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心肌梗死模板

急性心肌梗死模板

急性心肌梗死模板
急性心肌梗死模板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

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 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3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4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

5并发症

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

6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1.监护和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5.药物治疗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6.抗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对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不需特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可给予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

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

9.家庭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1)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

(2)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

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1~2个月心肌坏死已愈合。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脏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应做到: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

7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

8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 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

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个案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肠

急性心肌梗死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总结这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我们依据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验结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1999年修订的AMI治疗指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中对AMI的分类,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二类。现有资料表明,这二类之间在病理上有所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某一操作或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本指南中对某些治疗适应证的建议,以ACC/AHA指南的方式表达如下: Ⅰ类:指那些已证实和/和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和治疗。 Ⅱ类:指那些有用和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和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和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 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或有效。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有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和治疗。 一、急诊科对疑诊AMI患者的诊断程序 (一)目标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10分钟内完成临床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V7、V8、V9、V3R、V4R、V5R)并进行分析,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分钟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 (二)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患者的筛查 询问缺血性胸痛病史和描记心电图是急诊科医师迅速筛查心肌缺血和AMI的主要方法,对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的患者筛查和处理程序见图1(下页)。 1、缺血性胸痛史:AMI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和肩部放射。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常持续20分钟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呼吸困难。要与急性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及急性胸膜炎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2、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应在10分钟内完成。缺血性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诊断AMI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46%。患者初始18导联心电图可用以确定即刻处理方针。 ①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应迅速评价溶栓禁忌证,开始抗缺血治疗,并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30分钟那开始溶拴或90分钟内开始球囊扩张)。入院时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凝血时间和电解质等。 ②对非ST段抬高,但心电图高度怀疑缺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病史高度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应入院抗缺血治疗,做心肌标志物及常规血液检查(同上)。 ③对心电图正常或呈非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应在急诊科继续对病情进行评价和治疗,并进行床旁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迅速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二维超声心动图可在缺血损伤数分钟内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对疑诊主动脉夹层、心包炎和肺动脉栓塞鉴别诊断具有特殊价值。床旁监测应一直持续到获得一系列血清标志物浓度结果,最后评估有无缺血或梗死证据,再决定继续观察或入院治疗。 (三)AMI的诊断 1、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以下3条标准中的2条: 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③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不表现ST段抬高,而表现为其他非诊断性心电图改变,常见于老年人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因此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在应用心电图诊断AMI时应注意到超急性期T波改变、后壁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及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伴有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有困难,需进一步检查确立诊断。(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AMI诊断时常规采用的血清心

急性心肌梗死大病史书写 标准版

大病史 扩张型心肌病 心内科19W 包娟 指导老师:张贤 2014-05-16

大病史 病区:19W 床号:18 住院号:847967 姓名:傅杨川性别:男年龄:24岁 入院时间:2014-05-15 出院时间:2014-05-21 【主诉】阵发性胸闷、心悸1月余 【现病史】 2014年3月中下旬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持续数分钟,经休息可缓解。后患者频发胸闷、心悸,症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2014年4月9日至华东医院住院治疗,心超:左室扩大(中度)、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中-重度)、左室主动松弛延迟,EF29%;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室早、室速,予金络、瑞泰治疗。 【家族史】有家族遗传病患者,父亲、叔叔多年前猝死。 【入院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室早、室速 【出院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室早、室速,ICD植入术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入院:窦性心律,电轴右偏,QRS低电压; 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电轴右偏,QRS低电压。 2、X线:两肺纹理增多,心影稍饱满。 3、心超:左室扩大伴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左室EF低下为29%。 【异常化验】 游离甲状腺素 24.1 p mol/L ↑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 236.6 pg/ml ↑ 尿酸 443 u mol/L ↑ 【治疗原则】 1.予卡洛地维片口服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氧耗治疗 2.予雷米普利片口服改善心肌重构治疗 3.予利尿、氨体舒通口服利尿治疗 4.予4月18日在局麻下行ICD植入术 5.手术日予安可欣静滴抗炎治疗 【饮食原则】低盐饮食 【护理原则】 1、入院宣教 (1)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室环境; (2)做好入院须知的宣教,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2019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与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与进展性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 )一定义年 ACC、AHA、ESC 及世界心脏联盟(WHF)专家组共同制定并发表了关于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专家联合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在我国推荐使用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可从与临床、心电图、生物标志物和病理特征相关的几个不同方面定义。 按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病理分类为凝固性坏死和按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病理分类为凝固性坏死和( 或) 收缩带坏死。 心肌梗死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心肌梗死一词应该用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死证据者。 (由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二分类1 型(自发性 MI) 由原发性冠状动脉事件(斑块侵蚀和/或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 2 型(继发缺血的 MI 由心肌供氧减少或需氧增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 3 型(突发心脏性死亡) 常伴心肌缺血症状/新发 ST 段抬高或 1 / 3

LBBB/冠脉造影或病理证实的新鲜血栓证据。 4 型(PCI 相关的 MI) 4a 型: 伴发于 PCI 的心肌梗死 4b 型: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伴发于支架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 5 型(CABG 相关的 MI) 伴发于 CABG 的心肌梗死三 AMI 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之一) 1. 【1】+【1/4】诊断标准标志物(>上限) 1 项缺血证据: ①症状②新缺血 ECG (ST 或或 LBBB )新③新 Q 波④影像( 丧失/ 运动异常) 2. 突发心脏死亡+缺血证据或冠造、尸检(血栓) 3.PCI 术+生物标志物>3 倍上限 4.CABG 术+标志物>5 倍+ECG/ 影像/ 冠造 5.有有 AMI 的病理学发现 AMI 生物标志物选择与标准首选:肌钙蛋白(T 或 I): 至少 1 次>正常上限(即刻、 2-4h 、6-9h、12-24h)次选: CK-MB: 至少 1 次>正常上限(即刻、 2-4h 、6-9h、12-24h)再梗死:再次出现症状,检测较前升高20% 且>正常上限(即测、3-6h 复测)没有明显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肌钙蛋白升高心脏挫伤或其他外伤,包括外科手术、消融和起搏治疗等急性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快速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心肌损伤导致横纹肌溶解,肺栓塞、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肾衰竭,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侵润性疾病(如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模板word版本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模 板

姓名:性别:男年龄:60岁 主诉:持续胸痛4小时。 现病史:患者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疼痛部位以心前区为主,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呈压榨样疼痛,伴全身大汗、心悸、肩背部及咽喉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自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急来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紧张,未进饮食,小便正常,未排大便。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害物质及特殊理化毒物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体温:36.5℃,呼吸:18次/分,脉搏:85次/分,血压:120 / 80mmHg,发育营养正常,平车推入病室,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五官正,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胸廊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听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约0.2-0.4m V,T波倒置。 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泵功能I级 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主因持续胸痛4小时入院。 2.体格检查:脉搏:85次/分,血压:120 / 80mmHg,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约0.2-0.4m V,T波倒置。 鉴别诊断:1.心绞痛:该病可因劳力、情绪激动、受寒等原因引起胸痛,多见于中下段胸骨后,可呈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疼痛程度较急性心肌梗死轻,胸痛时间短多为1-5分钟或15分钟以内,含服硝酸甘油胸痛可显著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症状消失后恢复,可有T波倒置。 2.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偶有意识模糊和偏瘫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胸主动脉CTA或MRA有助于诊断。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

心内科病历模板

12-13查房记录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HR:64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前降支粥样硬化、回旋支近中段病理性扩张,分出第2钝缘支处次全闭塞,狭窄99%,第2钝缘支开口狭窄90%;右冠发育细小。患者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由于患者回旋支血管扩张,而且血流速度较慢(TIMIⅡ级),考虑安装支架后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故未予安装支架,继续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心肌血供等处理,注意观察胸痛、胸闷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避免发生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粘膜、消化道出血。 12-13医师查房记录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运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HR:60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量细性啰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患者冠心病诊断不成立,其活动后胸闷、气促原因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症急性发作,肺纤维化、肺大泡所致,加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还磷腺苷静滴改善肺功能,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可进一步查颈椎片除外颈椎病变所致颈心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予查OGTT 实验以除外糖尿病诊断。患者血压波动,查24小时动态血压,以调整用药。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运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HR:64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无啰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狭窄50%;前降支中段狭窄50%,中间支狭窄90%;回旋支发育细小,远端段狭窄60%;右冠近段狭窄50%。左主干+三支病变冠心病诊断明确,予中间支PCI成功,术前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注意观察胸痛、胸闷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避免发生急性、亚急性支架内再狭窄,同时注意观察皮肤、粘膜、重要脏器尤其消化道出现情况,内科药物方面加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积极扩血管改善心肌供血。 继发性高血压:1、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回示无异常故除外。2、肾血管

心肌梗死病例分析

1例心肌梗死的护理 -------典型病例 干部病房徐楠 【病史】:患者,男,20岁,于2011年10月26日晚酗酒(饮白酒约5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10月27日上午8时左右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为压榨样,症状持续不缓解,阵发性加重,于10月27日中午12:20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吸烟史5年,平均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3年,平均每日白酒100ml。 【检查】:体格检查:T36.0℃,P 71次/min,R 20次/min,BP129/89 mmHg,发育正常,体型肥胖,体质指数31.14,腰臀比1.04,口唇稍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律,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T 波高尖,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波倒置。 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 波倒置,V3R~V5R导联呈rS型,ST段压低0.2~0.3mV。患者仍诉心前区闷痛不缓解,急查血常规:WBC 15.1×109/L,中性87.9%;急查电解质、心肌酶正常。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同时予以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吗啡镇静镇痛、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 溶栓后0.5h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溶栓后1h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心电图示:V2~V5导联抬高ST段回落大于50%,aVL导联qrS波,于2011年10月28日晨复查心电图(图4)示:Ⅰ、V2~V5导联T波深倒置,aVL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复查心肌酶提示:谷草转氨酶113U/L,肌酸激酶1350U/L,肌酸激酶同工酶79U/L,乳酸脱氢酶380U/L;空腹血糖5.2 mmol/L;胆固醇5.50mmol/L,LDL1.57mmol/L,TG5.79 mmol/L。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诊断: 1 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有关 2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疼痛不适,心律失常及需要卧床休息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恐惧:与剧烈疼痛导致濒死感有关 6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左心衰有关 7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出血 措施: 1一般护理: ①休息与活动,②饮食指导,③保持大便通畅 2病情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神志,出入量,末梢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 3疼痛护理:应用吗啡——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观察血压,脉搏。 给予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调整氧流量 . 4溶栓治疗的护理: 询问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近期手术,外伤史,检查血小 板,出凝血时间,血型。 5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解决病人的问题。 6康复护理:①住院期间: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进行低强度体力活动。实施健康教育。②恢复期:鼓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③维持期:坚持适当的体 育锻炼进一步保持体力,心功能。 7健康指导: ①运动指导,病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因为运动引起过度疲劳。 ②生活指导:应合理膳食,防止过饱,应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并根据天气 的变化适量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③ 避免危险因素,积极治疗梗死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控制危险因素,保持 情绪稳定,避免寒冷,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④ 用药指导坚持每天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 ⑤ 心肌梗死发作时自救。 a)立刻就地休息,保持靠坐姿势,心情放松,并保证环境安静而温和。 b)积极与急救站联系,呼叫急救车将病人送往医院,切忌搀扶病人步行。 c)如果有条件的话应立刻吸入吸氧。 d)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连续多次服用,并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 丸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e)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目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并发症 6治疗 7预后 8预防 1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心内科入院大病历模板

姓名: XXX 科室:心内科床号:ABC- 住院号:140 姓名:XXX 工作单位: 性别:女住址: 年龄:62 岁入院日期:2013 年4 月20 日13 时40 分 职业:退休病历采集日期: 2013 年4 月20 日13 时42 分 籍贯:病历供诉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民族:汉族病史可靠程度:可靠 婚姻:已婚 主诉:突发胸痛、胸闷 6 小时 现病史:患者近 6 小时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以 及胸骨后,疼痛性质为闷痛,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疼痛无放射,持续无缓解, 随呼吸无明显变换。无恶心、呕吐、返酸、嗳气、腹痛、腹胀、咳嗽、咯痰、咯 血、畏寒、发热等不适。无黑蒙,晕厥。急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示:“急 性心梗”。给“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后,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呼“120” 转入我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g平时未服药治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最高达150/100mmH, 疗,否认“2 型糖尿病”史,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 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对“去痛片、克感敏”过敏,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云南昆明,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抽烟0 年,每日0 支,饮酒0 年,每日0 两,其它(—) 月经史:初潮年龄12岁,经期7 天,末次月经绝经时间:2012 年10 月 2 日 婚姻生育史:适龄结婚,育有 1 子1 女。 家族史:近3 代否认特殊遗传病史。 云南省统一住院病历第1 页入院记录

姓名: XXX 科室:心内科床号:ABC- 住院号:140 患者本人和(或)家属提供上述病史,认为以上病史情况属实: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80bpm,呼吸20bpm,血压155/107mmHg。体重52K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对答切题,体位自主,查体_ 合作,慢性病容,步态正常,表情正常。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无发绀,无黄染,无皮疹, 无出血点,无瘀斑,无蜘蛛痣,无皮下结节,无环型红斑,皮肤弹性 正常。无水肿,温度及湿度正常。 淋巴结:耳前、耳后、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五官: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瞳孔(左 3/右3mm),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无突出,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 物,乳突无压痛,无鼻翼煽动,鼻无阻塞,无出血,副鼻窦无 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咽不充血, 扁桃体不大,舌伸舌居中,声音无嘶哑。 颈部:颈无强直,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压痛,胸式呼吸可见,胸壁静脉无曲张,乳房两侧对称。 肺脏:视诊: 呼吸动度双侧一致,肋间隙无增宽。 触诊:语颤双侧一致,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无。 叩诊:双肺叩诊呈清音,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 6 肋间、腋中线第 8 肋间,肩胛线第10 肋间,肺下界移动度 6 cm。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语 音传导正常。 云南省统一住院病历第2 页入院记录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陈兵,张林丽,张劲松,周学中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急性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直接病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其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严重的缺血如超出相应心肌的耐受阈值,心肌的凋亡和坏死等不可逆过程则会发生,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其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降低心肌耗氧量。 1 一般治疗 1.1 卧床休息,吸氧;持续心电、血压和呼吸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立即给予ASA 300mg嚼服;镇静,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2 镇痛吗啡3mg iv,10~15min后可重复,总量≤15mg,其作用是镇痛和抗心肌缺血。 2 再灌注治疗

能使急性闭塞的冠脉再通,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有效解除疼痛,预防心室扩大和重塑,防止心衰发生;降低住院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2.1 溶栓时的观察项目(1)每15~20min询问1次,了解胸痛有无减轻和减轻的程度,仔细查看有无出血;(2)溶栓前、后3h内每30min描记心电图;(3)定时采血监测心肌酶及凝血项。 2.2 溶栓剂的使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左右于30min静脉滴注,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 2.3 AMI时冠脉再通的判断(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2h内回落50%以上;(2)胸痛迅速缓解,常在30min内缓解70%~80%以上,2h内基本消失;(3)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CK-MB 峰值出现提前(14h内)。 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可以判定为再通,但以CK-MB峰值提前出现可靠,其次为ST段回落。 3 药物治疗 3.1 硝酸酯类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以减少心梗面积和有利于提高生存率。长效的制剂早期不建议使用。静滴硝酸甘油作用迅速。 3.2 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在AMI第一天即给予,而且越早越好,首剂应嚼服以求迅速起效,另可选用塞氯匹定,潘生丁等。 3.3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ACEI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重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相应心肌因严重持久性急性缺血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升高、肌钙蛋白T、I升高及进行性心电图演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体克及心力衰竭。 【诊断和危险评估】] (一)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部分伴有放射痛。 (二)血清心肌酶升高、肌钙蛋白T、I升高,并存在动态演变。 (三)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四)危险性评估:以下情况属高危: 1、初始18导联心电图:随ST段抬高的导联数的增加而增加; 2、女性; 3、高龄(﹥70岁);

4、既往心肌梗死史; 5、心房颤动; 6、前壁心肌梗死; 7、肺部啰音; 8、低血压; 9、窦性心动过速; 10、糖尿病; 11、随TnT或TnI的增加而增加。 【治疗】 (一)治疗原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塞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二)院前急救:帮助患者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 (三)ST段抬高或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的住院治疗常规: 1、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7d。

(2)吸氧。 (3)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护。 (4)护理: ①建立静脉通道;②低盐低脂半流食;③保持大便通畅;④避免饱餐。 (5)解除疼痛:吗啡3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5min 重复1次,总量﹤15mg。 (6)阿斯匹林:发病后即刻服用水溶性阿斯匹林0.3,肠溶片需嚼服。 (7)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8)阿托品:必要时0.5~1mg静脉注射,总量﹤2.5mg。 2、心肌再灌注: (1)溶栓治疗 适应征:①有典型缺血性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 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②至少两个相邻胸前前心电图导联或Ⅱ、Ⅲ、 aVF导联中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或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模板

姓名:性别:男年龄:60岁 主诉:持续胸痛4小时。 现病史:患者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疼痛部位以心前区为主,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呈压榨样疼痛,伴全身大汗、心悸、肩背部及咽喉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自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急来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紧张,未进饮食,小便正常,未排大便。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害物质及特殊理化毒物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体温:36.5℃,呼吸:18次/分,脉搏:85次/分,血压:120 / 80mmHg,发育营养正常,平车推入病室,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五官正,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胸廊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听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约0.2-0.4m V,T波倒置。

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泵功能I级 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主因持续胸痛4小时入院。 2.体格检查:脉搏:85次/分,血压:120 / 80mmHg,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约0.2-0.4m V,T波倒置。 鉴别诊断:1.心绞痛:该病可因劳力、情绪激动、受寒等原因引起胸痛,多见于中下段胸骨后,可呈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疼痛程度较急性心肌梗死轻,胸痛时间短多为1-5分钟或15分钟以内,含服硝酸甘油胸痛可显著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症状消失后恢复,可有T波倒置。 2.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偶有意识模糊和偏瘫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胸主动脉CTA或MRA有助于诊断。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常有低氧血症,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异常,肺动脉CTA可检测出肺动脉大分支血管的栓塞。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2007-4-2 11:20何朝荣副主任医生查房记录 一、病史特点 1、患者任泽龙,男,52岁 2、胸闷、胸痛3天 3、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尿、乙肝、结核病史,近一周有受凉后感冒,咳嗽、咳痰,无发热。既往有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4、体检:T 36.4℃P52 次/分R 18次/分BP 86/60mmHg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体型肥胖,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未闻及干罗音,心界不大,心率52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5、辅助检查:郧县县医院于2007.3.30查肺部SCT提示未见主动脉夹层,可见肺部感染;入院后查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正常,查心肌酶CK 1822IU/L、CK-MB186IU/L、LDH680IU/L、HBDH772IU/L、AST220IU/L。查ECG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II、III、aVF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Q波形成,V5R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二、诊断分析 一)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 患者为老年男性,体型肥胖,有长期吸烟史等多个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有典型的胸闷胸痛,有典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演变以及心肌酶学显著升高,故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患者经过溶栓治疗以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管、改善心肌血供治疗仍有反复胸闷发作且有后背部持续性闷痛,结合发作时心电图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等透壁性心肌缺血表现,症状缓解后抬高的心前区导联回落接近基线。故梗死后心绞痛明确。患者入院体检在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所以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明确。 从入院后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推断患者此次犯罪血管为前降支开口处可能大,合并右冠病变也有较大可能。患者目前频繁发作心绞痛要考虑:1、血管斑块不稳定,诱发冠脉痉挛甚至心肌梗死继续进展。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导致冠脉灌注继续减少,但是患者目前无明显呼吸困难,体检肺部罗音不对称不支持,要查心脏彩超进一步了解。3、肺部感染导致体温升高高动力循环状态,诱发心绞痛。 患者背部疼痛原因考虑为:1、心肌梗死后心肌严重缺血导致放射痛,患者心肌梗死程度重且频繁发作心绞痛,所以首先考虑。2、心肌梗死后综合症患者背部疼痛为持续性,结合体检左肺底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30U/L, 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 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心内科病历模板

12-13 查房记录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 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 HR:64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前降支粥样硬化、回旋支近中段病理性扩张,分出第2钝缘支处次全闭塞,狭窄99%,第2钝缘支开口狭窄90%;右冠发育细小。患者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由于患者回旋支血管扩张,而且血流速度较慢(TIMIⅡ级),考虑安装支架后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故未予安装支架,继续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心肌血供等处理,注意观察胸痛、胸闷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避免发生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粘膜、消化道出血。 12-13 医师查房记录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 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运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 HR:60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量细性啰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患者冠心病诊断不成立,其活动后胸闷、气促原因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症急性发作,肺纤维化、肺大泡所致,加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还磷腺苷静滴改善肺功能,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可进一步查颈椎片除外颈椎病变所致颈心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予查OGTT实验以除外糖尿病诊断。患者血压波动,查24小时动态血压,以调整用药。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等不适,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 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运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32/74mmHg HR:64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无啰音,双下肢不肿。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狭窄50%;前降支中段狭窄50%,中间支狭窄90%;回旋支发育细小,远端段狭窄60%;右冠近段狭窄50%。左主干+三支病变冠心病诊断明确,予中间支PCI成功,术前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注意观察胸痛、胸闷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避免发生急性、亚急性支架内再狭窄,同时注意观察皮肤、粘膜、重要脏器尤其消化道出现情况,内科药物方面加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积极扩血管改善心肌供血。 继发性高血压:1、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回示无异常故除外。2、肾血管性高血压:该病多见于青少年,当肾动脉狭窄时可导致肾缺血缺氧,激活RAAS系统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非该病易患人群,腹部听诊无杂音可排除。3、嗜铬细胞瘤:高血压特点为阵发性心悸、出汗、血压骤升骤降,患者均无上述表现,故不考虑,可进一步查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排除。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无周期性四肢麻痹,多次外院住院时均无电解质异常,此次入院未见低钾高钠,故不考虑,可进一步查肾上腺超声或CT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有怀疑线索,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效差,急进性高血压。本患者均无上述特点。 今为术后第一天,患者夜间未诉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无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喘息,无心悸、头晕等,心电图监护未见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手术穿刺部位无渗血、渗液及血肿,肢端血压良好,周围神经功能正常。体查:BP:103/62mmHg HR:76bpm,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双下肢不肿。患者昨日行冠脉造影结果示:前降支狭窄85%;回旋支狭窄80%;右冠狭窄50%。冠脉三支病变,冠心病诊断明确。因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且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建议继续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患者高龄,强化

病历模板(三院)

A.冠心病首程 患者,,,岁,南通人,退休,已婚,因"反复心前区闷痛二年,加重二天"入院,本病史特点: 1、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 2、患者二年前始出现心前区闷痛,位于胸骨中下段,范围约手掌大小,劳累诱发,持续约 数分钟,休息后缓解,平素服用"阿司匹林、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时 有胸痛发作,二天来感胸闷痛加重,活动耐量下降,发作频繁,今至我院,为进一步诊治收 住院。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呼吸困难,食纳大小 便尚可。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两年,最高血压170/100mmHg,未监测血压,时有头痛,否认药物过 敏史,吸烟史20年,20支/天,已戒烟10余年。 3、查体:Bp:155/10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唇不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 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75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NS(-)。 4.辅检:暂缺 综上所述,患者中年男性,"反复心前区闷痛二年,加重二月"入院,查体:Bp 155/100mmHg ,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和既往史,目前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 功能II级、原发性高血压(2级,极高危)"。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胸闷胸痛症状较

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30分钟,不易自行缓解,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助诊。2.心脏 神经症:心前区闷痛部位游走不定,多与情绪相关,与患者不符。3、主动脉夹层:有剧烈 胸痛伴明显血压升高,两肢血压不对称,目前依据不足。目前予抗血小板,调节血脂,稳定 斑块,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循环等治疗,同时完善相关检查。患者胸痛发作频繁,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建议行冠脉造影了解冠脉情况,必要时行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已将患者病 情、治疗计划、预后和费用等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 B.TIA首程 患者严国民,男性,78岁,南通人,已婚,退休,因"发作性头晕15小时余"入院,平车推入病房。 一、病史特点如下: 1.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 2.患者昨天晚上六点钟左右吃晚饭时突然出现发作性头晕,感视物旋转,头晕症状持续约3-5分钟后稍有缓解,伴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样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感四肢乏力、头昏头胀,无言语不清,无四肢发作性抽搐,无意识障碍,无黑朦晕厥,遂有家人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未见出血。为进一步治疗予收住入院诊治。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食纳夜眠欠佳,大便正 常,无尿痛血尿,近期无明显消瘦。 3.既往史:既往有类似症状发作,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有"高血压"病史30 年余,最高180/100mmHg,平时服用降压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少监测血压。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病史,有"前列腺增生、胰头囊肿"多年,否认"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及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