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第一讲

引言:为什么要学习民族社会学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社会在种族、族群方面是一个多元化、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上的人群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世界上种族、族群的多样性(图略)

中国各族群的地理分布图(略)

我们的地球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宗教和肤色的人们的栖息之地。从远古时代起,当不同部落或民族相遇之后,频繁战争和冲突就接踵而至,大大多于和平方式下的磨合、适应以及对差异的包容。不同的民族、部落、宗教和种族如何和睦地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条街道,这是一个既古老又非常现代的问题。

——菲利克斯·格罗斯(2003:17)一.研究民族、族群问题的重要性

(一)种族与族群问题是当今最敏感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

1、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冲突

2、1995年的辛普森案件:白人和黑人的对立

(二)中国是一个多族群大国,我国的族群关系研究非常重要,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密切相关。

1、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

2、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群殴事件

(三)如何看待这个多民族的世界

墨卡托(1959年)(图略)

将地球上2/3的表面面积给了北半球。北美洲几乎是非洲的2倍,(实际是1900:3000);欧洲=南美洲(实际是2个欧洲=南美洲)

现在西方国家常用的世界地图(图略)

现在我国常用的世界地图(图略)

不管绘制者的动机如何,这些都传递了非常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了绘制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及其在实际的位置,不可避免的有着狭隘的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什么是民族社会学

(一)民族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

(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民族关系的社会目标

2、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3、民族分层(民族的结构性差异)

4、民族关系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三.社会学族群研究的特点

“族群社会学”的主要特点:

(1)强调现实而非历史;

(2)强调研究侧重的是族群集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个族群集团自身;

(3)注意结合个人与集团两个层次;

(4)比较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

(5)在尽可能综合和忠实地描述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力图解释种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影响、制约族群关系的各类因素;

(6)注意吸收、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如大量引进社会统计学和计算机的应用,包括各种分析方法,努力在研究中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7)注重实证研究(类似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

(8)结合政策研究(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

(9)结合区域发展研究;

(10)关注一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总发展趋势。

四.中国社会学对于民族、族群问题的研究

(一)族群社会学关于族群、族群关系的理论,主要参考三个理论来源:

1.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处理族群关系的理论和方法(5000年文明古国,2000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前苏联马列主义体系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

3.欧美各国关于族群和族群关系的理论。

(二)代表性学者

五.族群研究的目的与发展前景

1. 深入地理解当今世界各国出现的种族、族群矛盾;

2. 深入地理解各国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运动的理论根源与社会根源;

3. 深入地理解以种族、族群为背景的体现与世界上国家之间与本国内族群之间的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4. 探讨如何通过跨文化对话,寻求各文明之间和谐共处的理论,探讨各文明共同的基础价值观念,探讨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缔造一个文化多元、互容互补、繁荣和谐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前景:平等、发展(图略)

1963年8月28日,马丁? 路德? 金博士在百万人游行到华盛顿时,对公众发表“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

人们期盼的是一个种族/族群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但是巴勒斯坦、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却提醒我们:这样的世界还远没有到来。(图略)

六.基本概念辨析

(一)民族(nation)

1、中文“民族” 的应用

(1)对国内群体的应用:

第一类的应用对象为55个“少数民族”;第二类的应用对象为中国各族群的整体(“中华民族”)。

(2)对国外群体的应用:

第一类是以历史上外国一些群体的传统译名(“日耳曼民族”、“阿拉伯民族”);第二类是“民族—国家”的主体族群的传统译名(“法兰西民族”)。

(3)被人们习惯地冠之以“人”或“族”的群体:“摩尔人”、科西嘉人”;“库尔德族”、“穆斯林族”。

2、在中文里这两类词汇中的“民族”是否是同一个概念?是否具有同样的内涵?

涉及到了三类群体:

(1)具有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等特征的群体,通常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实体中,如:中华民族;

(2)具有共同文化或血缘特征或者说具有共同的祖先记忆的群体,如:汉民族、摩尔人;(3)某“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如:法兰西民族。

3、中文“民族”一词是如何出现并被我国学者和民众所接受和使用?

1903年梁启超把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来以后,民族一词便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其含义常与种族或国家概念相混淆。

黄遵宪最早对中国各族群冠之以“汉族”、“藏族”、“蒙古族”这样称谓并与境外民族并列的。

孙中山先生早期把“中国人”称为“一个民族”,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提法,把中国各族群均称之为“族”,合在一起统称为“民族”。

4、民族的概念

英国学者吉登斯:“Nation” 是“指居于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Nation” 和“Nationalism”(民族主义)“均是现代国家的特有属性”。“民族主义”一词在西方国家读者中往往与建立独立政治实体联系在一起,如我们谈到在一些地区存在少数族群的“地方民族主义”时,就会被西方读者和媒体理解为当地存在着带有政治分裂倾向的独立运动。

民族-国家(Nation-state)

国家指的是不同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在一块既定领土上垄断性地实施强迫和压制的公共机构,民族指的是凭靠文化和政治契约而统一在一起的一个政治共同体,成员们分享其历史文化和领土。

“民族”的成员们分享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与国家公民们之间存在的纯粹法律和科层制组织的联系纽带是完全不同的。

5、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族群(ethnic group)

1、族群的概念:族群是指享有共同文化传统并同时具有某种区别于其他群体意识的群体。

2、族群中心主义:族群成员倾向于用自己族群的标准和价值去评价其他的群体。

3、“族群” 与“民族” 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演变的。

(三)种族(race)

1、种族:从人类的体征特征上进行的分类

2、人类的种族群体: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和黑色人种。

3、种族分类的社会意义

只要人们相信某些身体特征差别是有意义的,那么人们就会据此信念采取行动,从而影响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四)种族主义(racism)

1、种族主义的思想构建

(1)人类被自然地分为不同的身体类型;

(2)他们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与他们的文化、人格和智力有着本质的联系;

(3)以遗传为基础,有些群体天生就比其他群体优越。

2、种族主义的功能

用以证明不同人种差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民族”与“族群”

五.关于“族群”概念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Ethnicity”出现于50年代,与美国族群关系研究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60年代“族群”(Ethnic groups)这个词汇也随着港台学者的著作被介绍进来而逐渐出现在我国的研究文献中。

在我国传统思想范畴中,“中国”或“中原”这两个词汇的内涵在应用中与史密斯的“民族”(Nation)比较接近:

(1)历史形成的领土(“神州”),

(2)共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记忆(三皇五帝),

(3)共同的文化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教化”)

(4)所有成员所具有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共同的经济生活(“士农工商”结构)。

用语调整的建议:

?把“中华民族”译成英文的“Chinese nation”;把“民族”对应于“Nation”;

?把侧重文化和血缘意义的各“族群”与英文中的“Ethnic groups”对应起来;

?把中国的“少数民族”改称为“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

?把56个原来称为“民族”的群体称为“族”(如汉族不再称“汉民族”);

?因此,中国也可以称作是一个“民族国家”(a nation-state),而且是一个“多族群的民

族国家”(a multi-ethnic nation-state)。

?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

(Nationalism)色彩的,所以凡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运动,都可称为“民族主义运动”。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可以考虑把各少数族群的“民族意识”改称“族群意识” ,也不再

把我国各族群之间的矛盾称之为“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或“民族冲突”,而称为“族群问题”、“族群关系”、“族群矛盾”或“族群冲突”。

?“民族主义”的使用仅限于“中华民族”、“中国人” 的“民族主义”。

第二讲族群意识

族群意识如何产生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自然地形成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正如费孝通教授在描述中国乡土社会人际关系时所讲的“差序格局”。

家庭、家族、地方小社区、族群、民族等,都可以被视为不同层次的群体或群组。“族群”是这些群组层次中间的一个层次。

人们对于自身所属“族群”的认同和对于其他族群的认异,就是族群意识的核心内容。

一、“族群”是人类社会群体层次划分之一种

1、族群意识是后天形成的

(1)族群的边界是一个社会的产物;

(2)族群意识是形成族群的最本质的因素。

波普诺以犹太人为例子来说明区分开犹太族群与其他族群的差别既不是种族,也不是宗教和文化,“使犹太人成为一个族群的纽带是他们共同的犹太民族意识。他们记住他们的先辈是一个遭受全世界强敌歧视、迫害和追赶达2000多年的群体。

2、群体种类的多元性

(1)社会中“群组”的具体划分可以有多种方法;

(2)几乎任何“群组”都可以依照某些“认同”和“排他”的标准而在一定的成员范围内组成一个群体,并且培养和发展这个群体的特殊意识。

3、群体意识的多层次性

“群体意识”的认同自身还具有多层次性,在不同的层次上也存在不同的认同意识。

这样就形成了多层次的群体认同系统。这个“多叉连续分层系统”的理论假设可以在我们身边找到许多实际例子。

4、群体与族群的称谓

族群或民族称谓,有一个从“他称”转变为“自称”的过程,从“民间”称谓到“官方”正式名称的演变过程。

我国56个族群当中,有一些族群的名称是在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才随着这些群体成为“独立的民族”而出现的。族群名称除了习惯的用法(自称或他称)之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具有了政治含义。

在其他国家,族群的“称谓”随着社会发展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美国的黑人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作“Negro”,在60年代后黑人喜欢自称为“Black”,到了80年代初有些黑人开始自称为“Afro-American”(非洲裔美国人)。

5、族群意识的特点

梁启超先生曾说:“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

一个群体的“族群意识”一旦产生,即会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明确和强化本族群的边界,并且努力推动以本族群为单位的集体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行为。在一个多民族社会里,

在族群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族群”会逐步成为具有特定经济或政治利益的群体单元,并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某种内部的“自身动力”,族群的成员和领袖们可能会通过动员族群的集体行为来为自己争取这些利益。

6、族群身份的改变

一般来讲,在一个多族群社会特别是一个族群混居的社区里,婴儿出生之时,父母和周围的人们就会“决定” 他(她)的族群身份。

中国的规定:新生儿登记户口时,父母必须为孩子申报“民族成分”,而且必须与父亲或母亲的“民族成分”相同。父母分属不同族群而在出生时填报其中一个族群作为自己成分的青年,到了18岁之后,作为成年人就有权力把自己的“民族成分”更改为父母另外一方的族群。

7、民族和族群是核心的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的分类:

族群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

在现代社会的政治格局中,“民族”与“族群” 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认同层面。

前者偏重于“与国家相联系的政治认同”(民族-国家),后者偏重于“种族上的亲族认同”(民族-文化)。

二、族群意识的产生

1、客观条件的需要

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只有当它与其他群体相互接触并在接触过程中鲜明地感觉到彼此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和利益冲突时,才会去强化“本群体”的意识,族群意识即是在需要明确区分开“本群体”与“他群体”这样的客观要求下而产生的。

2、外在因素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外在的因素有时也会促进族群意识的强化或淡化:

历史上元朝把臣民分为4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

满清入关以后,清朝统治集团极力强调满人是汉人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原王统”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努力淡化满族与汉族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努力促进汉族对于满族的文化认同。

西方有些国家(特别是移民国家)在公民自由的名义下允许不同族群的成员作为个人保持相当大的文化个性,从而避免这些人组成在文化和社会结构上与其他人明显不同的团体,这个思路是强调个人权利而淡化族群意识的作法。

思考: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外来少数族群人员的管理办法

当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族群的一些成员来到沿海大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把他们作为个人予以平等待遇并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其效果可能比把他们作为族群集团来集体对待的作法更好,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容易解决。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待这些少数族群迁移人员的政策和态度,对他们族群意识的强化或弱化是有一定影响的。

3、对待其他族群的态度

具有比较强烈族群意识的族群,在如何对待其他民族方面往往有鲜明的态度。

希特勒曾努力强化日耳曼民族的民族意识,手段之一是歧视和迫害犹太人。美国政府与民众曾经一度强烈“排华”(如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排斥墨西哥移民的情绪近年来也在升温。

在种族偏见和歧视的背后,有几种动机在起作用:

(1)种族、文化优越感;

(2)希望保持本族群对资源的垄断。

4、族群之间的差别与族群意识

(1)体质差异;

(2)文化差异;

(3)经济差异;

(4)居住地差异

三、族群识别

1.族群的识别与界定

当族群之间的文化、经济特别是政治交往日益密切之后,在客观上人们对于彼此的称谓需要统一。

族群的边界

不论是自然发展的过程,还是通过一个立法程序,当一个族群的名称得到明确和认定时,这个族群的成员与其他族群之间的“边界”以及相互区分的办法(特征)也会在社会上形成了共识。霍洛维茨指出,在族群边界的形成和改变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是在与其他成员相遇时对于彼此之间相似性和差别程度的观念,

另一个是族群在思考自己的边界时对于所在政治单元(Political unit)的人口规模和重要性的考虑。

2、“族群”边界的变化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族群边界”,主要指的是在人口中一个族群的成员与其他族群成员之间的分界,而不是地理边界。各族群之间的边界也并不是僵死和固定不变的。

变化的案例:在印度,“社会地位的变化与所属族群身份的变化经常同时发生。一个种姓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发现他们比本种姓的其余部分更加富裕繁荣,他们就会出于进一步争取集体利益而努力去切断与本种姓其余部分的联系,从而使一个群体变成两个群体。一些新的单元则经常通过抛弃低等级群体的属性特征而寻求迈向高等级群体的社会流动”。

族群之间的同化过程(assimilation)

如一个族群完全被另一个族群内所同化,自然也会造成族群边界的改变。而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域迁移,更有可能造成族群及其边界的重组。例如来自拉丁美洲十几个国家的移民迁移到美国后,因为都讲西班牙语而逐渐形成了美国社会中的一个新的族群,被称做“Hispanic”或者“Latinos”,在政治选举、学校教育、文化社团等领域,他们通常作为一个族群而行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新族群”的增生

在一些移民国家或地区,由于大规模的族际通婚而诞生了一个新的族群,但是由于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一个“母族”而“失去”其认同的参照系。例如在一些西印度群岛的社会中,白人和黑人因混血而产生了“棕色群体”,出现了对于这个“新族群”的认同。

“新族群”的增生

在前南斯拉夫联邦中的波黑共和国,人们也承认出现了一个“穆斯林族”,认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宗教。

这样的族群演变过程可以用公式“A+B = A+B+C”来表示。

3、我国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

(1)在一些边疆地区的民族族群情况比较复杂,了解和识别他们是增强对他们现时社会组织发展形态的认识,并使他们逐步整合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条件;

(2)1949年以后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贯彻少数族群优惠政策。

思考:民族识别工作给族群关系带来的负面作用?

真正实行各族群成员一律平等的国家,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族群身份的确认与登记,因为所有族群的成员都可以享受宪法保障的公民权利。

只有需要实行族群不平等政策的国家,才需要对各族群的成员进行正式的识别与登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个人的族群身份来实施有关政策。当然,在前苏联和解放后的中国,不平等政策的内容是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而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正式区分开华人族群,是为了对之实行歧视政策。

建国初期,政府倡导民族平等,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受旧社会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占统治地位民族的压迫,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感觉,过去积压的情绪也有了公开表达的机会。提出独立的族名,建立自己的区域自治机构,应当说是争取平等的重要手段,所以在1953年,汇总登记下来的自报民族名称大约有400多个。

各地群体申报“族名”的来历:

“在这个民族名单上有许多是某些民族居住区的地名,有许多是某些民族内部分支的名称,有许多是同一民族的自称和他称,还有许多是不同的汉语译名”(费孝通,1988:158)。

四、族群群体与实际利益

在社会的人口中有了族群的划分之后,在族群整体这个宏观层次上和具体成员这个微观层次上都会存在因“族群身份”对他们(他或她)的利益而产生的正面(积极)影响或负面(消极)影响这一问题。

1、“族群分层”

社会学家在把“社会分层的概念运用到族群关系时提出了“族群分层”的概念。一些族群由于种种原因而占据了社会中的优势地位,而另一些族群则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存在着以立法形式规定的族群歧视,如美国和南非长期实行的种族歧视政策,马来西亚法律所规定的在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不平等。

在这种以族群划界的利益分配的斗争中,各个族群都把增强族群意识作为加强自身凝聚力和团结其成员的手段,族群的象征性意义也在这种斗争中最鲜明地表现出来。

有的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当前世界上种族和族群之间冲突的重点正在十分清楚地实行转移,从强调各自文化、语言、宗教等等方面转向强调族群成员的各种实际利益。

族群优待政策,在具体实践当中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政策。

在一些国家(如以前的南非)是占优势的种族(白人)保持自身优势的手段;

在另一些国家(如中国)则是占优势的族群(汉族)通过对其他少数族群的优待而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族群差别的手段。

两者的目的与后果截然不同,但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实质上都是族群间的不平等。

2、族群领袖

在群体之间为争取各种利益而相互抗争时,每个族群都会涌现出一些领袖人物,他们力争使自己被本族群和社会其他部分接受为本族群利益的代表者。族群领袖的利益与其所属族群的利益存在相同的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五、“族群”的象征性意义

不同的族群名称(如××族)一旦确立之后,除了反映族群之间的实质性差别外,也会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和符号象征意义。在实际过程中,群体间实质性差别的消亡很可能早于群体名称象征意义的消亡,特别是对群体的划分予以制度化之后。

“族群”的象征性意义

我国户籍制度中关于“民族成分”的正式登记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人们他们具有的“民族成分”和族群差别,而与“民族成分”相关的各种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则会在客观上强化人们的族群意识,并必然会引导人们把“民族”作为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手段。

许多人在多年登记为汉族之后又要求改为少数族群,在这种情况下,在他们头脑中的“族群身份”实际上已经不再具有实质上的与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等密切联系的“族群”含义,而只具有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时可以得到实际利益的一纸证明。这种“象征性意义”,是靠外力(政府的“民族成分”登记制度和优惠政策)来支撑和维系的,一旦这种外力不复存在,这种“象征性意义”也就会很快退色消失。

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凭靠本族内部力量而维系和发展的对于族群的“象征性意义”。在族群意识和凝聚力增强的过程中,一些本族的古代传说(如黄帝对于汉族)、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与本族群有关的山水城市(如长白山对于朝鲜族)、本族独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歌曲舞蹈,等等,都可能被固定下来,并被不断加工或者神化,最终被人们视做本族群的象征。

族群意识的产生与演变十分复杂,影响族群意识变化的因素也很多。对于族群意识的发展方向,民众与政府都在有意识地进行某种引导,族群象征的创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强化或弱化,都反映了一个国家族群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也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

在一定的政治条件和政治气候下,族群意识会演变为“民族意识”,从强调文化层面的群体意识转变为强调建立新的政治实体的群体意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或运动可以有3种目标:

(1)以殖民地内某个族群或几个联合起来的族群为基础,创建一个独立的“民族”(政治实体即国家),20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运动与建国即是一例;

(2)以一个主权国家(或几个主权国家)内的某个族群为基础,从原来的国家中分裂出去而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即是一例;

(3)已经成立主权国家的民众,为了捍卫本国的利益而与外国势力抗争,中国的“五四运动”则是当时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运动。

六、族群意识的变化

族群意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一个社会动荡或迅速发展的国家里,这种变化更有可能发生,同时变化的程度可能也会更大,变化的内涵也会更复杂。

1、意识形态的转变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我们这里讲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政府里在种族、族群关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和政策。

三种主要的意识形态:第一种是主张一切种族、族群平等,各个族群的成员完全平等地竞争;第二种主张“族群平等”,但是在政策制定和社会运做中采取对弱势族群进行扶持和优惠的立场;

第三种采取种族、族群隔离和歧视的立场和政策。

第一种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型”的族群平等的社会。

如果双方不具备相同或相似的竞争实力,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入竞争,关于“族群平等”的政策也就只是一句空话,是“名”与“实”不相符的政策与政治主张,也不会被劣势族群所接受。

而真正达到了“事实上平等”而非仅仅是政策和法律上的族群平等的社会,已经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也就没有必要向其他两类转变了。

如果出现从第二种情况向第三种情况的转变,会在族群矛盾明朗和激化的进程中加深族群双方的族群意识。在族群不平等的社会,优势族群和劣势族群的族群意识都会加强,前者将意识到本族身份的“含金量”和既得利益,后者将意识到本族身份所造成的“先天劣势”和不利处境。从第三种情况向第二种情况的转变,原有形式下的族群矛盾会化解,并在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框架之下形成具有新形式的族群关系。

在这些政策刚刚开始实施时,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一阶段,优势族群成员有感于以前劣势族群的不利处境而对之深感同情,理解并且支持这些政策,而劣势族群的成员则对这些政策深为感激。在这些以“劣势族群”为对象的优惠政策实行了一个较长时期之后,也可能会出现一种政策设计者始料不及的局面,即被优惠的族群的第二代、第三代逐渐把这些“优惠政策”看作是自己族群当然的“既得利益”,因而感激之情渐渐淡化,同时在这些“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之外的族群的第二代、第三代则逐渐开始对自己居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而感到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受到歧视成为实质上的“劣势族群”。社会上的族群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当然,二代至三代的时间尚不足以完全改变“优势族群”和“劣势族群”双方原来的结构性差异,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在一些局部地区这些差距可能基本消除。如果社会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缩小族群差距,这样就为取消优惠政策逐步创造条件,当这些优惠政策可以取消而且不会引起社会震动之时,社会就在这一意识形态指导下进入族群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换言之,也就是实现族群之间的完全平等。

从第三种情况向第一种情况的转变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那种歧视政策下,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距会始终保持,这就是政策制定者的目的。

从第二种情况向第一种情况的转变,是比较理想的发展途径,其实制定第二种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从“法律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到了这个时候,也就真的可以实行第一种政策。

2、政治体制、行政体系的转变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在不同意识形态主导下,政治体制和行政系统也会发生转变。

例如在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之前与之后,少数族群干部、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族群意识是有所不同的。

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也会影响各族群在政府中的参与程度。在中央集权和官员任命实行计划体制时,社会与经济活动的许多管理职能是由政府机关来实施的,这就保证了相当庞大的行政官员与管理人员的队伍,同时少数族群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执行并得到确保的。

如果少数族群的成员长期以来主要凭靠自己的“少数族群”身份在就业方面得到优惠待遇,那么在新的政府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中,这一待遇就很难维持。而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族群意识,使他们对自己族群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重新进行思考。

3、经济结构的转变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如一个传统的游牧或狩猎族群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这一在经济活动方式上的转变也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游牧、游猎变为定居。

成为了农民的蒙古族,他在意识上就可能与以上的传统之间产生某种文化上的“断裂”,他的文化认同也就渐渐远离了“母体”的传统。

4、文化生活结构与内容的变化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人们在经济活动的方式与内容上的变化,会影响与之相关联的生活习俗与使用器物这些层面上的“文化变迁”。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发生在更为狭义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各族群成员之间交流的扩大与深入,相互学习语言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甚至在族群长期混杂居住的地区,一些族群的许多成员甚至慢慢忘掉了本族的语言(如中国的满族)。在语言使用上的这一变化自然会对族群意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淡化他们的族群意识。

与语言的学习相关的是教育制度和内容,教学语言的选择与改变,无疑会通过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影响到学生的族群意识。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吸收少数族群学生为主、并以族群分班的民族学校,对于唤醒与强化族群意识具有明显的效果。

宗教信仰是群体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有些族群一方面在语言方面接受了所在地区大族群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其与大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相关的生活习俗来保持族群意识、维持族群边界、加强本族的凝聚力(如中国的回族、各国的犹太人)。

5、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族群意识的影响

作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前往其他族群的居住区和大都市从事季节性做工或临时性工作的人员与家属,其自身的族群意识在这样一种新的族群环境下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具有很丰富、矛盾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族群意识的“强化”或“弱化”。

总之,人们的族群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周围的环境在变,他自身的观念也在变。我们必须从动态发展和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研究族群意识的演变和诱发促成这些演变的各种因素。

第三讲理解我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

引言

中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原因在于:

1.因为这些族群所居住的地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生态系统;

2.各族群之间并非各自孤立发展而是在相互之间密切交往、彼此交融的演变中形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血缘等方面的交融;

3.各族群围绕着一个核心族群形成了具有强大向心凝聚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实体,就象一个有许多成员的大家庭。

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主要内容

(1)地理单元;

(2)族群溯源;

(3)考古发现;

(4)核心族群;

(5)族群融合。

2.演变分期

中华民族各族群统一成为一个政治实体的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原农业区和北方草原游牧区分别形成了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个时期是这两大区域统一体的汇合。

3.中华民族关系的总体特点

“(这一形成过程)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4.中华民族关系的六个特点:

(1)有一个凝聚的核心——汉人,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

(2)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

(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

(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

(5)各民族之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的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最后“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

二.关于中国民族史的其他研究

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先后出版了三部有影响的关于中国民族史的著作:

1934年文化学社出版了王桐龄的

《中国民族史》,

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了吕思勉的

《中国民族史》,

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惠祥的

《中国民族史》,

1.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特别注重于分析中华各族群在历史上的相互融合

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是认为中国各族群经过了几千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实际上都已经成为血缘混合的群体。“实则中国民族本为混合体,无纯粹之汉族,亦无纯粹之满人。

林惠祥:“今日之汉族所含成分尽有匈奴、肃慎、东胡、突厥等,…… 今日之汉族实为各族所共同构成,不能自诩为古华夏系之纯种,而排斥其他各系。其他各族亦皆有别系之成分,然大抵不如华夏系所含之复杂”。

2.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原因

王桐龄提出3个原因:

(1)汉族“善于蜕变”,

(2)汉族“尚中庸”,

(3)汉族“无种族界限”,对外族“无歧视之见”。

3.中国各族群相互容易融合的原因

王桐龄:(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族群与汉族较易融合具有两方面的原因:

(1)“血统接近,…… 故同化较易”,

(2)地理特点,“诸族起源地,除去北狄、西戎以外,皆在河流近旁。…… 地势偏南,气候

较为温暖,雨量较为丰盈,交通较为便利,故容易进化成为农业国。秦汉以后,此一方之人民,遂同汉族混合,不再分立矣”(王桐龄,1934:20-21)。

4.族群之间的融合方式(6大类)

(1)杂居,

(2)通婚,

(3)收养,

(4)改变姓氏(形式上相互认同),

(5)接受他族语言文化,

(6)改变服色(服装、风俗)。

三、现行的民族团结与协作政策

1.选派汉族干部到少数族群地区去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少数族群干部

2.中央在财政上、物资上支持少数族群地区的行政开支和建设事业

3.进行社会改革,推行与汉族地区基本相同的行政、经济、教育体制和政策

四、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

(一)民族自决权问题

列宁:“民族自决权”是指“除了从政治自决,即从分离和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个意义上来解释之外,我们决不能作别的解释”。

应“颁布全国性的法律”以“保护国内任何地方的任何少数民族的权利”。

共产党人是否应当支持某一个族群实行国家分离,则必须考虑“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的利益”,要警惕资产阶级用“祖国”的口号来分裂、离间各民族的无产阶级。

“凡是国内居民生活习惯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区域,都应当享有广泛的自主和自治”。

(二)区域自治或者国家联盟

1917年,列宁指出“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

1920年,列宁进一步指出“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 联邦制已经在实践上显示出它是适当的。……既然承认联邦制是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那就必须力求达到愈来愈紧密的联邦制同盟”。

(三)民族语言问题

斯大林:

(1)在存在着民族压迫的历史时期,“(事实上是)一些语言的被同化和另一些语言的胜利”;(2)“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以后的时代,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受约束地互相丰富起来”;

(3)最终,出现了吸收了各民族语言和各区域语言的精华的新语言”。

(四)民族关系发展前景和民族融合问题

列宁:“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要消灭人类分为许多小国家的现象和各民族间的任何隔离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互相亲近,而且要使各民族融为一体”。

“民族融合”(Integration)与“民族同化”(Assimilation)的区别:

“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成员集体(或个体)完全自愿地或被迫地接受了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

“融合”则一般指两个或多个民族、族群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并不以其中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模式为“模本”或“范本”。

(五)“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平等”

列宁的观点,认为惟有对大民族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才能帮助少数民族从“形式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为帮助实现这一过渡,政府应当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大民族“不平等”(实行“歧视”),对少数民族给予各种优惠。

总结前苏联关于民族问题的指导理论:

一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解放被压迫民族,实行民族平等;

二是实行民族自决或区域自治;

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各民族之间从形式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

五、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最早设置的民族自治地区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宁夏豫旺、海原两县建立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1947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共成立了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多民族统一的人民共和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生效。经过上报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

(3)民族自治地方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权利。可以决定本地区的教育规划、学校设置与学制、教学用语、招生办法等。

(4)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培养干部的权利,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少数民族中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并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拥有发展本地区经济、开展贸易活动、管理财政的权利,并且在对外贸易的一些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政策,在财政上得到中央财政的定期补助,在税收上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

六. 美国族群关系发展理论

(一)三阶段理论:戈登1964年出版《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

第一阶段:“盎格鲁-萨克森化”,它的文化导向明确以强化盎格鲁-萨克森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心;“A + B + C + …… = A”

第二阶段:“熔炉”,主张族群之间彻底相互融合;“A + B + C + …… = E”

第三阶段:“文化多元主义”,主张承认并容忍“亚文化群体”的存在。“A + B + C + …… = Ea + Eb + Ec + ……”。

(二)“内部殖民主义”理论

1、以族群为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种族主义最重要的形式是“制度性种族主义”,在制度的形式上标榜族群平等,但是由于一些少数族群在历史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在竞争中其结果仍然处于劣势。“制度性种族主义是一种称为国内殖民主义的经济剥削形式的结果。”

2.以族群-地区的复合体为研究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1)“扩散模式”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两个地区之间基本没有联系,在经济活动上各自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传统市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有很大差距,各自的社会结构和分层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阶段:

联系逐渐增加,核心地区的行政机构、经济商业机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形式、消费方式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原有的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边缘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阶段:

边远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各个地区的财富均匀分布,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已经消失,残存的文化差异也随着失去了其社会意义,建立起全国性的政党,各族群、各地区都平等地有代表参与,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完成了整合。“内部殖民主义”模式

是指中央政权采取一种与殖民主义相似的统治形式。由国内发达族群控制的中央政府,可以把

这些少数族群居住的地区也当作“殖民地”对待,“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立法、司法、行政、经济等机构)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核心地区”对“边远地区”在政治上进行控制,在经济上进行掠夺。

思考1:关于赫克托“扩散模式”在中国适用性的讨论

“扩散模式”适合建国后西藏地区的发展状况?我们下面从“扩散模式”这三个阶段来分析中央与西藏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

(1)西藏在1952年以前相当于“扩散模式”的第一阶段(相对隔离)。

(2)1959年平叛之后至90年代,与“扩散模式”的第二阶段(制度扩散)相似。

(3)1994年西藏城镇居民年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93元,排在广东(5181元)之后,江苏(3080元)之前(国家统计局,1995:267)。

(4)1999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386元,农村居民1309元,同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5844元,农村居民收入2210元。

就财富和收入来看,目前西藏可以说大致接近于赫克托描述的“扩散模式”的最后阶段:边远地区人民的收入在逐渐接近核心地区人民的收入。

但是西藏工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而且严重亏损,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凭靠中央财政补贴而达到的,而不是靠本地经济的切实发展。西藏各项建设事业所需物资和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内地调拨的物资和商品。

在“扩散模式”的最后阶段,“文化差异应该失去其社会意义,……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在文化方面渐趋一致,因为作为独立族群意识所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基础已经消失了”。但在西藏,文化、宗教差异在汉族与藏族之间仍然存在。

西藏经济在财政上对中央的高度依赖性。经过了30多年,西藏的行政事务、经济活动、社会运转等等已完全依赖于中央的财政补贴。西藏的经济目前与其说是“依赖型发展”,更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型经济”,因为在西藏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只是因为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实现了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如何修订“扩散模式”?

西藏因此很难被称作是“扩散模式”的成功例子。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扩散模式”在现实社会中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其原因是什麽?根据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一模式还需要作出哪些修订?

“扩散模式”所含的内容应当不仅仅是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扩散,同时也是经济生产活动和科技生产力水准的扩散,是边区的工业化,在这一过程中边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核心地区趋同并融为一体。

所以我们不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目前西藏自治区是否已真正融合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部分?

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制度与内地基本相同,西藏与内地各省和中央政府之间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往来,这是事实。但是:

(1)西藏引入内地体制时,是把相同的体制实施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土壤;

(2)相同的体制,在西藏并没有组织起与内地相同的生产(规模、效益);

(3)西藏与内地的经济往来(资金、物资)基本上是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流动;

(4)西藏真正的群众性生产活动(农牧业、近年来恢复的手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传统的生产力水平和组织方式(与内地差别很大)在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说西藏经济已经真正成为全国经济实体和运行机制(生产、流通、消费)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因为西藏在全国性各项经济活动中尚没能发挥与中国其它地区相同(或相近)的功能,西藏与其它地区经济融合的过程尚未完成。

内地的社会、经济制度“扩散”到了西藏,中央动用了大量物力、财力来推动西藏的经济现代化,但30多年的努力结果没有形成一个“扩散—工业化”模式,称之为“扩散—供给”模式似乎更为恰当。所以我们认为,赫克托提出的“扩散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修订。

思考2:有人认为现代化过程中“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关系演变可以用“扩散模式—内

部殖民主义模式”来进行解释,你认为这可以解释西藏的发展过程吗?可以解释我国东、中、西部的关系吗?

思考3:如果将“文化多元主义” 理论运用于我国的族群关系,应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戈登的理论,“文化多元主义”有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即美国各族群的“文化多元”是在全体美国国民保持“政治一体”的大前提下才可以存在的,即美国的主流社会在容忍“多元”的同时绝对没有放松“一体”的一面。

美国的族群政策

1、除了历史上遗留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之外,绝对不允许某个族群独占一个地理区域或者以一个族群为主体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实行任何形式的“族群自治”;

2、限制成立以种族-族群为背景组织并具有排它性的政治团体或政党,但是允许成立为争取民权为目的的民间组织;

3、不允许以种族-族群为背景组织任何排它性的经济组织(公司、企业),也不允许经济组织在招收员工时有种族-族群选择或歧视;

4、允许成立以某族群传统文化艺术为旗帜、但在吸收成员中不带排他性的文化艺术团体;

5、允许成立以种族-族群为背景或以某个族群为主要成员的宗教组织或教会的支系组织。

在思考少数族群有关问题时,我们应逐步把它们更看成是“文化群体”而逐步较少突出它们作为“政治群体”的角色。

当然,政府必须对少数族群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当拥有的各项权利予以保障,而且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发展较慢的族群作为“弱势群体”给予一切必要的照顾和优惠,帮助它们尽快地赶上来并具有平等竞争的能力。

在思考少数族群有关问题时,我们应逐步把它们更看成是“文化群体”而逐步较少突出它们作为“政治群体”的角色。

当然,政府必须对少数族群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当拥有的各项权利予以保障,而且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发展较慢的族群作为“弱势群体”给予一切必要的照顾和优惠,帮助它们尽快地赶上来并具有平等竞争的能力。

第四讲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

一、戈登1964年提出的七个变量

著名美国社会学家戈登在他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这本书中,提出了衡量族群关系的7个变量,这是在社会学这个领域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的衡量族群关系的指标体系。

1、文化或行为的同化

语言是最明显的文化差异;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文化”最深层的内容是一套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的关系准则。所以“文化的同化”也蕴涵着行为准则的相互认同。

2、社会结构的同化

这个变量用来衡量两个族群的成员之间是否出现了比较亲密的私人接触,一个族群的成员是否普遍地另一个族群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中所接受。

美国城市有许多族群组成的“亚社会群体”。

3、婚姻的同化

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包括:

(1)文化同化、语言障碍以及宗教认同;

(2)族群成员间的社会交往机会;

(3)整体性的偏见与歧视;

(4)所在群体与家庭的态度。

当两个族群集团间的通婚率达到10%以上,则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族群关系是比较好的。

举例:赤峰调查

1985年内蒙古赤峰地区农牧区2100户调查,发现对当地族际通婚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1)年龄;

(2)职业;

(3)教育;

(4)移民因素。

4、身份认同的同化(族群意识的认同)

在一个多种族、多族群的社会中,身份认同实际上是分层次的。

通过对大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年龄、职业、性别、教育状况、经济收入情况等等的访谈对象的分析,看其族群意识的清晰程度、强烈程度或牢固程度,并分析其族群意识是如何产生与变化的,受到哪些内部因素(如家庭成员)或外在因素(居住社区、工作单位、国家制度政策变化等)的影响。

5、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

族群偏见的消除也被称作是在态度和心理上对于另一个族群的接受。

1921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派克和伯吉斯就提出了“社会距离”这一概念用以对“偏见”进行量化的测度与比较。

6、族群间歧视行为的消除

偏见主要是观念上的,歧视则是现实行为中对于不同族群的不平等。

偏见与歧视并不一定同时出现。

族群歧视被划分为几大类:

(1)经济歧视;

(2)就业歧视;

(3)教育歧视。

7、公共事务的同化

体现在价值观和权力分配方面冲突的消除;

族群之间在价值观和权力方面的冲突,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基本社会法则;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机构的份额分配。

戈登提出的三个假设:

(1)在主要族群和少数族群集团的接触过程中,首先发生的是文化同化或“涵化”,

(2)文化同化可能在其他类型的同化现象尚未发生的情况首先发生,而这种“独自发生的文化同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可能是没有限期的;

(3)如果结构同化与文化同化同步发生或者发生在文化同化之后,那么所有其他类型的同化现象将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

二、戈登1975年提出的理论模型

族群关系的因变量是4个子变量的组合:

(1)同化的类型,

(2)总体同化的程度,

(3)族群冲突的程度,

(4)各族群获得社会酬赏的程度。

衡量族群同化程度的自变量

(1)人的生理-社会发展变量,指的是人的生物机体自身的因素与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人的生物机体产生影响的外部社会与环境因素;

(2)衡量族群互动过程变量,指的是衡量成年人之间互动的社会心理过程的变量;

(3)社会变量,是一个社会当中的集团性结构和相关的社会现象,包括人口、生态、制度、价值、文化以及社会分层的特征。

1.人的生理-社会发展变量

作为“社会的”动物,人的生理需求(内容和标准)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建立起对自身和周围事物加以评价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这是每个个人成长过程的“社会化“的结果。

2.互动过程变量

(1)影响族群关系的诸因素中,彼此之间的“成见”;

(2)“挫折—侵犯”机制;

(3)对于自身地位的“失意感”;

(4)一个族群对于通过冲突可能实现自身预定目标的机会的计算;

(5)一个族群对于族群间冲突升级的估计。

3、社会的变量

(1)人口因素;

(2)价值观的差异程度;

(3)文化差异;

(4)关于族群关系的意识形态性质方面的差异;;

(5)族群间权力分配状况及影响因素;

(6)少数族群进入社会酬赏制度的能力;

(7)社会的政治性质。

表1. 戈登1975年提出的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体系(图略)

英格尔(J. Milton Yinger)提出了一组变量,分析影响族群成员强化或弱化其族群特征和族群意识的因素(3、4、8、9、10反映的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的特点):

三、在调查族群关系时可操作的变量指标

1、语言使用:

(1)是否学习当地其他族群的语言与文字,

(2)如果学习,学习其他族群语言与文字的主要学习途径;

(3)掌握其他族群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文字的熟练程度;

(4)本族语言和他族语言的使用场合;

(5)对待自己子女学习其他族群语言文字的态度;

(6)询问居民如何看待政府的语言政策和当地学校的具体设置对于当地居民相互学习语言的影响与限制。

2、宗教与生活习俗的差异

(1)被访者的“宗教信仰”;

(2)他们信仰的虔诚程度;

(3)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饮食)之间的关系;

(4)信徒与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

(5)历史上本地各宗教集团之间的关系;

(6)政府的宗教政策与实际执行程度。

3、人口迁移

(1)常住居民中各族群人口的相对规模与比例,

(2)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中各族群的相对规模与比例;

(3)一定统计时期内正式迁移人口中的各族群人数与比例。

在户访问卷调查中,如被访者包括移民和本地户两类,对于移民:

(1)被访者的迁移历史,特别注意调查最后一次迁移的基本情况:

(2)迁移前后收入的比较;

(3)迁移的形式;

(4)迁移前对于本地信息的来源;

(5)迁来时谁提供的最初住所;

(6)迁移过程得到什么人的哪些具体帮助。

4、居住格局

居住格局是社会交往客观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族群关系时具有特殊意义。第一是因为人们通常“同类相聚”,居住社区的形成往往与

这种“相聚”和“排他”的趋势有关;第二是这种居住格局一旦形成,就会对居民与其他族群成员的日常交往形成一个稳定的客观条件。

居住格局中的“混居”与“隔离” 。

5、交友情况

在一般居民的交往范围内,交往对象可以大致分为几大类:亲戚、邻居、上学时的同学、工作单位的同事、共同业余爱好者、工作业务的对象、经亲友介绍相识者、通过网络相识者、偶然相遇者等。

如果是有关“社会交往”或“社会网络”这样的专题调查,还可以进一步对这几类交往对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调查各类交往者的族群构成、交往的深浅层次、第一次交往的起因、日常交往的主要形式与渠道等等。

族际社会交往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对于族际社会交往进行过系统分析,提出“群际交往的三个方面:…… 群际通婚的百分比、群际交往朋友的平均数、群际交往所占的平均时间量”。第四个方面是“一个群体与群际接触的相对隔离,正如没有任何群际接触的群体成员所占的比例所表明的” 。6、族群分层

在户访问卷中,我们如果得到被访者的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族群、教育、职业以及收入、消费情况等,我们就可以进行族群分层的专题定量分析,以考察各个族群之间在教育结构、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的群体性结构差异。

7、族际通婚

我们可以通过户访问卷调查中所得到的被访者中与异族结婚的人员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与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把族际通婚人员与族内婚人员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归纳出影响族际通婚的各种因素

8、族群意识

族群意识是人们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在看待外部世界时,如何把芸芸众生划分为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的异与同都体现在哪里?异与同在程度上的深浅,如何把自身在这种群体格局予以定位,与哪个群体认同,……这些都是研究族群与族群关系时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方面。

第五讲族群分层

如何运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理论来研究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

“社会分层是各类人的结构性的不平等,人们由于在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地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获得社会报酬的机会”。

“族群分层”分析的是不同族群集团之间由于其结构性差异所引起的不平等,考察在一个社会的“社会分层”结构当中是否含有一定程度的族群背景,族群之间的不平等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阶级的不平等。

常用的基本指标包括:

(1)平均受教育水平,(2)职业结构,

(3)收入结构,(4)消费模式,

(5)人口城乡比例,(6)失业率,等等。

有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问卷中设计若干主观判定指标,如“自认为属于哪一个社会阶层(上层、中层或下层)”。

一、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分层”

美国社会的各种族、族群区分为几大类:

白人:约占72%;

黑人:占12.3%;

亚裔:4%;

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裔:10%;

太平洋岛屿土著、印第安人:3.5%。

1、产业

(1)黑人

农业劳动(白人的奴隶)→北方和西部的城市(南北战争)→黑人仅占4% 的农庄(1982年)。(2)墨西哥裔

1854-1930年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支付任何补偿征收了200万英亩墨西哥裔的私人土地、170万英亩墨西哥裔社区拥有的土地和180万英亩其他土地。这就使得墨西哥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而成为雇工或流民。

(3)印地安人

土著居民在280个“保留地”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着矿产资源的发现,“印地安人要想承租或转租任何土地都必须得到政府农业局的批准”。“直到1924年,印第安人在美国——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才被授予公民权”。

(4)其他族群:以美国华人为例,

从事个体服务业的占华人劳动力的比例:

1870年:40.9%,1930年:47%,1960年:10.9%;

从事批发零售业的比例:

1870年:1.7%,1970年:34.6%;

从事公共行政事业的华人,

1920年的0.4%,1970年:6.3%(参见马戎编,1997:231)。

这种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对华人的社会地位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2、城市化程度

(1)黑人:在1960年,华盛顿是全美唯一的一个黑人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10万人以上的城市。到了1980年,黑人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城市达到了9个。这一过程被美国社会学家称之为“黑人城镇化”过程。1982年美国黑人中住在城镇的比例高达99%。

(2)墨西哥裔:1940年大多数居住在农村。1960年普查结果表明,他们中大多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1985年,墨西哥裔当中已经有五分之四居住在城镇,主要集中在加州城镇。

(3)印地安人:1950年主要居住在农业社区。不久各部落开始送许多年轻人迁入城镇。1970年,在印地安人口超过1万的9个州里,印地安人中的城镇人口占印地安人总人口中的比例在13.3% - 39.6%之间。

(4)来自其他大陆的移民族群(欧洲裔、亚裔)则绝大多数居住在城镇。

美国学校中的种族隔离:

1965年,80%的白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90-100%为白人的学校读书,65%的黑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65-100%为黑人的学校读书。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在联邦资助的工程和计划中实行种族歧视,在此基础上1965年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令》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的学校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3、教育

美国学校中的种族隔离:

1965年,80%的白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90-100%为白人的学校读书,65%的黑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65-100%为黑人的学校读书。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在联邦资助的工程和计划中实行种族歧视,在此基础上1965年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令》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的学校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教育种族隔离(图略)

1957年,联邦军队第101空降师护卫黑人学生进入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中心高中,这是废除学校种族隔离的标志性事件。

可供思考的问题

美国:为了争取种族、族群平等,黑人希望废除黑人学校,力争让自己的孩子与白人一起读书,毕业后能够以同等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与白人竞争。

南非:黑人只能进入黑人学校,不能进入白人学校用英语学习各类课程。黑人对此极为痛恨,认为这是限制黑人进入城镇从事白领工作的制度性安排。

中国:建立少数族群的专门学校成为族群平等的体现,一些地区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出发,规定少数民族孩子只能进入少数民族学校。

族群在大学各专业领域的分布:

1980年,黑人在美国总人口占11%,但是在应届拿到社会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中占4%,心理学占5%,经济学占2%,在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均低于1%。

在1977-1990年期间,每年美国黑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以前减少了25%以上,而且获得博士学位的半数以上属于教育学专业,但是同期每年亚裔人士获得博士学位的数目却增长了82%。

4、就业(图略)

黑人的失业率始终远远超过白人失业率的两倍以上。

1982年美国黑人男性中,16岁以上的失业率为20.1%,16-19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48.9%。相比之下,16岁以上白人男性的失业率仅为8.8%,16-19岁组的失业率为21.7%。

1995年,黑人的平均失业率达到12%,而白人仅为3%。

5、职业(图略)

6、收入(图略)

收入17万以上: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6万:白人专业人员

15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4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3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2万:白人专业人员

11万:白人专业人员

10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专业人员

9万:开始出现西班牙裔。

7万元以下:开始出现亚裔。

(1986年专项调查数据)

7、犯罪率

据1990年美国政府的统计,黑人因谋杀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8.53倍,因抢劫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14.3倍,因盗窃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3.5倍。

1990年,美国20-29岁的黑人男性中有23%正在坐牢或者处在缓刑或假释期。1995年,美国20-29岁的黑人男性当中有三分之一因犯罪而坐过监狱。

对于美国黑人的高犯罪率,学者曾提出三种解释假说:

(一)“威慑假说”

认为只要惩罚严厉就可以使犯罪成本提高,因严惩的威慑而降低犯罪率,但事实证明美国70-90年代的严惩措施并没有奏效,严惩的同时犯罪率继续攀升;

(二)“社会非组织化假说”

认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间,基层社区的组织瓦解而且人口异质化加强,新的社会组织上尚不完善,社会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也处于模糊和混乱状态,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下降,人们通常认为这一切都会导致犯罪率升高。

(三)“经济压力假说”

美国的社会财富极大地增长,但是不同人群所得到的配额是不同的,不同族群所得到的合法的发展机会也是不一样的,受到歧视的族群成员就可能通过非法的手段来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一观点目前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

思考2

1/3的美国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平均收入只是白人的60%;28%的西班牙裔生活在贫困线下,平均收入只是白人的58%,在一个如此大差异的分层社会中,为什么没有构成严重的社会冲突,

威胁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二、马来西亚的族群分层

陈志明教授在2000年与他人合编出版了《马来西亚的华人》一书,书中使用西方社会学研究族群分层的方法,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人在该国的结构特征。

1、城市化(图略)

2、行业结构(图略)

在1957-1995年期间,华人增加了2.4倍,印度人增加了2.3倍,而马来人人口增加了4.36倍。所以华人和印度人在各行业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下降与这两个族群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有关。

3、职业结构(图略)

4、收入(图略)

30年里,除了“其他族群”之外的各个族群的收入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和明显的增长趋势,华人收入增长了9.5倍,马来人收入增长了11.8倍,这两个主要族群收入的变化标志着这个时期马来西亚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苏联解体之前的族群结构差异

在正式解体之前,苏联长期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族群共同组成的政治实体。沙皇俄国在短短300年里靠侵略扩张,使得西到波罗的海,东到西伯利亚,南到黑海和高加索,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一大片土地上的200多个大小族群都被置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由于沙皇政权对这些新领土实施的残暴统治,俄国也被称为“各族人民的监狱”。

列宁认为,惟有对大民族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才能帮助落后民族在一段时间内赶上大民族的发展水平,从法律上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的完全融合

苏联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体制,联盟政府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着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住房分配。最富裕的是波罗的海三国,无论是消费指数还是住房面积差不多都属于最高的,中亚各国则相对最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在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是比较小的,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体制在分配上的统一协调所造成的。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在1991年3月17日苏联对于“是否要保留苏联”这个问题的全民公决中,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投赞成票的占70%以上,在相对最不发达的阿塞拜疆和中亚5国投赞成票的在90%以上,而倾向于苏联解体的波罗的海3国、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政府则禁止民众参与公民投票。其中波罗的海3国和摩尔多瓦是在二战前1940年被迫加入苏联的,这一历史因素对其民众的态度会有一定影响。

由此可见,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公有制的改变导致苏联解体并激发民族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导致苏联解体。

四、中国各族群之间存在哪些结构性差异?

中国各个族群间的结构性差异和特征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各族群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适应能力,这一适应能力无疑会影响当前各族群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参与程度以及改革成果的分享程度,而这种参与程度和分享程度无疑会对未来中国的族群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在分析中,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地区差异: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地区在自然环境、人口密度、族群构成、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对中国族群分层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到这种区域性差异,需要对各局部地区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进行具体的比较。

1.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供的中国各族群结构性差异

需要注意:有的族群的地理分布比较集中(如藏族),普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这些族群的结构性特征,与当地的区域性社会特征(如高原、山区、边疆等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密切相关。有的族群人口规模大而且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如回族),这些整体性结构就很难用来反映某个区域性的族群人口特征。

1990年普查以15岁为标准统计的各族文盲率,都明显低于1982年以6岁为标准统计的文盲率,证明在此之前的一个时期内全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普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18396643.html, 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组织社会学论文选题参考 1、组织社会学 2、大学边界的形成与功能: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3、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与管理研究 4、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以吉林省B学校为例 5、如何做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2007年“组织社会学工作坊”综述 6、论组织社会学之建构性张力及其消解 7、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8、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学校课程实施策略 9、组织社会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2009年(第六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综述 10、官僚主义现象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11、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去行政化考量 12、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国内组织社会学研究新进展 13、欧盟性质界定的组织社会学透视 14、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15、大学更名的组织社会学透视 16、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17、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组织社会学考察 1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与建设——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19、从社会层面对农村宗族组织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18396643.html, 20、大学组织变革的要素分析——组织社会学视角 二、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1、社会组织的基本矛盾和组织社会学的内在逻辑 2、我国改制企业职工权益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思考 3、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组织社会学现状 4、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5、《组织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6、民营养老机构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7、超越传统:现代法国组织社会学研究 8、"投名状"的组织社会学意涵 9、医学社会学概论第十九讲医院的组织社会学 10、第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会议议程 11、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高校班级建设质量研究 12、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浅谈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13、大学内设机构膨胀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14、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会组织目标研究 15、高校和谐工作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16、从全职雇员到临时高管--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17、“组织社会学”为什么忘了“社会”? 18、法国社会学家克鲁吉耶介绍组织社会学 19、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非政府组织——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 20、组织社会学理论的生活世界转向

社会学论文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差不齐,从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存在乡风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中国公民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中国的文明发展程度仍处于“不全面、不平衡、低水平”的状态。农村与城市的文明差距依然很大,广大的农村面临着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成为乡风不文明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当前,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投入不大,甚至几乎是空白。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休闲娱乐少之又少,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斗地主,精神生活十分贫瘠, 大好光阴就这样白白流走。 2、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在教育方面,无论是教育设施,还是管理水平,师资力量,都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隔代抚养小孩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部分孩子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也很少有回来建设家乡的,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今天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具体表现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文化基础知识

北理工《社会学》在线作业1答案

北理工《社会学》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在社会学的功能中,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 )。 A.规范性功能 B.描述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正确答案:B 2.()是指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 A.统计 B.社会指标 C.假设检验 D.变量 正确答案:B 3.()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反文化 D.文化 正确答案:A 4.()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A.马克思 B.斯宾塞 C.韦伯 D.孔德 正确答案:D 5.()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不与主文化抵触或对抗。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反文化 D.文化 正确答案:B

6.()是将社会中的同一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 A.抽样 B.总体 C.变量 D.概念 正确答案:D 7.互联网技术带动了()的出现,它发展是对传统日常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和重构的过程。 A.论坛 B.微博 C.网络虚拟社区 D.博客 正确答案:C 8.不属于社区构成要素的是()。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政治 正确答案:D 9.()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他以那些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对其成员承担多种责任并对其进行全面管理的企事业组织。 A.单位组织 B.政府 C.企业 D.非政府组织 正确答案:A 10.()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A.文化 B.文明 C.社会规范 D.制度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毕业论文选题】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各位同学请注意!!!看这里,最新的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新鲜出炉,这里包含了140个优秀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给同学参考学习。请各位同学相互传阅!谢谢!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 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 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 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 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 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 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 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 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 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1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精选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面向法律社会学专业学生提供162条精选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学习参考。 1. 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 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 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 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 少年司法分立论 7. “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 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 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 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 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 “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 “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 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 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 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 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 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 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 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 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 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 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 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 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 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 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 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 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 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 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 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 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 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民族社会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族群意识:是族群成员之间建立相互认同、确认自身身份及划分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随着内部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 2、族群分层: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族群成员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其主要研究族群中所有成员在族群地位中的分化和流动。 3、族群领袖:当群体之间为争取各种利益相互抗争时,每个族群都会涌现出一些领袖人物,他们力争使自己被本族群和社会其他群体接受和认同为本族利益的代表者。 4、天下格局:中国的中原王朝在处理与周边领国的关系时所采取的经略是建立一种以中原王朝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稳定、和睦相处的政治地理格局。 二、简答题、论述、填空、判断等 1、西方族群社会学研究的4个主要方面 答:(一)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二)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三)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围观分析(四)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族群关系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 2、族群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研究而不是族群历史的考证,主要关注社会中某个族群集团的现状以及它与别的族群集团间的互动关系。②研究对象侧重的是族群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各族群集团自身。③研究中注意个人与集团两个层面的结合。④比较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⑤社会学研究在尽可能综合和忠实地描述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力图解释族群关系方面种种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分析影响和制约族群关系的各类因素。⑥主义汲取、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⑦注重实证研究。⑧结合国家政策的指导作用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⑨结合区域发展进行研究。⑩关注该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国内族群关系的发展趋势。 3、如何进行人们的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 答:①从各种文献中分析中国历代对“族类”群体划分的定义、思想和应用②调查社会中人们“民族”概念和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与演变③对长期生活在国外的华人、留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形成时期第二阶段:危机时期第三阶段:重建时期(课本P50、51) 5、没过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答:第一阶段:“盎格鲁----撒克逊化”第二阶段:“熔炉”第三阶段:“文化多元主义” 6、自1988年春季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研究生开设了“民族社会学”课程,90年代“民族社会学”被列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和博士招生的专业方向之一。就“民族社会学”这门课程而言,称其为“族群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或“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更为合适。 7、族群社会学关于族群、族群关系的理论 答:中国历史传统上处理族群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欧美各国关于族群关系的理论;苏联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课本P8、9) 8、梁启超是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学者:“国族”这一提法最早见于孙中山先生1924年的《民族主义第一讲》,他把英文中的“nation”表述为“国族”,称“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称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主义”。 9、英国社会学家史密斯认为“nation”(民族)是除了性别、空间和阶级之外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一类群体和身份认同。

社会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书

社会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书/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地图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作文园地 求职简历 党团工会 演讲致辞 领导讲话 总结报告 文秘知识 合同X本 法律文书 节日庆典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个人简历 入团申请 入党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文书写作求职简历毕业设计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社会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书 一、前言没进大学之前,我以为上大学就意味着解放,没有家长的束缚,没有老师的逼迫,没有学习的压力,但是不久我发现自己错了。高中的努力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但重点大学的文凭仅仅是进入人才招聘市场最基本的条件而已,就像高档写字楼门口写的“衣冠不整者不能入内”一样。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毕业,再加上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虽然我们学校在“211”、“985”工程之内,也许同样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但企业不一定会选择我,因为我的户口。现实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它可能会不公,它可能会残酷;但我相信,能力是最重要的,无论我走到哪,我也不会害怕,都可以从新再来,因为我有能力。不是任何你想得倒的东西就会是你的,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那么宠惯自己。能力也是一样的,它的形成必须要有经验,要能忍受,要与人交流,要知道思考和分析,要能把握住自己。刚进大学,我经历很多打击,没有能入选院学生会,没有成为班干部……外表、说话、做事好像什么都不如别人。所以我下定决心好好做自己,用心去把握每一个机会,让自己学会成长,使自己拥有能力。但怎么才能真正做到这些,怎么才能找到一个需要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仍然有些迷茫。直到这学期上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后,我才开始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工作方向、人生规划有一些感觉,我才会认真地寻找我的价值与我可以和应该做的事情,我才懂得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来得到更多的机会。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让我看到自己深处危机中,如果还不觉醒、还不给人生增加价值,那未来就将布满荆棘,人生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用心投入的人,他们能拥有今天的成就和前途的美好是因为他们用脑子思考、用双手实干积累出来的,而不是运气与无目的的忙碌;也让我相信社会存在着一种向上流动的机制,只要我付出,就一定能有所收获。第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让我明白了社会与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比如有基础知识(专

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既与一般社会学有共通之处,也有自己的传统特色。正是依托这些特色方法,民族社会学的特殊视角逐渐形成,学科理论和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拓展。民族社会学方法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民族事象和民族发展,同时又从民族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结构和运行。 第一节民族社会学方法论 一门学科立足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理论,即由一些核心的概念构成的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或阐释体系;二是学科的方法论,是指从概念到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或阐释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方法和所使用的手段、技术。民族社会学发展至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方法体系。 一、民族社会学方法体系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民族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民族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逻辑思维方法原则,(3)民族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活动,都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其一般性,即引导人们对世界形成一种基本观念,而且这种观念会影响到其他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研究者所遵循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会对其研究方向和基本性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各学科中形成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的知识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的结果。例如,如果就爱你吃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理论上就会倾向与结构主义流派,相信事物及其物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世界观信念是经验主义的,其理论可能就会倾向于实证主义,即认为只有经过经验证实的东西才是可信的。 逻辑方法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正常思维的基本规则。遵循逻辑规则既是进行研究活动的最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助于科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对科学研究活动有指导意义的逻辑原则主要包括逻辑方法,如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以及逻辑规律,如同一律、排中律等。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正确运用分类法、归纳法等逻辑规则,并按照逻辑规律来进行思考和推理,是非常必要的。 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学科研究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已有的知识范围;但另一方面,学科的知识积累也非常重要,创新和超越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中,已经成型的学科一般化理论对研究实践同样具有方法原则的指导意义。例如,民族社会学中关于民族和民族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关于民族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论等,对于研究者来说,都需要参考和借鉴。 二、民族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民族社会学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交叉与糅合,因为它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其独立性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和专门化,即其关注的焦点是民族与社会,这既不是孤立的民族事象,也非孤立的社会,更不是两者的合成,而是民族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关系。民族社会学的独特性突出地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之上,概括起来说,民族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从社会学的立场认识民族,又从民族的角度理解社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民族社会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注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

社会学结课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领域频繁发生安全问题,像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以及近年来一直困扰在人们心头的地沟油,人食用后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像此类事件多的难以计数,被发现的也许只是一小部分,到底还有多少有害食品被我们在食用着呢? 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好好的进行反思,食品安全恶化到如此程度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滑坡,还是庞大利益的驱使,还有有关部门监管不力,还是国家的立法还待完善等等等等。 下面我们就从以上所谈的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第一人们道德素质滑坡 我们先来看看近年来发生的除了食品领域的问题外,,看看其他方面有关道德滑坡的事件。 事件一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 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 1.彭宇与老人是否相撞 2.应赔偿的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 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有关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

有关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 每年的毕业季都是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季节,论文题目的选择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难点一直,在这里小编围绕教育社会学专业整理了一部分优秀的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参考学习。学术堂在您论文写作过程中祝您一臂之力。 1.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2. 高等院校量化分析类课程主客一体化教学评价研究 3. 关于《现代礼仪》课堂教学的思考 4.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成效差异的实证研究 5. 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6.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7.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8. 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9.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 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 11.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行动研究导向的框架构建 12. 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3. 论中职礼仪课程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 14. 大数据时代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15.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6. 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17. 日本青年的道德教育研究 18.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19. 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 高职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理念研究 21. 浅谈《商务礼仪》教学方法改革--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例 22. 基于MOOC技术的《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23.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4. 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5.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课程教学中资讯视频的应用 26.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27. 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28. 微课形式的礼仪教学改革 29. “探究式-团队联合-行动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30. 高职《统计学基础》教材案例化的几点思考 31. 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2. 影视文本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积极作用探究 33. 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4.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统计学》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 35. 参与式教学“六步法”在高校“服务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6. 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7.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8. 基于PBL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39. 基于交互式教学的礼仪课程设计 40.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学校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41.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犯罪社会学

谈在犯罪社会学中青少年犯罪 姓名:吴俊之班级:社会工作1341 学号:1320804109 正文 论文关键词:犯罪社会学青少年 概要: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青少年犯罪存在着: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手段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及反复性强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采取自身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

定义。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笔者对此予以赞同。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任何一个国家既然以现代化为自己的社会目标,不管其社会个性如何,恐怕均不能幸免现代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严峻态势并不奇怪。我们对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前述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与青少年自身

经典《社会学概论》作业1答案.doc

《社会学概论》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 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 的生活共同体。 2 社会学: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 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4 本能: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7 6 合作:是不同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统一目的而互相配合的相互合作方式。 7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型,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8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二、简答: 1 社会学的基本特征答:(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2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答:(1)需要是人的本性。 (2)人与动物、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3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答:首先,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态度的类似性。双方对待某些事情的相似的态度,更容易使双方走到一起。 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较近的距离更有利于双方的交往。 第四,交往频率。偶尔的交往不能建立起固定的关系,人际关系只有通过频繁的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4、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虽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在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

民族社会学导论论文

民族社会学导论 首先我强调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保证。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而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则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内在的必然要求。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主要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与民族交流障碍的关键。随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如今的经济腾飞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和谐的民族关系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要想缩小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符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国情,而且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中体现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真实作用。(一)物质文明范畴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比西部地区发达,从而可使东部地区较为优越的资源带到西部,从而满足西部地区资源的

短缺。同时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去帮助他们。 自己的认知:通过自己的劳动,能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解决民族地区目前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份帮助,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文明建设范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坚持是前提,完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坚持和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这既包括制度本身的完善问题,也包括制度实践的成效问题。 自己的体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的改善,我国民族之间的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使我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才能更加的团结,让世界各国对我国刮目相看。 (三)精神文明范畴 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要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教育我国各族人民和后代,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自己的感受:通过教育使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并且最好通过各种互动的节目来增进彼此之间的距离,把不同的民族装进自己的心中,与自己的血液融合

社会学论文选题参考1

1、试论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思想 2、孔德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3、孔德与斯宾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比探析 4、试论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对美国功能主义的意义 5、试评齐美尔资本主义文化理论 6、马克斯.韦伯宗社会行动理论探析 7、马克斯.韦伯宗合理性思想探析 8、论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思想 9、论涂尔干社会社会团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0、试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 11、试论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 12、试论现代人口社会学研究的新特点 14、费孝通中国社会结构思想探析 15、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网络犯罪 16、试论信息时代人际交往的新特点 17、试论市场交易规则对于我国现阶段人际关系的影响 18、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问题的特点研究 19、试论我国当代女性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20、试论我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21、试论我国当代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 22、我国当代社会区理论研究探析 23、我对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几点思考 24、关于社会道德对于社会稳定作用的几点思考 25、关于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了几点思考 2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悬殊问题 27、我国现阶段家庭婚姻中的变化因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8、我国现阶段农村干群关系 29、我国现阶段人口流动的新特点 30、某某市现阶段人口流动的新特点 31、关于某某地网吧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实例分析 32、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 33、对于某某地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的调查及思考 34、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35、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 36、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37、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 38、某某地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 39、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 40、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41、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42、新来港青少年社交节的困境与解困 43、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 名词解释 ] 0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02)社 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03)城 市 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丌断增加,城市规模丌断扩大的过程;一般来说,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 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04)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时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斱式等斱面发生的相互反对的情冴。 05)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劢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理论派别,主要研究人们 相互作用发生的斱式、机制和规待。 06)社会实在论: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超越个人,幵对个人有强制性。 07)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迚而排斥和否定其他 民族文化的现象。 08)继续社会化:是指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 的过程。 09) “镜中我” :人们都是通过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在社会互劢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 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 10)社会分层:是指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 11)文化丛: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逡辑迚行整吅的产物。
[ 简述社会化的实斲机构(戒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 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 举例简述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冲突 ] 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而丏其中的两种戒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徃发生矛盾、难以协调, 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现实生活中角色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如:职业女性难以关爱 年幼的儿女,一个干部在秉公办亊和朋友求情中左右为难,男人因妻子不母亲的冲突被夹在中间等等。角色冲突反 应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 1)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2)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3)满足人的多斱面的需要。 4)有劣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社会群体的负功能: 5)初级社会群体的过分发展可能抑制个人发展。 6)当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价值不社会发展的要求丌一致时,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可能会损害社会利益。
[ 试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的含义、类型及其功能 ] 含 义: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戒收养关系组吅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通常情冴下,又体现
为一种经济的团体。 类 型:
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两人单过,子女戒老人缺损戒因为某种原因丌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三代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对夫妻但最小的一代上面的那一带的一对夫妻必须健全的家 庭。 联合家庭: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隔代家庭:祖孙两代共同生活,但中间一代因为某种原因缺损戒丌在的家庭。

社会学理论对犯罪学的影响(小论文)

社会学理论对犯罪社会学的影响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探讨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等课题。犯罪社会学所研究的犯罪问题是社会学所研究的诸多问题之一。 社会冲突理论是犯罪社会学所应用的社会学理论之一,也是社会学的理论假设之一。冲突理论是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它对犯罪社会学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各种影响。冲突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在冲突论看来,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总是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占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总是要强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维护其既得利益。犯罪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而在于它处于某种社会“冲突过程”之中,因而被人为地认定为犯罪者。 在此,笔者浅议社会冲突理论中的阶级冲突论、文化冲突论以及女权主义犯罪学。 1.阶级冲突论 阶级冲突论又叫“激进犯罪社会学”、“新犯罪社会学”或“批判犯罪社会学”。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反帝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等。这是一种主张纷繁驳杂的犯罪社会学新思潮,其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一些激进的社会变革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激进犯罪社会学的基本框架才被提出。 阶级冲突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社会冲突在本质上并不是多元化的群体冲突,而是统治阶级同那些成为刑事司法目标的穷人之间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这个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分层社会的透视,他们认为,不管穷人是否比其他阶层成员更好地遵守法律,在分层社会中,他们都会毫无例外地受到频繁的逮捕等严厉的法律处置,他们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认为是犯罪者,即使他们实际上并未实施犯罪。他们也不断扩张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概念界限,把那些潜在地威胁其利益的人也纳入其中。同时,下层社会对剥夺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制度,自然要产生深刻的敌意。在阶级冲突论看来,犯罪是一个“合理”的行为。犯罪人的犯罪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因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 阶级冲突论竭力缩小解释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性,其理论核心就是把国家和法律描绘成统治阶级控制穷人行为的工具,犯罪则直接反映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犯罪者用以适应或抵制剥削阶级社会中制度强加于下层社会的条件和手段,是挫折和生存竞争的结果。 2.文化冲突论 文化冲突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形成的犯罪社会学的社会冲突论理论。文化冲突论认为,产生犯罪的原因是文化的冲突,犯罪则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群体、少数民族群体和移民群体文化的产物。 塞林在其著作《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认为,社会存在着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原发性文化冲突,一般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间固有的文化观念、价值尺度和行为习俗在规范意义上的剧烈冲突。这种冲突强烈地作用于持有相反文化特征的行为人,如东西方民族之间的文化,处于这种文化冲突之中的人,就有可能因此而直接影响自己的行为规范意识。另一种是继发性文化冲突,继发性文化冲突也可以称之为第二次文化冲突。它的表现体现在第二代移民身上,它既可以表现为第二代移民坚持固有文化与所在国文化再次发生冲突,也可以表现为被所在国文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 4全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孙中山 写下了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 撰写了 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 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 次提出 “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在1891年。 4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 6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 _________ 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 器官而做事 ,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社会需要是人们的 —社会关系 _________ 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一需要层次论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 11 ?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 关键环节。 12 ?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 的活动。 13 ? 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 ? _ _语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社会” 一词源于( A A.中国 B 第一信号系统 、 第二信号系统 。 德国 )。 ?美国 C ?英国 D . 2. 文化是指(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 “工作安定”属于(B 丿需^<。 A.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 自尊的 4. “镜中自我”是(B )提出来的。 A.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 托马斯 5?—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 叫做(B )。 康有为 在青年时代就 —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

民族社会学课教学大纲(正式版)

研究生“民族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云南大学马雪峰 秋季学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马雪峰(云南大学公告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课程类别:研究生课程 总学时:18周,2学时/周,总共36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二、课程要求与考试 1、本课程为研究生讨论课,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应文献,课堂上做阅读汇报并 参与讨论。 2、考试与成绩评定: (1)平时课堂讨论:30% (1)课堂阅读汇报:30% (2)期末报告:40% 三、授课方式 教学: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每一堂课之教学,均包括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两部分。 阅读: 教师所要讲授的每一部分内容都附有相应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

成对指定材料的阅读。每位选课的同学皆须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并在课堂上做一次阅读汇报(20分钟) 讨论: 课堂讨论时,所有听课的学生会被分成几个小组,就本次内容分别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个同学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问题。然后就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介绍和讨论晚近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包括晚近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范式”(Minzu paradigm)、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学界的“同化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权力—冲突理论、近些年兴起的“构建论”、以及学者们对构建论的反思。本课程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将结合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进行。通过对各种研究范式和具体研究的介绍和文本阅读,本课程力图为学生勾勒一幅民族社会学有关中国研究的大概脉络,以利于其进一步的研究。 五、课程主要内容 一、几个关键概念:民族(Nation)、民族主义(nationalism)、族群(ethnic group)、族群性(ethnicity)、国家(nation, state, country)等。 二、种族主义族群关系理论 三、同化范式 四、权力-冲突范式 五、构建论 六、对构建论的反思 七、当代中国的人群划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