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李彦哲-体验变革:打造工作学习生态圈

1.李彦哲-体验变革:打造工作学习生态圈

体验变革:打造学习工作生态圈

李彦哲

2014年10月北京

分拆人力资源,Yes or NO?

VS

拉姆.查兰戴维.尤里奇

“多数是以流程为导向的通才,熟知人员福利、薪酬和劳工关系,专注于参与、授权和管理文化等内部事物。但他们没能将人力资源与真正的商业需求结合起来,不了解关键决策是如何制定的,分析不出员工或整个组织为何没能达成企业的业绩目标。”

——拉姆.查兰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e-Learning?

2014年e-Learning技术五大趋势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专业需求运营时代

跨界思考

培训管理系统

面授培训管理流程自动化等

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的应用及易用

企业学习应用IDP 、绩效管理集成ERP/EHR 及其它应用集成

协作支持

社会化学习

实践社区内容/知识分享

授众/内容专家

法规遵从,供应链客户与合作伙伴

人才管理

能力管理,继任者计划

Source: Bersin & Associates, 2010

e-Learning 的应用框架

时代光华的探索

我们没有改变培训,我们是时代的搬运工

2012ELP 4.0

产品搬家——从企业到互联网应用

2008

ELN 3.0

模式搬家——从自建到租用

2006

ELN 2.0

内容搬家——从光盘到e-eLearning

培训管理业务

人性化的呈现

社交化的关联

的运营

运营带来的明显效果提升

20000

4000060000来自星星的你如何成为职场达人

专题课程学习人数比较

2013年全年学习人数2014年1至7月份学习人数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课程学习人数占比

2013年学习人数占比2014年学习人数占比

创新其实很简单

互联网热点+业务需求

我们不仅搬运,我们要重新定义学习

2012ELP 4.0

产品搬家——从企业到互联网应用

2008

ELN 3.0

模式搬家——从自建到租用

2014

业务搬家——从学习到绩效

ELP 4.5

2006

ELN 2.0

内容搬家——从光盘到在线

e-Learning 变革的趋势

e -L e a r n i n g 的变化

非正式学习

论坛、微博等WEB 2.0

知识管理

积分、跟踪及激励制度

社交化学习

在线学习混合式培训LCMS

数据报表与人才管理

移动学习

培训管理信息化现在

未来

学习技术关注

工作环境嵌入

学习氛围营造

学习关联绩效

电子绩效支持行为改变知识管理生态圈模式

ELP 4.5学习工作生态圈的先行者

从学习到绩效,对学习重新进行定义

解决学习的定向

真正提升学习的效率

将学习成果关联到绩效中

直线经理在学习过程中的

重要角色

改变学习的方式

改变学习的习惯

众包模式是生态圈建

设的必备之路

氛围营造者

(嵌入式学习)

(行为是检验成果的标准)(从业务的操作者转变为

规则的制订者)

(技术提升、智能化终端)

移动是学习变革的X因子

内容移动化平台移动化工具移动化嵌入移动化

学《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六篇

【篇一】 上周一例会,在xx同志的带领下,学习了《干部工作十八法》,很受启发,不仅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好的方法,也为我以后工作该怎么干指明了方向。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态度要端正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无论在所处股室,做那种工作,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去认真完成股室的工作,不能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干工作。这样既是对股室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单位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要时刻养成严谨对待工作的好习惯,决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只有对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内涵和意义。久而久之,我们才能提高,才能找到工作的乐趣。 二、工作要统筹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计划,干工作也一样。平时,我们要结合部机关和股室的工作计划,定制属于自己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才不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同时,我们通过“周思考月总结”去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下一步应该如何干。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得到提高,逐步实现目标。 三、方法要得当 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有其方法所在,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平时,我们既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会干,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

善于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干返工活、做重复工作。再者就是,在平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善于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能力恐慌而害怕工作。 四、个人定位要准确 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其职责,有的工作需单兵作战,但有的工作需不同岗位协同作战才能完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自己工作职责与团体工作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在团体中的定位,既不能夸大个人作用,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只有清楚个人的工作职责和团体合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推动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 【篇二】 机关工作十八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辩证法理论精炼的概括了机关中的工作技巧、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内容。是我们更好地适应机关和开展工作的“方法论”。上次支部学习后,我又认真的学习了机关工作十八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将我的一些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一盘棋”思想 机关工作十八法中提到: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我们作为公职人员、作为党员,一方面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另一方面要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机关,要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怕吃苦,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在处理每一件事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进入角色。

实用文库汇编之社会工作个案常用理论

*作者:座殿角* 作品编号48877446331144215458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社会工作个案理论模式(2013-03-12 10:12:51)转载▼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背景 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治疗技巧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 (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 (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 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1)现实情况反映 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 (2)心理动力反映 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社会工作实务--个案工作(详细笔记)

第一章个案工作 一.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价值观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遭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个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1)服务对象:是生活中遭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2)个别化的工作方式:核心是个别化一对一专业服务。 (3)服务目标:协调个案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 三.个案工作的本质 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症状,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三大传统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①人的成长与发展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社会三个层 面相互作用,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②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强调服务对象问题与其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及问 题处理三方面压力有关,使其出现心理困扰,人及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 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暂时是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 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2)治疗技巧 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的治疗的具体方法。 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相互沟通,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间接治疗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 特点: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阶段。 ①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和三种意识层次的理论假设,以及依据这些理论假设而设计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1)基本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就认知因素而言,包括三种不同意识状态的层面:意识、自动念头、图式。(2)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每次面谈的时间大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高海霞《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

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 中心小学高海霞为落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我认真学习了《机关工作十八法》,感触颇深。 一、脚踏实地,耐心地积累,着眼于未来 路是一步步地走的,还没学会走却总是想着向前跑肯定会跌倒,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断积累业务知识。万事都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每天的工作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我们不能拖沓,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社会的脚步,不断地积累新业务知识,提高新的业务技能,更好地为学生,为教育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要活到老学到 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要注重积累,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就要树立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是学习。学习要有动力。要多看不想看的书,要少看想看的书。学习过程中关键要思考,将别人的东西如何变为自己的。 要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多探索教学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要“多听多评多问多反思多总结”,每备一课、每上一课都要反思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哪些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提高,并真正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自己,从而使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团结协作,上下一心 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也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总揽全局,主动了解其它老师的工作状况,有问题主动帮忙,积极配合。 四、工作尽全力,要适度给自己压力 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严细实”要求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五、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 人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完全看清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些人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较为狭窄的时空内,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认清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自身看自身”。 要学会登高望远,放开视野去比较,在一览众山小中看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渺小,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看自身,不以自我为中心,用旁观者的心态,思考问题,扬长避短,明确方向和目标,不纠结过往,不忧心未来,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过好眼前的生活,立足自己看自己,这是一切工作的原点。 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听了几句表扬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也不能挨了几句批评就妄自菲薄、自我否定;要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吸取别人的优点与精华,不断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爱心,有方法的人民教师。

2018年某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及党支部学习情况的总结

2018年某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及党支部学习情 况的总结 2018年,xx单位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为指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心组学习,突出县志编修、年鉴编辑、丛书编写、志鉴服务等工作重点,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修志,圆满完成任务,被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督查考核为临夏州第三名;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上专门反映地方史志成果。主任被省志办选派为全省县级年鉴主编代表,参加了第三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暨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系统会议,被聘为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批地方专家。被全省地方史志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当选为理事。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单位综合目标考评,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志办会议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分清主流支流,对重大事件、

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苗头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二、狠抓学习教育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县志办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县志办“作风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县志办规范化机关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县志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县志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深入查摆问题,全面整改落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组织党员签订《不信仰宗教承诺书》,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员完成陇原先锋云智慧教育网络党员学习课程。 二是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制定《县志办2018年学习计划安排》,确定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时间,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全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上课讲义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 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支持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调整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后者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人格发展反思则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②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和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剖析

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含义 传统上,西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社会工作是根据使用的方法或实施的领域进行分类的,因而,社会工作者被分为个案工作者、团体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儿童福利工作者和学校社会工作者等。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的被称为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在当时主要由个案社会工作者通过不同的协助方法,借助机构力量协助个人、夫妻或家庭更有效地应对问题、挖掘潜能并恢复社会功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系统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理论基础,与之相适应的“通才取向的”社会工作遂成为社会工作的主流。 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在其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观念的变化,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兹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表: 有关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定义 定义提出者与时间定义 芮奇蒙(Mary E. Richmond),1922年个案社会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调试,以促进其人格成长 鲍尔斯(Swithum Bowers),1949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 环境之间有较佳的适应关系 斯梅丽(Ruth E. Smalley),1967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促进案主运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其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 霍丽斯(Florence Hollis),1972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心理暨社会调试方法。个人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是因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个人内在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的协调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年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单以个别方式,为感受困难、生活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案主)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濯进和张曙,2001年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类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 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 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 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 许莉娅,2004年个案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家庭方面的支 持与服务,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和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

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docx

3月4日,我院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在三楼会议室集体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很受启发,不仅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好的方法,也为我以后工作该怎么干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心得体会如下: 一、端正工作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我作为医院办公室、工会工作人员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各项工作,去认真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各项的工作,不能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干工作。这样既是对科室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单位各项工作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要时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办公室工作如果出现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形象也不利。工作中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二、工作要统筹合理化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计划,要结合科室定制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只有这样在干工作的时候才不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同时,通过“日常业务工作手册”去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下一步应该如何干。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得到提高,各项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医院印制的日常工作手册做到日清月结,我要做到有条不紊。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员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合理计划、逐一推进 工作中要长计划、短安排,立即做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有其方法所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平时,既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会干,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善于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干返工活、做重复工作。再就是,在平时我要注重学习、善于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能力恐慌而害怕工作。注重积累,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分工不分家,主动补台。还要注重调查研究,用脑子干活做事,不仅苦干实干,还要巧干会干。要领会上级的精神、吃透书本的理论、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把握大局,多谋善断、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知行合一,日积月累,就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专业能力,就能成为工作的行家。 四、敢于担当、落实到位 自觉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机率,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结合“一次办好”工作要求,全员要“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将本职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处在什么岗位就要履行什么职责,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责任。首先要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能职责,对自己职能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要主动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不要事事等领导来安排,多请示,多报告,提出问题,给出意见建议,互相尊重、换位思考,积极配合,养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实干精神,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适时反馈、阶段性反馈,特别是执行中遇到困难、发现问题时更需要及时反馈,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工作中的急事要缓办,如果急事急办可能会忙中出错,急上加急就会错漏百出,难以弥补。遇到急事,应当冷静思考、从容应对,不急于表态,不随便答复,考虑周全后再去妥善办理;对缓事要有计划,抽空及时做,不要拖延,要事先安排,以免临时抱佛脚,忙乱而又得不到好结果。 通过集体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为进一步改进医务人员工作方法和提升医疗服务质

社会工作个案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个案理论模式(2013-03-12 10:12:51)转载▼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背景 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治疗技巧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 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1)现实情况反映 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 (2)心理动力反映 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3)人格发展反映 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其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宣泄2、分析3、修正。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求助者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求助者现有的人际关系。 (二)间接治疗技巧 其核心是希望通过改善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父母、朋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雇主等。 诊断 心里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动态诊断、原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 是指对求助者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分作横向的动态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动力联系。 原由诊断 也称病因诊断。是指对求助者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纵向的分析,以便把握求助这问题产生的内在发展逻辑。

学习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四篇.docx

学习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篇1 近日,认真研读了《用心去工作》一书,感受很深,思考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用心去工作》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为何要用心去工作和如何用心去工作,通过多个真实的社会写照、成功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让我们知道只要修好一颗心,用心去工作,任何人在任何岗位都是可以成功的。 再读《用心去工作》这本书使我收益很多,它重燃了我的工作激情,培养了我主动、积极的工作意识,提升了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不会觉得那么累了。它使我明白用心去工作,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就是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将来、自己的成功而奋斗。用心去工作,首先要修好一颗心,一颗细心、信心、雄心、恒心、热心、专心、善心、爱心、精心。做任何工作,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把它做好。用心不单单是两个字的简单排列,其含义实则是一个爱字,对工作不热爱,就谈不上用心了。用心去工作在于情感的融入,勤思考、多创意、敢超越,在工作标准上追求完美而不是完成,在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不足、找出原因、拿出办法,具有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心去工作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一颗事业之心、进取之心、责任之心、专注之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公正之心、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和谐之心,才能把精力用在事业上,多谋工作、少想自己,多讲、付出、少虑得失;才能把平生所学用在工作上,全心投入,聚精会神,竭尽所能。 转瞬间,我参加地税工作已经有5年,自始至终,我都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地税工作者而感到自豪。在地税这个大家庭中,我学到了应该怎样去对待生活和工作,懂得了要用一颗感恩之心去报答组织、报答社会。作为年青人,为工作付出努力是理所应当的,在工作中会出现一些过错也是难免的,关键是看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用心去工作。小错误不重视,积少成多,我们的工作就容易陷入被动。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去打破固有思维,主动查找和发现隐性存在的问题,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 *月*日,我院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在三楼会议室集体学习“机关工作十八法”,很受启发,不仅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好的方法,也为我以后工作该怎么干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心得体会如下: 一、端正工作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我作为医院办公室、工会工作人员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各项工作,去认真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各项的工作,不能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干工作。这样既是对科室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单位各项工作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要时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办公室工作如果出现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形象也不利。工作中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二、工作要统筹合理化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计划,要结合科室定制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只有这样在干工作的时候才不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同时,通过“日常业务工作手册”去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下一步应该如何干。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得到提高,各项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医院印制的日常工作手册做到日清月结,我要做到有条不紊。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员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合理计划、逐一推进 工作中要长计划、短安排,立即做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有其方法所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平时,既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会干,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善于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干返工活、做重复工作。再就是,在平时我要注重学习、善于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能力恐慌而害怕工作。注重积累,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分工不分家,主动补台。还要注重调查研究,用脑子干活做事,不仅苦干实干,还要巧干会干。要领会上级的精神、吃透书本的理论、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身在事之中、心在

学《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六篇

学《机关工作十八法》心得体会六篇 【篇一】 上周一例会,在xx同志的带领下,学习了《干部工作十八法》,很受启发,不仅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好的方法,也为我以后工作该怎么干指明了方向。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态度要端正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无论在所处股室,做那种工作,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去认真完成股室的工作,不能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干工作。这样既是对股室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单位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要时刻养成严谨对待工作的好习惯,决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只有对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内涵和意义。久而久之,我们才能提高,才能找到工作的乐趣。 二、工作要统筹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计划,干工作也一样。平时,我们要结合部机关和股室的工作计划,定制属于自己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才不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同时,我们通过“周思考月总结”去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下一步应该如何干。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得到提高,逐步实现目标。 三、方法要得当 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有其方法所在,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平时,我们既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会干,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善于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干返工活、做重复工作。再

者就是,在平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善于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能力恐慌而害怕工作。 四、个人定位要准确 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其职责,有的工作需单兵作战,但有的工作需不同岗位协同作战才能完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自己工作职责与团体工作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在团体中的定位,既不能夸大个人作用,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只有清楚个人的工作职责和团体合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推动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 【篇二】 机关工作十八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辩证法理论精炼的概括了机关中的工作技巧、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内容。是我们更好地适应机关和开展工作的“方法论”。上次支部学习后,我又认真的学习了机关工作十八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将我的一些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一盘棋”思想 机关工作十八法中提到: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我们作为公职人员、作为党员,一方面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另一方面要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机关,要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怕吃苦,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在处理每一件事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进入角色。 机关很多工作不是哪个科室或者哪个人能单独完成好的,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因此,每个同志都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编办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涉及到全

社工常用理论大全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

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

社工常用18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