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心理教育整体实施方案

学习心理教育整体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教育实施方案

某某单位

一、课题背景

1、社会的素质教育要求逐步提高。

学生多了,生源复杂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基本都能上高中,高校不断扩招。

教育教学的要求高了。不断更新自我的学习能力要求,心理素质要求高了。

2、目前学生厌学、弃学、不会学的现状。

3、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影响越来越明显。

教师只依据教师经验教学,忽视学生心理规律和特点,只关注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心理反应,忽视具有心理效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借鉴与应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学生不断出现。

二、总体目标:

以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建立学校、班级、小组等不同层次的学习团队,通过班级工作和课堂教学两个主渠道,着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训练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努力打造优秀的学生品质,开辟一条遵循教育规律、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道路。

三、实验变量:

1、自变量:实验班的教育教学,突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的指导,适时调整和稳定学生学习心态。

2、因变量:形成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热爱学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各项学习方法掌握全面,学习能力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实验对象

某某学校某某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简要介绍,参与实验的学科。

五、实验过程、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1、班主任工作和团体学习心理辅导。

2、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学习心理辅导。

(二)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班主任工作和团体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各学段的实验班级,要开设班级学习心理辅导课。班级学习心理辅导活动,要结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开设班级学习心理教育辅导课,通过建立相应的班级学习团队,调整学生学习心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建立学生学情档案。

(1)任课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开学初,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加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实验研究会议,明确全年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学习方法指

导等内容和方法。每两周要召开一次课题碰头会,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落实情况相互交流,并根据实验情况提出新的要求。

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学生全体家长会,将实验班级的课题内容、方法与要求向家长征求意见,统一教育思想,明确家庭生活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应内容和方法,争取家长合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建立学习团队的辅导平台。

所有实验班级,开学初,初步按学习成绩异质分组,组建班级学习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责任分工,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的基本技能和方式,明确团队的互助与竞争的关系,结合习惯养成教育,制定各团队及班级规章制度,将班级卫生、纪律、体育、文艺等活动与团队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加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开学初,进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调查,分析调查结果,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告别坏习惯,迎接好习惯”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一是为人,而是处事。

为人:说话有礼貌,知道尊重人,注重行为仪表,善于开放参与,讲究诚信,履行承诺。

处事:做事有规矩,注重做事程序,讲究做事方法,做事善始善终,态度认真积极,行动快捷惜时。

从生活习惯入手,进行良好的学校讲究卫生、遵守纪律、按时作

息、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习惯养成教育和落实。每天早晨到校,先交作业,后清理卫生。

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分别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组织学生举办“小脚印”、“我为家庭做家务”、“我也懂礼仪”、“习惯都是这样炼成的”、“都是同龄人,为何差别大”、“限时做事”、“我又长大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学习我做主”“抓住机会,成就未来”等主题班会活动。

(4)统一要求,集中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配合各学科的学习习惯成教育,将“课前三备、课堂三动、课后三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去。

学校要提出实验班的具体的良好习惯养成的内容要求,既便于学生的操作,也便于班主任和年级长的要求、指导,也便于学校的落实检查与评价考核。

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级部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本级部的具体要求,在全班中统一提出,由任课教师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具体要求和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可以通过学生自查、小组自查和互查,任课老师的课堂检查和班主任的教育总结等方式进行。

学生自查,主要体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通过学生的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评分、自我总结和小组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进步状况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要求。学生本人应该根据听课习惯养成的五项要求,在自查表中对自己的上课注意力情况进行评价,全部做到为3分,有一

两项不合要求为2分,有三项以上不符合要求为1分。每节课结束时,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自查评分,填入自查表。基本适应以后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自查。

小组自查与互查,主要体现合作学习、合作教育、集体约束、相互促进的教育原则。

开始时,每天进行一次,由班主任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在每天的最后一节课进行当天的听课注意力检查。先根据每个人的自查结果自评本小组的注意力情况,确定本小组当天的听课注意力分数。如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做好,即个人自评分都是满分,小组即可记5分,有一人没有满分扣1分,依此类推至最少1分;然后是对其他小组进行评分,通过小组各成员一天中对全班各小组的课堂注意力情况进行评分,完全符合要求的小组可记5分,有1至2人在一两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可记4分,有1至2人在两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可记3分,一半以上的人数或者一半以上方面的不符合要求,可记1至2分。经小组讨论同意,将分数填入小组评分表格(见附表2),上交班主任。

班级的要求和指导,主要通过班主任根据学生小组自查和任课教师检查的评分和自己深入班级听课观察到的情况,明确本班级以及具体的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状况和进步状态,为指导学生继续进步提供依据,利用组织小组自查时间对本班学生听课注意力进行指导和教育。开始的时候,可每天在组织小组进行检查评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指导,并提出以后的要求,行为基本形成后可每周进行一次总结

和教育。对个别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个别谈话和指导教育。

课题负责人要负责全部实验班的检查和指导,掌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形成良好习惯。通过巡回听课、观察、了解班主任和学生,掌握各班级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情况,协同问题较多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指导。

学校的要求和指导,主要由政教处负责对各年级、各班级学生听课情况检查,并提出全校性的指导意见。检查一般运用抽查的方式,检查的内容包括:课前学生教师提前进教室的情况,课前准备情况,学生听课情况、教室环境情况,课堂笔记情况等等。抽查尽量做到全面、均衡,为反馈、评价和考核年级、班级、学生和教师提供合理的数据,也为全校性的总结、评价和指导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

评价与考核是落实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环节。评价考核的内容要体现学习习惯养成的整体情况,有便于分析和统计的具体数据,比较客观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教师、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评价考核采用重点逐步推进动态性整体达标评价考核方式,主要在学生自身、小组、班级、年级的要求落实、自查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学校检查评价与考核。

评价要结合习惯养成的重点逐步推进,在检查考核上注重检查1至2项需要落实的指标,直至各班级完全形成习惯,随着学生习惯养成程度的提高逐步扩大和延伸,从1至2项的指标逐步推进的所有的要求内容。

评价与考核要体现动态性,在检查考核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及习惯行为养成的特点,逐步提高指标要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并不断提出新的进步要求,并且进行全程逐周评价,每次的达标情况均计入考核当中。

(5)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自觉性。

组织学生“照镜子”的学习心理团队辅导活动。指导学生上好自习课。指导学生自己建立成长档案。

学习心理辅导课,要根据各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动机诱因、志向和维持方法,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驱动力从附属内驱力逐步过渡到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上。

注重学生学习心态和动机的及时调整,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适当的学习压力,将学生的学习学习指向引导到学习的能力提高和学习成就的体验上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2、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辅导主要内容与方法

实验班级,要统一思想,统一要求,结合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渗透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1)学科教学要利用好班级学习心理辅导的学习团队平台。

各学科课堂教学,要在班级建立的学习团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学习活动,开展团队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有效利用学生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互督促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组织学生制定学习规范,认真落实“课前三备,课堂三动、课后三结”的学习习惯养成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上“时时有事干,事事有目标,事事都会干”。

1、课前三备:备知识,备心态,备物质。提前进入教室,做好课前的知识准备、心态准备和学具准备。

备知识主要是预习和复习。预习,预习是课前备知识的主要方法,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自己阅读课本,划记知识要点,初步理解掌握课本内容;复习,复习也是课前备知识的一个方面。重点复习老师前一节课讲过的内容,本节课要检查的内容,或者是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

备心态,主要是暗示自己节课很重要,我能学得会,我会学得好。

备物质,主要是将这一节课讲要用到的学习用品准备齐全,免得上课临时忙乱。

课下活动注意安全,劳逸结合,提前进教室准备下节课老师提问的问题。教师要提前进教室,提示学生拿出课本,笔记本及其学习用具,准备本课学习内容;认真做好三查:一查,课堂上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二查,上一节布置的问题是否做好准备,尽量做到全面;三查,提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查看学生是否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检查学生物质准备是否到位;

(2)课堂三动:动口,动手,动脑。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端正坐姿,学会听课,能够大声朗读、回答问题,记好笔记、及时做好计算、演练,学会独立思考等,

动口,就是上课要张开嘴,需要读的要大声读,需要讨论的,要积极发言。

动手,就是上课要手中有笔,养成随手记笔记,及时进行书写、计算和演练。

动脑,就是课上认真听讲,紧跟老师讲课思路、抓住重点要点,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教学当中,教师要精炼讲课内容,生动形象,要点清晰,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提问、关注、靠近等方法提示坐姿不正的学生并及时纠正;关注学生听力,强调课堂内容的重要性,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来突出讲课重点和要点来突出知识要点和重点,通过等待、提问等方法来暗示学生注意倾听,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

教师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及时提醒学生用笔画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记录应该记下的笔记,对做不到的学生会有意识地等待、暗示、提醒、察看、督促等等,直到学生做好为止;注重听课习惯养成教育,注意坐姿,书写工整。

教师要主要突出教学重点,讲课思路清晰,要点明确,让学生要内容可记,讲课速度适中,让学生能够记得下来,教给学生记录方法让学生会记,落实要求学生书写、记录、演算等内容。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讲课速度适中,注重讲授内容的逻辑关系,能够运用实例、比方、对比、阐释说明等方法讲请概念、规律等知识内容,注重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注重小结,(3)课后三结:听课随时结,课后及时结,单元复习必须结。

听课随时结:在听讲和阅读过程中,要随时想一想,刚才一段时间,老师讲了什么,有哪几个要点,为什么要这样讲。

课后及时结:老师讲完课后,一定要及时作结,归拢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弄清要点知识的关系,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单元复习必须结:到了单元章节结束的时候,要主动复习功课,强化理解与记忆,能够系统巩固知识体系,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自我检查反馈,及时整理错题;并能够及时总结老师讲课内容,复习功课,形成“知识树”。学会每天放学后及时复习功课。

另外课外:有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同学,耽误功课及时补课,计划安排自习,坚持反思提高,发挥特长弥补缺陷。

组织学生“小老师”、“好作业”、“我不烦,我会背”、“扩展内存”、“循环复习”、“具体目标导学”、“优秀试卷”等几种学习能力训练活动。

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应侧重培养学科学习习惯。

1、语文、英语的习惯要求:

①大声朗读,表情朗读,运用日常交际用语;②背诵词语、课文,积累丰富语汇;③多读课外读物,注重阅读能力培养,学会收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事物;④书写规范,用英语和汉语写日记。

2、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①善于动手书写,计算,作图;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和做实验;③注重阅读课本,善于理性思考问题,注重逻辑思维能

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3、政治、历史、地理

①多读有关课外书,丰富学科外延知识;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学过的观点、规律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物;③经常使用地图,在地图上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

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要求的具体落实,最起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学习行为,应该如何落实这些学习行为,天天坚持做下来,形成了学生的一种定势思维,也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风气。教师重视对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内容,进行反思与调整,能够不断提出新的建议和措施来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内容等。

在学习习惯养教育中,不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指望学生自己改正,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指望学生自己形成,必须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严格要求、检查和耐心地指导下,才能得以在不断地改变和形成。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具体的要求、检查和指导,为学生形成新习惯创造条件。学习习惯只有在整个的学习过程都要在各学科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凭借教学内容、过程和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特定的学习习惯。任课教师要求和指导,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各学科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设计出本学科应有的课前准备、听课、笔记以及练习等具体要求。每节课都要根据习惯养成

的具体要求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听课注意力情况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给与指导,下课时为班级整体听课情况评分,指出存在问题。整体符合要求为10分,如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符合要求,经过提示或指导,学生仍不改正,出现一例可对班级扣除1分,直至扣至1分为止,合计总分填入班级听课情况记分表(见附表3),如有扣分,需要说明扣分的具体原因。该表可由该班级的学习委员保管,在老师下课前组织同学自评时请任课教师评分并签字,当天班级自查时交班主任进行总结。

为了加大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力度,各科教师要统一要求和指导,形成最大合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情景下,不断地重复一种行为,各学科教师都能够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注重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形成好习惯的意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重复好的学习行为的机会。一直达到不需要意识控制的水平。

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需要时间,而且要一直坚持到形成不自觉的行为,尤其是存有不好的习惯的学生,当好习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行为冲突,这时间特别需要教师的坚持,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自己努力。

总起来说,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变化,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更需要很大的外力推动,而教师就是这唯一的外力,别无他选。实际上,训练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正是教师应该担负起的教育转化差生的关键任务。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建立真正意义的学习小组。小组由4人组成,根据老师和班级的要求,相互提醒、监督和督促,交流体会,认真落实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负责对小组的指导和引领。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好从小学开始,但是,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也都有必要认真落实这一培养任务,这不仅是对提高本学科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新的学期开始之时,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最佳时机,请各位老师引起注意。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利用团队互相促进的机制,运用监督卡,形成反馈机制,进行团队之间的相互监督,竞赛,相互促进,树立榜样,做好示范,不断组织学生体验和总结良好习惯给自己的带来的益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坚持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

(3)注重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在实验班级中进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调查结果,针对问题,召开“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学习”的主题活动课。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适时转化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习意义,承担学习责任,积极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的开始,实验教师要自觉运用“问题导引教学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了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关系,并认识到学习任务对解决自己问题的重要性。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运用疑点、难点来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去努力解决。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学会运用“学习目标导引法”,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对学习任务本身,比如,对学习内容的结构、难度、重点、要点以及恰当的方法的理解和对学习活动性质的理解。让学生理解老师要教给自己的东西都是“值得学”的东西。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意义,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实践中的具体意义,理解知识与自己未来价值。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计划,并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明确:

1.要明确学的是什么?是技能、还是知识?

2.要明确最好用什么方法去学习?陈述性地知识要记住;程序性的知识要掌握;技能性的能力要熟练。

3.要明确会怎样检测、考试?(笔试、口试、操作)

课堂练习中,教师要自觉运用“能力训练导引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知识或能力上的不足,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能力提高上,认知能力训练先于教他读书求知。让学生学会类推、图解、列表和引导性想象等学习方法。

课堂结束时,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框架结构,对照本科学习目标检测自己到底学会了什么,并且当堂给与反馈、纠正和鼓励。

(4)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开学初,进行学习策略水平测查,分析测查结果,召开“学习策略分享会”,针对测查出的重点问题,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全班学生,树立“我爱学习”、“能力为上,毅力更高”的学习意识,

规划和督促自己的学习。主要实现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导学:设置良好的学习环镜,使学生满足基本需要产生学习需求,让学生自我规划和指导自己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2、自学:让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备课,讲课、设计测验,参与课堂管理,扮演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角色。并不断完善和提高,允许学生自选作业内容和方式,让学生产生从事学习活动或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

3、会学:学会把握、纠正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允许学生修改自己的错误或重新考试,并承认新的计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着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4、自结:引导学生体验自己承担学习责任的意义;

5、竞合:经常组织学生的合作竞争学习。在团队学习与评价中,实行“基础分”与“提高分”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自己竞赛,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

6、评价:课堂教学中,要实行多元化评价,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之中。如,组织有关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发现学生闪光点,利用适当的奖励机制。对个别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保证所学有学生获奖机会均等。

每个学期末,期末考试结束后,要进行课题总结与反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不以学生的分数和名次来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进步,运用“基础分”和“提高分”来评价和激励学生。

六、课题实验阶段及管理

1、课题的领导及组织

(1)课题成员及领导:

(2)课题管理形式和要求:每一个月课题组要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诊断实验中的具体问题,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个人科教师要结合实验要求和目标进行课题小结,并提交课题组。

2、课题的各阶段及主要目标:

(1)启动阶段(时间、达成目标)

(2)实施阶段(时间、达成目标)

(3)总结阶段(时间、达成目标)

七、课题成果预期及形式

八、经费来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本校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心灵,全面发展 三、活动目的: 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 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和健康成长; 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 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23日 五、活动内容: (一)书香苑——心理知识板报 活动主题:书香苑——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 活动内容:每个班出一期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板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二)活在当下——心理健康活动课 活动主题:把握今天,把握现在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总把属于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活动时间:12月25日 (三)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活动要求:手抄报要求有刊头设计,刊名要切合“关爱心灵,重视心育”之主题。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注重突出原创性,文字流畅,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活动目的:通过让师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 A. 体重 B. 身高 C. 离散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 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 A. 6 B. 6.5 C. 6.83 D. 7 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 B. 70% C. 90% D. 95% 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 A. 二列相关 B. 点二列相关 C. 四分相关 D. Φ相关 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 A. [55.5-56.5] B. [55.49-56.5] C. [55.5-56.49] D. [55.49-56.49] 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C. 完全随机取样 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 A. 1/16 B. 3/16 C. 1/8 D. 9/16 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 四分位差 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 A. 30,2 B. 30,6 C. 26,2 D. 26,6 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 B. (50, 70) C. (58, 62) D. (57.5, 62.5) 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B. 与显著性α无关 C.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D. 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12、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来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是(d) A. 直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13、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用于处理两组均值比较问题的是?(a) A. 中数检验法 B. 方差分析法 C. t检验 D. Z检验 14、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B. 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C. 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D. 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5、对120位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得到其家庭教养方式四种类型(如民主型、专制型等)的人数,欲描述其次数分布,应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是?(c) A. 散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16、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c) A. 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皮尔逊相关 D. 斯皮尔曼相关 17、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d) A. 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 B. 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C. 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本节考纲透视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考点精讲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 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 在心理学方面呢,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比一般的老师多了一张证,(前年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获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多看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因此,今天不能说是讲座,只能说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心得。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毛毛虫是平凡的,不起眼的,然而小小的毛毛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久经历练,终于蜕变成为五彩斑斓的蝴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毛毛虫,正在人生的路上历练,但蜕变的过程总是艰辛的,我们唯有拥有一颗坚强、乐观、豁达的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向往、有激情、会坚持,成就自己。“心”字的写法很简单,但要读懂自己的心却是何其难。我不会教大家读心术,只是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和大家的思想进行一个碰撞,更多的老师能受到启发,学会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快乐生活、快乐工作。下面分三个方面讲。 一、我们需要关注我们的心灵 有一个故事,非常耐人寻味。题目是:七只狐狸的故事 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葡萄大而且黑亮,每一串都透着诱人的光芒。 葡萄架下来了一只狐狸,对于架上的葡萄,狐狸忍不住垂涎欲滴,它想:我一定要吃到葡萄! 于是它便跳起来想要摘葡萄。 跳上去,够不着,再跳一跳,还是够不着!葡萄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一点!跳起来,伸长了手,还是够不着! 这只狐狸想:我一定要吃到葡萄! 于是它坚持不懈的跳啊跳,不停地跳!边跳边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吃到葡萄誓不罢休……”

遗憾的是,这只决心很大的狐狸最终并没有吃到葡萄,而是累死在葡萄架下! 葡萄架下来了第二只狐狸。 这只狐狸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就像第一只狐狸一样,它也是摘不到! 狐狸生气了:我吃不着,别人也休想吃得到!它点了一把火,想把葡萄架烧了,可是,没等火烧着,主人回来了,把这只想纵火的狐狸抓了起来送了官! 葡萄架下来了第三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这只狐狸也很生气,大骂:“谁这么缺德!种了葡萄分明不想让人吃!这还不如不种呢!缺德的种葡萄的!老子咒你不得好死!……” 狐狸越骂越生气,越骂声越高,越骂越难听!终于,葡萄的主人听到,抄了一条木棍,一棍子把这只狐狸给打死了! 葡萄架下来了第四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狐狸难过极了,想:“我真的没有用!我连葡萄架也够着!就连这么好吃的、自己那么想要吃的葡萄都摘不到!我真是个没用透顶的人!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还不如死了算了!……“狐狸忧伤地离开葡萄架,成天想着这件悲哀的事情,越想越难过,常常恨不得立刻死了,可又觉得还是有些放不下的事情,不能轻易去死。这只可怜的狐狸成天闷闷不乐,想死的念头总是盘旋在心中,可终于也没有死。 太难过了,便上医院。医生给它诊断说,得了抑郁症! 葡萄架下来了第五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2、全面心理健康教育普查(问卷)、个别辅导记录(档案)

董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任务 1.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价格水平。 2. 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工作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心理辅导活动和专题心理讲座。要把心理辅导活动纳入日常教育计划,每班每学期安排八课时以上。 2、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 为了增加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使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和克服考试焦虑辅导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学生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心理困扰。 4、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着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机制。 一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 建立班级、学校、心理辅导网络,全面开展学生心理辅导,预防学生发生心理偏差。 结问题学生要做好个案分析并建立跟踪档案。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1、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 1. 5% 2. 70% 3. 95% 4. 90% 2、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1. B. 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Φ相关 4.四分相关 3、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1. E.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2.完全随机取样 3.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4.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4、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 正确的概率是() 1. 1/8 2. 9/16 3. 3/16 4. 1/16

5、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 1.四分位差 2.百分位差 3.标准差 4.方差 6、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8和 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1. 30,6 2. 26,2 3. 30,2 4. 26,6 7、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1.(58, 62) 2.(57.5, 62.5) 3.(50, 70) 4.(40, 80) 8、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1. C. 与显著性α无关 2.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3.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4.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9、当样本平均数落入已知总体抽样分布的拒绝域时,表示正确拒绝零假设的概率的符号是? 1. 1-α 2.α 3.β 4. 1-β 10、下列关于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有更好的误差估计 2.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时,α型错误更小 3.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著后,可以使用两两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4.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的检验次数更少 11、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1.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2.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3.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4.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2、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 1.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皮尔逊相关 4.斯皮尔曼相关 13、下列统计图形中,不能用于描述变量的次数分布的是? 1.圆形图

心理学研究内容

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状态:总是由注意状态伴随。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气质+环境。 一、心理学主要流派 1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通过联想和释梦手段)。2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研究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S-R)3认知心理学派:S—O—R(刺激—内部机体变量—个体行为)4人本注意心理学派:发起人马斯洛,后影响最大的罗杰斯;强调心理学研究任务是了解人,以人为本。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师的威信:职业威信、人格威信。 学习概念:人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特点:A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B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C学科内容上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上特点:A自学方式占重要地位。B学习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C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猫试验。1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2学习律(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 巴莆洛夫条件反射说:狗实验。条件反射几个规律现象:A强化B消退C自然恢复D泛化E分化F高级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1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反馈原则)。4提倡发现学习(他的发现法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发现法包括用自己的头脑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和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5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指有意义的接受理论):1学习方式的分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他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2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因为教师有意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效率高。3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4有意义的学习条件(内、外部条件)5教学原则6“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建构注意理论 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结实、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题作用。学习观:1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2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过程。3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还是靠成人来实施。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在策略上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即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即可达到改善人的情绪与行为的目的。认知策略包括内部言语控制、信念重建等方法。 (1)内部言语控制法。这是通过控制内部言语活动的方式来达到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小学儿童已经具有内部自我言语的能力。这种内部言语如果参加到认知评价中,会影响他们对情绪唤醒的归因、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计,甚至改变其认知结构。实施内部言语控制法的要点是,第一,教师或家长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以提高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意识,把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二,培养性质相反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发现小学生已经存在不好的情绪行为,要通过培养相反的思想,建立新的思想一行为链,最终让新的情绪和行为覆盖旧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第三,随时引导小学生认识自己所关心的变化。教师或家长应通过讲解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自己认知结构上的变化,正确评价自己所说的东西。 (2)信念重建法。这是通过帮助小学生建立新的信念来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方法。信念重建法的实施要点是,第一,组织小学生就不合理的信念展开辩论,对其进行质疑,使他们最终放弃不合理的信念。第二,帮助小学生不断运用内化的语言重复合理的信念,使不合理的信念得不到强化,合理的信念则日益巩固,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第三,帮助小学生尽量避免对自己和他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根据艾里斯的观点,不合理的要求是产生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根源,如果能避免不合理要求的提出,也就减少了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发生。第四,与小学生一起开展角色颠倒的辩论活动,即老师或家长扮演存在情绪和行为的学生一方,而学生则扮演老师或家长这一方来开展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的荒廖,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2.行为策略 行为策略起源于20世纪初期,它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其要义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非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的途径主要有经典条件学习,操作条件学习,模仿学习,认知上的改变等。从行为策略看心理健康维护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思维阻断法、满灌法、宣泄法和模仿学习法。 (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为交互抑制法,该方法最早由沃尔甫创立。他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身体的放松与焦虑是两个对抗的过程,两者不能共处。一种状态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形成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例如身体放松,心率、呼吸放慢,这与焦虑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三、确立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确 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 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 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 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 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 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 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

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四、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五、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2、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精)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 一、选择题 1、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50 B、75 C、25 D、50-51 2、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A、平均差 B、平均误 C、平均次数 D、平均值 3、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D=2.55,其自由度为() A、39 B、38 C、18 D、19 4、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时,说明() A、P〈.05 B、P〈.01 C、P〉.01 D、P≤.01 )5、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么在Z=(X-M B /S 这个公式中X应为() B A、12 B、10 C、9.5 D、10.5 6、当XY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X推测Y的可靠性就() A、很小 B、很大 C、中等 D、大 7、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 项分布的近似值?() A、N〈10 B、N≥10 C、N〉30 D N〉10 8、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两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 数据是()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 9、运用非参数分析时,要求处理的数据是() A、十分精确的 B、注明单位的 C、大量的 D、等级形式的 10、在X2检验时,遇到下面哪种情况时不宜再用X2检验?() A、F〉10 B、F〈5 C、F〉5 D、F〈10 二、填空题 1、统计是一种(),它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用曲线图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时,如果两组被试的人数不同,就不能用 ()比较,用()数进行比较 3、在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的() 4、当平均数大于中数或()时,曲线向()偏斜 5、当一种变量增加时,另一种变量也随着(增加),说明这两者间有着()关系 6、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系数()等于零 7、正态分布因其M和()不同而各异,M值大,曲线的集中趋势在横轴上越偏() 8、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正态,从中抽取许多大样本,其平均数的分布都趋于 ()分布 9、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与否是()的,它的科学性表现在说明了()可能有多大 10、显著检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平均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地大于()误差 三、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 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 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市心理健康的要求,全面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一、培训目的和意义: 1. 促进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 2. 有利于了解全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防患于未来,构建安全校园。 3.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减少长期教学所造 成的疲劳感,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 4.提高教师的心理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 生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以及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5.帮助教师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树立良好的 形象,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培训内容: 1. 教师心里减压 2.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3. 如何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4.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技巧 5. 教师人际关系疏通 6、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注意身体保养。 三、培训形式: 1. 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讲座 2. 聘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

四、培训流程: 1、成立领导小组,提高思想觉悟 学校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导小组,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求全员参与。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2、骨干教师讲座。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并现场解答相关问题。 3、心理培训学习,提高活动质量 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 树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积极组织教师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和看教学录相,安排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定期进行研究讨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研活动。 2015年3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考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统计学运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所产生的一个应用 统计学分支,它的任务就是向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统计分析工具。它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的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测量学等课程的前提。 该课程的特点:(一)逻辑分析性强;(二)概念和公式运用多;(三)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量化地分析、认识教育和心理现象和规律。因此在考生自学及自考命题过程中,应充分地重视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自学应考者理解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原理,培养其描述统计分析能力和推断统计能力,并能用来解决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研究方面的实际问题。考生应该懂得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以便能独立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直至科学决策。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总体上把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处理;能够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来解决教育、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采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一门课程,因此与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有相对密切的联系。统计学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具备一些统计学上的预备知识对于学习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当然,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在内容上会更注重统计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课程是一种方法性课程,它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工具,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为这种方法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载体,在应用中不断得到理论和方法的完善。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全面了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在具体的应用中选择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二是要注意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据统计处理的应用条件和操作过程。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教材的重点是2~8章,介绍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常采用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1章是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要求对此有相关的了解;第9~14章是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不要求掌握。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心的研究有着十分广泛的前景。由单纯的学习心理向关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心理转变,教学心理学兴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教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其独立性,并非只是普心的一种应用。因而,几乎所有当代重要的心理学思想,都对教心产生着影响。同时,现实生活与教育实践,也一再向教心提出要求,影响着教心研究课题的变化。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当代教心研究与发展的理解:教心的独立性发展,教心的研究课题的变化以及心理学新理论的启发与影响。 一、教心的独立性发展:尽管交心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出现的,但是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得教心不再单纯是普心原理的一种应用,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领域。对教心这种独立性发展的认识,是把握当今教心发展的一个基本点。实际上,教心的形成与发展,一直表现为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扩大研究的领域。我们认为未来的教育心理学除了继续关注教和学两方面的主要问题外,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其他问题也必将引起教育心理学的关注。例如我国学者正在进行的而且还将继续进行的有关校本问题的研究,就有可能给教育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扩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由于教育心理学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点,加之她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因而教育心理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等,都是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稍加改动而形成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之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把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正在使用的方法融合起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康教 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 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 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

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 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

2020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020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健康的定义 (二)学生健康状况 (三)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二、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我校根据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育特点,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三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 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 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二)水平二(小学3-4年级) 1.目标 2.基本内容 (3)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 (三)水平三(小学5-6年级) 1.目标 2.基本内容 (3)心理健康:保持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变声期的保健知识;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意义。 四、课程实施 (一)专业课程设置。 (三)课外实践 对无法通过相关课程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1)实际调查:走访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调查访问相关健康知识;(2)自主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书籍,搜集有关资料,积累健康知识。(3)开展活动: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如牙科医生、眼科医生、心理医生讲解和培训。 五、评价体系

高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某高校成教学院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结业试卷 20XX、X、X 姓名▁▁▁▁▁▁班级▁▁▁▁▁▁学号▁▁▁▁任职单位▁▁▁▁▁▁(说明:以下题目的答案数据一律保留2位小数) 一、4个数据分别为70、60、70、90。填出下表中所缺的统计指标名称、统计学符号、EXCEL函数及计算值。(28分) 注:差异系数以总体标准差为基准。 二、36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得分如下: 606265687071717374757576 767777777879808080808182 828283858586868888888995 请以5分为一组制作简单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多边图。(12分) 三、某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0人、55人、55人。期末数学考试各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5分,使用加权平均数求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指出丙班的权数和权重。(10分) 四、在一次测验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4分。得94分的学生,他的标准分数为多少?另一个标准分数为-2 的学生,他的原始分数为多少?(6分) 六、分)

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之和为▁▁▁▁: A、0 B、1 C、2 D、不是一个确定值 2、教育统计学与教育学科其它分支学科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 A、发现其变化规律 B、预测其结局 C、描述相关 D、揭示其原因 3、在统计学书籍中,小写希腊字母一般用来表示▁▁▁▁。 A、集中量数 B、总体参数 C、 差异量数 D、样本统计量 4、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称名数据即类别数据 B、计数数据是根据称名数据统计出来的 C、比率数据必然是等距数据 D、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 5、在▁▁▁▁时,中数肯定与某一个原始数据的值相等。 A、原始数据按升序排列 B、原始数据为连续数据 C、原始数据个数为奇数 D、原始数据为顺序数据 6、相关系数的量纲单位▁▁▁▁。 A、与原始数据单位一致 B、无测度单位 C、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 D、以占原始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 7、在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标准分数 C、Z检验 D、相关系数 8、方差属于▁▁▁▁。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相关系数 D、总体参数 9、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总是▁▁▁▁不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等于 B、大于 C、大于或等于 D、上述答案都不对 10、两极差▁▁▁▁。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总是非负数 D、总是非零数 11、对几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通常使用▁▁▁▁。 A、Z检验B、F检验C、t检验D、Χ2 检验 12、全距为零,意味着全体数据▁▁▁▁。 A、全部相等B全部为零、C、的中数为零D、的平均数为零 13、扇形图又称为▁▁▁▁。 A、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统计地图 14、几何平均数为零时,▁▁▁▁。 A、变化率为0 B、增长率为0 C、原始数据均为0 D、缺乏实际意义 15、教育统计学包括▁▁▁▁等分支。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教育评价D、教育测量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