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总结与习题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总结与习题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总结与习题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总结与习题教案

化学能与电能

[本节学习目标]

1.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认识原电池的概念、组成、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的流向。

4. 能够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5.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6.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重点:原电池装置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原电池

要点诠释:1.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电能,但只有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才可能通过原电池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并非所有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均能通过原电池实现和电能的转化。

2.原电池概念: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原电池的结构: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单质)作电极

(2)电极材料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构成闭合回路

(4)在电极上能自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还原剂把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如:Zn+H2SO4=ZnSO4+H2↑,反应中锌把电子直接转移给硫酸;原电池装置是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通过外接导线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流向氧化剂区域,从而在外电路形成电流。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电极总反应:Zn + 2H+=H2↑ + Zn2+

电子由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另一极(多为不活泼电极,离子或物质在该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同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不断移向负极、正极,构成闭合电路。

说明:正极的作用是导体,它不参与化学反应。负极反应不一定是负极材料本身的反应,有的原电池的负极既是导体又是负极反应物,有的原电池的负极的作用是导体,它不参与化学反应。

知识点三:原电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要点诠释:总的来说,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这其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是在负极和正极上发生的,所以又分别叫做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

(1)负极反应:由于负极是电子流出的电极,所以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表示负极反应的式子叫做负极反应式。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氧化反应)(2)正极反应:由于正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所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表示正极反应的式子叫做正极反应式。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2H++2e-=H2↑(还原反应)说明:(1)写电极反应式要遵从客观事实,写出的电极反应式既要符合质量守恒又要符合电荷守恒:

①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②电极反应式常用“=”或用“→”;

③电极反应式中若有气体生成需加“↑”。

(2)负极反应(氧化反应)和正极反应(还原反应)是对整个原电池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二者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将两个电极反应式进行合并即得电池总反应式。

如:铜、锌和稀H2SO4的原电池的总反应式:Zn+2H+=Zn2++H2↑

知识点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要点诠释: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1)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的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如果用纯锌,可以在稀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也同样会加快产生H2的速率,原因是Cu2++Zn=Cu+Zn2+,生成的Cu和Zn在稀H2SO4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产生H2的速率加快。

3.设计原电池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例如,利用Cu+2FeCl3=2 FeCl2+CuCl2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由反应式可知:Cu失去电子作负极,

FeCl3(Fe3+)在正极上得到电子,且作电解质溶液,正极为活泼性比Cu弱

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等。如图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Cu Cu2++2e—(氧化反应)

正极(C):2Fe3++2e—2Fe2+(还原反应)

说明:原电池为什么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以Fe与稀H2SO4溶液的反应为例说明。如下图所示:

甲中,Fe失去e-,变为Fe2+,Fe2+进入溶液,排斥了Fe片周围的H+,H+欲得电子须突破Fe2+形成的屏障,因而受到阻碍。乙中,Fe失去e-,e-转移到Cu片上,Cu片一侧没有Fe2+屏障,H+得e-不受阻碍,故其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知识点五: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要点诠释: 1.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据原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相应元素化合价升高,而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相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5.据反应现象判断: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者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正极。

知识点六:化学电源及处理

要点诠释:

1.化学电源

2.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处理

废旧电池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危害很大。废电池渗出的重金属离子如Hg2+等,将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废电池中的有色金属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将废电池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规律方法指导]

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重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总结如下:

两极、一液、一反应(自发)

(-)正极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题1.在下图的八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哪几个?

思路点拨: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进行判断。

解析:构成原电池要有四个基本条件:a.电解质溶液;b.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c.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①②③只有一个电极,⑤没有电解质溶液,⑧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答案:④⑥⑦

总结升华:①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基本条件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某一条件。在四个基本条件当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其核心。②判断某装置是否为原电池的问题,以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为标准判断,不能仅凭装置的外形下结论。③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也是进行原电池设计的基本依据。

举一反三:

[变式1]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A.2Al+2NaOH+6H2O=2Na[Al(OH)4]+3H2↑

B.2H2+O2=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D.CH4+2O2=CO2+2H2O

[答案]C

类型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题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浓度增大

D.铜片上有H2逸出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确定原电池的两极,然后根据有关原电池的基本原理等知识进行逐一分析。

解析:用导线连接的Zn片与Cu片放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Zn作负极失去电子变为Zn2+而进入溶液,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阴离子SO42—移向负极,阳离子H+移向正极,并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而放出H2;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浓度减小。

答案:D

总结升华: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出沿导线经外电路到达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形成闭合回路。

举一反三:

[变式2]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减小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D

类型三:原电池中电极反应

题3.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思路点拨:从电池的总反应看,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解析:从理论上讲,只要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本题中电极反应为:正极:Cu2++2e—=Cu,负极:Zn—2e—=Zn2+

答案:B

总结升华:设计原电池,第一要确认化学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二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电极反应式);第三是根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第四是设计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举一反三:

[变式3]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答案]BD

类型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题4.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1)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2)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方向:D导线C;

(3)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4)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思路分析: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而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流流入的一极,一般该电极不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少。若某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该电极为正极。

解析:金属与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H+在正极表面得到电子生成H2,电子运动方向由负极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负极。在题述原电池中,A—B原电池,A为负极;C—D原电池,C为负极;A—C原电池,A为负极;B—D原电池,D为负极。综上可知,金属活动性:A>C>D>B。

答案:B

总结升华: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很多,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电极金属活动性的依据是: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失去电子的电极>得到电子的电极;发生溶解的电极>不发生溶解的电极。

举一反三:

[变式4] 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H2,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是()

A. 铝

B. 铜

C. 锡

D. 硅

[答案]C

类型五:原电池的两极判断

题5.某原电池由M、N两根电极、导线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工作时,M电极变粗,N电极变细,由此判读该电池中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可能是()

思路分析:该原电池中M电极变粗,N电极变细,说明原电池反应时N电极溶解作负极,溶液中有金属析出在M电极上附着,M电极作正极。

解析:A、B选项中,电解质溶液分别为稀硫酸和稀盐酸,原电池工作时不会有金属析出;C选项中正极反应为:Ag++e—=Ag,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符合题意;D选项中M电极(锌)作负极,反应为Zn—2e —=Zn2+,变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总结升华:除燃料电池外,一般负极都是电极材料发生反应被氧化而质量减小,正极上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粒子被还原而导致负极质量增加。

举一反三:

[变式5]已知“纽扣”电池的电极反应为:Zn极:Zn +2OH- - 2e- = ZnO + H2O;

HgO极:HgO + H2O + 2e- = Hg + 2OH-,据此判断HgO极是()

A.正极,被还原 B. 负极,被氧化 C. 负极,被还原 D. 正极,被氧化

[答案]A

类型六:电极与电解质的关系

题6.剪长约6cm、宽2cm的铜片、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cm)。将铜片与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接,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取两个50mL的小烧杯,在一个烧杯中注入约40mL的浓硝酸,在另一只烧杯中注入4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电极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电子从_____(填“铝”或“铜”)极流出,铝片上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电极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电子从_____(填“铝”或“铜”)极流出,此时铝是_____(填“正”或“负”)极。

思路分析:电极的分析依赖于具体的电极反应。

解析:在浓硝酸中,Al表面产生了钝化,发生反应的是Cu。因此,当Al、Cu同时插入浓硝酸时,电子从铜极流向铝极,Al作正极,且电极反应式为:NO3—+4H++3e—=NO+2H2O。而当Al、Cu同时插入稀硫酸时,电子从铝极流向铜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答案:(1)Al;Al—3e—=Al3+(2)Cu;正

总结升华:根据两极的相对活泼性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时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要抓住一点那就是原电池的设计不改变原有的反应方向,如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Al—Cu—浓HNO3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Cu。

举一反三:

[变式6] 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两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将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能。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镁逐渐溶解,铝极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正极:2H++2e—= H2↑;负极:Mg -2e—= Mg2+;化学能;电能

(2)Al;2Al+ 2NaOH +2H2O = 2NaAlO2+ 3H2↑

高一化学之十一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总结

7-23 化学能与电能 知识点 1、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 ② ③ ④ 3、原电池的原理 负极----______的金属--- 电子------发生反应 正极----_______的金属---- 电子----发生反应 外电路:电子流向:电流流向: 内电路:电子流?电流流向: 阴离子流向:阳离子流向: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根据活动性判断: 例:特殊: b、根据反应本质来判断:失电子的一定是负极(电子从负极发出),化合价升高。 例:Zn + 2MnO2 + NH4+ =Zn2+ + Mn203 + NH3 + H2O c、从现象来判断:负极一般会溶解(质量减轻)。正极一般产生气泡。 如:在某一原电池反应中,原电池两极A、B,A极冒气泡,则?A溶解,则? 例1.(9分)(2007海南·1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 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电解质溶液Y是; (2)银电极为电池的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电极流向电极。 例2.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A>B>C>D B.A>C>B>D C.A>C>D>B D.B>D>C>A 4、阳离子放电顺(氧化性强弱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5、锌铜原电池(硫酸电解质):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现象: 盐桥(锌铜原电池) 例3(08年广东化学·5)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综合练习二 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 存在,以下关于3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4He 是同一种原子 B. 比4He 多一个中子 C. 是4He 的同位素 D. 比4He 少一个质子 2.某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9,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c A .22 B .26 C .33 D .35 3. XY 是元素周期表ⅦA 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 A . 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 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 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 Y 的单质能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4.已知X 、Y 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和X 2Y 2,又知Y 的原子序数小于X 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 .19 B .18 C .16 D .9 5.已知A 的原子序数是x ,B 2-与A 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 x+5 B. x-5 C. x+1 D. x-1 6.质量数为32,有16个中子的原子R ,允许存在的粒子组是 ( ) A .R 2+、RO 2、RO 3 B .R 2- 、RO 2、RO 3 C .R - 、RO - 24、R 2O - 27 D .R + 、RO 、RO - 23 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 .H 2O B .BF 3 C .CCl 4 D .PCl 5 8. 下列强碱碱性介于KOH 和Mg (OH )2之间的是A A . NaOH B .Al (OH )3 C . LiOH D .RbOH 9.有X 、Y 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20,X 的原子半径小于Y ,且X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 项中m 、n 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H n XO m 为强酸,则X 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B .若X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 2,则Y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 2 C .若X(OH)n 为强碱,则Y(OH)n 也一定为强碱 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律)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一定在IIA 族 B .IA 族均为碱金属 C .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D .同一主族核电荷数越大元素金属性越强 11.A 、B 、C 、D 、E 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简单离子中E 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C 、D 、E 、A 、 B B .E 、 C 、 D 、A 、B C .B 、A 、E 、 D 、C D .B 、A 、D 、C 、 E 12.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 的是 A .碱性强弱: Mg(OH)2<Ca(OH)2<Ba(OH)2 B .阴离子还原性:F -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湖南期中) 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选用() A . 细口橡胶塞试剂瓶 B . 细口玻璃塞试剂瓶 C . 广口橡胶塞试剂瓶 D . 广口玻璃塞试剂瓶 2.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以下各化合物能通过对应元素单质经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A . Fe(OH)3 B . FeCl2 C . FeS D . Fe2S3 3. (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期末) 下列气体可用图所示装置收集的是() A . H2 B . N2 C . NO D . Cl2

4. (2分)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正确的是()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有Cl﹣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有SO32﹣ C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溶液中有K+ D . 在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该溶液中含SO42﹣ 5. (2分)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 . 氢氧化钡 B . 烧碱 C . 硫酸氢钠 D . 过氧化钠 6. (2分) (2018高一上·朝阳期末) 合理使用仪器、恰当存放药品是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下列“使用方法”与对应的“应用举例”不相符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3

化学能与电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获得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 (2).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能对自己的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 (2).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学习过程】 【资料卡片】:热电厂生产的过程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化石燃料发电称为火力发电。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中国煤炭的44%用来发电。中国煤炭特点是高硫、高灰分且难洗选煤的比重较大,从1980年到1996年,烟 - 1 -

尘排放量基本持平,SO2排放量呈上升的趋势,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的控制。火电厂冲灰水、灰渣排放量现已彻底解决。 【合作探究】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火力发电利与弊?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一、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装置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40内容,思考问题: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是怎样转移的?能量又是怎样转化的? 【实验探究】1、探究Cu-Zn原电池原理实验: 【问题与讨论】(1) (3)在实验④和实验⑤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Zn片:反应 Cu片:反应 总的离子反应: 【思考交流】 1、原电池概念: - 1 -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酸B.碱C.盐D.金属或合金 2.食品安全警钟长鸣。近日,一批湖南大米中重金属元素镉超标事件被媒体广泛报导。下Cd)的说法正确的是 列有关镉(112 48 A.原子序数为48 B.电子数为64 C.中子数为112 D.质量数为160 3.下列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含有葡萄糖的是 A.蛋白质B.氨基酸C.油脂D.淀粉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乙醇B.溴水C.NaOH溶液D.灼热的铜丝 5.下列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NH3B.NO C.NO2D.SO2 6.常温下,将铜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会产生气体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硝酸D.浓硫酸 7.有NaCl、MgCl2、A1C1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烧碱溶液 B. 盐酸C.氨水D.碘水 8.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O2B.CaCl2C.NaOH D.C6H6 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SO42ˉ、NO3ˉB.Cu2+、SO42ˉ、NO3ˉ C.NH4+ 、SO42ˉ、OHˉD.Na+、CO32ˉ、Cl ˉ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溶于盐酸中:Fe + 2H+ == Fe3+ + H2↑ B.二氧化硫被烧碱吸收:SO2 + 4OHˉ == SO42ˉ + 2H2O C.硫酸与氧化铝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高一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必做题100分,附加题20分,满分共120分。 2.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 :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森林遭遇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 2.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水 C.氯化钠固体 D.硫酸钡 3.属于人工固氦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氨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工业合成氨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 4.常温下,不能区别浓硫酸、稀硫酸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铁片 B.分别加入蔗糖 C.分别滴在纸上 D.分别加入铜片 5.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是 A. Na 2SO 3 B.分别加入蔗糖 C.分别滴在纸上 D.分别加入铜片 6.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A. 将固体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边蓝 B.加水溶解,用pH 试纸测水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NaOH 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7.在NO HNO O H NO +→+32223的反应中,2NO A. 是还原剂 B.即使氧化剂有是还原剂 C.是氧化剂 D. 即使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8.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映为NaOH H C O H Cl N 2l 2a 2222+↑+↑???→?+通直流电。有关电解 饱和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在阳极产生 B.点解过程中+Na 的浓度不变 C.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反应过程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在pH 等于1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A.盐酸和硫酸 B.+H C.-l C 与-24SO D. +H 与-24SO 10.容量瓶上未必有固定的 A.溶液浓度 B.容量 C.定容刻度 D.配制温度 11.与100mL0.1mol/L 硫酸钾溶液里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100mL0.2mol/L 氯化钾溶液 B. 200mL0.1mol/L 硫酸钾溶液 C. 100mL0.1mol/L 硝酸钾溶液 D. 50mL0.2mol/L 碳酸钾溶液 12.反应)(5)(423g O g NH +)(6)(42g O H g NO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 后,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 第Ⅷ族1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点 点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数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 rF/ rCl B. rI-/rI C. rMg2+/Na+ D. rF-/rCl-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 C.SiCl4D.PCl5 4.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 B.H2O C.N2O D.CH4 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I2C.NaHSO4D.HNO3 7. 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元素是() (A)P (B)Mg (C)Cl (D)Si 8.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9.第4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氯化物难溶于水 C.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比NaOH强D.碳酸盐难溶于水 10.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 2 B.X 2 Y 3 C.X 3 Y 2 D.X 2 Y 1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 2(B)KOH (C)H 2 O (D)NH 4 F 12.最近,科学家研制是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和12C都是碳的核素 (C)含离子键(D)中含共价键

上海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总结讲义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1.人类对原子结构研究认识的几个阶段、代表人物、主要假说理论。 【例1】将人物与相关事件连线:卢瑟福 提出近代原子论 道尔顿 发现电子 汤姆生 α粒子的散射实验 伦琴 发现元素的放射放射性现象 贝克勒尔 发现X 射线 ○ 英国道尔顿 ○英国汤姆生 ○英国卢瑟福 ○ 8行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 ○9葡萄干面包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中) ○10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2.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 【例1】卢瑟福在研究元素放射性时发现,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射出三种射线。在下图中A 、 B 、 C 分别代表三种射线,其中 A 代表 射线,本质上是 ; B 代表 射线,本质上是 ; C 代表 射线,本质上是 。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金箔,探测原子结构。他发现,绝大部分该粒子能 ,说明 ;极少数的能 ,有的还被 ,说明 。 二、原子结构 【例1】 原子是由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 构成;其中,原子核由带 电荷的 和电中性的 构成。 【例2】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 57 B . 47 C . 61 D . 293 【例3】 符号为n-A Z R 的微粒,质量数是 ,核电荷数是 ,中子数是 ,电子数是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 (1)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2)书写简单离子、OH —、NH 4+的电子式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能量高低、电子层(K 、L 、M 、N 、O 、P 、Q ) 【例1】某元素原子结构中,M 层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3/4,则该元素是 ,请画出其离子结构示意图: 。 【例2】原子A 的核电荷数为n ,A 2-与B 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 的质子数为 。 【例3】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钠离子Na + B . 氢氧根离子 C .氨气 D .一氯甲烷 E .氮气 F .二氧化碳 【例4】有A 、B 、C 三种元素,A 3+和B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 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比K 层电子数多5个: (1)这三种元素分别是:A ;B ;C 。 (2)写出元素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写出B 原子的电子式 。 3.同位素:概念和判断;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素异形体 【例1】具有 的同种 的不同 互称同位素。

2014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的熔点高,难于熔化 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 C、金越炼越纯 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 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 ......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4、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 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6、已知甲酸HCOOH可以写成CO(H2O),在50——600C时,向甲酸中加入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O。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 A、CO B、CO2 C、CO和CO2 D、C2O3 7、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 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 8、下列最简式中,不需要知道对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确定其分子式的是 A、C3H4 B、CH C、CH2 D、C2H5O 9、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10、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焦炭)+O2(空气)=2CO;②Fe2O3+3CO=2Fe+3CO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A.CO过量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D.CO与Fe2O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1、2005年美国《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一种Al的超原子结构,这种超原子(Al13)是以1个Al原子在中心,12个Al原子在表面形成的三角二十面体结构。这种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请预测稳定的Al13所带的电荷为 A、+3 B、+2 C、0 D、-1 1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3、“阿波罗号飞船”所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应为: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新课标高一化学下册化学能与电能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化学下册化学能与电能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8 分)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关于电能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能较其它能源使用方便 B.电能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最为广泛 C.电能使用导致的污染小 D.电能是化学能与各种能量转化中利用率最高的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三峡工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是1820万千瓦,这将给中国电网带来历史性变革,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和西电东输工程。目前在我国发电总量中的比例最大的是()A.水电(水力发电)B.火电(火力发电) C.核电(核能发电)D.风电(风力发电) 4.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5.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C.氢氧燃料电池D.镍镉电池 6.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A.化合价的升降B.电子的转移C.氧化还原反应D.电能的储存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电池中不属于二次电池的是()A.碱性锌锰电池B.铅蓄电池C.镍镉电池D.锂离子电池 8.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9.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其构成具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①电极(负极与正极:金属活动性不同)、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④灯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锌电池可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 Zn+O2=2ZnO。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质溶液是酸性溶液 C.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D.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H2O=ZnO+2H+ 11.日常所用干电池其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

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1 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NaCl溶于水 D.HI气体受热分解 2.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它与石墨互为()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一物质 3.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Na+B.C.D. 4.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与氢的其中两种同位素H、D组成水分子,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此水一共有() A.3种B.18种C.9种D.12种 5.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氧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 A>C>D>B B. A>C>B>D C. B>D>C>A D. A>B>C>D 8.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 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 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 mL 2mol/L的X溶液9.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0.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Ca(OH)2 B.NaOH C.KOH D.Al(OH)3 11.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12.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 进入以硫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 H2+2OH--2e-=2H2O B O2+4H++4e-=2H2O C H2-2e-=2H+ D O2+2H2O+4e-=4OH- 13.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14.现有 x M m- 和 y N n+ 两种简单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表示M元素质子数的正确 表达式是:( ) A.x=y+n+m B.x=y-n-m C.x=y+n-m D.x=y-n+m 15.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n+8 B.n+18 C.n+32 D.n+20

(完整版)上海化学高一期末考试卷(试卷及答案)

上海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用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Fe-6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1.属于电解质的是 A.盐酸B.食盐C.铜D.酒精2.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A.能否全部电离B.能否导电 C.能否溶于水D.导电能力强弱 3.配制0.15mol/L的碳酸钠溶液250mL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滴管B.烧杯C.电子天平D.量筒 4.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 2O+H2O H3O++OH-B.NH3·H2O→NH4++ OH- C.H 2SO42H++ SO42-D.NaOH→Na++ O2-+ H+ 5.某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 A.Cl-B.CO32-C.Ba2+D.NH4+ 6.判断溶液一定为中性的依据是 A.c(OH-)=1×10-7 mol/L B.c(H+)=1×10-7 mol/L C.c(OH-)=c(H+)D.pH=7 7.明矾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矾在水中会发生 A.中和反应B.水解反应C.分解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8.配制FeCl3溶液,可将FeCl3固体溶解在 A.稀盐酸B.蒸馏水C.稀硫酸D.食盐水 9.与氮元素有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结构式:∶N≡N∶B.氮分子的电子式: C.氮原子的电子式:D.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10.室温时pH=2的溶液是 A.0.02mol/L盐酸B.0.01mol/LNaOH溶液 C.0.01mol/L醋酸D.0.005mol/L硫酸 11.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A.一定存在SO42-B.一定存在Ag+ C.可能存在SO42-D.一定不存在SO42-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高一下期必修2期末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请考生将你选择的答案填写在第Ⅰ卷的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得 评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 分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分为18个族 D、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列,分为16个族 2、NaOH、Mg(OH)2和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Mg(OH)2、Al(OH)3、NaOH B、NaOH、Al(OH)3、Mg(OH)2 C、NaOH、Mg(OH)2、Al(OH)3 D、Al(OH)3、NaOH、Mg(OH)2 3.“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氯化钠和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键一定使原子结合成共价化合物 D、离子键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5.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6 B.C4H10 C.C2H4CI2 D.C2H6O 6.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常见有机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③酯化反应④水解反应⑤加聚反应;上述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A.②⑤ B.①② ③④ D.②④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氮元素如下图。化学家在研究人工固氮的过程中使用了N3-,下列对于N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3-是氮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N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C.N3-的相对质量约为42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健华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三维”目标的确定和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二、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 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分析原电池的组成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探究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2、指导发现式 本节课从科学史的引入到实验探究,再到归纳整理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都是在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指导之下完成的,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 本节课中原电池中的微观粒子(电子和离子)的运动状况作为难点,我借助两种手段来突破。一是利用灵敏电流计判断电子的运动方向,二是借助电脑动画模拟演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 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稀硫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