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_孙庆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_孙庆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_孙庆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_孙庆民

收稿日期:2013-10-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KS019)

作者简介:孙庆民(1970—),男,河北南和人,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4年3月第41卷第2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March ,2014Vol.41

No.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历史思维

孙庆民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主要采取纯粹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这导致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无法得到真正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需要历史思维,要运用唯物史观为理论框架来考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现象,探究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在考察社会主义历史定位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文化有机体系统进行哲学诊断,这是历史思维框架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这种思维方式的提出有助于我们跳出纯逻辑演绎的思维困境,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前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思维;文化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957(2014)02-0012-0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理论界比较关注的

一个热点问题,已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核心问题,诸如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等,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理论思维的局限性,需要对此有所反思。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现状述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相关理论研究中

最为焦点的问题,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主要是在“发展、进步、民主、平等、和谐、自由、公正、法治、文明、富强、改革、创新、团结、互助、和平、友爱、诚信、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

展”[1]

之间进行排列组合,却并未达成共识。新观点的涌现并未使得此问题的解答越来越清晰,反而出现了一种更为复杂模糊的局面。

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确定需要相关的方法论思维为支撑。关于凝练的方法论原则,戴木才认为,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要义;二是要积极承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三是

要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经验教训并以我国

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为现实基础;四是

要高度展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2]

此类观点是具有普遍性的,人们比较容易就此形成共识。但在凝练的具体思路或方法上,人们存在着诸多分歧。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方法论原则奠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问题的认知。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等问题都具有方法论意味,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答,才能有真正有效的、具有逻辑必然性的凝练方法论思维。然而目前这些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问题。对此,

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有所涉及,韩振峰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

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

”[3]黄蓉生也说:“在价值观体系中,有核心价值观和一

般价值观之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

21—

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4]类似的论述在相关研究中是比较普遍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问题在于,这种论述中所提及的“统治地位”、“支配作用”、“主导地位”、“统帅”之类的词汇其涵义是非常模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层次较高的价值词汇更是如此,比如对于自由、和谐、进步、民主、人本之类的价值概念,人们经常会在其间如何取舍进行争论,但究竟何者为主导、为统治则是难有定论。因此,仅限于这种层次的表述是无法从根本上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的。科学内涵表述不清,就是思维方法的模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即凝练的结果就永无定论。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也属于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思维方法范畴的问题,对此问题,王泽应教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一文对其有过专门的阐述,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与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5]韩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国家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第二,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而不能是工具性、手段性价值;第三,核心价值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而不能是次生性和短暂性的价值;第四,核心价值必须是具有包容性的价值;第五,核心价值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理念;第六,核心价值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6]综上,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有一些基本共识,比如它必须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抽象性,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有继承性、民族性,要具有较高层次的应然性、引导性,要具有目的性、终极性,等等。这些论述看起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思维方法原则,实际上却未察觉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的要害性问题,因为这些基本特征之间的关联并非是完全统一融洽的。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问题。此问题学界已经有了大量的论述。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中国价值观多样性并存的复杂局面,以引领思想、凝聚共识。当前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在我国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同时并存,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导致社会上出现种种价值裂变、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价值观问题上的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大力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主导、统领、整合作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7]高国希也认为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稳定社会秩序、形成社会向心力,“在共享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中,可以形成普遍的文化力量,使得群体高度团结社会的凝聚力,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可能,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8]。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的认识大致上是相似的,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调社会矛盾、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些观点虽然发现了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基本价值与意义,但并未真正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的独特性,并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价值与社会功能上如何区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乃至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等问题并未得到明确阐述。

二、核心价值观问题不是一个纯逻辑命题

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思维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倾向于逻辑推演的思维方式。人们通常都会偏重于一种纯粹的逻辑思维来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人们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总是力图追求一种逻辑演绎的必然性,依据某种特定的逻辑框架来引申出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以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应的思维,还是以价值概念所蕴含的基本关系维度为依据,或者是以社会基本领域的划分为依据,或者是以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为依据,都能鲜明体现这一点。但问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方法与具体构成何以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这种逻辑性与系统性的要求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些都是在进行理论思考时需要反思的问题。并且以纯粹逻辑演绎思维也会导致一种想当然的武断。以这样一种纯粹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依照这种思维方式推演得出的各种观点通常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我们总是可以在逻辑上找出反驳它的理由。这是因为,在人们列举出各种基本价值范畴,依据某种逻辑框架将其排列组合,并试图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的时候,却忽略了在价值哲学的视域中,一些基本性或终极性的价值范畴,诸如自由、发展、和谐之类的价值范畴根本就是可以相互推导或者相互包含的,就纯逻辑的层面上,这些价值通

31

常是难以取舍的,对一种价值是否作为核心价值的判断在逻辑上总会同时具有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理由。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观点层出不穷,但相互之间却争论不休、难有定论的根本原因。

以这样一种纯粹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也无法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等问题,进一步说,无法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问题上的真正特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引述与评析,可以发现,关于此类问题的一些观点结论还较为宽泛,虽然这些观点看起来是合理的、正确的,但是却并未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且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的论述并未真正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即核心价值观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方式来一步步引起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就意味着,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热火朝天,成果丰硕,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但实际上这些思考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各种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地方,并未真正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性问题。

总的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个纯逻辑命题,依靠单纯的逻辑演绎与体系建构的思维方式是无法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运行机制等问题的,也就是说纯逻辑思维并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问题得不到解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之类的问题,即“怎么办”的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进行下去,最后推导的结论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纯粹逻辑推演的思维所能解答的,这就表示这种思维方式是需要有所突破的,而这种突破的路径就在于需要有历史思维的高度。我们需要超出纯逻辑的层面而具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列宁早已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9]375之所以需要历史思维,首先是因为,核心价值观现象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早已有之,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性、功能以及运行规律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都已经存在于这些历史现象之中了。其次,还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自觉状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命题,是对这个社会的文化有机体进行哲学诊断的结果。一个社会的文化有机体源于这个社会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结构、状态之中,而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结构与状态的根本性质又存在于这个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在于对这个社会进行一种历史定位基础之上的文化系统的诊断,这样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是什么”以及“怎么办”在内的所有基本问题。这样的理论路径,当然要以有历史观高度的思维方式为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于一般性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要有历史的眼光。其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要有历史眼光,也就是要基于当前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为根基来探讨核心价值观的内含问题。

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模式来说,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跳出逻辑演绎的困境,不再执着于抽象的概念内涵的反复推演,从而能够面对核心价值观现象本身。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都可以从历史的回溯与考察中得到直接解答,或者至少可以从这种历史事实中找到解答当下问题的基本参照。当然,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历史思维并不是完全排除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当然是理论研究的本质方式,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来说,关键在于这个逻辑思维的用武之地在哪里,它应不是针对纯粹概念内在逻辑的推演,而是在对于社会历史定位与文化系统诊断之中的逻辑思维,也就是寻找一个社会的历史方位的根本性质以及文化有机体之中的根本运行逻辑等问题上的逻辑性。

三、核心价值观研究历史思维的基本构想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历史思维,只是对以往研究现状的一种反思,虽然它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纯逻辑思维,但这种历史思维的提出本身也是一种推论的结果。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历史思维只是一种初步的构想,它还未能真正展开,未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问题给出实质性的解答。在这里,我们只能简单探讨一下这种研究角度的一些基本构想。

其一,以价值哲学方面的相关探讨为逻辑前提。虽然纯粹的逻辑思维不是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对价值、价值观以及诸种基本范畴的抽象理论探讨是核心价值观历史向度研究的逻辑前提。这是因为关于价值、价值观以

41

及相应的价值层次问题是价值哲学中富有探讨意义的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也涉及到了关于价值、价值观概念的探讨,但是这些问题终究是价值哲学中并未完全定论的问题,对其理解的细微差别也可能引起后续理论探讨的巨大差异。并且无论我们如何重视历史角度的考察,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凝练最终还是会涉及到诸多基本价值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诸如自由、民主、公正、和谐等基本价值之间的逻辑关联与逻辑层次的探讨终究是任何核心价值观研究所无法绕开的问题。

其二,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分析框架,对以往社会形态中的核心价值观现象进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功能问题其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凝练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想当然的武断,比如主张核心价值观必然是终极目的性,必须与某种特定逻辑框架一一对应,必须具有统治性或主导性等,这些观点都缺乏充足的立论依据。因此要对这些问题有真正科学的解答,仅仅停留于价值哲学方面的抽象探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历史的眼光。我们需要观照历史现实,考察在人类以往社会形态中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缘起、确立的条件、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功能。这样我们就能抛弃想当然的主观武断,跳出无休止的逻辑纠缠,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特征与社会功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三,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历史定位,并对其在社会有机体中的运行规律进行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自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哲学诊断的结果,而文化奠基于社会历史现实之上,因此这种文化诊断就必然涉及到了历史定位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由传统阶段向现代性进行转型的阶段,同时由此还涉及到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潮流的关系问题,还涉及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关系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历史定位必须深入到哲学层面的诊断,也就是能够了解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我国文化体系的症结在哪里,并结合价值哲学中基本价值范畴逻辑关联的探讨,找寻文化体系的关节点。对这些关节点的补足就是核心价值观出现的地方。同时还要结合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文化体系这种关节点的变动是如何传导到整个社会有机体之中的,也就是作为社会文化关节点的核心价值推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运行机制问题。

其四,整合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做出系统解答。通过历史考察从无休止的逻辑争论中挣脱出来,从而对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内涵、特征与社会功能有明确的认知;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使得我们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体系的关节点。以上两个方面的整合就能通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面貌。

在这样一个基本思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历史思维将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现象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分析框架,探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我们需要超出纯逻辑的层面而具有一种历史的眼光,以唯物史观为分析工具来观照以往社会形态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从而明确在一般意义上,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与运行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样我们也就能解答如下问题: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必须与社会基本领域划分所产生的问题相对应?它的构成是不是必须具有一种逻辑系统性?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必须在字面上反映意识形态性?核心价值观主要针对什么类型的问题?可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它主要是对内而言,还是对外而言的?把意识形态的所有功能放置到核心价值观身上是否合适?核心价值观发生作用的社会机制是什么?等等。这些凭借逻辑推演所不能真正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历史现象的考察得到启发。

二是以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为基本前提,观照当下社会主义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核心价值观的根源问题并不是一般性的问题,也不是根据社会生活领域机械划分出来的问题,而是对这个社会所处的历史定位进行诊断而判断出来的社会有机体的关节点,是社会有机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性问题,这些关节性、要害性问题的解决能够生发出其他的社会基本价值,从而能够为社会的长久运行起到恒久的支撑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文化自觉,是对这个时代文化进行哲学诊断所得出的结论。核心价值观并非是文化整体,而是针对文化的关节点对症下药的结果,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是时代文化的代表,是时代文化的精华,对整个文化具有统摄作用。而这个关节点则来自于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所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来自于这个社会形态所处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

51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传统与现代性问题,涉及到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也涉及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历史方位,才能对这个时代的文化进行一种哲学诊断,才能把握社会有机体的关节点,从而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因此,以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规律为基本前提,观照当下社会主义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必然前提。

总之,既然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内核与精华,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一种哲学把握,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逻辑命题,不是依靠纯逻辑推理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与历史命题。而对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来说,从近代以来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中西方文化之间、主流意识形态与人类普遍优秀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乃至整个国家历史发展所一直面临而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这个宏伟的时代问题的进一步自觉,而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我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真正的把握。这就需要我们冷静下来,放弃急功近利、应时应景的心态,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内在与历史定位。

参考文献:

[1]沈壮海.解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之结[J].思想理论研究,2011,(11):上.

[2]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

之二[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韩振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

[4]黄蓉生.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5]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6]韩震.中国文化上自强必须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

[J].道德与文明,2011,(3).

[7]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8]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州学刊,2007,(6).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Historical Thinking inResearches into Core Socialist Values

SUN Qing-min

(School of Texture and Clothing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021,China)

Abstract:Theoretical studie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purely logical de-duction,thus rendering the effort futile to solve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regard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Research in this regard entails a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a framework of materialism in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phe-nomena and law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ositioning of socialism,a philosophical diagnosis of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mmunity should be conducted.As a way out for research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such a way of thinking enables researchers to escape the confinement of purely logical deduction and offers theoretical rati-onale for developing and practic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 words:core socialist values;historical thinking;culture

6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格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格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富强国家富强是民众幸福的最可靠保证。 民主实行广泛民主,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斗争”。 文明讲文明的人越多,这个国家也就真正地文明起来了。 和谐要和谐,不要斗争;谋和谐,不谋纷争;求和谐,不求私利。 自由没有社会自由,无异于困守危城。 平等平等不是别人对你的施舍,打破不平等必须靠自己努力。 公正端平一碗水不难,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很难,但很值得。 法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治的国家终究是乌合之众。 爱国中国值得我们爱,爱国是我们自发的情感。 敬业在家孝亲,在外敬业,这是做人的根本。 诚信诚信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受欺骗。 友善以友善的心接人待物,以平凡的情连接世界。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对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产生导向作用。 当我们追求的目标或自我的认定改变时,人生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 一个人的上进心与之成就决定人生价值。 管理是一种客观职能,它取决于任务,也取决于文化条件,从属于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P·德鲁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态度、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任何事都要自己亲历才能体会人生的喜怒,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关键是看其有无廉耻之心,其次是看其成就的大小。 为工作烦恼的人是由于在不当的时间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做出的错误的定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短短人生,只有知足,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出快乐! 人生价值观相投,文化程度相近,家庭背景相似的恋人,其爱情路上会少坎坷,多幸福。 爱是精神的化身,它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让我们更有人生价值观,更有社会责任感……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往往是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历练,所拥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处事态度而拓展延长。 时间可以让人忘记原以为不会忘记的事物,可以疏远自己曾经最亲近的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得政府与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得价值取向,也就就是共同理想。切中利益得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得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得利益诉求与价值愿望。 党得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得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内核最高抽象,党得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与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与谐得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与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表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谐”,这8个字,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得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与宪法,反映了党、国家与人民得共同意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光明愿景,就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就

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得人类共同价值准则与理想社会目标,又就是我们党与国家始终追求与奉行得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得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得底线伦理,就是作为价值主体得每个公民所应遵循得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抓舆论引导,二要抓学习提高,三要抓实践养成,四要抓文化涵养,五要抓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就是高高在上得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公务员为群众办好得每一件实事,就是敬业得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得每一件商品,就是诚信得代言;瞧见需要帮助得人热心上去搭把手,就是友善得暖流……每个人都就是道德建设得奉献者,也就是道德风尚得受益者、作为城市文明创建一份子得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得工作中,让我们得城市更加美丽。 总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项复杂得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会融合,协调发展。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得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得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得共鸣与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得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得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10篇完整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代表怎样一种价值理念?它有哪些资料?究竟这种价值理念在当今社会如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阅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有些感想与大家共勉。 我们说,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必须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象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此刻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此刻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资料,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价值理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联系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也能够说,富强、民主、礼貌、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价值目标。 透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我认为我们中共党员务必从其四个基本层面加深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践行。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构成思想共识,团结不一样社会阶层、不一样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透过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我们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持续正确立场、头脑清醒。目前,一些国际反动组织妄图分裂我国,西方资本主义也试图用和平演变等方式同化我国,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员的价值观取向,直接影响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因此,我们务 必坚持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他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出的道德准则,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培养起教育起,下面是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上好教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吧!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背景: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形式:班会、讲述、讨论。 准备工作: ppt制作 二、班会的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

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下面内容点出) 2.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 3.同学讨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十八大)(PPT演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关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想要与大家交流一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已雄居世界第三,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都已步入关键时期,工业化发展进入起飞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成份越来越多样化、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国内社会转型引起人们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多样化,既有积极向上、科学正确、崇尚文明的主流思想,也有过时陈旧的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还没有从根本上清除,所以在特定的条件、环境下还会沉渣泛起,崇拜皇权的思想、等级社会的残余、职业歧视、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低级庸俗的思想、资本主义高度自由主义也依然存在。国际上,随着各国间文化开放和交流的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激荡十分突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十分复杂,也非常尖锐,而且具有长期性。价值观念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西方分化瓦解从未停止,人权斗争愈演愈烈,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斗争日渐强化。中国威胁论、中国无用论、中国崩溃论、中国不确定

论等西方思潮时刻仇视我国发展壮大。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时代性和重大意义的,标志着我党对思想文化建设的认识更到位、规划更全面、任务把握更准确。为此在xx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党的xx大报告中,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部分里又一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 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价值体系,其中与该社会制度的性质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起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本质和方向。是否形成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表明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要求。我国目前的价值观多元性非常凸现,所以要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才能使我国的思想领域有一个更高的认识。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铸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观念变化,旧的价值观被批判,新的还没有出来或者还没被人们接受,所以出现价值观的迷失,出现了黑白颠倒混乱状态。所以尽快用新型的价值观取代旧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迫在眉睫。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统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你的践行

2015-2016年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考核卷 年级:13级专业:物联网工程班级:13物联网工程 姓名:莫品连任课老师:黄震 在无声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不仅仅是在现代才出现,在我们古老的祖先身上也可以体现出来,这是一种永不腐朽的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却仿佛也有棱角的让人们自觉的去对待和赞扬。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中国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古代对爱国主义的诠释。而今我们爱国常常是分很多方面的,像在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努力争取奖杯;科技研究人员奋发自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自由弥足珍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教案 教学目的:基本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自由的意义及怎样实现自由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同学们肯定会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任何时期,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可见自由的重要性。自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不陌生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提到了自由一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互动:同学们来讲一讲,你认为什么是自由? 课堂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对,自由不仅是身体行动上的自由,还有思想上的自由,有了自由,我们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科学家因为自由能够发明新事物,艺术家因为自由能够创造艺术作品,作家因为自由能够创作文学作品……因为思想和身体行为的自由,使得人们能生活的更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从古至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梁山伯与祝英台追求爱情与婚姻的自由,留下化蝶双飞的美好故事;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奔走呼号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自由;马丁路德金心中有一个梦想,为实现黑人的人身自由发出呼喊……千千万万的人都在为自由奋斗着,自由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自由不是毫无界限的,法律会保护你的自由,但是如果随心所欲胡作非为,那么法律就会拿走你的自由,因为你的毫无顾忌可能会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不良伤害。所以,按照核心价值观对自由的定义,享受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不是随心所欲。 课堂互动:自由对社会、个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通过同学们对自由意义的讨论,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自由激发社会的活力。因为社会环境的自由使得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比如建国以来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学术和思想进步与人才的增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环境和人才的保障,为社会发展增加活力。第二、自由促进个性的发展。八股取士大家应该知道吧,说的是明代的科举考试,它限制考生自由抒发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不敢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严重限制了人们个性的发展。而相比之下,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极大促进了大家个性的发展。所以自由不仅对个人本身,还对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课堂互动:最后一个问题问大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知道了自由对我们的意义,那我问大家,我们该怎样实现自由发展呢? 是的,大家说的都很对,我们中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保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口腔141 羊玉婷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复杂多样的价观、不良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周边环境的育人氛围,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晶,简明概括,内涵丰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冲击,非核心价值观不但存在且有蔓延的趋势。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场所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前沿阵地,要率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筑牢思想防线,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需要。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坚定正确的信仰和理想,才能赢得青年一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当代表达,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但理论的价值魅力并不是停留在它的自身逻辑体系的完美和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它给予人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说服力。要达到该效果,一是要揭示其理论价值内涵,认识其有用。二是情感认同。只有将其理论的真正价值内核入情入理地深刻分析,并从全方位所带来的效应能给多维度合理的揭示,情感认同自然就能发挥作用,并转化成行动的指南。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在于它将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富则民兴、民诚则和谐。国家的“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建立在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若只谈个人的私利要求,所作所为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另辟蹊径要想成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大学生的根本“小”在于个人能否学业有成、成长成才,“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认同是接受的前提和付诸行动的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其理论也就被真正掌握,并被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是一句乏味虚幻的空话。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呢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中国一直在追求共同富裕,让我们不再有巨大的贫富差。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总结起来,总共包含四个层次:一个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项大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一条主渠道——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个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一个大原则——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只有实现国家的富强,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的夙愿。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才是我们追求的民主的人民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文明”是社会进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原始社会的生活习性,封建社会的保守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唯利是图,无一不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

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又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和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是作为价值主体的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抓舆论引导,二要抓学习提高,三要抓实践养成,四要抓文化涵养,五要抓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作为城市文明创建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会融合,协调发展。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会提出?它的提出又有何意义? 【推进新课】(板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题情境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媒体展示: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审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现状,可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为此,应当从总体规划、制度完善、引领示范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培育和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倡导“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提出,表明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目标,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认识的深化。有学者将其总结为:改革开放前的一些价值共识诸如“革命与斗争、重义与轻利、集权与人治、身份与等级、崇高与信仰”等在新时期被加以“解构”,而一些全新的价值观如“市场、契约、效率”得到了型构[1]。 第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提出,明确了今后关于思想道德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以前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笼统,加之“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梳理,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不好确定的现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从三个层面、三个方面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要求,这就为实际思想宣传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从不同侧面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目标要求。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具体路径的提出,明确了今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人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个要求的提出,可以理解为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或工作举措一个补充说明。因此,在当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益,这是一切逻辑中的首要逻辑。这种价值观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但也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 活动设计优质课教案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认识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懂得积极爱国,从自我做起,认真学习,以学习回报祖国,魏祖国做 贡献,学会与同学、朋友相处,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学习与人友善, 积极从善。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 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诚信守信 做起。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一、爱国 爱国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的核心,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 一、自觉报效祖国。 1、播放《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 2、说说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3、学生解读搜集的关于爱国的小故事。 4、展示学生搜集的爱国名言。 5、多媒体展示爱国名人的照片,学生齐读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的名言。 二、敬业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乐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有敬业精神的 人就是有责任和成就感。 1、多媒体展示不同职业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知道这些人的职业,聊一聊这些职业 的不同,以及这些职业的人是如何对待职业的。 2、学生谈对敬业的理解,从而引出学生对自己理解的自己的业,就是学业。 3、让学生懂得自己应该努力学习,也是敬业的表现。 三、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言而有信、言 行一致。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24字,这24字又可分为三个层面: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它们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们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等。大家现在都可以看看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墙壁上,那写的画的,有的同学为应付考试,大段大段的理论概念答案就往上抄,黑漆漆的一片,不堪入目。想想自己要是脸上、衣服上哪脏了,都知道不好意思出去见人,这怎么还下得了手啊,难道就欺负它们不是人吗。 2.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3.我们要以强大心理对待奋斗结果 人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伸展出生命的张力。像地质队员遍访崇山峻岭、穿梭于悬崖峭壁间寻找矿床,甘于清贫,忠于理想,也许到最后没有任何发现,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不怕失败,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了。奋斗是一种心态,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待结果则应换另一种心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锱铢必较,对不可控因素则随遇而安。如果和不可抗力斤斤计较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最后不但于事无补还恶化了自己的情绪。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及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及其基本含义 一、24字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24字详介 1,富强 富,指经济;强,指军事政治。当今国际间的竞争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所以强还包括科技教育等。 富足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 2,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3,文明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4,和谐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5,自由 自由一词就其本意,指的是没有阻碍的状况。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十八大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24个字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正朝气蓬勃,我们在当前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多变的时代,如何才能牢固树立、不断培养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践行个人价值准则。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里所爱之国指的是作为祖国的国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反映了我国社会成员长期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并作为新时期公民行为准则构筑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作

为青年群体,应将这一价值准则作为衡量个人行为的尺度。当前,我们很多年轻人受多种社会思潮影响,自我意识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相对弱化,甚至出现价值迷失、道德失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家庭、学校和个人思想培养中,自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多些踏实,少些浮躁,多读经典,让“黄香温席”、“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成为我们日常生和学习的典范。 二要理解社会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既是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核高度契合。应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崇高而令人振奋的,也为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行动提供了价值规范的指引。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给我们高中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的认同带来消极影响,使得我们其中部分人,不能理性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偏激言论。如“学习不如拼爹”、“土匪式拆迁”、“我爸是李刚”、“路见人倒不能扶”、“当官的就是贪官”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强公平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 三要认同国家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为我们今后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坚强保障,并为个人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国家价值目标为我们实现个人理想目标提供了土壤,也反映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