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

统计

统计
统计

单元三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D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

B.总体指标

C.一总体与它总体

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D )

A.组中值

B.组距

C.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列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D )

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组中值

D.组距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平行分组

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B )

A .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 )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二者兼而有之

D.二者都不是

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

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

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

和组数( D )

A.没有关系

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C )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

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

11.用离散变量做分组标志,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B )

A.重合

B.间断

C.不相等

D.相等

12.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B )

A.710

B.260

C.1560

D.3480

13.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 )

A.组中值

B.组平均数

C.组距

D.组数

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C )

A.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

15.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 B )

A.单项式分组

B.组距式分组

C.既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又可以是组距式分组

D.以上均不对

16.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

A.260

B.215

C.230

D.285

18.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C )

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19.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C )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

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

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20.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 B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

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

21.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则( C )

A.与上线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22.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C )

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

23.将某地区30个商店按零售额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 C )

A.零售额

B.商店数

C.各组的零售额

D.各组的商店数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它( ABDE )

A.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中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的

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

2.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BD )

A.按性别分组

B.按年龄分组

C.按文化程度分组

D.按收入水平分组

E.按居住地区分组

3.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的类型为( BCD )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职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100

5 10 20 15

合计50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组数数列

D.不等距数列

E.等距数列

4.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 ABE )

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

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C.此类数列只能是等距数列,不可能采用异距数列

D.各组的上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一组

E.各组的下限分别是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

5.某地区2005~2007年粮食产量如表所示:

年份2005 2006 2007

粮食总产量(万公顷)

粮食作物耕地面积(万亩)亩产(公斤/亩)11130

41

271.5

1240

42

267.6

11280

41

275.1

该表属于( ADE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调查表

D.分析表

E.时间序列表

6.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BCD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企业按产值分组

C.企业按工人数分组

D.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7.统计分组是( AC )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D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

9.下面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BCE )

A.工厂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10.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ABCD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和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11.企业事业单位报送统计资料的组织形式有( ABCDE )

A.邮寄报送

B.电话报送

C.计算机远程传输

D.使用磁介质报送

E.网上直报

12.选择分组标志应考虑( ABC )

A.研究目的与任务

B.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

C.现象所处历史

条件与经济条件 D.与过去的分组标志一致 E.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13.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ADE )

A.组中值=(上限+下限)÷2

B.组中值=上限+下限÷2

C.组中值=上限÷2+下限

D.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

E.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14.将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个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E )

A.某学生的成绩如果是80分,它应归入70-80分这一组

B.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

C.相邻组组限是重叠的

D.第三组组中值为75

E.它属于等距分组

15.在某厂工人按日产量(件)分组的变量数列中,下面正确的说法有

( ABCDE )

A.“日产量”是分组的数量标志

B.各组工人的日产量数值时变量值或标志值

C.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

D.各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

E.分组变量是离散变量

16.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 ABE )

A.调查表

B.汇总表

C.简单表

D.复合分组表

E.分析表

16.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 ABC )

A.分组

B.汇总

C.编制统计图表

D.计算机录入

E.计算指标值三.判断题

1.统计整理仅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一步。(√)

3.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的依据。(√)

4.根据数量标志下的各变量值,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现象性质上的差异。(×)

5.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为频数。(×)

6.某一变量分为两组: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7.用组中值可近似地表示一组中各个体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8.用统计表表示次数分布,各组频率相加之和应等于100%。(√)

9.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10.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间统计资

料的差异性。(√)

11.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

分组。(×)

1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4.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

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5.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分组,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析。(×)

16.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17.将统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18.平行分组体系是要按照主要标志和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多次分组。(×)

19.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标志进行的分组。(×)

20.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织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21.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关系。(×)

22.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

23.在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果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本组。(×)

24.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前者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后者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25.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26.所谓统计分布,就是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和相应的频率。(×)

27.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28.统计汇总主要是计算标志总量。(×)

29.组距式分组中每组包含多个变量值。(√)

30.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31.在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32.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

33.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34.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

四.综合应用题

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6 12 12

14

15 18 22 8

合计107

(1)上述数列属于( AD )

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2)上述数列中的变量是( A )

A.日产量

B.工人数

C.日产量的具体数值

D.工人数的具体数值(3)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 B )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分组标志

(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C )

A.6 12 12 14 15 18 22 8

B.55 65 75 85 95 105 115 125

C.6% 11% 11% 13% 14% 17% 21% 7%

D.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2.为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

分数人数

60分以下60-70 70-80 80-90 90分以上18 52 73 44 13

合计200 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的行为属于( C )

A.统计资料

B.统计学

C.统计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题干中的数列属于( D )

A.单项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3)题干中的人数是( B )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频率

(4)题干中的变量是( A )

A.分数

B.人数

C.分数的具体数值

D.人数的具体数值(5)题干中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C )

A.18 52 73 44 13

B.0.18 0.52 0.73 0.44 0.13

C.0.09 0.26 0.365 0.22 0.065

D.9 26 36.5 22 6.5

(6)抽中的200人中有人考试成绩为80分,则应归入( B )

A.第三组

B.第四组

C.第三组或第四组均可以

D.第三组或第四组均不可以

(7)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所采用的抽样方式属于(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8)题干中所进行的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B )

A.北京市2010年所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B.北京市2010年所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C.北京市2010年每一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D.北京市2010年每一个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9)题干中所抽取的200人构成一个( B )

A.总体

B.样本

C.总体单位

D.样本单位(10)题干中分组数列的全距是( C )

A.30

B.40

C.50

D.60

excel2010应用统计数据案例回归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回归分析

专业班级:333 姓名:#### 学号:#####实验日期: 33###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相关系数的求解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回归分析工具进行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相关系数的计算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实验过程: 1、利用图表进行回归分析 ①打开“饭店”工作表 ②插入“图表”,选择XY散点图。 ③在数据区域中输入B2:C11,选择“系列产生在——列”,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打开“图例”页面,取消图例,省略标题。 ⑤单击“完成”按钮。 ⑥点击“趋势线”选项,选择“线性”选项,Excel将显示一条拟合数据点的直线。 ⑦打开“选项”页面,在对话框下部选择“显示公式”与“显示R平方根”选项,单击“确定”按钮,便得到趋势回归图。

⑦打开“选项”页面,在对话框下部选择“显示公式”与“显示R平方根”选项,单击“确定”按钮,便得到趋势回归图。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 实验日期:##### 2、利用工作表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①打开“简单线性回归、xls”工作簿,选择“成本产 量”工作表。 ②在单元格A19、A20、A21与A22中分别输入“截距 b0”、“斜率b1”、“估计标准误差”与“测定系 数” 。 ③在单元格B19中输入公 式:“=INTERCEPT(C2:C15,B2:B15)” ,单击回车键。 ④在单元格B20中输入公式: “=SLOPE(C2:C15,B2:B15)”,单击回车键。 ⑤在单元格B21中输入公式: “=STEYX(C2:C15,B2:B15)”,单击回车键。 ⑥在单元格B22中输入公式: “=RSQ(C2:C15,B2:B15)”,单击回车键。 3、Excel 回归分析工具 ①打开“简单线性回归、xls”工作簿,选择“住房”工作表。 ②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 ③在“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回归”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回归”对话框。

浅谈我对统计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统计学的认识 摘要: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们对《统计学》的学习也来到了最后的阶段。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有很多感想,也有很多收获。虽然课程有些枯燥,但无疑的是,我们掌握了统计学这门实用的工具,在我们未来的人生中,也必将会运用这个工具,陪伴我们前行。 关键字; 科学统计计算机发展 一,对统计学的认识 在学习统计学之前,我一直把统计学看成另外一种数学——也就是文科生的梦靥。虽然在很多方面统计学和数学存在着紧密联系,例如统计中会用大量的数学工具,所以为了掌握它,你必须要复习一下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但是它和数学在某些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我看来,统计学更加地贴近实际,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紧密联系到它的现实意义,在统计过后,我们还必须理解分析出来的数据所具有的实际的经济意义,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整个统计的过程。希望在这个统计学的课程完成之后,在未来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中,我能够运用统计学的知识,提高我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及水平,让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统计学的概述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是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因此,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对于每一个数据而言,都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才可能从中获取信息。因此,统计学的研究依赖于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分析判断,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因为可以用各种方法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专题五 第1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解析版)

第1讲 统计与统计案【典例】 【要点提炼】 考点一 统计图表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频率=组距×频率 组距.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 3.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相等.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热点突出】 【典例】1 (1)(多选)(2020·新高考全国Ⅱ)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下面是某地连续11天复工复产指数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11天复工指数和复产指数均逐日增加 B .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 C .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增大都超过80% D .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 【答案】 CD (2)学校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阅读要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

据调查结果绘制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阅读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学生称为“阅读霸”,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抽样表明,该校约有一半学生为阅读霸 B.该校只有50名学生不喜欢阅读 C.该校只有50名学生喜欢阅读 D.抽样表明,该校有50名学生为阅读霸 【答案】 A 【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列下表: 阅读时间(分 钟) [0,10 )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抽样人数(名) 10 18 22 25 20 5 抽样100名学生中有50名为阅读霸,占一半,据此可判断该校约有一半学生为阅读霸. 易错提醒(1)对于给出的统计图表,一定要结合问题背景理解图表意义,不能似懂非懂.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坐标不要误以为频率. 【拓展训练】1 (1)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 ℃,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 统计学-——典型案例、问题和思想

经济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统计学 -基于典型案例、问题和思想 主讲林海明

第一章绪论 【引言】我们从如下9个重要事例,说明统计学有什么用。 事例1: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激烈的空战是英国抗击德国的空战,英军为了提高战斗力,急需找到英军战机空战中的危险区域加固钢板,统计学家瓦尔德用统计学方法找到了危险区域,英军用钢板加固了

这些危险区域,使英军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事例2:上世纪20-30年代,为了找到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道路,政治家毛泽东悟出了统计学的频数方法,用此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由此不屈不饶的奋斗,由弱变强,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发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事例3: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为了培养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研究型大学必须“植根于一种深刻的、永久性的核心:探索、调查和发现”。这说明了统计学中调查的重要性。 事例4:在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测度方

面,美国统计学家洛仑兹(1907)、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找到了统计学的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由此给出了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划分结果,为政府改进居民收入贫富不均的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事例5:二战后产品质量差的日本,以田口玄一为代表的质量管理学者用统计学方法找到了3σ质量管理原则,用其大幅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其产品畅销海内外,

日本因此成为当时的第二经济强国。该学科现已发展到了6σ质量管理原则。 事例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卫国战争中,专家们用英国统计学家费歇尔(1 925)的最大似然法、无偏性,帮助苏军破解了德军坦克产量的军事秘密,由此苏军组织了充足的军事力量并联合盟军,打败了德军的疯狂进攻并占领了柏林。 事例7: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英国统

应用统计学案例——市场调查分析

市场调查分析案例 市场调查分析是市场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调查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是处于一种零散、模糊、浅显的状态,只有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才能使零散变为系统、模糊走向清晰、浅显发展为深刻,分析研究其规律性,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目的,为准确的市场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为调查者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市场调查分析的原则:从全部事实出发,坚持事实求实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必须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分析问题; 市场调查分析方法:单变量统计量分析、单变量频数分析、多变量统计量分析、多变量频数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等。 案例:某市家用汽车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案例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车消费人群的职业层次正在从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向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转移,汽车正从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转变为能够被更多普通家庭所接受的交通工具。了解该市家用汽车消费者的构成、消费者购买时对汽车的关注因素、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满意程度等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活动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根据整理资料分析如下。 一、消费者构成分析 1 、有车用户家庭月收入分析

5000元以上8.69 100.00 目前该市有车用户家庭月收入在2000?3000元间的最多;有车用户平均月收入为2914.55元,与该市民平均月收入相比,有车用户普遍属于收入较高人群。61.96%的有车用户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属于高收入人群中的中低收入档次。因此,目前该市用户的需求一般是每辆10?15万元的经济车型。 2、有车用户家庭结构分析 表2: 有车用户家庭结构 Di nk家庭(double in come no kid ),即夫妻二人无小孩的家庭,占有车家 庭的比重大,为36.96%。其家庭收入较高,负担较轻、支付能力较强,文化层次高、观念前卫,因此Dink家庭成为有车族中最为重要的家庭结构模式。核心家庭,即夫妻二人加上小孩的家庭,比重为34.78%。核心家庭是当前社会中最普遍的家庭结构模式,因此比重较高不足为奇。联合家庭,即与父母同住的家庭, 仅有8.70%。单身族占17.39%,这部分人个人收入高,且时尚前卫,在有车用户中占据一定比重。另外已婚用户比重达到了81.5%,而未婚用户仅为18.5%。 3、有车用户职业分析 调查显示有29%勺消费者在企业工作,20%勺消费者是公务员,另外还有自由职业者、机关工作人员和教师等。目前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包括私营业主、高级主管、白领阶层仍是最主要的汽车使用者。而自由职业者由于收入较高及其工作性质,也在有车族中占据了较 高比重。详见图1。

浅析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陈珊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质量管理对经济建设的保障作用,这就要求抓好质量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本文简单说明中国现存在的问题和为什么质量如此重要的原因。接着回顾质量管理简史,提出了二十世纪以来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对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目的与意义简单说明,作现代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做了举例,对并且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了产品质量提升的方法和我国商业企业产品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质量统计方法企业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重要性 (一)问题的由来 问题红心蛋刀地沟油,从度大米到皮革奶,从双汇火腿肠“瘦肉精”刀沪上盛禄食品分公司“染色馒头”,五花八门的问题食品层出不穷,连绵不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监管体系中存在盲区,无疑是一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零售商一旦发生伪产品或欺诈等行为将面临数百万乃至倾家荡产的巨额惩罚。食品安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损害国家形象。故质量对人民,企业乃至国家起着至关重要你的重要。 (二)质量的重要性 1.人类生活需要质量大堤的保护 人类生活需要质量大堤的保护,一旦质量大堤崩溃,劣质产品和服务的洪水猛兽就将危及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命。衣被难以御寒,食物不充饥,住所危及安全,车辆可以倾斜,飞机失事煤矿爆炸……这种质量低劣造成伤害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的事件,打开每天的报纸总能看到,它让我们深思“质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人类的生活只有依托质量才能得以提升。我国已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协调,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如果没有质量大堤的保护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只有质量理念全面更新,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文化不断普及,才能推进质量工作的全面加强和质量成果的极大涌现。于是,人们可以在冠以“质量城市”、“质量生活”、“质量乡村”。称号的质量环境中,享受现代质量文明带来的生活乐趣,这样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大幅度提高。 2 企业发展需要质量工作的支撑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开发和生产。一个企业没有产品和服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经营活动必将停止。因此,产品策略一直是一个企业营销策略中最为核心、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策略。然而产品质量的核心又在于“产品” 的质量,这种质量体现在产品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更准确的说,这种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应能超越竞争者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种物质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产品的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的统一和综合。日本经济强盛的成功之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学习和研究,究其原因,质量是核心。

谈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应用

谈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王清华 摘要: 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统计技术的应用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统计技术统计过程控制 Abstract: Enterprise’s quality management i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All the departments and staff are of one mind, and combining professional skills,management,statistics,and mentality education together to establish the complete quality system which includes research, design,manufacture, and service.That will use our human resource,material resource,financial recourse,and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to provide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 that reach the requirements and customers' anticipation.The statistics technology will be significant to the practic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 Quality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Statistics Technology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训练:专题七 第3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

第3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 考情解读 1.该部分常考内容:样本数字特征的计算、各种统计图表、线性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等;有时也会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如概率与统计交汇等.2.从考查形式上来看,大部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时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也会出现解答题,都属于中、低档题. 1.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特点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较少. (2)系统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中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3)分层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适用范围: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2.常用的统计图表 (1)频率分布直方图 ①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频率 组距 =频率; ②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③小长方形的高=频率组距,所有小长方形的高的和为1 组距. (2)茎叶图 在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 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方差:s 2=1 n [(x 1-x )2+(x 2-x )2+…+(x n -x )2]. 标准差: s = 1 n [(x 1-x )2+(x 2-x )2+…+(x n -x )2]. 4.变量的相关性与最小二乘法 (1)相关关系的概念、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 (2)最小二乘法:对于给定的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通过求Q =∑i =1 n (y i -a -bx i )2 最小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b ^ x +a ^ 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5.独立性检验 对于取值分别是{x 1,x 2}和{y 1,y 2}的分类变量X 和Y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是 则K 2 (χ2 )=n (ad -bc )2 (a +b )(c +d )(a +c )(b +d )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 热点一 抽样方法 例1 (1)(2013·陕西)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A .11 B .12 C .13 D .14 (2)(2014·石家庄高三调研)某学校共有师生3 2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60的样本,已知从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50,那么该学校的教师人数是________. 思维启迪 (1)系统抽样时需要抽取几个个体,样本就分成几组,且抽取号码的间隔相同;(2)分层抽样最重要的是各层的比例. 答案 (1)B (2)200 解析 (1)由840 42=20,即每20人抽取1人,所以抽取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720-48020=240 20 =12. (2)本题属于分层抽样,设该学校的教师人数为x ,所以1603 200=160-150 x ,所以x =200.

[高考专项训练]统计与统计案例

[高考专项训练]统计与统计案例

小题押题16—14??统计与统计案例 卷别年 份 考题位 置 考查内 容 命题规律分析 全 国卷Ⅱ201 5 选择题 第3题 条形图、 两变量 间的相 关性 统计与统计案 例部分,抽样方法考 查较少,且考查时题 目较简单;回归分析 与独立性检验在客 观题中单独考查时 较少;随机抽样、用 样本估计总体以及 全国卷Ⅲ201 7 选择题 第3题 折线图 的应用201 6 选择题 第4题 统计图 表的应

用 变量的相关性是命 题热点,难度较低. 江苏 201 8 第3题 平均数、茎叶图 考查点一 抽样方法 1.(2015·北京高考)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 类别 人 数

老年 教师 900 中年教师 1 800 青年教师 1 600 合计 4 300 A.90B.100 C.180 D.300 解析:选C设该样本中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x,由题意及分层抽样的特点得 x 900= 320 1 600,解 得x=180. 2.(2015·四川高考)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抽签法B.系统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D.随机数法 解析:选C根据年级不同产生差异及按人数比例抽取易知应为分层抽样法. 3.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 A.89 B.91 C.90 D.900 解析:选C考察平均数的计算与茎叶图的转换关系 考查点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4.(2017·全国卷Ⅰ)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

浅谈统计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浅谈统计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周瑜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刘磊【】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摘要通过对食品企业中统计技术的运用实例对直方图,柏拉图以及控制图的应用做出简单阐述,并对其如何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利用和结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探讨,说明食品企业中运用统计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统计技术食品企业结合应用 , , , . : 统计技术在我国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大多数食品企业管理者,仍习惯于传统式的经验管理方式,特别在食品行业人员工资待遇及素质偏低的情况下,由于统计技术的数据性和繁复工作的印象而让企业员工本能的拒绝。所以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有着比较丰富经验的员工好像总能抓住其矛盾,类似于设备陈旧,原料不合格或操作不当等原因来作为过程偏离的主要原因。忙碌的管理者也会比较倾向于接受这样的经验处理。而殊不知其实在经验的领导和归纳下,再加以数据收集的统计工作,更为严谨的分析结果就能够成为组织决策的有力根据。 发展食品行业中统计技术应用的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更多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被推出,大量的食品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被设立来促进食品安全目标的落实。在此大环境下,再利用经验或者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会显得力不从心。同时,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必然与较低的产品质量水平相对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逐渐萎缩,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口碑决定着食品企业的生存空间。转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统计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企业和其管理者认识到统计技术在预测未来和推断总体质量水平,预防差错和缺陷产生,控制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应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开展统计技术应用的准备工作 其流程参见图一 图统计技术的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某调料生产厂家对其生产的水煮鱼调料内包装的质量有具体要求:调料净含量≥。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内包装封袋后的质量检验中发现其净含量的数值大致分布在之间,有些小于的产品被作废,大于的包装显得浪费,如果内包装的质量能够稳定在之间,则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酱料的损耗,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并稳定流程。 其工艺流程能被简单的描述成如下图示: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数学: 专题十五 统计、统计案例

专题十五 ? ?? 统计、统计案例 [题组全练]

1.(2018·石家庄模拟)某校高一年级有男生560人,女生4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40的样本,则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 A.80B.120 C.160 D.240 解析:选A因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560∶420=4∶3,样本容量为140,所以应该 抽取男生的人数为140× 4 4+3 =80,故选A. 2.(2018·南宁模拟)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A.100,20 B.200,20 C.200,10 D.100,10 解析:选B由题图甲可知学生总人数是10 000,样本容量为10 000×2%=200,抽取的高中生人数是2 000×2%=40,由题图乙可知高中生的近视率为50%,所以高中生的近视人数为40×50%=20,故选 B. 3.从30个个体(编号为00~29)中抽取10个样本,现给出某随机数表的第11行到第15行(见下表),如果某人选取第12行的第6列和第7列中的数作为第一个数并且由此数向右读,则选取的前4个的号码分别为() 92644607202139207766381732561640 5858 7766 3170 0500 2593 0545 5370 7814 2889 6628 6757 8231 1589 0062 0047 3815 5131 8186 3709 4521 6665 5325 5383 2702 9055 7196 2172 3207 1114 1384 4359 4488 A.76,63,17,00B.16,00,02,30 C.17,00,02,25 D.17,00,02,07 解析:选D在随机数表中,将处于00~29的号码选出,满足要求的前4个号码为17,00,02,07. 4.(2019届高三.南昌调研)某校高三(2)班现有64名学生,随机编号为0,1,2, (63) 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8组,组号依次为1,2,3,…,8.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8

统计和统计案例(教师版)

高三 年级 数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梳理 1.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特点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较少. (2)系统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中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3)分层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适用范围: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2.常用的统计图表 (1)频率分布直方图 ①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频率 组距 =频率; ②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③小长方形的高=频率组距,所有小长方形的高的和为1 组距. (2)茎叶图 在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 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方差:s 2=1 n [(x 1-x )2+(x 2-x )2+…+(x n -x )2].

标准差: s = 1 n [(x 1-x )2+(x 2-x )2+…+(x n -x )2]. 4.独立性检验 对于取值分别是{x 1,x 2}和{y 1,y 2}的分类变量X 和Y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是 则K 2 (χ2 )=n (ad -bc )2 (a +b )(c +d )(a +c )(b +d )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 第二部分 考点解析 热点一 抽样方法 例1 (1)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A .11 B .12 C .13 D .14 (2)某学校共有师生3 2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60的样本,已知从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50,那么该学校的教师人数是________. 思维启迪 (1)系统抽样时需要抽取几个个体,样本就分成几组,且抽取号码的间隔相同;(2)分层抽样最重要的是各层的比例. 答案 (1)B (2)200 解析 (1)由840 42=20,即每20人抽取1人,所以抽取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720-48020=24020=12. (2)本题属于分层抽样,设该学校的教师人数为x ,所以 1603 200=160-150 x ,所以x =200. 思维升华 (1)随机抽样各种方法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被抽到的各个号码间隔相同;分层抽样满足:各层抽取的比例都等于样本容量在总体容量中的比例. (1)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人数为495,493,482,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9人 做问卷调查,将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依次随机按1,2,3,…,1 470编号,若第1组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号码为23,则高二应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A .15 B .16 C .17 D .18 (2)(2014·广东)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①和图②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

应用统计学案例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撰写: 一、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确定统计调查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依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及需要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所组成的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我们在调查中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个具体的承担者。 3、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1)调查课题如何转化为调查内容调查课题转化为调查内容是把已经确定了的调查课题进行概念化和具体化。 (2)调查内容如何转化为调查表如何把调查内容设计为调查表,这一问题会在下一章中专门介绍。 4、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 5、调查项目定价与预算 6、统计数据分析方案 7、其他内容 包括确定调查时间,安排调查进度,确定提交报告的方式,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等。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撰写 1、统计调查方案的格式 包括摘要、前言、统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调查采用方式和方法、调查进度安排和有关经费开支预算、附件等部分。 2、撰写统计调查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1)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上述1—7 部分的内容均应涉及,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统计调查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调查课题的背景的深刻认识上。 (3)统计调查方案要尽量做到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4)统计调查方案的格式方面可以灵活,不一定要采用固定格式。 (5)统计调查方案的书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起草与撰写应由课题的负责人来完成。

三、统计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统计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指从逻辑的层面对统计调查方案进行把关,考察其是否符合逻辑和情 理。 2、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是指通过组织一些具有丰富市场调查经验的人士,对设计出来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初步研究和判断,以说明统计调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试点调查法 试点调查法是通过在小范围内选择部分单位进行试点调查,对统计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检验,以说明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的方法。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模拟实施统计调查方案的模拟实施是只对那些调查内容很重要,调查规模又很大的调查项目才采用模拟调查,并不是所有的统计调查方案都需要进模拟调查。模拟调查的形式很多,如客户论证会和专家评审会等形式。 (三)统计调查方案的总体评价统计调查方案的总体评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但是,一般情况下,对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评价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统计调查方案是否体现调查目的和要求;统计调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统计调查方案是否科学和完整;统计调查方案是否具有调查质量高、效果好。 ▲案例:湘潭大学单放机市场调查计划书 一、前言 单放机——又称随身听,是一种集娱乐性和学习性于一体的小型电器,因其方便实用而在大学校园内广为流行。目前各高校都大力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湘潭大学已经把学生英语能否过四级和学位证挂钩,为了练好听力,湘大学子几乎人人都需要单方机,市场容量巨大。 为配合某单放机产品扩大在湘大的市场占有率,评估湘大单放机行销环境,制定响应的营销策略,预先进行湘大单放机市场调查大有必要。 本次市场调查将围绕市场环境、消费者、竞争者为中心来进行。 二、统计调查目的和任务 要求详细了解湘大单放机市场各方面情况,为该产品在湘大的扩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提供依据,特撰写此市场调研计划书。

浅谈统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浅谈统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统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下,统计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建设,以满足工作需要,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统计单位要注重统计人员能力的提高,如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业务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励人们学习的热情,持续提高自身素质。此外,统计人员自身也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来满足当下统计工作的的要求,如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通过参加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在培训中要特别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培训,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会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充分发挥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以上方式,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使他们紧跟当前形势,转变自身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并接受新生事物,从而更好地做好统计工作。 二、在工作中要依法办事,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统计法律工作,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工作中实事求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不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基层调查工作、分析统计工作、撰寫统计报告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三、保证统计服务质量,做到及时、全面 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统计基础工作,保证数据的全面性,收回的统计资料要及时分类整理,做到数据清晰明了,保证任何时候查看都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服务,避免因数据的缺失而耽误工作。在整理资料时,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做统计分析工作,目前很多工作人员还沿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耗费人力物力,还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因此,统计人员必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做好统计分析工作,通过输入数据来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并重视统计报告撰写工作,以数据为基础,写出有深度、有高度的报告,做好领导部门的参谋,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四、承担好上下服务的职能,保证上通下达

统计案例分析典型例题

统计案例分析及典型例题 §抽样方法 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取其中200个零件并测量了其长度,在这个问题中,总体的一个样本是 . 答案 200个零件的长度 2.某城区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家庭共计2 004户,其中农民家庭1 600户,工人家庭303户,现要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可以用到下列抽样方法: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中的 . 答案①②③ 3.某企业共有职工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9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30的样本,则抽取的各职称的人数分别为 . 答案3,9,18 4.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其相应产品数量之比为2∶3∶5,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型号产品有16件,那么此样本的容量n= . 答案80 例1某大学为了支援我国西部教育事业,决定从2007应届毕业生报名的18名志愿者中,选取6人组成志愿小组.请 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设计抽样方案. 解抽签法: 第一步:将18名志愿者编号,编号为1,2,3, (18) 第二步:将18个号码分别写在18张外形完全相同的纸条上,并揉成团,制成号签; 第三步:将18个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充分搅匀; 第四步:从盒子中逐个抽取6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编号; 基础自测

第五步:所得号码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 随机数表法: 第一步:将18名志愿者编号,编号为01,02,03, (18)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作为开始,按任意方向读数,比如第8行第29列的数7开始,向右读; 第三步:从数7开始,向右读,每次取两位,凡不在01—18中的数,或已读过的数,都跳过去不作记录,依次可得到12,07,15,13,02,09. 第四步:找出以上号码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 例2 某工厂有1 003名工人,从中抽取10人参加体检,试用系统抽样进行具体实施. 解 (1)将每个人随机编一个号由0001至1003. (2)利用随机数法找到3个号将这3名工人剔除. (3)将剩余的1 000名工人重新随机编号由0001至1000. (4)分段,取间隔k= 10 0001=100将总体均分为10段,每段含100个工人. (5)从第一段即为0001号到0100号中随机抽取一个号l. (6)按编号将l ,100+l ,200+l,…,900+l 共10个号码选出,这10个号码所对应的工人组成样本. 例3 (14分)某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中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 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解 应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3分 过程如下: (1)将3万人分为五层,其中一个乡镇为一层. 5分 (2)按照样本容量的比例随机抽取各乡镇应抽取的样本. 300×153=60(人);300× 15 2 =40(人); 300×155=100(人);300×15 2=40(人); 300× 15 3=60(人), 10分 因此各乡镇抽取人数分别为60人,40人,100人,40人,60人. 12分 (3)将300人组到一起即得到一个样本. 1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