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陶瓷设计织物和服饰设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陶瓷设计织物和服饰设计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设计风格与特色

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有停滞。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

业发展迅速,相继在浙江萧山、

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

窑、婺窑、德清窑;湖南的湘阴

窑;四川的青羊宫窑、固驿窑;

江西的罗湖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

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

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出现

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

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

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

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

材料制成,在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文称“越州

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基本分布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

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却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畜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绿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今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却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韵味。

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氧化钙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

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2.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上混乱,精神上自由、解放、富于热情和艺术精神的时候。

主要把握以下主要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的影响:

1. 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

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宗教艺术得

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

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

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出展现人类世界的清新可爱。

3.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对后代中国的影响。

陶瓷从东汉末年陶瓷烧造技术成熟后,瓷器的

制造一直延续到现在,较青铜器,漆器等有一下主

要优点:

1、制造成本低廉

2、易于造型和装饰

3、轻便清脆,便于清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4、类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使用者能获得心理满

足。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

统。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

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

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

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

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

“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

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4. 织物和服饰设计以及中国内外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

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

袭北方习俗。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

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

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

需施祛,袖口宽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

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

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

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衣衫以对襟、交领为

多,领、袖都施有缘边。另有裤褶、两砀、半袖衫等。(左图为穿对襟、窄袖、袒胸衣的男子,北朝加彩陶俑实物)

南朝百姓服饰之二

魏晋时期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

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

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

上下兼用,南北通行。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

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

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图为戴小冠、穿宽袖襦裙的乐人南朝百姓服饰之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裤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南北朝的裤有大口裤和小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便,故用锦带将裤管缚住,有、又称缚裤。上图中,左为束髻、穿窄袖襦裙的农民。中为戴小冠、穿窄袖服、缚裤的男子。右为梳环髻、穿对襟衣的侍女。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

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

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

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汉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

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

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

缘为领袖。

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

都有五色朝服,不过汉代平时常朝以皂朝服、绛服为多,而魏晋

南北朝则以绛朝服为主。

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

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

纱中衣,白曲领。

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

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

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饰:

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

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

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

下。

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

均为青上缥下。

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

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

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

服。

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

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中国内外文化交流

染织服饰是南北朝时期最能够体现中国内外文化交流的的工艺形式之一。

染织技术在这个时代进步不大。三国时期的马钧对改善织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织物以三国的蜀锦最为出名。

外国西域文化对我国染织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中国丝织品采用了有异域特色的图案。另外西域织物直接影响中国染织。波斯、印度甚至希腊都是影响中国染织的国家。这就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织物图案呈多元化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住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服饰。一些胡服因素被吸收到中原服饰中。

二.隋唐时期陶瓷设计织物和服饰设计

1.隋唐工艺美术 - 陶瓷工艺

隋代陶瓷在南北朝的

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

显著标志则是白瓷的烧制

成功。经对瓷土的严格精

炼,使铁分减少,并准确掌

握烧制的火度,而烧成白度

较高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给后来彩

绘瓷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基础。另外,青瓷的烧造,

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瓷器的品种,较之前代亦有所增,主要有盘、碗、尊杯、壶、罐、盆、缸、盂、炉、灯等日用器皿。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唐代瓷窑已有名称,并以窑名来代表瓷器的品种和特色,这种传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唐代的瓷窑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为代表。越窑以盛产青瓷著名,窑址因集中于古代属于越州的浙江余姚、绍兴、上虞、宁波一带而得名。所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薄,釉色莹润,纯净如翠,有类玉、似冰之誉。产品多贡宫廷,而皇家亦在此设官督造。其瓷器的装饰有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等纹样,手法分为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邢窑以烧制皎洁如玉的白瓷为主,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其瓷胎质细洁,釉色白润,类银似雪,器形素光大方,不施纹饰。当时作为地方特产,曾进贡宫廷。

唐代还新创一种花釉瓷,亦称彩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和茶叶末釉上,施以天蓝或月白斑点,深色的釉上衬出浅色彩斑,十分醒目明快,人称釉上彩,多产自河南省郏县、禹县和鲁山等地。而釉下彩则是在素胎上画出彩色纹饰,后

挂釉,这在陶瓷装饰上

具有重大意义。纹瓷也

是唐代陶瓷中的新工

艺,系将白、褐两色瓷

土,揉合在一起,然后

拉坯成型,烧制后具有

白褐相间,类似木纹、

虎皮的纹理,效果独

特,为寿州窑所创。此

时民间生产的黑釉、黄

釉、酱釉等瓷器,风格

粗犷淳朴,富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另外,汉代

的低温釉陶发展到唐代则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三彩釉色鲜明,以黄、绿、白、赭为主,蓝色较少,亦较名贵。三彩的盛行期,大致在唐高宗至玄宗之间,以后逐渐衰落。三彩分人物、动物和器皿3类,其中以人物和动物制作的尤为精美。人物刻画各具性格特征,形完神足,情态逼真,姿势优美。动物中以马和骆驼塑造最为出色,比例恰当,雄健生动,气势宏大。

唐代瓷器,造型浑圆饱满,简洁单纯,富有变化。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刻花、堆贴和捏塑等。图案纹样较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普遍采用匣钵装烧工艺,使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加之纹饰精美,因而畅销国内,远销海外。现日本、印度和埃及等国均有唐代瓷器出土。

2.隋唐工艺美术 - 染织工艺

隋、唐以来,官办作坊成为高级染织品的主要生产部门,它与地主的庄园工场、城市专业作坊和农村的家庭副业一同构成了隋唐染织工艺的生产行业。隋代染织,官方设有织染署,管理生产。其丝织生产,北方以河北定州为中心,南方以四川成都、江苏苏州和江西南昌等地较为发达。重要遗物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织锦为其代表,有胡王锦、联珠小花锦、棋局锦、彩条锦等。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印染工艺则以夹缬尤富特色,系用木板雕出花纹,将所染布夹着入染,效果鲜明。另外,西南一带所织的斑布和孔雀布亦较别致。唐代染织,官方亦设织染署,其织锦工艺尤为发达。唐锦以纬丝织花十分流行,为织锦业的一大发展。所织锦纹,鸟兽成双,左右对称,联珠团花,花团锦簇,缠枝花卉,柔婉多姿,配色敷彩,典雅明丽。因受佛教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和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为

唐代瑰丽生动的织锦纹样开创了新路。

绢是平织的,古代的原称为“练”,梁武帝的小名为“阿练”,因而改称为“绢”,即现在所谓的绸。平织的绢没有织出的花纹,只可以用染色的方法进行装饰。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斜纹织的组织变化很多,因为经纬浮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绫可以是平地,即绢地而利用斜纹织出花纹,也可以是绫。

宋锦起源于隋唐

锦是多色的多重织(现在称为缎子织),质地厚重。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唐代的多色彩的锦有极为富丽的效果。唐代在平织的绢上进行装饰的方法是染色。除了单色的染色以外,也运用各种技术染出花纹,可以是单色的花纹,也有多至四种色彩的。唐代流行的染彩的技术有三:臈缬,夹缬和绞缬。

臈缬就是今天所记的

“蜡染”。夹缬是用雕花镂空

的木板,把布帛夹在中间,

空隙处填以染色。然后拆板

就显出花纹。有时是把宽幅

对折,染后花纹对称,这种

技艺传说是唐玄宗时柳婕好

之妹所创,最初只在宫禁中

流传,后来才流到民间。但

据另外的记载知道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就曾以“五色夹缬花罗裙”赐宫人及百僚母妻。绞缬是用线把布帛打成结子。染色后,打结部分不被浸染而成斑文。如果结子是按照一定的图案规律排列的,斑文即排成一定的图案。

丝织品中,缀锦(即汉代的织成)的技艺进一步向绘画方面发展,武则天为皇后时曾制织成佛像及刺绣佛像四百幅。有织成的佛像在唐代曾传至日本。

刺绣,作为丝织品的加工在唐代大有进步,除了沿袭自前代的钉线绣及锁绣外,发展了平绣,唐代的平绣近似今天的乱针绣。唐代刺绣在运用色彩方面有模仿退晕的效果的,称为“坛裥绣”。锁绣或锁绣平绣混用的刺绣佛像及饰品在敦煌曾发现。

3.隋唐时期的服饰设计

到了隋唐,虽然在最隆重的礼仪服装仍跟上传统,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却有了新面貌,闹到了后代服色制度的另一个传统。因此这是服饰史上的重要时代。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男服服饰:

冕服:祭服,最隆典礼礼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称朝服。

公服: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礼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时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视事

时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时服之。

平巾帻服:戎装的公服。

乌纱帽服:为天子及皇太子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装,以乌纱做帽。

黑介帻服:没有公职的士人,在朝见受诏时穿着。

常服: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服装。

黄袍:天子开始常穿黄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来分别品官之职位高低的传统。

女服服饰:

大礼服:

褘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礼服。

常礼服:

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着的。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着的。

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礼服。

隋朝的彩绘女俑,穿着窄身长衫,披了一条长巾。

唐李重润墓石椁线刻官装妇女像复原图。图中女子的衣着,艳丽多彩,设计大胆,充分显现盛唐气魄。

西安出土穿半臂低胸衣裙的唐

代女俑

唐《捣练图》中的妇女,衣装宽松,显得体态丰满。

唐《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服饰华丽。

参考文献:

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海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09 2.中国工艺美术徐思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8 3.中国工艺美术姜松荣海南美术出版社2003-04 4.中国工艺美术苏华、毅鸣等上海三联书店2009-04 5.中国陶瓷这棵树丹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0 6.中国服饰这棵树包铭新、赵敏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0 7.中国工艺美术李龙先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12 8.中国工艺美术田自秉东方出版中心1985-12 9.中国美术史纲李翎、王孔刚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08 10.中国工艺美术卞宗舜、周旭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0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