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单项选择题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1.宏观经济调控是【C】为了实现经济和

社会发展目标,运用各种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和总量进行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系统管理。A.党B.国家C.政府D.人民

1.2.政府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或生产力属

性,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一般职能,表明政府经济管理具有【B】A.发展性B.继承性C.突破性D.守旧性

1.3.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实践活动,政府经济管理本质上具有【A】.的性质。A.不断创新B.相对稳定C.飞速发展D.变革和创新

1.4.政府经济管理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和现

代市场经济所共有的,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B】要求。A.主观B.客观C.宏观D.微观

1.5.【A】是政府经济管理的灵魂,它决定了

政府经济管理的任务,表明了政府经济管理的活动方向,并贯穿于政府经济管理的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政府经济管理过程的始终。A.政府经济管理目标B.政府经济管理价值取向C.政府经济管理业务D.党的领导

1.6.政府经济管理必须以实现【D】为根本

原则。A.公共服务B.公平、公正C.高效率D.公共利益

1.7.政府经济管理的公共利益原则,具体体

现在政府经济管理的【A】原则上。A.公共服务B.效益和效率C.条块结合、整体配合D.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

1.8.既是政府经济管理的目的,又是政府经

济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的是【B】A.实现公共利益B.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C.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D.共同富裕

1.9.政府经济管理需要遵循条块结合、整体

配合的原则,其核心是依托城市,把【C】作为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的结合点。A.农村B.企业C.城市D.行业

1.10.【C】贯穿于政府经济管理过程的始终,

是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最经常性的、最大量的工作,在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A.计划B.组织C.决策D.协调1.11.【D】是实现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依托,

是政府经济管理组织形成有序系统并产生整体效应的基础。A.决策B.计划C.协调D.组织

1.12.通过监督、检查和反馈,掌握情况,

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科学、有效运行,最终实现预期管理目标,这些行为属于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D】A.决策B.组织C.协调D.控制

2.1.【A】体现了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实质和

方向,是政府经济管理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建立政府经济管理组织的基本依据。

A.政府的经济职能B.政府经济管理C.宏观调控职能D.经济体制

2.2.【A】是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反映了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A.政府经济职能B.宏观调控职能C.社会管理职能D.经济体制

2.3.【A】是认识政府经济管理的前提,规定

了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是确定和划分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基础和依据,是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依据。.A.政府经济职能B.政府职权划分C.社会管理职能D.经济体制

2.4.【D】规定了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涵,

还制约着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形式。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性质C.社会性质D.经济体制

2.5.市场主体的基本作用是【C】A.建立市

场经济体制B.促进商品流通C.优化资源配置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6.【B】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A.竞争机

制B.价格机制C.供求机制D.风险机制2.7.市场本身既拥有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又

拥有比较利益机制和利益激励系统,这是市场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的【A】A.根本原因B.重要原因C.前提条件D.重要保障

2.8.政府经济职能的形式,必须以【B】为

前提。A.充分发挥市场作用B.不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C.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D.不与市场机制发生冲突2.9.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国家,

市场对政府的需要来自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D】条件。A.关键B.本质C.重要D.基础性

2.10.社会公平实际上是伦理学的观念,它

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A】及必要的社会保障。

A.收入分配公平B.工作机会平等C.收入平均分配D.市场机会平等

2.11.【B】规则是市场运转的基础。A.市场

经济中形成的B.政府制定的C.市场主体

的交换D.社会认可的

2.12.【C】是区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标志,也是转变

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途径。A.加强服务,

提高效率B.促进社会公平C.政企是否分

开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13.实现政企分开,关键是要进行【A】的

创新。A.企业制度B.政府管理制度C.市

场经济体科D.经济体制14:加快【D】改

革,是进二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环

节。A.政府体制改革B.市场经济C.政

府机构D.行政审批制度

2.15.为保持社会稳定,政府应根据【A】的

原则,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

会保障制度。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

平优先,兼顾效率C.效率、公平兼顾D.不

同时期把重点分别放在效率和公平上的.

2.16.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多种利益主体进行

分散化决策的经济,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是【D】A.各利益主体有自决权B.政治稳

定C.法制健全D.掌握信息

2.17.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及时

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促进信息畅通,是

政府调控经济的【B】的手段和形式。A.最

主要B.最有效C.最重要D.最关键

2.18.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务

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

有资产的【C】机构。A.部门B.职能C.直

属特设D.业务

3.1.美国经济学家【C】在其1958年出版的

《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经

济发展战略”的概念。A.R·卡逊B.罗斯

托C.艾伯特·赫希曼D.波特

3.2.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首先要解决【A】

问题,该问题决定着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

基本准则。A.战略方针B.战略目标C.战

略重点D.战略步骤及措施

3.3.【B】是战略的核心要素。A.战略方针B.战

略目标C.战略重点D.战略步骤及措施

3.4.1972年,联合国在【C】召开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

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对环境与发

展问题认识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可持

续发展观的初步确立。A.伦敦B.纽约C.斯

德哥尔摩D.里约热内卢

3.5.我国于1996年通过的【C】,第一次明

确提出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要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A.《中国21世纪议程》B.《中

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D.《我们的共同的未来》

3.6.可持续发展观认为【A】是可持续发展

的核心。A.发展B.公平C.协调D.持续

3.7.美国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

【B】是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门槛,能成功

跨越的国家不多。A.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B.投资导向阶段C.创新导向阶段D.财

富导向阶段

3.8.波特认为,当国家处于【C】阶段时,

对经济总体的活动和外在事件影响的免疫

力最强。A.生产要素导向阶段B.投资导

向阶段C.创新导向阶段D.财富导向阶段

3.9.美国战略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国

家的繁荣与贫困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

源,而是取决于国家的【B】A.人口素质B.内

在能力C.科学技术D.教育水平

3.10.如何找到适合本国的【B】,是提高一

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A.政府组织形式

B.产业组织形式C.经济体制D.政治体

3.11.当下,【C】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

关键性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B.教育水

平C.技术创新能力D.GDP

3.1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使

各国纷纷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这次结构

调整内容多方面,其核心是【A】A.产业

结构调整B.经济体制调整C.发展战略调

整D.政治体制改革

3.13.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总

结和发展。它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性,其本质是【D】的统筹发展。A.和

谐B.可持续C.全面协调D.以人为本

3.14.【B】是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主体。A.社

会发展规划B.经济发展规划C.科技发展

规划D.人口规划

3.15.按照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

(1990年)里关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

分,【C】属于在前三个阶段大量积累财富

的基础上经济走入衰退的阶段。A.生产要

素导向阶段B.投资导向阶段C.创新导向

阶段D.财富导向阶段

4.1.确定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的【C】,

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前提与核心,它对

于顺利完成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奋

斗目标,起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A.政

府结构B.基本体制C.基本目标D.政策

方针

4.2.【A】是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战略的

首要的、核心的目标。A.经济增长B.充

分就业C.价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

4.3.【B】既是经济繁荣的标志,又是社会公

平、社会稳定的标志。A.经济增长B.充

分就业C.价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

4.4.根据西方主要国家的经验,失业率控制

在【D】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A.1%B.2%

C.3%D.4%

4.5.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首先要保持【A】

的基本平衡。A.经济总量B.经济结构C.国

民收入分配D.产业结构

4.6.把【C】作为体现经济增长基本目标的

具体指标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具体体现。A.城镇登记失业率B.外汇收

支差额C.能源利用效率D.GDP增长率

4.7.由于【A】手段采用价值形式,因而成

为宏观经济管理中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A.经济B.行政C.法律D.财政

4.8.一个国家的【D】决定着行政手段的科

学性、有效性。A.经济发展B.社会类型

C.经济体制D.政治体制

4.9.【A】是建立宏观经济管理组织体系的基

本原则。A.民主集中制B.政企职责分开

C.精简原则D.统一原则

4.10.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是有市场经济条

件下政府的【C】决定的。A.社会职能B.管

理职能C.经济职能D.公共职能

4.11.下列政府机构中,【D】不属于我国的

宏观经济调控系统。A.国家发展与改革委

员会B.财政部C.中国人民银行D.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1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A】计算

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

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A.市场价格

B.平均价格C.价值D.交换价格

4.13.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常住单位是指

一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经营场所

并持续经营或居住【D】以上的单位和个人。

A.一个月B.三个月C.半年D.一年

4.14.外商投资大规模进入某国的必然造成,

该国的GDP与GNP在数目上【C】A.前者

小于后者B.相等C.前者大于后者D.无

法比较

4.15.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杂和统计

上的困难,一般用【A】来表示价格总水平

的变化。A.价格总指数B.代表性商品和

服务价格变动率C.价格景气指数D.价格

变动频率

4.16.【A】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措施。

A.技术进步B.增加劳动力投入量C.增

加资本投入量D.提高生产效率

4.17.对于总供求的平衡,当总量失衡时,

调整【C】也是解决总量失衡的一个主要途

径。A.短期平衡计划B.长期平衡计划C.结

构D.动态平衡幅度

4.18.实际经济生活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在

总量上是否平衡,可以通过对【B】的考察

来衡量。A.价格总指数B.市场供求关系

C.失业率D.国际收支状况

4.19.宏观调控将效率、稳定与公平置于其

中,形成了由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

稳定和【C】等四大目标构成的宏观经济管

理的“神秘的四边形”。A.国际贸易平衡

B.收入增加C.国际收支平衡D.社会安

5.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B】的充分发

挥作用为基础,通过宏观经济变量与市场

运行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贯彻宏观调控

的意图。A.政府经济职能B.市场机制C.市

场经济D.市场主体能动性

5.2.由于【C】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财政

政策也具有相对稳定性。A.经济体制B.市

场经济C.社会经济制度D.社会制度

5.3.财政政策时滞的存在,会给财政政策的

实施产生【B】影响。A.正面B.负面C.无

法确定的D.以上都不对

5.4.一般说来,总量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

【A】经济风向行事的。A.逆B.顺C.不

能确定D.以上都不正确

5.5.【B】是为了调节总供求结构平衡而调整

财政收支结构的政策。A.总量财政政策

B.结构财政政策C.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5.6.结构财政政策是对有关【C】发生作用,

从而影响经济个量增减变化及其结构调整

的政策。A.经济变量B.经济总量C.经

济个量D.市场主体

5.7.【D】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有意

识的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A.总量B.结

构C.自动稳定的D.相机抉择的

5.8.汲水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一定数

量的公共投资恢复经济活力的政策,是一

种诱导经济复苏的短期性财政政策,其载

体是【A】A.公共投资B.市场主体C.预

算、税收等手段D.政府行为

5.9.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相比,【B】更能贯

彻落实财政政策的目标,更具有政策工具

的特征。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C.两

者均D.以上说法都不对

5.10.【B】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税

收的眼睛”。A.税目B.税率C.纳税人D.税

收减免

5.11.【D】是税收体系中最灵活、最易操作

的变量。A.税目B.税率C.纳税人和纳

税环节的变化D.税收减免

5.12.各类债券中,【A】的信用等级通常被

认为是最高的,被誉为“金边债券”。A.公

债B.美国国债C.国有企业债券D.银行

债券

5.13.公债负担率是公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一般不应超过.【C】A.20%

B.40%C.45%D.50%

5.14.【C】是政府为了巩固国防、发展文教

卫生事业等而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

其增加或减少,会直接增加或减少总需求。

A.政府投资B.政府投入C.政府消费D.公

共转移性支出

5.15.【A】在现代银行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现代银行体系的核心。A.中央银行B.银

行业中央监督管理机构C.政策性银行D.商

业银行

5.16.【A】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中央银行组织

体系,英格兰银行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

表。A.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B.二元的中

央银行制度C.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D.准

中央银行制度

5.17.【B】实行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联邦

储备委员会是该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决

策机构。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加

5.18.【D】实行准中央银行制度,这种制度

的特点是没有设立真正专业化的、具有完

备职能的中央银行,而是由政府授权一家

或几家商业银行,或设置一些类似中央银

行的机构,履行有限的、部分的中央银行

职能。A.英国B.德国C.美国D.新加坡

5.19.国家发行债券和债券到期时的还本付

息事宜一般由【D】负责。A.财政部B.国

家税务总局C.各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

5.20.国家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的保管一般由

【D】负责。A.财政部B.国家税务总局C.各

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

5.21.【A】,是指银行业务完全有一个独立的

商业银行经营,不设立任何支分行。目前,

只有美国的商业银行采用这种制度。A.单

元银行制度B.总分行制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5.22.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采取【B】的

组织制度。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不断扩展银

行业务和银行规模,取得规模经营效益,

还能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分散经营风险。

A.单元银行制度B.总分行制C.代理行

制度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5.23.为规避对开设分支行种种限制,【D】

在美国最为流行。A.单元银行制度B.连

锁银行制度C.代理行制度D.银行控股公

司制度

5.24.【A】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A.吸收存款B.吸收借款C.发放贷款D.向

中央银行融资

5.25.【D】是基础货币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A.社会总需求B.社会总供给C.商业银

行。D.中央银行

5.26.【B】及其数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减,是商业银行

存款货币伸缩的基础,所以又被称为高能

货币、强力货币。A.社会总需求B.基础

货币C.外汇储备D.央行发行现钞

5.27.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现金比率与货

币乘数的关系为【B】A.正向变化B.反向

变化C.无法确定D.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5.28.【B】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十

分强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币值、价格的

决定作用,又被称为现金交易数量理论,

是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A.马克思政治经济学B.费雪方程式C.剑

桥方程式D.凯恩斯方程式

5.29.“M=KPY”是【C】对于商品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的描述。A.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B.费雪方程式C.剑桥方程式D.凯恩斯

方程式

5.30.【C】着眼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注

重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和货币在人们

手中持有的时间,强调停息在人们手中准

备用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数量对币

值、价格的影响,又被称为现金余额货币

数量理论。A.马克思政治经济学B.费雪

方程式C.剑桥方程式D.凯恩斯方程式

5.31.【A】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控制信用、

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最有效办法。A.公开市

场业务B.调整再贴现率C.发行纸币D.调

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5.32.发达的【A】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

业务的基础,其所反映的金融状况及其利

率动态,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

晴雨表。A.金融市场B.国际市场C.市

场经济D.债券市场

5.33.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

义劝告、金融检查、自动合作、公开宣传

等方式,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其中,【A】又称“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

行向各商业银行通报行情,表明立场,并

劝勉其扩大或紧缩信用。A.道义劝告B.金

融检查C.自动合作D.公开宣传

6.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A】

标准,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

物质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各种集合体。A.社

会分工B.自然分工C.社会属性D.自然

属性

6.2.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是根据【C】对产业

进行的分类。A.产业价值B.统一标准C.产

业演进序列D.生产要素集约程度

6.3.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制定的

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以下产业部门属于

第二产业的有【B】A.渔业B.建筑业C.畜

牧业D.金融业

6.4.下列对于产业部门的划分方法中,【B】

具有权威性、完整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

“官方统计”的依据。A.三次产业划分法

B.标准产业分类法C.生产要素的集约程

度分类法D.其他产业分类法

6.5.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层

次向高层次不断成长的进程。产业层次的

高低主要根据生产对资源和科学技术的依

赖程度来说明。以下选项中,产业的设置

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的

阶段是【A】A.低层结构阶段B.中层结构

阶段C.高层结构阶段D.以上都不正确

6.6.从古典增长理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到

新古典增长模型,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始

终没有将【B】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A.资源B.结构C.劳动者D.技术进步

6.7.满足社会需求是一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

的最终目的,因此,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

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D】A.基本原因

B.根本原因C.关键条件D.重要动因

6.8.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拥有量、结

构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制约产业结构的

(C)A.关键条件B.根本原因C.重要因素

D.重要动因

6.9.一般来说,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最初阶

段,产业结构表现为【A】决定型。A.资

源B.经济C.人力D.农业

6.10.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是工业发展的【D】A.基

本原因B.根本原因C.关键条件D.前提

条件

6.11.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移动,是由经济

发展中各产业的收入出现相对差距造成

的。该学说被称为著名的【B】A.罗斯托

定理B.克拉克定理C.马歇尔定理D.柯

尔定理

6.12.关于工业结构的演进方向,以下说法

不正确的是【D】A.由以轻纺工业为中心

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演进B.由以原材

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工业为重心的结构

演进C.由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向以资金

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结构演进D.由以劳动密

集型工业为主演进到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

为主的结构

6.13.【C】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

要特征。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

三产业D.第四产业

6.14.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其中【A】

主要用于指导、协调、规划产业结构演进,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A.产业结构政

策B.产业组织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产

业区位政策

6.15.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其中【B】

主要用来规划和调整企业内部企业规模和

市场秩序,处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指导

产业组织合理化。A.产业结构政策B.产

业组织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产业区位

政策

6.16.产业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其中【D】

是指导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系列政

策。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C.产

业技术政策D.产业区位政策

6.17.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是产业【A】A.协

调B.平衡C.进步D.发展

6.18.【B】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A.产业

结构的长期构想B.主导产业的选择C.幼

稚产业的扶持D.对衰退产业的调整

6.19.各国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有条标准叫“过

密环境基准”,其着眼点为【B】A.保护环

境B.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为劳动者

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动环境D.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6.20.在设计幼稚产业扶持政策时,应当以

【A】为突破口A.技术进步B.打开市场

C.政府扶持D.自我发展

6.21.在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克拉

克提出了【D】的概念,将规模经济与竞争

活力有效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

均衡的竞争格局。A.充分竞争B.垄断竞

争C.绩效标准D.有效竞争

6.22.【A】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

合理配置的基本途径。A.有效竞争B.市

场配置资源C.规模化D.经济主体

6.23.传统体制遗留的【C】垄断是我国反垄

断政策的重点。A.体制性B.商业性C.行

政性D.事业单位

6.24.消除行政性垄断的根本措施是彻底实

现【B】A.充分竞争B.政企分开C.有效

竞争D.政府体制改革

7.1.以下选项不属于“区域”特征的为【D】

A.空间性与可度量性B.层次性与开放性C.同质性与不重叠性D.联系性与可分割性

7.2.所谓经济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

内,以【B】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国民经济地域单元。A.行政区域B.劳动地区分工C.经济区域D.主导产业

7.3.【C】是合理组织地区分工与区际合作,

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A.经济区域B.经济区C.经济区划D.经济类型

7.4.部门经济区是为了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实

现国民经济发展中某一特定的目标或解决某一部门发展的问题而划分的区域,下列选项不属于部门经济区的是【D】A.工业经济区B.农业经济区C.旅游经济区D.经济特区

7.5.【A】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科学性的关键。A.战略指导思想B.战略目标C.战略重点D.战略步骤

7.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C】是实现战略

目标的主导环节和关键性环节。A.指导思想B.对策C.重点D.步骤

7.7.区域【B】的选择是确定区域战略重点

的核心。A.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方针B.主导产业’C.优势产业D.战略目标

7.8.区域发展的【C】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的基本依据。A.指导思想B.外部环境C.内部条件D.自然条件

7.9.【B】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是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A.大区域规划B.行政区规划C.专项区域规划D.城市发展规划

7.10.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有很多种,“地区

援助”属于【A】A.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B.直接投资手段C.利益分配手段D.以上都不对

7.1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财政转移支付手

段目的的有【D】A.缩小地区差距B.使贫困地区达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准C.扶贫方面D.使贫困地区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7.12.金融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

主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A】问题。A.总量平衡B.总体平衡C.和谐发展D.平均发展

7.13.在投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B】是最

基本的因素。A.软环境B.硬环境C.社会环境D.社会治安

7.14.地区在进行产业投资中,要优先发展

【A】,提高其素质。A.主导产业B.基础产业C.“瓶颈”产业D.创新产业

7.15.地区在进行产业投资中,要适度向基

础产业特别是其中的【C】倾斜,完善基础设施。A.主导产业B.幼稚产业C.“瓶颈”

产业D.创新产业

7.16.区域经济合作的管理,【D】是要克服

由于区域利益矛盾引起的区域经济冲突,达成区域间一种合理、和谐的分工协作关系。A.目标B.主要C.关键D.重点

8.1.【C】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国

际分工的结果,反映世界各国通过世界市场而形成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也是促进一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A.国际服务B.跨国公司C.对外贸易D.跨国业务

8.2.【A】又称为“无差别待遇原则”,是针

对歧视待遇的一项缔约原则,它要求各成员方无论在给予优惠待遇方面,还是按规定实施贸易限制方面,都应对其他成员方一视同仁,即“最惠国待遇”。A.非歧视原则B.贸易自由化原则C.透明度原则D.公平贸易原则

8.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竞

争的日趋激烈,价格竞争渐居次要地位,而【C】成为出口商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决条件。A.数量B.科技水平C.质量D.价值含量

8.4.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我们重点开拓【D】

市场。A.周边国家B.俄罗斯、东欧C.西方发达国家和港澳D.发展中国家

8.5.我国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要尽快实

现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的接轨,进出口商品的定价应以【B】为取向。A.价值B.市场C.供求关系D.国内和国际需要

8.6.我国在出口商品价格管理上,要实行以

【B】为中心的出口创汇政策,防止对内抬价争购,对外低价竞销。A.市场价值B.经济效益C.获得外汇D.社会效益

8.7.以下选项不属于我国出口退税原则的是

【D】A.征多少,退多少B.未征不退C.彻底退税D.现金返还

8.8.1994年,我国设立国家进出口银行,其

主要目的是【A】A.为资本货物出口提供信贷支持B.给进口企业提供信贷支持C.满足企业外汇需求D.促进经济发展

8.9.我国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不包括

【C】A.实行计划配额的商品B.实行主动

配额管理的商品C.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资

源性商品D.实行一般许可证管理的商品

8.10.【D】是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主

管机关。A.国家卫生部B.国家海关总署

C.国家商务部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8.11.美国的哈佛大学接受中国留学生小王,

这种服务方式可以归结为《服务贸易总协

定》中的【B】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

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

8.12.英国某律师事务所驻华机构为某中国

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提供法律支持,

这种服务方式可以归结为《服务贸易总协

定》中的【C】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

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

8.13.花旗银行为中国公司进行货物买卖合

同出具信用证,这种服务方式可以归结为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A】A.跨境交

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

8.14.美国哈佛大学讲师MIKE在华期间,为

北京大学学生作英语家教,这种服务方式

可以归结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D】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

然人流动

8.15.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实质是【A】A.服

务进口的扩大B.服务出口的扩大C.服务

进口与出口的同比例扩大D.服务进口与出

口的同时扩大

9.1.【A】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项目,记录的是一国国际经济交易的

主体,对其他项目有重要影响。A.经常项

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储备资产D.净

误差与遗漏

9.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规定,

进出口商品的计价都使用【C】计算。A.实

际价值B.市场价格C.离岸价格D.到岸

价格

9.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资本和金融项目”项下的“金融项目”

的为【B】A.直接投资B.间接投资C.证

券投资D.其他投资

9.4.【C】说明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变动情

况。A.贸易差额B.投资差额C.经常项

目差额D.国际收支总差额

9.5.国际收支总差额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收支合计所得的总差额,它与一国【D】的

增减相对应。A.经常项目差额B.贸易差

额C.黄金储备D.国际储备

9.6.下列选项不是国际收支逆差可能会带来

的影响的是【B】A.外汇储备枯竭B.引起

国内通货膨胀C.引起国内通货紧缩D.失

业大量增加

9.7.关于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下列说

法正确的有【A】A.国际收支逆差时,通

过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币对外价格下降,有

利于改善国际收支B.国际收支大量顺差

时,通过使本币对外价格上升,会使顺差

增大C.利用外国政府的信贷,会给国际市

场带来政治风险,不能够平衡国际收支

D.对外汇收支和汇率实行直接行政干预,

破坏了市场经济原则,最终会恶化国际收

9.8.下列选项不属于国际储备特点的为【C】

A.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B.具备充分的

流动性,能随时进行转移或兑付C.具有价

值的稳定性,不容易贬值D.为各国普遍承

认和接受的资产

9.9.一国的【B】状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资

信、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基础。A.外汇储

备B.国际储备C.黄金储备D.国际收支

平衡

9.10.当前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主要货币没

有【D】A.美元B.欧元C.日元D.人民

9.11.下列关于普通提款权的说法正确的为

【A】A.认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中的

25%的黄金和可兑换货币部分,会员国无

需批准,可自由提取这部分资金B.会员国

认缴份额的75%可用本国货币缴纳,该国

若要动用这部分资产,须经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批准C.该会员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债权,须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偿还后才

可提取D.只有会员国缴纳的资产才可以算

入普通提款权

9.12.下列关于特别提款权说法正确的为【A】

A.特别提款权是无形货币财产,是会员国

的账目财产B.这种无形货币的账目资产只

能用于会员国间的结算,不能作为国际储

备C.它不能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也不

能用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D.它

可以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

9.13.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A.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西

方国家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再不干预汇

率市场B.政府通过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

外汇,或通过调整国内利率水平等来影响

汇率,这种情况称为管理浮动C.西方发达

国家一般实行“盯住汇率制”,确定本国货

币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固定比价,盯

住某一种或某几种货币浮动D.我国人民币

汇率实行“盯住汇率制”

9.14.【D】是金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

率的基础。A.法定金平价B.黄金储备C.市

场价值D.铸币平价

9.15.关于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

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为【C】A.一国有

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外汇汇

率下跌,本币对外币升值B.一国处于国际

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外汇汇率上升,

本币对外币贬值C.一国提高利率时,会引

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D.一国通货膨胀率

提高,会使得纸币对内贬值,对外汇率上

9.16.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实行的

外汇管理体制是【B】A.外汇留成制度B.外

汇统收统支体制C.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

率制D.以上都不对

9.17.关于国际资本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A】A.国际资本流动增长速度远高于

GDP和国际贸易增长速度B.目前,发展中

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

3/4C.我国目前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主要是

资本流出D.目前,我国外债较多,对外借

款金额大于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9.18.各国越来越重视把【C】作为提高本国

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生产国

际化的关键环节。A.进行国际贸易B.发

行债券C.对外直接投资D.接受国际直接

投资

9.19.下列关于出口信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C】A.出口信贷是银行为在本行信用记

录良好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方便而提供的中

长期信贷,利率较高B.根据接收对象的不

同,出口信贷可以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

贷,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卖方信贷的形式

C.出口信贷的显著特点是贷款与项目相联

系,只能用于购买出口国的产品D.买方信

贷是出口国银行向出口商提供贷款,出口

商在取得贷款后,向进口方提供的一种延

期付款的形式

9.20.【D】由两家以上银行共同提供贷款,

是当前国际上筹集中长期资金的主要形

式。A.出口信贷B.短期贷款C.双边中

期贷款D.银团贷款

9.21.传统的国际债券是以【B】货币面额发

行的债券。A.发行国B.发行地C.第三

种货币D.黄金

9.22.【B】是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信贷相

结合的一种方式。A.国际租赁B.补偿贸

易C.双边中期贷款D.国际金融贸易

9.23.【C】由国务院授权,按国家确定的方

针和计划,统一管理外债的有关事项,全

面掌握全国外汇、外债的信息和数额,监

督检查国家机构对外借款和办理外债登记

和统计,负责审查国内企业所借国际商业

贷款和办理外债登记和统计。A.国家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B.中国银行C.国家外汇管

理局D.中国人民银行

9.24.确定并维持一个较为合理的借债【A】

是我国外债管理的关键。A.规模B.结构

C.管理机构D.管理体系

9.25.负债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

与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它用来衡量

一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并从整体上体现

该国的债务风险,其参考标准是【B】,超

过这个数字就有可能对外债过分依赖,当

金融市场或国内经济发生动荡时,容易出

现偿债困难。A.5%B.10%C.15%D.20%

9.26.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是决定外债能否

顺利偿还的【C】A.关键条件B.重要条件

C.重要前提D.基础

9.27.我国外债的偿还方式不包括以下选项

中的【A】A.自借统还B.统借统还C.统

借自还D.自借自还

10.1.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行为属于政府

的基础性经济职能的有【C】A.运用财政

政策干预市场B.运用货币政策干预市场

C.界定和保护产权D.直接影响和规范市

场主体的行为

10.2.微观经济规制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

A.实物B.制度C.规范D.规则

10.3.下列关于微观经济规制的说法,正确

的为【B】A.垄断性产业是较易发生微观

经济管制的部门,竞争性产业则不容易

B.微观经济规制多半发生在产业成本低或

需求高涨的时期C.在垄断性产业中,生产

者可以借助微观经济高价出售产品D.在竞

争性生产业中,消费者会因微观经济规制

获得低价产品

10.4.下列关于微观经济规制的说法,不正

确的为【D】A.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产业

设置进入和退出壁垒B.微观经济规制多半

发生在产业成本低或需求高涨的时期C.在

垄断性产业中,消费者会因微观经济规制

获得低价产品D.在竞争性产业中,消费者

会因微观经济规制获得低价产品

10.5.反托拉斯的规制政策关注的是改进效

率和【C】A.社会公平B.社会效益C.资

源配置D.经济效益

10.6.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外部性问题进行

规制的核心内容是征税和【C】A.补偿B.财

政C.补贴D.规则

10.7.微观经济规制是从保障【A】出发,以

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为目的的。A.公共利益B.社会价值C.企

业利益D.消费者权益

10.8.微观经济规制中,【C】利益集团处于

强势地位。A.消费者B.厂商C.小的D.大

10.9.微观经济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

【D】的利益服务的。A.消费者B.社会C.受

规制企业D.受规制产业

10.10.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包括

【B】A.政府、被规制产业、消费者B.政

府规制机构、被规制企业或厂商、消费者

C.政府规制机构、被规制产业、消费者协

会D.政府规制机构、被规制产业或厂商、

消费者协会

10.11.下列选项,对于消费者在微观经济规

制过程中地位描述不正确的为【D】A.消

费者是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的弱势群体

B.政府对厂商的规制,其最终结果都会转

嫁到消费者身上,由消费者来承担C.消费

者只有组织起来,建立强大的消费者权益

保护组织,才能维护自身权益,监督微观

经济规制过程朝着正确方向发展D.消费者

人数多,但是缺乏组织性,与厂商之间信

息不对称,因此在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地

位不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10.12.【B】是微观经济规制活动的必要内容

和首要任务。A.信息生产B.信息收集C.调

查研究D.法律制定

10.13.政府规制机构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

自愿报名和【B】程序。A.记录和报告B.正

式调查C.对企业和家庭的实际调查D.立

法听证会

10.14.政府经济规制法规制定的程序是由授

权立法、已建立的机构程序及行政程序法

规定的,一般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D】进行公开的立

法听证会。A.规制法规的发布B.规制法

规实施后对市场均衡的观察C.现行规制法

规进行修改D.建议性规制立法

10.15.形成独立、成熟的企业和消费者主体,

是实现规范、合理的微观经济规制过程的

【A】A.前提条件B.重要条件C.基础条

件D.关键条件

10.16.摆正政府在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的位

置,是实现微观经济规制过程规范化的【D】

A.前提B.重要条件C.基础D.关键

10.17.微观经济规制【B】在微观经济规制

总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A.立法成本B.执

法成本C.调整与修改微观经济规制法规的

成本D.放松与解除微观经济规制的成本

10.18.微观经济规制的【A】效益是纠正在

市场失灵下发生的非效率性资源配置和非

公正性分配的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的程度和社会福利增进的程度。A.社会

B.经济C.私人D.实际

10.19.微观经济规制者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

量权,其典型代表是【A】A.行政指导B.行

政许可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

11.1.经济性规制一般是指政府在进入、退

出、价格、产量等方面对企业决策所实施

的各种【C】制约,是政府对某一特定产业

的纵向制约。A.指导性B.说服性C.强

制性D.规范性

11.2.关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的微观经济规制,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A】A.微观经济规制

需要根据其平均成本和企业承受能力的变

化,采取不同的措施B.成本超出成本弱增

的范围时,政府应该允许一家企业垄断经

营C.平均成本在成本弱增范围内上升时,

如果垄断者的利润大于0,政府应当引入新

企业的竞争,以保证自然垄断企业盈利在

合理范围内D.奥运福娃的供应属于需要进

行经济性规制的自然垄断领域的典型产业

11.3.信息【D】是指用于决策的信息结构不

完善,缺乏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信息,或

者只有总量信息没有结构信息,或者只有

结构信息没有总量信息,从而导致非本质

性决策。A.不全面B.不对称C.不真实D.不

完善

11.4.政府与市场相比,【B】在纠正信息偏

在方面具有某些成本优势。A.市场B.政

府C.无法比较D.有时前者,有时后者

11.5.实行经济性规制的领域首先是【A】A.自

然垄断产业B.人为垄断产业C.存在信息

偏在的产业D.规模经济

11.6.所谓【A】,是指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

制定垄断价格,实施价格差别或歧视,有

差别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A.滥用市场支

配力B.垄断价格C.逆向选择D.道德风

11.7.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是经济性规制

的【D】目标。A.基础B.重要C.根本D.首

11.8.企业的内部效率中,【A】是指在现有

的技术条件下,实现投入品的最优组合所

带来的效率。A.技术效率B.生产效率C.配

送效率D.设备利用效率

11.9.政府要通过规制使垄断企业承担对所

有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服务的义务,以实现

服务的【C】A.社会效益B.社会效率C.公

平性D.正义性

11.10.关于对部门、行业的进入规制,下列

说法正确的为【D】A.政府对某些产业实

行特许经营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纳

入依法经营、接受政府监督的范围B.为保

持原企业垄断地位,政府应当设置进入障

碍,以阻碍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C.因为实

行市场经济,政府应当对自然垄断产业中

的新企业和原有企业一视同仁,不能有所

偏袒D.建筑、律师、医生等职业进入的政

府规制涉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而也

属于经济性规制

11.11.政府对价格水平的规制关键是要确定

【B】A.企业的利润率B.企业的定价方式

C.社会的平均利润D.该行业的社会成本

11.12.关于政府的价格规制,下列说法正确

的为【C】A.价格水平规制是政府有关部

门对企业价格水平公式中各项内容进行详

细审查,以确定被规制行业的价格水平

B.当政府难以精确估算企业实际运营成本

时,政府也可以采取按投资回报率定价的

方式来规制企业的价格或收费水平C.目

前,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较成功的价格水

平规制方式是按投资回报率定价和按最高

限价定价D.价格水平的控制指的是对于商

品和价格的控制,至于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则属于其他领域的管理范围

11.13.【A】是指将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

价格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结构结合起

来的各种价格或收费组合。A.价格结构

B.价格水平C.价格标准D.价格组合

11.14.线性定价是按照每一需求量的平均价

来确定价格,具体分为定额价格和【D】A.二

部定价B.拉姆塞定价C.成本定价D.同

一从量价格

11.15.在自然垄断产业中,【B】能实现经济

福利的最大化。A:二部定价B.拉姆塞定

价C.成本定价D.同一从量价格

11.16.【D】最适用于电力产业的价格规制。

A.二部定价B.拉姆塞定价C.成本定价

D.高峰负荷定价

11.17.【A】的价格结构由与消费量无关的“基

本费”和按消费量计算的“从量费”两部

分组成,是定额价格和从量价格合一的价

格结构。从社会分配效率的角度看,次于

按边际成本定价,优于按平均成本定价。

A.二部定价B.拉姆塞定价C.成本定价

D.高峰负荷定价

11.18.成本定价是政府规制者通过收集企业

提供的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信息,以及

企业从不同消费者和不同产品上获得的收

益率,了解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成本结构,

并以此作为价格结构规制的依据,防止出

现【B】和发生商品或服务之间的交叉补贴。

A.二部定价B.价格歧视C.产品不足D.产

品质量下降

11.19.狭义的投资规制是指【A】的规制,

主要包括对被规制者投资项目的立项决

策、项目能力、项目收益的审核和批准。

A.实业投资B.证券投资C.金融投资D.社

会投资

11.20.传统的投资规制方法之一是对资本投

资回报率进行规制,它要求被规制企业按

照【D】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作为定价标准。

A.平等B.相同C.大致相当D.合理

11.21.实际经济生活中,选择资本密集型生

产方式常见于【B】产业的经营企业。A.人

为垄断B.自然垄断C.存在信息偏在的

D.充分竞争

11.22.放松经济性规制,是指取消一部分或

全部经济性规制条款,实行竞争和【C】政

策。A.改革B.社会化C.开放D.政企分

11.23.关于西方主要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

开始实行的放松经济性规制,下列说法正

确的为【B】A.废除了部分经济性规制B.放

松经济性规制的目的,是要通过竞争,提

供多种新的服务,降低价格或收费水平,

促使价格或收费体系多样化,推动技术进

步C.为了更大的赋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

力,放松经济性规制的同时,也应当减小

社会性规制的力度D.对价格规制、进入规

制、投资规制等主要经济性规制项目,主

要趋势是由许可制变为认可制

11.24.【C】是自然垄断领域放松经济性规制

的重要推动力量。’A.现代自然垄断产业

的专业化分工B.经济全球化C.科技进步

D.政治体制改革

11.25.关于放松经济性规制的原因,下列说

法正确的为【C】A.经济全球化要求在世

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这就要求各国在加强经济性规制上进行更

多配合B.随着自然垄断产业由新生期转入

成熟期,该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和产业需

求不断扩大,垄断企业日益成为垂直一体

化的全能型企业C.传统微观经济规制使企

业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停滞,还使服务和价

格体系多样化的进展缓慢,还使价格水平

的降低缓慢,必须予以改革D.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各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西方各国经济理论和政策开始发生变化,认为经济停滞并不是“政府的失败”,而是“经济的失败”

11.26.经济性规制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调整

【B】的关系。A.企业与消费者B.政府与企业C.企业与社会D.政府与选民

11.27.放松经济性规制应当以经济性规制的

【A】为先导。A.立法B.执法C.行政D.司法

11.28.微观经济规制的核心或难点是【B】

A.政府从事微观经济规制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C.政府存在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D.微观经济规制执法成本太高

11.29.关于激励性规制与信息不对称的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为【B】A.实际经济生活中,社会公众和政府不理解提供激励与减少租金之间的关系,往往不重视高强度激励机制的好处B.政府最好设计一个合同菜单让企业自己去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而合同菜单的存在和企业对激励强度的自由选择,有可能使激励强度对成本效率的影响更加复杂化C.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只有鼓励充分竞争一条途径D.对于企业的会计性交叉补贴和管理性交叉补贴,政府很容易通过成本监督进行有效控制11.30.高强度激励机制的一个明显缺点是

【C】A.规制合同有效期一般都比较短’B.社会公众对其容忍度较低C.保证质量对企业来说代价高昂D.规制机构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虏,成为其代言人

11.31.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难以按照企业

的真实成本制定规制价格,影响了政府规制效率,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垄断经营以及对经营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垄断,获得额外利益,缺乏降低成本的刺激,【D】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A.价格上限规制B.特许投标制度C.价格下限规制D.区域间比较竞争

11.32.【A】是最典型的剩余索取合同,是激

励性规制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A.价格上限规制B.特许投标制度C.价格下限规制D.区域间比较竞争

11.33.关于价格上限规制,下列说法正确的

为【A】A.价格上限规制的确定原则,就是行业价格上涨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B.美国的电子通信业最早实行该项规制方式C.价格上限规制应当通过法律规范形式推出,不能用合同等方式约束企业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34.【B】部门广泛实行了社会契约制度。

A.英国电力事业B.美国电力事业C.英国电信业D.日本电信业

12.1.与经济性规制相比,社会性规制的一

个重大特征是它的【C】功能。A.总量控制B.个量分析C.横向制约D.纵向制约12.2.可以说社会性规制在本质上是以【C】

为目的的。A.保障社会安全B.促进社会发展.C.增进社会福利D.保护消费者权益

12.3.下列选项具有较强公共物品的性质,

必须由政府以财政支出的形式提供的为【D】A.福利服务B.医疗C.教育D.文物保护

12.4.下列属于消费外部性较小但排除成本

较大的准公共产品是【A】A.垃圾处理B.医疗、C.保险D.公共安全

12.5.禁止企业不正当废弃“三废”(废气、

废水、废物)的行为属于社会性规制方式的、【A】A.禁止特定行为B.资格制度C.标准、认准制度D.营业活动限制

12.6.社会性规制中的资格制度不包括下列

选项中的【B】A.业务限制资格B.资历资格C.业务必置资格D.名称资格

12.7.政府对不超过法定排放标准排放污染

物的单位,征收排污费,对超标准排污的单位,加收超标准排污费,这属于社会性规制的【D】方式。A.禁止特定行为B.资历制度C.标准、认准制度D.收费补偿制度

12.8.下列关于我国的质量监督,说法正确

的为【C】A.质量监督的对象只有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包括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B.质量监督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不受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的限制,不受其他单位的影响和干扰,只接受党和政府的约束。C.目前,我国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全国的质量监督工作D.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

12.9.评价型质量监督基本上只是在有关人

身健康安全的特殊产品上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所谓特殊产品,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A.锅炉压力容器B.香烟C.计量器具D.钢材

12.10.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原则是协调

配合原则和【D】A.突出重点原则B.区别对待原则C.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原则D.社会监督原则12.11.下列对于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制

度,说法正确的为【B】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计划部门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书后,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申请获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