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干熄焦技术操作规程

干熄焦技术操作规程

干熄焦技术操作规程
干熄焦技术操作规程

干熄焦技术操作规程

1 岗位职责

1.1 干熄焦班长

1.1.1 负责按出焦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完成各项技术操作指标。

1.1.2 指导和协助主操作手和生产巡检工操作。

1.1.3 做好开、停工的操作。

1.2 主操作手

1.2.1 负责中控室EI系统画面和主控盘的监控操作。

1.2.2 指导协助巡检工操作。

1.2.3 负责与炼焦及筛运焦联系。

1.2.4 做好开、停工与本岗位有关的操作。

1.2.5 配合检修人员做好检修工作。

1.3 副操作手

1.3.1 负责填写日报表。

1.3.2 协助主操作手工作。

1.4 巡检工

1.4.1 干熄焦采取主操作手和巡检工双人巡检的制度,白班9:00~10:30,13:00~14:30;中班5:30~7:00,9:00~10:30夜班1:00~2:30,5:00~6:30到现场巡检,其中主操作、副操每班各巡检一次,检查现场各项参数与中控EI操作画面显示是否有误。

1.4.2 负责提升机、装入装置、排焦装置、干熄炉本体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现场操作、检查、调节。

1.4.3 做好设备巡检记录。

1.4.4 积极配合主操作手操作。

1.4.5 做好开、停工的有关现场操作。

1.4.6 配合检修人员做好现场检修工作。

2 技术要求

2.1 旋转焦罐内只能接一炉焦炭(约22 t),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2 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保持在0~-100 Pa,炉内料位控制在常用料位(上限下限料位之间),排焦温度小于230 ℃,符合工艺要求。

2.3 严格控制干熄炉入口处循环气体的温度在120℃~140℃之间,在锅炉入口处温度不高于960℃,工况正常时不低于700℃。

2.4 通过导入空气(锅炉入口温度在600~960 ℃时)以及向循环气体通入N2(锅炉入口温度在600 ℃以下,960 ℃以上时)的方法及时调控循环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碳、氢气的含量,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CO:6 %以下 H2:3 %以下 O2:0 (MAX 1 %) CO2:10 %—20 %

2.5 按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控纯水罐、除氧器、汽包的水位。

纯水槽水位:4500±1500 mm

除氧器水位:0±100 mm

汽包水位:0±50 mm

2.6 认真分析锅炉水质,及时调控,使炉水达到水质要求,主蒸汽品质合格,给水及炉水基准值见下表:

2.7 严格控制好给水预热的入口温度不低于60℃,一般控制在65℃,除氧器入口水温不高于90℃。

2.8 控制除氧器压力保持在20KP a以上,确保除氧效果。

2.9 控制空压机供给的工厂用压缩空气、仪表用压缩空气及N2压力在0.4MPa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2.10 根据工况及时调整循环风量的大小,保证锅炉顺利运行。

2.11 锅炉入口气体压力:-1300 Pa以上。

2.12 干熄炉顶部压力:-100 Pa~0 Pa,一般控制-40Pa。

2.13 二次过热器入口温度425℃以下,且不低于饱和温度+15℃(饱和蒸汽压力表见附页)。

2.14 二次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450±10℃、压力:5.3±0.2MPa(当汽轮发电停用时可根据外送蒸汽用户的要求酌情降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标准)。

2.15 锅炉给水温度104℃。

3 岗位操作

3.1 循环风机操作

3.1.1 风机启动前的检查

3.1.1.1 风机电机及机械部分的检修工作全部结束;风机周围应清洁,照明充足。

3.1.1.2 各轴承冷却水畅通,温度、振动计齐全有效,指示在正常范围内。

3.1.1.3 各轴承油位应在最低和最高油位线之间。

3.1.1.4 打开风机轴封氮气阀,调整好压力。

3.1.1.5 风机入口挡板应在关闭位置。

3.1.1.6 检查各地脚螺丝应牢固,电机接地线良好,手动盘车灵活,安全罩安装好。

3.1.1.7 与主控室联系,确认无报警。

3.1.1.8 停用时间长时,应测定电动机绝缘。

3.1.1.9 检修后应确认气体循环系统内无人,且整个干熄焦系统人孔全部关闭。

3.1.1.10 检查集中润滑装置是否正常。

3.1.1.11 确认循环风机各项连锁正常,紧急情况下解除连锁需经车间领导同意。

3.1.2 启动

3.1.2.1 联系高配人员送电。

3.1.2.2 现场启动时,将现场操作箱中的转换开关切换到现场;中央操作时将现场操作箱中的

转换开关切换到中央,按启动按钮。

3.1.2.3 启动循环风机集中润滑装置,调节至正常运行状态。

3.1.2.4 启动循环风机。

3.1.2.5 观察电动机电流指示,正常后,全开入口挡板,通过循环风机变频装置调节循环风量,

开始进行风量调节。

3.1.2.6 启动后,检查各部运转是否正常。

3.1.3 停止

3.1.3.1 按停止按钮,停止循环风机运行。

3.1.3.2 关闭循环风机入口挡板。

3.1.3.3 根据实际情况关闭冷却水入口阀及风机轴封氮气阀。

3.1.4 循环风机运行中的停机连锁:

3.1.

4.1 风机轴承温度上上限。(H:80℃;HH:85℃)

3.1.

4.2 电机轴承温度上上限。(H:80℃;HH:85℃)

3.1.

4.3 锅炉给水泵全部停止。

3.1.

4.4 锅炉循环水量下下限260t/h。

3.1.

4.5 风机轴承振动上上限。(H:80μm;HH:130μm)

3.1.

4.6 汽包水位上上限150mm。

3.1.

4.7 汽包水位下下限-250mm。

3.1.

4.8 主蒸汽温度上上限468℃。

3.1.

4.9 除氧器水位下下限-1100 mm。

3.1.

4.10 仪表用压缩空气压力低0.4 MPa。

3.1.

4.11 风机电机线圈温度上上限。(H:95℃;HH:105℃)

3.1.

4.12 中央CDQ非常停止动作。

3.1.

4.13 冷却、润滑油泵重故障。

3.1.

4.14 变频器工作异常。

3.1.

4.15 锅炉循环泵全部停止。

3.2 锅炉系统水压试验操作

3.2.1 锅炉水压试验规定如下:

3.2.1.1 锅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超水压试验,以便各承压部件必要的技术检验。

1)新建或改建,搬迁锅炉投入运行时;

2)水冷壁管更换50 %以上,省煤器或过热器全部更换时;

3)更换水冷壁联箱,过热器联箱或省煤器联箱;

4)主要承压部件(汽包、联箱)经过焊补或修整时;

5)在投入运行之前,连续停炉时间超过一年;

6)连续六年未进行超水压试验;

3.2.1.2 锅炉渗漏试验压力工作即5.3MPa,以检验受热面,汽水管道及截门的严密性。

3.2.2 水压试验范围

水压试验分为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水压试验。

低压系统水压试验范围包括从除氧器给水泵出口至锅炉给水泵入口的所有设备、阀门和管道等。即:给水热交换器、副省煤器、除氧器等,试验压力为0.2 MPa,以除氧器压力为准。

高压系统水压试验的范围包括锅炉全部承压部件,也就是从给水进口直到过热蒸汽最后一道手动阀,即给水平台、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蒸发器、一、二次过热器、减温器和汽水管道、联箱、阀门等以及相关的疏水门、取样阀、加药阀、仪表的二次阀以内。试验时一次阀全开,二次阀关闭,试验压力为5.3MPa,以汽包压力为准。

3.2.3 水压试验前的检查(高压系统)

3.2.3.1 检查设备安装或检修时所加的临时支撑是否全部拆除,以免锅炉上水时由于温度较高不能自由膨胀而受到应力,此外是否有其他妨碍部件自由膨胀的地方。

3.2.3.2 对焊缝进行外表检查是否符合条例有关要求。

3.2.3.3 部件是否有弯曲、鼓包、碰伤等缺陷。

3.2.3.4 放水阀,空气门的装置能否将空气放净,放水管路是否畅通。

3.2.3.5 水位计、压力表、有关阀门等锅炉附件是否己装齐,该加堵板的地方是否堵好。

3.2.3.6 汽包,联箱及管道等膨胀指示器是否安装齐全。

3.2.3.7 检查锅炉各部空气阀、压力表连通阀、水位计连通阀应开启,所有其他阀门均应关闭严密。

3.2.4 水压试验步骤(高压系统)

3.2.

4.1 开启锅炉顶部排汽阀,各管道联箱上的放空阀,压力表连通阀,其他所有阀门均应关严。

3.2.

4.2 开给水管上的进水阀,向炉内缓慢上水,给水温度控制在30~50 ℃之间,上水时间控制在3~4小时。

3.2.

4.3 各部管道、联箱放空阀见水后立刻关闭,待锅炉水全部上满即暂停进水,关闭顶部空气阀,最后一次关空气阀应在检修人员到场,确定好专人监视压力表(汽包),然后继续进水升压。

3.2.

4.4 压力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0.15 MPa为宜。

3.2.

4.5 当压力升至1MPa时,应暂停升压工作,通知检修人员对受压部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正常继续升压。

3.2.

4.6 当压力升到工作压力即

5.3 MPa时应立即停止升压,检查5分钟内压力下降情况,做好记录,通知检修人员对受压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并保持压力5.3 MPa。待检查完毕,得到检修人员通知后可逐渐去压,锅炉试漏试验完毕。

3.2.

4.7 如做超水压试验,试验前应将水位计连通阀关闭,安全阀则暂时压死(压死安全阀注意不使阀杆被压弯)。

3.2.

4.8 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即6.62MPa时,应立即停止升压,时间记录下来,锅炉在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5分钟后立即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

5.3 MPa,再次组织全面检查,并将检查出的缺陷处做好标志。

3.2.

4.9 将至工作压力后,在检查期间,锅炉应始终保持

5.3 MPa。如压力下降过多,利用给水阀使压力上升至工作压力。

3.2.

4.10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1)在6.62MPa试验压力下,从上水阀完全关闭开始倒计时,5分钟内压降不超过0.25 MPa。2)所有焊缝不应有任何渗水、漏水或湿润的现象。

3)在水压试验后没有残余变形。

3.2.

4.11 水压试验结束后,关闭进水阀,微开水阀卸压,卸压速度不超过每分钟0.3 MPa为宜,待压力降至0.2 MPa时开启汽包放空阀,水位计连通门,水位控制到所需水位。

3.2.5 水压试验注意事项(高压系统)

3.2.5.1 水压试验的开始、停止及试验期间检查人员进入和退出锅炉检查时,均应根据试验主持人的命令进行。

3.2.5.2 在水压试验过程中,应停止炉内外一切检修或安装工作,试验负责人在升压前必须检查内否有其他人员,并通知他们暂时离开,然后才可开始升压。

3.2.5.3 水压试验进行中,操作空气阀,上水阀及监视汽包压力表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听从指挥,操作正确。

3.2.5.4 在水压试验中,当发现部件有渗漏现象时,在压力继续上升过程中,不得进行检查,而应在停止压力上升后再进行细致的检查。

3.2.5.5 锅炉进行1.25倍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时,在保持试验压力期间内不允许进行任何检查,应待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

3.2.5.6 炉内进行检查时,照明应充足,并必须使用安全灯或手电筒。

3.2.5.7 检查时所有平台、梯子、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

3.2.5.8 当水压使用中发现渗漏,应该降压至零后,方能处理,禁止带压处理。

3.3 除氧器操作

3.3.1 运行前的准备

3.3.1.1 检查除氧塔及贮水罐内部无杂物,各进出水管无污堵,合格后上紧人孔。

3.3.1.2 除氧塔及贮水罐应经水压试验合格。

3.3.1.3 检查除氧器外部进出水管接点合格,安全阀整定压力,可以使用。

3.3.1.4 除氧器各进出口表计,除氧器本体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应装齐可用。

3.3.1.5 运行前除氧器本本及汽水管路保温工作应己做完。

3.3.2 运行

3.3.2.1 投入所有计控仪表,开除氧器顶部排气阀。

3.3.2.2 开除氧器给水泵,向除氧器供水。

3.3.2.3 当水位升至正常水位后,停止上水。

3.3.2.4 当锅炉开始连续用水后,缓慢打开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开始升温。

3.3.2.5 除氧器升温速度不可过快,应控制在不超过10 ℃/h。

3.3.2.6 待锅炉运行正常,除氧器水位、压力正常后,将除氧器水位、压力调节装置投入自动运行。

3.3.3 停止运行

3.3.3.1 缓慢关闭除氧器压力调节阀,除氧器降温(10 ℃/h),直至将调节阀全部关闭,之后关闭调节阀前手动阀。

3.3.3.2 关闭除氧器进水阀。

3.3.3.3 检修或冬季,待水温冷却到20 ℃以下后,将水放净。

3.4 给水预热器操作

3.4.1 确认给水预热器各疏水、放空阀全部关闭。

3.4.2 除氧器液位调节阀微开,除氧器溢流阀打开。

3.4.3 除氧器循环泵启动,除氧器液位调节慢慢地开至10~20 %,将给水预热器入口温度控制在90℃左右。

3.4.4 随着干熄炉负荷的增加,调整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开度,控制给水预热器的出入口温度。在给水预热器的出入口温度差在40℃左右时,关闭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停止除氧器循环泵运行。循环风机启动后,要注意给水预热器入口温度不可低于60℃,将温度控制在70℃左右并根据其决定除氧器循环泵的停止时间。

3.4.5 随着热负荷的增加,给水预热器的出口水温超过120 ℃时,增加除氧器给水量。(避免大开、大关)

3.4.6 锅炉给水量在10~20t/h以上时,将除氧器液位调节阀投入自动运行,除氧器溢流阀关闭。

3.4.7 当给水预热器入口温度稳定在60 ℃左右时,缓慢关除氧器入口温度调节阀(PIC-204),并适时投入自动运行。

3.4.8 开工初期,由于换热性能不良,要注意提高给水预热器入口温度,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上升,可利用除氧器入口温度调节阀旁通阀进行调节。

3.4.9 各点控制温度:给水预热器入口水温:≥60 ℃

给水预热器出口水温:≤120 ℃

除氧器入口水温:≤85 ℃

3.5 锅炉排污操作

3.5.1 为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有系统排污。连续排污应根据化学值班人员通知及在线监测的炉水导电度调整排污电动阀的开度,进行排污。

3.5.2 汽包定期排污正常运行中应投手动控制装置,每班排污1次。

3.5.2.1 排污前应做好联系,排污时,应注意监视给水压力和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维持水位正

常,排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排污门关严。

3.5.2.2 在排污过程中,如锅炉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排污,但汽包水位过高和汽水共腾除外。

3.6 锅炉Na3PO4加药操作

3.6.1 用具有一定温度的除氧器给水,按一定比例、浓度,将药剂在溶药箱内配制好。

3.6.2 打开进药阀。

3.6.3 手盘加药泵靠背轮灵活,油质、油量合格。

3.6.4 启动加药泵,根据水质化验人员的化验结果调整加药量及加药浓度。

3.7 锅炉汽水取样操作

3.7.1 先开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器冷却水入、出口阀,确认冷却水畅通。

3.7.2 打开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取样一次阀,再开取样器取样入口阀。

3.7.3 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应保持常流状态,水样流速稳定。

3.7.4 初次取样时应先冲洗取样管。

3.8 系统输灰操作

3.8.1 现场操作

3.8.1.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将现场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现场。

2)与主控室联系,确认中央无报警。

3.8.1.2 启动

1)启动斗式提升机。

2)启动刮板机。

3)分别启动一(二)次除尘格式排灰阀。

3.8.2 中央自动操作

3.8.2.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将现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中央。

2)确认中央无报警。

3.8.2.2 启动

1)启动粉尘排出系统自动运行。

2)启动一、二次除尘自动运行。

3.8.2.3 停机

与开机顺序相反。

3.9 系统卸灰操作

3.9.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3.9.1.1 将现场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单独。

3.9.1.2 与主控室联系,确认中央无报警。

3.9.2 启动

3.9.2.1 开启搅拌机。

3.9.2.2 开启加水手阀。

3.9.2.3 开启排灰格式阀。

3.9.2.4 开启卸灰阀。

3.9.3 停机

与开机顺序相反。

3.10 除氧器给水泵操作

3.10.1 启动前的准备

3.10.1.1 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0.1.2 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在标准位置。

3.10.1.3 确认纯水罐水位应不低于2米。

3.10.1.4 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最小流量阀。

3.10.1.5 全开水泵入口阀。

3.10.2 启动

3.10.2.1 联系送电。

3.10.2.2 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0.2.3 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最小流量阀。

3.10.2.4 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3.10.3 停止

3.10.3.1 关水泵出口阀。

3.10.3.2 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0.4 倒用

3.10.

4.1 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3.10.

4.2 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3.11 除氧器循环泵操作

3.11.1 启动前的准备

3.11.1.1 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1.1.2 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11.1.3 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3.11.1.4 确认除氧器水位正常。

3.11.1.5 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3.11.1.6 全开水泵入水阀。

3.11.2 启动

3.11.2.1 联系送电。

3.11.2.2 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1.2.3 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出口电动阀调整水泵出水量。

3.11.3 停止

3.11.3.1 关水泵出口阀。

3.11.3.2 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2 锅炉给水泵操作

3.12.1 启动前的准备

3.12.1.1 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2.1.2 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12.1.3 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3.12.1.4 确认除氧器水位应在正常水位。

3.12.1.5 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3.12.1.6 打开锅炉给水泵最小流量阀。

3.12.1.7 全开水泵入口阀。

3.12.2 启动

3.12.2.1 联系送电。

3.12.2.2 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2.2.3 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最小流量阀。

3.12.2.4 调整水泵出入口平衡压力阀,压力高于入口压力0.15~0.2 MPa。

3.12.2.5 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3.12.3 停止

3.12.3.1 关水泵出口阀。

3.12.3.2 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2.4 倒用

3.12.

4.1 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3.12.

4.2 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3.13 锅炉强制循环泵操作

3.13.1 启动前的准备

3.13.1.1 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3.1.2 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13.1.3 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3.13.1.4 确认汽包水位应在正常水位。

3.13.1.5 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3.13.1.6 全开水泵入口阀。

3.13.2 启动

3.13.2.1 联系送电。

3.13.2.2 按启动按钮,启运水泵。

3.13.2.3 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调整水泵出口阀,保证循环水量在420 t/h左右。

3.13.2.4 调整机封冷却水阀门开度。

3.13.2.5 打开备用循环泵回流阀(但要注意不可造成备用泵倒转)。

3.13.3 停止

3.13.3.1 关水泵出口阀。

3.13.3.2 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3.4 锅炉循环泵的倒用

3.13.

4.1 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入口阀全开,出口阀保持正常开度。

3.13.

4.2 开启备用泵,电流稳定后,观察两台泵的电流,备用泵电流稍大于或等于在用泵电流,

停止在用泵。(当备用泵电流小于在用泵电流时,缓慢开大备用泵出口阀,备用泵电流稍大于或等于在用泵电流,停止在用泵)

3.13.

4.3 在用泵停止后,观察循环水流量,调解备用泵出口阀开度,使其流量与在用泵时循环

水流量相接近

3.14 空压机操作

3.1

4.1 运转前的检查

3.1

4.1.1检查确认电源投入

A 空压机进线电源、控制电源指示灯亮

B 干燥机电源指示灯亮

3.1

4.1.2 确认空压机转动部位润滑油质良好,油位指示在正常范围内。

3.1

4.1.3 确认空压机出口气源手动阀、干燥机进出口手动阀处于开启状态

3.1

4.1.4 将油气桶的泄水阀打开,排净冷却水

3.1

4.1.5 确认冷却水畅通

3.1

4.2 启动

3.1

4.2.1 主电源切入,将空压机切换到“近控”位置。

3.1

4.2.2 按下要投入运行的空压机“启动”按钮,马达自动启动,运转指示灯亮。

3.1

4.2.3 投入运行的空压机开始负荷运行。

3.1

4.2.4 空压机启动后,立即检查下列项目:

A 电机运转方向正常。

B 空压机油压表指示油压正常,排气压力正常。

C 空压机运行时去异音

D 保持排气温度在75℃—95℃之间,避免冷却水渗出,将油乳化。

3.1

4.2.5 空压机带负荷运行,储气罐内空气压力开始升高,升至0.8MPa时,空压机开始将负荷,

当降至0.6MPa时,空压机又开始带负荷运行,此时空压机一用一备。

3.1

4.2.6 观察空压机带负荷、卸负荷运行2—3个周期,确认气体压力升降循环正常。

3.1

4.2.7 确认空压机运行正常,出口压力在0.74MPa以上。

3.1

4.3 停机

3.1

4.3.1 按下空压机停止运行按钮。待10—15秒后,压缩机停止工作,空压机停止运转。

3.1

4.3.2 空压机油压指示为0。

3.1

4.3.3 确认电源关闭。

3.1

4.3.4 非紧急情况下,请勿使用“紧急停机按钮”停机。下列情况可采取紧急停机操作:

A 排气温度超过规定值

B 冷却水突然中断

C 电流电压超过电机额定值

D 电机或空压机有异响

E 空压机严重漏气、漏水

3.1

4.4 空压机的倒用

3.1

4.4.1 启动备用空压机,

3.1

4.4.2 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关闭在用空压机。

3.1

4.5 氮气与压缩空气的切换

3.1

4.

5.1 当空压机发生故障需停止运行或空压机运行不能保证正常气源压力时,为保证仪表用

气正常,需进行如下操作:

A 确认氮气压力在0.6MPa以上。

B 打开氮气与压缩空气的联通阀,调整好开度,将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14 横移装置操作

3.1

4.1 运转前的检查

3.1

4.1.1 确认中央无故障报警显示。

3.1

4.1.2 确认横移操作盘中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3.1

4.1.3 确认提升机大钩在打开位置。

3.1

4.1.4 确认挂钩在放下位置。

3.1

4.2横移装置现场手动操作(往行)

3.1

4.2.1 与熄焦车司机联系,确认焦罐台车与牵引装置对中心结束。

3.1

4.2.2 将APS装置现场控制箱内,APS装置现场选择旋向“现场控制”,液压泵操作可指示灯

亮。

3.1

4.2.3 选择要工作的液压泵按“运行”按钮,液压泵运行指示灯亮。

3.1

4.2.4 将APS装置模式选择旋向“单独控制”,APS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3.1

4.2.5 将横移装置手动选择开关旋向“现场低速”,横移装置机旁操作可指示灯亮。

3.1

4.2.6 按住“APS锁住”按钮,直到“APS锁住”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2.7 按住“挂钩电动缸反转及指示”按钮(挂钩抬起按钮),直到“挂钩电动缸反转及指

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2.8 按下“横移装置驱动电机正转及指示”按钮(往行按钮),“横移装置驱动电机正转及

指示”开始闪烁,焦罐台车完全进入轨道时,将牵引装置操作按钮旋向“高速”。

3.1

4.2.9 按住“横移装置驱动电机反转及指示”按钮(挂钩落下按钮),“挂钩电动缸正转及

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2.10 按住“APS解锁”按钮,直到“APS解锁”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与熄焦车司机联系,

同意走车。

3.1

4.2.11 “横移装置驱动电机正转及指示”停止闪烁全亮,中央显示“焦罐到位”、横移装置

“停止位1、停止位2”出现,焦罐台车引入结束。

3.1

4.3横移装置现场手动操作(复行)

3.1

4.3.1 与熄焦车司机联系,确认焦罐台车与牵引装置对中心结束。

3.1

4.3.3 将APS装置现场控制箱内,APS装置现场选择旋向“现场控制”,液压泵操作可指示灯

亮。

3.1

4.3.2 选择要工作的液压泵按“运行”按钮,液压泵运行指示灯亮。

3.1

4.3.4 将APS装置模式选择旋向“单独控制”,APS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3.1

4.3.5 将横移装置手动选择开关旋向“现场低速”,横移装置机旁操作可指示灯亮。

3.1

4.3.6 按住“APS锁住”按钮,直到“APS锁住”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3.7 按住“挂钩电动缸反转及指示”按钮(挂钩抬起按钮),直到“挂钩电动缸反转及指

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3.8 按下“横移装置驱动电机反转转及指示”按钮(复行按钮),“横移装置驱动电机反转

及指示”开始闪烁,将牵引装置操作按钮旋向“高速”,当焦罐台车完全进入熄焦车

时,“横移装置驱动电机反转及指示”停止闪烁、全亮。

3.1

4.3.9 按住“横移装置驱动电机反转及指示”按钮(挂钩落下按钮),“挂钩电动缸正转及

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

3.1

4.3.10 按住“APS解锁”按钮,直到“APS解锁”指示灯停止闪烁全亮。与熄焦车司机联系,

同意走车。

3.1

4.3.11 焦罐牵引结束。

3.1

4.4 横移装置中央操作

3.1

4.4.1 横移装置的中央不能进行单独运转,中央可以进行横移与吊车的联动作业。

1)将APS装置现场选择旋向“自动控制”

2)将APS装置模式选择旋向“和吊车联动”

3)将横移装置手自动选择开关旋向“自动”

3.15提升机、装入装置操作

3.15.1 运转前的检查

3.15.1.1 确认中央故障报警盘中无故障报警显示。

3.15.1.2 确认提升机操作盘中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3.15.2 提升机单独操作

3.15.2.1 提升机现场单独往行操作

1)确认机上操作盘“卷上塔定位置”、“钩开位”、“提升塔下有焦罐”、“横移机构到”位指示灯亮。

2)将提升机操作场所开关旋向“现场手动”。

3)确认提升机升降指示中“主干切断”指示灯亮。

4)按下运转准备的“主干投入”按钮,“主干投入”指示灯亮。

5)将提升机“单独卷上”选择开关旋向“常用”。

6)确认常用卷上“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7)将“常用卷上”开关旋向“卷上低速”或“卷上中速”位置,往行箭头指示灯亮。

8)提升机升至上限,“冷却塔定位置”、“CRANE走行可”指示灯亮。

9)将提升机“单独走行”选择开关旋向“常用”。

10)确认常用走行“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11)提升机“常用走行”开关旋向“往行低速”或“往行中速”位置,方向指示灯亮。

12)提升机走行至干熄炉的中心点时,“冷却塔定位置”指示灯亮。

13)确认装入装置的“装入盖开限”指示灯亮。

14)提升机“常用卷上”开关拨向“卷下低速”或“卷下中速”位置,焦罐开始下降。

15)焦罐下降至装入装置停止位,“冷却塔下限”指示灯亮。提升机停止下降。

16)焦罐底部闸门打开,“焦罐开限”指示灯亮,红焦投入干熄炉中。

3.15.2.2 提升机现场单独复行操作

提升机现场单独复行操作,过程同往相反,操作同往行相同。

3.15.2.3 检修时更换钢丝绳的操作

1)确认提升机在检修中,检修、点检、生产三方安全联络确认完成,确认三方安全牌己挂好。

2)将提升机操作场所旋向“交换”位置,并按“走行禁止”按钮,其指示灯亮。

3)确认提升机机械室,钢丝绳交换用现场操作盘中操作可指示灯亮。

4)按下运转准备的“主干投入”按钮,其指示灯亮。

5)操作人员听从交换钢丝绳的检修负责人员和电气人员的指令进行具体的提升机“升”或“降”操作。

3.15.2.4 提升机现场紧急往行操作

1)将提升机电机切换板把切至非常提升电机一侧,将走行电机切换板把切至非常走行一侧.

2)非常提升离合器及非常走行离合器显示灯灭.

3)将提升机操作场所开关旋向“现场单独”。

4)确认提升机升降指示中“解除、主干切断”指示灯亮。

6)将提升机卷上选择开关旋向“非常用卷上”。

7)确认非常用卷上“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8)将“非常用卷上”开关旋向“卷上”位置。

9)提升机升至上限“走行可”指示灯亮。

10)将提升机走行选择开关旋向“非常用”。

11)确认非常用走行“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12)提升机“非常用走行”开关旋向“往行”方向指示灯亮。

13)提升机走行至干熄炉的中心点时,“冷却塔定位置”指示灯亮。

14)确认装入装置的“装入盖开限”指示灯亮。

15)提升机“非常用卷上”开关拨向“卷下”位置,焦罐开始下降。

16)焦罐下降至装入装置停止位,“冷却塔下限”指示灯亮。提升机停止下降。

17)焦罐底部闸门打开,“焦罐开限”指示灯亮,红焦投入干熄炉中。

3.15.2.5 提升机现场紧急复行操作

提升机现场紧急复行操作,过程同往行相反,操作同往行相同。

注:只有提升、走行全部切换到“非常用”后,才可以进行紧急提升。非常用操作不用投入主干3.15.3 装入装置现场手动操作

3.15.3.1 将装入装置及集尘挡板运转选择开关转向“单独”。

3.15.3.2 打开集尘挡板。

3.15.3.3 确认提升机对好干熄炉停止中心后,打开炉盖,开始装焦。

3.15.3.4 装焦结束后,确认提升机提升至冷却塔“走行可”位置,关闭炉盖。

3.15.3.5 关闭集尘挡板。

3.15.4 装入装置现场紧急操作

3.15.

4.1 装入装置中央自动和现场手动都不能操作时,将自动揭盖装置电液推杆电机前端的机械闸松开,即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圈。

3.15.

4.2 将电液推杆电机后端摇把接口保护罩打开,根据实际情况用摇把将干熄炉炉盖打开或关

闭。

3.15.5 提升机、装入装置自动操作

3.15.5.1 投入自动前的检查

1)确认现场提升机、装入设备及各符属设备运转正常。

2)确认中央故障报警盘中无故障报警显示;

3.15.5.2 自动操作

1)将装入装置机旁选择开关切至“中央自动”;

2)将集尘挡板机旁选择开关切至“中央自动”;

3)确认提升机停在可以投入自动的四个位置之一(A、B、C、D)处,且其位置指示灯亮;

4)提升机操作场所切换至“中央自动”;

5)在提升机上或主控室CRT操作画面上投入“主干投入”,指示灯亮;

6)确认提升机“现场自动操作可”指示灯亮或中央CRT画面的提升机“操作可”指示灯亮;

7)根据提升机所处的位置投入自动“往行”或“复行”,指示灯亮;

8)确认无问题后,操作提升机“开始”或中央“运转”指示灯亮,提升机开始自动运行。3.16 排焦系统的操作

3.16.1 运转前的检查

3.16.1.1 确认中央故障报警盘中无故障报警显示。

3.16.1.2 确认排出装置操作盘中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3.16.1.3 确认氢气、压缩空气压力显示正常。

3.16.1.4 检查并调整好排出装置处各集尘挡板开度。

3.16.2 现场手动作业

现场开启排焦装置的操作

1)打开检修用平板闸门。

2)将切换溜槽切换到将要开启的皮带侧。

3)开启吹扫风机。逐渐打开吹扫风机出口挡板直至全开。若无异常则正常使用,有异常,将吹扫风机侧切换至氮气或压缩空气侧。

4)开启自动给脂泵。

5)将排出装置操作场所选择至“现场”。

6)确认上述条件均正常后,对旋转密封阀的“正转”、“逆转”进行点动试验,确认点动试验正常。

7)将现场操作盘内电磁振动给料器手动速度设定设置在最低振幅位置。

8)皮带工与筛焦中控室联系将运焦皮带开启。

9)开旋转密封阀。

10)开振动给料器。

3.16.3 现场停止排焦系统的操作

3.16.3.1 与中控室联系好后,先停振动给料器,再停旋转密封阀,最后停止附属设备运行。

3.16.3.2 皮带停止。

3.16.4 中央自动操作

3.16.

4.1 将排焦装置现场操作盘中的操作场所转换开关转向“中央自动”。

3.16.

4.2 与皮带工联系将皮带皮带及走行小车操作场所转换开关转向“中央自动”。

3.16.

4.3 确认中控室排焦系统画面中“自动操作可”指示灯亮。

3.16.

4.4 按下“运转”(“停止”)按钮,指示灯亮。

4 运行中的控制与调整

4.1 保持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4.1.1 保持锅炉的蒸发量稳定,并在额定值内。

4.1.2 保持正常的汽温、汽压。

4.1.3 均衡给水,并保持正常水位。

4.1.4 保证过热蒸汽的品质合格。

4.1.5 保持循环风量的稳定,提高锅炉效率。

4.1.6 保证锅炉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4.1.7 在运行中应加强调整,保证锅炉平稳运行。

4.2 控制及调整项目

4.2.1 循环风量、排焦量的调整。

4.2.1.1 依据焦炉的出炉计划,在保证焦炉生产出的红焦全部的装入到干熄炉中不发生排出红焦事故的同时,还要保证排焦量及循环风量的稳定。

4.2.1.2 保持锅炉产生蒸汽的汽温、汽压、蒸发量的稳定。

4.2.1.3 保持锅炉入口气体温度的稳定,并保证锅炉入口气体温度不超过960 ℃。

4.2.1.4 当干熄炉预存段料位低于下限时,应停止焦炭的排出,并对系统进行保温保压处理。

4.2.1.5 加减风量要缓慢,每次加减应控制在3000 Nm3/h以内。

4.2.1.6 加减排焦量要缓慢,每次加减应控制在10 t/h以内。

4.2.2 系统内部可燃气体成分的控制。

4.2.2.1 当锅炉入口气体温度大于600℃、小于960℃时,应采取导入空气的方法,使系统内的可燃成份完全燃烧。

4.2.2.2 当锅炉入口气体温度小于600℃、大于960℃时,应采取充入氮气的方法,调整系统内的可燃成份含量。

4.2.2.3 当系统内可燃成份异常升高,不能通过导入空气的方法降低时,应采取充入氮气的方法,调整系统内的可燃成份含量。

4.3 锅炉入口温度的控制

运行中要保证锅炉入口温度在700℃至960℃之间,同时,调整时密切注意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具体的调整方法主要有:

4.3.1排焦量不变,增减循环风量

4.3.2循环风量不变,增减排焦量

4.3.3增减空气的导入量

4.3.4 增减循环气体回流量

4.4 气体循环系统内部压力的控制

在运行中要随时注意各控制点压力及差压的变化,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

4.5 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

4.5.1 锅炉给水要均匀,保持锅炉水位在允许的变化范围。在正常运行中,严禁中断锅炉给水。

4.5.2 锅炉给水应根据汽包水位计指示进行调整(同时参考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排污水流量及蒸汽流量),并应保证锅炉汽包水位三充量自动调节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5.3 当汽包水位处于自动调节状态时,仍须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经常对照给水及蒸汽流量是否相吻合。

4.5.4 在运行中至少保持两台汽包水位计完整可靠(一台现场液位计,一台远传液位的平衡容器),指示正确、清晰、易见、照明充足,当班校对、冲洗水位计一次,运行中发现指示异常应及时冲洗,冲洗水位计操作如下:

4.5.4.1 开放水阀,冲洗汽管、水管及水位计;

4.5.4.2 关来水阀,冲洗汽管水位计;

4.5.4.3 开来水阀,关来汽阀,冲洗水管及水位计;

4.5.4.4 关放水阀,开来汽阀,水位计中的水位正常并有轻微波动;

4.5.4.5 冲洗后与另一台水位计较对,不正确时再冲洗。

5 年修停工操作方法

5.1 停工前的准备工作

5.1.1 降温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主要有:

5.1.1.1 年修降温曲线,记录表。

5.1.1.2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水银温度计(0~100 ℃:10支、0~300 ℃:20支、0~500 ℃:10支)。

5.1.1.3 低压安全照明灯。

5.1.1.4 手锤、扳手、管钳、撬棍等工具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5.1.2 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

5.1.2.1 检查锅炉各处膨胀指示器完好无损、刻度清晰。

5.1.2.2 将降温方案、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发放至班组,并组织认真学习。

5.1.2.3 检修配合人员对降温期间的工作分工明确。

5.1.2.4 在焦库内存炭要充足:放足够开工时使用的干熄焦炭。

5.1.2.5 提前安排好主体、除尘管道、环境除尘、除盐水站等处的清理工作。

5.1.2.6 准备好人孔砌筑、炉体修补所需的耐火砖及泥料。

5.1.2.7 停工前8小时应进行如下操作:

1)得到领导停工通知后关闭主蒸汽遮断阀及旁路阀,停止外供中压蒸汽。

2)关闭后,打开前后水阀。

3)打开主蒸汽遮断阀与汽轮机入口总阀门之间的疏水阀。

4)干熄焦主体开始降负荷操作,即逐渐减小排焦量、减小循环风量,并在计划停工时间前将焦炭在库量降至“0”料位。

5)在降低负荷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项:

及时与焦炉联系装焦,避免因联系不及时而影响焦炭产量;

降负荷要在8小时内缓慢进行,不可对排焦量及风量进行大幅度地增减;

降负荷时必须先降排焦量再降风量,并且保持干熄炉料位在80 t以下;

及时通知除盐水站注意供水量,保持纯水罐水位,避免造成纯水溢流;

注意对锅炉系统的控制(包括除氧器及锅炉本体系统),当自动控制不能进行时及时倒用手动进行控制。

5.2 降温操作

5.2.1 降温标准

5.2.1.1 温度控制以年修降温曲线为准进行,每小时记录各部数据一次。

5.2.1.2 降温以T5为准,每半小时在曲线的相应位置记录一次,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5.2.1.3 降温幅度

1000 ℃~450 ℃ 17 ℃/h 所需时间约为32小时;

450 ℃~200 ℃ 11.5 ℃/h 所需时间约为22小时;

200 ℃~50 ℃ 4.8 ℃/h 所需时间约为31小时;

1)在排焦过程中,主操作手要严格监督温度,保证排焦温度在230 ℃以下。

2)降温结束标准;

T5及各部人孔附近温度达50 ℃左右;

炉顶放散处对循环气体取样,进行检测,以达到如下数据为合格:

CO 50 ppm以下

H2S 10 ppm以下

O2 18 %以上

5.2.2 降温操作步骤

5.2.2.1 在降温操作的初期,应将干熄炉内的焦炭排到斜道口下沿以下1 m左右,停止排焦后通知焦炉全部改用湿法熄焦。

5.2.2.2 联系电气人员解除如下循环风机的连锁保护:

锅炉汽包水位下下限及上上限;

主蒸汽温度上上限;

循环水量下下限;

除氧器水位下下限及上上限;

锅炉给水泵运转中。

5.2.2.3 开始降温操作

1)炉顶温度T5由1000 ℃~450℃期间,要向气体循环系统内导入大量的N2,这样既可以降

低循环气体中H2、CO等可燃成分的浓度,也可加速干熄炉内红焦窒息和冷却的速度。另外,干熄炉正常生产中干熄炉入口中央风道及周边风道上挡板的开度各为60 %,在干熄炉降温操作期间中央风道挡板开度可设定为90 %,周边风道挡板开度可设定为30 %。

(1)将空气导入中栓全部关闭。(但要根据循环系统内部气体成分及锅炉入口温度决定中栓的开启)

(2)将待热蝶阀电动阀全开,利用耐热蝶阀手动阀将预存压力控制在50—100Pa。

(3)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及旁通流量调节阀全部关闭。

(4)将循环风机出、入口、排出装置处、导入空气处充氮阀打开。

(5)当改变氮气充入量时,预存段压力也将随之变化,此时应用耐热蝶阀手动阀进行调节。(如耐热蝶阀手动阀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调节,可将其全开,然后采用预存段压力调节阀控制预存段再50—100Pa。)

(6)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即T5>17℃/H或T5>11.5℃/H时,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调节。

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减少氮气充入量;

停止焦炭的排出。

(7)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即T5<17℃/H或T5<11.5℃/H时,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调节。

缓慢提高循环风量;

增加氮气充入量;

进行间断排焦。

(8)随着蒸发量的减少,锅炉系统各运行设备、控制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排出装置停止运行后即可根据水质化验结果间断向炉内加药;

随着锅炉入口温度的降低,主蒸汽温度及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可以采用更改主蒸汽压力设定值的方法控制汽包压力;

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将减温水调节阀手动全部关闭,若发现减温器前后蒸汽温度相差较大,则手动将其前手动阀全部关闭;

降温、降压速度与升温、升压速度相同,即汽包温度下降速度不得超过30 ℃/h。注意除氧器10 ℃/h为准,直至手动将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全部关闭,之后关闭其前手动阀;

将锅炉给水泵运行场所切换至现场,确认其最小流量阀打开。

(9)焦炭的排出方法及焦炭在库量的调整按照年修降温曲线进行。

(10)按照下面的操作顺序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是否全部熄灭:

确认时间:当T5降至450 ℃时

现场手动将炉盖打开;

现场手动将提升机移动至干熄炉上方;

从提升机上向干熄炉内目视焦炭是否全部熄灭,确认后移开提升机关闭炉盖;为确保炉内焦耐碳全部熄灭,还应在运焦皮带处进行确认。

(11)确认焦炭完全熄灭后,将循环风机出、入口、导入空气处充氮阀全部关闭。

(12)干熄炉内的焦炭继续按计划进行排出。确认全部排出后,关闭排出装置处的充氮阀,排出系统停止运转,但是吹扫风机继续运行。

2)T5由450 ℃~250 ℃期间通过向系统内导入空气的方法降温。(在进行此步操作前必须确认系统内部焦炭完全熄灭)

(1)将干熄炉顶部耐热蝶阀及其手动阀全部打开。

(2)手动移动装入装置将炉盖打开。

(3)将锅炉入口处的非常用放散阀全部打开。

(4)打开IDC两侧及灰斗中部的4个人孔盖并将内部砌体全部拆除。(当打开人孔盖是要进行气体成分的安全确认)

(5)向系统内导入空气进行冷却。在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降温操作的1h之内,必须严密注意冷却段及预存段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干熄炉内的焦炭再次燃烧。一旦发生焦炭再次燃烧的现象,应立即停止导入空气,迅速打开各N2冲入阀往气体循环系统冲入N2,并保持循环风机的运行,直到将干熄炉内红焦完全熄灭后再关闭各N2冲入阀,转为导入空气对干熄炉内的焦炭进行冷却。

(6)当降温速度过快时,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调节:

缓慢降低循环风量;

缓慢降低空气导入量。

(7)当降温速度过慢时,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调节。

缓慢提高循环风量;

缓慢增加空气导入量。

(8)锅炉系统继续降温、降压,并应进行如下操作。

当上水量很小时,可间断向锅炉上水,并停止给水加药泵、给水预热器、除氧器循环泵运行;当系统压力低于0.2 MPa后,注意各点的疏水排放,以保持蒸汽的流动及避免系统内部积水腐蚀;根据用水量及纯水罐水位,及时通知除盐水站停止除盐水供应。

3)当T5由200℃降至50℃时采用大量导入空气进行系统冷却。

(1)装入炉盖全开;一次除尘器上部的紧急放散阀全开;锅炉系统的人孔门全开。

(2)二次除尘器人孔门、检查孔全开;中央风道、周边风道人孔门全开;炉顶放散阀全开;

(3)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全开;预存段压力设定为10Pa左右;继续采用大风量运转。

(4)将二次除尘器检查口及其上部爆发口全部打开。

(5)手动将二次除尘器内的粉尘放净。

(6)进行气体循环系统内死角的清扫:

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全部打开;

空气导入阀全部打开。

(7)当T5达到目标温度(50 ℃)时,进行气体成分检测,合格后,降温结束。

停止循环风机、锅炉循环泵运行,停止排出装置吹扫风机运行。

(8)停止环境除尘风机运行;停止除盐水站制水设备运行,停止外供除盐水。

(9)全部设备停止运转后2小时,停止各机组冷却水供应。(冷却水停用后,要密切监视机组轴温升高情况。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当发现温度异常升高时,要及时开启冷却水,直至湿度不再上升为止。

(10)通知除盐水站停止供水,停止所有水泵的运行。

(11)降温操作结束。

5.2.3 降温注意事项

5.2.3.1 在降温全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全系统均衡降温,即:T2、T3、T4、T5、T6同步降温,以减少因温差过大而对耐火砌体造成损坏。

5.2.3.2 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降低及风量的增加,要密切注意循环风机电机的电流值,避免发生电机过电流事故的发生。

5.2.3.3 现场排焦时,要在运转皮带处确认无红焦排出。

5.2.3.4 间断排焦过程中要提前与贮运焦工联系,得到其同意后方可开机,避免造成佣碳事故。

5.2.3.5 锅炉汽包压力降至“0”前,要充分考虑蒸汽流动,避免造成蒸汽停滞,对系统降温造成影响。

5.2.3.6 确认干熄炉内红焦熄灭后方可进行导入空气操作。确认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

5.2.3.7 进入循环系统内部前,必须在关闭“γ”射线后且对某气体成分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5.2.4 降温后检修前应做的工作。

5.2.4.1 给水预热器的人孔全部打开。

5.2.4.2 排出装置处的人孔全部打开。

5.2.4.3 锅炉各部的人孔全部打开。

5.2.4.4 干熄槽下部及上部烘炉用人孔全部打开。

5.2.4.5 除尘管道各处人孔全部打开。

5.2.4.6 氮气总阀处堵好盲板,以免氮气漏入系统中,造成人身伤害。

5.2.4.7 联系射线班维护人员,关闭“γ”射线料位计并确认干熄炉可以进入检修。

5.2.4.8 联系各相关专业人员对检修设备拉闸断电,交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5.2.4.9 关闭水封槽上水阀门,停止向水封供水。

5.2.4.10 锅炉本体及管道、除氧器、副省煤器内水放净,交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6 年修开工操作方法

6.1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6.1.1 升温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主要有:

6.1.1.1 年修升温曲线、记录表。

6.1.1.2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水银温度计(0~100 ℃:10支、0~300 ℃:20支、0~500 ℃:10支)

6.1.1.3 手锤、扳手、管钳、撬棍等工具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6.1.2 开工前的检查工作

6.1.2.1 检查锅炉各处膨胀指示器完好无损、刻度清晰。

6.1.2.2 将升温方案、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发放至班组,并组织认真学习。

6.1.2.3 检修配合人员对升温期间的工作分工明确。

6.1.2.4 除盐水站设备检修结束,具备正常供水条件。

6.1.2.5 环境除尘系统检修完成,试车正常,并且正常开启。

6.1.2.6 提升机、装入装置检修结束,单独、连动试车正常。

6.1.2.7 排出装置、皮带运输系统检修结束,单独、连动试车正常。

6.1.2.8 1DC、2DC及输灰设备检修完毕,单独、联动试车正常。

6.1.2.9 锅炉系统检修完毕并进行如下检查。

6.1.3 检查锅炉内部,明确下列各项:

6.1.3.1 炉墙完整,严密。

6.1.3.2 各孔门,防爆门完整无缺,严密关严。

6.1.3.3 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等外形无损坏现象,内部清洁。

6.1.3.4 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畅通。

6.1.3.5 无积灰及杂物,脚手架己拆除。

6.1.4 检查汽,气,水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6.1.4.1 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6.1.4.2 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6.1.5 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6.1.5.1 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紧固。

6.1.5.2 手轮完整,固定牢固,门杆洁净,无弯曲或锈蚀现象,开关灵活。

6.1.5.3 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当的压紧间隙,丝堵己拧紧,需保温的阀门保温良好。

6.1.5.4 各电动阀门、风门、挡板做电动开关试验指示行程一致,传动装置的连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良好。

6.1.5.5 各阀门,风门,挡板标志,开关方向,位置指示正确。

6.1.6 检查汽包上的水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6.1.6.1 汽水联通管保温良好,无泄漏现象。

6.1.6.2 水位计严密,水位清晰,照明充足。

6.1.6.3 来汽门、来水门、放水门严密不漏,开关灵活。

6.1.6.4 水位计的安装位置及其标尺正确,在正常及高低极限水位处有明显标志。

6.1.7 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6.1.

7.1 表盘清晰,指示为零。

6.1.

7.2 汽包和集汽联箱上压力表在额定工作压力处画有红线。

6.1.

7.3 检查合格,加铅封。

6.1.

7.4 照明充足。

6.1.8 检查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6.1.8.1 排汽管和疏水管完整畅通,装设牢固。

6.1.8.2 安全阀的附件完整,管道保温完整。

6.1.8.3 防止误动作的措施完整,校验记录完整。

6.1.9 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6.1.9.1 指示板牢固焊在固定支架上,指针指示零位。

6.1.9.2 刻度清楚。

6.1.9.3 指针不得被外物卡住,指针与板面垂直,针尖与板面距离3~5 mm。

6.2 上述检查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最后的清理。

6.2.1 确认锅炉高低压系统水压试验合格。

6.2.2 锅炉、给水预热器、1DC、2DC、干熄炉内部检查,确认无人、无杂物后,将人孔封闭,利用循环风机进行“气密性”试验。

6.2.3 气体循环系统“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听通知装入开工前备好的冷焦直至将斜道口覆盖为止。

6.2.4 将氮气总阀盲板拆除。

6.2.5 干熄炉本体各水封通水。

6.2.6 “γ”射线料位计投用。

6.2.7 电器、仪表系统检修完毕,试验正常,指示准确。

6.2.8 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内容如下:

6.2.8.1 干熄炉系统:

1)预存段压力调节阀及其旁通阀关闭。

2)系统冲氮阀全部关闭。(循环风机轴封用氮气除外)

3)36个空气导入口的塞子全部关闭。

4)循环风机出口阀全开,入口阀关闭。

5)预存段炉顶放散阀(耐热蝶阀)全开。

6)炉顶集尘挡板关闭,以避免水汽进入环境除尘系统。

7)非常放散阀风量调节装置安装完毕。

6.2.8.2 锅炉系统:

1)检查所有阀门并置于下列状态:

(1)蒸气系统:主蒸汽遮断阀及旁路阀、主蒸汽放散压力调节阀关闭。

(2)给水系统:除氧器给水泵出口阀、除氧器水位调节阀关闭,锅炉给泵出口电动阀及旁路阀闭。

(3)减温水系统:减温器注水阀、调节阀、疏水阀关闭。

(4)放水系统:各联箱的放水阀、连续排污电动阀、定期排污电动阀、事故放水电动阀关闭。

(5)疏水系统:给水管道、省煤器、蒸发器疏水放空阀关闭,汽包放空阀、主汽管、过热器

疏水阀开启。

(6)蒸汽及炉水取样阀、汽包加药阀开启,加药泵出口阀关闭。

(7)汽包水位计的来水阀、来汽阀开启,泄水阀关闭。

(8)所有压力表一、二次阀开启,压力显示正常。

(9)所有流量表一、二次阀开启。

6.2.8.3 以上准备工作完毕通知除盐水站送水。

1)待纯水罐水位达到4 m,开启除氧器给水泵,除氧器水位达0水位后,开启锅炉给水泵向锅炉上水。

2)上水应缓慢进行,锅炉从无水至水位达到汽包水位计-100 mm处所需的时间,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水温一般不超过40 ℃~50 ℃。

3)上水过程中应检查汽包及各部阀门,压兰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上水,并进行处理。

4)当汽包水位升至水位-100 mm处时,停止上水。此后,由于加热用低压蒸汽冷凝,汽包液位会有所上升,可通过水冷壁排污控制液位。

6.2.8.4 升温前各相关设备调试

1)各气动调节阀、电动遮断阀试验正常,开关灵活。

2)除氧器给水泵、除氧器循环泵、锅炉给水泵、锅炉循环泵试车正常,随时可以开启。

3)低压蒸汽送至烘炉用手动阀及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前手动阀前。(压力保持在0.6~0.8 MPa 之间)

6.3 开始升温操作

6.3.1 升温标准

6.3.1.1 温度控制以年修升温曲线为准进行,每半小时在曲线的相应位置记录一次,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时行调整。

6.3.1.2 升温过程中温风干燥阶段以T2为准,红焦烘炉以T5为准,另外T6温度(锅炉入口温度)作为辅助管理温度。

6.3.1.3 升温幅度

常温~160 ℃以T2温度为准,升温幅度10 ℃/h,所需时间约为10小时,达到160 ℃后保持38小时,当砌体进行大面积修补后,时间应适当延长;

160 ℃---正常运行温度以T5温度为准,升温幅度控制在15--30℃/h,所需时间约为44小时。

6.3.1.4 温风干燥后的T3、T4、T5均应在100 ℃以上。

6.3.1.5 温风干燥结束后,应进行氮气置换作业,保证氧气浓度不超过5 %。

6.3.1.6 T6温度在600 ℃以下时采用调节氮气充入量的方法调节系统内的氧气含量,达到600 ℃以上时方可采用导入空气量的方法调节系统内的氧气含量。

6.3.1.7 红焦开始装入初期,间隔不应少于1小时,应以T6温度开始下降为基准,来决定装焦,且1小时后方可开始排焦,开始的排焦量应小。

6.3.1.8 为保证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锅炉的升温、升压不可过快、应严格监视汽包外壁温度,将升温速度控制在30 ℃/h以内。

6.3.1.9 当主蒸汽温度到达420 ℃时,开始投入减温度调节,适当进行升温速度控制,主蒸汽温升每小时不应超过55 ℃。

6.3.2 温风干燥(温风干燥时系统的状态见附表1)

6.3.2.1 利用水冷壁排污及汽包阀将锅炉汽包液位控制在0~-100mm,启动锅炉强制循环泵,强

制循环泵的流量可控制在干熄焦正常生产时流量的70 %~75 %。

6.3.2.2 启动气体循环风机,控制在最小风量,在风机启动后,应将循环风机入口挡板逐步全开,

利用循环风机的转速来调节循环风量,干熄炉入口挡板开度以保证干熄炉内通过焦炭层

(管理与人事)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冶金工业部 1992年7月

目录 1总则 (1) 2装煤 (1) 3推焦 (2) 4熄焦与筛焦 (4) 5焦炉加热制度 (4) 6煤气操作制度 (6) 7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8) 9附则 (10) 附件A焦炉工艺系统检查制度表 (10) 附件B 焦炉等级标准 (11) 附件C焦炉延长结焦时间和停炉操作要点 (12)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1总则 1.1 为保证焦炉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好炉体,生产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焦炉是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应使用二十五年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精心维护,以保证焦炉延长使用寿命。 1.2 正确执行技术管理规程是焦炉高产、稳产、低耗和长寿的具体保证。焦化厂厂长,炼焦车间主任应组织全体职工确保规程的执行。 1.3 配煤比和炼焦制度的确定,应保证焦炉炉体安全、推焦顺利,按标准或技术条件生产焦炭、化学产品和炼焦煤气。 变更煤种或较大范围调整配煤比时,必须作配煤试验。 1.4 焦炉炉体是耐火砖的砌体。不顾客观条件超负荷生产或炭化室不装满煤或不按推焦计划推焦以及强制推焦等,都是不允许的;要加强产、供、销、运的平衡和机械设备的维修,应避免频繁地变动结焦时间或更换加热煤气。 1.5炼焦车间的装备组成包括 a、焦炉; b、贮煤塔、炉端台和炉间台; c、熄焦塔、水泵和粉焦沉淀池或干熄焦装置; d、焦炉机械(推焦机、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及电机车、交换机;装煤推焦机、捣固机等); e、焦台和筛焦楼; f、除尘装置。 1.6 焦炉生产过程包括 a、装煤、平煤或捣固煤饼及装炉; b、炼焦; c、推焦; d、熄焦与筛焦。 1.7 焦炉技术操作制度分为 a、装煤及推焦制度; b、焦炉加热制度(温度与压力); c、煤气操作制度; d、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e、焦炉建设、大中修及停炉应注意事项。 1.8 本规程可作为各单位制定具体规程的依据。 1.9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焦炉,小焦炉可参照执行。 2装煤 2.1顶装焦炉用装煤车装煤。装煤车上开关闸门,下煤装置和振煤装置等应保持完好。 捣固焦炉用装煤推焦机把煤饼送入炭化室内。装煤推焦机与捣固装置之间应设有信号联系装置。

热力运行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热力运行工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热力运行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准备工作:供汽前对站内设备、阀门进行全面检 查,要清楚各管路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启动阀门时 身体侧向一边,以防法兰处喷汽伤人,经常保持压力表盘 清洁明亮,经 常擦拭阀门并注油。 2.供汽:打开分汽缸疏水系统,旁通阀门,缓慢开启 总阀门,勿使流量压力增加过快,等凝结水排完后关闭旁 通门,各分汽缸阀门,开启时先进行暖管。 平时运行中要随时给予调整总蒸汽压力,分汽缸总压 力不得超过0.35MPa。 3.停汽:正常停汽,对通知不要求供汽的管路,阀门 不能关死,压力控制在0.05MPa,准备修理停汽,在按到

上级主管部门停汽指令后,予以停汽。对停汽的阀门,挂修理牌,没接到开启通知不得随意开启。 4.回水处理:蒸汽凝结水箱水满后,开动回水泵,送回电厂。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工地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工地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0309工地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Safe operation rules for site frame worker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凡操作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担任本岗位的工作,并持证上岗。 2、架子工定期检查身体,凡患有不适合高空操作的疾病不能进行架子搭设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3、架子工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六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 4、搭设架子时应统一指挥,互相配合,动作一致,材料不准乱扔,吊运下方不准站人。 5、脚手架材料 (1)、钢管脚手架用外径48~51mm,璧厚3~3.5mm,长度以4~6.5米和2.1~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扣件,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mm的Ⅰ级钢材,长度为1.5~3.6米,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是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木脚手板应用厚度不小于5cm的杉木或松木板,宽度以20~30cm为宜,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头透节的不得使用。板的两端8cm处应用镀锌铁丝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 6、外脚手架 (1)、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2)、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0.8米,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 (3)、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伸入墙内不得少于24cm;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cm。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

病险水闸如何运行管理【最新版】

病险水闸如何运行管理 工程概况 恩城水闸位于广东省恩平市城区,潭江干流锦江河段,于1971年10开始施工,1972年6月竣工。该水闸建筑物包括泄洪闸、船闸、河床式电站,集雨面积约为672km2,主要建筑物由泄洪闸、船闸及河床式电站组成,水闸灌溉面积1.2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改善恩平市区及锦江河水环境,兼顾防洪、航运、交通、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2)型水闸。水闸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枢纽建筑物的垂直水流方向宽度为208m,泄洪闸及船闸部分宽度为169m,由26孔闸室组成,其中泄洪闸占25孔闸室,船闸占1孔。水闸闸基为砂砾石层,平均厚度为5m,以下为可塑粘土层,厚度约17m,具有较高的地基承载力。水闸上游粘土铺盖长度为20m;下游出口采用底流消能型式。闸门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高度为2.6m,宽度为5.8m,采用一机三闸或一机四闸启闭形式。电站布置在主河道右岸,装机容量为831kW,设计年发电量为225万kWh;船闸布置在主河道的左岸,按载重50t船只的通航能力设计。 存在问题

经鉴定,恩城水闸为三类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洪标准不满足要求。水闸原设计标准偏低,闸顶高程不足;水闸过流能力未能满足50年一遇洪水要求。二是上游粘土铺盖、下游海漫的抗冲刷能力不够。闸后海漫底板存在淘空、断裂、涌砂、沉陷、错位、部分掀翻等问题,损坏面积约1/3,损坏后的长度不满足要求。三是水闸消能不满足要求,主要是消能坎的高度较低、护坦厚度不足。四是闸基渗流稳定不满足要求。五是启闭机排架、工作桥面板、交通桥梁、闸门混凝土等部位,实测强度等级显示,部分达不到现行设计规范≥C20级的要求。六是启闭机排架、闸墩、闸底板等构件,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大于保护层的厚度,导致钢筋锈蚀,部分构件出现开裂、露筋等质量问题。此外,工作桥梁和板上的裂缝多,导致钢筋锈蚀严重,工作桥的主梁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七是闸门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碳化深度为28mm~35mm。调查发现,多处闸槽混凝土被闸门的压轮压坏,导致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部分闸门的止水橡胶老化损坏,存在渗漏现象。此外,采用一机多门启闭方式,机座金属部分锈蚀、吊环锈蚀,影响基座的稳定性;且钢丝绳磨损严重。八是观测设施欠缺。水闸内无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难以实现预警预报目标。 运行管理措施 1、除险加固

焦炉工艺流程

炼焦工艺 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1.洗煤 原煤在炼焦之前,先进行洗选。目的是降低煤中所含的灰分和去除其他杂质。 2.配煤 将各种结焦性能不同的煤按一定比例配合炼焦。 目的是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炼焦用煤的使用范围,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并尽可能地多得到一些化工产品。 3.炼焦 将配合好的煤装入炼焦炉的炭化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定时间,最后形成焦炭。 4.炼焦的产品处理 将炉内推出的红热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后进行破碎、筛分、分级、获得不同粒度的焦炭产品,分别送往高炉及烧结等用户。 熄焦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湿法熄焦是把红热焦炭运至熄焦塔,用高压水喷淋60~90s。 干法熄焦是将红热的焦炭放入熄焦室内,用惰性气体循环回收焦炭的物理热,时间为2~4h。 在炼焦过程中还会产生炼焦煤气及多种化学产品。焦炉煤气是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的主要燃料。 炼焦工艺主要设备 1、焦炉简介: 现代焦炉炉体由炭化室、燃烧室和蓄热室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一般,炭化室宽0.4~0.5m、长10~17m、高4~7.5m,顶部设有加煤孔和煤气上升管(在机侧或焦侧),两端用炉门封闭。燃烧室在炭化室两侧,由许多立火道构成。蓄热室位于炉体下部,分空气蓄热室和贫煤气蓄热室。 焦炉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设备:PLC、变频器、组态软件、电动机、断路器、接触器、按钮、温度仪表等等。 2、捣固焦炉简介: 捣固焦泛指采用捣固炼焦技术在捣固焦专用炉型内生产出的焦炭,这种专用炉型即捣固焦炉。捣固炼焦技术是一种可根据焦炭的不同用途,配入较多的高挥发分煤及弱粘结性煤,在装煤推焦车的煤箱内用捣固机将已配合好的煤捣实后,从焦炉机侧推入炭化室内进行高温干馏的炼焦技术。

干熄焦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干熄焦各岗位技术操作 规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干熄焦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A、中控室岗位 一、岗位职责 1、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2、认真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干熄焦工艺运行参数。 3、熟悉设备构造、性能、操作原理、保养,维护好本岗位所属设备。 4、负责主控室内CRT和主控盘的监控和操作,并严格填写生产日报表。 5、协助巡检工及锅炉工进行操作工作。 6、做好与筛焦楼及焦炉中控室联系,保证生产工作的稳定顺利运行。 7、做好开工、停炉及本岗位的有关操作。 8、配合检修人员做好检修工作。 9、严格按照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好各项技术参数,保证干熄焦系统正常平稳运行。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好班、交清班,不留任何问题。 11、认真做好本岗位的文明卫生定置管理工作。

二、干熄焦工艺参数 三、岗位操作规程 温度 T2(干熄炉入口温度)≤130℃ T6(锅炉入口温度) 910℃≤T6≤940℃ 锅炉出口温度≥160℃ 二过入口温度 265℃≤二过≤300℃,正常值280℃主蒸汽温度 450℃±10℃ T5 800~1000℃ 排焦温度冬≤150℃ 夏≤180℃ 压力 预存段压力控制-100Pa≤压力≤0Pa 锅炉入口压力控制-1100Pa≤ ,极限值为-1300Pa 主蒸汽阀后压力 3.82MPa 汽包压力 4.14±0.1MPa

循环风量 170000~180000m3/h 气料比 1200左右 排焦量约为140t/h 汽包液位0±10mm 1、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及调整: ⑴根据共况及时调整循环风量的大小、确保排焦温度正常,锅炉顺行。 ⑵保持锅炉产生蒸汽的气温、气压、蒸发量的稳定。 ⑶保持锅炉入口气体温度的稳定,保证锅炉入口气体温度不超过960℃。 ⑷控制干熄炉预存段压力,炉内料位,确保排焦温度符合工艺要求。 ⑸严格控制好除氧后的水温、省煤器进出口水温度、过热器出口汽温、主蒸气温度压力,送出合格蒸气。 ⑹按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节除盐水罐、除氧器、汽包液位。 ⑺及时调整循环气体中H2、CO、CO2、O2、H2O的含量,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系统内部可燃气体成分的控制: ⑴当锅炉入口气体温度大于600℃、小于960℃时,应采取导入空气的方法,使系统内的可燃成分完全燃烧。

架子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架子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架子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建筑登高作业(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作业。架子工的徒工必须办理学习证,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作业。 2、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架设作业。 3、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在高处(2m以上)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 4、班组(队)接受任务后,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领会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研讨搭设方法,明确分工,并派一名技术好、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搭设技术指导和监护。 5、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和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风、雨、雪过后要进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 6、在带电设备附近搭、拆脚手架时,宜停电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得小于安全距离。 7、脚手架搭设、拆除、维修及顶升必须由架子工负责,非架子工不准从事脚手架操作。 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立杆排数分为单排、双排脚手架;按高度分为一般、高层脚手架,以及分为结构、装修脚手架,具体搭设的操作规定。 9、脚手架搭设前应清除障碍物、平整场地、夯实基土、做好排水,根据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 1 岗位职责 1.1 干熄焦班长 1.1.1 负责按出焦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完成各项技术操作指标。 1.1.2 指导和协助主操作手和生产巡检工操作。 1.1.3 做好开、停的操作。 1.2 主操作手 1.2.1 负责中控室EI系统画面和主控盘的监控操作。 1.2.2 指导协助巡检工操作。 1.2.3 负责与炼焦及筛运焦联系。 1.2.4 做好开、停工与本岗位有关的操作。 1.2.5 配合检修人员做好检修工作。 1.3 副操作手 1.3.1 负责填写日报表。 1.3.2 协助主操作手工作。 1.4 巡检工 1.4.1 干熄焦采取主、副操作手和锅炉工双人巡检的制度,白班9:00~10:30,13:00~14:30;中班5:30~7:00,9:00~10:30夜班1:00~2:30,5:00~6:30到现场巡检,其中主操作、副操每班各巡检一次,检查现场各项参数与中控EI操作画面显示是否有误。 1.4.2 负责提升机、装入装置、排焦装置、干熄炉本体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现场操作、检查、调节。 1.4.3 做好设备巡检记录。 1.4.4 积极配合主操作手操作。 1.4.5 做好开、停工的有关现场操作。

1.4.6 配合检修人员做好现场检修工作。 2 技术要求 2.1旋转焦罐内只能接一炉焦炭(约2 3.5 t),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2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保持在0~-100 Pa,炉内料位控制在常用料位(上限下限料位之间),排焦温度小于200 ℃,符合工艺要求。 2.3严格控制干熄炉入口处循环气体的温度在115℃~130℃之间,在锅炉入口处温度不高于980℃,工况正常时不低于680℃。 2.4 通过导入空气(锅炉入口温度在600~980 ℃时)以及向循环气体通入N2(锅炉入口温度在600 ℃以下,980 ℃以上时)的方法及时调控循环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炭、氢气的含量,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CO:6 %以下H2:3 %以下O2:MAX 1 %以下 2.5按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控纯水罐、除氧器、汽包的水位。 纯水罐水位:0±100 mm 除氧器水位:0±100 mm 汽包水位:0±50 mm 2.6认真分析锅炉水质,及时调控,使炉水达到水质要求,主蒸汽品质合格,给水及炉水基准值见下表: 2.7严格控制好副省煤器的入口温度不低于62℃,除氧器入口水温不高于

架子工工安全操作规程

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1.架子工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应每年进行一次体验。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架子作业。 2.架工班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的特点向班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悬挂挑式脚手架、门式、碗口式和工具式插口脚手架或其它新型脚手架,以及高度在30m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和其他非标准的架子,必须具有上级技术部门批准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后才可搭设。同时,搭设前架工班组长要组织全体人员熟悉施工技术和作业要求,确定搭设方法。搭脚手架前,班组长应带领架工对施工环境及所需的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作业。 3.架工作业要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戴安全帽,佩戴安全带,衣着要灵便,穿软底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鞋、皮鞋、拖鞋和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作业时要思想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准用抛扔方法上下传递工具、零件等。禁止打闹和开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在地面休息。严禁酒后上班。 4.架子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不宜一次搭得过高。未完成的脚手架,架工离开作业岗位时(如工间休息或下班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和确保架子稳定。脚手架搭设后必须经施工员会同安全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对长期停用的脚手架恢复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5.落地式多立杆外脚手架上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堆放标准砖只允许侧摆3层;集中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50kg。用于装修的脚手架不得超过200kg/。承受手推运输车及负载过重的脚手架及其他类型脚手架,荷载按设计规定。 6.高层建筑施工工地井字架、脚手架等高出周围建筑,须防雷击。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应安装防雷装置,可将井字架及钢管脚手架一侧高杆接长,使之高出顶端2m作为接闪器,并在该高杆下端设置接地线。防雷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7.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时不得小于20cm;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20cm。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8.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不得大于一比三,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 9.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m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cm高的挡脚板。 10.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cm。里脚手的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m,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

架子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架子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架子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班前不得饮酒,患有禁忌 症的人员不得登高作业。 二、进入施工现场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应系好安 全带。 三、操作时严禁穿硬底鞋,拖鞋。 四、严禁在六级以上大风时进行高空搭拆作业。 五、在安装或拆除时,应站好位置,用力均匀防止过 猛跌落。 六、在高压线下必须严格按规定作业。 七、高处和双层作业不得向下抛掷料具器,无隔离措 施时严禁双层同时作业。 八、拆下的钢管、扣件、脚气板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

用绳捆扎牢再吊下,严禁往下抛掷。 九、跨越铁路时“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水闸工程管理规程(2017新版)

水闸工程管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闸工程管理的总则、控制运用、工程检查与设备评级、工程观测、养护维修、安全管理、技术资料与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大、中型水闸、小型水闸和套闸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72 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T 5975 钢丝绳用压板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1476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SL.27 水闸施工规范 SL.75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105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SL.214 水闸安全评价导则 SL.226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 SL.240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 SL.298 防汛物资领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SL.38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B32/T 1713 水利工程观测规程 DB32/T 2948 水利工程卷扬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控制运用control application 通过有目的启闭闸门、控制流量、调节水位、充分发挥水闸的作用。 3.2 水闸sluice 修建在河道、堤防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水工建筑物。 3.3 节制闸regulating sluice 为调节上游水位控制河道泄量而拦河修建的水闸。 3.4 排水闸drainage sluice 排水渠道用以排除内河或洼地涝、渍水的水闸。

焦炉管理

焦炉生产是一项安全性、环保性、能耗要求、操作控制管理非常严格的工作,互为牵涉、互为联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整,社会的发展,对绿色环保生产、能源耗量的控制指标、以人为本文明生产的安全生产性要求、现代生产操作控制的高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无疑是焦炉生产的生命线,焦化生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这一点。“安全”问题就是要求职员树立起“自身安全意识”、“自身防护意识”,杜绝“非安全性操作现象”,增强“按岗位操作规程操作的规范性”。我们注意到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问题应该说大部分是由于“非安全性操作”导致的,“非安全性操作现象”就是事故发生的人为性隐患。为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 加强对职员的日常安全性教育监督工作,增强职员“按岗位操作规程操作的规范性”意识。 2.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安全管理、操作监督考核制度。 3. 按ISO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且有效执行。 4. 加强日常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巡查力度,各工艺关键点、关键线、关键面上的监督力度。 5. 规范各种抢修、维修、检修安全管理方案。 6. 加强、规范、优化各种必要的设备、设施的更修、更换、改造工作。 7. 建立企业内部“安全树”,强化安全监督。 二、环保方面 随着“环保城市”建设的推动,现代工业企业绿色环保生产必将被推上更高要求的台阶。因此,目前形势下,焦化生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环保管理在生产管理中无疑成了不可或缺的重点。 一般讲,焦炉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污染问题主要是煤烟、荒煤气、黑烟等。而控制治理这些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严格焦炉生产的各方面操作;二是适时地做好必要的投入、改造工作。

干熄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92 干熄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干熄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1.1 为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于××干熄焦干熄炉操作工。 3 工作程序 3.1 每日对吊具的连接部位、钢丝绳的状况、提升机轨道的接头部位、紧固部位进行认真检查。当钢丝绳状况不良,其变化程度(断股、变细、折弯严重、缺油等)超出设计允许范围时应及时组织进行更换。 3.2 确保干熄炉炉顶水封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水封水位正常,水封内圈不漏水。 3.3 设备运行时,严禁操作、检修人员进入提升机、装入装置、电机车及焦罐台车等移动设备的运行区域,各运行区域栏杆的活动栏杆部分必须关好。 3.4 严禁在提升机走行、电机车走行时上下设备,严禁

架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架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登高作业。 2、架子工应持证上岗,持有外地操作证的人员在北京地区进行作业时,应换取北京市核发的《特种作业人员临时操作证》,方可进行独立作业;持有《学习证》的人员不得单独从事登高作业。 3、架子工在作业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带好工具袋,检查工具袋是否完好。在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牢固物体上。 4、脚手架所需要用的材料、扣件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经过验收合格才能使用;上下运料时应用绳子或人工传送,不得抛掷。 5、脚手架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和一道档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5m. 6、架子搭设4米以上时应与墙体拉接,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搭设15米以上井字架应设缆风绳。各种架子必须按规定的立杆、横杆、剪刀撑、护身栏等间距尺寸搭设,上下接头应错开。 7、拆除架子时,周围应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他人进入作业区。 8、拆除时应按顺序进行,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9、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并有排水措施;立杆再插在底座上,下铺5厘米后的跳板,并加绑扫地杆,应能排除雨水。高层脚手架基础应经过计算,采取加固措施。 10、作业层内侧脚手板与墙距离不得大于15厘米;外侧必须搭设两道护身栏和档脚板,或立挂安全网下口封牢。10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操作层下一步架搭设一层脚手板,脚手板下层兜设一层水平安全网,以保证安全。 11、脚手架必须保证垂直不变形。立杆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400;大、小横杆允许挠度为杆件长度的1/150。

水闸工程观测管理办法

水闸工程观测管理办法 1.1 一般要求 1.1.1 水闸观测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监视水情、水流形态、设施性能和工程状态变化情况,掌握工情、水情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b)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c) 验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科研成果。 1.1.2 应按照DB32/T 1713的规定,结合各工程的类别和等级、结构布局、地基土质和工程控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编制观测任务书并上报。 1.1.3 观测成果应真实、准确,观测精度应符合要求,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定期进行整编。 1.1.4 观测设施应妥善维护,观测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校验、维护。 1.1.5 有水文测报任务的管理单位应根据水文测站任务书的要求,依照现行水文规范开展水文观测、报汛和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未承担水文测报任务的管理单位,根据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的要求,开展水文工作。 1.1.6 工程施工期间的观测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在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后,由管理单位进行,双方应做好交接工作。 1.2 观测项目

1.2.1 水闸观测分一般性观测和专门性观测两大类,观测内容宜按设计要求确定,也可根据水闸运行管理需要增加观测内容。 1.2.2 一般性观测项目包括水位、流量、垂直位移、闸基扬压力、侧岸绕渗、河床变形等。 1.2.3 专门性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平位移、伸缩缝、裂缝、墙后土压力、水流形态等。 1.3 观测要求 1.3.1 观测工作应符合下列的基本要求: a) 保持观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进行观测。 b) 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简称:“四随”)。 c) 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简称“四无”)。 d) 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简称“四固定”)。 1.3.2 各工程观测项目的观测设施布置、观测方法、观测时间、观测频次、测量精度、观测记录等应符合DB32/T 1713的规定。 1.3.3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记录资料进行计算和整理,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如发现观测精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复测,查明原因

干熄焦提升机操作维护规程教学内容

干熄焦提升机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一提升机操作规程 1设备概述及技术性能 1.1 提升机概述 提升机是把需要干熄的红焦运送到干熄槽的专用设备。它的主要用途是将运送至提升机卷塔下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到塔顶,并沿设置在干熄槽上方的轨道行走,将红焦罐运到设定的干熄槽装入料斗上方,再将红焦罐缓慢卷下座在该料斗上,焦罐底部闸门自动打开,将红焦装入干熄槽内,装焦完成后,再将空焦罐卷起,走行到提升机卷塔将空焦罐卷下送回到运载车上送去接焦。 1.2 提升机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380V,3Ph,50Hz。 额定起重量:58t(焦罐35 t,焦碳23t,不含焦罐盖及吊具) 额定荷重(不含焦罐盖及吊具):~60t 提升荷重:~84t 焦罐提升高度:~34.825m 提升高度:约35.025m 起升速度:高速30m/min 中速10m/min 低速4m/min 单电机提升速度高速15m/min, 中速10m/min 低速4m/min 走行速度:高速40m/min 低速 3.5m/min 单电机走行速度高速20m/min 低速4m/min 提升及走行调速方式:VVVF 运行精度: 提升停止精度:±45mm 走行停止精度:±20mm 轨距:13200mm/12000 走行距离(单程):14000mm 工作循环时间:≤7 min. 说明:包括将空罐下放到运罐车后等待电机车移位换罐约60s,将满焦罐放到干熄炉上方,打开罐底后等待卸料约25s。 走行轨道:QU100 车轮轮压:≤39t 电机功率: 提升电机功率:2×335 KW(AC 380V) 走行电机功率:2×37 KW(AC 380V) 噪音:≤85dB(机旁1m处) 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345天 每天工作小时:21小时(每7分钟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建筑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3598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建筑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Construction scaffolder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建筑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钢管脚手应用外径48~51mm,壁后3~3.5mm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3、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和垫木上,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钢丝绑扎。 4、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0.8米,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0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 5、18cm厚的砖墙,空斗墙和砂浆标号在10#以下的砖墙不得用单排脚手架。 6、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kg,如果负荷量必须加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7、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入底下不小于30cm。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8、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不得小于1:3,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 9、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面,要绑1米的防护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 10、砌墙高度超过4米时,必须在墙外搭设能承受160公斤荷重的安全网或防护档板,多层建筑在二层和每隔4层设一道牢固的安全网,同时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11、搭设安全网每隔3米设一根支杆,支杆与地面保持45度,网应外高里底,拼接严密,网内杂物应随时清除。 12、用钢管搭设井架,相临两立杆接头错开不小于50cm;横杆和剪刀撑(拧撑)要同时安装。 13、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拦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人入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作者:听海来源:监测人发表时间:2009-12-17 12:25 热点:96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水闸工程正常运用、保证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水闸管理正规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平原区大、中型工程中的1、2、3级水闸设计,山区、丘陵区的泄水闸及平原区的4、5级水闸设计可参照使用。 1.0.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是水闸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1.0.4新建水闸的工程管理设计,必须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1.0.5改建、扩建的水闸工程,应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设计。 1.0.6水闸工程管理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1.0.7水闸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我国的国情,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2.0.1水闸工程管理设计应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规划确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2.0.2水闸工程的管理范围是水闸管理单位直接管理和使用的范围,应包括: (1)水闸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覆盖范围。包括上游引水渠、闸室、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两岸联接建筑物。 (2)为保证工程安全,加固维修、美化环境等需要,在水闸工程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划出的一定范围,其值可参照表2.0.2确定。 表2.0.2水闸工程建筑物覆盖范围以外的管理范围 ┌────────────┬─────┬────┬────┬────┬────┐ │建筑物等级│l│2│3│4│5│ ├────────────┼─────┼────┼────┼────┼────┤ │水闸上、下游的宽度(m)│500~1000 │300~500│100~300│50~100 │50~100 │ ├────────────┼─────┼────┼────┼────┼────┤ │水闸两侧的宽度(m)│100~200│50~100 │30~50│30~50│30~50│ └────────────┴─────┴────┴────┴────┴───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完整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冶金工业部1992年7月

目录 1 总则 (1) 2 装煤 (1) 3 推焦 (2) 4 熄焦与筛焦 (4) 5 焦炉加热制度 (4) 6 煤气操作制度 (6) 7 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8) 9 附则 (10) 附件A 焦炉工艺系统检查制度表 (10) 附件B 焦炉等级标准 (11) 附件C 焦炉延长结焦时间和停炉操作要点 (12)

焦炉技术管理规程 1 总则 1.1 为保证焦炉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好炉体,生产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焦炉是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应使用二十五年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精心维护,以保证焦炉延长使用寿命。 1.2 正确执行技术管理规程是焦炉高产、稳产、低耗和长寿的具体保证。焦化厂厂长,炼焦车间主任应组织全体职工确保规程的执行。 1.3 配煤比和炼焦制度的确定,应保证焦炉炉体安全、推焦顺利,按标准或技术条件生产焦炭、化学产品和炼焦煤气。 变更煤种或较大围调整配煤比时,必须作配煤试验。 1.4 焦炉炉体是耐火砖的砌体。不顾客观条件超负荷生产或炭化室不装满煤或不按推焦计划推焦以及强制推焦等,都是不允许的;要加强产、供、销、运的平衡和机械设备的维修,应避免频繁地变动结焦时间或更换加热煤气。 1.5炼焦车间的装备组成包括 a、焦炉; b、贮煤塔、炉端台和炉间台; c、熄焦塔、水泵和粉焦沉淀池或干熄焦装置; d、焦炉机械(推焦机、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及电机车、交换机;装煤推焦机、捣固机等); e、焦台和筛焦楼; f、除尘装置。 1.6 焦炉生产过程包括 a、装煤、平煤或捣固煤饼及装炉; b、炼焦; c、推焦; d、熄焦与筛焦。 1.7 焦炉技术操作制度分为 a、装煤及推焦制度; b、焦炉加热制度(温度与压力); c、煤气操作制度; d、焦炉及其设备维护制度; e、焦炉建设、大中修及停炉应注意事项。 1.8 本规程可作为各单位制定具体规程的依据。 1.9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焦炉,小焦炉可参照执行。 2 装煤 2.1 顶装焦炉用装煤车装煤。装煤车上开关闸门,下煤装置和振煤装置等应保持完好。

干熄焦设备管理操作规程

干熄焦 设备操作管理规程

目录 1.总则...................................................................................................................................................... 2.干熄焦生产管理规程...................................................................................................................... 3.干熄焦安全管理规程...................................................................................................................... 4.干熄焦设备管理规程...................................................................................................................... 5.干熄焦设备操作规程...................................................................................................................... 6.干熄焦基本台帐...............................................................................................................................

水闸工程管理规范

水闸工程管理规范 一、管理要求 1、积极推进水文化、水生态、水环境建设,贯彻水量与水质管理并重的原则,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 2、及时掌握工情、水情、雨情、灾情,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3、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4、水闸工程的运行及维修养护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监测水平。 5、水闸工程管理人员应学习工程管理细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熟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除险加固等情况,积极参加职工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6、按要求进行注册登记,并及时办理变更事项登记。 7、按照规定开展安全鉴定工作。 8、按照规定开展闸门、启闭机设备等级评定工作,评定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认定。 9、健全防汛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责任制和抢险队伍,制定抢险预案,开展防汛演练。 10、加强水法规宣传、培训,在工程管理区设置宣传标语、警示等标志标牌。 11、依法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资料齐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桩制作、埋设规范;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证领取率达95%以上。 12、按规定开展考核工作,每年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好整改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级

水管单位。 13、建立完整的水闸工程技术档案,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存档。 二、组织管理 (一)管理机构 1、按工程规模、特点和有关规定设置水闸管理单位或明确管理责任主体。 2、建立运转协调的组织架构,明确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部门管理范围及职责。 3、根据水闸管理单位的类别和性质,建立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二)管理人员 1、根据水闸管理单位类别和性质,以“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为原则设置岗位,定编定岗。 2、技术管理岗位人员配备应满足工程日常管理和保障水闸安全运行管理需要。 3、上岗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专业岗位人员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关键岗位人员应持证上岗。 4、职工年培训率应达到50%以上。 (三)教育培训 1、水闸管理单位应制定职工年度培训教育计划,加强专业技术和业务技能学习与培训。 (四)管理制度 1、水闸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示关键岗位制度。 2、水闸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