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历史提纲

北师大版历史提纲

+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会考考纲详解

注意带★为会考重点内容,括号内的内容为补充和解释。独家发行,严禁翻印。

七年级部分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北京人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的,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制特征。已经会制造打制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炎帝和黄帝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传说在尧、舜、禹担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推举产生继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禹是传说治洪水的英雄人物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登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大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出现、推行新的字体---隶书(小篆和隶书多书写在竹木简和丝帛上)西周实行分封制

(1)目的: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保卫周王。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衰亡。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

★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夺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最先称霸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齐桓公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防洪灌溉,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在古代水利工程中,都江堰工程规模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设计和维修最科学、对中国历史影响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商鞅虽死,秦法未废,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3)、(4)可以看出,变法受到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支持,对他们有利。(经济上保证了对土地的私有,政治上地位提升,可以凭军功做官掌握政权)

从(3)、(4)可以看出变法对奴隶主阶级不利(取消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经济上大量的公有土地私有,被地主阶级占有)

★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他的教育思想有: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从汉朝开始,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国竞相改革,许多思想家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合理开发鱼鳖树木,保护资源)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三)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评价秦始皇(从秦朝的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两方面去评价,是我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1 秦朝的建立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徭役、兵役、赋税十分沉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1)在思想文化方面,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加强中央集权。(2)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强化监察制度。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

(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都采用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对封建社会历史产生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秦汉时期的先进的科学成就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1)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内容: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3)价值: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史记》由五部分构成:(1)本纪---记述帝王事迹(2)世家---记述诸侯事迹(3)列传---记述重要人物(4)表---编排时间与事件(5)书---记述典章制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大运河

★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科举制的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三省六部制----隋唐中央机构

三省: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令(最高行政机关)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

原因:(1)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2)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效果: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吐蕃(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同松赞干布(吐蕃赞普)结婚,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密切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至今拉萨大昭寺仍然供奉文成公主的塑像)

(六)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北宋与辽之间----澶渊之盟,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辽撤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与西夏之间----1044 年,宋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南宋与金南北对峙

(南宋与金的关系:南宋建立初,金不断进攻,抗金英雄岳飞1140年取得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和议: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北京)。他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棉纺织技术革新: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今上海)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2)《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确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七)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皇权加强的措施: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大杀功臣;废除丞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2)清朝皇权加强的措施: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影响: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思想界陷人“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戚继光抗倭:

(l)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楼。(2)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楼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被肃清。

2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人台湾。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1690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

2、18世纪中期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3、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顺治帝、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清朝的闭关政策: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主要表现在对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历史教训:要积极的对外开放、交往。学习吸收先进文化)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一、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隋唐科举制及其演变4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二、重要改革

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盛世局面: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经济成就

1原始农耕(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农耕)

2南方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五著名工程

1都江堰(秦朝) 2 大运河(隋朝、元朝)3雄伟的长城(秦朝、明朝)

秦长城与明长城

六、科技成就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七史学成就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八思想孔子百家争鸣

九文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艺术王羲之顾恺之石窟艺术(云岗、龙门石窟)

十对外交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

十一反抗对外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十三统一多民族国家个巩固

1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2)18世纪中期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3

3从唐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同松赞干布(吐蕃赞普)结婚,“和同为一家”密切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3)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顺治帝、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八年级部分

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改变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英商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时间:1840年6月英舰侵入广东海面-----1842年8月中英签定《南京条约》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6月

(2)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商定关税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杰出代表,著《海国图志》,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评价:长技为战舰、火器、练兵之法,即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在清政府落后守旧的社会背景下,魏源的主张是非常进步的,但魏源对西方的学习,只停留在科技层面上。在腐朽落后的中国,师夷长技是不可能制夷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860年四个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

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之一。

★收复新疆

1.背景:新疆出现危机:(表现)

19世纪60年代:英俄支持中亚地区的浩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企图分裂中国。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他采用“缓进急战”战术,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广大地区。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威海卫之战(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地点:日本马关中方代表:李鸿章

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容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运动先后在山东、直隶兴起。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法、美、日、俄、德、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

2.《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中方代表:李鸿章

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影响: 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左宗棠-----福州船政局(福州)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官局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5.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如:1872年, 轮船招商局(最大的民用企业)在上海成立。

6.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4)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应试的举人1300多人。

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八股文。

(3)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4)失败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变法操之过急等。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

3.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②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③为中国的潮流进步打开了大门。5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从革命的直接目标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革命成功了。从革命的根本目的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革命失败了。(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并承认它们在中国的特权;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去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反动势力,尤其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夺取政权,从中破坏。)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⑴1894年建立兴中会;⑵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⑶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⑷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⑸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⑹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⑺创办了黄埔军校

★中国近代化是怎样起步的?(近代化就是建立近代工业,大机器生产。近代社会制度-------资本

主义制度,近代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年—1936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二大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前往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世局转变的关键(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将军队撤到山海关内,不到半年,东北沦于敌手。(歌曲《松花江上》)★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

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在那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国共合作抗战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将军率军血战台儿庄。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光复)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重庆谈判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共歼敌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近代思想、科技

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

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底)

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两大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峰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56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1)指导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2)工作重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3)领导集体-----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新中国农业政策

1土地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过渡时期,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党中央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4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周恩来提出(2)倡导:中、印、缅三国(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反对殖民主义,团结合作。异:各国政治制度不同),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4、中美关系正常化:(1)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改善,逐渐正常化)(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确立一个中国的原则)(3)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科技成就(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两弹一星:两弹:1964年10月----原子弹 1964年----导弹

一星: 1970年---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3、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发展信息、生物、航天、激光、自动化、能源、海洋等高新技术)邓小平亲自批示:要求速作决断。

★祖国统一问题

(1)完成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