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6月22日批准设立。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主要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位于蒲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是庆阳市最大水库,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均质水坝。庆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1402.8亿吨)。全市油气资源总量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7%;煤炭预测储量占甘肃省的97%,已探明储量123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是国家建设中的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和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庆阳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白瓜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黄花菜生产量和杏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40%以上。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森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境内面积达760多万亩,是陇东的“天然水库”和“绿色屏障”。庆阳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原;“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以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评选的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庆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存两点”的重要地位。1927年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庆阳战斗和生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5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8亿元,小口径收入达到30亿元,粮食总产量127.71万吨,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354.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地理位置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45′~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东部与陕西省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接壤﹔北部和陕西省吴起、定边县以及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交界﹔南部跟本省的平凉、泾川县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连接。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庆阳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庆阳还是一片汪洋。到中生代,陆地逐渐隆起,这里便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一个湖盆,史称鄂尔多斯盆地,包括现在陕、甘、宁、蒙毗邻的广大地区。到

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湖泊、沼泽慢慢消失,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进入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切割,形成了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

自然地貌

庆阳大部分土地属泾河流域,北部少部分属于宁夏诸河流域,东部子午岭的林镇、太白一带为北洛河的葫芦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西有六盘山,北有羊圈山,东有子午岭,状如簸箕,故有“陇东盆地”之称。其中,原面占总土地面积的9.5%,川台地占1.6%,沟壑占38.5%,丘陵占50.4%。在丘陵面积中,低山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18.3%,丘陵沟壑占总土地面积的32.1%,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3%。境内自然地貌可分为中南部黄土高源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海拔相对高差1197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2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中南部平均海拔1400米,有数10条原面,自然景观奇特。其中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大原有12条,最大的董志原总面积136万亩,平畴沃野,广袤无垠,土层深厚,质地松软,是农作物主产区。西北部海拔为1500~2000米,黄土丘陵绵延起伏,总面积7547平方公里,土地辽阔,为半农半牧区。东部纵跨南北的子午岭,海拔约1500~1700米,总面积4187平方公里,山势巍峨壮美,风光秀丽宜人,森林茂密,苍翠起伏,为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和水源涵养林区,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

陇东黄土高原

甘肃境内的黄土高原分布在省境东部和中部,西起乌鞘岭,东至子午岭,北界陕北、宁夏,濒临毛乌素沙漠,南邻秦岭,面积10万平方公里。以陇山(即六盘山)为界,分为陇东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陇东黄土高原南北长230~260公里,东西宽150~195公里,面积3.3万平方公里,包括庆阳和平凉两市大部分地区。地表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受下伏古地形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一般海拔1400~1500米,黄土厚度南部大于北部,为150~180米。受泾河及其支流洪河、茹河、蒲河、马莲河切割,多为面积不等的黄土原和黄土梁。保存完好的原面有董志原、早胜原、和盛原、玉都原、什字原、屯字原等。原面宽展,便于机耕,为陇东粮仓。高地为大原,大原也称太原,是对陇东一带黄土高原的总称,董志原历史上曾称大原、太原、太昌原。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周穆王安五戎于大原,即陇东高原。

原面分布

庆阳原面总面积2586平方公里(折合387.44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9.52%,其中耕地面积有253.47万亩。原面中,董志、早胜、宫河、西华池、屯字、平泉、盘克、孟坝、临泾、永和、春荣、新集等12条大原有2368.4平方公里,南庄、长城、金村、月明、三嘉、张巨、上里、八珠等8条小原为55.6平方公里,其它残原总面积仅为160平方公里。

董志原

董志原位于庆阳市中南部,在泾河北岸、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汉代称彭池原、彭原,唐代称安化原,清同治年间称董志原。是陇东黄土高原中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的一块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董志原东临马莲河,西界蒲河,北起土桥,南抵泾河。面积910平方公里,占庆阳市12条大原面积的45%,南北最长处110公里,东西最宽处50公里。黄土层厚度达150~200米。海拔高度在885~1540米之间,年降水量在500~550毫米之间,涉及庆城县、宁县、合水县、西峰区4县(区)的21个乡镇。地势北高南低,原面平展,一般坡度1°~5°,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3℃,年降水量562毫米。总耕地面积136万亩,大部为旱作农业区。董志原腹地的西峰区是庆阳市党、政、

军机关所在地及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远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在春秋时为义渠国。秦穆公灭十二国称霸西戎,曾会西北的戎族首领于董志原,今西峰南郊的秦霸岭就由此而得名。秦始皇北巡,复修“萧关”古道(又称回中古道),经董志原入环县萧关。汉时,董志原曾置彭阳县,唐置彭原县(今西峰区的彭原乡)。安史之乱,肃宗曾在此地与李密、郭子仪共谋讨逆兴唐大事。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安化县,董志原一度称安化原。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在今董志乡政府处置董志分县。

董志原是庆阳市的主要农业区,盛产冬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和油料等,是“陇东粮仓”的中心地带,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边”之说。进入21世纪,董志原发现大油田。

董志原的历史文化遗存颇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四大石窟之一的北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南佐疙瘩渠遗址,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肖金宋代砖塔,全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典范——南小河沟,有库容近5亿立方米的巴家嘴水库以及小崆峒山、老洞山和公刘庙等诸多旅游景区(点)。

水资源总量

庆阳市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水资源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显著,地下水资源主要位于中生带地层(下白垩系),地表水资源则以马莲河、泾河与蒲河为主。庆阳市多年平均的水资源总量为14.51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7.801亿立方米,入境水6.710亿立方米。庆阳原区黄土层孔隙中的潜水量相对丰富,原区潜水动态储量为0.3714亿立方米。自然降水既是庆阳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水资源的唯一补充。

河流

庆阳市属黄河流域,共有四大水系分别从不同方向注入黄河,北部有苦水、清水二水系,东部为洛河水系,其余均为泾河水系。市内主要河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还有3.3万多条支、毛沟。泾河水系流域面积最大,苦水河流域面积最小。泾河五大支流中,以马莲河最大,四郎河最小。年平均总流量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12条主要原区的潜水静储量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亿立方米。

在泾河、洛河、苦水河、清水河四大水系中,泾河水系流域面积为2385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7.96%;洛河水系流域面积233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7%;清水河流域面积65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7%;苦水河流域面积2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

泾河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全长455.1公里。干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宁夏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宁夏固原大弯镇。东流经甘肃平凉、泾川、于宁县长庆桥镇入庆阳境内(干流在市境内长约30公里)。经正宁县周家乡处境流入陕西长武县,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流入关中平原,于高陵陈家滩与渭河汇合。泾河支流众多,主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马拦河、泔河等,在庆阳境内主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潘阳涧、朱家涧、无日天沟、四郎河、王家河等8条较大支流。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地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庆阳市泾河流域面积为23556平方公里,泾河流经庆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39亿立方米。

马莲河

古称皇涧,汉代称泥水,北魏称马岭河,唐代因马岭水和白马水两大支流于

庆城南汇合,而将城南以下称马连河,今称马莲河。马莲河之马岭水为其主流,上游称环江。马莲河发源于宁夏麻黄山,全长366公里(庆阳市内长344公里),是庆阳市第一大河。总落差622米,分东西两大川,与庆城县城南会合,流经庆阳市境环县、华池、庆城、合水、宁县五县,由宁县政平汇入泾河。泾河支流主要有环江(马岭河)、柔远河、合水河、固城河、湘乐河、九龙河等。干流庆城至政平段长110公里,落差158米,平均比降1/700。马莲河流域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庆阳市内达1.69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8.6%。流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黄土发育,沟壑纵横,水系不对称。西川有西北流向东南,支流多在右岸﹔东川流向西南,支流多在左岸,五条较大的支流均在庆城以下,左岸有合水川、固城川、湘乐川、九龙川,右岸有赵家川。西川洪德至庆城河谷开阔,干流狭窄,川台地主要分布在西川及庆城以下各支流。流域内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流域面积的60%,高原沟壑区占30.8%,子午岭林区占9.2%。径流小、泥沙大,多年平均流量为14.1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4.47亿立方米;马莲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34亿吨,平均输沙率4240公升/秒,平均含沙量294公斤/立方米,是一条水量小而含沙量大的多泥沙河流。

蒲河

古野王村为清水,因两岸多生蒲草而得名蒲河。是庆阳市第二大河。蒲河是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庆阳市环县苗儿掌,由西北流向东南。于宁县长庆桥镇宋家坡附近野王村流入泾河,全长175公里,流域面积7443平方公里,其中巴家嘴以上3522平方公里,在庆阳市的流域面积为4641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62.4%。其中:高原沟壑区占43%,丘陵沟壑区占46%,掌地丘陵占10%,石质山区占1%。流域内沟壑纵横,有大小支沟9300多条,主要有米家川、白家川、康家河、大黑河、小黑河和茹河等,干流巴家嘴以上河床狭窄,仅有零星川台地,下游河床较宽,川台地较多,地质状况主要是黄土覆盖(一般在30米以上)。该流域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两个省9个县,涉及庆阳市的有环县、庆城、镇原和宁县。径流小,沙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428亿立方米,其中庆阳市自产水1.658亿立方米、区外入境水0.77亿立方米。蒲河也是一条水量小而含沙量大的多泥沙河流,多年平均流量7.7立方米/秒,平均含沙量236升/立方米。但蒲河的水质较好,是庆阳市城区主要供水水源。

气候特点

庆阳市深居内陆,又受青藏高原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温带半湿润、半干燥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冬夏寒暑交替。东部温凉较湿润,中南部温和较干燥,西北部温凉干燥。近50年来,全市具有春旱、温度变化大,夏短、降雨量集中,秋湿、气温下降快,冬长、降雨量稀少的四季气候变化特点。多年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干夏湿,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蒸发量大;虽表现雨热同季,温差较大,但光、热、水年内分配不均,尤其是降水年际变化大,大部分集中分布在7、8、9三个月,降水量一般在全年降水总量的58.5%。

热量

受季风性和偏冬性气候特征影响,庆阳市有明显的气候年型特征和春干暖、秋湿凉气候特点,气温变化基本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春秋舒适变温快,夏季短促气温高。1951~198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在7~10℃之间,地理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但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温分布极为复杂,等温线比较曲折,环县北部因地势较高年平均气温在7℃以下。庆阳每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6~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1~2月。庆阳气温年较差26~29.1℃,从南向北逐渐增大,并随海拔增高而减小。平均气温日较差9.7~16.4℃,最大

日较差为23.2~34.7℃。温度日较差大,有利营养物质积累和品质提高,并可弥补积温不足的弱点。同时, ≥0℃和≥10℃的年积温也是作物区划、品种选择必须考虑的重要气象指标。多年来全市气温年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冬寒、夏热、温差大,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地方在-20℃以下,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全市各地均在35℃以上。

光照

庆阳光能丰富,日照充足,各地日照时数全年平均在2250~2600小时之间(其中:日均气温≥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800~2000小时,日均气温≥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200~18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8%,太阳辐射123.5~145.6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9%。日照时数地域分布和太阳照射一样,西北部多,东南部少﹔其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秋季最少,由此不难了解庆阳尽管在温、湿度条件上略有逊色,但在光照方面却比较优越。庆阳市的净辐射观测工作开始于2003年,年平均净辐射173兆焦耳/平方米﹔春季多晴天少云,辐射最强,净辐射量达56兆焦耳/平方米,占年净辐射总量32%﹔夏季光照虽强,但阴雨天气多,地面长波辐射也强,净辐射量仅为54兆焦耳/平方米,占年净辐射总量31%﹔秋季由于受连阴天气影响,净辐射量减至34兆焦耳/平方米,不足年净辐射量的20%﹔冬季太阳高度角最低,辐射时间短,净辐射量为29兆焦耳/平方米,不足年辐射总量的17%。净辐射年际变化类似于气温变化特征。

积温

常年≥10℃以上活动积温为3246℃·日,≥10℃以上有效积温为1512℃·日。4~9月平均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3060℃·日和1474℃·日,分别占全年94%和97%,能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6日,终日为10月16日,初终日间隔日数为186天。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与霜冻的终初日有很好对应关系,即稳定通过10℃的初日比晚霜结束日期早10天左右,稳定通过10℃的终日比早霜开始日期迟10天左右。

降水

降水是庆阳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1962~2007年,庆阳年平均降水量为426.6~615.4毫米。降水数量空间分布表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以正宁最多,环县最少。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自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一直表现差异较大,一般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到全年60%以上,而12、1、2三个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左右。1986~2007年的降水资料表明,降水时间分布差异依然较大, 最多年降水量663~869毫米(2003年), 最少年降水量258~411毫米(1995年)。春、夏、秋、冬各季降水分别为91毫米、278毫米、124毫米和15毫米,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8%、55%、24%、3%。庆阳北部地区属干旱半干旱过渡带,全年降水日数不足60天,且偏差大,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年份占10.2%,冬春连旱频率高达73.5%。由于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50%以上的地表径流以洪水形式出现,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初终霜日期

初霜平均始于秋季10月7日,晚霜平均结束于次年春季4月25日。近20年的平均无霜期为152~172天。

风速

年平均风速1.7米/秒。春季风速最大,为2.0米/秒;夏季次之,为1.8米/秒;秋、冬季风速最小,仅1.5米/秒。夏季以偏南风为最大,冬、春季则以西北风为最大,秋季风向比较零乱。全年以偏东风风速为最小。在空间分布上,除环县北部山区常年风速偏大,风能资源丰富外,一般原区风速大于山区,山区

大于川区。本市大风(瞬间风速≥17米/秒)日数较多,年平均达15站次。其中春季平均达9站次,占全年60%。大风受地形因素影响很大,庆城、环县大风日数最多,年平均4~7次,约占全市大风日数70%;华池大风日数最少,22年仅出现1次。

湿度

年平均绝对湿度8~10 Hpa(百帕),月、季分布规律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冬季最小,夏季最大。绝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相似,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相对湿度63%,且后半年大于前半年,均值分别为69%和56%。春、夏、秋、冬四季相对湿度分别为55%、68%、70%和57%。8~10月是全年最潮湿的季节,各月相对湿度在73%~75%之间;4~5月是全年最干燥的季节,各月相对湿度仅在52%~55%之间。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川区大于山原区,南部大于北部。

云量

年平均总云量5.3~6.2成, 8~9月云量最多,达6.8成,11月云量最少,平均4.1成。空间分布特征是:狭川区最多,董志原区最少。若规定以日平均低云量小于2成为晴天,大于8成为阴天,2~8成为昙天划分,则全市晴天日数为最多,为259天,占全年日数71%。昙天日数97天,占全年日数26%。阴天日数最少,为9天,比例不足3%。昙天和阴天主要集中在7~10月,晴天主要集中在冬季。低云量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相似。

净辐射

庆阳市净辐射观测始于2003年。年平均净辐射173MJ/M2(兆焦耳/平方米)。春季多晴天少云,辐射最强,净辐射量达56 MJ/M2,占年净辐射总量32%;夏季光照强度虽强,但阴雨天气多,地面长波辐射也强,净辐射量仅为54 MJ/M2,占年净辐射总量31%;秋季由于受连阴天气影响,净辐射量减至34 MJ/M2,不足年净辐射量的20%;冬季太阳高度角最低,辐射时间短,净辐射量29 MJ/M2,不足年辐射总量的17%。净辐射年际变化类似于气温变化特征

初终霜日期

初霜平均始于秋季10月7日,晚霜平均结束于次年春季4月25日。平均无霜期152~172天。

自然灾害

庆阳自然灾害比较频繁,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低温、大风和病虫鼠害等。据史料记载,庆阳各种自然灾害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明代初期的780

年之间,共发生旱、涝、霜、雹、风等灾害12次,频率为1.7%﹔在明代的276年间为20次,频率增加到7.2%﹔清代的267年间为48次,频率增加到18%﹔以上记录尽管不够完整,但灾害不断增加的趋势明显。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自庆阳有自然灾害发生及危害情况详细记载以来,在庆阳地域内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

干旱

由于庆阳降水量小,且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所以干旱出现频繁,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之说。干旱既是制约庆阳农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天气。近十几年干旱灾害连年发生,特别是春旱在北部环县、华池、镇原、庆城四县尤为严重,旱灾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据统计,环县旱期最长,曾多次出现过连续70~80天无降水的现象, 1982年11月~1983年2月和1991年6月~9月期间曾分别出现过86日和88日无降水的记载。近20年,庆阳市春旱和初夏旱屡屡发生,也先后遇到过1993~1995年的连续干旱、1995年的特大持续干旱、1999年的严重秋旱、2000年的严重伏旱、2001年的重旱(春旱和

伏旱)、2005年的春伏旱、2006的春伏连旱、2007年3月~5月的60多天连旱和2008年3月下旬~6月上旬的连续干旱。决定干旱形成的降水特征、空气湿度和蒸发量在庆阳的表现,据气象和水文资料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庆阳市连续多年降水量小于历年平均值,致使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1994~1995年,连续两年降水量偏少2成和4成,河川径流明显减少,诸多河道出现长时段干涸。旱情最严重的是1994年伏期到1995年初夏长达10个月的持续干旱,致使山坡林草枯死,农田大面积绝收,受灾面积达520万亩,是1949~1997年近50年中(除1959年、1962年外)庆阳最为严重的旱灾。

霜冻

庆阳气象灾害之一。在秋末及春季,由于冷空气侵袭以及地面热量损失快速而使气温降低,形成霜冻,霜冻属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重则可使作物死亡,颗粒无收,轻则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每年4、5、9、10

四个月,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会有霜冻发生,但由于地形与冷空气侵入的途径和强度不同,各次霜冻的强弱、范围和出现日期都有差别。霜期在庆阳南北相差较大,每年变化也较大。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0年来全市性霜冻年份出现的频率为23%,即不到五年就发生一次严重霜冻。按霜冻平均值来说,每年初期的变化,环县、华池、合水相差56天,正宁、西峰早晚相差58天,宁县早晚相差42天,镇原、太白早晚相差36天,庆城早晚相差35天。霜冻在庆阳北部地区发生次数最多,霜冻出现迟早表现为:春霜冻川区较山区结束早,秋霜冻川区较山区来的迟,无霜期川区比山区长。庆阳市平均无霜期为143~165天,最长曾出现过218天(正宁),最短只有109天(环县)。中南部平均无霜期160~170天,子午岭林区平均110~150天,北部地区平均为100~150天。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0月上旬,最早在9月3日。终霜日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最晚在6月3日。1986~2007年,庆阳市的初霜平均开始于秋季10月7日,而晚霜平均结束于翌年春季4月25日,平均无霜期为152~172天。2005年5月3日~4日凌晨,庆阳市出现了大范围天气降温过程,农作物遭霜冻损失严重,全市有225.57万亩农作物严重受冻,其中冬小麦93.56万亩,冬油菜13.06万亩,春播出苗农作物118.95万亩,胡麻、豆类、蔬菜、瓜菜基本绝收。2006年9月10日~12日,庆阳市环县甜水、山城、南湫、罗山、秦团庄、四合原、樊家川、耿湾、车道、小南沟、毛井、演武、洪德等13个乡镇112个村618组22199户107850人持续遭受冻灾侵袭。2008年4月21日~23日,受东移强冷空气影响,庆阳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天气,并夹有雨雪,22日晚地面最低气温降至-4~

-1℃,正开花的果树和冬油菜受冻,北部县域春播出苗的农作物部分冻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31.22万元。

暴雨

庆阳市自然灾害之一。日降水量25.0~49.9毫米的大雨一般情况下可缓和解除旱象,但日降水量≥50.0毫米的暴雨,由于强度过大,往往给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在庆阳,大、暴雨在各地历年都有出现,但出现次数则以西峰最多,环县最少。日降水量≥50.0毫米的暴雨在庆阳一些地方4月份就开始出现,7~8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如合水县历年平均全年暴雨日为1.0天,而7~8月份就有0.8天。庆阳市一日最大降水以中部最大为237.5毫米、出现在1996年7月26日(镇原),以北部最小为55.0毫米、出现在1997年7月28

日(环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庆阳危害较大的暴雨有6次,分别是:1992

年8月12日正宁宫河镇(日降水129.8毫米)、罗川乡(日降水144.2毫米)遭受暴雨袭击﹔1996年7月26~27日庆阳各县(市)遭受暴雨袭击,表现降水强

度大、降水时间长、受灾范围广(县县受灾),全区日平均降水量143.5毫米(其中:镇原237.5毫米、合水201.2毫米),镇原县先后两次特大暴雨累计持续时间达36小时,其余县(市)也在14~16小时,为庆阳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1998年4月29日华池、正宁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华池境内的庙巷乡和王嘴子的日降水量分别达到120.0毫米和107.5毫米﹔1999年7月9~11日和7月19~21日,宁县、庆阳、华池出现暴雨,华池7月9日、13日、20日连续3次遭受大暴雨袭击,最大降水量3小时达106毫米﹔2003年8月26日庆城、西峰、合水、镇原、正宁出现暴雨,暴雨中心降水量达到200毫米以上,为近30年少有﹔2006年7月2日庆阳市出现了一场暴雨,日降水量西峰115.9毫米、合水52.2毫米、宁县60.4毫米、正宁53.3毫米。除此之外,2006年8月28~9月7日、23~28日,2007年8月28日~9月7日、9月26日~10月13日,2008年9

月18~28日连续三年出现的连阴雨天气给庆阳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危害﹔尤其是2007年9月26日~10月13日全市出现了长达18天的连阴雨,过程降水量102~145毫米,这既是2007年最明显的降水过程,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连续降水时间最长的一次连阴雨。

冰雹

庆阳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危害极大。庆阳一些地方每年都会出现局部冰雹。最早出现时间为3月17日(庆城县),最晚结束时间在10月17日(合水县),出现时日自西北向东南推迟。一般降雹季节为5~8月(占全年冰雹出现次数的83%,其中6月份为51%,7月份为20%,8月份为13%)。冰雹在一日内多发生在午后至前半夜,其中14~20时为高峰。冰雹日在庆阳的地理分布是西北多于东南,西北部地势高冰雹日较多,中部、东部地势较低冰雹日稀少,环县、镇原和固原交界的西北部冰雹多而且严重﹔同时山区冰雹多于原区,阴山多于阳山。庆阳冰雹的总路径是从西北向东南移动,在每个县都有几条冰雹路径。进入2000年后,影响比较大的冰雹天气有3次。最大的一次是2005年5月30日17~21时,庆阳遭受了数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雹袭击,降水量34.4毫米,历时1小时10分,降水强度29.5毫米/时,路径自北向南,最强中心位于庆阳市城区南部,冰雹天气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在庆阳气象历史记录中是罕见的,在环县、华池、庆城、合水、正宁、西峰、宁县39个乡镇出现冰雹,雹径达2.0~7.5厘米(西峰最大雹径7.5厘米,最大雹重78克),地面积雹厚度3.0厘米。第二次是2000年6月15日,正宁县4乡镇12个行政村遭受冰雹袭击,最大雹径4.0~5.0厘米,堆积厚度超过20厘米。第三次是2001年8月2日,镇原县7个乡镇都遭受了冰雹袭击,降雹时间20分钟,最大雹径3.0厘米。

风沙

庆阳地处季风气候范围之内,春冬两季受北方冷空气侵入影响,易发生大风。据记载,环县全年大风(≥7级风)最多可达18天,庆城、西峰、镇原最多可达10天,宁县可达9天,合水可达7天﹔以季节而论大于7级的风以春、夏季为多,秋季较少,这对夏收作物和果树、蔬菜生长发育不利。

土地资源

庆阳全市土地总面积为4067.85万亩,约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6.0%(土地总面积数据和1996年略有差异,原因是系采用不同精度的测量方法所得)。土地利用现状为:可耕地1031.69万亩,占总面积的25.30%;园地33.57万亩,占总面积的0.83%;林地面积821.39万亩,占总面积的20.00%;草地面积1711.48万亩,占总面积的42.00%;交通用地27.10万亩,占总面积的0.67%;城镇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138.59万亩,占总面积的3.41%;水域21.56万亩,占总面积0.53%;未利用土地282.47万亩,占总面积的6.94%。

土壤类型

庆阳市土壤母质是黄土,大都为未成熟之淡栗钙土及极淡钙土,直接简接多由黄土发育而成,风化不深,性质大致与黄土相似。组织疏松,水易渗透,颗粒极细,易受侵蚀,直立节理侵蚀后,常成峭壁。在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耕作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根据庆阳市土壤普查,依照全国第二次普查技术规程拟定的5级分类标准,庆阳市土壤共分为7个土类,12个亚类,23个土属、49个土种。7个土类主要是黄绵土、黑垆土、红粘土、新积土、潮土、灰褐土、水稻土。其中黄绵土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黑垆土同黄绵土交错分布,最利耕作。其余土类依自然条件按区域局部分布。全市属旱作农业区,光热充足,雨量不均,耕地面积较大,有机肥源缺,土壤有机质各界少,含氮量低,代换量小,全量矿质养分丰富,速效养分除钾外,其它养分较低,土壤肥力不高。据土壤普查各县化验结果,全市农业土壤耕作层(2~20cm)有机质含量在0.33-2.48%之间,平均0.98%,属全国养分级别3级以下,肥力较差。土壤全氮含量随有机质含量呈正比变化。全市耕地土壤耕作层全氮含量在0.021-0.18之间,平均为0.067。

农业生物资源

温和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农业生物资源。其中:农作物有163种,水果有20多个种类、80多个品(系),牧草有249种,畜禽87种,农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盛产的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秋杂粮久负盛名,倍受市场青睐。庆阳市地处全国水果生产最佳纬度带,已被国家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出产的红富士苹果、曹杏、黄甘桃、九龙金(晋)枣、黄花菜、白瓜籽等盛名远扬。有5大类13种农畜产品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绿色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及羊毛绒(皮)等大宗农畜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有69种被列入《中华药典》,有25种被列为出口商品。

人口

2010年7月1日零时,全市8县(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221119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20619人减少209428人,下降8.65%、年均下降0.90%;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595445户,平均每家庭户3.46人;男性人口1122422人、占50.76%,女性人口1088769人、占49.24%;0~14岁人口占18.86%,15~64岁人口占72.4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6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为516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为1032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为3501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33187人;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文盲人口为181411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分布:西峰区377528人,庆城县261898人,环县302918人,华池县120875人,合水县145722人,正宁县180909人,宁县405614人,镇原县415727人;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仅5069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526099人,乡村人口1685092人;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占(即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23.79%,乡村人口占76.21%。

庆阳苹果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伊朗北部、俄罗斯高加索南部和中国新疆一带。庆阳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绵苹果(小苹果)栽培记载,但栽培西洋苹果(大苹果),确是1942年由美国天主教传教士先将红绞、国光、青香蕉等5个品种引入庆阳县三十里铺和西峰镇两个天主教堂内开始观赏性栽培(解放初期两个教堂均还保留苹果园),而大面积经济栽培则应从1953年原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西峰东湖园艺场建立苹果品种示范园之后开始算起。庆阳地处世界苹果最佳纬度地带和中国

苹果优势重点发展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空气清新干燥、工业污染小等因素决定了庆阳苹果内在品质可普遍达到最优级,苹果的主要特点为硬度较大、果形高桩、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品质优良,突出体现出“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耐贮耐运、食用安全”五大特色。2010年,“庆阳苹果”获得国家地理产品登记保护证书,,全市以董志塬、永和塬、西华池塬和屯字塬为主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红富士品种为主的苹果园栽植已达116.6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4.28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36.12万吨,总产值9.12亿元。2000 年9 月,庆阳市与深圳东部集团公司合作新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甘肃通达果汁厂在西峰建成投产,年加工苹果8~10万吨,年产浓缩果汁1 万多吨,年产值可达亿元人民币。

庆阳种植业区划

庆阳农作物种植业区域规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庆阳专署农建局依据庆阳自然生态状况和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各类作物适应性经验,提出并实施了庆阳第一个指导种植布局的规划。该规划将庆阳地区的所有土地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区(亦称黑垆土农业区),包括庆阳、镇原、合水、宁县、正宁五县的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并种植玉米、高粱、各种秋杂粮和经济作物﹔二是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亦称黄绵土农牧区),包括环县全部及华池大部,镇原、庆阳两县的北部地区,农作物以糜谷为主,并种植荞麦、胡麻等作物﹔三是东部黄土丘陵林区(亦称子午岭潮湿林区),包括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的东部地区,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并种植各种秋杂粮和小日月作物。1980年,庆阳地、县两级分别成立“农业资源调查队”(地区还设立“农业区划办公室”),组织对全区自然状况和生态类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1984年各县完成了各自县级区划,1985年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在普查和归类基础上,根据全区各县乡的自然经济条件和耕作栽培水平及生产基础,按各种不同种植作物的生态适应区域、发展前途、主要增产途径的类似性,因地制宜,着手编制各有侧重、发挥优势、平衡生态、讲求效益的农作物种植区划,将全区分为北部丘陵杂粮胡麻区、中部残原沟壑小麦胡麻区、南部高原沟壑小麦经作区、东部中山丘陵粮果药杂区等4个农作区域。1985年,伴随庆阳地区农作物种植区划的完成,《甘肃省庆阳地区农业资源志》也编印成书。1988年7月,由田平、田均、王进金为首的“庆阳地区农业综合区划”课题组,正式提出并完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农业综合区划》一书,庆阳地区综合区划将庆阳农业的分区划分为西北部丘陵沟壑半农半牧区、中部残原沟壑农牧交错区、南部高原沟壑粮食生产区和东部子午岭林缘林农区4个类型区。随后,在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庆阳地区林业局、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和庆阳地区水利局先后提出并完成了庆阳地区林业区划、庆阳地区果树区划和庆阳地区水保规划。

庆阳种植业区划调整

1991年,庆阳地委、行署决定将全区农村区域经济调整为北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四大区域。北部经济区(环县、华池县)实行“农牧结合,粮食自给,侧重羊油,综合发展”﹔中部经济区(中部特困片和庆城县)以粮为基础,以开发林果草畜为主,大力发展羊、油、果﹔南部经济区以“吨粮田、千斤亩”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杏、桃、苹果等经济林果业﹔东部经济区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重点,实行农林牧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发展。与此同时,各县(市)对辖区种植业结构布局也做了相应调整。1991~2000年,随着多种经营迅猛发展和各类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种植布局新一轮调

整。2005~2006年,庆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畜,原区苹果,川区瓜菜,全市劳务”的经济总体发展结构布局。2007年,庆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根据全市地形、地貌和气候资源特征,以“镇原县武沟—庆城县葛崾岘—合水太白”为折线,将农业结构分区调整为3大块,除原有农作物种植区划中的东部中山丘陵林缘作物种植区(即东部子午岭林缘区)外,再依折线为界划分成北部黄土丘陵沟壑(位于折线以北。地处马莲河与苦水河、清水河上游。区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干旱少雨,光热充足。地形北高南低,残原棋布,梁峁绵延,丘陵起伏,沟深坡陡,海拔多在1300~1800米。属温凉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7.0℃~9.0℃,≥10.0℃年活动积温2370.0℃~2900.0℃,年绝对最低气温-23.2℃~-23.9℃,无霜期100~150天。年降水一般在440毫米以下,1~5月份有效降水有时不足50毫米。适宜种植紫花苜蓿和发展舍饲养羊,适种马铃薯、糜谷、荞麦和豆类等夏秋生长的小杂粮等作物)和南部黄土高原沟壑(折线以南。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降雨适中,海拔1100~1900米,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单元有残原、梁峁、沟坡、河谷、河川,大部分地面被梁峁丘陵占据,残原主要分布在马莲河两岸。按地貌特征,本区可分为川台河谷和残原沟壑两大形态。年平均温度7.5℃~9.9℃,≥10.0℃积温3050.0℃~3280.0℃,年绝对最低气温-21.3℃~-22.7℃。无霜期120~160天,年降水440~610毫米。气候特点冬不过寒,光、热、水因素配合较好,明显优于北部黄土丘陵沟壑种植区。以种植优质专用冬小麦、粮饲兼用玉米为主,积极发展秸秆舍饲养牛。为规避春旱对冬小麦的不利影响,宜“压麦扩秋”,扩大秋粮种植。区内海拔、纬度、气候、日照、降水、土壤、地下水位等7项指标完全适宜无公害苹果发展,应以中晚熟品种为主规模发展优质苹果。马莲河、蒲河、茹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大河及27条较大支流,形成了8个万亩灌区和15个千亩灌区,适于发展高效灌溉农业,特别是8县(区)城郊及自然条件较好的乡政府所在地,市场销售方便,城郊经济应以发展设施瓜菜为主,在全市率先建立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设施瓜菜示范基地。

庆阳种植结构调整区划

根据全市自然因素和气候资源特征、乡(镇)行政区界完整和培育区域优势特色原则,重点从限制庆阳种植业布局和发展的自然主导因素“降水”考虑,除维持原有农作物种植区划中东部林缘种植区以外,以“480毫米降雨量”为主,结合年均温≥8.5℃的等温线,再界定划分出北部山区种植区和中南部原区种植区2个分区。与此同时,在北部山区和中南部原区两个种植区内部,又依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利用情况,从优化产业布局考虑,界定出“川水灌区及城镇郊区发展”交叉包融性区块1个,重点发展设施瓜菜和观光休闲农业。庆阳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结构调整布局,应该按照“东部中山丘陵林缘种植区、北部山区种植区、中南部原区种植区3个分区和川水灌区及城镇郊区1个区块”基本单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苹果产业

苹果在庆阳的商业栽培始于1953年。1986年,全区苹果发展到27.15万亩。1991~1995年,苹果栽植达到51.67万亩(挂果14.56万亩),产量17.36万吨,实现产值1.65亿元。1999年,全区苹果保留面积52.5万亩,占总耕地的7.88%,总产量达到15.2万吨,总产值达到1.85亿元,人均苹果收入74.39元。2000~2010年,庆阳苹果生产逐步进入产业化经营期。2010年,全市以红富士品种为

主的苹果园栽植已达116.6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4.28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36.12万吨,总产值9.12亿元;全市有万亩苹果乡45个、千亩村359个、10

亩以上大户1.17万户,建成永和、湫头、三嘉、新庄、温泉、什社、赤城、何家畔和屯字等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生产区,以董志塬、永和塬、西华池塬和屯字塬为主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全市以苹果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组织148个,苹果贮藏、运销、加工企业105家,恒温冷藏库11个,简易气调库和窑洞式果窖3780多座,年贮量12.7万吨;以生产浓缩果汁和膨化苹果脆片为主的加工企业4个(其中通达、恒盛等果汁95%产品出口),年创收800多万美元;以生产果袋、纸箱、发泡网为主的相关企业6个,年产果袋12000万只、发泡网2.4亿个、纸箱70万个;在新建的苹果专业批发市场有4处;苹果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劳务、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年固定从业人数达12万人以上,季节性从业人数高达15万人之多,苹果产业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产业化发展格局,已成为全市第一大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地理产地标识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重要农业资源,是区域品牌和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为加强庆阳名优特农产品保护,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知名度提高,2008年,庆阳市组织申报庆阳黄花菜、庆阳苹果、板桥白黄瓜、正宁大葱、早胜牛、庆阳黑山羊、庆阳驴、环县滩羊、什社小米、庆阳荞麦、庆阳紫苏、庆阳螺丝菜等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截止到2010年,庆阳黄花菜、庆阳苹果、板桥白黄瓜、正宁大葱、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什社小米8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查并进行了公示,庆阳黄花菜、庆阳苹果、板桥白黄瓜、早胜牛、庆阳驴5个产品获得了登记保护证书。庆阳市被国家特产之乡评审推荐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优质苹果之乡”。庆城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示范县中心示范区”,正宁县、合水县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县。庆阳红富士苹果、宁县曹杏、宁县晋枣获得甘肃名果称号,长富2号、秋富1号、2001富士苹果获国家优质苹果金奖。“陇蜜”、“华泰”、“董志塬”等品牌苹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红富士苹果、曹杏、晋枣、梨枣等。长富2号、秋富1号和乔纳金苹果分别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庆阳红富士苹果、宁县曹杏、宁县晋枣获得甘肃名果称号,长富2号、秋富1号、2001富士苹果获国家优质苹果金奖。“陇蜜”、“华泰”、“董志塬”等品牌苹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庆阳苹果”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注册,从此,“庆阳苹果”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内(106°21′16″-108°42′48″、北纬35°14′18″-36°35′12″)生长的苹果有了“一张”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名片。

在后期引入的果树品种中,主要以苹果为主,其中引进的鲜食苹果品种主要有富士系的2001富士、长富2号、长富6号、烟富3号、烟富6号、红将军等晚熟品种﹔嘎拉优系的皇家嘎拉、秋红嘎拉、富红早嘎、丽红嘎、富嘎、新嘎拉、丽嘎、早红嘎拉等﹔元帅优系、华冠、早熟嘎富等中早熟品种,引进在其它产区表现较好的有玉华早富、夏丽、早熟嘎拉、秦阳、信浓红、美国8号、红盖露、蜜脆、红香脆等品种﹔加工优良品种引进有新乔纳金、红津轻、千秋、秦冠、澳洲青苹、红玉、鸡冠、国光、王林等品种。2010年,全市果树栽培总面积171.76万亩(果品总产量42.74万吨),其中苹果园面积116.35万亩(挂果面积62.9万亩,苹果产量36.12万吨)。

第一节庆阳市自然气候概况

1地理位置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大部分土地属泾河流域,北部少部分属宁夏诸河流域,东部子午岭的林镇、太白一带为北络河的葫芦河流域,历史上习称“陇东”。总面积2.71×106hm2,占甘肃省面积的5.975%。介于东经106°21′~108°42′与北纬35°14′~37°09′之间。南北长207km,东西跨208km,东部与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连接;北部和陕西的吴旗、定边及宁夏的盐池县毗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县、固原县为界;南部与我省的平凉市、泾川县和陕西省的长武、彬县、旬邑县接壤[2]。

2地形、地貌

庆阳属关中平原以北,晋陕甘宁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南,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原地集中分布区的一部分,属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境内塬谷、梁峁相间,丘陵起伏,塬高沟深,相对高差在100m左右,大都超过200m,海拔从中南部的宁县政平885m向西北部至环县毛井的2082m,高差达1197m,纵比降约为5.8‰,东依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部子午岭低山丘陵区地势较高,海拔约1400m~1800 m;中部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在1400 m左右,西北部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500m~2000 m之间。全境北高南低,四周高而中间低,呈簸箕形,故有“陇东盆地”之称[3]。

从地形、地貌特点划分,全境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区(亦称黑垆土农业区),位于我区中南部,包括镇原开边、孟坝,环县木钵,华池县城壕以南的庆阳、宁县、正宁、镇原、合水县的大部分地区;二是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亦称黄绵土农牧区),包括环县、华池大部分和镇原、庆阳北部地区;三是东部黄土丘陵区(子午岭林区),包括华池、合水、宁县、正宁的东部地区。

境内有5km以上较大的沟道531条,小毛沟33000余条;有董志、早胜等13条大原,耕地面积14.87万hm2,占境内残原面积的80%以上。

3气候

庆阳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处于半湿润气候的北缘,属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度区,为大陆性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4]。

3.1光照

庆阳市太阳辐射比较富裕,年辐射总量123.47 Kcal /cm2~145.58 Kcal /cm2,为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其地域时空分布规律大致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增,西北多于东南。西北部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偏少,云量少,晴天多,所以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相应的增多,年辐射总量为145 Kcal /cm2左右,是本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而东部和南部因受季风影响较强,降水多,云量多而晴天少,地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也就相应减少,年辐射总量低于132Kcal/cm2。从数量上看虽不及我省西部地区,但比我国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华南、西南的广大地区都高。全年日照时数在2250h~2600h之间。其地域分布类同太阳辐射,西北部多,东南部少。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秋季最少。作物生长季节(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800h~2000h,占总日照时数77%。5月至8月日照富裕,以6月的日照时数为最多,为245h~285h。地面年平均蒸发量为477.7mm。(见表1)

表1 庆阳市各地年、月日照时数(h)

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县(区)

环县206.7 181.7 223.8 257.7 282.3 251.4 226.7 179.3 195.8 190.5 190.5 199.8 2596.1 华池172.2 155.9 179.7 194.1 226.8 241.9 214.7 201.2 162.3 176.8 162.1 161.8 2250.0 太白205.0 181.6 199.4 201.5 232.6 245.3 210.3 199.8 152.8 175.7 176.8 200.5 2381.3 庆城201.3 174.9 189.0 202.1 247.2 268.4 239.2 231.0 164.5 171.9 169.4 190.1 2449.0 合水196.3 167.3 189.5 210.9 250.3 261.1 244.4 234.1 169.7 192.6 183.4 192.0 2491.8 西峰200.1 174.7 188.4 203.3 237.4 263.0 240.2 227.0 165.1 183.1 176.0 190.7 2449.0 镇原197.1 169.7 184.4 215.3 240.3 260.6 236.1 219.9 161.6 180.0 180.1 191.5 2473.7 宁县192.6 163.4 193.0 193.3 230.8 251.2 234.2 230.3 163.6 176.5 168.0 185.2 2374.6 正宁202.6 172.9 185.6 202.7 238.6 255.9 235.9 226.8 169.1 182.5 176.6 197.6 2454.1 3.2温度

庆阳市平均气温为7℃~10℃。年气温的地理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但由

于受地形的影响,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地形错综复杂,气温的分布规律不太明显,

≥10℃积温3000℃左右。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均140d~180d。气温年较差为

26℃~29.1℃。日较差为23.2℃~34.7℃,以川区最大,山区次之,塬区最小。

全市农业积温被分割成几个不同热量分布区,各县(区)的作物生长季节活动积

温差异较大。区内中部的西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间隔天数多年平均为

255d,≥10℃的作物活跃生长期多年平均为158d,≥15℃的喜温作物活跃生长

期多年平均为98d,≥20℃的喜温作物的安全成熟期多年平均为34d。

表2 庆阳市各地气温统计表(℃)

地名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海拔高度

环县8.6 37.5 -23.2 1225.6

华池8.0 26.6 -22.5 1269.2

太白7.4 36.7 -27.7 1111.7

庆城9.4 37.9 -21.3 1100.0

合水9.1 35.5 -19.7 1298.4

西峰8.3 35.7 -22.6 1421.9

镇原9.5 37.2 -20.8 1172.1

宁县8.7 36.5 -25.4 1442.3

正宁8.3 35.1 -22.8 1221.2

各地气温年较差26—29.1 ℃,从南向北增大,随着海拔达增高而减小。年

平均气温日较差9.7—16.4℃,最大日较差23.2---34.7℃。以东部的太白镇最

大,川道次之,原区较小(见表2)

年平均气温和泥鳅内积温总量决定作物分布种类。不同作物生长发育不仅要

求满足其一生的积温总量,而且要满足发育的三基点温度,才有利于高产稳产。

大大于基点温度的得年积温实杂粮区划的重要七项指标。(庆阳市上基点温度的

始、终日积积温见表3)

表3 庆阳市各农业界限温度、终日期和积温

温度≥0℃≥10℃≥20℃

项目地名始日

(日/月)

终日

(日/月)

持续

日数

积温

(℃)

始日

(日/月)

终日

(日/月)

持续

日数

积温

(℃)

始日

(日/月)

终日

(日/月)

持续

日数

积温

(℃)

环县8/3 17/11 254.6 3636.3 24/4 7/10 166.3 3058.6 20/5 6/9 110.1 2260.5 太白10/3 17/11 249.4 3284.1 30/4 1/10 155.3 2671.0 30/5 5/9 99.2 1905.2 华池10/3 14/11 253.1 3474.4 28/4 4/10 160.3 2896.7 22/5 6/9 107.7 2153.2 庆阳3/3 17/11 266.3 3845.9 22/4 9/10 171.2 3209.2 18/5 14/9 120.0 2501.2 合水6/3 23/11 263.5 3688.3 29/4 8/10 163.0 2998.0 22/5 8/9 109.9 2241.7 西峰10/3 24/11 254.5 2446.0 30/4 3/10 257.5 2783.6 29/5 3/9 98.1 1936.7 镇原28/3 19/11 272.0 3815.3 23/4 11/10 172.3 3191.1 19/5 9/9 114.4 2367.1 宁县7/3 26/11 261.1 3623.5 30/4 5/10 159.7 2929.9 23/5 8/9 109.5 2224.6 正宁12/3 22/11 254.6 3429.8 30/4 1/10 154.6 2739.2 28/5 5/9 101.2 1994.1

3.3降水

庆阳市系季风大陆性气候,其雨量除与季风的进退同期外,降水量由东南向

北呈递减的趋势。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10mm~650mm,其中东南部的正宁和宁县

的东部,年平均降水量在600mm以上;西北部的环县等大部地区年均降水量在

450mm以下,其余地方均在500mm以上。其中正宁的年均降水量623.5mm,庆城

为547.1mm,而环县只有407.3mm。正宁较庆城多19%,较环县多53.1%。降水特

点是年内分配严重不均,高度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60%左右,

且变率较大。

3.4主要自然灾害

庆阳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部分年度和局部地区还有低温及霜冻、冰雹、

大雨及暴雨等自然灾害。

干旱是庆阳地区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天气,干旱的形成主要是由降

水特征决定的。

低温是本区灾害性天气之一。其特点是普遍降温、并持续时间较长。在作物

生长季节均可出现,尤其是秋季的低温,可导致大秋作物的发育期延长,影响开

花授粉和灌浆成熟,产生空壳秕粒。

霜冻也是庆阳市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其特点是突然较大幅度降温所形成。严

重影响本市农业生产,重则可使作物死亡,颗粒无收;轻则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发育,造成减产。

冰雹也是本市夏季局部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全区的地理分布为西北

多于东南。西北部地势高,冰雹多;中部、东部地势较低,冰雹稍少。其冰雹出

现日期也是自西北向东南推迟。同时也与地形有关,山区多于原区、阴山多于阳

山。环县、镇原和固原交界的西北部冰雹多且比较严重。

4.土壤条件

小杂粮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受土壤因素的制约,小杂粮的产量、品质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条件。庆阳市的土壤母质是黄土,在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

耕作因素长时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分类系统和甘肃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结合该市成土过程的主要特征拟定

的庆阳地区土壤分类制,本区土壤可划分为黑垆土,黄绵土、新积土,红粘土、

潮土,灰褐土、水稻土7个土类,23个土属,49个土种。

表4 庆阳市各地年、月降水量(mm)

月份

地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环县 2.6 4.6 12.3 20.5 36.1 30.8 86.8 105.0 63.8 30.3 12.0 2.5 407.3 华池 3.2 5.3 14.0 33.1 36.3 47.1 114.8 118.9 80.7 32.0 13.7 2.5 501.7 太白 3.3 6.6 17.2 37.5 50.5 55.2 137.2 114.9 98.5 43.7 19.9 3.0 587.6 庆阳 3.0 5.8 16.1 33.7 46.5 47.0 113.7 109.0 95.5 44.0 19.5 3.2 537.1 合水 4.1 8.9 16.2 35.9 49.0 55.3 112.8 116.4 98.4 47.1 20.1 4.1 568.4 西峰 3.7 7.3 16.2 39.6 55.8 55.0 119.4 103.4 92.6 44.2 19.3 4.3 561.5 镇原 4.0 5.7 13.9 31.1 48.6 43.2 109.7 107.1 85.1 36.9 15.0 3.9 504.0 宁县 4.5 7.8 20.7 43.9 56.8 45.9 107.8 101.2 103.7 52.0 23.5 4.3 572.1 正宁 4.8 9.0 20.3 45.3 58.5 52.8 119.1 117.3 109.4 52.9 24.1 4.8 623.5

表5 庆阳市春、秋霜东日期及无霜期

单位:月、日、天

项目地名

春霜冻秋霜冻无霜期

80%

保证

80%

保证率

80%

保证率

环县9/43/6 11/5 22/5 3/9 29/10 2/10 22/9 76 109 143 123 华池26/317/5 28/4 10/5 3/9 29/10 11/10 5/9 94 110 165 159 庆阳9/420/5 5/5 15/5 23/9 28/10 10/10 30/9 188 130 155 138 西峰25/322/5 27/4 10/5 3/9 1/11 8/10 30/9 201 110 162 149 镇原6/418/5 2/5 5/5 23/9 29/10 11/10 3/10 184 130 161 156 合水25/317/5 28/5 4/5 3,/9 29/10 9/10 3/10 196 110 160 143 太白19/428/5 4/5 11/5 23/9 29/10 4/10 3/10 183 129 151 146 宁县8/428/5 2/5 11/5 20/9 1/11 9/10 30/9 199 114 161 143 正宁24/318/5 25/4 10/5 3/9 31/10 6/10 30/9 218 110 163 150

4.1土壤分布及基本性状

4.1.1 黑垆土是我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主要耕作土壤,发育在黄色疏松的马兰黄

土上。主要分布在黄土原区,黄土丘陵区的梁、峁顶部,湾掌等及河川二、三级

阶地上。我区的董志原、早胜原,屯字原、宫河原、永和原、孟坝原、平泉原、

西华池原、店子原、上里原,’八珠原等240条大小原地皆为黑垆土,北部丘陵

沟壑区的梁峁顶部湾掌地;尚残有黑垆土,泾河川、马莲河川、蒲河川、茹河川;

古城川、四郎河川、环江川等川台地也有黑垆土分布。全区黑垆土面积24.63

万km2,占全区土壤的9.18%。黑垆土类成土过程有明显德文腐殖质积累过程,

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和黄土覆盖过程。在过去草原灌丛植被下很长时期地生草过程,使黑垆土上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粘化作用弱,粘粒累积不明显,是我区

肥力水平较高的一种旱作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降水入渗深度大,蓄水、

保肥性强,耕作层为团块状,粒状结构,质地轻壤--中壤,不砂不粘,土酥绵软

耕性好,适耕期长。适种作物广。生产潜力大,农业生产性状好,适耕期长。适

中作物广,生产潜力大。故有“买牛要买八扎虎,种地要种黑垆土”的谚语。在

这类土壤上适合生产多种杂粮作物,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建立商品小杂粮基地

尤为适合。

4.1.2 黄绵土黄绵土是分布于庆阳市黄土丘陵地区和黄土塬坡地的土壤类型。它是黑垆土各发育层侵蚀殆尽,在裸露出的马兰黄土母质上火离石黄土母质上发育而形成的一种侵蚀土壤类型,是发育熟化和侵蚀共同作用的产物,常和黑垆土交替存在。庆阳市黄绵土面积199.71万km2,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74.87%,是面积最大的土类。黄绵土后劲不足,色黄性“绵”,成土作用微弱,经常处于侵蚀一一发育—一侵蚀的循环之中。有耕作施肥熟化、微弱的石灰淋溶、有机质积累、熟化层侵蚀几个过程。在表层形成了深度不等腐殖质层。黄绵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质地轻壤一一中壤,不砂不粘,比阻小,易耕。适耕期长,有机质、氮素缺乏,速效性磷含量低,速效磷含量低,全磷含量丰富,土壤肥力低。适种性广,透水性强,能蓄积较多的有效水,生产潜力大。这种土壤适合各种作物生长,但是由于地面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加之土质疏松,蒸发量大,地下水位又深,所以土壤干旱缺水十黄绵土的突出问题。在这类土壤上生产小杂粮,应防止水土流失,增施有机肥,以肥调水,运用抗旱保墒为中心的旱农耕作措施是提高小杂粮生产水平的关键。

4.1.3 新积土新积土是在近代流水沉积物上形成的土壤,有时还遭受高水位的淹没,其成土母质是冲击—洪积物,是大小河流多次洪流冲击的产物。新积土多分布于该区的泾河、马莲河、蒲河、洪河、茹河、四郎河、葫芦河等流域及其支流两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上,面积3.20万km2,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1.20%。由于新积土经常处于不断堆积与发育交替进行之中,未能形成明显的自然发生层次,也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此类土壤因系水成,土壤紧实、孔隙少、耕性差、耕作费力。新积土因沉积物厚度和颗粒粗细不同,农业生产性能差别很大。一般土层厚度在1.5m以上,无夹沙或无夹砾石的新积土,质地轻壤—中壤,土壤紧实、耕性差、易板结,但保肥性强,土壤肥力高,适合作物高产,适宜杂粮种植,但应注意深耕、耙地,挖掘杂粮生产潜力。

4.1.4红粘土红粘土是发育在第三纪三趾马红土或第四纪午城黄土(红色黄土)上的土壤,分布于我区各条沟谷中下游沟床两侧的坡脚,面积1.33万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42%。因红粘土分布部位坡度陡峻,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有机质积累很少,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见不到淋溶沉淀现象,道层呈母质性状。红粘土质地粗重,土壤紧实,孔隙度小,姜石多,耕作费力,较难耕作。有机质及其他各种养分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渗水保肥性差,不耐旱,易板结,种植作物产量不高。群众有“干如铁,湿如胶,种上庄稼没有半尺高,耕作费力收成少”之说。在这种土壤上不适宜杂粮种植。通过种植牧草、绿肥、多施有机,肥料,深翻掺砂等措施可以改变其质地而为生产利用。

4.1.5潮土潮土发育在全新世冲积一一洪积母质上,是一种半水成的非地带性土壤。在我区泾河、马莲河、蒲河、茹河、洪河、四郎河及其支流的超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有零星分布。潮土面积0.11万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46%。潮土成土过程的显著特点是有一个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过程的频繁变化和干湿交替,影响土壤物质的溶解、移动和沉积。故潮土土壤坚实,孔隙度小,耕作费劲。土性凉,发苗慢,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肥力不鬲,属中产土壤。旱季因受地下水的影响,抗旱性强,雨季地面积水,影响通气,作物生长不良。部分潮土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春季地面积盐,影响幼苗生长,可以布种抗盐作物高粱、荞麦。

4.1.6灰褐土灰褐土是发育在马兰黄土及离石黄土母质上,是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分布于我区子午岭次生林区,面积38.18万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14.28%。灰褐土成土过程的特点是有机质积累时间短,石灰淋溶沉淀作用弱,粘化作用不明显。土层深厚,疏松多孔,有机质含量高,蓄水、保肥性强,森林

和灌木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繁茂。一般不适宜作物种植。

4.1.7水稻土水稻土是在冲积一一洪积母质上,经过人们长期栽培水稻,水耕条件下发育形成的,是非地带性土壤类型。我区水稻土仅在合水县。太白乡的葫芦河和苗村河川的河流两岸有所分布,华池县林镇乡只有零星田块。面积0.01万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005%。这里种水稻历史较久,达数百年。水稻土土层较厚,质地适中,经人为期水耕,施肥培育,肥力较高,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这类土壤上实行水旱轮作时,可以将杂粮作物高粱、杂豆纳入轮作,适当发展小杂粮面积。

4.2土壤肥力

4.2.1有机质及矿质养分庆阳市为旱作农业区,光、热充足,雨量不均、不足,加之耕地面积较大,有机肥源缺乏,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全氮含量低代换量小,全量矿质养分丰富,速效养分除钾外,其他有效养分均较低,土壤肥力不高。

4.2.1.1土壤有机质

根据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取样化验结果,全区农业土壤耕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在0.33~2.48%之间,平均为0.98%,属全国养分级别3级以下(3一一6级)。其中含量>2.0%的1.26万km2,占总耕地面积的1.93%; 1~2%的24.14万km2,占37.0%;0.6~1%的35.75万km2,占54.80%;<0.6%的4.09万km2,占6。27%(见表8)。

4.2.1.2土壤全氮

全区耕地土壤耕层全氮含量在0.021一一0.018%之间,平均为0.067%。其中>0.10%的4.21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6.4%;0.075一一0,10%的14.69万km2,占22.51%;0.05一0.075%的万km2,占55.26%;<0.05%的10.29

万km2,占15.77%。全氮含量均属全国3级以下,其中4级以下的占93.54%。

4.2.1.3土壤全磷和速效磷

本区耕地土壤耕层全磷含量在0.053一一0.057%之间,平均含量0.061%。全磷在全区各地各类土壤中变化幅度不大,耕层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在1—44PPM 之间,平均值6.9PPM。其中>10PPM以上的5.38万km2,占耕地总面积8.24%;5一一10PPM的22.37万km2,占34.29%; 3一一5 PPM的27.49万km2,占42.14%:<3PPM的10.00万km2,占15.33%。

4.2.1.4全钾与速效钾

本区成土母质主要为新生代第四纪不同时期沉积的黄土,矿物组成中伊利石、蒙脱石等含钾矿物多,因此土壤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据普查化验结果,全市农耕土壤耕层全钾量在1.26—1.50%之间,平均1.14%。速效钾含量在100—480ppm之间,平均187ppm.土壤钾素不成为小杂粮的制约因素。

4.2.2 微量元素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仅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是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主要依据。庆阳市耕作土壤中Zn、B、Mo、Mn、Cu、Fe六中微量元素有效含量见表。从表中反映出该区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特点有:大部分土壤有效Zn、B含量低而缺乏,部分土壤中Mo含量不足,少数土壤缺乏Mn、Cu,Fe素含量适宜;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富达,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数倍,甚至更高。

4.3 土壤肥力总体评价

庆阳市农业土壤土壤肥力总体状况是:有机质及氮素养分不足,土壤结构不良。土壤质地、孔隙度等物理性状良好,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全区耕地肥力最好的是黑垆土、新积土,其次为耕种会灰褐土、潮土、黄绵土,红拈土最差。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0132182 13数学1班韩荀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在亚洲大部分国家都过分依赖于世界市场的经济形态下,由于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和政策以及一些国际投机商的行为,使得当时发展势头迅猛的亚洲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中国由于对资本性项目的严格管制,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情况并不多见,成为中国能够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在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各国的时候,中国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遭受巨大冲击,但中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经济逐渐走向复苏。我国首先采取了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具体措施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同时中共中央发出了指导性文件,强调要调整投资计划,扩大投资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由原来的10%调整到15%以上,集中力量建设铁路、公路、通讯、环保、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和扩大投资领域。我国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货币政策,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增加产出和促进就业的目的。中央银行一边下调存款准备金,仅98年一年就下调了5个百分点,从13%降至8%;另一边,降低银行利率,在98年至03年期间,利率一连降了九次。不仅如此,为刺激消费,1999年起央行又推出消费信贷,鼓励人们购房买车,同时还加大了出口信贷力度,扩大出口。 我国政府为了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有力的干预,在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国的经济开始增长。然而,2006年12月,按年计算的CPI已上升至2.80%,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加速的苗头。政府为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率、抑制房地产泡沫、维持价格稳定,国家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较高的利率,而较高的利率则意味着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人民币的稳定与紧缩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实施大规模冲销操作,使得央行持有国债面临枯竭的局面。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已经8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减轻冲销的负担。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冻结了大量流动性。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

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第一节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一、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体系一般是指由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的组织体系,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并逐步健全和完善。 构成我国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金融监管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证券、保险除外)实施管理和监督,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并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中国证券会是我国证券业监管机构,负责对证券业和期货业的监管。中国保监会是我国保险业监管机构,负责对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监管。 第二类是经营性金融机构,它包括: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不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目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三家,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一般是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机构。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另外还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各中心城市设立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外资、合资银行。 证券机构。是指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如发行人、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机构。是指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各种国有、股份制和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机构。包括城市和农村信用社,是群众性合作制金融组织,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各种信用服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职处置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购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 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管理货币金融的最高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具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世界上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一般认为是瑞典国家银行,1656年由私人创造。但被公认为现代中央银行“鼻祖”的是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建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有权威的中央银行组织体系。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于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以来,既作为中央银行、行使发行货币、管理金融的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到现在真正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2月至1986年12月,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一般职能,又对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办理金融服务业务。虽然从1979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先后从人民银行中独立出来,但人民银行继续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学生:人文学院网络传播07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说教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新闻中。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1)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成背景 (2) 三、民生新闻的优势 (4)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5) 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 (6)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新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何谓“民生新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新闻”理解为: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哈密崛起

哈密崛起 近日,参加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精品奇石运回了哈密。其中哈密市代表新疆组织了17吨展销奇石、200块精品奇石应邀参展。涵盖了硅化木、风凌石、泥石、玛瑙等新疆大漠奇石的主要品种。此次展会场面十分火爆,内地客商纷至沓来,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组团参加。此次文博会无疑给哈密奇石注入了一剂良药,使哈密玩石人看到了哈密奇石发展的前景。 奇石市场:哈密人十年造一市 为什么内地客商会如此青睐哈密奇石?哈密奇石在内地市场升温说明了什么?

回首哈密奇石市场发展的十年,首先得从1999年5月建立新疆最早的奇石市场――哈密花鸟鱼虫市场说起。似乎从那一刻起,哈密人藏在心头的对奇石的那把火被点燃了。之后,哈密的奇石爱好者开始增多,奇石欣赏走进市民家中,哈密奇石交易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2006年11月底,北京国际收藏品交流会上展出了一款色彩斑澜、形似活鱼的罕见天然五彩奇石,很快,这块重20多公斤的奇石被现场专家誉以“天下第一奇石”的美誉,并估其价值达上亿元人民币,而这块奇石的产地竟是哈密沙尔湖。而后有知情人说,2004年,发现该奇石的人将此石带至乌鲁木齐市,以7万元的价格被一外地石商收购。 2005年最高峰时,哈密的奇石商店就有近三百家,形成了哈密大十字、远通、阿牙桥三大奇石市场,一批南方手工艺者专门为哈密奇石制作各种底座,多

达十几家,一年收入几十万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两千多人,奇石爱好者两万多人。哈密已经形成了一个采石、运石、销售、配座一条龙的奇石集贸市场,奇石产业已具雏形。 2007年底,哈密奇石年交易额两千多万元,每年吸引数万名本地和区内外客商、游人前来购石、赏石。随着奇石资源的渐渐稀少以及内地市场对哈密奇石的认可和追捧,哈密奇石热步步升温。 2009年5月的深圳文博会上,哈密奇石大出风头,得到了组委会和参展者的一致好评。一是展团规模最大,占据了300平米的最大展厅;二是展示的精品最多;三是组织工作做得最好,荣获了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四是销售情况最好,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五是在所有参展团中销售额最大,单块精品最高卖到了13万元……同时哈密市观赏石协会也与龙岗观赏石协会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民生银行分行开业庆典策划案

目录CONTENTS 概述 (02) 目的 (02) 思路 (02) 揭牌仪式 (03) 民营经济论坛 (06) 雨天方案及执行措施 (13) 执行方案表 (14) 媒介投放建议方案 (16) 附件1 (21) 附件2 (23)

中国民生银行XX分行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一、概述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十多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秉承着“情系民生服务大众”的企业理念,坚持不断发展完善,以多元化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建立和拓展高端业务渠道,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二、目的 1、让xx人民认识中国民生银行,深入了解中国民生银行,建立在xx市场的影 响力。 2、通过庆典仪式传播和展示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打造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树立品牌形象。 三、思路 通过打造一场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庆典盛会,吸引眼球,制造新闻点,同时寓意着中国民生银行“xxx”的决心,凸现大气磅礴的高端品牌魅力。同时,引用特色环节衬托中国民生银行的品牌个性和高端价值,为品牌的植入打造隆重的声势和坚实的基础。 四、揭牌仪式 (一)仪式主题 情系民生服务大众 ——中国民生银行XX分行开业庆典

(二)时间 九月下旬,上午 (三)地点 中国民生银行XX分行营业厅前坪 (四)、仪式容 1、现场布置视觉感受 整体布置 ●操作:于营业厅前用红色绒幕布将舞台围起,如一个大型的露天剧院,且幕 布后安排乐团演奏,传出悠扬的乐曲声,给人无限联想,引发人们的好奇,为开场制造一种悬念,也营造了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境。同时,将现场用围栏隔起,以确保会场的安全和仪式的顺利进行。 ●立意:打破通常的现场布置,力求制造一种悬念和神秘感,形成轰动效应, 吸引眼球。同时也象征着中国民生银行将以这样一种姿态尊贵登场,给三湘四水的人们带来非凡的感受和服务。 2、候场休息展区、签到区设置 构思:在营业厅右侧设立签到区和候场区,摆放桌椅及三至四块中国民生银行的展板;嘉宾签到后可在此区域等待仪式的开始,进行简单的交流。服务生端着鸡尾酒和糕点在嘉宾中穿走,邀请他们品尝,形成一个西方的酒会派对,彰显了中国民生银行的品牌魅力。 立意:将签到处和候场休息区安排于一起,让嘉宾感受到中国民生银行“情系民生”的尊贵待遇,充分利用了嘉宾到场时间与庆典开始时间中间的时间差,为他们深入了解民生银行构建了一个有利的渠道。 3、签到仪式 君子云集竹兰并赏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在多重标准下划分的新闻类型。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是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体的话语语境中慢慢展现出一种大众情怀的产物。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他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在叙述手法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简介: 民生新闻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已经逐渐开始风靡,但是在新兴媒体——电视上,新闻却一直以政治新闻为主,关注的都是大事件。 1、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建设历程: 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改名为《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时至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2004年以来,河北卫视频道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打造了卫视龙头栏目—以新闻的速度、民生的视角,讲述、报道新近发生的硬性新闻以外的生活新闻、生活故事的《直播生活》。2004

民生银行实习报告

民生银行实习报告 为大家整理的“2019银行暑假实习报告” 2019-05-18 。 寒假期间,我向交通银行太原分行投递了简历,我于XX年2月9日接到交行的面试通知,当时我在河北老家,通知我10号就要赶到交行参加面试,接到通知后我收拾了下,站了一夜的火车赶到了交通银行太原分行,通过了初试,紧接着参加了第二天的笔试,成绩可能年后才能知道。XX年2月27再次接到通知,28号参加第二次面试,同样是站了一夜的火车,因为这两次都赶上了春运的高峰期,同样很幸运的通过了面试,从一开始200多人,最后行长只留下了5个人,让我更为庆幸的是5个人当中,我是唯一一个本科生,另外四个女的都是研究生。我终于有幸可以进入交通银行太原分行实习了,虽然到现在实习的时间不长,我却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鉴定了我积极学习的信念。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的转变是我学到的重要的一笔人生财富。“技术水平只能让你达到一定的层次,而为人出事的态度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提升你的真正法宝。”处长的

一席话给我上了实习的第一课。在实习期间,我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并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行里员工的一致认可。 。 转眼间我以来金昌市邮政局实习已经有9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但拓宽了知识面也学习到了很多社会实践经验,受益匪浅。同时也对中国邮政这个百年企业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 入局9个多月的时间,从入局见习、培训,再到各专业局,支局锻炼以及到计划财务科的实习,各个新环境的不同学习、认识、感受,苦也融融,乐也融融,让我觉得自己正在邮政企业中渐渐的成长,走向成熟。 回顾这九个多月的实习,说心里话,我感触很深。因为这次实习时间短,加之又是各个科室任务量最大最繁忙的时候,所以每到一个点我不仅要靠前辈的悉心指点和帮助,更要自己看着学着每一项工

中国气候区划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到北部的10 -14℃。大陆性强对农作物蛋白质合成有利,如北部和西北地区小麦品质比南部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为优;④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多种需要;⑤一些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大,农业气象灾害多。以降水量年变率为例,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以南北纬度差异很大的两地为例,北京在39-83%之间,广州在29-96%之间,年际变化大对于多熟制地区的年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季风强弱、迟早和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短期强烈天气的偶然发生,我国常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分区论述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遵循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按照指标系统,逐级分区。分区系统依次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农业气候区。农业气候大区主要反映光热水组合状况的差异和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农业气候带的划分主要考虑具有明显地带性的热量带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的熟制、不同种类经济林木和作物地域分布、越冬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热量特征值;农业气候区着重考虑非地带性的农业气候因素。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55个农业气候区。 Ⅰ.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位于我国东半部广大区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农业耕地占80%以上,人口占90%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庆阳市城市规划简介 一、区域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市为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市相连;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地处东经106°20′-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全市辖庆阳、镇原、宁县、正宁、合水、环县、华池7县,144个乡镇,1263个行政村,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总人口262.43万。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随着庆阳市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等资源贮量的探明,庆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庆阳被列为“能源新界”。2004年根据长庆油田多年勘探开发资料表明,全市煤炭预测储量达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6.4%,其中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量达190亿吨,具备建设亿万吨级大煤田的资源条件。 二、发展战略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战略部署,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突出两大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破解四大瓶颈(交通滞后、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人才缺乏),开发

四大资源(红-革命老区、绿-农产品、黑-石油煤炭、黄-黄土民俗文化),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战略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十二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进入全省乃至西部前列。 三、建设目标 庆阳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陕甘宁接壤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城,陇东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绿城,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生产指挥和生活基地,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四、城市性质 庆阳市城市性质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 五、规划年限及范围 1、规划年限: 2009年——2025年 2、规划区范围:北至彭原乡草滩村,南至董志镇周庄村,东至温泉乡西头组,西至后官寨乡巴家咀水库,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3、建设用地范围:北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南至董志镇小崆峒风景旅游区,东至温泉乡八里庙村陇东学院东侧,

哈密概况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州相连,西与吐鲁番、昌吉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总人口58.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31.9%,城镇人口占61.1%。 哈密有“新疆缩影”之称。东天山横贯哈密东西,将哈密分割为南北两块区域。独特的地形特征造就了自然景观极具新疆特色,融大漠、绿洲、雪山、松林和草原于一地,旅游资源类型全、特色浓、潜力大,文物古迹众多,被誉为“游哈密,走遍天山南北”。 哈密文化多元。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荟萃地和交汇口,既有中原文化的脉络,又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少数民族风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荟萃交融、和谐发展。哈密木卡姆极具东疆特色;哈密歌舞、书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五彩缤纷;哈密瓜园、自然民俗村等都保持着古老与生态文明。 哈密被誉为“瓜乡、煤都、风库、光谷、枢纽”。 ——哈密因哈密瓜闻名中外。哈密盛产哈密瓜,是哈密瓜的故乡,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瓜以地名,地以瓜闻,产品远销海内外,有“西域之果,瓜莫盛于哈密”的美誉。 ——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粉、高发热量“三低一高”的特点。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量的12.5%,占新疆预测资源量的31.7%,居全疆第一位。主要分布在三塘湖、大南湖、巴里坤西部、淖毛湖、三道岭、沙尔湖、野马泉等矿区。2009年以来,开展了“疆煤东运”煤田地质勘探会战,勘探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约占哈密煤田总面积(3.9万平方公里)的45%。累计千米以浅探求资源量达2037.99亿吨。累计完成详查以上地质勘探报告(不包括重复完成的精查报告)42处,获取资源量1171.66亿吨,其中可供露天煤矿开采资源量226.39亿吨。已完全具备开工建设总能力5亿吨以上煤矿的建井条件。2011年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1685.6万吨,同比增长47.9%。 ——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哈密东南部风区、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十三间房风区共3个风区,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为51569平方公里,占到全疆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的66.3%,技术开发量达到7549.8万千瓦,约占全疆技术开发量的62.9%。哈密被国家确定为7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全疆规划的九大风电场中,哈密地区占有3个。哈密地委、行署高度重视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规划编制了《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和东南部、十三间房、三塘湖、淖毛湖等风区工程性规划,规划总装机规模计划到2012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15万千瓦;到2015年达到6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180万千瓦。目前进驻哈密地区并陆续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的企业已达31家,建设测风塔80多个,截至2011年底,全地区风电装机规模达25万千瓦。 ——光能资源丰富。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日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充裕的地区之一。

甘肃省庆阳市的饮食文化

美食 庆阳市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集各家之所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庆阳人民对饮食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饮食技艺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历史悠久的臊子面、荞剁面、羊羔肉等传统名吃,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和诱人美味,吸引着满座高朋,四方佳宾。 大凡衣食住行人必不可少,俗话说君子谋道小人谋食,今天故做次小人说说庆阳的小吃。天下之大各地物产不有异,所以就有不同地方美食的特色。说起美食大家不用想就能随口说出好几个如扬州炒饭、四川火锅、武汉鸭脖、兰州拉面。说起庆阳小吃先说物产,庆阳位于华北连接西北之处,草原文化连接农耕文化的特殊地带。虽周祖的农耕在这里发展较早,但五千年的中国这里长期为游牧者占据,游牧者在这里学会了农耕,当然农人也懂得了畜牧生产。农牧业在这里的长期协调发展便有了这里以农产品为主料,畜牧产品为辅聊的特色美食。 庆阳的小吃至今还没有一样走向世界的,所以在外人看来庆阳没有美食可言,这也是我执意要班门弄斧说庆阳小吃的原因。庆阳跟许多北方地区一样特色是面食,就制作方法而言有擀面,扯面、削面、揪面、拉面、撮面、切面、饸烙面等、就成品而言有汤面、炒面、烩面、臊子面、油泼面、干拌面、杂酱面等等。我已经说过了这里处在牧区的边缘那理所当然就少不了以牧产品为特色的美食,庆阳的特色那就是早胜牛、庆阳驴、环县羊等。但庆阳的牛肉和驴肉是不出名的,这大抵缘于周祖农耕思想的影响牛是主要畜力,农人之本;驴则是山区主要脚力,可以说这两个是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朴实憨厚的庆阳人怎会忍心将他们搬上餐桌呢?所以在西北羊肉食谱中环县的羔羊肉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其他诸如鸡鸭猪之类地域不同各有千秋,惟有猪灌肠特色鲜明。 臊子面 其名因浇臊子汤而的名,此物为陇东的上等传统美食,大凡祝寿生日之长寿面,贵客到来主妇必用臊子面款待,当然臊子面制作的好坏代表了一家主妇乃至东家的厨艺水平。其制作要经过和面、揉面、馐面(揉好的面在密闭环境搁置一段时间)、擀面、切面、煮面、捞面、浇汤。汤的制作也相当讲究,选萝卜、豆腐、大肉等切丁,加黄花节、木耳、海带等配葱的调料入锅热油爆炒,兑水加入油泼辣子、打入鸡蛋即成香气四溢的臊子汤。面的制作其讲究并不亚于兰州拉面,庆阳俗语曰:“煮在锅里莲花转,挑在筷子打秋天,捞在碗里一条线,吃在嘴里活神仙。”这比起那兰州拉面从一代祖师马保子说到享誉全球,从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说到中式快餐简单有力地多了。因其食时有声如哨子声,故有称“哨子”面。臊子,一般用猪肉或羊肉切成一般大小的肉丁,再加入盐、姜粉、大香,辣椒面和花椒等调料、臊子可提早做成,装入瓮罐保存,随用随取;也可用新鲜猪肉、羊肉现做现吃。做臊子汤,先用清油将葱花炝炒,然后加入臊子、熟猪油和辣椒面,再放人红、白萝卜丁和豆腐丁、黄花、木耳,加水煮熟,再放人鸡蛋菱形薄饼和菠菜。这些作料做成的臊子汤,色鲜、油厚、味浓,香味扑鼻,诱人馋涎欲滴。臊子面大多为小麦面擀成的细长面,不仅汤要好,而且做面条十分讲究,面要和好、揉好、擀好、切好、煮好,这“六好”中有一好不到位,臊子面就没了味道。在食用时先上臊子汤,再上清水面条,然后用筷子将清水面条捞到盛有臊子汤的碗内,可一碗汤食用两三碗面条,也可一碗汤一碗面条食用。 羊羔肉 羊羔肉是庆阳地区环县等地传统的地方风味名吃之一,肉嫩味鲜,不膻不腻,非常可口。

2010哈密市基本概况

一、哈密市基本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基本概况 哈密市是哈密瓜的故乡,以盛产哈密瓜闻名于世。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素有“新疆门户”之称。东与甘肃省为邻,西毗鄯善县、木垒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北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相接,东北与蒙古国隔山相望。国界线46.67千米。全市面积8.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疆总面积的5.2%。哈密市城市规划区面积44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91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全市总人口44.33万人,城镇化率达61.81%,有汉、维、哈、回等3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占71.1%,少数民族人口占28.9%。2003年以来,哈密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观赏石之城”等荣誉称号。 (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7.7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一产完成13.93亿元,增长10%;二产完成48.78亿元,增长18.7%;三产完成55.05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7.46亿元,同比增长50%;招商引资完成投资44.6亿元,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预计12.94亿元,同比增长46.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3615元,同比增长10.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6567元,同比增长16.9%。 哈密区位优势明显,相对于疆内其它地州,距离内地最近,交通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哈密地处亚欧腹部、中西亚经济圈范围内,拥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地位,既是新疆向内地开放的门户,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具有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地缘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哈密交通正在逐步向以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网络发展,形成了东连甘肃、西接乌鲁木齐、

民生银行财务管理

民生银行财务管理 篇一:民生银行的财务状况分析 民生银行的财务状况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 (一)趋势与结构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摘要单位 (1)趋势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的总资产一直呈增长趋势,20XX年因为金融危机,而导致总资产增长较少,但仍然有所增长,20XX年至今增长速度一直很稳定。从数值来看,20XX年末的总资产值是20XX年末增长了1.42倍。可见民生银行这几年的扩张能力是很强大的,继续保持资产的扩张趋势的几率很大。 由图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的货币资金呈现波动上涨趋势,在各年中20XX年的增长率 最大,这跟20XX年金融危机有关,民生银行需要保持足够大的货币资金(流动性)以防止金融危机期间可能发生的挤兑情况,以使银行可以稳健发展。其次增长较快的是20XX年的,20XX和20XX的货币资金增长速度一致。对比总资产增长情况,可见货币资金的增长总体是随总资产增长而增长的,特殊情况则为保持流动性会有所增加。从数值来看,20XX年末的货币资金是20XX年末的3倍,可见民生银行的

增长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的固定资产在20XX年度增长很快,从详细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在20XX年中民生银行有在建工程投资,这是固定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民生银行的固定资产从20XX年末到20XX年末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XX年末的固定资产净额是20XX年末的2.55倍,这与总资产增长是差不多的。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状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控制的无形资产越多,则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就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的无形资产在20XX和20XX年基本没有变化,在20XX 年和20XX年则快速增长,20XX年末的无形资产值比20XX年末增长了29倍,可见民生银行的无形资产增长之巨大。从民生银行的无形资产增长情况来看,可以判断民生银行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由图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的客户存贷款都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除了20XX年增加较慢(这与20XX年金融危机有关)外,其他年份都有较快增长。总体来说,民生银行的客户存款20XX年末比20XX年末增加了1.45倍,客户贷款增加了1.17倍。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客户存款与贷款的差值有扩大趋势,这与民生银行存款利用变化有关,如用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02T11:56:45.67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芸[导读] 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民生新闻的出现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发展 一、民生新闻概述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有则改之、无则效仿”,推出全新的直播类新闻栏目,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开山鼻祖的《南京零距离》更是率先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并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栏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报道内容方面,“民生新闻”注重报道贴近受众的动态新闻,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体现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从传播模式来看,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了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亲民倾向;从传播方式来看,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报道语言上看,新闻节目主持人尽显个性风采,在节目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在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生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狭窄,信息负面。许多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不能带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但却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我国60%的受众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如果新闻媒体不在舆论上进行客观引导,较多的负面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学者曾经对此境况十分担忧,即如果把观众的简单注意力和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民生新闻惟一的价值追求,那么民生新闻则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二)形式雷同,竞争同质。有人将民生新闻比做一块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来抢,结果蛋糕迅速被摊薄,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中。从报道效果看,同样一个现场,同样一条新闻,由于记者角度不同,有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声音,结果报道的效果有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家省级单位将员工缴纳的一万元善款,捐给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有两家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结果是一方说单位员工很有善心;一方却说单位搞硬性摊派。经过这样一番效果截然相反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度可想而知。 (三)方言包装,自我认同。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然而,新闻“本土化”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地话”,我们也不能将方言新闻单纯视作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度挖掘。有专家认为,方言新闻的走红,其实反映的不是观众对新闻本身的认同,而是当地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三、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 (一)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事实上,民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民生”一词涉及到的方面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契合。它说明,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加民生一词的厚度。 (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具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这类选题每天充斥民生新闻并形成一种模式,尽管吸引眼球,但对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并不是一概排斥社会新闻,而是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这就要求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优化民生新闻报道结构,应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三)建立民生新闻的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想发展壮大,应该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步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要使民生新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经常给观众以新鲜感,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定位,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断在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纪宣.追寻新闻美学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2.

中国地理区域、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地理分区 华东六省:山东(鲁),江苏(苏),浙江(浙),上海(沪),安徽(皖),福建(闽)华南:广东(粤),广西(桂),海南(琼) 华中:湖南(湘),湖北(鄂),河南(豫),江西(赣) 华北: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山西(晋),内蒙古(内蒙古) 西北:宁夏(宁),新疆(新),青海(青),甘肃(甘或陇),陕西(陕或秦) 西南: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西藏(藏),重庆(渝),贵洲(贵或黔) 东北:黑龙江(黑),吉林(吉),辽宁(辽) 其他地区:香港(港),澳门(澳),台湾(台) 中国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