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6理论: 24 实验;0见习: 12

学分: 2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考查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

先修课程:流行病学、免疫学、病理学

前言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现在虽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已不再是首位引起死亡的疾病,但许多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仍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新发现的传染病随时都可以传播流行,故研究传染病和学习传染病在当前仍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根据陕西中医学院012版五年制中医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为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介绍传染病和传染病学的概念、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诊断及传染病的防治方法等内容。下篇介绍目前临床上机种最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等内容。

传染病学的教学必须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要突出本学科是临床课程的特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传染病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传染病学基本理论知识,如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感染和免疫、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等章节必须作为重点内容组织教学,要详细讲授,力求概念明确,说理透彻,重点突出,对于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技能要求学生掌握。

2、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精细安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既要上、下篇联系,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力求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某些章节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除课堂讲授中引用临床实际病例印证所讲解理论外,还须安排部分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临床见习,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病案讨论,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5、在教学中,应结合讲授课内容,适当运用投影、录像、幻灯等电教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直观感,加深印象。

本门课程使用由陈盛铎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传染病学》;计划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病机制、流行过程、诊断和预防治方法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目前几种最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有效的

预防和诊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1、明确传染病、传染病学的概念。

2、熟悉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变异性等名词概念的内涵。

3、掌握感染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及感染过程中的免

[教学内容]

1、阐明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学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的概念。简述传染病学的任务及意义

2、重点讲授感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免疫应答的

作用。

3、介绍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内涵。

具体如下:

(1)、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2)、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可分为带病毒、带菌和带虫者)和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

(3)、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4)、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与讨论、

[计划学时]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判断鉴别传染病的能力。

2.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辨析感染过程可能出现的五中表现。认识传染病发病与否取决

于病原体致病力和人体免疫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流行过程

[目的要求]

1、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熟悉传染病导致组织损伤发生的几种方式。

3、掌握传染病重要病理生理变化的形式及改变。

4、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发生所需要的三个因素。`

5、熟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各种因素。`

6、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等概念的内涵。

[教学内容]

1、阐述传染病发生发展机制中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阶段性的特点,讲授感染病发生发展机制中

的相关因素。

2、介绍组织损伤发生的方式有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等。

3、重点讲授传染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发热、急性期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及内

分泌等的改变。

4、重点讲授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5、介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6、强调并讲清楚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等概念的内涵。

具体如下:

(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急性期改变。

(4)、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①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②传播途径

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等)。

消化道(水、食物、苍蝇等)。

日常生活接触(手、用具、玩具等,可传播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病)。

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恙虫等)。

输血(制品)、注射和针刺。

直接接触。

土壤。

③人群易感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与讨论、

[计划学时] 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过程中组织损伤的机制既有病原体本身的因

素,又和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熟悉变态反应的四种类型,及其过程中出现的发热、糖代

谢、蛋白代谢、水电解质代谢的机理。

2、要求学生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影响流行的两个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第三节传染病的特征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

2、了解传染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及分型根据。

3、熟悉传染病病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常见症状及体征。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传染病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传染病与其它疾病区别的方法。

2、介绍传染病病情发展的四个阶段,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3、简介传染病临床类型的分型方法及常见临床类型。

4、明确传染性、毒血症、菌血症等概念的内涵。

具体如下:

(1)、基本特征

①有病原体传染病均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

②有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污染环境感染他人,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

病的主要区别。

③有流行病学特征如外来性、地方性、散发性、流行性和季节性等。

④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2)、临床特征

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某些传染病存在复发、再燃

和留有后遗症。

②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皮疹(出现时间、分布、出现次序、形态)、毒血症状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③临床类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 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和临床表现的四个阶段,通过基本特征的识别,具有鉴别传染病的能力。通过临床阶段的判别,了解传染病的病程阶段。

第四节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最基本的诊断。

2、熟悉传染病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项目。

3、了解传染病诊断的要求和原则。

1、了解传染病的治诊原则。

2、掌握传染病的治疗方法。

3、熟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简介传染病诊断的几个原则和几点要求。

2、重点讲述传染病诊断需要的临床资料、流行病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的有关内容。

3、介绍传染病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项目及适用范围。

1、简介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及目的。

2、重点讲述传染病最常见的五大治疗方法。

3、原则性的介绍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 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初步具备诊断传染病的能力。了解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传染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章病毒感染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种类及发病机制。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3、掌握甲肝、乙肝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1、简介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几种肝炎病毒种类及特性;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发病机理及病理生

理、病理解剖。

2、扼要讲述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则性介绍目前甲肝、乙肝的主

要治疗方法。

3、重点讲述甲肝、乙肝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临床分型及预防(特别是免疫方法)。

具体如下:

1、概述

(1)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各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感染状况和临床转归。

2、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嗜肝RNA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2)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完整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包膜上主要由HBsAg组成,核心由HBcAg和HBV-DNA等组成。

HBV抗原抗体系统包括: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②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③乙肝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④PreS1 与抗PreS1 ⑤PreS2 与抗PreS2

HBV分子生物学标志:HBV-DNA和HBV-DNA聚合酶(HBV-DNAP)

(3)丙型肝炎病毒(HCV)系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中国大陆以1b(Ⅱ)型为主。HCV是多变异病毒。

(4)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需有HBsAg存在才能构成完整病毒。包膜由HBsAg 构成,核心由HDV抗原(HDAg)和基因组(一条单股环状闭合RNA)组成。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5)戊型肝炎病毒(HEV)系单股正链RNA病毒,属萼状病毒科。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消化道途径。

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经

①输血(制品)、注射(预防、药物、毒品)和针刺(纹身等)

②生活密切接触(以性接触为主)

③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4、发病机制免疫损伤和病毒直接损伤。

5、病理解剖

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浸润、间质组织增生等。病毒性肝炎为弥漫性病变,各临床型有其病理特点。(重型肝炎为著)

6、病理生理

①黄疸(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②肝性脑病(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潴积、氨基酸比例失调、

假性神经递质假说、其他诱发因素)③出血(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④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⑤肝肺综合症⑥腹水(醛固酮增多、利钠激素减少、门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等)

7、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②急性无黄疸型

(3)慢性肝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4)重型肝炎

A:分类①急性重型肝炎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

③慢加急性重型肝炎

④慢性重型肝炎

B:分期重型肝炎的分期(早、中、晚)

(5)淤胆型肝炎

(6)肝炎肝硬化(活动性、静止性,代偿性、失代偿性)

8、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①血清酶的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

谷氨酸转氨酶(GGT)。

②血清蛋白的检测白蛋白(A)、球蛋白(G)。

③血清和尿胆素检测血清胆红素(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

④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⑤血氨

(2)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①甲型肝炎抗-HAV-IgM、抗-HAV-IgG、HAV-RNA。

②乙型肝炎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V-DNA。

③丙型肝炎抗-HCV、HCV-RNA。

④丁型肝炎 HDAg、抗-HD、抗-HD-IgM。

⑤戊型肝炎抗-HEV-IgG、抗-HEV-IgM、HEV-RNA。

(3)肝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

(4)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9、并发症和后果

10、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输血史和家族史等)

(2)临床表现(全身乏力不适、消化道症状和/或尿色加深等)

各临床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

11、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2、治疗

治疗原则: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采用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对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采用抗病毒治疗。

(1)急性肝炎

(2)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3)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

(4)淤胆型肝炎

13、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格输血指征,注射器要"一人一针一管"、针刺针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乙肝疫苗(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甲肝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

被动免疫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4 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

型、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

2、掌握乙肝五项的意义,血清酶学意义、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指标。

3、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

课内实践项目

病案:男性,15岁,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2周,皮肤黄染1周来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搔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75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刚及,腹水征(-),下肢不肿。

化验:血Hb 126g/L, WBC 5.2?109/L, N 65%, L 30%, M 5%, plt 200?109/L,网织红细胞 1.0%,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大便颜色加深,隐血(-)

(1). 你考虑什么病可能性最大, 论断依据是什么?

(2). 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3). 入院处理如何?(写出治疗原则)

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2、了解乙型脑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

3、掌握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明确乙型脑炎的概念,介绍乙型脑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季节性、散发性。

2、简介乙型脑炎发病过程中产生的毒血症,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

3、重点讲述乙型脑炎临床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等表现特点;掌握乙脑脑脊

液、特异性抗体测定方法、阳性的临床意义;熟悉乙脑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恢复期治疗等常用治疗方法。

具体如下:

1、病原学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2)传播途径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不发病。可经蚊或蚊卵越冬—长期宿主。

(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1)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和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

(2)神经细胞病变: 变性、肿胀、坏死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套”

血管病变—脑水肿

(3)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解剖特点。

4、临床表现

(1)初期:病毒血症期

(2)极期: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3)恢复期

5、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10~20×109/L), N〉升高

CSF: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WBC50~500×106/L,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乙脑病毒 IgM抗体阳性(病后4天可出现,2周大高峰),有助早期诊断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诊断。

(2)鉴别诊断:应注意与流脑、结核脑等有关疾病进行鉴别。

7、治疗

治疗原则:以综合疗法为主,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处理好高热、呼吸衰竭、抽搐。

8、预防:防鼠灭鼠,接种疫苗。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初步具备诊断、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能力。尤其是掌握处理好乙脑发生过程中的高热、惊厥、呼衰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注意其预防方法。

2、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突出其地区性、季节性的特点。

3、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五期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介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这一病原学特点,是属于

病毒性出血热中有肾综合征出血热这点特征。

2、简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病毒、免疫的作用;讲清本病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

全的机制。

3、阐述本病流行病学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的主要内容,突出其季节性的特点。

4 、重点讲授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的三大症状和五大期经过,诊断依据和各期的救治方法。

5、简述行性出血热以灭鼠为主的预防措施。

具体如下

1、病原学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链RNA病毒。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是鼠类。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母婴和虫媒传播。

(3)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1)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作用和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

(2)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3)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解剖特点。

4、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渗出,肾脏损害)。

(3)五期经过

①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和肾损害)。

②低血压休克期。

③少尿期。

④多尿期。

⑤恢复期。

5、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白细胞变化。

(2)尿常规尿蛋白、管型、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

(4)凝血功能检查。

(5)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FRS-IgM。

(6)其他。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心电图改变。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诊断。

(2)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发热、出血、肾损害、休克等有关疾病进行鉴别。

7、治疗

治疗原则:以综合疗法为主,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强调"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把好休克、肾功衰竭和出血等三关,以及严重并发症处理。

8、预防:防鼠灭鼠,接种疫苗。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4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认识出血热的危害,培养学生通过尿蛋白阳性,皮肤出血点,三红、三痛的特有表现早

期诊断出血热的能力。

2、充分认识患者出血倾向明显,护理应轻柔,尽量少搬动,就近治疗。

3、掌握低血压休克的救治方法,扩容纠酸的原则和药物、少尿期补液量的计算方法、多尿

早期的治疗方法。

课内实践项目

1、内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案分析

现病史:某男性, 36岁, 农民, 因畏寒发热, 头痛, 身痛3天,于2002年12月26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 体温38-39℃, 伴有一身痛, 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 服用APC银翘片病情无好转。26 日晨上厕所时昏倒一次, 病后食量减少, 卧床休息, 大便稀水样, 未见粘液,2-3次/日, 伴有脐周隐痛, 无里急后重, 小便量减少。病前体健, 当地有类似患者。

体查: T 38℃, P 100次/分, R 20次/分, BP 60/50mmHg,急性病容, 神清, 球结合膜充血, 颈软腋下皮肤可见出血点数个, 咽部充血,心律齐100次/分, 未闻及杂音,肺(-), 腹软, 肝脾未扪及, 脐周轻压痛,克布氏征(-), 膝腱反射正常。血常规: Hb 160g/L, WBC 12 ×109/L, N 0.78, L 0.22, Pt 70×109/L, 大便常规: WBC 0-1/HP, 尿常规:蛋白(+++), 镜检正常。

2、目的:检查学生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治疗方法的掌握。

3、要求:

(1). 你考虑什么病可能性最大, 论断依据是什么?

(2). 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3). 入院处理如何?(写出治疗原则)

第三章细菌感染

第一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脑的概念、病原学、发病机制。

2、熟悉流脑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要点和临床分型。

3、掌握流脑的临床表现、各型的抢救治疗。

[教学内容]

1、简介流脑是由脑膜炎双链球菌引起经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简述其发病机制

中败血症期、脑膜炎期的病理特征。

2、阐明流脑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强调其传播以呼吸道感染为特征,具

有一定的季节性。介绍其诊断方法中临床表现特点、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3、讲述本病临床各型的名称、临床表现及分型依据。

4 、重点讲授流脑各型各期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抢救措施。

具体如下:

1、病原学:脑膜炎球菌的特点,流行菌株的类型。

2、流行病学: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直接传播,普遍易感,有明显季节性

流行(3月~4月为高峰)。

3、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病原体侵入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既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更主要是与人体免疫状态、防御功能有关。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3天。

(1)普通型

①前驱期

②败血症期此期重要体征是皮肤粘膜瘀斑瘀点。

③脑膜炎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④恢复期

(2)暴发型起病骤,病凶险,病死率高。

①休克型主要表现为DIC、循环衰竭。

②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

③混合型

(3)轻型流脑病变特点,婴幼儿流脑的特点,老年流脑的特点

5、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脑脊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呈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涂片、培养)。免疫学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应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鉴别。

7、治疗

(1)普通型

①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

②病原治疗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磺胺药。

③对症处理降温、脱水。

(2)暴发型

①休克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迅速纠正休克。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肝素

抗DIC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②脑膜脑炎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脱水治疗防止脑疝。肾腺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

降温和镇静。

8、预防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2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发病季节、初期临床表型是否有皮肤黏膜瘀斑鉴别流脑与乙脑。

2、组织液标本及时送检的原因及脑脊液的检查方法。

3、流脑的诊断治疗方法。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目的要求]

1、了解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

2、熟悉菌痢的诊断要点和临床分型。

3、掌握菌痢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典型、中毒性菌痢)及实验室检查要点、各型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简介菌痢的概念、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等内容;简述其发病机制及病理

解剖。

2、阐述菌痢的临床分型、各型的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要点。

3、重点讲授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典型迹中毒型为重点讲授内容,突出典型菌痢的五大

症状,中毒型菌痢的突发性、严重性及临床表现的特异性。

4、介绍菌痢治疗方法,尤其是病原治疗的药物选择。

具体如下:

1、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分为4群47个血清型,均可产生内毒素,且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因素。

2、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经消化道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夏秋季多见。

3、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1)菌痢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的发生机理。

(2)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4、临床表现:潜伏期

(1)急性菌痢

①普通型(典型)的临床表现。

②轻型(非典型)。

③重型

④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的临床表现。

(2)慢性菌痢

5、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检查(外观、镜检、培养),免疫学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大便性状、镜检及培养。

(2)鉴别诊断: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脑的鉴别。

7、治疗

(1)急性菌痢

①一般治疗。

②病原治疗: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磺胺类三代头孢类等。

③对症治疗。

(2)中毒性菌痢

①一般治疗。

②病原治疗: 采用第三代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

③对症治疗:降温、镇静。休克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脑型应脱水治疗脑水肿和防治呼吸

衰竭。

8、预防: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1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1、普通典型菌痢的临川表现及治疗。

2、中毒型菌痢的诊断要点及治疗。

课内实践项目

1、内容:细菌性痢疾的病案分析

现病史:某男性,10岁,突起畏寒发热、神志改变8小时,于9月6日入院。病前曾在外就餐。

体查:T40℃,P120次/分,R30次/分, Bp 60/40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巩膜不黄,结膜无充血、水肿,全身皮肤未见皮疹;颈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克布氏征阴性。血常规:Hb 120g/L,

WBC 24×109/L,N 90%,L 10%.

2、目的:检查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治疗方法的掌握。

3、要求:

(1)诊断?(诊断依据:小儿,夏季发病,有进食不洁食物史。

突起发热、神志改变8小时,有早期休克。T40℃,P120次/分,R30次/分, Bp 60/40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实验室检查WBC、N均升高)

(2)如何进一步确诊?(大便检查肛拭子或N.S.灌肠)。

(3)治疗?

第三节伤寒

[目的要求]

1、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

2、熟悉伤寒诊断和临床分型。

3、掌握伤寒典型的四期表现和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简介伤寒的概念、五大临床特征及病原学。

2、阐明伤寒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等内容,讲述伤寒发病机制中病原体、侵入途径、

病变部位及病理变化。

3、介绍伤寒的诊断要点、临床分型及老人、小孩伤寒的不同点。

4、重点讲述典型伤寒临床经过的四期表现及治疗方法。附带介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具体如下:

1、病原学: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

2、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3、发病机理:感染过程和致病因素。

4、病理解剖:主要病变部位及病程与肠道病理改变的关系。

5、临床表现:

(1)潜伏期。典型伤寒的四期表现。

①初期(病程第1周)

②极期(病程第2-3周)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多见于本期。

③缓解期(病程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仍可出现并发症。

④恢复期(病程第5周)

(2)临床类型:

复发与再燃

6、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伤寒沙门菌培养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①血培养是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

②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③粪便或尿培养。

(3)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的评价及注意事项。

(4)其他检查

7、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及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8、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参考)、极期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依据是检出伤寒沙门菌、参考

血象和肥达反应)。

(2)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疟疾、钩体病、斑疹伤寒、粟粒性肺结核、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9、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与休息、护理与饮食、对症处理)。

(2)病原治疗(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

(3)并发症治疗(肠出血、肠穿孔和中毒性心肌炎)。

(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10、预防:切除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

[计划学时] 1学时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备认识典型伤寒临床经过的四期表现的能力,并对典型伤寒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和处理措施有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参考书目

1、基本教材:《传染病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自学资源:

1、《传染病学》第六版

2、《流行病学》第六版

3、《医学免疫学》第四版

4、传染病学,李兰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5、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

使用说明

1、本教案专供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3、本课程与生理、病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及西医诊断、药理等联系紧密,学习本课程前,

应系统掌握上述知识。

病例讨论——传染病学

病例一 王××,女,20岁,某高校学生,恶心,呕吐,腹痛3天于5月17日入院.病人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全身乏力,体温39℃,自服“感冒”药,第二天热退,出现恶心,呕吐,每天10余次,为胃容物,量不多,无血,同时伴有腹泻,腹痛,大便黄色,为稀水样便,无浓血,每天5次.病后几乎未进食,小便浓茶样.即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五一”期间曾与同学外出旅游2天. 体格检查: T37℃,P70次/分,R24次/分,Bp120/70mmHg; 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肋下2cm,质软,轻触痛,脾未及,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Hb130g/L,WBC8.5×10^9/L,N0.55,L0.45,PLT :185×10^9/L.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最可能的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特别是甲肝和戊肝可能性较大. 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消化道症状; 2.尿如浓茶; 3.巩膜黄染; 4.肝大,有触痛; 5.外出旅游史. 问题2.该病人应进行哪些检查? 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病原学检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 3.凝血功能检查 4.B超检查 5.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问题3.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1.传染病常规处理 2.卧床休息 3.补充维生素B、C、K 4.适当补充葡萄糖,电解质 5.给予甘利欣等护肝药 6.给予谷胱甘酞等解毒药 病例二 刘×,男,50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3年,复发10天入院,以前未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不饮酒,无输血史. 体格检查: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肝病面容,颈部有多个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2cm,脾侧位恰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 血常规:Hb135g/L,WBC6.5×10*9/L,N0.65,L0.35,PLT145×10*9/L. 尿常规:蛋白(-),胆红素(+),镜检(-).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最可能的诊断: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年龄较高,遗传性肝病的可能性小.最可能的是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 诊断依据: 1.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3年; 2.慢性肝病面容,有蜘蛛痣; 3.肝脾大. 问题2. 该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检测; 2.HBV标志物和HBV-DNA检查; 3.HCV抗体和HCV-RNA检查; 4.自身抗体检查; 5.影像学检查; 6.组织病理学检查 问题3.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1.传染病护理常规;2.卧床休息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 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 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 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 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 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 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 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 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讲义汇编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

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题(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 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 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体查:心肺未见异常。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 指纹稍皱。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胃肠炎 C.急性细菌性胃肠炎 D.霍乱 E.阿米巴痢疾 【正确答案】:D 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 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体查:心肺未见异常。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 指纹稍皱。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在治疗一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 A.急性肺出血 B.并发性细菌性肺炎 C.急性左心衰竭 D.急性肺栓塞 E.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正确答案】:C 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 男性,22岁,水样便1天入院,起病后无发热和里急后重,大便含少量粪质,每日10余次,无腹痛,4小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为连续性。拟诊为霍乱。 该患者临床病程属何期( ) A.休克期 B.恢复期 C.脱水期 D.吐泻期 E.潜伏期 【正确答案】:D 第 4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 患者,23岁,有国外旅游史,一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肤褶皱恢复较慢。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3题。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临床作业

(一)选择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 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 特异性免疫,被称为(C)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7.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8.甲类传染病是指(D) A、SARS,狂犬病 B、黑热病,炭疽 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 D、鼠疫,霍乱 E、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 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0.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 追踪传染来源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 A-1. 李×, 女, 18岁, 因发热5天后皮肤巩膜黄染6天, 于2002年4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4月4日受凉后发热, 体温39℃左右, 伴有头痛, 咽痛, 身痛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 及胃病, 给以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 5天后热退, 精神食欲稍好转, 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 病后大便稀, 无粘液, 无明显里急后重感, 近二日大便呈黄白色, 病后小便呈黄色, 渐变为浓茶样, 量中等, 无皮肤搔痒及咳嗽吐痰等症状, 无出血似倾向。 既往体健, 其母HBsAg (+), 无长期服药史, 未到过湖区。 查: T 37℃, P 70次/分, R 20次/分, BP 100/70mmHg, 发育营养可,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皮肤未见出血点, 蜘蛛痣,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 肝在肋下1.5cm, 质软, 压痛, 表面光滑, 脾可及0.5cm, 质软压痛, 胆囊区无压痛, 肾区无叩痛, 膝反射存在, 病理征(-)。 化验结果: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正常, 尿胆红素(+), 尿胆原(-) 大便常规正常, 肝功能: 总胆红素84μmol/L, 直接胆红素60μmol/L, ALT>200u/L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 3. 试写出本例的治疗原则(包括隔离, 饮食, 药物)

A-2. 王×, 男, 12岁, 学生, 宁乡县人, 因突起发热头痛、呕吐2天, 于2002年3月15日上午入院。患者于3月13日出现畏寒, 发热, T 39℃, 头痛, 呕吐二次, 为胃内容物。当日坚持上完课, 次日仍发热, 头痛加剧,呕吐频繁, 精神差, 晚上到卫生院检查: BP14/6KPa, T39.5℃, P112次/分,R 30次/分, 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 压之不褪色, 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征, 腹软, 肝脾未扪及, 克布氏征(+) 血象: WBC 18.4×109/L, N 0.86, L 0.14, 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来协助诊断? 3. 本例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B-1. 患者男性, 44岁, 干部, 因不规则发热8天于2002年3月14日入院。3月6日上午突起腹痛, 位于脐周。呕吐二次, 稀便, 4-5次/日,当晚寒战, 高热(42℃), 次晨神志不清, 血压下降,当地医院疑为败血症引起中毒性休克。治疗后,3月8日血压恢复正常, 唯仍有驰张型或不规则高热、畏寒, 腹部持续隐痛, 偶有呕吐, 大便1-2次/日, 黑色。曾用多种抗菌素,考的松激素治疗无效。平素体健。 体查: T 40.2℃, P 124次/分, R 28次/分, BP 90/60mmHg,重病容, 神清, 皮肤巩膜不黄, 咽充血,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肝脾未扪及, 脐右侧有局限性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WBC 16.2×109/L, N 0.80, L 0.20, 尿常规(-),大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学作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感染 3.病原携带 4.隐性感染 5.复发 6.再燃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2.简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窗口期 2.胆酶分离 3.血清转换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2.简述HBV感染后主要的复制指标有哪些。 3.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简述乙脑治疗的“抢三关” 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如何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6.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第3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试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感染性休克 2.脑膜炎球菌病 3.第二次菌血症 4.伤寒复发与再燃 5.干性霍乱 6.Pastia线 二、简答题 1.何种征象提示存在感染性休克的可能?2.简述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的要求。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4.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黑尿热 二、简答题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如何鉴别? 2.疟疾引起黑尿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1章至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传染源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病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3章至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与再燃 2.霍乱肠毒素 二、简答题 1.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三、论述题 1.试述肠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 2.间日疟典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哪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卷1: 一.1.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①夏季发病,急性病程,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②查体:高热,血压低,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3.①急性阿米巴痢疾;②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③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4.①粪培养+药敏试验;②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③血常规+生化,肠道病毒检测;④特异性核酸检测;⑤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 5.①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匹美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②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退热及物理降温;④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二.1.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①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②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③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④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血HBsAg(+); 3.①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②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 4.①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②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CMV、EBV标志物检查;③甲胚蛋白(AFP)监测;④腹部B超或

CT;⑤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5.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降酶、 退黄对症治疗;③补充维生素。 卷2: 一.1.水痘; 2. ①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②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③头颈部及 躯干红色斑丘疹及水疱,可见溃破,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可见水疱; ④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①麻疹;②风疹;③猩红热;④药物疹或手足口病; 4.①疱疹刮片;②病毒分离;③血清学检查; 5.①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②避免皮肤 抓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③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 ④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二.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 2. ①患者症状: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②查体:巩膜黄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区叩击痛(+);③辅助检查:肝功能异常,EB 病毒(+); 3.①肝炎;②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③伤寒; 4.①肝炎病毒检查;②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性质分析;③血培养; 5. 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抗病 毒、保肝治疗;③加强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流行病学案例分析

流行病学案例分析 一、2015年3月14日,临沧市某学校午餐后陆续出现多例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学生。截至下午3点,送医学生480人,其中,320人住院治疗(包括较重的30人),留院观察160人。 问:在紧急应对处置的同时,应按照什么步骤开展该事件的调查。(请结合资料进行阐述) 二、在一项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60岁及以上的确诊冠心病患者200例,未患冠心病的对照300例。结果发现,冠心病病例组中有120例存在高胆固醇,对照组中有160例存在高胆固醇。 问:(1)改研究采用了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列出分析表格 (3)计算并比较两组的高胆固醇暴露率(卡方=20.548) (4)计算并解释高胆固醇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度(注:该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2.52~4.62)

三、某医生抽取一级高血压患者300例者700例,采用血压计进行筛检,结果漏诊20例,误诊90例。 问:(1)列出分析表格 (2)计算该高血压的真实性评价指标 (3)如果用该血压计在一级高血压患病率为8%的1万人中进行筛检,会造成多少人误诊?阳性预测值是多少?(重新列表计算) 四、1979年Shapiro等文对口服避孕药(OC)和心肌梗塞(MI)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选择因MI住院的25-49岁育龄妇女234人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一地区1742名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分贝调查她们口服避孕药的情况:在病例组中有29人服用,对照组有135人服用。(1)请问这是什么研究方法? (2)列出分析表格。 (3)若=5.84请分析结果。 (4)请计算OR值,并分析结果。已知OR(1.10,2.58)

国开-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 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A. 轮状模式 B. 三角模式 C. 疾病因素模式 D. 生态学模式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轮状模式

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B. 单纯随机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单纯随机 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 外围的远因 B. 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总论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 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 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 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