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与慈善事业

佛教与慈善事业

佛教与慈善事业
佛教与慈善事业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本焕老和尚发布时间:2011-7-23 21:56:31繁體版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出家80年来始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世间,并把这句话亲自题写成条幅悬挂在方丈室。佛教所奉行的慈善事业,就是指从事慈悲善行的事业。佛教寺院本身就是一个慈善机构,因为任何一个人只要踏进寺院,见了佛陀的慈悲庄严,都能生起善念,而达到教化、救济心灵的作用。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

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袈裟就够了,十方供养的还是要回报给十方。弘法寺的钱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建庙安僧,这是以道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二是用于弘扬佛教文化和推进慈善事业。深圳弘法寺1985年始建,1992年建成开光迄今,我已在广东、湖北、江西、山东等地恢复或新建、接管十多座寺庙;用于弘扬佛教文化和推进慈善事业的钱至少也在6千万元以上。寺庙的钱来自四面八方,我们只是将这些钱用在了应该用的地方,为众生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众生得了寺庙慈善事业的照顾,改变了境遇,也意味着我们种了福田,报了众生恩。同时,也为国家分忧解难,报了国恩。我经常告诫弟子: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的功德,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这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慈善观。

你们问我佛教与慈善事业有什么渊源?凭我一个一百有一岁的小和尚的修行经历来看,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佛教菩提心慈悲度世理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的方便中,佛教的慈善事业是其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即是拯救正在饱受困苦折磨的生灵,并使其生命充满永恒的快乐。佛教种种修持法门,乃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圆融运用,都与慈悲理念密不可分,因而慈悲度世的精神是人乘佛教之中心,是一切菩萨道的基础。二是佛教利他情怀的布施精神,布施为佛教徒实践佛法的四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首,是由凡入圣,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经之路。对于布施者——无论是法施(即传播佛法)还是财施(救济贫穷等福利事业及公益事业)而言,要求做到“三体轮空”,即不求功德,不期回报,将布施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是我们成就佛道之必须。

三是佛教的福田思想,种福田为了圆成福德(佛陀的福德是圆满的),大致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即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对三宝父母师长的供养等。悲田是对病者、贫穷、孤老以及动物的爱护与布施收养,以及利益他人的公共福利事业等。四是佛教的报恩思想,即我的生存,所有与我有关的有情无情均予我有恩,析之为四恩,即三宝恩(宗教性)、父母恩(家庭性)、国土恩(自然性)、众生恩(社会性)。总之佛教认为慈善事业是报效四恩、成就佛道的法门,是实践佛陀教法的基础,是传播佛教的保障。

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佛教是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佛教认为人世充满痛苦,但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著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茫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

慈善是僧人修持和弘法的方便法门。

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项主要内容,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是僧众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位于六度之首的是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布施有三种之分:第一种是法施,即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第二种是财施,此中又分两类:一是内财施,即以自己头目脑髓,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如释迦如来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二是外财施,以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饥寒的痛苦。第三种是无畏施,即众生若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财施仅能救急,不能救穷,只有治标而不能治本,真正的慈善事业必须能彻底解决受难者的痛苦。佛教基于世人迷昧因果,在烦恼苦海中轮回不已,因而广说缘起中道、因缘果报的道理,期望众生在正知正见下,转烦恼为菩提,化悲怨为力量,建立幸福快乐的人生。

慈善不是佛教的最终目的,惟有奉行三皈五戒,四摄六度,自净其意,引人向善,乃至最终圆成佛果,才是佛教的最终目的。

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慈善事业固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除了财物的布施,我们还要协助教育受难者的道德、品格,从旁辅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努力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我们更应该发挥宗教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功能,救急不救穷,做好佛教六度圆融的慈善事业。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 (2010年2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英文缩写:B.A.C。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第四条本会主管部门为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 第五条本会会址设于北京。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主要工作任务: (一)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二)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

界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佛教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指导、支持地方佛教协会(分会)及居士团体的工作;督导寺院完善自我管理、严肃清规戒律、开展正常法务活动;引导居士正信正行,护持三宝。 (四)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办好佛教院校,培养佛教人才。 (五)开展佛教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研究,编印流通佛教书刊,做好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七)开展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佛教徒的交流,增进了解,团结合作。 (八)开展同国际佛教组织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领导人的产生和罢免 第七条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 (一) 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 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 (三) 选举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四) 选举会长、副会长,礼请名誉会长;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

佛家文化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 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

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 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

慈善与慈悲

慈善与慈悲 现在很多人把慈悲和慈善搞混了,也许是作不到慈悲了吧,只能退而求其次慈善一下也好。慈善是好的,我一点也不反对,但这不是佛法的根本目标。佛法的根本目标是:众生成佛解脱。一切对此有意义的法都是重要的,无关的都是末节。 索甲仁波切说:“在对抗你最大的敌人‘我执及我爱’的战争中,最强大的盟友是慈悲行,慈悲(奉献自己给别人,承受别人的苦难而不自我爱惜)加上无我的智慧,可以有效摧毁虚假自我的古老执著,灭度无尽的轮回,因此慈悲才是最好的保护。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里,我们把慈悲看成是觉悟的来源和要素,也是觉悟行为的中心。” 慈悲分世俗谛和胜义谛两种,一种是闻思的结果,一种是修持的结果。闻思佛法,信解佛法苦空无常因果不虚的道理,在义理上对我执发出离心,对众生发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世俗谛的慈悲心,但不稳固,我执生起慈悲就不在了。世俗谛的慈悲心通过我们六度行持、发愿、闻思等的强化,在我执渐淡的过程中成为习惯,对升起空性的定见和等观是很好的助缘。当真正能在瞬间或能等持于空性的当下,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在偶尔的缘起时,使你能感受到众生的悲苦和佛菩萨的慈悲,行者则能对众生真切感受到不可抑制的悲悯,

不可抑制地产生为众生承受一起痛苦,发出为一起众生解脱成佛而行持六度万行的悲愿来。我想这大概是胜义谛慈悲的一个剪影吧。我的感受,真正的慈悲是自性的自然显露,是不需造作思维的,本自一体,无需相应。 应该知道慈悲是标不是本,是指月之手,不是月亮本身。世俗谛的慈悲是必须的修行之路,可以对治我执,但执著于此,忘失本来,就还是执著于我,妄生邪见,轮转生死了。 说到慈善就复杂一些了,也是佛法所提倡的。说得明白些,慈善是世间法,非出世间法,更非超越世出世法的佛法的核心。从哲学角度看,法产生的缘起有两种:一个是解决人作为个体的问题,如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什么会烦恼?怎样解脱?等问题,宗教就是主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是解决人类社会组织层面问题的,如人类如何生存?人们如何相处?如何保持人群的共同利益?等问题,法律道德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与中国哲学有双向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单向的。 二、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明心见性,内外彻悟、见性成佛。这派以慧能为代表,他把以心外佛变成了心内佛,把佛变成平常人。 2.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3.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探 ——中国传统文化拾穗 壹、幸福观 现在习惯上用指数来量化,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人们生活得是否幸福用幸福指数来衡量。幸福指数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现在很多国家在研究,其中也包含中国,一些机构还公布了各国幸福指数的排序,但都不能让人信服。中国有可能排前三,有可能排倒三,主要取决于认知度,如果都能知足常乐能排前三,如果都是贪得无厌,就要排倒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有二乐,一是助人为乐;二是知足常乐。助人为善举,知足为善念。 贰、危机感 美国有一部电影《2012》,描绘的是自然灾害导致世界末日,这是西方人对世界末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末日的理解并非如此。当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没有友善,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良知泯灭,人活在世上如同行尸走肉,这才是世界末日。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危机四伏。至少有三代人没有很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果再不补救,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以前认为《国歌》中的这句歌词有点不合时宜,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保留,只不过不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而是人的良知泯灭,道德缺失,弄虚作假,腐败导致腐朽。 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集会巴黎,召开主题为“面向21世纪”国际大会,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祖宗几千年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叁、道德 道,走之首,行之要。人生下来首先是要学会行走,行走的路线为道。自立为立足之道,立志为成才之道,慎独为自修之道,助人为载福之道,勤廉为为

2020年宗教慈善周活动总结

2020年宗教慈善周活动总结 宗教慈善周是在国家《意见》政策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共同协同商定的公益慈善活动。 宗教慈善周2020年度活动情况总结 根据省、市宗教局统一部署和要求,黄山区本着结合实际,体现特色的原则,认 真组织倡导在区内宗教界开展以五教同力助困脱贫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并召开 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区内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 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社会各界产生良好反响。现将具体情况总 结汇报如下。 一是开展圆梦大学慈善活动。区民宗局牵头倡导在全区宗教界开展助困脱贫宗教 慈善暨助学帮扶活动,全区佛教界共募集善款3.6万元,帮助12名贫困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圆大学梦。努力打造宗教界扶贫公益品牌,提升全区宗教界的良好形象。8月2日,黄山区宗教慈善周启动暨翠微寺捐资助学仪式在黄山翠微寺隆重启幕。此次捐助 对象为焦村镇、乌石镇、甘棠镇、太平湖镇、三口、仙源、龙门、永丰、新丰等9个 乡镇12名农村困难户、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和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演龙大师率众居士弟子向他们每人资助善款3000元,共计3.6万元,帮助他们继续学业,圆梦大学。并寄语受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勤奋学习,以一技之长回报家乡和社会,做一个有用之才。考取安徽财经大学的汪文静同学 代表贫困大学新生作表态发言,并向演龙大师送上感谢信,感谢大师和众居士信众的 爱心义举,决心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延续爱心、报效国家。8月23日,区民宗局长 艾明义等到乌石镇夏村村贫困大学新生陈其悦家中,发放安徽省2020宗教慈善助学款3000元。 二是开展敬老助老慈善活动。7月16日,黄山复松寺住持释常弘率国学书法夏令 营学员给太平湖敬老院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价值4000多元的大米、香油等慰问品, 价值总共达到6000多元。宗教慈善周期间,黄山区基督教两会组织教职人员和义工到甘棠敬老院开展慈善助老活动,为五保老人们送去食品、水果、糕点等慰问品,表达 向善行善,敬老助老,反哺社会的宗教慈善情怀。并与老人交谈交流,亲密互动。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海航公益概况

海航公益概况 海航在取得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弘扬“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的企业文化精神,将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承担起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截至2011年7月,海航向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残疾人联合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妇女发展基金会、环境保护协会、海南大学、海南省万宁市、琼中县、白沙县、贫困学生等地区、单位或个人捐款、捐物价值超过7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 2006年,海航集团荣获“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20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先锋企业”等称号。2007年,海航集团荣获“中华慈善事业提名奖”。2008年海航集团获得“中华慈善奖”之“最佳内资企业奖”、全国工商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先锋企业”组委会给予海航集团这样的评价:海航集团在不同的公益项目领域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觉地把开展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创建和谐社会树立了很好的典范。2009年,海航集团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奖”、“中国优秀企业公民”、“2009年第六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第三届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此外,2009年,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荣获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评选的“中国扶贫典型人物”称号和中国社工协会企业公民委员授予的“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称号。2010年,海航集团先后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海南省2010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庆祝海南解放60周年海南省优秀业”、“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海南省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2011年,海航集团荣获“2011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2011年中国十大最佳雇主”、“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奖”、“2009—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海航美誉度更上一层楼。 海航努力探索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扶贫、慈善事业的模式,初步形成了海航社会公益工作的体系,主要工作内容有:支持教育、帮孤助残、扶贫赈灾、环境与文物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五大类。 一、支持教育,扶贫先扶智 海航非常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下一代的成长,致力于资助贫困儿童,修建学校,设立高校奖学金等工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不遗余力。 ㈠设立贫困大学生助学金 从2000年起,海航设立海南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金,每年支助海南生源考入国家重点高校的贫困大学生30人,每人2000元,2张机票。共投入资金24万元,机票240张。2009年8月,参与海口市政协资助百名贫困大学生活动并捐助15万元。2010年8月25日,向海口市政协“金秋助学”活动捐助5万元。10月27日,海航集团继续开展助学扶智活动,捐助长兴镇的教育扶贫基金10万元。 ㈡设立“海航励志班” 2005年9月,海航集团与琼中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海航集团资助琼中县20名贫困优秀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并在琼中中学设立“海航励志班”,资助50名贫困高中生。㈢设立海航高校奖学金 1998年,海航成立5周年之际,向海南大学捐助40万元修建图书馆,同时在海南大学设立第一个“海航奖学金”。从2000年起,海航在中国人民大学等10所高校设立海航高校奖学

爱心公益号召演讲稿

爱心公益号召演讲稿 生命因有了爱而更为富有,生命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爱心公益号召演讲稿,欢迎借鉴参考。 爱心公益号召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爱心人士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参与这次爱心活动,乐善好施,扶危济贫,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上报纸上得知了xx中的xx-x 同学和教师进修学校的xx-x老师的事情后xx-x地产的xx总经就带领我们全体员工积极响应xx晨报,xx电台,慈善总会发起的这次爱心活动,也许对这两位师生的医药费来说我们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们真诚的希望能够挽救这两个濒临绝境的家庭。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社会家庭的温暖。爱,不是施舍。是一种博大。爱能够点燃生命的希望,爱,能够凝聚人心的力量我们文景地产愿意播撒爱心的种子,请我们携起手来,让即将枯萎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在响应筹备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有人这样问过我们;你们是xx 园地产公司的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宣传你们得公司和产 品我们对这样的说法并不在意!因为我们公司领导和所有员工内心深深的知道爱心是一种无比的能量一个有爱的人是勇敢的,一个有爱的团队是有力量的,一个有爱的企业是让人信任和尊重的,一个有爱的家庭是美满幸福的,一个有爱的城市是有希望的。我们坚信一个有爱的企业和团队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怎么会没有 市场和销路呢?所以我们不惧怕别人的质疑!如同今天这次充满 爱的慈善聚会一样是不会没有掌声的。(鼓掌行礼)谢谢大家我相信这是大家这对我们响应这次活动最好回答。 让慈善从心开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慈善从心开始》。 首先我想先为大家讲述一个有关慈善的故事。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正举行了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一位老妇人领着手捧储钱罐的小女孩露西被保安拦在了门口。保安安东尼解释道:“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叔叔,慈善的不是钱,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的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的。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的目的。 1,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的记录: 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 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的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的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的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的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的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的。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魏国和南方的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的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华,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的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的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的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的汉人,作为求佛的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

最新宗教慈善周活动总结

最新宗教慈善周活动总结 宗教慈善周是在国家《意见》政策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共同协同商定的公益慈善活动。 “宗教慈善周”2020年度活动情况总结 根据省、市宗教局统一部署和要求,黄山区本着“结合实际,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组织倡导在区内宗教界开展以“五教同力·助困脱贫”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区内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社会各界产生良好反响。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是开展圆梦大学慈善活动。区民宗局牵头倡导在全区宗教界开展“助困脱贫”宗教慈善暨助学帮扶活动,全区佛教界共募集善款3.6万元,帮助12名贫困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圆大学梦。努力打造宗教界扶贫公益品牌,提升全区宗教界的良好形象。8月2日,黄山区宗

教慈善周启动暨翠微寺捐资助学仪式在黄山翠微寺隆重启幕。此次捐助对象为焦村镇、乌石镇、甘棠镇、太平湖镇、三口、仙源、龙门、永丰、新丰等9个乡镇12名农村困难户、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和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演龙大师率众居士弟子向他们每人资助善款3000元,共计3.6万元,帮助他们继续学业,圆梦大学。并寄语受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勤奋学习,以一技之长回报家乡和社会,做一个有用之才。考取安徽财经大学的汪文静同学代表贫困大学新生作表态发言,并向演龙大师送上感谢信,感谢大师和众居士信众的爱心义举,决心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延续爱心、报效国家。8月23日,区民宗局长艾明义等到乌石镇夏村村贫困大学新生陈其悦家中,发放安徽省2020宗教慈善助学款3000元。 二是开展敬老助老慈善活动。7月16日,黄山复松寺住持释常弘率国学书法夏令营学员给太平湖敬老院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价值4000多元的大米、香油等慰问品,价值总共达到6000多元。宗教慈善周期间,黄山区基督教“两会”组织教职人员和义工到甘棠敬老院开展慈善助老活动,为五保老人们送去食品、水果、糕点等慰问品,表达向善行善,敬老助老,反哺社会的宗教慈善情怀。并与老人交谈交流,亲密互动。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中国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姓名 学号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电话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文摘】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吸收域外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时有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佛教经过曲折的发展,最终成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佛教佛教发展佛教文化儒佛道关系 佛语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从而兴盛起来,影响了很多人。佛教文化听起来很高雅,但其实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在经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乃至科学、文学和艺术以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佛教,现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特色宗教,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接触到。但是关于佛教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例如,北大高材生出家是好是坏,是否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又如一些出家人频频上镜是否符合佛家原则等等,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下面我将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一些阐述。 佛教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佛教历史从汉代开始到清代总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但是佛教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是可分为不同阶段的。 一、汉代时期,佛教初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它只是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大小乘佛教都于此时传到中国。东汉时的佛事活动以译经为主,而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儒学化和老庄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了百姓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度。汉代译出的佛经还在许多方面为适应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而做出了调整。汉代译经出现的迎合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在以后的译经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乃至在唐代出现了中国人编的《父母恩重经》等专讲孝道的佛经,特别迎合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生活习俗要求。 二、三国时期,佛教徒提出了儒佛道三教一致论,这在成书于汉末或三国时的牟子《理惑论》中就有清楚的记载。自此以后,这种观点一直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开拓着道路,并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在与儒、道相调和的同时,佛教与儒、道的冲突和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初传之时,佛教就遭到了儒家的批评与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势力日盛,儒家更从社会经济、王道政治、伦理纲常等多方面来排斥佛教。在理论上,儒家则展开了对佛教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论的批判。面对儒家的种种攻击,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佛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 《杂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佛陀来到一座村庄托钵,正在耕田的农夫见到佛陀,就说:“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你也应该这样做。”佛陀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给饮食。”农夫怀疑地问:“我都不曾看见沙门瞿昙驾牛耕田除草,为什么瞿昙要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可否为我讲说您的耕田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农夫一听,欢喜赞叹佛陀是位真正善于耕作的人。 的确,佛陀是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他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佛教就在这种“善耕心田”,以“众生为田”的因果教义下,发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等,以及勤耕诸众生田,必得福德善果的福田思想。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无法如印度、南传国家以托钵方式乞食,寺院便在秋获之后,由僧侣出去农村“化冬”,以储备来年的粮食,并过着以垦田耕种,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寺院僧侣垦田辟地,长期与农民相处下,也扩大了佛教弘传的范围。因此,佛教之于农业,不仅是在外相上对农地的开垦改良、农业经济的改善有所贡献,对于给予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发挥了莫大的影响。 佛教农禅思想 依《高僧传》卷五记载,道安大师初出家时,常“齎经入田,因息就览”,由此可以推知,中国佛教僧侣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而佛教在唐朝发展到全盛阶段,其中禅宗的祖师们主张,日常的着衣吃饭、作务出坡,都透露着禅的妙机。因此,僧侣参加垦田辟地尤为禅宗所倡导。首先是四祖道信禅师倡导“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接着六

中国慈善上下三千年(三)之汉代

中国慈善上下三千年(三)之汉代 汉代,主要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宗教慈善,观之古今中外,宗教慈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非常好。但是汉代的中国宗教慈善,是有别与西方宗教慈善的。 从社会公益角度来看,中国当时的宗教组织主要是佛教,其宗教组织的作用远远大于宗教组织。佛教寺院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与一身,其所兴办的慈善事业,对当时的社会民生起到了极大的贡献。 佛教慈善思想的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论,即“修福”、“福报”的观念,这些观念对社会上的一些富人起到了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汉唐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长盛不衰,主要包括济贫、医疗、戒残杀、宣传行善等方面。这些内容在我们后期寺院相关的影视作品里也能够看到。 西汉建立初期,官府的统治之术是“黄老之数”,也就是道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治国之策。《汉记.武帝纪》中说“汉兴,草创尚简易。未甚用儒者,而窦太后好黄老术”。 粮食缺乏是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因此当时的统治阶级还是主要以“惠民”为主要的政治活动。这个政策延绵了60年,直到汉武帝时,国力逐渐强盛,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改奉儒家思想为立国之基。但随着汉武帝的征战,国力重新陷入匮乏,于是西汉后期,又重新恢复‘惠民’政策,并一直延续到东汉结束。 济仓放粮,是两汉时期官府的慈善重要举措。国家对粮食进行仓储,在灾荒之年,对荒政进行救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论积贮梳》: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汉代还有个著名的“常平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东汉时期还有一个政策,胎养令:东汉统治者为增加劳动力和兵源,奖励人口繁殖,章帝时颁布《胎养令》,规定妇女怀妊者,赐胎养谷三斛,免去其丈夫一年的算赋,以资奖励。《汉书·高帝纪》记载,汉代的胎养令规定:“民产二子,复勿事二岁。”就是生养两个孩子,可以免征赋役两年。有些贫民生子者甚至在哺乳期能够得到官府资助的粮食一斛。东汉章帝对育婴事业也很重视,元和三年(87年),他下诏要求各州县爱恤孤童:“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廪给如律。”即由国家提供粮食,养育孤儿或者父母没有能力抚养的孩子。 此外,对于老年人的慈善救助,在两汉时期也一直没有间断。如汉文帝曾颁布养老令,要求人们尊老敬老,“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汉景帝采取赐粟、给帛等措施,让“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汉武帝对鳏寡孤独幼童等特殊困难人群也有救助。而《东观汉记·明帝纪》记载:“冬十月,﹝汉明帝)幸辟雍,初行养老礼。”所谓“养老礼”,就是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表示礼敬的礼节。皇帝如此表率,可见当时的敬老风气。 除此之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具体情况而产生的社会慈善活动。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也就是在瘟疫流行的时候,设置专门的收治病人的场所。而一旦出现疫死者,对于无主尸体,官府一般都会赐棺器盛以便收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疫疾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政府行使的善举。这种形式,此后更演化成为一种国家的制度。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史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佛教文 学生姓名赵梦楠 学号110510051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广告设计1102班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时间2012年6月10日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 粗读了佛教在一些国家的传播史,感觉佛教比任何一种宗教都更能瓦解各种信仰,且不论日本神道宗这种发展不是很成熟的信仰,就连道教这种深入中国人心的宗教,在佛教进来后也不得不分一杯羹给他。尽管当初,道教是将之作为自己的补充,当成是附庸——佛教初来乍到也愿意如此。但后来佛教的发展显然出乎道教的意料,乃至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多”这种情形。(我很讶于此,这也正是我选这个作为论点的一个动因。) 当然佛教在中国流传也不可避免的更向中国本土文化靠拢而显得世俗化,佛教在各国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它逐渐世俗化的过程。而在中国,佛教也渐与道教的神灵体系融合——比如众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他的身世说法莫衷一是,而除了佛教自己的解释外,其余都是中国人发挥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 那么佛之法,既然是由人传承,它就必然或多或少的受到世俗的影响,可以说佛教传承中的演变就是不可避免的。 一、佛教的始由 佛教始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传说出生于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的悉达多·乔答摩(佛教的创始人)经常为人生和生命所困,遂出家四处访学,苦苦思索人类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的真理。 悉达多·乔答摩在35岁那年,独自来到尼连禅河边伽耶山下的一棵菩提树下,铺草打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之后,终于在

第四十九天凌晨大彻大悟,找到了真正永恒的解脱之道。后来他成佛之后,便被人们奉为圣人——称“释迦摩尼”,同时也被赋予十大尊号,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如来”,“佛陀”等。 那么佛教对于人世间的基本判定是什么呢?佛陀认为人生很痛苦,就像现在有句流行语“人生就是一个杯具!”一样,佛教给出的认知是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历程。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的“人”是没有办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这一生是如此,下一生也就会如此。而这一说法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中主张的“十二因缘”与苦难人生。 佛陀所得出的导致这种苦难人生的根源结论是:人之本心。佛陀觉得,这些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心中的想象。主张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实际上都是“空”,仅仅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也就是后来的所谓“色即是空、嗔即是空”等等。 而佛陀所提出的解脱之道——就是我们在《西游记》和《金刚经译本》中所听过的“四谛”。(苦谛、集谛、灭谛以及道谛)。知道这四谛之后自然会有解脱之法,即“戒定慧”三学,以此来对治贪、嗔、痴“三毒”。这就是早期佛陀所创下的佛教的基本理论了。 二、中国佛教的传入 对佛教传入中国也有一段传说——“白马驮经”。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十六字箴言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发育史上,始终伴随有一种慈善文化。它穿透千年岁月,浸润中华儿女的心灵,在苍茫大地上流传着仁爱、崇善的理念,净化世道人心,健全人格国魂。 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在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中有着深邃幽微的表述,也通过家庭教育,春风化雨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历代家庭教育留传下来许多家训。孔孟提倡仁爱,但多是提出纲要,其义理并未充分展开,而后世贤人奉行古圣贤的教诲,在为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有人生感悟,有处世经验,并总结成家训,而且文字整合得很讲究,其内容是向弟子指点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其义理意味深隽,警世劝诫,敦促子弟思哲悟真,修养身心。而且,因为是教诫子弟,故而语言亲和恳切,既讲道理,又讲故事,让子弟易读易记。贤人家训是对古圣贤教诲的直接的诠释和见证,有说服力。 本文重点介绍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十六字箴言。它出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嘉靖年间袁了凡先生教训儿子的四篇文章。数百年来,《了凡四训》影响很广,不仅在中国民间发挥了益国利民的教化作用,而且传到日本后,也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称赞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如吉林师范大学郑重地将此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参考资料。 《了凡四训》的“四训”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训”之中,重点是改过和积善。“四训”有着严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善的辨别”的十六个字,即八个词组。学习和践履这十六个字,不仅关系我国慈善文化的传承,也关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命脉的延续。所以笔者称这十六个字为“十六字箴言”。古圣讲“仁贵断”,“仁”是仁爱,仁爱所贵的是决断。决断什么?是非、邪正、善恶、净染等,我们要有智慧辨别。具体到“善的辨别”,则是要辨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正偏、满半、大小、难易”。古圣也讲“择善、知善,需要良知。”《中庸》讲“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说,努力做到真诚的人,才能选择善事而并坚守不渝。这是将择善作为价值信仰了。佛陀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感情用事,没有智慧决断。如果有智慧的决断,这个事情即祸害和下流就可以避免了。这可见“择善”“善的辨别”多么重要了。至于其他三训(立命、改过、谦德)都是修身。修身是为了真正懂得仁爱行善的道理并实践之。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呢?因为我们不少人身体流着中华民族的血,但思想是美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自利,崇尚“自由”,实质上是想纵欲,漠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忙、盲、茫中迷失人生方向。宋代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往圣继绝学,弘扬圣贤文化和圣贤的慈善文化。“天地之心”就是“道”,生民之命可以在此得到安顿;此道体现在往圣绝学中,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只有将此道行之于世,才可致天下之太平。《中庸》讲“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庄子讲“循天之道,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慈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美国政治家阿兰?布鲁姆在其《巨人与侏儒》一书中说,对一本伟人著作或一位伟大作者的书的反复阅读与信赖的消失,“不仅导致基调的庸俗化,而且也导致社会的原子化。因为有教养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是基于对德行与恶行、高贵与卑鄙的共通理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复兴。 《了凡四训》在“积善之方”中谈到“善的辨别”,指出“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第一,“何谓真假”?了凡先生讲,“昔有儒生(读书人)数辈,谒(拜访)中峰和尚(元朝高僧),……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善于己是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