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罗法洛文稿

加罗法洛文稿

加罗法洛的刑法思想

巴伦〃拉斐尔〃加罗法洛,是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犯罪人类学的代表人物,现代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加罗法洛与其老师龙勃罗梭、师兄菲利共同创立了犯罪实证学派,且三人都是实证主义犯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被后人称为“犯罪学三圣”(holy three of criminology)。在其代表著作《犯罪学》中,他首次提出了自然犯罪的概念,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从法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历史背景

1.1 犯罪率的激增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失业、贫困导致犯罪率上升。

1.2 个人主义弊端的显现

个人主义要求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的自由,个人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获取所需的生活资料。而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自由的竞争,自由的发展就会导致生产资料过于集中,而能力较弱的人就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同时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都是个人主义的弊端,也是导致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2、理论背景

2.1孔德的实证主义

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的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是:哲学应当以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作为基础,以可以观察和试验的事实和基础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的绝对的、最终的却又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核心就是一试征得知识来代替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孔德认为,我们的每一种观点、知识的获得,都要经历三种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在实证阶段,人们借助于推理和观察,以便发现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内在的联系。把一切事物的研究和解释都局限于现象世界的范围,不去探讨那些玄妙的、虚幻的世界,对世界和事务采用实证的科学的态度,这就是实证阶段。孔德把按照实证主义建立起来的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称为社会学,其任务是研究和发现社会中不变的规律。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服从不变的规律。孔德的这些思想,对实证主义学派起到了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在加罗法洛研究犯罪学的过程中,他之所以将自然犯与法定犯相区别,就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对这类犯罪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可以对犯罪进行更好的研究和防治。

2.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这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起了划时代的巨大作用。达尔文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过程,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在人们的思想上也引起了一场

变革。人们开始把这种适用于生物学的理论应用到社会学中。同样,实证主义犯罪学派也不例外,龙勃罗梭的生来犯罪人论和隔代遗传

理论就深受进化论的影响。加罗法洛的有关道德感的来源和发展过程、自然犯罪人的产生以及对他们所应采取的措施的论述,都可以看出所受到的达尔文的理论的影响。

2.3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及伦理学思想

斯宾塞是19世纪下半期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同孔德都认为可以像研究自然现象一样研究社会现象。斯宾塞社会学的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利用生物学的概念,特别是利用进化论来解释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生物学化,这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上。加罗法洛的观点与斯宾塞大致相同,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有机体,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不断前进。每个人生而有之的利他情感维系着社会的存在,文明发展到现代阶段,欧洲民族的正常分子都具有基本的利他情感,实施自然犯罪的是那些利他情感部分丧失或者全部缺失、退化或者薄弱的人实施的。同时,斯宾塞又是进化论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实际上,进化论伦理学与社会有机体理论紧密相连,坚持生物进化论到社会进化论的自然主义原则,把人类道德生活现象的最终说明诉诸“社会有机体”的进化过程。

斯宾塞的伦理学主要是依靠实证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完成的。他提出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伦理学的两个范畴——正义与仁慈,对加罗法洛产生了重大影响,加罗法洛在论述这些观点时,大量引用了斯宾塞的观点。

3、对古典学派(旧派)的批判

3.1从行为刑法到行为人刑法

旧派的刑法理论可以总结为一种行为刑法的理论,即一种将犯罪与刑罚均建立在行为基础之上的刑法理论,他强调表现欲外部的行为及其实害-: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于外部的犯罪人的行为,没有对社会现实有害的客观行为就没有犯罪;处罚犯罪人必须以这些客观行为及其实害行为为依据,以免熬成认定犯罪的困难和恣意擅断;刑罚的量定应与客观行为及其实害相适应,即以报应主义(康德、黑格尔)或者心理强制说(贝卡利亚、费尔巴哈)为理论内核的一般预防的罪行均衡论。

从价值取向上来看,这种理论以反对封建专制刑法为己任,其理论内容的建构,在个人人权保障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害的二元对立的价值冲突中,无疑是一种倾向于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偏一选择。

这种理论理解的行为与行为人都是抽象的、大写的,而不是受体制、社会制约的个性。集中注意犯罪的名称、定义及法理学分析,而把一定背景下形成的犯罪人格抛在一边。这种抽象化的理解,使得其所构建的刑法理论难以针对犯罪人的特殊之处采取有针对性的犯罪预防措施。

泛犯罪人化。19实际后半期,犯罪率的激增,而按照旧派理论,由于泛罪化而导致了泛罪人化。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增导致犯罪率上升,另一方面,在行为主义、报应主义以及一般预防的立场下,面对犯罪率上升,只能采取犯罪化、加大打击力度这种手段,导致泛罪人化这种弊端。而这种

情况下,监狱的“染缸”培养了一批惯犯、累犯。

加罗法洛的犯罪学思想,其首要任务就是回应社会对秩序的渴求。因此加罗法洛选择了一条与旧派完全不同的道路,即将刑法打击的重点集中在真正需要刑罚惩罚的犯罪人,即自然犯上面;对自然泛之外的法定犯,则实行非犯罪化、非犯罪人化。

3.2 道义责任与自由意志

旧派强调犯罪人的道义责任,认为犯罪人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选择实施犯罪行为,从道义上应当承担刑罚后果。

加罗法洛反对意志自由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行为人才有思考和感觉的权利。因为,自由意志经常受到个人意志的内在或外在情况的影响,它通常是相对的,而且具有多变性的特征,经常可能把犯罪行为的应罚性降低到无足轻重和难以感觉的最低限度。所以,道义责任只能为犯罪提供避难场所。

4.自然犯与法定犯

4.1 什么是犯罪人

旧派: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人就是犯罪人。

加罗法洛认为:旧派忽视了罪犯的人格,把其视做抽象的一般人,这种观点是一种恶性循环,不能满足社会学研究的需要。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

加罗法洛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寻求犯罪人特征的努力在当时并不成功,并且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成功也是未知的。而从观相学的角度已经获得的材料并不准确,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从生理异常到心理异常

加罗法洛也想在罪犯与非罪犯之间寻找某种区别,但在区别的标志上显然不同于龙勃罗梭,我们可以归纳为从生理异常到道德异常这样的一个发展轨迹。(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加罗法洛认为犯罪人是道德异常的人,认为,犯罪人的那种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感的缺乏,即犯罪的倾向和素质具有先天的和遗产的性质。赋予了天生犯罪人以道德异常的内涵。

龙勃罗梭的困境

犯罪的概念是犯罪人概念的前提和基础。

旧派认为犯罪就是违反刑法法规的行为。但龙勃罗梭在研究犯罪原因时,只承认犯罪的人类学的原因。而这样的话,对于那些并无生理异常但是按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从而并成为犯罪人的人,又该如何解释其犯罪原因呢?

1、如果接受犯罪的刑法定义,那么他的天生犯罪人理论比如与立法、司法实践不相符合,从而必须修正自己的犯罪人与犯罪原因理论

2、如果维持天生犯罪人理论,则必须绕开犯罪的刑法定义,自己给出一个全新的犯罪概念,而这又不符合当时刑事立法的实际。

龙勃罗梭实际上采取了接受犯罪的刑法定义,同时修正自己的犯罪原因与犯罪人理论的策略来避免理论上的尴尬。

4.2自然犯

加罗法洛的对策:区分自然犯与法定犯

加罗法洛认为犯罪是一种即对社会有害又侵害了一种或两种最基本怜悯和正直情感的行为,犯罪则必然是这种情感部分或全部缺失、退化或者薄弱的人。

(自然犯)

也就是说,他认为只有自然犯是真正的犯罪,而其它犯罪不是真正的犯罪,不应该由刑法进行调整。

4.3 法定犯

那些被加罗法洛排除在犯罪之外的但是按照刑法的规定依然是犯罪的东西,被加罗法洛以及后来的研究人员称之为“法定犯罪”,实施了“法定犯罪”的人即为法定犯。这些行为不是真正的犯罪行为,法定犯也不是真正的犯罪人。

法定犯包括:

a威胁一个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国家的行为。

b无政治目标的攻击社会权利的行为。

c可能侵害公共和平、公民的政治权利、宗教信仰或导致公共礼仪受到侵害的行为。

d与某个国家中地方性或特别立法相抵触的行为。

总结:法定犯是没有道德异常的正常人,之所以犯罪在于违反了法律,行为人不表现为任何道德低下。

4.4 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判定标准

加罗法洛认为,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道德异常。

道德异常是什么?

是指对怜悯和正直这两种道德情感部分或者全部的缺失、退化或者薄弱;同时这种道德异常具有先天和遗传的性质。

如何判断道德异常?

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道德异常的标尺在于其是否实施了能够彰显其道德异常的行为,行为成了判断犯罪人危险性的外在的、直观的的标尺(征表主义)。

4.5 区分的意义

自然犯与法定犯有各自不同的犯罪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a自然犯:由于道德异常是天生的,因此对其规制应将重点放在防止自然犯再次犯罪上。

b法定犯:由于法定犯不存在道德异常,其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其规制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其犯罪之上。

二元犯罪违法控制体系

加罗法洛构建了一个刑法典与违法法典并存的二元犯罪违法控制体系。别分规定对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处罚方式。

5.犯罪处遇观

5.1 犯罪对策

a完全消除,剥夺犯罪与社会的一切往来。

b部分消除,把罪犯与其不适应的特殊环境隔离开。

c赔偿,强迫罪犯赔偿其犯罪所导致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

5.2 对不同种类犯罪人的对策

1、谋杀犯

2、暴力犯

3、缺乏正直感罪犯

4、色情犯

6、国际刑法

加罗法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刑法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他必须为自己所说的国际刑法典寻求一个广泛的基础,以使该法典能够为不同国家所接受。因此,加罗法洛必须努力的寻求各种不同社会类型中道的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从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想法具有正当性。如法国涂尔干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综合,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6. 局限性

6.1 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的区别是难以成立的犯罪分类理论

a两者的区分存在重大的方法论上的缺陷。

两者的区别标准在于是否伤害了怜悯、正直这两种基本的利他情感,认为这是人类道德情感基础的、核心的、不可或缺的那部分。但是人类的道德,因为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而挣脱了自然进化的链条成为了社会人而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宋希仁,《西方伦理细想史》)

b两者的区分是一种可以理解但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犯罪分类理论前述,加罗法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刑法典,因此选择怜悯、正直的人类基本利他情感并以之为基础来构建其他刑法理论。但从其作为国内法的刑法的角度来看,这个标准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6.2 道德异常

加罗法洛认为道德异常是自然犯罪的根本原因,但是对于这种心理异常是否具有某种纯粹生理根源可能性的问题,加罗法洛予以封存,这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条件而导致的。

他将心理异常归因于遗传,或者后天的发育受限制,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了的心理科学的支持。而现代心理科学普遍认为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样的,不能紧紧归结于遗传或者后天发育。

7.现实意义

关于死刑限制,区分了谋杀犯和暴力犯。

对犯罪率的控制

加罗法洛理论在当时及时为解决犯罪率激增的问题而存在的。那么对于目前我国面临的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率激增的问题,是采取旧派的客观主义的观点,注重保障个人自由与人权;还是借鉴新派的观点,加强社会控制;或是糅合这两种学说?

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刑法学问题。

法洛四联症汇总

法洛四联症 【疾病概述】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在紫绀型心脏病中居首位,占50%~90%。1888年Fallot首先对此症的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做了详细的描述,故称为法洛四联症,其包括四种病变:①室间隔缺损;②肺动脉狭窄;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厚。事实上法洛四联症是由于一个单一的解剖异常引起的:心脏胚胎发育时漏斗隔向前向左移位而导致具有特征性的对位不良型室间隔缺损和右室流出道漏斗部狭窄。 法洛四联症因室间隔缺损大,主动脉又骑跨于室间隔缺损之上,在收缩期两心室压力相等,主动脉同时接受左、右心室的排血。主动脉右移骑跨愈多,主动脉接受右室排血愈多,紫绀也愈重。另一方面,紫绀的轻重还取决于右室流出道阻塞的严重程度及肺动脉的发育情况。对于肺血流梗阻小的病人而言,他们的病理生理改变类似于一个左向右分流的室间隔缺损。这类病人将出现肺循环血量的增加、肺循环与体循环比值增加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这些病人没有或只有少量右向左分流。当肺动脉血流梗阻严重时在心室水平可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分流。这些患者将出现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在70%~80%或更低。尽管有缺氧症状,但是这类患者的生长发育还是基本正常的。介于这两类患者之间的主要是那些肺动脉狭窄刚好抵消了肺充血和肺高压的患者。这类患者可能仅有轻度的缺氧(氧饱和度≈90%)而没有其它症状。主动脉右移骑跨越多,右室流出道越窄,右室负荷就越重,右室严重肥厚者左室常发育差,术后右室及左室均易衰竭。 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①紫绀:紫绀程度和出现早晚与右室流出道狭窄程度和主动脉骑跨程度有关。患儿多在生后3-6个月以后出现紫绀,轻症患者在儿童期或成人期才出现紫绀。发绀在哭闹与运动时加重,平静休息时减轻,随年龄增长,漏斗部狭窄加重,紫绀也随之加重。②呼吸困难和乏力:因缺氧,患儿多无力,不吵闹,不善活动。出现发作性缺氧时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昏睡,甚至昏迷,抽搐,死亡。③蹲踞:是四联症的特征性姿势。蹲踞时发绀和呼吸困难减轻,发绀重者蹲踞较频繁。在不会行走的婴儿表现为屈背收腿状态,

(完整word版)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授课人:乌市第63小学摆存华 一、教材分析 《圆》是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是这一学期所学知识中唯一的几何知识。关于这部分知识,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对每一个知识点已有所掌握。因此,本次复习把重点放在由学生独立的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起到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导入——整理和构建知识体系——有层次的练习。在第二版块中,又分为:1、学生相互补充,回忆知识点;2、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梳理知识点,构建体系;3、根据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拓展提升。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数学知识的教学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渐完成,知识出现零散状态。因此,对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复习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结构化、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在复习《圆》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努力创设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归纳整理,要求学生根据单元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整理,独立思考、自主构建知识系统,呈现内容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而且让学生合作尝试画一下结构图,通过各小组的展示交流,进一步渗透整理方法多样化,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有利于他们把知识牢牢地、有机地记在头脑里。练习拓展延伸,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深度,有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思考、讨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灵活应用圆的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体验有条理的梳理知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有条理梳理知识的能力。 难点:能够灵活应用圆的已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演示用实物、板书卡纸。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课件播放圆形图片)边播放边谈话:从古至今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对圆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自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1)、动手操作,回顾旧知。 引导学生在练习纸上分别画一个圆。师:结合画圆的过程,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圆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圆的过程,体验画圆的方法,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重点突出提炼单元知识点的过程。】 (2)自主回顾,同伴交流。 a、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请大家对

六年级《回顾与整理—圆》

回顾与整理——圆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回顾与整理70页到7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圆”的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体验到回顾整理在单元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经历自主整理和小组合作,将知识“化零为整”,形成完整的“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促进知识的增长。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有关圆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教学难点:利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非常广泛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本单元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相信通过我们对圆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对圆有更多的了解。(板书:回顾与整理——圆)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都学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预设1:我认识了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 预设2:我知道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知道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预设3: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预设4:我学会了求环形的面积。 ……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1.圆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既然我们对圆有深刻的认识,那我们就先来画一个圆,要按要求画(71页综合练习第一题)

(1) 画一个半径是1.5厘米的圆。 (2) 用字母表示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3) 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学生独立动手画图,然后指名同学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画图。引导学生说出半径1.5厘米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圆的半径。同时互相比较交流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所有的直径有什么关系?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圆的对称轴有几条?对称轴就是直径吗?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画图,再次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2. 圆的周长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圆的特征,那么圆的周长怎么求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公式:2C d r ππ== 追问: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先回忆,然后找学生叙说。 师课件展示周长的推导方法。 小结:我们利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多个圆的周长,并量出对应圆的直径长度,同时通过计算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接近3.14。我们就把它们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并用字母π 来表示。计算时我们通常按照3.14来计算。所以我们就得到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C C d C r d πππ=?=?= 追问:求圆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半径或直径) 质疑:如果我们已知周长能不能求出半径和直径?怎么求? 引导生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2r C π=÷÷ d C π=÷ (师板书) 3.圆的面积 谈话:同学们真是善于推理的小数学家。既然我们推导出了圆的周长公式,那么能不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 (1) 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出来。 (2) 师巡视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3) 组内交流,相互评价补充。

圆整理和复习与教学反思

圆整理和复习与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整理和复习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回顾整理本单元有关圆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体验有条理地梳理知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系统复习: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你知道圆的哪些特征?先小组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我们看看哪个组对圆的认识最深刻。同时要求大家将小组内的总结列出。 2.小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学生的总结情况。 ①圆心(O)怎样找圆心? ?②半径(r)什么叫半径?半径还有什么特点吗?教师强调学生注意必须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③直径(d)什么叫直径?圆有多少条直径? 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⑤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怎样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 师:下面请你在画好的圆里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⑥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谁还有什么补充? 我们把圆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圆有多少条对称轴,t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我们还学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举例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练习: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周长 在自己的圆上画出它的周长,谁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并想一想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怎么的关系??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呢? 、圆面积 请同学们画出自己手中圆的面积。说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为什么用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大家能回忆一下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吗? 谁来说说什么是环形?如何求它的面积呢? 、圆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那大家能不能说一说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练习: 1、圆的直径是4厘米,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大圆的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 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3()和()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它的近似值是( )。 4、一辆汽车轮胎外直径是0.8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动500周,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米? 5、一个圆环的外圆半径是5厘米,内圆的半径是4厘米,求圆环的面积。 6、一种童车前轮直径是0.28米,后轮直径是0.35米,前轮行驶20圈的路程,后轮行驶多少圈? 教学反思: 本单元对圆的认识是一次系统的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出现遗漏和混淆的情况。所以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教师要紧抓圆的实图做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画,对比,小组交流发现圆的大小与半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熟练应用这些关系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本次的整理复习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相关的内容,然后小组汇报,在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总结。通过这样的对比整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知识。同时对一些注意点也让学生重点探讨。其中周长和面积的学习,因为生活中的相关应用较

(仅供参考)法洛四联症讲解,及手术图解

法洛四联症讲解,及手术图解 一、特点 是最常见的紫绀性复杂性先心病,占紫绀性先心病80%,占所有先心病12% 二、解剖 基本病理解剖包括:右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骑跨、高位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可以理解为特殊的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大小决定了主动脉骑跨的程度,肺动脉口狭窄程度决定了右心室肥厚的程度。 三、自然预后 自然预后很差,25%一岁以内死亡、40%三岁以内死亡、70%十岁以内死亡、95%四十岁以内死亡,由于缺氧和其并发症及心力衰竭死亡 四、具体解剖 (一)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常常为巨大型,儿童为1-1.5cm,成人为1.5-3cm,嵴下型常见(85%)、肺动脉干下型(11%)、嵴内型少见 1、嵴下型室间隔缺损 (1)、嵴下型VSD后缘与三尖瓣之间没有肌束,三尖瓣环与主动脉瓣之间为纤维性直接延续,并构成VSD后缘,膜部间隔发育不全(2)、房室传导束穿过位于主动脉瓣环和二三尖瓣环之间的右右纤维三角内的中心纤维体后分为两支,右束支走行于VSD后下缘右心室面心内膜下,而希氏束和左束支位于VSD后下缘的左心室面心内膜下,所以,在缺损的后下角是修复VSD的危险区,在此区内如缝合不穿透三尖瓣环和窦部室间隔,仅仅缝在三尖瓣隔侧瓣根部和室间隔的右心室面,就不会损伤希氏束和左束支。 2、肺动脉干下型和嵴内型 都位于主动脉瓣下,是圆锥室间隔部分或是完全缺如导致,特点是VSD前缘是肺动脉瓣环,或是与肺动脉瓣环之间有一条纤维肌肉束。嵴内型为室上嵴发育不良型,下缘为残余室上嵴,与心脏传导束较远,肺动脉干下型为室上嵴缺如型,下缘为窦部室间隔,与嵴下型缺损下缘相似

(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右心室漏斗部狭窄,一个是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狭窄 (1)右室流出道狭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特点是肥厚的前壁、隔束和壁束以及室上嵴环抱而形成的狭窄,在漏斗部局限性狭窄与肺动脉瓣环之间形成流出腔(第三心室) ②、也有少数形成管状狭窄和在肺动脉下VSD无流出腔 ③、极少数全部圆锥隔与右室前壁融合形成先天性漏斗部闭锁 (2)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狭窄 1、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或闭锁,肺动脉瓣狭窄多为两瓣叶并且交界融合;有时为单瓣叶,显圆顶状,瓣膜狭小。也有肺动脉瓣缺如。在合并肺动脉瓣和瓣环狭窄的病例,流出腔内膜增生,有时形成肺动脉瓣下纤维环 2、肺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甚至一侧肺动脉缺如和周围肺动脉发育不全。 (三)侧支循环 动脉导管和侧支循环到肺的血流对维持重症四联症或合并肺动脉闭锁病人的生存起重要作用。 大的侧支循环是从主动脉、纵膈周围、支气管和肋间动脉到肺动脉,侧支循环越多,说明周围肺动脉发育越差 (四)主动脉骑跨 主动脉骑跨包括三个内容 1、主动脉瓣顺时针转位,比正常位置转向右侧 2、主动脉右侧移位; 3、圆锥室间隔向左前移位,所以主动脉起源于两心室,骑跨在VSD上 (五)右心室肥厚 (六)特殊结构 注意一些患者是SDI型心脏,除了四联症外,肺动脉和主动脉位置替换 (七)心脏传导系统 如下图,特别是嵴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时候,因为右束支走行于膜周部VSD后下缘,修补时候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希氏束和左束支分为左前半和左后半束支走行在膜周部VSD后下缘左心室面心内膜下,这个地方是危险区,在修补VSD后下缘时候,不能穿透三尖瓣环和室间隔,仅仅缝在隔瓣根部和窦部室间隔的右心室面,可以避免损伤希氏束和左束支。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 回顾与整理教案 青岛版

圆回顾与整理 课时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让学生拿出自己剪的圆。 谈话:同学们,看看你手中的圆,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1:我认识了圆,我还知道圆的特征。 学生2:我知道了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并知道圆周率是怎样来的。 学生3: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整理总结(综合练习第2题) 谈话:同学们,既然我们对圆有了深刻的了解,那我们就先来画一个圆,要按要求来画: ①画一个半径昰1.5厘米的圆。 ②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③画出一条它的对称轴。 (让学生独立动手画圆,并且互相比较交流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怎样?所有的直径怎样?) 2、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圆的特征,那么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3、全班进行组与组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推导过程。 4、学生汇报。 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1、归纳总结。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昰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C=#d或C=2#r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昰用“化圆为方”的方法,得出:S=#r2 谈话: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法洛四联症

【一、病史临床】女,27岁,反复呼吸困难、发绀23年。 【二、影像图片】 心脏增强扫描(图A、B、C);心脏正位X线平片(图D) 【四、影像表现】 CT心脏增强扫描可见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度大约为50%(图A),室间隔膜部可见长约1.4cm的缺损(图B),右室壁厚度约5.7mm,接近左室壁厚度6.9mm。肺动脉主干及左右主分支明显狭窄(图C),并可见主动脉转位不良,降主动脉位于后右方脊柱旁(图A、B、C)。 X线后前位片(图D)示心影大小尚可,心尖稍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心脏稍呈“靴型心”改变,主动脉结位于右上纵隔。肺门血管影稍减少,两肺纹理稀疏变细,两肺外带无纹理,肺透过度稍高。 【五、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手术证实)。 【六、鉴别诊断】 1.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3.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七、讨论】 法洛四联症是由先天性的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以及继发的右心室肥厚组成,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0%。四联症中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狭窄为主。肺动脉狭窄使右室收缩期负荷加重,右室肥厚。室间隔缺损存在,产生右向左分流,左室血氧饱和度下降;又因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血排到主动脉,致全身血氧含量下降,出现发绀以及肺循环血流量减少、缺氧严重,代偿性侧枝循环建立。临床表现有发绀、气促、喜蹲踞。体征有胸廓左缘第二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或消失及杵状指。 影像诊断要点: X线平片心脏无明显增大,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左右心房无明显改变,典型者心影呈“靴型心”,肺门血管影缩小,肺血细少,肺野透亮度增加,主动脉增宽。约25%的病人伴有右位主动脉弓,故右上纵隔处有突出之主动脉结,严重者心脏可增大,仍以右心室为主。 CT和MRI CT可显示动脉转位、心脏房室的大小,可测量肺动脉及主动脉的直径及主动脉骑跨的情况。MRI以横轴位和左前斜位垂直于室间隔的心室短轴位显示最佳,辅以矢状位观察。SE序列横轴位及斜冠状位可清楚显示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可显示右心室壁的明显增厚,甚至达到或超过左心室的厚度,升主动脉扩张和前移并骑跨于室间隔之上,矢状位扫描可显示增大前移的主动脉。 超声心动图 M型及断面超声心动图在左室长轴切面可见主动脉增宽、右移并骑跨于室间隔之上,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不连续,出现较大的缺损。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在心底短轴断面显示漏斗部狭窄或肺动脉瓣、瓣环及其左右肺动脉处有狭窄或缩窄。多普勒血流显示左右室血液均注入主动脉。 诊断以超声为首选以明确主要解剖畸形,但全面的解剖结构畸形的评价,尤其是肺动脉的发育情况需要心脏MRI的多角度及多种序列扫描或心脏CT扫描的多方位重建。X平片可同时对心脏及肺血管情况进行大致评价,是其优势。最后,诊断上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回顾整理》精品案例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回顾整理》精品 案例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8-71页。 教材简析 回顾整理是以综合信息图的形式呈现的。图的背景黄绿粉相间,色彩美丽, 从而激发学生回顾整理的兴趣。图中借助几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图的上半部分是以总结的形式对圆的各部分及周长面积公式进行回顾和整理;下半部分是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道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的 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 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让学生拿出自己剪的圆。 谈话:同学们,看看你手中的圆,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 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1:我认识了圆,我还知道圆的特征。 学生2:我知道了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并知道圆周率是怎样来的。 学生3: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整理总结(综合练习第2题) 谈话:同学们,既然我们对圆有了深刻的了解,那我们就先来画一个圆, 要按要求来画:①画一个半径昰 1.5厘米的圆。 ②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③画出一条它的对称轴。 (让学生独立动手画圆,并且互相比较交流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怎样?所有的直径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进一步明白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位置昰由圆心确定的,大小昰由半径决定的。 2、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圆的特征,那么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 导的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3、全班进行组与组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推导过程。 4、学生汇报。 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4、归纳总结。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昰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C=#d或C=2#r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昰用“化圆为方”的方法,得出:S=#r2 谈话: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圆形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

圆的整理复习说课稿

《圆的整理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圆的整理复习》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在第一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圆这一章节所有的知识,包括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求法,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求法,这一节课就是要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学期末的整理和复习和一般的某一章节结束的复习课不同,不但要起到一个回顾知识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理和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引发知识的重新构建,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因此,在安排这节复习课前我着重考虑到两点:一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问题在于如何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自主去整理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严密性等。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巩固圆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灵活、全面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二、说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互查互补,交流汇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解决问题。 三、说复习过程: 结合导学案的设计模式,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1、复习回顾:直接从学生感兴趣的作图入手,学生很轻松的对圆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梳理总结,让学生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巩固练习:我安排了3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全面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4人小组的优势,关注学生不会解答的问题和解答错误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真正做到互查互补的作用,最后全班反馈强调一些易错题。总之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数学意识。 3、拓展延伸:我安排了一个趣味故事,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全课小结: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复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回顾整理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29-31页。教材简析 “回顾整理”部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以学生对话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并以表格的形式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两方面进行整理。下半部分以框图的形式呈现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力凸显了“过程与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及研究问题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从知识与方法等不同的角度,自主完成对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回顾旧知

谈话: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平时大家喜欢吃的冰淇淋的包装盒认识了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整理、归网建构 1、自主整理,初步归网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下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出来吗?。(整理时要全面、系统、有条理而且重点要突出。)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成果。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4、归纳总结。 老师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一个表格,看同学们能不能填写出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圆的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圆的复习) 一,创设情景、再现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同学们有信心吗?下面我们就对第四单元“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认识圆,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直奔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梳理归纳,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整理 复习第52页—64页的内容,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公式及概念性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总结出来?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也可以互相提问或同桌讨论。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对本单元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完善。 全班交流。 例如可以用表格的方法整理: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谈话: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特别是在圆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还应用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思想方法,谁能说一说?以前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完善使知识间进一步系统化,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明晰。在注重知识点回顾整理的基础上,还注重了教学思想方法的提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转化”方法,实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沟通联系。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多媒体出示下面各题) 基本练习 1.P117 18题本题旨在进一步加深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和联系。 2.P117 17题添加:哪一个面积更大一些? 本题要引导学生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圆和正方形,圆的面积最大。 综合练习 1.P117 20题这是一道沟通面积和周长之间联系的逆向思维的题目。 2.P119 29题本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否理解并能根据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道检验过程方法的题目。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练习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以上练习既有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还有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达到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巩固,达到了填缺补差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畅所欲言谈收获。 谈话: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反思: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回顾整理》精品案例精编版

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回顾整理》精品案例精编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回顾整理》精品 案例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8-71页。 教材简析 回顾整理是以综合信息图的形式呈现的。图的背景黄绿粉相间,色彩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回顾整理的兴趣。图中借助几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图的上半部分是以总结的形式对圆的各部分及周长面积公式进行回顾和整理;下半部分是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道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 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 数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让学生拿出自己剪的圆。

谈话:同学们,看看你手中的圆,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1:我认识了圆,我还知道圆的特征。 学生2:我知道了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并知道圆周率是怎样来的。 学生3: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整理总结(综合练习第2题) 谈话:同学们,既然我们对圆有了深刻的了解,那我们就先来画一个圆,要按要求来画:①画一个半径昰1.5厘米的圆。 ②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③画出一条它的对称轴。 (让学生独立动手画圆,并且互相比较交流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怎样?所有的直径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进一步明白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位置昰由圆心确定的,大小昰由半径决定的。 2、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圆的特征,那么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法洛四联症病历

法洛四联症病历 患儿XX,6岁,男童,因“气促、乏力5+年,加重5+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 2.慢性病程,缓慢发作; 3.主要表现:患儿生后较同龄小儿少动,少活动后便气促、乏力,需停止活动休息,开始时患儿家长未予以重视,但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症状越来越明显,于5+天患儿活动后病情突然加重,伴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口唇青紫等症状;在外口服感冒药治疗后无效;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急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1.动脉导管未闭,2.脑血栓”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神清、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生长发育缓慢。 4.入院查体:T ℃,P 100次/分,R 20次/分,W 20kg,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头形正常,球结合膜青紫,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唇紫绀,咽充血,颈软,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为闻及明显湿罗音。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胸骨左缘第2~4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响度决定于肺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严重者,杂音反而轻);肺动脉第二心音(P2)减弱或消失。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浊(—),肠鸣音正常。杵状指,甲床青紫,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

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X线:心影正常或稍大,上纵隔增宽,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构成“靴形”心影,肺门血管影减少,肺野清晰。肺纹理清晰。超声心动图:可见“骑跨征”,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之上,主动脉内径增宽,并见主动脉口下的高位室缺,右心室漏斗部狭窄(流出道)。 初步诊断及依据: 1.法洛四联症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慢性病程,缓慢发作;因“气促、乏力5+年,加重5+天”入院;症状:伴有青紫、蹲踞、杵状指、阵挛性缺氧发作;气促、四肢乏力、差异性青紫、面色苍白、多汗、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查体:胸骨左缘第2~4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响度决定于肺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严重者,杂音反而轻);肺动脉第二心音(P2)减弱或消失;辅查支持;故诊断。 2.脑血栓依据:症状+查体+辅查;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其他先心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圆的回顾整理

晏婴小学 五年级数学组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薛海霞 副备人:薛海霞 使用人:薛海霞课 题 圆回顾整理 课 型 复习 案 序 8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的第18页 教学 目标 1、整理圆的基本知识以及推导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式。 2、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媒体 使用 电子白板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小组合 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 二、典型引领 例题1:为了测出毛笔笔管横截面圆形的半径,我用了一根长37.68cm 的铁丝绕毛笔 围上6圈,正好围完。这时,你知道毛笔笔管横截面圆形的半径了吗? 解:37.68÷6=6.28cm 6.28÷3.14÷2=1cm 答:这只毛笔横截面的半径是1cm 。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实质:知道周长求半径 例题2:这是一幅圆形的书法作品,周长为50.24cm ,那这幅作 品的面积有多大? 解:圆的直径:50.24÷3.14=16(cm) 圆的半径:16÷2=8(cm ) 圆的面积:82×3.14=200.96(cm2) 学生整理,并展示,师利用多媒体快速 展示,与学生快速回顾。 多媒体出示题目, 生独立解决,有问 题的同学可以小组交流,注意计算的 速度和准确性。 注意直径与半径的 区别 轴对称图形 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O 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 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 圆的认识 公式:C=2πr=πd 圆的周长 概念: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圆环:S=πR2-πr2 或S=π(R2-r2) S=πr2 公式 圆的面积 概念: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圆

圆的整理和复习

《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 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整理圆的知识的过程,借助结构图归纳概括、对比、想象等数学方 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对圆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条理化。 教学难点: 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有人说:“圆是一切平面图形里最美的。”你们想去“圆”的王国里参观吗?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来进行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 1、师: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你 们完成了吗?下面请你从整理出的知识结构图中,选出一个知识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并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这个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师巡视,选出几个小组的准备展示。 师:本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3、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整理的知识?(指生)别人交流时,同学们应该怎样 做呢?(提醒生做好认真倾听的准备。)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时,等这个小组同学汇报完后,你再补充或改正。 (1)圆的认识: 师: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还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一个轴对 称图形。 师: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呢? 生: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 师: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我们还学习了用圆规画圆。 师: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圆的回顾整理》观课报告

《圆的回顾整理》观课报告 xxx教师《圆的回顾整理》这节课的优点是: 1、注重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前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美。应用环节设计了“围鸡舍”的生活问题,经过解决问题和生活拓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有用”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心中。 2、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呈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本节课首先从目标的定位上就体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在目标的引领下整个复习环节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圆周长的“化曲为直”和圆面积的“化圆为方”,引出圆柱侧面积的“化曲为平”;由圆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扇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这些转化过程都让学生充分体验、内化,巩固转化的思维方法。练习环节又结合具体问题将画图、推理的思维方法呈现给学生,对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了引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帮忙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3、本节课将与圆相关的数学史料集中呈现给学生,将德育很好的融入了数学课堂。本节课课中、课后分别引入了毕达哥拉斯、爱因斯坦的名言,最终集中呈现了我国在圆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的故事。经过教师对这些数学家艰辛的研究历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不怕

困难、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愿望,很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4、把“沟通联系”作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之一,由目标引领教学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中教师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引申到圆柱和扇形的相关知识,水到渠成,衔接自然,让这节课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5、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节课课前设计了“欣赏生活中圆的美”的环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用其独特的曲线之美装点着生活,从而让学生亲近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环节设计了“走进生活”的环节,经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揭示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 6、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转化”思想的理解感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课先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了“化圆为方”和“化曲为直”的具体转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法洛四联症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右位(骑跨)与右心室肥大四种情况合并存在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口狭窄两者为主。本病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所占比例接近10%. 1﹒发病机制 由于肺动脉口存在狭窄,右心室压力增高,工作加重,遂致肥厚。室间隔缺损大,使两侧心室压力相等。右心室的静脉血即被送过室间隔缺损而进入骑跨的主动脉。主动脉同时接受左心室的血液与部分右心室的血液,因而动、静脉血流在主动脉处混合被送达身体各部,造成动脉血氧含量降低,临床上出现发绀与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口狭窄愈重,室间隔缺损愈大,则右至左分流愈多,发绀愈严重。肺动脉口愈狭窄,进入肺循环血流愈少,在肺部氧合的血量也愈少,因而整个循环的氧合血液减少,遂又使发绀更为显著。由于右心室压力增高,体循环血流量增大,静脉回流也增多,右心房负担加重,因而亦增大。肺动脉口狭窄轻,室间隔缺损小的患者,右心室压力不太高,可无右至左分流,因而无发绀,称为非发绀型法洛四联症。 2﹒临床表现 (1)症状:本病的突出症状是发绀。发绀在婴儿期即出现,但在出生后的数月中可由于动脉导管未闭而不出现发绀,或仅在哭闹、吸吮时才出现发绀,婴儿喂奶困难,体重不增。发绀产生后数月至数年可出现杵状指。气喘亦为本病的常见症状,多在劳累后出现,可能是阵发性,这在2个月~2岁间较常见,患者易感乏力,劳累后有气喘与乏力常使患者采取下蹲的姿势,这在2~10岁期间颇为常见。部分患者有头晕、阵发性昏厥,甚至癫痫样抽搐。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为本病常见并发症。 (2)体征:发绀与杵状指(趾)为常见的体征,患者一般发育较差,智力正常,亦偶有智力迟钝者,左胸或前胸部可能隆起。 心脏听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以至消失,胸骨左缘常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的响度与肺动脉狭窄的程度成反比例,因狭窄越重,则右心室的血液进入骑跨的主动脉越多,而进入肺动脉的越少。心脏浊音区可扩大,心前区与中上腹可有抬举性搏动。 3﹒辅助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均显著增高。 (2)X线检查:主要为右心室肥厚表现,肺动脉段凹陷,形成木靴状外形,肺血管纹理减少。 (3)心电图:心电图的主要改变为右心室的肥大与劳损,右侧心前区各导联的R波明显增高,伴有ST段压低与T波倒置,部分患者有右心房肥大的表现,即P波高尖。心电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