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国枢有关中国人 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1

杨国枢有关中国人 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1

杨宜音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

从到远流图书公

司,19-39

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

个人现代性

北京

本文对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个人现代性研究从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研究结论

关键词个人传统性

在全球现代化的背景下

作为的发展中国家1991??????′ú?ˉ??3ì?úé??áD?àíoíè???D?àí·???′?í3?D1úè???′ú?D1úè??????á2??áμèí?óú

ì???á?è???é??á???§?ò??è?àà?ü??μ?1??3

′ó1962?ê?e1t·e1ú?êê????D???DD??à1ú1t·e′ó?§é??áD?àí?§?ò A. Inkeles?-??·¢?1μ????ˉòò???D????óú??

è???′úD?

1966年

1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子课题

的文献综述之一并受到杨国枢先生的大力支持

与瞿海源研究员沈杰博士社会学家孙立平李培林折小叶史学家秦晖教授也对本研究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

并在八年之后出版了一书

英克尔斯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现代化历程对个人所造成的影响

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中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1)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2)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头脑开放

(4)注重现在与未来(5)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

办事讲效率(7)尊重事实和知识(9)重视专门技术

(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主张非权势和平等相处(12)了解生产及过程常常被用来评定人是否现代化的标准1998 

英克尔斯等人的研究发表之后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瞿海源杨中芳面对台湾社会的急剧变迁

成为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就开始关注国民性研究1965b继而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

1971c1995??1úêà

1972e杨国枢19841986a杨国枢1989a

??1úêà1972f??1a1ú杨国枢1974dóà°2°?1989b个人现代性对社会态度与行为

的影响杨瑞珠杨国枢1981b文化心

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角度对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1989b1996b ??ò2ò?±?íáD?àí?§μ?è??òàyè??D1úè?μ?é??áè??ò1992中国人的成就动机杨国枢杨国枢黄丽莉叶光辉19881988bò?1a??

??1úêà??1úêà1987并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立场杨国枢1995可

以说这些凝聚着杨国枢及其合作者35年学术兴趣对于处于快速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国民性价值观变迁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来说本文将分五部分对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的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述评

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

在及相关研究领域杨国枢的思考路径是

与外国人有什么不同是否可将它们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哪些可适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

并研究中国人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在这一思路背后

1 理论立场的转变

从1969年到1984年大约完成了20项实证研究

台湾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变迁的情况1989

这些研究采用了古典现代化理论的立场但现代社会只有一个

根据这一1988aD?àí??á2?ù?μpsychological convergence hypothesis他认为

世界性即具有一套共同的现代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人

认为这些特征将取代传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993参见下图

杨国枢对自己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进行了反省

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

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单维

变量从到现代性和传统性可能在不

同生活范围中是不同的从到

现代性和传统性研究的重心可能应是本土性的跨文化性的

这一改变重新确定了杨国枢从事个人现代性研究的方向也反映了他对跨文化心理学立场的放弃他看到传统人现代人可能不是到的变化

可能不等于会是从自己的传统人演变而来的

而这一社会变迁或许与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趋向相一致他认为为此

试图建立中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1993a1997b他主张采用的立场

探讨个人现代性发展的心理机制Yang, K. S.2000

2 文化生态互动分析框架的建立

基于1985年以后的研究发现

首先将个人现代性操作化为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某一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

普同性心理与行为

同类社会独有性心理与行为工具性心理与行为例如集体取向或个体取向或功能性

格调性或终极性心理与行为根据这一分类标准见表1

表1 心理与行为的类别分析

普同性特殊性独有性

工具性 A B C

非工具性 D E F

杨国枢以为理论依据

其基本的内容是

第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民众不同类别的心理与行为受到该社会之生态环境特征

工具性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社会生态环境所必需的

普同性心理与行为因与人类基本身心结构与功能有密切关系经济特殊性心理与行为是适应某类社会畜牧社会渔猎社会或工商社会

经济因此其形成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或影响比较大

其中工具性心理与行为比其非工具性心理与行为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与影响更大人与文化生态处于互动的关系之中

第二经济及社会变迁主要是从某种传统社会转变为工商社会原有适应传统社会的心理与行为在内涵上将有所转变

并继续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下来如下图所示

为了适应工商社会即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如下图所示

在社会变迁中

其变迁趋势可能有两种1即某些传统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传统社会的主要心理与行为非

交叉型变迁趋势某些现代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次要心理与行为 

此处插入图四

此处插入图五

第五两类心理与行为的变迁速度和程度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四种1?′ò?′?í3D?D?àíó?DD?aì??÷?a?÷μ???ì?ààDí2?′ò???′úD?D?àíó?DD?aì??÷?a?÷μ???ì?ààDí3?′′?í3D?oí??′úD?á?ààD?àíó?DD?aì??÷????μ???ì?ààDí弱势混合型

从这一理论立场出发杨国枢以

和这

两个概念分析了人类适应变迁的心理机制

而且包括了对这些成份构成如何运作的心理机制的探索杨国枢

其三个主要特点是1按照心理学人格与态度

测量的基本研究程序测量工具的编制施测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

如深度访谈历史文献分析等

例如

其中多元个人现代性量表是迄今中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界在这一领域唯一根据自己的

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内部一致性和效度

主要发现和结论

杨国枢等人关于中国人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发现甚多

限于篇幅

1 心理成份

中国人的个人传统性现代性应包括哪些心理成份经过对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主要范畴的题目编制筛选1710份主成分分析和陡阶测验获得五个因素1孝亲敬祖3

宿命自保5??μ÷?ú?÷????é?1??μó?é??á?é?3?D

ó|×?ê?°üà¨?÷??′?í31?·?oíμàμ?òa?óD¢?×?′×?

D¢?3é???êì·??ú2àμè°2·?ê?3éó?è??T?ù2??ó??è???μ÷?÷?ü±£éí

??μ÷?D??óD±e

个人现代性的因素分析结果也是五个因素1独立自顾3

尊重情感5??μ÷??è¨?????§éú

?éò?ó?à?ê|±???μè?àá¢×?1?ò2óD??1?×??o±??é

??μ÷à?1??′′yè?ààμ???2???μ÷ò???êμμ??D?é×÷?a??íùμ?òà?Y?êá?μèá?D???μè

é??áμ???μè·???ó|??μè

2 心理成份的演变趋势

这些被界定为中国人传统性或现代性的心理成分或人格特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在1989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到

安分守成男性优越遵从权威但偏向同意大学生和社会成人不论男女都偏向同意两性平等以及这些因素有交叉变迁

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而且这些特质还会出现不同程度根据这些研究结果

共同的心理与行为在社会变迁中可能出现的变迁趋势的预测 

表2 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同心理与行为之可能变迁的方向

内涵转变较多弱势存在

或全然消失A3 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强度减弱较快新渐进线颇低

部分内涵转变

强度增大较快强势存在

B3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内涵重新形成新渐进线颇高

新渐进线趋中

新渐进线趋中六类传统性心理与行为都可能与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同时并存

3 心理机制

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是这一研究的目标之三

拒变反应2

因应反应4è?oóò?′?à′?§3?

??′ó???ˉéúì??¥?ˉ????óú??è?′?í3D?oí??′úD??úé??á±??¨?D?á3???±??¨?aò?ê?êμμ??aêí

?ú????μ?×÷ó???

?3óè??2?í?μ?D??êoí??×÷???-′ó??′?μ????üμ?D?àíì??êí?ê±2¢′????à°2?Tê?

?′1不同生活范畴的心理区隔化

使其各自运作另一些方面则依然故我在现代化的适应过程中

即1行为与功能的心理解离化3

?ú?-1y???a?ê??μ?·?????oó?éò?êó?aoíμ?1y3ì

此处插入图六

受到跨文化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关注

选择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不同如果将著名

的社会学家

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比较鲜明的差异

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社会因素教育水平社会流动工厂就业经历等对个人现代性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到它的一个理论预设工业化将导致个人现代性的形成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个人现代性个人现代

性将影响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英克尔斯

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由工业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

行为类型迈向现代

和中看到

英克尔斯并非不注重人格特质民族性格

一书中探讨了国民性格的内在和外在的定义

由此

英克尔斯关注人格特质的角度仍然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他始终将个人现代性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之中

而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或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价值观念的主要心理成份

杨国枢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影响个体

朝向个人现代性发展和演变的人格潜质

进一步说应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角度

从这个基点看

但是仍然承袭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

着重比较不同文化社会中个人现代化的程度这一立场背后的理论预设必然是将个人现代性视为泛文化的其结论是其现代性是有强有弱的英克尔斯希望回答

除了对六个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性的研究德国和美国在态度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幸福感试图发现一个不同地域复杂的价值观系统发现和描画一幅现代国家人格结构差异程度的图画是大有可为的事情一个世界能否出现

和心理-社会的视角1997

??×?ó????ˉ±è??1995

杨国枢的研究采取了本土心理学这一取向的表述被修改为

2000??μ??úóú′ó???ˉéúì??¥?ˉ??μ?á¢3?3?·¢??è?′?í3D???è???′úD?±à??2aá?1¤??ò??°ì?ì???D?àí?ú??

??μ??D??±3oóμ?àí???¤éèê?

′?í3D?oí??′úD?μ??÷?÷òa3é·Y?????é?ü3???è?′ú?¥?üμè2?í?àà±eμ?1??μê2?′ê???′úμ?è???ì??ê?ú??′ú?ˉ1y3ì?D?°??ê?·??éò?ì?′úoó??

3 选择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不同

由于学科角度英克尔斯和杨国枢选择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也有所不同他编制的量表更多地带有态度问卷的意味英克尔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样本是在六个国家中抽取的

国家之间的群际比较不同的工业化水平是影响个人现代性改变的自变量

他不仅将传统性和现代性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群通过主成份分析获得重要的传统性或现代性因素

杨国枢的研究样本最初采用了台湾大学生和社会成人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

或者说

这也提醒我们以一个批评的立场审视这些研究

对个人现代性的研究中暗含着价值评价的成分

焦虑杨国枢等人发现疏离感社会孤立感作为中介变量与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均有正相关宿命自保而与其它传统性成份的相关系数平均为.43独立自主

与的相关高达.44这些结果均值得深入探讨1989??è?′?í3D?ó??D1úè?μ?é??áè??òμè±?íáé??áD?

àí????ê?ò???ê2?′?ùμ?1??μ?ìèeáá三而没有真正以本土的立场深入到传统如何受到现代因素的影响下作了某种程度的改变而成为现代这一问题杨中芳

当我们想要进行中国大陆社会变迁中人的变迁研究并反省杨国枢等人的研究

杨国枢等人后期的研究集中在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心理成份从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可以看到

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或此消彼长的关系

即二者的关系为什么会是并存与宿命自保独立自顾例如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安分守成男性优越平权开放与既并存又替代

ó?3ê?o?à1?í?ê±ó?3ê?y?à1?é??áê??T1?

ó???????è?′?í3D?3é·Yμ±??è???′úD?3é·Yó???è?′?í3D?3é·Y????′??ú?y?à

1?ê±μ±??óDá????÷òaμ???è???′úD?3é·Y?ò??′ú

???μ1?ó???è?′?í3D?3é·Y????′??ú?o?à1?

??μà?éò???×???′ó′?í3???á±?3é??′úμ??÷ê?μ?×?1??§3??e??1úêàê1ó?á??aêíá?′?í3ó???′ú3é·Yμ?2¢′?D?àí?aà??ˉ

μ?ê?

ó?è?o?±í???a′?í3±??ìD?±£3?μ?μ±°üo?×?

μ?òaò?ê±D¢òò′?à?1???è??ùàyè??T?ü×?±£2?1aóD3éê??úìì??ò?

?aá???μ?oíD312′|ê?·??μ?÷′?í33é·??D°üo?óD?ü?óò?°?D?μ?òò????

???′?D1ú′?í3???ˉ?D??èY2¢°ü

?3ó|±??ˉμ?ì?D?ó|???′×÷ê?′?í3?1ê???′ú?????D·???ìáμ?μ?óD1?

μ??D??1999从她的思路中

即从传统成分本身具有的建构性

如果从并存

从区隔本土化则是第二步

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来看

深入探讨影响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心理与行为发生改变的社会因素教育生活方式而这些在英克尔斯的研究中则成为解释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心理与行为的自变量

心理机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

例如年龄群体职业群体地域群体和心理群体的比较研究

或一致根据我国社会转型这一事实

值得从群际比较的角度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生活方式婚姻质量等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主观指标研究提供支持

个人现代性与个人传统性都面临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价值观当一个并非持个人意见选择至上

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出现分离

因而创造出一种可以容许分离的文化价值观这三者之间对立缠绕是不可避免的使用西方的个人变迁或个人现代性的研究策略或研究进路自然也会险象环生

从这些方面看

研究面对全球化中国人如何解读变迁应对变迁不仅将是一个非常有可能进入中国人本土心理世界的路径也是我们社会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个有价值的领域

1989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分析瞿海源编著

巨流图书公司

1965b现代心理学中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3-19页

1971c中国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叶英堃现代生活与心理卫

生台北

1972d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李亦园1988中国人的性格

台北

李美枝杨国枢主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杨国枢1972f中国大学生现代化程度与心理的关系李亦园

1988中国人的性格台北

黄光国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245-278

杨国枢1974d中国的现代化有关个人现代性的研究

37期

杨瑞珠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79-95

杨国枢叶启政主编

1984?Tá÷í?êé1???

杨国枢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台北

1981中国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139-55 

杨国枢1984大学生人生观的变迁章英华主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杨国枢1987传统价值观后儒家假说的一项微观验证1-48

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

1988b中国人之孝道观念的分析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

叶光辉1988孝道的社会态度与行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5期

杨国枢概念与衡鉴

131-169

杨国枢1989价值取向及其变迁以大学生的研究为例杨国枢主编

桂冠图书公司

杨国枢叶明华概念与测量杨国枢主编

桂冠图书公司

杨国枢1991孝道的心理学研究杨中芳编中国心传统篇台北193-260

杨国枢社会互动的观点杨国枢主编

桂冠图书公司

杨国枢杨国枢主编

桂冠图书公司

1993b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能否同时并存1993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观点台北

1995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现代化与中国文化

天津

1997a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杨国枢主编

桂冠图书公司

1997b三论本土契合性1997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7-237

杨中芳余安邦主编

理念及方法篇台北

1999现代化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学研究57-72

杨中芳远流出版公司

余安邦1987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51-98

朱瑞玲1993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89-119

Yang, K. S. (1981b). Social 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 modern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gy, 113,159-170

Yang, K. S. (1986a).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its change. In M. H. Bond (ed.),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K. S. (1996a). The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result of societal modernization. In H. 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New Delhi: Sage

Yang, K. S. (1996b). Theorie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 personality: An indigenous approach. In H.

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New Delhi: Sage Yang, K. S. (1997).Indigenising westernised Chinese psychology. In M. H. Bond (ed.) Work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ultures: Eighteen lives in social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Yang, K. S. (1998). Chinese responses to modernization: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1:75-97

Yang K. S. (2000). Mono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indigenous approaches: The royal ro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balanced global psychology. Asi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3:241-264

图一中国人性格与行为形成与蜕变模式杨国枢

现代化历程中传统性心理与行为之强度减弱趋势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示意图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心 传统 核心现代性心理与行为 

理 

强 现代

度核心传统性心理与行为图四现代化历程中相反之传统性与现代性心理及行为的对应变迁形态

来源如图三

旧观念

解决同类问题或因应同类情况重复失败

两个重要部分之关联的解组

两个主要部分各自改变或更新

变迁或更新后两个主要部分重新加强结合

重组后之结构功能单元可有效用于问题解决或情况应因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fotolia)

外国人总结中国人特征

老外总结中国人的60个特征 1.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不问好,而是问“吃了吗?” 2.喜欢吃鸡脚。 3.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 4.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 5.喜欢唱卡拉OK。 6.房子铺的是瓷砖。 7.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 8.炉子上面有铝箔。 9.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10.从没吻过你父母。 11.从没抱过你父母。 12.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

13.睡醒后头发会竖起来。 14.会为一些不可质疑的事情辩论。 15.喜欢用折价券。 16.为了最便宜的汽油费不惜开着车子到处找。 17.每天总是到了晚上才洗澡。 18.旅店房间里的非免费食品都绝不吃。 19.如果是男人,那么身上的体毛比大多数女人少。 20.别人为他倒茶时,他表示感谢的方式是用手指敲一下桌子。 21.表示感叹时经常说“哎(第二声)呀(第四声)”和“哇(第四声 22.开车或坐在副驾驶座乘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因为系安全带让他感觉不舒服和麻烦。 23.喜欢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和二十一点。 24.厨房桌子上总是有一条湿呼呼的抹布。

25.就餐时习惯把骨头和其他杂碎吐在桌子上。 26.电冰箱时常会存着很久以前放进去的食物。 27. 厨房里有洗碗机,但从来没用过它。 28. 把洗碗机当碗橱。 29.特别喜欢用热水瓶,而且每个热水瓶里面永远装满热水。 30.虽然有餐厅,但却总是喜欢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当着众人剔牙,并且用手遮着嘴。 32.坐在书桌旁时,经常会下意识地转动手中的铅笔或圆珠笔。 33.冰箱里时常存有三口剩饭、一只鸡翅或数块乳腐。 34.喜欢把果酱瓶、雀巢咖啡瓶当水杯用。 35.有收集旅馆免费洗发水瓶子和牙刷、小木梳的嗜好。 36.即使外出十五分钟也会带上零食:话梅、橄榄、干芒果或烤鱿鱼等。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评价二: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

由于这些往事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的痕迹,我们欣赏风物景致时就有了成见,处处要以眼中已有的框子来取景;我们站在蚬山,举目四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可能再是抱朴守真的自然景色,历史已经在它身上打下了烙印。在人们的相互往来中,有人已经使得他们自己的某些东西同永恒的自然联结在一起,留下了孟浩然诗中所说的这种“胜迹”。 人被困陷在自然的那种既定的机械运转中,他们逃脱不了盛衰荣枯这种自然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这个过程偏巧是人们在回顾历史时见得最多的东西:它的样式是哀歌,是一种时间造成的距离,它相当于想象在唤起悲剧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时所造成的距离。 诗歌中最常见的是出现在一首诗的结尾的沉默,在落入诗的结尾很容易落入的俗套之前就同语词分手。这样的沉默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形式,使他可以把诗的不完整作为来自生活世界的一个断片,而发掘出它更深一层的涵义。 宇文所安:为中国古典诗歌而生的美国人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是唐诗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美国学者。 其英文本名Stephen Owen,直译应该称作“斯蒂芬·欧文”。他偏偏给自己取了中国字中的姓氏“宇文”,并且从《论语·为政篇》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摘得“所安”两字,作为自己的身份符号。而“宇文”是古代胡人的姓,所以这也是一个胡汉结合的名字。他常说搞不清自己是个汉化的胡人还是胡化的汉人。 但宇文所安的确是地道的美国人,他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北方大城市巴尔的摩。宇文所安从少年时期就对诗歌感兴趣。坊间流行的一个传说是,14岁那年,他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里随手翻阅,第一次读到了李贺的《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中国唐朝诗人的忧郁吟唱,成为少年宇文痴迷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机缘。自此他欲罢不能,沉迷期间。宇文所安身为物理学家的父亲,曾一度担心他对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嗜好,会让他将来饿肚皮。宇文所安曾自嘲说,自己后来竟能够自食其力,“实属侥幸”。 后来,他进入耶鲁大学东亚系学习。1972年,26岁时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文学博士学位。1972—1982年任教于耶鲁大学。1977年,31岁的他发表了令学界耳目一新的的研究著作《初唐诗》。1982—1984年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1984年至今担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唐诗的著名学者。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爱面子

引言:这是一篇对中国人的“面子”有着深刻诠释的文章,该章节摘自美国著名作家Arthur Henderson Smith所著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人的气质》)一书。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爱面子初看上去,用“脸面”这个全人类都有的身体部位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面超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意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为了大体上理解“面子”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民族。戏剧是一种全民娱乐方式,大多数的中国人之热衷于看戏,就如同英国人喜爱运动、西班牙人喜爱斗牛一样。任何一个轻微的刺激,都很可能地使得中国人吧当作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会做出种种戏剧化的举动,诸如躬身下拜、双膝跪地、伏地不起、以头叩地,对于一位西方人来说,这些举动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纯属多余。很多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一个人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面对两三个人,他也会像面对一大群人那样说话。如果他的麻烦得以解脱,他就会说他体面地“下了台”,如果没有得到解脱,那他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都与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系。问题从不在于现实,而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话语,“演戏”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我们不必到后面去偷看“真相”,否则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在复杂的生活关系中适当的做出这些戏剧化得举动,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这些举动,忽略这些举动,这就是有“面子”阻挠这些举动的展示,就是“丢面子”。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