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1.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是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它包括:地域性;系统性;综合性。
2. 地理学的基本属性:地域性与系统性。
3.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角度一: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关系的学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②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地理环境相结合③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的规律。角度二: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学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2.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基本组织方式:①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多表现为企业经济活动或个体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②一定区域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多表现为代表区域整体的政府进行的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3.既研究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特别是合理性特征和标准,也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及发展变化规律。4.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还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更要讨论区域系统及系统间以及不同等级区域系统间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方式。
4.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核心问题:①要把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安排到什么样的地理空间中②怎样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③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显现出的状态是什么④相宜和谐的状态是什么。
5. 经济活动特征:①利益最大化②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③部门分工④地域分工⑤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⑥集聚与分散⑦空间形态⑧区位指向性。
6. 经济活动分类:⑴按区位指向分类:自然资源指向型、资金指向型、劳动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⑶按空间形态分类:点状分布、线状分布、面状分布。⑷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主导产业经济活动、关联产业经济活动、基础产业经济活动、支柱产业经济活动、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7. 经济活动的联系是指:经济活动之间在产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依赖性、参与性、互补性等关联关系。
8. 经济活动联系分类:①按所需条件分类:产品或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投资联系、用地联系和公用物品间的联系等主要

方面。②按技术工艺的联系方向的特点分类:单向联系、双向联系、多向联系、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横向联系。
9. 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人流、物流、信息流。⑷空间联系的发生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介入机会。
10. 区位:人类活动占有的场所。
11. 区位条件: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是指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生产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12. 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①唯一对应性②系统性③动态性④开放性和层次性。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规律、距离衰减规律。
13. 区位条件评价的原则:1.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2.在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深入主导因素。3.运用辩论的观点。4.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相结合。5.运用发展的观点。6.运用开放的观点。7.在技术可能性前提下论证经济、生态合理性。
14. 区位条件的主要内容:1.分析区位条件的组成及其特征2.分析影响区位条件的主导和次要因素3.分析区位条件的有利与不利方面。4.分析区位条件的多宜性。5. 分析区位条件的区位特色。 6.分析区位条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7. 除了考虑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充分估计自然界的反馈作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15. 区位条件评价的过程(方法):1.划定评价单元。2.评价因素的选择3.单因素评价4.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5.评价结果的检验和校正。
16.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前提与背景的基本特征: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
17.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包括:因地制宜原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理,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原理。
18. 因地制宜的匹配过程体现在:①经济活动与用地条件相结合②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③与自然环境相结合④与地理环境变化相适应⑤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⑥与地理环境的相结合要受到更大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19. 集聚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②促进发达地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③产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不平衡。
20. 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的意义:①利于最充分的利用各地不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做到地尽其用。②利于更好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③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④利于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率。
21. 适度综合发展的意义:①利于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②利于

提高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灾害防御能力。③利于满足各方需求。④利于综合经济的协调发展。
22.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23. 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通过合理的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布局来减少农民的迁移成本,向非农业转移的成本和农民自身创业的成本。
24. 区位因子二级指标: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备、自然地理条件、区域政策、空间关系。
25. 城市级因子二级指标:位置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城市科技水平与劳动力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生产经营环境。
26. 经济活动用地二级指标: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生产与消费条件、生活条件。
27. 区位选择标准:综合效益最大化,尤其经济效益最大化。
28. 技术经济论证方法:1.决策标准:基建投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和产品运费。2.区位选择过程:①所需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生产与消费条件、生活服务配套、用地形状和面积。②区位能提供的条件:用地、交通、原燃料动力、给排水、环境卫生、协作条件、消费条件、职工生活条件。③技术经济论证。3.在各方面较合理的情况下,重点考虑 ①比较厂址各项工程投资状况,及相邻部门生产负担而引起投资增加的情况。②:预计投产后对厂区周围影响,若选在耕地,不能再污染众多农业生产和威胁人民的生活。
29. 杜能农业区位论---运费。杜能模型:①:自由式农业圈:最靠近城市,用来生产易腐烂,不适于长途运输的必需品。②林业:攻击城市的用材。③轮作式农业圈:谷物,饲料,作物轮作,没有休息时间,谷物占50%用地。④谷草:谷物收草轮作区域,有休闲空地,不同时间不一样,谷物占20%~30%⑤三圃:黑麦,大麦,休闲(同时三类)。⑥畜牧:谷物用于自给,以放牧业为主,离城市51km~80km。
30. 区位因子:影响经济活动利益大小的因子。可分为:1.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都有关):①区域性因子,②非区域性因子。2.特殊因子:对特殊工业产生影响。
31. 影响工业生产的成本因素:土地和固定资产的成本,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的费用,制造过程中加工费用,物品费用。


32. 需投入的自然资源和支出劳动力:①地皮成本②建筑物、机器及其他固定资本的成本③获取原料、动力、燃料的成本④劳动力成本⑤产品运费⑥利率⑦固定资产折旧率。(其中①②⑥⑦不是区位因子,③④⑤是区位因子。
33. 理论前提:①只讨论工

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其他因素认为相同。②已知原料燃料的地理分布③已知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④劳动力分布已知、劳动力不移动、劳动力成本固定、假设各地区劳动力可无限供应⑤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34. 廖什理论模型--利润最大决策模型,区位因子:生产费用(需求,市场,地域)
35. 商服业区位选择模型—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因子:销售或服务范围(市场区)
36. 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
37. 中心商品:中心地所能提供的商品,其他场所所没有的。
38. 门槛值: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被称之为中心地的门槛值。
39. 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为:①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服务越多,反之…②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另外增加有较高门槛值和较大服务范围的较高级职能。③级别越高,数量越少,间距越远,服务范围越大。反之…。
40. 理论模型:①市场原则下的商业布点—k=3系统:效率不高的运输系统。②交通原则下的商业布点—k=4系统:最有可能在显示社会中出现的体系。③行政原则下的商业布点—k=7系统:效率最差的运输系统。
41. 多部门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具有生产或服务设施的多分支机构企业。
42. 多部门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空间结构。
43. 跨国公司(多部门企业的典型)的标准:结构性标准,营业实绩标准。
44.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投资因素:① 实现规模效益② 减少交易成本 ③ 发挥技术优势 ④ 竞争激励。
45. 企业增长的战略:横向一体化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多样化扩张。
46. 公司总部是整个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职能:①制定战略决策 ②财政职能③交际
47. 总部的区位条件需求:①稳定的政治环境②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③及时的信息获取④便于与政治经济高级决策机会和重要部门随时接触⑤有大量高素质管理人才⑥拥有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⑦东道国或地区提供的优惠政策。
48. R&D是一种运营过程,该过程分三个阶段:研究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
49. 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类型: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50. 市场地生产型的优点:①运输成本大大下降②在市场地建厂,可使产品及时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改造,提供较快的售后服务③避免贸易壁垒。
51. 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的优缺点:①专业化程度最高②不受当地市场影响③但运费高,不能避开贸易壁垒。
52. 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

间组织:指在4个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操作与调控区域经济及其活动系统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使区位条件供需平衡,实现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相宜和谐与稳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地域综合的过程。
53. 组织方式:①土地选择与用地平衡。②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③关系优化与结构优化。
54. 用地选择:定义:是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最基本的方式,它是指根据经济活动自身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区位供给的各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目的:①避免出现经济活动(系统)间争地矛盾。②全面实现物(活动)得其所,地(环境或空间)尽其用。 标准:适宜性标准、效益性标准、外部经济标准。
55. 用地选择的基本方法:①经济活动区位条件需求分析②区位条件供给评价③经济活动与候选区位匹配④候选方案的适宜性评价⑤候选方案综合效益分析。
56. 用地平衡概念:从区域整体出发,平衡各种经济活动用地选择,使整个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的用地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同时区内所遇土地资源都能发挥它们的最佳效用,从而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综合体持续、稳定、协调、高效的发展。
57. 用地平衡任务: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用地矛盾,安排优先次序。主要内容:①用地合理分配②公共资源合理利用③生态环境保护。
58. 用地平衡原则:⑴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综合效益的原则。⑵兼顾公平的原则(①区域内用地平衡时要体现公平②地区进行用地平衡时要体现公平③代际公平)。⑶发挥区域特色的原则。
59. 决策方法:⑴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ⅰ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ⅱ三大目标:①区域发展速度型目标②环境保护型目标③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型目标。⑵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约束条件的确定:(至少包括五个方面:①区域面积限制②区域土地质量限制③基本农田保护率限制④生态约束⑤其他相关约束)⑶用地平衡方案的排列组合⑷用地平衡方案的评价与确定⑸用地平衡的空间落实。
60. 组团布局的类型:①工业企业组团②商业组团布局③生活组团布局④交通组团布局。
61. 功能分区:专业化生产效益。
62. 基本任务(划分功能区):①确定全区域应划分的功能体系。②确定各功能区适宜的位置和范围大小。③确定各功能区内的经济活动布局方式和活动强度。
63. 合理的功能区应具有的特征:①区域间方便联系。②区域布局紧凑,整齐,留有余地。③既利于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又利于环境保护。④区域内有一定特征,区际间有明显差异。
64. 功能分区体系的类型

:经济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综合功能分区。
65. 区域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或人类活动或污染物等的承受能力;是进行区域功能分区,确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分区内要求确定经济活动强度,提高经济活动集中程度,集聚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然而这三个度的提高是以分区环境容量做为前提条件的,即集聚必须在环境容量容许范围之内。
66. 区域环境容量分为:①区域资源承载力:ⅰ土地资源承载力,ⅱ水资源承载力,ⅲ矿产资源承载力。②人口环境容量。③经济活动环境容量:ⅰ工业环境容量,ⅱ农业环境容量,ⅲ旅游环境容量。④污染物环境容量。
67. 关系优化:是指对经济活动系统要素之间关系优化,主要从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角度,通过促进有利联系、削弱不利联系和建立新的有利联系,来实现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优化。
68. 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关系的形式:吸引关系、排斥关系和竞争关系。
69. 优化方法:①加强有利联系,②削弱不利关系,③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70.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主要指:产业结构、用地结构、人口结构。)。
71. 产业结构优化内容:①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②合理化: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
72. 产业结构优化方法:①增量调整(总量增加,新增经济活动布局)。②存量调整(总量不变,现存产业规模调整)。
73. 产业机构优化分段: ①发育阶段:一般通过增量调整②成长阶段: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并存③发达阶段:一般是通过存量调整。
74. 空间机构优化的4个阶段:原始均衡阶段(比较落后)、极核发展阶段(有一个或多个经济活动中心)、集聚-扩散阶段、高级网络化发展阶段。
75.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是以区域为范围,将经济活动系统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的决策过程。 其内容:①对区域经济系统与地理环境系统相宜和谐结合的系统状态的设计。②针对“相结合”过程,为实现这个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及措施等的统筹安排。
76. 决策优化:是指使决策趋于最优目标(结果)的过程和做法。
77. 决策过程:①背景分析②方案的排列组合③方案的分析和评价。决策背景分析包括:①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②区域发展优势与劣势。③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78. 综合评价法:Pi(预测年)=P0(基准年)*[1+N(自然增长率)+M(机械增长率)]n
79.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决策体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总体规划,区域专项规划和分区规划


80. 区域发展战略内容:①发展战略依据 ②战略方向与目标③战略重点选择 ④战略措施的确定⑤ 区域战略模式。 区域发展战略分为: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开发战略。
81. 区域发展战略模式:ⅰ从战略目标的选择角度分析:①经济告诉增长战略②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ⅱ 从实现战略的途径角度分析:①初级产品出口战略②进口代替发展战略③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④信息化发展战略
82. 区域总体规划:是以整个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生产力综合配置问题,以协调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83. 区域总体规划内容:①区域资源开发利用②环境结构调整与布局③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④居民点体系和基础设置等国民经济建设总体部署和安排。
84. 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需分析,调整结构,用地布局。 任务: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空。 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土地供给分析。3、土地需求预测。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6、土地利用分区。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8、对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9、土地开发与土地整理。10、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成果内容形式:⒈专题研究报告。⒉区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报告。⒊规划说明书。⒋信息化成果。
85. 区域专项规划的内容:区域人口规划;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86. 分区规划的类型:1.城区规划;2.开发区规划;3.旅游区规划;4.自然保护区规划。
87.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方法体系:1、综合平衡法2、技术经济论证与多方案比较法。3、计量分析模型方法(五种类型:系统分析模型;系统预测模型;系统综合模型;优化与规划模型;决策对策模型)。4、公众参与决策方法。
88. 公众参与决策的重要性:1.它是决策发展的必然,区域规划决策仅局限于规划师的的精心创作和政府领导者的拍板定案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必须形成有公众参与的共同体来实现参与所产生效果的最佳组合。2.它是为了保证决策能更加充分地反映公众意志,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发展,根治寻租现象,实现民主决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89. 公众参与决策的内容:1、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培养社会大众的公众参与意识 2、提供公众参与机会3、对公众参与的结果进行反馈4、选定具有一定公众支持率的方案5、提供公众投诉机会。
90. 综合评价: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②有利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出现两个极端。③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内经济差距的缩小。④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实现区内特色与区际分工协作的协调发展。⑤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91. 特色评价:①是否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②是否围绕区域特色产品培育和发展,制订相关的产业政策③是否有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科技贡献率。
9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标准:定量标准;定性标准。①定量标准类型:环境标准;背景或本底标准;类比标准; ②定性标准: 可接受性;合法性;战略标准的一致性与兼容性。
93. 评价方法:①投入产出法;②地理信息系统法;③模糊系统分析法。
9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②对水环境的影响;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④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95. 对决策实施评价的意义:①通过实施评价全面的考量决策实施的结果和过程;②有效地监测、监督既定决策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形成相关信息和反馈;③为决策提出修正、调整建议。
9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的主要内容;①规划编制前评价②规划编制评价③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97.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自然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和统一;②季节性和周期性;③地域性;④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⑤综合性。
98. 区域农业布局条件分析包括:①自然资源条件分析;②社会经济条件分析;③技术条件分析;④原有农业基础;⑤区域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99.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①农业气候条件分析;②土地资源的分析;③水资源分析;④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100.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市场需求;②工业及城市条件;③交通运输条件;④劳动力条件;⑤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原有基础。
101.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分析:①资源的地域结构;②农业的生态结构;③农业的经济结构;④农业的技术结构。
102. 种植业布局的决策内容有:①农作物适生区的划分和适生地的选择;②农作物生产基地和集中产区的确定;③农作物生产结构的组合;④农作物种植方式和种植制度的确定;⑤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103. 林业生产布局特点表现在:①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②森林培植和护理简单,所需劳动力少;③林业有较大的适应性,分布范围广,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104. 森林的五种类型: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如实验林、风景林、自然

保护区)。
105. 城镇、郊区农业特点:①为城市服务②不适宜长途运输。
106. 区域工业布局条件分析:原料条件(分析数量、质量、分布)、动力因素、消费因素、运输因素、劳动力因素、工业原有基础、技术条件。
107. 区域产业结构类型:资源型、加工型、资源-加工混合型。
108. 资源型产业结构的特点:①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第一产业发达;②输出初级产品,输入高级产品;③以重型结构为主,生产高能耗,原材料耗多的产品,投入多,产出少;④结构层次的高低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⑤各大产业部门之间联系密切;⑥向资源—加工混合类型过渡。
109. 加工型产业结构的特点:①发挥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已有经济基础优势,利用外来原料,进行加工;②主要部门是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③第三产业较发达,科教,文化,信息化水平高,经济发达;④区内联系与区外联系都密切;⑤投入少,产出打;⑥低层次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中层次为资金密集—科技混合型,高层次为科技密集型。
110. 合理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①用地发展条件;②卫生条件;③交通运输条件;④市政设施条件。
111. 工业布局的环保措施:⑴水资源保护:①尽量选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基基础较为有利的地带;②兼顾上下游,合理布局:污染大的工厂布置在下游,污染小的布置在上游;③污染排放容度小于河流自净水平。⑵防止大气污染:影响大气污染的自然因素:风(风向、风速);气温的垂直分布;局地气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⑶防止废渣排放污染:处理利用废渣。⑷控制和减少噪声干扰。
112. 旅游业特点:①是非物质生产部门;②是综合性服务部门;③季节性;④异地性;⑤多样性。
113.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二级指标:资源价值,资源规模,旅游环境,开发条件。
114. 基础设施的特征:公共性,两重性,系统性,长期性,间接性。
115. 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成本;运输成本;运输连续性、灵活性;运输需求特征。
116. 城镇职能分类:①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②某种或某几种经济职能较突出的专业化城镇;③具有特殊职能的城镇。
117. 城镇规模大小的等级序列大致为:(>1000万的为超级大城市)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小城市(10万-20万)、重点城镇(6万-10万)、县城与建制镇(1万-6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