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选的八个抉择

王选的八个抉择

我人生中的八个抉择

摘自王选在北大的演讲稿

我的第一个抉择,是在大学二年级。1954年我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令我终生受益终身。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是同计算机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了,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又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我看到“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研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年,在我2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点儿硬件经验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研究,投身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这样一些领域来。

这一抉择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的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说的一句话:“在己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给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听力。这在今天毫不新鲜,但在当时学理科的没有什么人来锻炼听力。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时

觉得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语法都懂,但是看不快。我觉得要做研究,必须要很快地掌握国外的资料,一句一句地看,没法在里面很快地找到我要的东西。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我决定训练听力,因为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在听英语时,一句话里有一个词稍微打一疙瘩,你后头两三句话都听不懂了,这对锻炼反应能力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我从1962年开始听Radio Pekin台,到后来对中国的事情比较熟悉,不太过痛,就去听外国的台,听了整整四年,一直听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这件事情也是我一生里头一个重要的抉择,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当然从来没想过要出国,因为我父亲是错划的右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纷纷出国了,我一直忙着。假如说当时出国做一两年访问学者,我想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结果,因为关键时候一走整个队伍就散了。这是我的第三个抉择。

第四个抉择是,1975年从事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由于我有数学的基础,又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同时我的英语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我从事照排这一项目比较有优势。在我作第四个重大抉择、搞照排的时候,我按照习惯,先研究国外的状况,熟悉一下最新的进展是什么。我不是中国最早搞照排系统、最早从事淘汰铅排这项工作的,我是第六家,之前中国已经有五家,他们都用模拟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去情报所看资料的时候,车费单位不好报销。我当时正在病休“吃劳保”,拿劳保工资,只有四十多块钱,所以坐公交车到情报所就少坐一站,少坐一站就省五分钱。资料复印也不好报销,就只好抄。

我看到的那些资料,基本上我都是第一读者。看了以后马上就知道了美国当时流行的是第三代,数字存储的,而中国那五家的方案都是落后的、过时的,也看到正在研究的是第四代——用激光扫描方法。英语的快速阅读能力在这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激光束扫描的这种系统,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激光扫描的精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点阵,大的一个字要由九百万个点组成,这么多的字体,这么多的字号,每一个都要用点表示,信息量大得惊人,需要几十亿字节的存储量。在美国没有这个问题,就26个字母。在中国,两万多汉字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我的数学背景,很容易想到信息压缩的办法,用一种轮廓的描述、一种特征的描述来减少巨大的信息量。那么,假如说研究者只有纯粹的数学背景,不懂硬件,也做不成这个事。当时中型的、个子很大的计算机,速度还赶不上286,如果用这种价格很昂贵的中型计算机把压缩的信息恢复成点的话,要算几万个拍节,运算量很大,速度很慢,一个中型计算机只能一秒钟产生一两个字,而我们要求一秒钟产生150个字以上。如果是一个搞纯软件的人呢,他就会望而生畏,就此止步。而我由于有软件、

硬件两方面的实践背景,就会想到对这种关键性的操作、特别费时间的操作设计一个硬件,把它提高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对于非关键性的操作用廉价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惜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说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他们就觉得这简直有点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 ”我用数学的描述方法来解决,他们也觉得难以理解。当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和长春光机所的一批权威都是在光学上非常出色的,这么多的光学机械权威所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可能一个无名小卒用一种数学的描述,软、硬件结合一下,就解决了?这不可思议。所以我被批判为“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是不可信的。当时我受到的压力很大,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的一句话,一直鼓励着我。美国巨型计算机之父西蒙·克雷曾经说过,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Can not do!”对“Can not do”的最好的回答就是“Do it yourself!”

我就从1975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18年里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礼拜天,也没有元旦,也没有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上午、下午、晚上。所以我能够体会一句名言“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我的第五个抉择是在80年代,致力于产业化。今天看来是一个世界的潮流,也是高校的一个潮流,当时却没有人认可。我在当时却没有人认可。我非常赞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种风格,把远大的学术抱负和追求利润紧密结合,我觉得这种风格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希望实行一种“顶天立地”的模式,“顶天”就是不断往高的技术发展,“立地”就是大量地占领市场,从市场得到进一步需求的刺激。在从事激光照排项目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当时我为什么能够提出这种数学的描述方法来解决信息量大的问题呢? (后来美国也用了这种方法,但比我们晚了8年,比我们推向市场也晚了1年。)因为我们1975年就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中国大量的汉字,几百亿字节的含量,迫使我们提出这种新的办法,日本人也同样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但日本人并不开窍。所以我有一个终身的体会,或者作为一个工作原则,就是年轻人如何出成果,如何出创造性的成果,一个必要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这会使他们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果。

我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榜样。比如说,英国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卡文迪什第二代主任是瑞利,获过诺贝尔奖,曾经做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瑞利有过一段名言,他说:“我到60岁以后,对任何

新思想不发表意见。”因为60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阻碍作用,而且我们有很多例子说明,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瑞利致力于培养年轻人,让28岁的汤普森做第三任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任。汤普森继承了他这个传统,培养了7个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那么,怎么扶植年轻人?我们要把年轻人放在风口浪尖上锻炼。这就涉及到我的第七个重要的抉择,就是进军日本市场。

我们的排版系统进入台湾以后,就想能不能进入日本市场,一方面这个市场大得惊人,是中国市场的十倍,一方面日本的印刷又极其发达,它的彩色印刷的水平无与伦比。但是这么一个极其发达的印刷市场,很可爱的一点就是它的出版软件并不先进,这就给我们可乘之机。我在1975年比美国人更早地提出这种描述字形的方法以后,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只要提前得到需求的刺激,我们就能比外国人更早地有某些创造。进军日本市场就可以靠日本这个大市场,把年轻人推到市场最前沿,能够刺激我们年轻人的创造才华。

第八个抉择,是我们准备进军广电业,这是1995年的一个抉择。方正一直靠出版市场赚钱。虽然我们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但是我一直忧心仲仲,十年来我们主打的产品仍在出版这个领域,没有崭新的领域,这是我一直苦恼的一个问题。今后还有几年的兴旺,我们有没有新的支撑点?

1995年我抓住了一个机会。1995年9月4日,李岗清同志找了杨伟光台长。因为看到中国的动画不够发达,所以要中央电视台跟北大方正合作,做动画制作。他9月4日谈的话,我9月8日听到这个消息,当时马上产生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方正可望进入广电行业,以中央电视台动画为切入点;第二个想法,由此带来的无限的需求刺激,会使我们成长一批将才和帅才。从李岗清同志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起,我们就开始进入广电行业整个的领域,包括广告制作、资料检索、数字视频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等。我相信今后方正广电行业的收入会达到、超过出版系统,而且会出现一批将才和帅才。这样我们找到了第二个很大的支撑点,一个很大的市场,充满前景的、充满挑战的、可以让大量的年轻人湖成绩的领域。这是我第八个重要的抉择。

案例分析:王选先生的八个重要选择

【案例分析】王选先生的八个重要选择 王选,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选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领导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打入日本和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两度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王选教授也被誉为“当代毕升”。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

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我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 1961年,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 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对王选和冯锦华事迹的评价及启示

对王选、冯锦华事迹的评价与启示提到细菌战诉讼,人们立即会联想到王选,那个用流利的日语和英语在日本的法庭上、在国际会议上慷慨陈辞的中国女子。侵华日军的细菌战暴行惨绝人寰,日本政府对此一直秘而不宣,战后美国为了得到日军的细菌战资料,与日本人一起隐匿了这段历史。纸里从来都包不住火,更何况是这样的惊天罪恶呢。在日本工作的冯锦华为表示对日本首相小泉参拜了靖国灶神的抗议,用红漆在靖国神社侧门的一个石雕底座上喷写了日语“该死”字样,这一举动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冯锦华的举动,虽然他是出于对日本首相的愤怒,但当我们细细来想这件事的时候就会觉得难免有些冲动。不可否认,他的举动之中蕴含着内心满满的愤慨,对于民族的一种强烈责任与热爱。可是,对于他本人来说结果却是严重的。他虽然宣泄出了内心的愤怒,却也触犯了法律,我们就难免会去想这是不是不值得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刚烈爱国的影子,他所持有的一份爱国态度,这些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份情感,但我们也不得不斟酌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忽然一下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到日本来留学,为什么要学习日本文化,拼命了解日本社会。一下子找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经历的全部意义。” 王选以一种忘我的姿态投入到细菌战调查和后来的诉讼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即使有个问题已经被问了无数遍:国家都已经放弃赔偿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打这个官司?但王选不这么看,通过诉讼,让日本的法院认定二战期间日军曾经在中国战场使用过细菌武器,全面认定了原告方面提出的受害申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用到“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一类的词,就凭这一点,王选说:我们胜了。王选奋斗的目标绝不在于复仇,而是呼吁人们正视战争和战后冷战政治在战争受国民众、尤其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造成的至今未愈的创伤,以正义和平、生命尊严的价值共识感召跨国公民运动,争取跨国司法救济,致力于中日“人民之间的和解”。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忘却了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把这一切都淡化了,留下了创伤就会是永久的。王选以一个普通中国女性身份,坚守民族道义,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为中国受害者向日本讨公道,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根标杆,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榜样。

有感于参观王选事迹陈列馆

有感于参观王选事迹成列馆 就要离开无锡了,距开车还有四个小时,真不想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仓促间又不可以远行,只能就近再浏览些街景。偶然抬头,看到路牌上标志着东林书院,想必是那座创建于北宋、明代东林学者们讲学的古书院,到底是一处古迹,决定去看看。东林书院居然就在下一个街口,一路走过,到处是断墙残垣和建筑材料,看样子书院也在维修,走到门口便没有进去,意外地发现旁边是王选事迹陈列馆。 大概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知道王选这个人,因为我们手中使用的电脑激光打字排版技术是他的贡献,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就不多了,如我,仅仅知道有这个人而已。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只是一处普通的纪念馆,甚至没有路牌标示,原本想进去看看消磨一下时间,不曾想这无心插柳的偶遇,却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非常的震撼。 王选事迹陈列馆右侧是东林书院,左侧是无锡第一女子中学,门口很冷清,参观者寥寥无几,只需在门卫处登记一下便可以自由进入。展厅静悄悄的,昏暗的灯光里我做了一次穿越,一步之遥就迈进了历史。展出由王选的童年生活开始,详实地介绍了他大

学年华、创业时代、辉煌时期,以及他以大家风范奉献一生的图片、音像和实物资料。 那些珍贵的图片和实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伟人的人生,王选出生于上海,在衡山路一间石库门里度过了童年,做会计的父亲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人,这对王选以后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科研作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母亲是一位旧中国的大家闺秀,传统教育使她成为典型的贤妻良母,对孩子平等慈爱。家里的五个孩子一直生活在严父慈母式构建的中国家庭,一家人亲密和睦、平等友爱,孩子们得以在一种和谐温暖、开明进步的家庭环境里自由自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选在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这是上海一所最好的学校。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接着又在北大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尽管也经历了五七年的反右斗争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样荒诞的政治运动,王选却以不懈的努力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和优秀企业家﹑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两院院士。因为始创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他成为了当代毕昇,使使用象形文字

王选谈人生选择

王选:我的人生抉择 王选口述吴燕整理发布时间:2006-02-19 06:46来源:文摘报 21岁,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 24岁,他与死神擦肩,却激发出对计算机事业的灵感,决定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系统; 38岁,他挑起研制 激光照排系统的大梁,开始了18年如一日的跋涉。 他是中国激光照排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印刷因他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1958年,王选从北京大学数学 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 1958~1974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 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 面的研究工作。1975年起主持照排 系统的研制,其高倍率字形信息压缩 和高速复原技术使字形信息的总体 压缩率高达500∶1。1975~1991年, 具体负责华光Ⅰ、Ⅱ、Ⅲ、Ⅳ和方正 91电子出版系统的核心硬件——栅 格图像处理器的研制,使国产照排系 统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他领导研制的 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各大报社和 出版社、印刷厂逐步普及,并出口到 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和马来西 亚等国家,为中文新闻出版全过程的 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 2001年,王选获得中国国家科 学技术大奖。 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结合起 来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是在上海 的南洋模范学校,所以是一个空前绝 王选在北大校园晨练 后的十三年“老南模”。南模这个学校 很好,我在这里读书,感觉培养最多的是一种学习自觉性,一种灵活的脑筋,还有一种集体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学风,这对我是终身受益的。 高考的时候报志愿,我填了三个,都是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选择数学,只是因为我觉得理科是我理想所在,而数学又是我擅长的。 到了北大数学系,年级里共200多人,大二的时候分专业,前十名都选了纯数学,可见好学

王选伟绩

[编辑本段]一、科学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人士,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九三学社副主席。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

2021年《复兴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 ___ ___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下面由来给大家 ___复兴之路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兴之路》分为“千年局变”(1840年-1911年)、“峥嵘岁月”(1912年- ___)、“中国新生”( ___-1976年)、“伟大转折”(1976年-1992年)、“世纪跨越”(19 ___年-xx年)和“继往开来”(xx年-xx年)6部。正如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所言,拍摄此片的目的,“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走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 ___和触摸幸福。” 《复兴之路》给人最初的表观印象就是电视传媒与文史政论的 ___结合。该片不仅珍稀、原始影音资料丰富,对实物实景打造不惜重力,而且剧中有多场真人模拟的历史情景再现,高新科技影视手段的运用,触人心弦的解说与配乐,都令这部片子的可视性、临境性和普教性得到了近乎极致的发挥。《复兴之路》同时又是一场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外专家的“盛会”。该片以曾主编过《---传》《 ___传》《 ___传》等著作的中国近代史和 ___党史专家金冲及为学术顾问,摄制组同期采访了150余位包括 ___党史研究室、 ___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早稻

田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 ___官员和 ___亲历者。专家们多视角、客观地诠释了中国近代以来所经历的临危、思变、御辱、图存、 ___与复兴等不同发展阶段,并使这百余年的历史以更加立体、鲜活的面容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复兴之路》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___、---、---这些引路者,也看到了那些从未放弃民族复兴梦想的平凡人,他们同样令我们深深感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人辈出的民族,伟人辈出的民族必定是伟大的民族,因为伟人需要伟大的民族来孕育。为此,作为此民族中之一员,我们自当以本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为荣,更当以创造崭新的民族历史与文明为任。“大国崛起”虽非数日之功,征途漫漫更难一帆风顺,但比照此前160余年间的任何时刻,走在“复兴之路”上的国人都将更加怀有如此自信:中华之崛起,虽遥必当及。 通过观看《复兴之路》,全体党员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激昂的斗志。同时,全体党员纷纷表示,作为学校保卫处的一员,要立足本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办事效率,为维护广 ___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学校、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 ___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 ___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

王选的选择

王选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预习课文 1.本文记录了王选的几次选择,分别是哪几次? 三、研读课文 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第三部分(7---25) 第四部分(26---31) 第五部分(32---34) 四、介绍王选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

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1952年8月6日-):女,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被《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为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中,王选又是十位人物之一。 五、重难点分析 1.为什么说王选的第六次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 自知自省精神,对科研认真负责的精神,不居功自傲 2.如何理解18段末尾的那句话? 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想着自己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催促自己努力和进步 六、作业 课后练习题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勇于创新 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王选同志认为,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坚信计算技术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这一选择,为他今后的科技报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1年,王选同志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

观纪录片《王选》有感.docx

80分钟的时间有多短,短得甚至来不及好好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80分钟的时间又有多长,长得几乎全面描绘了一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便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方正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王选》,短短80分钟,通过对“改革先锋”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生动讲述,展现了王选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以及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看完后,更是由衷地感慨:现在我们能轻松地使用汉字输入法打字、上网,能开开心心地阅读各类中文书籍,都离不开王选院士辛勤、忘我的付出,过程之艰辛更是让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在无任何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称为“当代毕昇”,绝不过誉。可以说有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完成了汉字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效率提高了上千倍。假如没有这个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不会迎来出版物极大丰富,知识普及加快的时代,更谈不上飞速发展。 但王选又不只是一位科学家。他以一位“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身份参与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方正模式”。他反复提出,中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他的这一思路也为后来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新方向,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了新的道路。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王选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制和推广。因此,在科研方面,王选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要善于“延迟满足”。王选说:“在计算机领域内,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用一项技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支起了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世人所敬仰。“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是王选的座右铭。王选总结自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时,在第一点就指出,青少年时代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懂得要为别人考虑,要以身作则。他认为,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个好人。对于季羡林先生的好人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多一点就是好人”,王选觉得可以降低一点,认为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王选胸襟开阔,慷慨大度。几十年风风雨雨,见识了无数荣华富贵,对于名和利,王选观点明确“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士,因为我做不到忘名的地步,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1991年王选将自己多年来获得的30万奖金捐献给了北大数学学院,设立“周培源数学奖学金” 2001年,他从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金500万中,以“等额匹配”拿出900万,设立了“王选科技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有科技创新和市场前景的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其去世后,根据王选生前遗愿,在其多年捐款的基础上成立了“九三王选关怀”基金,多年来为受到大病困扰、生活困难的社员雪中送炭,缓解了燃煤之急。 在王选成为方正领导人之一后,他还是坚持原来简朴的生活,并提醒科研人员不要为名利诱惑。王选说:“科学研究给人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最初的动力,决不是想获什么奖,或得到什么名和利。他们之所以狂热的追求,是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王选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身为科技界的名人、九三学社领导人,但他始终虚怀若谷。虽然拥有多种领导人的头衔,但王选最常用的名片上写的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

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文阅读

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文阅读 本文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现部编人教版(2017年12月第1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题目改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节选的主要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我”表明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的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表明了这些抉择对作者一生的重要影响。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原文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叫“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北京大学应该继承优秀老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他们是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所以我经常给研究生讲,在大学本科期间你不应该去问这个课有什么用,这是对你一生知识的某种锻炼,将来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当时卡片都是纸带的,非常烦琐,就这个烦琐的东西,不见得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我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我看到了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有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但那个时候忙的程度更加难以想象,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里头都没有休息的。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1961年,在24岁的时候,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而且是确实做了一个项目,做了一个大项目,当时是5000行,今天做5000行算小得不得了的程序,在1962年、1963年,5000行的程序的确是大得惊人,好比现在的50万行差不多——5000行的难度相当于今天的50万行,因为没有那么多工具。我专门投入到软件领域,而且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这种研究,它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力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导读:本文《金箍棒传奇》观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金箍棒传奇》观后感 张琦 上周四,我们在校园里观看大棚电影,电影名字叫《金箍棒传奇》,真是让人高兴。你们想知道故事讲的什么吗?下来我就来讲一讲这个富于幻想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讲孙悟空和金箍棒之间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中,金箍棒是一个名叫品香的人变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孙悟空在一个房子睡觉,把金箍棒交给沙和尚好好保管,说是放在耳朵会容易发炎,可是第二天一早起来,没有看见金箍棒,只看见一个姑娘。问她是谁?品香说:“她不知道,也不知道她家住在哪里?”他们就带着这个姑娘上路了,唐僧说有可能会在路上遇到认识这个姑娘的人。 孙悟空没了兵器,很着急,他把师父和两位师弟带到龙宫去找龙王选兵器,龙王见到唐僧行了个礼,唐僧一直盯着龙王的胡子还开玩笑的说真像龙须面。孙悟空把他们来的目的告诉了龙王,龙王给他推荐了一把刀,孙悟空一点也不在乎那把刀,看准的是仿真金箍棒,随即拿到手,还没等龙王讲完那把刀的作用,他们就走了。 一天毁灭星君与唐僧作对,他打不过孙悟空,就想了一个卑鄙的办法,他趁品香一个人时,就骗品香说是孙悟空杀了她的相公,品香

信已为真开始恨孙悟空。孙悟空和毁灭星君开始了战斗,毁灭星君吃了唐僧,功力大增,孙悟空又没有了金箍棒打不过毁灭星君,但是他还一直保护着品香,最后他把所有真实的情况告诉了品香,品香回心转意,他们俩联合起来打毁灭星君,孙悟空为救品香先让她走,但还是被毁灭星君看出来了,就一个激光射向品香,在这关键时刻,孙悟空挡了上去,品香被这一切感动了,放弃重生的机会,再次变回金箍棒。孙悟空这下比以前更厉害了,几个回合下来,一棒把毁灭星君打跑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品香她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她放弃自己重生的机会,甘愿作孙悟空的武器,从而战胜邪恶,打败毁灭星君的故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课文《桥》中的老汉和《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他们都是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们都是让我们敬佩的人,我以后要以他们为榜样,无私奉献,不计得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最新读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有感资料

大家智慧 ——读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有感 最近,读完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感慨颇多,尤其那句“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高度概括了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结合自身工作,唯有将自己融入到审计的大集体里面,知难而上、谦虚谨慎,最终才能完全实现自我价值。 王选院士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他所主持研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光与电的时代,引发了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一场深刻的变革,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 感受一:克服困难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当面对投资审计复杂繁琐的程序时,内心难免有烦躁抵触情绪。王选教授却说:客服困难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在研究激光照排系统过程中,面对国外同行的嘲笑,王选教授选择了“自己动手”。18个年头里,他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礼拜天,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上午、下午、

晚上,“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像普通人那么生活。”家中失掉了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这个乐趣是难以形容的,当看到全国99%的报纸都用了自己开创的印刷排版技术,这种既感动又难以形容的心情,就是一种享受。记得居里夫人也讲过,科学探索研究,其本身就是一种至美、一种享受,带来的这种愉快本身就是一种酬报。著名诗人歌德也认为,一个有真正才干的人,都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感。当面对一个又一个审计难题时,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享受克服困难的过程。 感受二: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常大。“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正确的名利观就是我们不要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应该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能力培养跟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要看得远,不要由于暂时的清贫而困惑。“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王选教授选择激光照排研究时,在计算机同行里被看不起,当时很时髦的项目,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的结构等等,搞这些研究的人就说:“王选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要信任知识的价值,相信知识的价值最终会体现。在审计工作中,我们也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淡泊名利,相信审计的价值终将随着调查、评价和审计建议的提出,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王选

王选 一、人物简介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二、人物履历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王选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篇欣赏

王选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篇欣赏 篇二 80分钟的时间有多短,短得甚至来不及好好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80分钟的时间又有多长,长得几乎全面描绘了一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便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方正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王选》,短短80分钟,通过对“改革先锋”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生动讲述,展现了王选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以及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看完后,更是由衷地感慨:现在我们能轻松地使用汉字输入法打字、上网,能开开心心地阅读各类中文书籍,都离不开王选院士辛勤、忘我的付出,过程之艰辛更是让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在无任何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称为“当代毕昇”,绝不过誉。可以说有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完成了汉字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效率提高了上千倍。假如没有这个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不会迎来出版物极大丰富,知识普及加

快的时代,更谈不上飞速发展。 但王选又不只是一位科学家。他以一位“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身份参与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方正模式”。他反复提出,中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他的这一思路也为后来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新方向,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了新的道路。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王选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制和推广。因此,在科研方面,王选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 要善于“延 迟满足”。王选说:“在计算机领域内, 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 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 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用一项技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支起了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世人所敬仰。“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是王选的座右铭。王选总结自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时,在第一点就指出,青

王选及王选奖

王选生平 男,汉族,1937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另] 王选同志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8年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任教,参与北大自行开发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工作。1961年,他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1975年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他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后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范文 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看完纪录片《王选》后,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我从王选的身上不仅仅看到了他在六次选择中的坚定、有主见,更看到了他的胸怀若谷、意志坚强、艰苦勤奋、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王选生前被称为现代毕生,为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赢得了荣誉。从王选的六次选择中我感悟到,人要有一种精神,要有辨别事物发展的长远目光,更要有恒心和毅力。把握机会,明智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够创造奇迹,实现最初的梦想。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的确,即使是现在,选择专业对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而当时十九岁的王选,就在这个重大的抉择上冒了一个险。在他选择是还是冷门的计算数学,在他毕业时却成了最缺人才的专业。不论是运气还是他的远见,总之这是王选首次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获益。他高瞻远瞩,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考虑选择了此专业,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来说,选择时一定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清楚明白未来前途的发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只有善辨明智,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留下遗憾。 王选的二、三选择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此后,又他觉

得英语密不可分,就每天坚持听BBC英语广播。这为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发展作好了相关的知识积累。最后终于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先美国、日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所以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积累。拓展知识面、肯吃苦,才有发展的可能。经历过职称考试,发现天天坚持听英语,日复一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在怀揣梦想的基础上一定要持之以恒,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王选在病重时,依旧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国家默默付出着。王选有长远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胆略,更拥有甘为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把自己的位置及时让给年轻人,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发挥年轻人的智慧与才能,使中国事业发展走在最前沿不致落伍。王选的座右铭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他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胸怀与气度正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所缺乏的。 王选毕生选择了奉献祖国。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他一直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他主持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印刷革命,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人生的选择虽然很多,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个。从王选的抉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

王选的八个抉择

我人生中的八个抉择 摘自王选在北大的演讲稿 我的第一个抉择,是在大学二年级。1954年我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令我终生受益终身。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是同计算机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了,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又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我看到“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研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年,在我2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点儿硬件经验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研究,投身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这样一些领域来。 这一抉择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的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说的一句话:“在己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给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听力。这在今天毫不新鲜,但在当时学理科的没有什么人来锻炼听力。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