破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才

能勇于正视现实,正确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

性,做到实事求是。如果思想僵化,拘泥于

一些僵死的教条,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观点。——列宁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便有了人和外部世界的

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改变

外部世界,一是人认识外部世界。千百年来,

各派的哲学家们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不断

进行探索,然而并未使这个问题获得真正的

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第一

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

确地揭示了认识产生的过程,论述了实践对

认识的决定作用,分析了认识的主客体及其

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唯心主义哲学从精神出发去考察人的认识

问题,虽然积累了不少思想资料,但宙于出

发点的错误,终究不能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

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

由不了解认识的社会性和实践的科学含义,

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因此也未能

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

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

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

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

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

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

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生生不息,

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

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正是这些

新的问题和新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

探索。天文学最初是适应古代畜牧业和农业

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近代的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都是适应近代工

业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

系统论是在现代科技实践发展的推动下而

产生的。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

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首先实践为人

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经验,既包

括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又包括当代人的实

践经验。其次,实践还为人们认识新领域、

解决新问题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

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

来。”②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

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

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触

新开拓的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

10

矛盾。正是这两个方面,培养和锻炼着人的思维能力,使人的思维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敏捷,不仪能够灵活地运用概念去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而且能通过思维把握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不停地从事认识活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外部世界的奥秘。然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却很少去研究认识本身。只是到了近代,欧洲哲学才把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凸显出来。第二章认识的主体

1.认识主体。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唯心主义哲学把这个承担者说成是“精神”“灵魂”“自我意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前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提出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认识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一切认识现象都是属于人的,离开了人和人的实践根本就谈不上认识。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不是从自然界以外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肉体和大脑都属于自然界,人生存于自然界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人的大脑是一种高度发展和高度完善的物质,具有认识功能,是只有人才具有的独特的认识器官。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①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作为认识器官——高度发展、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存在,都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就不能存在,也就无所谓认讽。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社会性,是说这里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劳动活动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人通过劳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人类社会,使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②人离不开社会,人

的活动,人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

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

社会的享受。由于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

性,使得人的认识必然受到所处社会条件的

制约。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

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所谓认识

主体的历史性,就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

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每一个时代主体的认

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每个时代

主体的认识总要受到一定历史的局限。即使

像马克思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不例外。他在

19世纪中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

示了社

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但他不可

能认识20世纪和21世纪社会主义在中国发

展的具体规律,逮个规律只能由处于这个历

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认识,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

同志的系列讲话,就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

总结。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

识主体的突出特点。动性。主体是一种社会

存在物,他通过劳动改变世界使之适应人的

需要。在劳动和创造的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的

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主体的能动性的突出

表现。主体的能动性又称自觉的能动性,是

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毛泽东指出:“思

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

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日‘自觉的能动性’,

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①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

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

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人类个体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

动的个人。个体的人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

触,由感官和大脑去反映外部事物,从而产

生认识。个人虽是认识的最小单位,但他却

是认识的直接承担者,是组成群体主体和整

个人类主体不可缺少的因素。个体作为认识

主体存在很大局限性,个体的认识活动受到

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阅历、个人的

生理状况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漫步田野,水

稻专家与普通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月光

下散步,艺术家与天文学家的感受是不同

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个

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的不同。此外,以

识个体还要受到活动范围、所处环境等客观

条件的限制。

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

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

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作为认识主体

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性质

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个体、群体

的存在都是有限的,所获得的认识也是有限

的;无数的个体、群体汇成人类整体,无数

个体和群体的认识汇成无穷无尽的人类知

识的长河,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

个体形成的群体,以及由个体、群体而构成

的人类整体都存在着非常复奈的情况,每一

种主体作为认识的承担者所能实现的认识

是不相同的,必须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分析。

2.认识客体。

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

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构成认识客体的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

和精神客体。二,认识客体的性质。首先,

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

都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过程,当然具

有客观性。精神客体虽然是人的精神活动和

精种活动的结果,但由于它是自然客体和社

会客体的反映,其内容是物质性的客观存

在,所以也具有客观性。其次,认识客体具

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

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

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

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

物,才构成认识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

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

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

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

的,上面我们已分别作了说明。然而二者又

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

表现如下:

第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这是

指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

美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

也就是实践。通过这种改造,主体获得自身

需要的满足。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

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

本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

从谈起。马克思指出:“人们决不是首先‘处

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而是

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

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是从

生产开始的)。”

第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这是

指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

关系。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

识关系。就是说,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

体就在观念上、理论上去理解并把握客体,

也就是达到对客体的认识。

第三,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无论

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

体各自独立进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

程。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

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

体的制约:表现为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客体

的规律,改造活动才能获得成功。一切实践

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

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

说,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把客体反

映为观念和思想,即把客体转化为主体的观

念和思想,用

概念去把握客体,使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

主体又把从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观念、

思想,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

体化。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

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

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

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

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同唯心圭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

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

界限。

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

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

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

11

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列宁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

2.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美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韵;、全体的《陲接帕≮既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攀证法其三,感性认识絮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至此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有非常重要的另一半没有完成,这就是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②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

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

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马克思主义

哲学以前的哲学家都未能做到把认识世界

与改造世界结合和统一起来,只有马克思主

义哲学做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也是它的优

点。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

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

到丰富和发展。在第一次飞跃过程中获得的

认识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

在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是得不到解答的。

必须把这一阶段获得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

去,看是不是取得了预想的结果,~般说来,

如果与预想的结果一致,就证明这种认识是

正确的,反之,如果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

就证明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在实

践中加以纠正或补充。通过这样的过程,人

的认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

证统一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

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

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

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

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

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另

一方面,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

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

限的统一。简言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

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

限与无限的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

从认识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

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

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

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

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

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

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

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

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而一定社

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

严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这就使得人的认识

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

的限制。认识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

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其次,从

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

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

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认识主体的这些

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

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

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

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

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

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

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整

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

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

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

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恩格斯指出:“人类

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

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

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

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

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

隈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

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

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

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

合。实践是人的具体的物质活动,认识产生

于实践,因此,有什么样的-实践就会产生

什么样的认识。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产生了

许多革命的理论和战争的学说,这些理论和

学说就是对革命斗争实践和战争实践的认

识。今天,我们关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就是对我国现在进

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认

识。其次,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是历史的。这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

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

发展而发展。客观世界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的实践都是不断发展的,旧的过程结束了,

新的过程又开始,从而决定了认识与实践、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一个不断产生——不

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

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

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

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不是正确,怎样

证明认识的正确性?这就是真理和真理标

准的问题。认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真理。人

们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真理对人

类有什么意义?这就是真理的价值问题。

1.真理和谬误。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

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

误。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

最根本的规定性。这里讲的相一致、相符合

不仅是指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相一

致、相符合,而且更主要的是指与事物的内

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仅仅同事

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相一致,

不一定就是真理。

2.真理的属性。

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

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

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

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

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在主体之外有一个客观对象,真理就是指主

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简言

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

的。但与此同时又必须明确:仅仅作为客体

自身,既无所谓真亦无所谓假,也就是说,

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

12

认识范围,是一种与客体即认识时象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

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必然要求。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权威性,不论何人都必须尊重和服从真理,任何人违背了真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真理都是具体的、客观的;抽象的、主观的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唯物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就必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必然承认客观真理。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陀、物质第二性,否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把人的认识说成是从天|J.掉下来的或主观门生的,这样就必然导致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阽,否认客观真理一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理足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陀,这是在真理问题上‘降持r 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尹郁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月“绝对真理”这个概念表明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的绝对。陆Ti两个方而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第二,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①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用“相对真理”这个概念表明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教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

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

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客观世界的发

展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的,由相

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

完结。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应当有一个标准,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哲学来

说都是没有疑义的。但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

标准的问题上,分歧却很大。所有的唯心主

义哲学都是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

提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否认物质世界

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否认客观真

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就不承认真理标

准的客观性。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

来,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

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

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

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

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②提

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也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草,它彻底

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

错误观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

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

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然而,这个标准既是确

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

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

法。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

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

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实践能

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

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

践所证实或驳倒。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研究认识是否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

真理问题;研究这种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的认识有什么用,能满足人的什么样的需

要,这就是价值问题。真理与价值也是认识

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矛盾。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

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

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

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

使人愉快的属性=由此不难看出,真理和价

值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的价

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这

个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真理

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之前人们可以根

据真理制定出正确的计划、方案,甚至制成

实践模型,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以保证实

践活动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真理渗透于实

践活动的全过程,能随时校正实践活动中出

现的偏差。真理指导实践的功能是真理最突

出的价值,因为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是最能获

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

足。

第二,其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虽然认识的

源泉和动力在于实践,但每一个真理性的认

识都为以后的认识提供了思想资料和理论

指导,为认识的发展和达到新的真理开辟道

路。所以,追求和把握真理是推动认识发展

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

观,特别是在社会动荡和转型阶段,价值观

的多元化则更为明显。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

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

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

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

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

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从根本

上解决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

一起来。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

与改造世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

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认为认识的

目的全在于运用。所谓运用就是把对客观世

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

如果不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就

在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指

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

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

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①人的认识是一

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基础上,先是由感性

认识上升为理牲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

践。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要求。

从“本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从主观愿

望出发还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这是两种根

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集中表现,体现了两种

完全不同的哲学世界观。从实际出发,从客

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根本要求。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指出:“我们要

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

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

主观想象

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

存在的事实”。①这是在实际中坚持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锐利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这一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党正是以这样的哲学认识论作为思想路绒的理论基础的。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前所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在界的实践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出发,就不可能把握事物存征利发展的规律性,行动就是盲目的,在实践中就会失败。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认为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是什么用处都没有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是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既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又反对拒绝正确理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_

第三,“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思想、观点和行动是不是从实际出发,是不是实事求是,不能靠主观感觉,也不能凭自己的言说,而是要看客观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宅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它坚持用实践来检验一切认识和理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紧密相连。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大气圈是指从地球表面到几十公里以至近一公里的高空覆盖着的由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大气层。水圈指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等。岩石圈包括岩石和地表的岩石经过长期的侵蚀和风化作用逐

渐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地下埋

藏着的煤、铁、石油等多种矿藏。大气圈、

水圈、岩石圈之间通过气流、蒸发及降水等

作用,经常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使生

物圈具有一定限度的平衡调节机能,保持自

然生态平衡。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

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

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

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

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

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没有物质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

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

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物质生产,人

类社会当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

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

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数量多,在一段

时间内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

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物质

生产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

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和

出生婴儿男女比例失调,也十分引人关注。

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坚

持正确的人口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

以解决。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

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

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

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

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与动

物界的根本区别,如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

领、社会关系、自觉能动性、抽象思维和语

言等,都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

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

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

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若停止生产,人粪就不

能生存,人类社会就要灭亡。人类要从事政

治、司法、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也必

须首先解决吃喝住穿问题,所以生产活动又

是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

基础。生产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

的物质资料,而且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

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人与

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等其他社会

关系,从而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

制度的更替。有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就有

什么性质的社会制度。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

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新的社会制度

代替了旧的社会制度。

(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

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

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

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

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

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

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1.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

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

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

会意识,表现在入们的情感、情绪、愿望、

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

气等等之中。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

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

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的特

性。

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

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

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

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

务,在

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其内容主

要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

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

的对象意识。不同个人的个体意识千差万

别,各具特点,个性鲜明而丰富。群体意识

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其内容是群体的

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

的对象意识。人类的社会群体是复杂多样

的,群体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有家庭意识、

集体意识、团体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

民族意识、人类整体意识等。不同的群体意

识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包

含、相互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联系。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

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

们的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

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土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正确的意识其

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这是显而易见的。即

使是错误的意识,甚至荒诞的观念,也不是

纯粹主观臆造的,仍然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

到根源,它是对社会存在歪曲的、虚幻的反

映。

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

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

社会意识的变化,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社会意

识。

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

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

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

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

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

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

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

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

14

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昀巨大物质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也要通过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得以实现。所以,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群众,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因力: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因此,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它们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二、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构成生产力系统。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科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它包括十分复杂的内容。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此外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运输设备、灌溉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劳动对象的容

器等。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动力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在劳动资料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

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如矿藏、原始森林、

江河湖海里非人工养的鱼、空气等等;另一

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如做衣服用

的布,织布用的棉纱,纺纱用的棉花,炼油

厂用的原油,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

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

济管理、预测决策等。这类因素的作用,在

于通过对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因素的选择、调

动、处置、匹配等手段,在数量和比例上做

到合理结合,从而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自然科

学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

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

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因素中

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教育本质上

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

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为生产力的继承和

发展做准备,因此把它称为生产力系统中的

准备性因素。我们没有把技术单独列为生产

力的要素。因为技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

生产的物质设备,即“硬件”,属于劳动资

料和劳动对象;二是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

能,即“软件”,属于劳动者。技术已经包

含在生严力系统的三个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之中,所以没有必要再单独列出来。马克思

主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认

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在工艺上的应

用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邓小平总结了新

的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

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

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

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

要素之中。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

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

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

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

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

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

力。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

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

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

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

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

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

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

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

发展。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

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

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

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

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即从提出自然科

学理论到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所间隔的

时间越来越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

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

速度的趋势。有人在20世纪70年代估计,

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

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

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

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

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

方式。这三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

成生产关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

进行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劳

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因素,而且二者在彼此

分离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生产劳动,只有二者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劳

动。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

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原始公有制的、

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

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是劳动者和生

产资料相结合的五种主要社会形式。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

系的性质。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

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有五种性质不同的生

产关系。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

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

生产关系;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秘有制为基

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

建制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

外,还有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体小

生产的生产关系,它不能成为独立形态的生

产关系,而是依附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

关系。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和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产品的分配方式起决

定作用。马克思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

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

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

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

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武决定分配的

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①这说

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产品的分配

方式也就不同。‘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

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

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

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

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

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

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

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不同,建立起来的生产

关系也就不同。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

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起来,任何生产关

系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15

既然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如果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生产关系的性质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当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内部逐步孕育成熟,或新生严关系的物质存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人们就会或是通过革命,或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或确立新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兰;耍譬笙巨兰力筮羼型二孟墨蕾.匾盘鲍年毫芒系逐渐峦缗瞌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无形”存在。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的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政治上层建筑看做是观念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摹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内部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然而,在新的上层建筑代替旧的上层建筑的过程中,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即变化或消灭的,而是变化或消灭得有快有慢、有迟有早,国家政杈、政治法律制度变化得最早最快,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变化得较晚较慢,而哲学则变化得最慢。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不只是

消极地反映和适应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经

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

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

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

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

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

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

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其免于

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因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

了巩固和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总

要建立和加强自己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

地位。而被统治阶级为了推翻旧的经济基

础,确立、巩固、发展新的经济基础,也总

是首先在上层建筑领域发动革命。而最根本

的是要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

权。由此可见,经济上的解放足有通过政治

上的革命才能实现。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那么,究竟如何说明社会历史规律的

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之间的关系呢?亦

即如何把承认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和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

历史过程这二者统一起来呢?列宁指出:马

克思、恩格斯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

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

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

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

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

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①为什么

呢?

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

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

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并接

受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

代人遇到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

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这种既得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还预先规定了这一代人的

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第二,人们不能自由

地选择坐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

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是,人们按照自己

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

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这是

因为,这种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

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

第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

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

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

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马克思、

恩格斯的历史决定论把物质决定意识这个

一般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研究人类

社会历史,明确了社会历史领域里什么是物

质的东西,什么是精神的东西,什么是客观

昀东西,什么是主观的东西,什么是本原的

东西,什是派生的东西,说明在社会历史领

域里,也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客

观的东西决定主观的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

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

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

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

在。恩格斯在谈到利润率和一般经济规律的

本质时指出:“它们全都没任何的现实性,

而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

但不是直接的现实。其所以如此,部分地是

由于它们所起的作用被其他规律同时起的

作用打

乱了,而部分地是由于它们作为概念的特

征。”①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

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

性因果联系,即单义决定,而是多值的、或

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因

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

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

多种现实可能组成的可能性空间,这是由各

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造戍的。在这一可

能性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

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再次,每一种可

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

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

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

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

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

相同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

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棋式进行的,它仅

仅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

同性质、般规律、客观必然性,并不能概括

它们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它

们各自历史的全部变化和全部细节,不能说

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色,各国的历

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

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

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以奴隶社会为例,

在西欧,社会分工程度比较高,商品生产和

交换比较发达;在东方,社会分工的发展程

度比较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够发达,

属于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

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

的典型意义不同。发展的典型,而中国则是

封建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

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

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

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

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

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

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可以构成推

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

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

16

约的,构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这里主要从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几个方面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一)两对社会基本茅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

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①这里所说的分工,指的是旧式分工或自发分工,即具有固定专业划分的分工。为什么说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呢?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就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而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与对立。上述的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但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会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所以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集团,而且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列宁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就是广大无权者、被压迫者和劳动者反对特权者、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右主和资产阶级的斗争。”②这就是说,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

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

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封建主阶

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末

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

没落封建主阶级的斗争。在同一社会形态中

存在的两个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如农民阶级

和工人阶级)之间也有差别、有矛盾,但它

们之间矛盾的解决,一般不取阶级斗争的形

式。

兰、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

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

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是同

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

部分质变。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阶级斗争

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

想斗争。社会革命不是一般的经济斗争,也

不是单纯的思想斗争,而且不是一般的政治

斗争,而是指夺取国家攻权的斗争。革命的

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

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正如列

宁所说:“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

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

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

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①根据列

宁这段话可以看出,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

和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权更替(如中国封建社

会的改朝换代),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

夺(复辟),都不能算社会革命。只有进步

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

权的斗争,才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马克

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生产关

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

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

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

革。”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

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

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

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

进行的改善与革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

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

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

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

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

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

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

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

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

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

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

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

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

的。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

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

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

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社会改革

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耍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

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

度的发展。一种新社会制度建立的初期,总

是存在着大量的旧社会制度的残余。这时的

社会改革,在改善新社会的社会体制的过程

中,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以及社

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都具有这种作用。在一

个社会制度的中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为

的是使这种社会制度持续存在,但由于对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某些局部调整,因而

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

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

的准备。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向新社会

制度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出现了

新社会制度的萌芽或因素。这时的社会改

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往往

又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的因素

发展的内容。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

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

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

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

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

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

忿、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

作用。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

制的改善与革新,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

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

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

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

的各种社会制度中。在世界古代史上,公元

前8世纪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尔三世以

铁的出现和生产为基础对军事建制、组织体

制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改革,公元前6世纪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适应帝国扩张和加强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需要,对政治机构、

军事组织和税收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公元前

5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里克利以当时的

经济发展为背景,对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

移民以及平民就业制度等方面所作的改革,

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

的繁荣与发展。近代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国

家,也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

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

变法,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主义国家的建立;汉朝初年的改革

带来封建社会前期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

强盛时期;唐朝前期的改革带来了“贞观之

治”和“开元盛世”使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达到了极盛时期。后来,宋朝王

安石的改革,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各次改

革,都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

17

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地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①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而不同思想家的看法又极不相同。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偏重于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述人的本性。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苟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1.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提出入的本质有两个层次的观点:一是“人的一般本性”,即一切人所共有的本性,我们把它称为人的一般本质;另一个是“每个时代历史

地生了变化的本性”①,即不同历史时期的

人和同一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

各自具有的特殊本性,我们把它称为人的具

体本魇。所谓劳动是人的本性,是指劳动是

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为什么说劳动是

人的一般本质呢?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

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

动物的根本特征。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

是人的本质这一界定,只涉及人与动物的区

别,尚未涉及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

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质的区别。马

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

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

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

的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人的本

质的界定,讲昀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

间的区别,又包含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

位的人之间的区别。所以它讲的不是一切人

所有的共同本质,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

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

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

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它们求得满足的方

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

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④“他

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讲的是人的需要

是人的具体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

具体本质的形成,与个人的需要密切相关。

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

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其他人发生社会

交往和社会联系。而每个个人具体的社会联

系即具体本质的上述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

界定,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有

其内在联系的。只有从这三个界定及其内在

联系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才能把握人

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

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在现实世界里,

既没有离开社会的人,也找不到没有人的社

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总是把

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加以理解。马克思、恩格

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社会关系

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①马克思在1846年致帕·瓦·安年科夫的

信中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

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②马克

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社

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社会

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③社

会就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

相联系的人们的总和。人与社会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一,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如

果说社会是复杂的活生生的有机体,那么每

一个现实的人就是它的一个细胞,二者互为

前提,互相依赖。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

完全形成的人的出观又增添了新的因素—

—社会”。④

第二,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

一致的。生产力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的能力,

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生产

和再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同样,社会的政

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也都是人们社会活动

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

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意识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都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条件,

而且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第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

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而这种社会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起

的;人的本质是生产劳动,而物质生产劳动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四,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自由王国,体现了个

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的统一。因此,“要

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

解放”。⑥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经过阶级对

抗的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

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

国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

主义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

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

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

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在马克思主义

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

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

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

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

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

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

论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有两个主要缺陷: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察了人们

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

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

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

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

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

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

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

变更。”①列宁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历史唯心

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缺陷,而且

指出了它长期存在的根源。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

会成员的总和。这个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

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

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

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

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

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

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我国现阶段人民

群众的内容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

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切赞

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

18

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在社会变革呻出现的民营科技企

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和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要有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无法从事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同时,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条件,人们便不能进行社会的精神活动。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科学知识文化本身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家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为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文学艺术家的文艺作品则以具体的、典型的形象表现人民的实际生活。再次,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都有许多知识分子,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但按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表现的社会作用,则应当归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我国现在的知识分子,更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戍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精神财富成果,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由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在理论上确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实践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的各项事业,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党

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给人民群众指

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

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无产阶级

政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

人民群众,尊重入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

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人民

的利益高于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

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切为

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

根本出发点。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

决不能谋一己之私利,不能搞特权,不能贪

污腐败,不能当贵族老爷。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

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无产阶级

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

己言行的最高准则,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

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

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坚决反对置人

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

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敷衍塞责、不负

责任的工作作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

的源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

力,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习近平

同志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

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掌生,必须自觉

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

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

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

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

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

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

石。”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

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

的重要传家宝,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

贯彻和应用。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对人民群众

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群众路线则是贯穿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

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

的参与者,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

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

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

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在历

史上的作用较为一般,但决不能忽视;历史

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的作用要大得多,他

们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按照历史

人物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以将

他们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

亦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

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

术家等等。反面人物则主要指那些逆历史潮

流而动、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和反动社

会势力的代表人物。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盼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

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

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他们在

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

作用。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

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

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

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

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

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

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

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

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

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

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

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

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

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

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

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

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

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要正确以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

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

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

需要。

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①既然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

产物,他们的作用也就必定受这种历史条件

的制约。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

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

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

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

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

们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

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

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

物及其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

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习近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中对如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

用和功过是非做了全面的论述。他指出:“对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

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

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

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

19

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入。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三)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通晓社会发展规律,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斗争提供理论指导,指明方向和道路;他们是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涌现出来的,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血肉相连,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他们善于科学地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的每一个畦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咸

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

一、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条件下,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所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能够遮体、房屋可供居住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不同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各种商品具有不同使用价值,是由各种性质和形式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如木匠的劳动生产出木器,铁匠的劳动生产出铁器。区分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是根据

各种劳动的目的、劳动对象、操作方法、所

使用的工具以及劳劫成果的不同来划分的。

这种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

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

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

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

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将其已经凝结在生产资

料中的原有价值通过生产商品的其体劳动

转移到新商品中,其所转移的价值量,只是

相当于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量,

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

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的

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

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

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

劳动。必须明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

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协作关系的不断扩

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者

的范围也相应逐步扩大。马克思曾指出,在

社会化生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

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

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

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

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

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

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少量复杂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

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

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

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

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

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

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

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

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

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

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人们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直接交

换,并没有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要了解货

币的产生和本质,必须了解价值表现形式的

发展。商品的价值从单个商品本身是表现不

出来的,某种商品的价值,只有与另一种商

品相交换时,它的价值才能通过另一种商品

表现出来。最初的商品交换只是偶然进行

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表现在同它相交换

的另一种商品上。如1只绵羊同2把斧子相

交换,绵羊的价值只能依靠斧子相对地表现

出来。即1只绵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

斧子充当了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所以,斧

子起着等价物的作用。从上述商品价值的表

现形式发展过程可见,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

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聪明人的

发明,也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货币产生的

过程也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

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

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

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

职能。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

和计算一切商品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

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

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计算各种商品的价值

量,货币本身也要确定其计量单位。如美国

货币是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1美元又划分

为100美分;中国货币以圆或元为单位,1

元分为10角,1角又分为10分。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

换媒介的作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就使商品交换分解为卖(商品一货币)和买

(货币一商品)两个过程。以货币为媒介的

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

中的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

通手段发挥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

中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最初采取

的是贵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逐渐产生了铸币,后来又产生了由国家

发行的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

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与流通中所

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相适应,则单位纸币就

能按照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正常流通,

物价也就能保持稳定。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

过了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过多,

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相应

减少,这时就会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随之上

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货币

昀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货

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

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

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

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货币的世界货币职

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

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存在

着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的,彼此需要交换所生产的商

品。这样,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

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因而他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

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他的劳动又是具

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所谓私人劳动,就

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

意愿和利益所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总之,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

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

生产的商品在数量、品种、结构、规格等方

面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

20

性,往往使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符,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这个矛盾有两种表现:一是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二是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有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品种符合市场需求,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较少的个别劳动却形成较多的社会价值,这样的商品生产者就会发财致富。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在纷繁、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活动背后,是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的现实中,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因此,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无论怎样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ss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偷格与

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这就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正是通过价格的波动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得到实现的。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

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价值规律自身

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

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

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

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

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

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如果这种必然性被干

扰或破坏,比如出现了价格垄断,限制价格

的合理波动,实行不等价交换,甚至强行无

偿索取等等,都意味着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

用。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忽视或否定价值

规律的客观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

展,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在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

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此例,即调节

社会资源的配置。在任何社会,特别是以社

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中,为了保持国民

经济的协调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将生产资

料和劳动力等社会资源(或称为生产要素),

按照一定比例理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

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合理分配社

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

而得到实现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所以,资

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那么,为

什么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

发生价值增殖,产生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

币转化为资本呢?其原因就在于,资本家在

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

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

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特殊商

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

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

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成

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

有人身自由。他必须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

力,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

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

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

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解体、

小商品生产者日益分化,特别是在资本原始

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

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

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

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

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可还原为生产出劳动

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

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

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

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

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

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

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

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

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

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随着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

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

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

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

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具有重要的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

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

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

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

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如

果有的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技术,改善了

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生产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就可获得较

多盈利;反之,就会收入较少,或不能盈利,

甚至亏本。所以,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

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按照

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

价竞售,也能获得正常收益,因而他在市场

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

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

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

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

化。

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

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

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

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

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

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

位,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

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

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此外,当商品

的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时,也会造成有的商品

生产经营者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致富,

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下

降而亏损甚至破产,导致商品生产经营者的

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

制的商品经济中,是经常发生,屡见不鲜的。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

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小商品经

济即简单商品经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个

体私有制基础上,以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

的经济。典型的小商品经济是个体手工业和

个体农民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经

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手工作坊的发展,一

些生产祭件比较优越的作坊主日益富裕,他

们逐渐脱离生产劳动,把帮工和学徒变为雇

佣工人,自己成为剥削雇工劳动的资本家。

而一些生产条件差的手工作坊,由于资金短

缺、经营不善而破产,其作坊主和帮工都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标准答案:A 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标准答案:D 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标准答案:C 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 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标准答案:C 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2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标准答案:B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A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标准答案:C 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标准答案:C 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标准答案:B 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标准答案:A 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A) 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 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 (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 生产不足的危机 (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买卖脱节的危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二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

马思主义的鲜期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个)①内容与形式②本质与现象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现实与可能为什么矛 盾的方法是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什么是底线思维,如何坚持培养提高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①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②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③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劳动力价值的组成:①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①货币资本循环。 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定资本循环。新变化的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医1402班 姓名:石苓竹 学号: 20140201702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问题眉头紧皱,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完整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邓小平指出:“(),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 A、低级 B、中级 C、高级 D、中高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 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角度来划分的。 A、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B、对经济基础的关系 C、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 D、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属于地理环境中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