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嘉莉妹妹》中文版

论文《嘉莉妹妹》中文版

迷失在欲望中———《嘉莉妹妹》中的欲望解析摘要: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现实。嘉莉对物的欲望, 赫斯特伍德对权力的欲望, 杜洛埃对性的欲望, 三位主公全都迷失在欲望中。关键词: 德莱赛; 嘉莉; 欲望; 迷失

西奥多·德莱塞( Theodore Herman AlberDreiser, 187118127—1945112128) 是20 世纪美国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形象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的美国

现实社会。在美国文学史上他第一次广泛真实地描写了美国多阶层的社会生活, 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开辟了新领域。《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第一部长名作, 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展现了在物欲横流

的资本主义社会里, 人们迷失在自己的欲望中,展现了美国生活中没有上帝的一面”。故事讲述

的是嘉罗琳·米蓓(嘉莉妹妹) , 一个俊俏的农村姑娘, 她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来到了芝加哥谋

生。严酷的现实破碎了她的美梦, 迎接她的是失业和疾病。在走投无路时, 她做了推销员杜洛埃的情

妇, 后来由于更大的欲望又做了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情妇。与赫斯特伍德私奔后, 在纽约由于偶然

的机会她成了走红一时的演员, 挤上了上流社会,实现了她的梦想。并抛弃了逐渐贫困的赫斯特伍

德, 以不自觉的残忍将他推上了绝望之路。然而,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呢?

她感到空虚, 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义, 在寂寞和凄凉中, 她坐在摇椅里梦想着那终不可得的幸福。

一、嘉莉的欲望———对物的欲望

在小说中, 嘉莉的欲望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嘉莉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 充满对物和金钱的

欲望, 这一部分源于她的本性, “小时候, 她梦过童话里的宫殿和各种豪华气派的地方”。嘉莉从

哥伦比亚城来到芝加哥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金钱的追求, 嘉莉在火车上看到杜洛埃的时髦打扮便意识

到自己穿着寒酸, “突然间觉得自己像是穿了一身破烂儿。她觉得脚上那双鞋也破旧的不成样子

了”。而杜洛埃对芝加哥大都市里的剧院, 漂亮的房子等描绘更“使她着了迷”, “可她心里又隐隐

作痛”, 因为“在那富丽堂皇的都会面前, 她显得太微不足道了”。而到了芝加哥, 她面对的现实让

她发现自己不仅根本就无法享受她梦想的生活, 她更要努力工作为一日三餐, 为了一件外套, 为了不

受姐姐的白眼, 这就更让她意识到金钱的力量。此时的她, 只能为了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要而努力工

作, 直到再次遇到杜洛埃。这时的她, 处境十分艰难, 失去了工作, 杜洛埃给了她两张“软软的,

漂亮的十元美钞”, 这使得嘉莉抛弃了传统的道德

观念, 跟杜洛埃同居了。为了得到美丽的衣服, 也为了满足她基本的生存需要, 与杜洛埃生活在一起

后, 杜洛埃对她很好, 领她去餐馆吃饭, 给她买漂亮的衣服, 但渐渐的她发现杜洛埃只是虚有其表,

肤浅, 缺乏情趣。她渐渐不满足于只是吃饱穿暖了, 她需要一个更有内涵, 有品味, 能够与她有共同语言的人, 此时赫斯特伍德出现了, 他在当时满足了嘉莉的所有要求。他成熟, 稳重, 富有魅力,嘉莉被他吸引了, 并频频幽会, 这时她忘记了杜洛

埃是如何帮助她的, 她背叛了杜洛埃, 为了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求, 背叛了之前帮助过她的人, 相信这

也是评论家认为嘉莉道德沦丧的理由之一。跟赫斯

特伍德移居到纽约之后, 纽约比芝加哥更加繁华,邻居万思太太是一个善于打扮的女人, 穿着新潮的

裙子, 戴着漂亮的帽子, 嘉莉跟她出去逛街后便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想要最新款的裙子, 带羽毛的帽

子, 她要像万斯太太一样能吸引男人的目光, 在她看来这才是她现在最需要的。赫斯特伍德的生意失

败后, 他们没有了收入, 坐吃山空, 嘉莉渐渐对赫斯特伍德开始不满, 迫于无奈嘉莉出去谋得了一份

演员的工作, 并意外地成名了。赫斯特伍德成了嘉莉的累赘, 嘉莉决定不再管他, 独自搬走了。

此时的嘉莉已经拥有了梦想中的一切, 结尾她仍然在摇椅中希翼着什么, 她的欲望仍然没有被满

足, 究其原因, 嘉莉一直将金钱与物质等同于幸福。还在芝加哥时, 她与海尔太太一起出游, 看到

了芝加哥北区“一座座房子里淡淡的灯光, 照着室内豪华的陈设”, 这时, 孩童的梦想重新占据了

她的心。“她幻想着, 假如走过那雕刻华丽的门墙, 走过门口明亮的球形灯, 走进灯下那嵌着雕花

玻璃的门, 里面便是没有忧愁, 没有失意的世界了。她相信, 这便是幸福。”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

理解, 使得嘉莉每当追求到一定阶段时便感到无名的失望与痛苦, 并再次对现状不满, 然后又将自己

的欲望定在更高的层面上。欲望实际是纯精神上的, 所以物质上的富有并不能满足人的欲望。

二、赫斯特伍德———对权力的欲望

人对物的渴望导致了对权力的欲望。赫斯特伍德迷失在追寻权力的欲望中, 长期不如意的家庭生

活, 以及他在家庭中家主地位的丧失, 妻子一心只想进入上流社会, 喜欢出风头, 女儿杰西卡17岁,

正在上高中, 喜欢享乐, “她满脑子装的只是谈情说爱和优雅的宅院”, 他的儿子小赫斯特伍德已经

20岁, 他也喜欢享乐。这个家庭整天谈的尽是谁家买了蒸汽艇, 谁家发了财, 谁家又买了大楼, 赫

斯特伍德在家里仅仅是家人的收入来源。家庭生活的失意虽然令他不满, “偶尔也会碰到年轻活泼、

幽默风趣的女士”, 但是他要顾忌到自己的社会地位, 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然而, 嘉莉的出现打破

了这种平衡, 嘉莉与妻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嘉莉就像“天边升起了一道新的亮光, 那旧的便成了

失去光彩的夕阳”。尤其吸引他的是嘉莉的顺从:举止上没有任何大胆的表现, 生活还没有教会她统

治。嘉莉的顺从满足了赫斯特伍德对权力的欲望,我们可以把他对嘉莉的感情堪称是对他失去家庭权

威的补偿。他本来是并没有打算跟嘉莉结婚的, 他希望能和嘉莉保持情人的关系。此时, 妻子发现了

他的私情, 要起诉离婚, 嘉莉又知道了他是有妇之夫, 环境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得到大笔金钱的机会,

在诱惑面前, 赫斯特伍德迷失了, 最终他拿了这笔钱, 渴望得到嘉莉的强烈欲望让他迷失了。之后他

的日子急转直下, 渐渐没落, 最后自杀。

三、杜洛埃的欲望———对性的欲望

如果说嘉莉充满了对物的欲望, 赫斯特伍德是对权力的欲望, 那么杜洛埃则是对性充满了欲望,

把对漂亮女性的征服看成是自己力量的表现。他见到漂亮单纯的嘉莉后, 就被她吸引而不能自拔。他

被自己那与生俱来的欲望牵引着, 又扮起了追逐女人的老角色。他需要嘉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就好

像他每天需要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一样。征服嘉莉意味着他的胜利, 显示了他的魅力。所以, 嘉莉最终

住进了他为她租的房子后, 他激动万分, 特地去邀请朋友赫斯特伍德来家里看嘉莉以此炫耀自己的能

力。他感叹道: “征服的果实是多么甜美啊! ”出于同样的道理, 当赫斯特伍德利用嘉莉的空虚慢慢占

据了她的心后, 杜洛埃所受到的打击也是难以忍受的, 致使他决定离开嘉莉。这一切并非是他多么爱

嘉莉, 而主要是因为他感觉自己失去了面子, 感觉自己的魅力不如赫斯特伍德。然而, 作者借叙述者

之口为杜洛埃的行为辩护, 指出杜洛埃追女人并非“出于冷酷、邪恶而狡诈的心思, 而是受了自己天

生的欲望的驱使, 把追女人当作一种乐趣”。而在叙述者看来, 杜洛埃追女人的欲望就像他同情穷人

那样自然, 因为“他这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 “即使有个乞丐引起了他的注意, 对他说:

…先生, 我就要饿死了。?他也会爽快地掏出一点小钱给他。”

以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 嘉莉妹妹中的三位主角的行为绝对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嘉莉为了钱而当

别人的情妇, 赫斯特伍德偷酒吧的钱, 杜洛埃四处追求女人。德莱塞受斯宾塞的影响, 导致小说中环

境因素起到很大作用, 嘉莉因为寒冷的天气生病失去了工作, 尤其是赫斯特伍德拿酒吧钱的时候也是

因为一阵风吹上了保险柜的门, 即使是杜洛埃追逐女人的行为也以天生的欲望为他开脱。正是由于这

点, 导致了一些批评家对小说进行了抨击, 因为没有加入理想主义的说教和教化作用, “现实的太过

了”。德莱塞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 嘉莉、赫斯特伍德、杜洛埃只是当时社会上某一类人的缩

影。事实上这些人都是在追求心灵的满足和幸福,只是他们不知道该追求的是什么, 嘉莉将幸福等同

于物质, 赫斯特伍德将其等同于权力, 而杜洛埃将其等同于性, 他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 嘉

莉追求错了目标, 赫斯特伍德用了错误的方法追求错误的东西, 而杜洛埃脑袋空空, 只是虚度人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 却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德莱塞也没有给出答案,

事实上他也是迷失在欲望中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对德莱塞本人来说,他的思想一生经历了许多变化。

早年深受机械论和达尔文适者生存进化论影响,认为残酷的命运主宰着人们,强者向前,弱者落后。人是毫无价值,随时会遇到障碍,抑或被它们毁灭,抑或侥幸碰上好运,得

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与他苦难的家庭生活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因此塑造的人物现象颠覆了传统道德倾向,与社会传统道德格格不入。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年代里,德莱

塞的思想发生进一步的深刻变化。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战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煤矿工人的反抗,都震撼着他的心灵,动摇了他的思想,使他认识到人类要摆脱灾

祸,社会要取得进步,必须起来斗争。同时,也使他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忠实地表现客观,乃在于文以载道。因此,毫无顾惜地抛开生物社会学观点。1930年夏,他公开声明支持美国共产党。并毅然放下文学创作,深入厂矿进行调查,并积极参加了矿工的罢工斗争。调查报告《哈尔兰矿工的话》(1932)就是他和同伴们在哈尔兰进行社会调查的实录,是一部关于30年代美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文献。在

《悲剧的美国》(1932) 、《向艺术家呼吁》(1933)和《美国是值得拯救的》( 1941)等政论作品里,援引大量事实材料来揭露和批判美国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司法、文化、外交等领域犯下的罪行,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同时,肯定人民的历史作用,号召艺术家代表人民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参加到战士的行列中。他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反法西斯斗争,赢得世界进步人民的尊敬。德莱塞的思想在中年和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转向了东方神秘主义并参加宗教仪式和活动,改良的思想比较明显。后期作品就明显表现了这种改良和神秘主义的思想。在长达50年的创作生涯里,德莱塞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尽相同的资本主义形态,每一个时期他都会有新的体验和反应。德莱塞本人也曾明确否认自己是自然主义

者,他的作品中一般也没有自然主义那种病态与色情的描

写。德莱塞的小说创作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表明了现实主义在美国的胜利。德莱塞是一位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战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