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律·廿四节气

七律·廿四节气

七律·廿四节气
七律·廿四节气

七律·二十四节气(前言)

初颁夏历事农耕,春雨惊春宇宙明。

物象跟随呈气候,阴阳交换应花莺。

年分季节风云变,勤种粗粮稻谷精。

日月轮回天地转,周而复始四时清。

七律·立春

尾对年头是为先,迎新辞旧岁依然。

山村爆竹声声亮,峻岭梅花朵朵鲜。

河岸柳丝呈翠色,田间小麦弄青弦。

鹧鸪远处回音脆,土里冬虫不再眠。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七律·雨水

东风解冻气温回,鸿雁翩翩传信来。

润物无声春雨洒,流云有意画窗推。

农家播种山村闹,土地翻新嫩柳徊。

远望群峰含黛色,初闻昨夜响惊雷。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

七律·惊蛰

夜半春雷大地惊,河边柳树跃黄莺。

桃花鲜艳游人爱,碧水清幽候鸟鸣。

万物生长需雨润,百虫苏醒唤农耕。

群山峻岭风光好,赏遍苍灵景色青。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注:苍灵,春天的别称。苍灵即青帝,位于东方司春之神。

七律·春分

杨柳青青嫩草长,莺飞遍野麦苗香。

春雷阵阵惊天地,闪电频频缀彩妆。

昼夜平分梁燕语,山花争艳杜鹃殇。

犁牛翻土忙耕种,憨厚农家唱吉祥。

春分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

七律·清明

细雨纷纷映晚晴,游人扫墓兆清明。

思贤一日无烟火,祭祖三场有豆羹。

翠柳依依河岸影,红花点点树林行。

耕牛翻土田间闹,峻岭深深布谷鸣。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注:豆羹:水豆腐做的汤,祭奠时叫羹。

七律·谷雨

沿河嫩柳绿成行,田野山歌响四方。

播谷适时仿大舜,采桑应节效嫘娘。

青蛙隔岸声声脆,幼鸟离枝步步惶。

陇上新秧呈翠景,村边碧水映朝阳。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注:大舜:远古帝王。嫘娘:指嫘(lei)祖,传说中养蚕的创始人。七律·立夏

清和入夏艳阳天,初露青荷嫩角鲜。

杜宇声声鸣谷底,瓜藤蔓蔓绕林巅。

闲游蚯蚓掀新土,漫唱蝼蛄闹碧泉。

浅水秧苗亲细浪,丝丝翠柳戏云烟。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注:清和,春天的称谓。瓜藤,王瓜的藤。

七律·小满

降临小满麦弯腰,秀叶盈盈分外娇。

十里荷塘连翠柳,三农田野育秧苗。

菜花鲜艳微风舞,河水波兴静谷潮。

峻岭新装如画美,山村夜晚月光韶。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七律·芒种

五月端阳仲夏天,炎炎烈日石榴鲜。

枝枝荷叶随风舞,对对鸳鸯宿水眠。

夜雨适时田自满,和风应季麦相牵。

农家户户勤栽种,袅袅炊烟古寨前。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七律·夏至

五月风轻日最长,青青杨柳绕村庄。

圆荷始散鲜花放,半夏将生幼子藏。

大雨初晴山更绿,端阳早过粽呈黄。

浮云罩岭霓虹现,阵阵蝉声入伏乡。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七律·小暑

小暑飘然入伏天,幽幽庭院晓风鲜。

初荷色艳轻舟赏,乳燕情浓画栋眠。

竹露晶莹遭雨打,山鹰勇猛向空旋。

藏身蟋蟀寻常户,何处轻歌唱暮烟。

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七律·大暑

烈日炎炎大暑风,重重热浪舞苍穹。

蝉鸣切切声源远,云彩匆匆影向蒙。

骤雨盈河惊夜梦,萤飞遍野照星空。

闲情漫步长堤上,近晚微凉惬意中。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七律·立秋

清风送爽立秋来,月夜乘凉尽快哉。

落叶萧萧吟树老,残荷静静替花哀。

依稀暮柳沿河舞,着意晨霜菊蕊摧。

远处寒蝉悲切切,幽思无限上楼台。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七律·处暑

上弦新月照高楼,深夜风凉始肃秋。

叶落山林晨雾起,花开庭院晚霞收。

苍鹰祭鸟诸峰伴,峻岭初霜百草休。

酷暑才消藏纸扇,临窗远望了心愁。

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七律·白露

白露风清夜渐凉,晴空飞雁阵成行。

残荷少艳枝浮水,丹桂多娇蕊放香。

万木枯黄群鸟唱,百花凋谢满山苍。

光阴似箭犹怀旧,岁月如烟枉自忙。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七律·秋分

风清气爽正秋分,万里蓝天映白云,

雁过三行空有影,雷鸣一阵此无闻。

蛰虫檐下藏坯土,凅水河中裂地纹。

丹桂飘香金菊艳,田间稻浪教人勤。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七律·寒露

寒露轻风眷念多,翩翩落叶舞秋波。

山间响午蝉声噪,田野清晨鸟影梭。

雁度雄关来路远,菊开庭院谢时蹉。

农家只望收成好,五谷丰登唱赞歌。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七律·霜降

枯黄草木上新霜,九月凄风少艳阳。

柳影萧萧游客远,鸿声切切旧诗藏。

朝烟冷白幽林露,夜幕侵红槭叶凉。

钩月窗前村寂静,深秋入夜更安祥。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槭叶:指枫叶。

七律·立冬

愁云低厚正寒冬,此后苍山白露浓。

细雨霏微晨雾降,冷霜凝重晚霞从。

窗临柳影含疏竹,水映荷身伴老松。

十月阳春今已去,梅花岭上展新容。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七律·小雪

闭塞成冬遍野忙,梧桐落叶尽枯黄。

虹藏静谷清秋去,霓隐苍山北雁翔。

柳影依稀迎小雪,梅枝初绽映残阳。

临窗渐觉严寒早,待到春来换绿妝。

小雪三候: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七律·大雪

隆冬节至告天寒,独翠青松带笑观。

猛虎怀春求配对,鹃鸥失语更孤单。

河边荔草呈新芽,岭上梅花有艳冠。

自古丰年飞雪兆,窗前紫竹叶枝残。

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七律·冬至

此日年年夜最长,回归北极土还阳。

蛐蟮结冻春风解,麋鹿栖林幼角张。

雨雪犹惊残柳梦,水泉初动满鱼塘。

黄钟应律寒冬仲,柔伏刚升暖气扬。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注:蛐蟮即蚯蚓。

七律·小寒

冬云雾雨锁荒丘,北雁回归旷野幽。

乱草丛中多隐雉,枯河岸上少飞鸥。

红梅笑伴枝头鹊,白雪纷菲海蜃楼。

数九寒天阳气尽,新春报喜计谋酬。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七律·大寒

玉树银装罩八荒,寒潮南下朔风狂。

光阴逝去青山驻,节令轮回岁月长。

壑谷娇梅姿靓丽,云天征鸟候臻祥。

孵鸡腊日随春至,解冻冰河嫩柳扬。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七律·二十四节气

冬去春来月累年,花开叶落四时全。

天文演算农耕令,地里延推岁运迁。

杨柳和风迎白帝,梧桐秋露唱金蝉。

严寒盛夏梅兰艳,季节相连一线牵。

农历二十四节气详解

农历二十四节气 节气起源 农历是阴阳合历,自从西汉太初历开始完整写入农历,是农历的太阳历成分,是农历(阴阳合历)标度太阳运动的成分,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历算家安照农历的规则,通过实际观测用天文算法计算的,和农历的阴历成分无关的,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气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后半月和本月的上半月中。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在四时八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殷、周之交已分四时,春秋时代已有分至启闭八节。到战国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天文位置已确定)。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确定月名月序和设置闰月的凭藉,也是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节气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的视运动。西汉初年制定的《太初历》,二十四节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后来,该历法经由西汉末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4] ,又历经多个朝代的改进,基本形式没变。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0101立春、0201惊蛰、0301清明、0401立夏、0501芒种、0601小暑、0701立秋、0801白露、0901寒露、1001立冬、1101大雪和1201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0102雨水、0202春分、0302谷雨、0402小满、0502夏至、0602大暑、0702处暑、0802秋分、0902霜降、1002小雪、1102冬至和1202大寒等12个中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现代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七言绝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口诀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

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1. 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2. 大雪节气常见的天气3. 大雪节气的由来是什么*二、大雪节气要注意什么*三、大雪节气的养生食谱 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 1、大雪的节气特点有哪些 1.1、华北及黄河流域气温降至0℃以下:大雪节气的时候,除了华南以及云南南部没有冬区以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到了冬天季节,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十摄氏度以下,面华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气温也在零度以下的气温稳定住了,这时在黄河流域也会慢慢的有了积雪的现象,在更北的地区已经是大雪纷飞了。 1.2、南方干燥偶有降雪:大雪节气来了之后,在南方地区, 尤其是广州以及珠三角一带,还是有着明显的干燥以及草木葱茏,和北方相比的话,气候相关的非常大,在南方冬天的气候要温和 一些,下雨雪的现象也会比较少,气温平均在零上二至四度左右,雨量在全年中占有百分之五左右,并且也只是偶尔才会有降雪的情况。 1.3、华南多雾午后温暖:在华南地区的气候,雾是相对多一些的,一般情况下,12月份是雾天最多的时候,并且经常会在夜间没有云或者是少云的清晨出现,雾天一般是在中午前散没了,消 散之后午后的阳光会格外温暖。

2、大雪节气常见的天气 2.1、降温: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2、大雪(暴雪):我们知道,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 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2.3、雾霾: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3、大雪节气的由来是什么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 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二十四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

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

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

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节气简介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

4二十四节气—春分

二十四节气——《春分》 一、活动由来: 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即太阳位于黄 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 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 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二、思维导图: 三、活动时间:2019年2月

四、活动地点:艾思坦实验幼儿园 《春分课程教案》小班 教学方案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区域活动吗? 2.介绍新朋友,今天带来了蛋宝宝。把它带进区域想办法让蛋宝宝 站起来。“蛋宝宝天天躺着,它今天想站起来,我们能帮它吗?” 3.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 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4.播放音乐,进行游戏活动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 活动区域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幼 儿进行适时地指导。鼓励幼儿大 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 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三、活动结束 1.师生交流,讨论哪些习惯好哪些不好 2.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并分享自 己的快乐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 3.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估计大家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4.共同收拾各类玩教具。 四、活动延伸 1.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得到的快乐,回到家里分享给爸爸妈妈。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 篇一:二十四节气阳历农历时间 二十四节气时间 立春315°2月3——5日阴历腊月十六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330°2月18——20日阴历一月一日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345°3月5——7日阴历一月十六日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0°3月20——21日阴历二月一日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15°4月4——6日阴历二月十六日桐始华、鼠化为鴽、虹始见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30°4月19——21日阴历三月一日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45°5月5——7日阴历三月十六日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60°5月20——22日阴历四月一日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75°6月5——7日阴历四月十六日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90°6月21——22日阴历五月一日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105°7月6——8日阴历五月十六日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120°7月22——24日阴历六月一日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135°8月7——9日阴历六月十六日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二十四节气 大雪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介绍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10毫米。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气候:大雪时节,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可能出现初雪和冰冻现象。这一节气是我县降水日数最少的节气。 农事: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早施苗肥,培育壮苗。随着隆冬季节的临近,着手做好菜苗、果树、苗木、花卉与家畜的保暖工作。 每年12月6~8日 2016年大雪时间是 12月7日 00:41:05 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虎始交: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日期计算:[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L=闰年数,21世纪C=,20世纪=。 举例说明:2088年大雪日期=[88×+]-[88/4]=28-22=6,12月6日大雪。 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如能服点大雪顺安养生汤,对抵抗寒邪袭之体表、口鼻很有益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在大雪前中后三天的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食用大雪养生汤。具体方法为:将冬虫夏草3克、狗肉250克、上肉桂3克,用水煎煮(可放调味品),将狗肉和汤一块服下。祛寒育肾。 第二、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可食用下列食品:枸杞肉丝、木耳冬瓜三鲜汤。 本文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课外知识、综合知识、文言知识、文学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植物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植物 篇一:二十四节气植物版 二十四节气植物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XX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个节气在大自然中的反馈也是不同的,四季变化,景色迥然。让我们来欣赏下每个节气带给我们的不同风景。 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

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篇二: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 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 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大雪节气的习俗说明

大雪节气的习俗说明 导读:大雪节气的习俗说明【篇一】 大雪节气习俗:吃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新鲜雪菜也逐渐上市。食疗专家介绍,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 大雪节气习俗:吃萝卜圆子 用萝卜加工成的萝卜圆子,多年来一直风靡老城南一带。那时在菜场或街头,都有卖萝卜作原料制成的萝卜圆子,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美味小吃。老城南人有下午吃点心的习惯,围坐在摊子前,摊主在煮沸的水中舀出几个圆子盛在碗中,撒些蒜花,那真是清香无比,吃起来有滋有味。现在虽然各种点心和快餐品种繁多,但金陵小吃的魅力仍在,而具有地道土特产风味的萝卜圆子,也一定会重新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大雪节气习俗:喝红薯粥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

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大雪节气习俗: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人们发现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于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习俗影响,大雪节气前后,肉类食品价格常会有小幅上涨。 大雪节气习俗: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提醒公众大雪节气到来加强自我防护。因天气寒冷,外出时宜穿厚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大雪节气习俗:捕获乌鱼招待宾客 适逢落花生的采收期,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常被当做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1、立春——春天开始。(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始降春雨。(2月18-20日):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以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动物复苏。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4、春分——春天过半。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草木萌发。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6、谷雨——雨量始增。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 7、立夏——夏天开始。5月5日或6日“立夏”。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麦粒饱满。 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进入三夏。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大雪时节的资料介绍

大雪时节的资料介绍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10毫米。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L=闰年数,21世纪C=,20世纪=。 举例说明:2088年大雪日期=-=28-22=6,12月6日大雪。 例外:195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了。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这时,华南气候还有

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气候:大雪时节,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可能出现初雪和冰冻现象。这一节气是我县降水日数最少的节气。 农事: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早施苗肥,培育壮苗。随着隆冬季节的临近,着手做好菜苗、果树、苗木、花卉与家畜的保暖工作。 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如能服点大雪顺安养生汤,对抵抗寒邪袭之体表、口鼻很有益处。具体方法如下: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篇一:农历二十四节气详解 农历二十四节气 节气起源 农历是阴阳合历,自从西汉太初历开始完整写入农历,是农历的太阳历成分,是农历(阴阳合历)标度太阳运动的成分,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历算家安照农历的规则,通过实际观测用天文算法计算的,和农历的阴历成分无关的,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气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后半月和本月的上半月中。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在四时八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殷、周之交已分四时,春秋时代已有分至启闭八节。到战国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天文位置已确定)。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确定月名月序和设置闰月的凭藉,也是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节气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的视运动。西汉初年制定的《太初历》,二十四节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

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后来,该历法经由西汉末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4],又历经多个朝代的改进,基本形式没变。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0101立春、0201惊蛰、0301清明、0401立夏、0501芒种、0601小暑、0701立秋、0801白露、0901寒露、1001立冬、1101大雪和1201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0102雨水、0202春分、0302谷雨、0402小满、0502夏至、0602大暑、0702处暑、0802秋分、0902霜降、1002小雪、1102冬至和1202大寒等12个中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现代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七言绝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口诀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 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 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但在南方, 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 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 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这时,华南气 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 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 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大雪时节,以下几种天气较为 常见。 降温 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绝大部 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 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寒冷对体弱者和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大雪(暴雪) 我们知道,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 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 旅游的展开。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 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 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冻雨(雨凇) 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 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结合起来,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其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由于古代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节气历史 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以后节气被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明确有了现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卯中绳,

节气划分 其实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 从节气的含意可知,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即: (1)小暑、大

24节气大雪作文小学8篇

24节气大雪作文小学8篇 本文是24节气大雪作文小学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每年阳历12月7日前后,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既然为大,北国自然也就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季节,处处呈现“借来白雪作胭脂”的分外妖娆。而此时的南方,虽依然草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导读:TAG: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方面的伟大成就。每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及答案)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

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附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推荐阅读: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与节气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月令和二十四节气有关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月令和二十四节气有关 篇一:干支与二十四节气 干支与二十四节气 (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 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古今的历法不外太阳历与太阴历两种,太阳历如今世界 通用的公历,太阴历如穆斯林国家通用的穆斯林教历。这两 种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个回归年,并将其平均成十二个月份,再分立大小平闰月。太阳历的优点是四季分明,准确无差;太阴历则严格以月亮朔望周 期纪月,因没有顾及到地球公转周期,所以不能准确地划分 四季界限。中国传统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一方面 以月亮朔望周期纪月,一方面又巧妙地设立闰月做到与回归 年同步。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回归年的360度角划作24份,即太阳在黄经在向东每移动15度角为一“气”,移动一周360度共24气。

二十四节气太阳黄经度数及日期 立春黄经315°2月3—5日,雨水黄经330°2月18—20日, 惊蛰黄经345°3月5—7日,春分黄经0°3月20—21日, 清明黄经15°4月4—6日,谷雨黄经30°4月19—21日, 立夏黄经45°5月5—7日,小满黄经60°5月20—22日, 芒种黄经75°6月5—7日,夏至黄经90°6月21—22日, 小暑黄经105°7月6—8日,大暑黄经120°7月22—24日, 立秋黄经135°8月7—9日,处暑黄经150°8月22—24日, 白露黄经165°9月7—9日,秋分黄经180°9月22—24日, 寒露黄经195°10月8—9日,霜降黄经210°10月23—24日, 立冬黄经225°11月7—8日,小雪黄经240°11月22—23日, 大雪黄经255°12月6—8日,冬至黄经270°12月21

专题十二-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

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专题 一、【学科素养或学习目标】 1.掌握四季划分的节点及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和移动趋势 2.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时 二、【自主学习案】 1.四季划分 (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以此类推。 (4)地球运动中关于季节判断的依据 2.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五、【当堂练习】 1.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完成下题。放假期间,( )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2.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的三个时刻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经合成整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位于

中国农历24节气知识大全

中国农历24节气知识大全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1、立春——春天开始。(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始降春雨。(2月18-20日):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以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动物复苏。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4、春分——春天过半。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草木萌发。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6、谷雨——雨量始增。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 7、立夏——夏天开始。5月5日或6日“立夏”。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麦粒饱满。 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进入三夏。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芒是代表一些有茫的作物,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各、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10、夏至——感夏始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炎热即至。7月7日前后,太阳达黄经1 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暑是表示炎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TAG: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方面的伟大成就。每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及答案)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附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推荐阅读: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与节气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