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起于春秋而盛于战国。因老子、庄子以“道”(宇宙本体及其法则)为理论中心而得名。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生卒年已无从考,春秋末期陈国人。老子的代表作是《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也无从考,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和其弟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一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1.“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第一,道家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第二,人在“四大”中的位置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所以,道家爱主张: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故为人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限制,教育也一样。整个自然乃至宇宙都是无为的,大自然在无为之中就衍生出天地万物,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所以人必须以自然的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作为立身行事的最根本原则,教育也是如此。

道家爱认为一切认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该让人们把一切只是忘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学无忧”,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是不是考研宝宝的你也希望如果考研的考试是比谁忘得快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大木木@涵毅轻轻的敲了敲你的头:快醒醒!!!)

2.“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他们主张“绝圣去智”,用“不言不教”去培养那种以超越态度寻求在现实中的解脱,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人格。即道家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大木木@涵毅友情提示:这里可不是吸毒的瘾君子呀!)。因为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在这个原则下,庄子认为儒家的君子恰恰是受仁义所累最严重的,最不遵循自然的,故“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争让之礼,尧舜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3.学习的方法

(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老子认为人的认识应该以清净无为为前提,首先去除一切杂然。即去除先见。庄子也主张人的认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成见的左右,易“随其成心而师之”。

如“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因此,人的学习把握住“道”的前提是破除“一曲”之蔽,广博察物,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即既要广播的求知,又不能陷溺于博学。博学,强调的是要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但不能沉溺于感性认识,认识事物还需要更多的理性认识。所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口,见天道”。另外,庄子还主张处理好有限和无限的问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3)闻之始疑。

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道家爱要求学习自然本身,重视的不是经验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经验事物的逐步远离,强调直观或直觉的重要性,积极主张怀疑的学习方法。因此,庄子怀疑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的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有价值的是对儒学的怀疑。从方法论上,道家非常讲究辩证法,提倡“贵师”“道观”“用反”“虚静”等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原则。

道家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虽然有消极避世、幻想倒退的地方,但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之处。儒道之间相互批判又相互补充,充实了我国教育思想史的内容,而且儒道两种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知识分子人格影响极大。

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六)墨翟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称墨子。墨子在儒家学习过,但他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自立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学派——墨家,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代表作《墨子》。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存有差异。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关注下层人民的利益。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坚信教育对建立理想社会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 (2)教育的个人作用。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即“染于仓则仓,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 (3)此外,墨子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的更加进步。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认为要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就必须培养“兼士”或“贤士”,而“兼士”或“贤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厚乎德行。即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最为重要,使兼士懂得“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②辩乎言谈。即思辨的要求,这是为了兼士能够发挥自己雄辩的才能“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 ③博乎道术。即知识技能的要求,这是为了兼士有能力投身社会实践,为天下兴利除害;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结课论文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启发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

道家的教育思想总结

道家的教育思想总结 篇一: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的瑰宝 内容摘要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所争鸣的实际内容或者社会焦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涉及道德、艺术、哲学、逻辑学等,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就是先秦思想领域的两朵瑰丽的奇葩。 儒家主张尊师重教,政教合一,学而优则仕,施行仁政的思想。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两者的思想领域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取长补短、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社会建设中。 关键词儒家、道家、德教、仁政、智育、无为而治、自然。

儒家思想:尊师重教是儒家学派的优良传统。 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汲取儒、道两家之精华,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政治为教育提供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特征:富而后教,“孔子‘适卫’,冉有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富而后教”的基本教育理念,他认为“庶之”、“富之”、“教之”共同购成立国安邦三要素。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人是社会的主题,所以要从整体上改变和提升社会风气,必须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教育

感化入手,所以儒家提倡“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孔门私学之中弟子品类不一,就分布地区而言,其弟子来自不同国度,就社会阶层而言,其弟子成分复杂,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坚定实践者。“有教无类”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体现,爱之则教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是儒家的基本教育观念。“有教无类”是以儒家人性观念为依据的,儒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所有贵贱、庶鄙、族类之别,但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儒家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所处的整体环境对人的整体性格、道德观念及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风俗环境,就会使人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基于这种考虑,儒家提出“三慎”主张。所谓“三慎”,即:择居慎,择业慎,择友慎。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政教合一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首先,学习是通向做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作者:周耿 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首先是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而“价值实现”通常又是通过入世与出世这一矛盾展示出来的。在冯友兰先生看来:解决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它既入世而又出世”(《中国哲学简史》)。所谓“既入世而又出世”,即“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庄子·天地》)。这一进一退反映了道家各学派价值观体系的共通结构。就道家思想学说而言,入世思想体现为政治价值观,出世思想体现为人生价值观,而政治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形上根据在于道气论。基于此,我们以“价值实现”为核心,从道气论、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成是由道和某种物质相互配合形成的,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主张通过以道治国、推行无为政治来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当他发现治国理想无法实现时,便选择了退隐,主张守柔不争以保身、修身。 文子、关尹作为老子后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发挥了老子学说。道与何种物质生成万物,老子并没有明说,文子把老子“物生之”中的“物”解释为“气”,从道与气两个方面探讨了人性的来源、异化及复归,并把老子之“道”下落为“理”,以“理”发挥“无为”之义,主张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并从“无为”的现实性层面上,肯定了“守德”“上贤”“正法”以治国的实践价值。 作为关尹遗说,郭店简《太一生水》把水作为最初的“物”,与道“反辅”,配合而逐步生成气、阴阳二气乃至万物。“水”作为最初之“物”,从生成论上为“贵弱”这一价值原则确立了形上基础。上博简《恒先》把“物”理解为气,在肯定道在生成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同时,强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起于春秋而盛于战国。因老子、庄子以“道”(宇宙本体及其法则)为理论中心而得名。道家的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生卒年已无从考,春秋末期陈国人。老子的代表作就是《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也无从考,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就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后世将她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与其弟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一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1、“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第一,道家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第二,人在“四大”中的位置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就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就是自然的。所以,道家爱主张:人就是自然的人,而不就是社会的人。故为人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限制,教育也一样。整个自然乃至宇宙都就是无为的,大自然在无为之中就衍生出天地万物,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所以人必须以自然的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作为立身行事的最根本原则,教育也就是如此。 道家爱认为一切认为的东西都就是错误的,教育就是最大的人为,它就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就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该让人们把一切只就是忘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学无忧”,彻底地取消教育就就是最好的教育。(就是不就是考研宝宝的您也希望如果考研的考试就是比谁忘得快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大木木@涵毅轻轻的敲了敲您的头:快醒醒!!!) 2、“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她们主张“绝圣去智”,用“不言不教”去培养那种以超越 态度寻求在现实中的解脱,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人格。即道家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大木木@涵毅友情提示:这里可不就是吸毒的瘾君子呀!)。因为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在这个原则下,庄子认为儒家的君子恰恰就是受仁义所累最严重的,最不遵循自然的,故“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争让之礼,尧舜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3、学习的方法 (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老子认为人的认识应该以清净无为为前提,首先去除一切杂然。即去除先见。庄子也主张人的认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成见的左右,易“随其成心而师之”。如

道家道教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摘要:道家道教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和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本文主要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无 言身教”和“达情顺意”的教师观、宗教“试验模式”和“修炼模式”和道家 辩证思维方式等方面探讨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道教;教育思想;中学地理教学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①鲁迅先生这句话道出了道家道教思想与中国传 统文化和教育的关系。道家道教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和教育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即便是今天,道家道教的 教育思想仍广泛地影响着中国教育。本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道家道教教 育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老子认为这个“道”不是寻 常的一般道理,而是原始的客观实在,是天1地万物之源,它永远不变的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人类在社会和自然中,一切活动最终都必须取 法于“道”,人类所特有的教育,也不例外,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 施教,“唯道是从”③。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尤其是工业化、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自有人生,人便与地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原 始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随着生产技术革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自然进 行掠夺式的开采,人地矛盾恶化;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回过 来重新审视人地关系,人地协调发展渐渐提上日程。这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要 与大自然的承载力相适应,二者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时,要结 合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正确认 识人地关系,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①《鲁迅书信集》上卷,第18页 ②《老子》,第25章 ③《老子》,第21章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篇一: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

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

中国教育史——道家教育思想(20200617045613)

中国教育史——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 反映没 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 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书中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①文化堕落论。老子以“道”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 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②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 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 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 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③“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 毁灭文化,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 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 【关键词】:辩证法、无为、寡欲 一、道家思想的特点 (一)以“道”为核心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成为道家论述的基础,而作为基础的“道”让人觉得很是模糊不清,老子对“道”的解释就是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境界,而无论怎么追求,“道”的境界总是与人的品行相差甚远。所以后世感觉到道家学说总是带有一定的虚幻性。 (二)主张“无为”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分的的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事物的发展顺应天性,达到和谐统一。 (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

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四)寡欲的思想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二、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军事 道家主张无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避免、逃避战争,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老子就很支持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关于战争老子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将辩证法运用到军事当中更是惊人之举。《老子》中说“以正治邦,以奇用兵”,而《孙子兵法》更是讲求作战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可见用奇兵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很多战略军事家共同认可的,而古今中外用奇兵克敌制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奇兵取得战争的胜利,用正道来治理国家○2可见道家思想是多么的灵活、深邃。 (二)艺术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孔子关注人事、倡导人本、重视人伦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以后,儒家一分为八,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和苟子两派。孟、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孟子主“性善”,重仁义,明人伦,强调“存心养性”,以塑造完美人格;荀子主“性恶”,重礼法,讲规范,强调“化性起伪”,以学为“圣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儒家传授“六艺”,重视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学、思、行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从战国晚期至汉代逐步成书的《礼记》,则对儒家教育思想作了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墨子开创了墨家学派,他反对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礼乐”教育,主张以“爱利万民”为出发点,通过“兼爱”教育,以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标。墨家以培养具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为宗旨,特别注重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学习,强调主动、实践、创造的教学方法,形成有别于其他派别的独特个性。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尖锐地批判了儒家的礼教,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反朴归真,遵循“为道日损”的原则,行“不言之教”,以培养超凡脱俗、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他重法轻德,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以奖惩手段强化法制观念,从而培养“明法”、“行法”的人才,首开法制主义教育之先河。 总之,各派在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儒家尚理性,讲实用,倡启发;墨家重实践,讲功利,求创新;道家尚自然,崇直觉,重体悟;法家尚统一,贵法制,重赏罚。在“百家争鸣”中,各派既互相批判斗争,又互相吸收融合,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期的儒、墨、道、法,到了战国末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

先秦道家思想的廉政价值

先秦道家思想的廉政价值探析 摘要:先秦道家较早对廉政的内涵、重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他们认为,实现政治清明,达致长治久安是廉政的客观要求;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协调公私关系是廉政的价值旨趋;能否妥善处理官民关系,做到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是评价官员廉政与否的标尺;修身养德、节俭节欲是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官德建设、规范在上者的行为则是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先秦;道家文化;廉政;价值 过去学术界或者对传统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廉政资源重视和研究 不够,或者笼统地谈传统文化的廉政价值,对其中各个部分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而在对先秦诸子廉政思想研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关于儒家的研究很多,而关于道家的仅有两篇,一篇是李书均2009年7月28日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的《老子思想中的廉政价值观》,还有一篇是赖红卫发表在《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的《孔子和老子廉政思想之比较》。与此同时,在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中,对其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健康人格养成和个体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剖较多,而对其有助于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则研究不够,成果不丰。因此,挖掘先秦道家文化中有益廉政的宝贵资源,对深化传统文化研究,推进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先秦道家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先公后私是廉政建设的核心内涵。 对廉和廉政内涵的解读是培育健康廉政文化,营造浓郁廉政氛围的理论基础,也是实现清明政治的必要前提。在中国历史上,道家首先对廉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廉”本是指器物的棱角和堂前的边角,因为有棱角,所以不易触犯,有边角,则方正不斜,用于人则指人的品行端正、刚直不阿,后有公正清白,不求不义之财之意。《楚辞·招魂》中有“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曰:“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日洁。”西汉韩婴说:“廉者不求非其有”,意思是说凡是非自己所有的,或者非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都是“不义之财”,都不应去追求。老子曾赞扬圣人道德高尚,“方而不割,廉利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显然,“廉”在这里指的就是要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合理处理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对什么是廉政,老子虽没有直接予以回答,但他对作为廉政的对立面——腐败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统治者为满足自己奢靡生活而对人民横征暴敛,把自己欲望的满足建立在人民生活的痛苦之上,这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与廉政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那些不关心民众生产,热衷于奢靡生活,聚敛财富,满足私欲的人是不配作统治者的,简直就是强盗,说:“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庄子则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廉”的理

道家思想史教学大纲

道家思想史教学大纲 (选修课)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道家思想史?是人文学院本科选修课之一,它是以先秦文学为基础衍生出来、以拓展学生视野和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为目的的课程。它以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作为主要的阐释对象,兼及道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情况,使学生了解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及道家思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明确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等各方面的深刻影响,正确评价道家思想的功过是非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以便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学习内容和具体要求 本课程主要学习有关道家思想的基本知识;老子的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老子的思想结构及其思维方式,老子思想的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庄子的本体论、相对主义、人生哲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要求学生掌握老子、庄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并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使之成为自己思想观念的有益组成部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三、讲授时间和方法 本课程计划36课时,以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四、考试方式 一 考查 五、讲授内容 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它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1、道家产生于春秋末年,创始人为老子。 2、至战国,老子学说衍生为二,一是与当时的黄帝崇拜相结合,形成黄老学派,其特点是以老子政治思想为主体,又杂采儒、墨、名法。二是与庄子理论相结合,形成老庄学派。其特点是更加崇向虚无,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为士大夫提供处世理论依据。 3、汉初七十年黄老学说盛行,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成为国家政治指导思想。 4、武帝以后儒学独尊,黄老失势,道家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先秦道家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后世通过对它们的诠释,滋生出新的理论体系,如魏晋玄学。虽有鲜明道家色彩,但由于吸收了别的学说成份,又与原始道家有别。二是与宗教结合,东汉末年以后,道家著作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第一周:第一课概述 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 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 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 第二周:第二课道家与上古文化 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 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 《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 《易经》中的宇宙秩序 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 转化) 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 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饮食调养-2---适应环境3-男女双修功法

道家思想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道家思想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道,概念神秘,蕴含丰富,思想深邃,它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概念,而且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隐或现,始终强劲的活跃于中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史上,并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着它巨大的思想导向作用。 关键词道;道德教育;以道为本;抱朴守真;贵柔守雌 一、以道为本,唯道是从的德育纲领 道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道,道家全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都是建构在以道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我们研究道家的德育思想必须着眼于道论,在道论中体会其德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老子看来,道是最有生命活力的,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道为一切的本原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因此道也是道家宣扬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 道家主张以道统御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十四章》),这也就是讲应该执古御今,以道御德,对天地万事万物都应以道的观点观之,只有用道的标准,把天地间的万物看成是平等的,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所在。“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这是说在审视人生的时侯,应该放弃个人和世俗的偏见,站在道的高度去观察事物审视人生。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五十一章》),这就是尊道贵德,在道家看来道德教育就是把天道转化为人道,使人道符合天道,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做人做事必须以道为纲,唯道是从。 二、抱朴守真,返璞归真的德育取向 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人最终也是回归自然的。道家讲人性本质是朴实的,这是道家思想道德教育认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道家自然生出了抱朴守真、返璞归真的道德教育取向。道家的思想家们主张道法自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强调待人要真诚,说话要遵守信用,这正是道法自然、诚信不欺的德育思想的最好体现。 道家认定朴是人性的本质状态,人的本性是朴素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小人君子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道德经》有云:“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也就是讲仆是无欲的基础,是自正的根基。“屈折礼乐,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

先秦道家的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的教育思想 丁钢 (华东师大教科所) 在先秦的教育思想发展中,儒家确乎是其主线。然而,道家在教育思想中的贡献,确实也从某些方面弥补了儒家教育的不足。儒家尚人为,道家尚自然;儒家尚理性,道家尚直觉;儒家尚实用,道家尚思辩;儒家尚启发,道家尚辩证,等等。诸如此类的差异联系,恰恰构成了互补的条件,由此形成他们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因此,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是在一个共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相互的论辩中共同创立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理论。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大渊源。这样,就有必要将道家的教育思想放到先秦教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去进行必要的比较研究。 直觉主义学习论 儒家注重的学习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等。其中包括丰富的沦理规范,历史、文学和音乐等社会知识。相比之下,由于道家批判现实的政教文化和伦理原则,因而也就在学习的内容中抛弃了这些社会知识。道家认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本身及其本贡与规律,必须以“道”为中心。于是,就提出“为学”与“为道”两种学习途径的关系问题。一个人要按照自然本性的发展,究竟依靠社会知识的积累,来遵循观实的社会伦理规范;还是应该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与充实,摆脱妨碍人自然发展的政治伦理的束缚,这是道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道家在批判前者,强调后者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儒家的学习理论。 《老子》四十八章中提出了学习的两种途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可损,以至于无为。” 河上公注曰:“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据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里的“为学”,范围较狭,仅指对于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而对外在的经验知识的追求与累积越多实足以产生机智巧变,戕伤自然的真朴。因此,老子要人走“为道”的路子,减损私欲妄见。返归真纯朴质:“以至于无为。”①冯友兰先生也认为,老子认为人生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顺自然。“为学"可能导致这个原则的反面。因此,老子虽然也不废“为学”,但是还是以“为道”为主.而说“绝学无忧。”②这些看法基本上是对的,大致符合老子原意。 只是需要补充一点,老子强调“为道’,也包括“知”。③老子认为,要“为道”就必须具有“知常”这么一种求知精神。因为“道”是“常道’,是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而不是可以经常改变的政教礼乐,只有求知这样一种“常道”,才是正确的“为道”途径。其中,“知足”“知止”则是“知常”的必要条件。在这基础上,还必须“知不知’。老子说:“知不知,尚(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 ①参见陈鼓应著《老于注释及评介》第250页一252页 ②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 ③《老子》中“知”字出现五十八次,其中持肯定态度的就有一半。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的瑰宝 【内容摘要】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所争鸣的实际内容或者社会焦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涉及道德、艺术、哲学、逻辑学等,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就是先秦思想领域的两朵瑰丽的奇葩。 儒家主张尊师重教,政教合一,学而优则仕,施行仁政的思想。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两者的思想领域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取长补短、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社会建设中。 【关键词】儒家、道家、德教、仁政、智育、无为而治、自然。 儒家思想:尊师重教是儒家学派的优良传统。 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汲取儒、道两家之精华,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政治为教育提供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特征:富而后教,“孔子‘适卫’,冉有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富而后教”的基本教育理念,他认为“庶之”、“富之”、“教之”共同购成立国安邦三要素。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学记》)。人是社会的主题,所以要从整体上改变和提升社会风气,必须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教育感化入手,所以儒家提倡“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孔门私学之中弟子品类不一,就分布地区而言,其弟子来自不同国度,就社会阶层而言,其弟子成分复杂,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坚定实践者。“有教无类”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体现,爱之则教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是儒家的基本教育观念。“有教无类”是以儒家人性观念为依据的,儒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所有贵贱、庶鄙、族类之别,但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儒家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所处的整体环境对人的整体性格、道德观念及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风俗环境,就会使人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基于这种考虑,儒家提出“三慎”主张。所谓“三慎”,即:择居慎,择业慎,择友慎。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政教合一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首先,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政治人才是儒家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其次,并非所有学习的人都可以做官,学习成绩优异是做官的必要条件。 2)德教优先。以德育为主体,将知识教育与教育过程德行化,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是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是儒家教育哲学的突出特点。以“四教”——文、行、忠、信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所编纂的《诗》、《书》、《礼》、《乐》、《春秋》、《易》,皆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教科书,都是施行德育的教材,逐渐形成了儒家“明人伦”重“四德(仁、义、理、智)”的德育体系。由于国家在政治上倡导“为政以德”、施行仁政,所以教育落实到主体的人本身提倡“为己”之学,以追求道德价值的实现。 3)重视智育。敏而好学,学习知识主要是一个主体自觉的过程所以儒家主张学者必须端正学习态度,以成就真才实学。“好学近乎仁”,认为人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够成就理想人格。“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对儒家知识教育方法论的系统总结。 道家思想: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在于“自然”二字。

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学思想

“无为而治”的管理学思想 题目 在道家思想中,最为精炼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为”。如何理解中国古代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答:我认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无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样也是佛家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中,就“无为”而言,我认为分三个阶段,企业管理者只有深入地去感悟这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领略“无为”的思想魅力。 第一个阶段:有为而妄为阶段 在竞争无处不在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努力奋斗。很多企业在资本积累的同时,狂妄和浮躁也在急剧增加,日本的战略学家大前研一曾批判说:“我认为中国人有点急躁。”这话虽然我们不爱听,但也的确有道理。中国企业后起而勃发,希望能够尽量走捷径,但往往脱离不了“妄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的贫富差距虽然很大,但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很落后,“大款”们花天酒地,却不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与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世界巨富和世界最大的慈善家比起来,真是让人汗颜。我比较欣赏国美总裁黄光裕说的话,为什么要把国美继续做大做强,因为是一种责任,是国美几万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第二个阶段: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比较容易,可要“有所不为”,就需要胆量和智慧了。从“有所为”过渡到“有所不为”,这一种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具备深刻的管理功底和领导魅力,它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基础,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否则很难成功。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 如果企业是一个被各种规则管理起来的一个系统。当你去到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地方的时候,你会意识到有规则的好处。 其次,要注意授权的节奏 授权这就如同我们放风筝一样,风筝就如同我们的下属,风是外界的环境,线就是权力。不敢放线,风筝永远飞不高;风小了,就要把线紧一紧;风大了,就松一松。要根据风的大小、方向,去逐步地授权给自己的下属。 第三个阶段: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是管理的最高的境界,有一些玄虚,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管理实践,是很难领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 无为而为的思想在汉朝得到艺术性的发挥,汉高祖及他的继任者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使汉朝的生产与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提高。汉武帝凭借强大经济和技术条件,历经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彻底打败了强悍的匈奴骑兵。“犯我天威,虽远必诛”——古往今来,只有大汉时代有如此豪言壮语。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理,在汉王朝得到高超运用。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治要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要平衡集权与授权的度,有为而不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创业靠有为,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