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提问:你喜欢吃什么玉米?菊花中,你的最爱是什么?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生物的变异。

二、温故互查

1、男性、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各共有多少对?多少条?

2、男女各有一对染色体和其他22对染色体明显不同,你能找出来吗?科学家们将这对

染色体叫什

么?它可以决定人体的什么性状?

3、男性、女性染色体相同吗?如果不同,有什么区别?

三、设问导读

阅读教材43——48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即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因素的影响

2、可遗传变异:由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的变异。

3、不遗传的变异:由的影响产生的变化,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4、请认真阅读课本P43第一段,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1)生物变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和,其中,可遗传的是,不可遗传的是。

(2)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5、人类应用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阅读课本P46第二、三段,P47图,各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高产奶牛的出现,是利用了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产生是由于

(3)太空椒的形成是因为

6、我如果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四、自我检测

1、同一品种的菊花,有粉红色的花,有白色的花,有黄色的花非常漂亮,这是生物的()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

2、玉米的品种很多,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花色的,有白色的,性状差异较大。这

里的性状是指()

A、玉米粒的大小

B、玉米粒的形状

C、玉米粒的颜色

D、玉米粒的重量

3、能遗传的变异是下列哪项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个体发育很好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4、大花生品种和小花生品种的差异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引起?()

A、遗传物质

B、光照权威

C、水分

D、土壤

5、兄弟二人,弟弟在学校念书,皮肤较白,哥哥在外打工,整天暴露在太阳光底下,

皮肤很黑。这种性状的改变属于()的变异。

A、可遗传

B、不可遗传

C、既可能遗传,也可能不遗传

D、不知道

6、有两个品种的水稻,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不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中害

的品种,可采取的方法是(多项选择)()

A、杂交

B、辐射

C、用卫星带太空

D、转基因

7、太空椒个大,普通椒个小,性状态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

A、由于是环境造成的,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B、由于是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可以遗传的

C、由于是环境造成,所以是可以遗传的

D、由于是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8、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

B、钱学森

C、达尔文

D、袁隆平

9、下列属于遗传和变异原理应用的例子是(多项选择)()

A、高产奶牛

B、高产抗倒伏小麦

C、太空椒

D、克隆羊

10、生物之所以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和变异特性

B、遗传的特性

C、变异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

11、水稻的不抗倒伏和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A和、隐性a基因控制,现

有两株杂合体杂交,产生一株抗全倒伏的品种,它可能的基因是()

A、AA

B、Aa

C、aa

D、A

12、当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生物表现出()

A、显性性状

B、中间性状

C、隐性基因

D、无规律

五、知识拓展

(1)这些体态优美、颜色艳丽的金鱼是怎样形成的?你还知道身边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形成的?

(2)狗的这“一家子”毛色不同,你能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吗?

(3)无籽西瓜是由于什么数目的改变引起的?

(4)因土壤条件不同,番茄幼苗的长势不同,你能否列举出有类似变化的生物?说出变化的条件。

(5)就上面这些变异你认为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你将变异分为几种类型?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原因:1、遗传物质基础的

生物的变异 2、与环境也有关系

应用:选择繁育、杂交、选择培育等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八、巩固练习

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进化性

D. 适应性

2、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

A. 不利变异

B. 有利变异

C. 退化

D. 由于用药引起的

3、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

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 两个品种杂交

B. 基因变化

C. 染色体发生变化

D. 环境影响

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 都是有利的

B. 都是有害的

C. 能遗传给后代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6、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

A. 有利、不遗传的变异

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

D.不利、可

遗传的变异

7、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 人类的血友病

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C. 玉米的白化苗

D. 高杆水稻

九、课外作业:课后练习P48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

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各题型要求 1.填空:划线部分是重点 2.连线:顺序打乱也要准确连上 3.表格:表格内的所有内容都要会背填 4.识图:横线所指的会背填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 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3. 微生物分类:真菌、细菌、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 六个生命现象(生物的六大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构成)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长大) ③生物体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 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 ④生物体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他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繁殖) 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适应性) 第二节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土壤、温度。 第三节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 袁隆平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选择目镜、选择物镜、对光 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像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的镜片厚,通过的光少,所以视野较暗,物像不清晰。虽然放大的倍数大,但是视野较较大,不容易找到标本。(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 4.调节粗准焦螺旋眼睛要观察物镜下降到载玻片附近,防止砸坏玻片标本。 5.应该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和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比如显微镜下观察p变成d 。(题纸旋转180°) 6.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 7.标本要薄,否则光无法透过标本,显微镜视野会变黑。 8.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这是为了避免产生气泡。 第二节 1.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1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最长; 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胆汁不含消化酶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2、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受精;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气 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4、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发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知识整理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 ?? ???根据生活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从种到界?????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分类的意义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三者之间关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①__________把生物划分为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⑥__________关系和⑦__________关系。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⑧__________,在被子植物中, 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和○ 11________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12__________和○13__________。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 二 从种到界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①__________,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②__________界、③__________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2.⑩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名师点拨】1.物种是一个生物群体,一个物种并不是一个生物体。

(完整版)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 1 -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 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七、结束语: 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 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生活在草地 现代人类 森林古猿 环境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现代类人猿(四种: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3. 人和猿的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结扎避孕部位)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长尾,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受精卵 细胞分裂 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三、青春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发育:(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3)男孩和女孩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 人猿分界的标志

最新最全面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1 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 化 2) 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 由内向外) :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 最长; b) 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 有各种消化液。 3) 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 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 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 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 口腔、小肠)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 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 胃、小肠) :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 肝脏) 酶( 肠液、胰液) +脂肪酸 脂肪的消化( 小肠)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胆汁不含消化酶 4) 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 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 非营养) 小肠( 主要的吸收场所)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 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 在非洲。 2、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分 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 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受精;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胎儿与母体进行气 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4、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发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知识点全集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知识点全集 第一章第一节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2 )对光(3)观察(4)整理复位。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从而镜箱中取出来。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小光圈;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大光圈);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 观察——先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碰坏玻片标本)。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缓缓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在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4)整理复位。 2.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必须使可见光穿过才能看到物像)。 根据取用材料的方法不同,玻片标本可分为切片(切取的薄片)、涂片(液体材料涂抹)和装片(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 3.从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实际标本在右上方),则玻片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从目镜内看到视野中的物像朝右上方移动)。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也就是物像长宽是实物的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小。 5.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有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和线粒体(动、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DNA是细胞核中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有重要意义);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基因。 3.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还有液泡和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滴( 清水)、撕、展、盖、染(吸)。 (2)注意事项:①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③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动物细胞 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2)注意事项: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无根、茎、叶的分化。(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藓、墙藓)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能产生生殖细胞—-- (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7上p83;P85种子的结构图)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的,外面没有包被。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见七年级上册P90页) 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1、种子萌发的条件(7上P92) 1)自身条件:储存时间短,度过休眠期, 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 的。 2)外界条件: 、 和 。 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子叶或胚乳中的 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 最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 32、植物的生长: 画出根尖示意图并写出结构名称 1)根的生长(P97)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成熟区生有大 量的 。 2)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根的生长一方 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 ,一方面要靠伸长区 细胞 的增大。 3)枝条是 发育成的:芽中也有 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3、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 、 的无机盐) 34、桃花的结构(P102) 花柄、花托、萼片、花瓣、 雌蕊( 、 、 ) 雄蕊( 、 ) 在方框中画出花的结构并标出名称: 3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05页1、2题) 1)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 从花药落到雌蕊 上 的过程,叫做传粉。 2)受精: 落到 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 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 ,一直到达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 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 ,它跟来自花粉管的 结合,形成 。 3)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 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 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 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 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 发育成种子的胚。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种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人与猿区别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3、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是化石 第二节人的生殖 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新个体发育起点)的过程。 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 3、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第三节青春期 女孩的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比男孩早1~2年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身高、体重突增; (2)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遗精和月经; (3)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注: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糖类: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 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 动起调节作用 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 变化。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 4、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生活环境: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代表生物:水螅。 图一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图二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1)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2)水螅体壁构成: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 (3)食物的消化和残渣的排出:消化腔与口相同,食物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4.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5.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了珊瑚礁。

二、扁形动物 1.代表生物:涡虫。 图一涡虫结构示意图图二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生活习性:生活在淡水清澈的溪流中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 (2)外部形态:背腹扁平,左右对称。身体前段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2.营养方式:寄生或独立生活。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而其它的扁形动物代表: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都是寄生在宿主(寄主)体内。 3、身体对称: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两侧对称的作用: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防御。 4.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1、生活方式: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有些靠寄生生存,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等

最新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的由来 1 2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猿分 3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4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5 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6 7 生活在草地现代人类 森林古猿环境发生变化 8 生活在森林现代类人猿(四种: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9 10 3. 人和猿的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 11 二、人的生殖 12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3 14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结扎避孕部位) 15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6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 17 18 泌雌性激 素 19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20 21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1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22 23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24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长尾,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25 26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7 受精场所:输卵管 28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29 (1)发育:受精卵细胞分裂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30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31 32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33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三、青春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4 35 1.身体发育:(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36 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3)男孩和女孩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37 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4)出现第二性征(除性器官以外的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38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调节。 39 2.心理变化: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40 41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2 1、六大类营养物质 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43 2

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第五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 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3.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4.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它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5、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6.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其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出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8、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9、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10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漳州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漳州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9题;共29分) 1. (1分) (2019七上·龙湖期中) 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 . B . C . D . 2. (1分) (2017七上·龙海期末) 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特征的是() A . 螳螂捕蝉 B . 月黑风高 C . 大汗淋漓 D . 大惊小怪 3. (1分) (2016七上·海口期中)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4. (1分)(2017·赤峰) 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A . 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 . 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C . 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 D . 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5. (1分)如图为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 . 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C . 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 . 该生态系统中因为复杂的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6. (1分)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 智能机器人 B . 变形金刚 C . 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D . 石头上的青苔 7. (1分) (2019七上·怀化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B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其厚度约为 20km C . 水圈生物的动物大多数集中在海平面 150 米以内的水层 D . 森林生态系统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 70% 8. (1分) (2019七上·磴口期中) 下列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A . 空气、蘑菇、花瓣 B . 煤、鸟、细菌 C . 树木、草、土壤 D . 蘑菇、青霉、病毒 9. (1分)(2017·南通会考) 美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培养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A .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初中生物学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2、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3)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 (5)应激性 (6)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都有细胞结构。(要能够区分生物何非生物) 4、生活中各种现象所对应的生物特征: (1)鲸浮出水面——呼吸即新陈代谢 (2)松鼠摄取食物——生命生活需要营养即新陈代谢 (3)人体排汗——新陈代谢 (4)黑豆不断长大——生长发育 (5)猫繁育后代——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6)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生物能适应环境 (7)含羞草受刺激会合拢——应激性 (8)一母生九子,子子皆不同——变异 (9)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 (11)雨露滋润禾苗壮——生长发育 (1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中的生态因素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4、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5、各种生物及其栖息地: (1)仙人掌——沙漠 (2)鲫鱼——淡水湖泊 (3)鲨鱼——海洋 (4)大熊猫——高山竹林 (5)企鹅——南极冰原 (6)灰喜鹊——松林果园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2、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第一章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经母体排出的。 7、“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8、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性器官迅速发育是突出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 3、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5、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6、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钙: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成人: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呆小症 7、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题(1) 一、选择题 1、蜻蜓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比完全变态少了一个什么时期()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解决不孕症,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了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1997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3、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它的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应是() A、30对 B、15对 C、15条 D、30条 4、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基因数和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D.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的() A.后代易得传染病 B.后代都回得遗传病 C.后代存活率很低 D.后代得遗传病的机率增加 6、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 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的Bb的患病者, 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 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A. 25% B. 50 C. 75% D. 全部 7、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8、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9、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10、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