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911中特理论与实践导论讲义

0911中特理论与实践导论讲义

0911中特理论与实践导论讲义
0911中特理论与实践导论讲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讲义

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1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 1 -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 1 -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途径............................................................................... - 3 -

3.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 5 -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 - 7 -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 7 -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 9 -

3.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 10 -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 - 13 -

1.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3 -

2.提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14 -

3.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 14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特色............................................................................ - 15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 15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 16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 17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 17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 1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首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判断,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并不完全处于被动的消极地位,相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决定着社会形态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曾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已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2“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3

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2)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相比,突出区别在于它是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生产是指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产品都社会化了的生产。在社会化生产中,生产资料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由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在此基础上各企业联系日益紧密,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生产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的分工、协作;要求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要求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产品。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由少数资本家按照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劳动产品成为资本家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和危机的总根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两种形式不断发展:在阶级关系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极力加深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不断革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两极分化,使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从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生活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4此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生活中的另一表现是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为了赢得竞争以便获取利润,资本家需要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改造,这就使得工人大量失业,从而造成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降低。结果,市场的扩张造成了相对过剩,导致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说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5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必将要求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去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6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十多年以来,在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其中主要有:

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吸收和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4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4页。

5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7~628页。

6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详细资料,请参见补充材料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大量的调节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第三,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以及劳资关系都出现了新变化,劳资矛盾在继续深化中趋向总体缓和。

第四,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安全”、“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大缓解了劳资矛盾、钝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改良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是因为: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节,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并没有解决“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也没有解决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反而使得这些矛盾在新的条件下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只是非根本性质和非基本矛盾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变:其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为基础,依然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未得以克服。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生产力社会化强制下不断吸纳新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因素的过程。资本主义新变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这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坚定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途径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种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有两种不同方式,即暴力革命和和平手段。

第一,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马克思强调,“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7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恩格斯公开宣布,无产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8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马克思又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9恩格斯也认为,“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10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强调暴力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11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资产阶级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工具而出现的。其二,资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切反动阶级一样,决不会自愿交出政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暴力革命方式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这点已为历史所证实。不可否认,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俄国和中国就是典型例证。当然,俄国和中国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采取了“中心城市暴动”和“农村包围城市”这两种不同的暴力革命方式。

第二,和平手段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存在着用和平手段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恩格斯在1872年谈到无产阶级革命方式问题时认为,“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12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利用一切合法手段进行斗争,“现在帝国政府又企图在普通法的范围内来反对我们,因此我们也试图利用我们通过坚决运用不合法手段而重新争得的合法手段。”13之所以存在着用和平手段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和条件是:其一,19世纪下半叶,西欧无产阶级采取暴力革命方式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建设和资产阶级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等使得无产阶级采取“起义”、“巷战”等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二,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自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低潮,而资本主义则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冲击下,政治经验得到了丰富,资产阶级民主制也得到了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而应当保留和积蓄力量,全力开展宣传和争取群众的工作。这就为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暴力革命与和平手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方式,运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来决定。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步骤

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步骤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替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9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10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11恩格斯:《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1页。

代资本主义要经过两大步骤: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14然后再将革命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15

3.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1)未来新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关于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提出了未来新社会划分为两阶段的论述,即未来的共产主义新社会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过程。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在这个阶段不可能割断与资本主义的一切联系,不能不带有旧社会遗留的痕迹。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只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属于同一社会形态,两者有着内在的共性和联系,只是发展成熟程度不同。

(2)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他们着重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了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的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指出,只有在生产力增长起来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第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

第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按劳分配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但是,马克思也认为,按劳分配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权利”16。因为,

14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5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6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按劳分配的平等对不同劳动者来说,意味着不平等。因为每个劳动者在体力、脑力上存在着差别,所以每个人所得到的消费品是不同的;个人婚姻状况及其所供养的家庭成员数量是不同的,消费水平事实上不平等。按劳分配否定了阶级差别,但却默认了个人天赋是天然的特权。对此,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的弊病是共产主义第一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7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8

第四,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19第五,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说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旧式的分工得到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状况。共产主义条件下的分工是自觉的新式分工,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大大延长。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关系”,实现了人的“自有个性”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恩格斯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21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描述,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1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1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19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2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列宁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面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列宁开始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在分析帝国主义具有的五大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垄断造成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在帝国主义论的基础上,列宁在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2

列宁在1916年8月写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23

列宁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四个条件:

第一,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形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革命以外没有别的出路。

第三,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动摇性,不可能承担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不可能使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第四,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然少,但是革命性强,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并且有农民作为同盟军。

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紧密联系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得到验证。

22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23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1923年,列宁在评论尼·苏汉诺夫提出的像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24因此,不能只看到只有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而像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只不过必须“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25列宁认为,俄国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26

列宁晚年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一,大工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列宁认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27因此,俄国只有发展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农业合作化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列宁认为,合作社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也是农民所熟悉的生产消费组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28第三,文化革命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认为落后国家的主要困难在于经济落后,而经济落后的直接原因是文化不发达。社会主义革命后,俄国在政治上具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民主,但是文化上的落后使得苏维埃政权的许多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这不仅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还使得官僚主义、民族主义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思想残余死灰复燃。针对俄国的实际,列宁提出,应当大力发展国民教育。

第四,改革国家机关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手段。列宁认为,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机关多数“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极少有重大的改变。这些机关仅仅在表面上稍微粉饰了一下,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仍然是一些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29这些国家机关效率低下,官僚习气严重,而且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办事能力不高。因此,因此,要大力改革国家机关,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主要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斯大林则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成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斯大林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作了区分。一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具有对世界革命具有

24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25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26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27《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3页。

28列宁:《论合作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页。

29列宁:《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9页。

重大意义。一国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成之后,“发展和援助其他国家内的革命是获得胜利的革命的重大任务。”30斯大林认为,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应当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建成社会主义,而不能坐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斯大林坚信苏维埃制度的稳定不断积累着使无产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的条件。无产阶级与农民基于共同利益所结成的工农联盟是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的前提。俄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斯大林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建成社会主义的论述对后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31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原本拟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但从1918年3月开始,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俄国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叛变。反动势力内外勾结,很快就占领了俄国3/4的领土,形成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包围。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战时共产主义”外,别无出路。苏维埃政权1919年1月颁布了《余粮征集制法令》,标志着俄国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

第二,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第三,工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制。

第四,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第五,经济关系实行实物化。

第六,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战时共产主义对于迅速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平定叛乱具有重要作用。战后,布尔什维克党曾经一度急于求成,认为可以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实施新经济政策32

由于战时共产主义在战后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俄国先后出现了粮食危机、经济危机、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暴动等,人民不满的情绪已经到了危及革命政权的程度。在这个背景下,列宁开始反思“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30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页。

3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的详细资料,请参见补充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

32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详细资料,请参见补充材料三:“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余粮收集制被终止。这标志着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5月,根据列宁的报告,《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获得俄共通过。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国家监督下由合作社执行商品交换任务,部分修改大工业生产计划;发展日用品生产;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切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指出:“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33后来,列宁认为,作为新经济政策要素之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有意识准许而又加以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3.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1)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含义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这些内容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即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反映了在苏联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到1936年底,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

第一,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二,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由于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这部新的社会主义宪法,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具体规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标志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2)苏联模式的特点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政治方面的特点: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过度集权主要包括三层意思:首先,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党。苏共实际上已经成为33《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3页。

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政权机关的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事先都由党中央来决定,然后交给苏维埃举手通过,坚决照办。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苏维埃已经变成了“橡皮图章”和“表决机器”。

其次,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政治局和书记处。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权力受到削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权力常常凌驾于全党之上。党内民主受到限制,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

最后,中央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苏共形成了总书记个人专权的局面。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时召开。许多重大问题由总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党内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被颠倒。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苏联选拔调配干部,虽然要经过选举,但是选举制一般都流于形式。苏联实行的选举,其候选人主要是党组织内定,而且是等额选举,没有差额,没有竞选。所以,苏联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干部任命制。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在斯大林时期,背离了列宁关于在执政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构想。斯大林时期的监察机关作用十分有限,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监察机关不能对同级党委的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

第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在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完全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下,没有遵循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不受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监督。

经济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苏联从1925年开始排挤私人资本主义,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1936年,在全国生产基金中,国家所有制占90%,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占8.7%;工业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76%,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占20.3%。国家所有制不仅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高级形式,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低级形式。

第二,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到20世纪 30年代,苏联最终建立起完整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计划一经中央批转,即具有法律效力。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国家对工业企业下达的指标类型逐年增加。20世纪40年代到达顶峰,共有120项。计划具有高度集中的统一性,完全排斥市场调节。计划由中央统一编制,然后从上到下,按部门或地区把计划指标逐级下达。

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斯大林时期,将经济管理方面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各个部门,实行严格的部门管理。

首先,将大批企业收归中央。1936年,中央管理的工业占全国总产值的90%。其次,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等大权和产销活动,包括任命厂长;批转财务收支、年度月度计划;统一调拨所需物资。中央部门林立,1941年,苏联中央经济部门达到37个。

第四,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国家通过层层行政机关,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和决议,对全国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很少甚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很少用经济手段来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苏联过分突出高速度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长期轻视轻工业、民用工业和农业,从而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追求数量增长的高速度,为了完成指令性任务,不计成本代价。将农业创造的大量收入转为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3)苏联模式的影响

苏联模式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主要有:

第一,苏联模式维护了苏联的社会稳定,巩固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国内、党内、民族之间的矛盾的错综复杂,在国际上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模式有助于全党、全国的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同时,巩固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在当时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尤其是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第一任务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苏联模式恰好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设,从而使得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大工业体系。到了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二,苏联模式促进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完成了三个五年计划。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苏联的实力,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苏联模式也有助于集中全国力量抗击法西斯的入侵。

苏联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模式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向东欧和东亚扩展,不仅在地里上连成一片,而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体系。

苏联模式的缺陷和消极作用主要有:在政治上,民主发挥的不够,法制不够健全完善,容易滋生个人专权;在经济上,管理得过死,缺少活力,总体效益差,等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苏联模式被理想化固定化,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僵化的苏联模式不但给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消极影响。由于它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性作用,它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

1.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的建设模式

建国初,由于我们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体上是照抄苏联模式。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1956年前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思考。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开始意识到,苏联模式和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正确的,即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用于中国。中国不能再照搬苏联的模式,中国必须探索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国中国必须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外国的经验,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者一概照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34

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轻工业和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要吸取苏联的教训,不能走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的道路,而应当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这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后来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进一步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原则和“以农业为主导,以工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到了1958年夏天,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破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35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到了1960年6月,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更明确的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毛泽东对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3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0~721页。

35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698页。

2.提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指出: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大”根据我国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会在指出党的工作重点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同时,又指出在一些领域内阶级斗争将继续存在。

后来,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形势,改变了中共八大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提出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造成了我们党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成为了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3.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后,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益显露。同时,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缺点和错误、矛盾和斗争也不断暴露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分析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列宁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依然存在。”36但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体是什么并没有展开论述。斯大林在1952年曾经承认在社会主义中,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两者间存在着矛盾。但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存在着集体所有制和商品流通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当集体所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实行彻底的产品经济后,社会主义就不存在着矛盾了。

从1956年到1957年,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当中,开始涉及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这一问题。他指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再有矛盾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总是充满着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等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6《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

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完整学说。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37

任何伟大理论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逐步形成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是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的,是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起来的。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代的32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这是理论奠基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总结1956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并对其做了初步的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这是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第三阶段:世纪之交,这是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4)第四阶段:新世纪新阶段,这是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3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的详细过程,请参见补充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1)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背景下形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抓住时代的主题,根据新时代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准确把握我国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直面党执政所面临的新考验、新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2)民族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经过融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进程中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的民族形式,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3)实践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一切都要靠在实践中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理论内涵、理论深度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并且经受这个实践的反复检验,从而成为日臻完善、不断深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

(4)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并未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它向实践敞开,向未来敞,向全党敞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发展。新的发展3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全党全民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1)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仅仅是在时间上的延续,也不仅仅是后代对前代思想的全部继承。一脉相承的“脉”,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根本立场、根本宗旨、理论品质和奋斗目标。这种“脉”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一脉相承。

在基本观点方面,它们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唯物观;都坚持以矛盾观、联系观、发展观为核心的辩证法;都坚持以实践观为核心的认识论;都坚持以人民观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基本方法方面,它们都以唯物观为指导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以联系观为指导运用全面看问题的方法;以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与时俱进的方法;以矛盾观为指导运用辩证统一、一分为二的方法;以实践观为指导运用实践检验的方法;以人民观为指导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

第二,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根本宗旨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诞生的学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9邓小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胡锦涛指出:“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一脉相承。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就是理论符合实际,理论来源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

3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0邓小平强调,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1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四,与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一脉相承。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描绘了共产主义的基本轮廓和美好前途。从此,共产主义就成了一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邓小平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42江泽民认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43胡锦涛强调“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到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4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4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4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怎样发展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以及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和新的科学决策。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汇集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这个角度来说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倍加珍惜这个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

谈严复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一直在广泛进行着。丰富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对翻译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严复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的翻译对中国近代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严复曾在福州马尾船厂船政学堂学习了五年,他学习了英文,几何,代数,电磁学,光学等新科学知识,到过新加坡,日本等地考察,后又到英国学习考察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了解中西政教,风俗之差异,关心世界大事。”回国后,他翻译了向国人敲起危亡警钟的《天演论》。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宣传了进化思想。 下面研究一下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特点。在词法和句法结构中,他模仿先秦文体的词法句法结构,桐城派古文的优点,其他文体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新型文体。在《天演论》的手稿初稿中,他直接引用先秦散文中的句子并标明出处,虽然后来他觉得译作中放入中国古书的名字,中国古人的名字明显不妥,使读者感到彷徨,于是在改稿过程中将正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尽皆删去,但导言仍保留部分如《导言十三》中的“以其所爱,及其所弗爱”一句系取自《孟子》;《导言十二》中的“诱然

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得”系庄子所云,“自营为私”是韩非所言,“人之性恶”出自《荀子》。译文中多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很少。而且他的翻译话语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的范例。 1. 辨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说。(《天演论·论六》) 2.不见夫业真者乎?(《原富》) 微是形容词,在句1中活用为动词。句2的业本来为名词,但在句中担任动词职务。同时,严复话语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子也不少。如: 何以明之?(《天演论·人群》) 人弗之觉也,觉亦弗之异也。(《天演论·能实》) 其少见的被动句主要采用先秦的“见”字句结构,如: 特在人者,每为气禀所拘。(《天演论·论八》) 而为是幻且虚者之所主。(《天演论·论九》) 若是物特为天下只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夫是之谓天择。(《天演论·导言一》) 为了追求群内达旨,他用了很多排偶句: 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天演论·导言二·广义》) 人,动物之灵者也,与不灵之禽兽鱼鳖昆虫对;动物者,生类之有知觉运动者也,与无知觉之指植物对;生类者,有质之物而具支体官理者也,与无支体官理之金石对。(《天演论·导言三·趋异》) 严复的翻译使用最多的策略当推意译,为了启发民智,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代码:06401405 课程学时:56 学分: 3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商务方向) 开课时间:三、四年级(2)、(1)学期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大纲执笔人:金惠康大纲审定人: 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ranslation)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有英语翻译成汉语与汉语翻译成汉语,现代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与障碍。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侧面及其相互的联系和在综合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说明本课程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 1.教学目的: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南。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系统地传授翻译基本理论,结合翻译实践训练、翻译方法和技巧,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生的翻译能力。 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72学时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外翻译研究动态,掌握翻译学的理论系统,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为他们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翻译理论;英译与汉译语基本实践 2. 教学难点:翻译的基本技能技巧;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读辅导材料,写学习心得,参与翻译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本课程两学期,36课时/36课时,专题讨论1-3次,计9课时,考试2课时。 第一学期: 第一章汉字英词(Chinese Characters & English Words) 第二章汉英表达的不同(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Ideas) 第三章汉文明礼貌语言(Chinese Language of Respect & Humanity) 第四章中国文化(Chinese Culture) 第五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架构(Chinese So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第六章现代说法反映现代社会(Modern Sayings Reflect Modern Life) 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Language,Culture & Society) 第八章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九章语言与翻译(Language & Translation) 第十章翻译技巧杂谈(一)(On Skills of Translation)(1) 第十一章翻译技巧杂谈(二)(On Skills of Translation)(2) 专题讨论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专题讨论二:岭南文化翻译讨论 第二学期: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与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第二章跨文化差异与融合(Inter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ntegration) 第三章跨文化理解与翻译(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中特社会实践报告

中特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XX江苏大学《中特》实践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所属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实践项目:实践成绩:任课教师: 年月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研室制表 篇二:XX毛中特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XX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调查 从XX年2月1日到XX年2月10日,经过为期十天的实地调查访问,我对本镇(XX省XX市XX县XX镇)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我此次随机调查了100组家庭,并记录每组家庭的收入情况和工资情况。这些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有外出务工人员、村干部、教师、个体户、农民等,这样调查结果更能客观反映本地家庭的收入情况。 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形式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形式可以主要归纳成四种: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国家公职收入等)、经营性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务农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存款利息、房屋租金等)、转移性收入(离退休金、保险理赔等)。在调查的这100组家庭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有53组,以经营性

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有34组,以财产性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有4组,其余9组家庭收入主要是转移性收入。而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这63组家庭中又有45组是靠外出务工维持家庭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呢?原因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点:首先是因为在农村收入太低,而且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迫不得已才进城打工;其次在农村经常是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这才进城务工;最后是农村太穷,没有太多发展和致富机会,很多有志之士就去城市谋求发展。 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高低差距 在我调查的这100组家庭中家庭年纯收入最高的达上两百多万元,最低的才四千多元,他们之间收入差距巨大。这些高收入家庭的收入主要靠在外务工或开办工厂,越有学历和技术的务工人员收入越高。在家以务农为主的家庭大部分收入都较低,他们的收入受土地多少、农资成本、天气影响很大,基本上可用耕地越多,收入也相对越多。不过也有少数农民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发展特种养殖,每年的收入非常可观,他们收入之所以比别的农民多是因为他们懂得调整产业结构,科技致富。这100组家庭中各收入层次所占组数如下表: 30000元之间,这在农村算是一个中等水平,10000元以下低收入家庭占12%,30000元以上中高收入家庭占15%。 三、沙溪镇部分居民高低收入典型分析

专业英语参考书目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 1.戴炜栋何兆熊(主编)《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second edi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George Yule 1996/2000 The Study of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4.Pres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Teaching Press.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方向考研参考书目 一、美国文学 1.吴伟仁编: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Peter B. High, An 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ondon andNew York: Longman, 1988。 二、英国文学: 吴伟仁编: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1.Wellek, René&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2.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吴伟仁编: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吴伟仁编: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5.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石观海编:《中国文学简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7.杨剑龙、钱虹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法考研参考书目 1.K.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2.David Nunan(主编):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体验英语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Jack C. Richards: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语言教学矩阵)外语教学法丛书之十九,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笔译)考研参考书目 1.[英]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翻译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考研参考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辅导_0

---------------------------------------------------------------最新资料推荐------------------------------------------------------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辅导《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期末复习辅导2007 年 1 月一、考试题型和模拟题 1. 选择题: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范围主要包括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问题,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的问题。 2. 问答题: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范围主要包括直译与意译问题,翻译的标准,比如玄奘对翻译事业的贡献等等。 3. 段落翻译(英译汉): 1 段,共 50 分。 这部分在课外。 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 明朝末年的翻译家徐光启主要从事---C---的翻译。 A. 佛教经典 B. 文学作品 C. 科技著作 D. 哲学著作 2.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提出了---A--- 的翻译观点。 A. 善译 B. 化境 C. 神似 D. 信、达、雅 3. 出版后即风靡海内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B----的译作。 A.严复 B. 林纾 C. 林语堂 D. 梁实秋 4.意译是指译文从意义出发,要求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不 1 / 11

必拘泥于--D----的形式。 A. 词句 B. 词句和比喻 C. 各种修辞手段 D. 词、句、以及各种修辞手段 5. 翻译是一种( A )的交际活动。 A.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 B. 跨语言 C.跨语言,跨社会 D. 跨语言,跨社会 6. 翻译的理想单位是: __________。 () A.篇章 B. 句子 C.词语 D. 单词 7. 下列四个语言特点中, ----B--不是广告英语的特点。 A. 多祈使句 B. 多后置定语 C. 多新词汇 D. 多常用词汇 8. 鲁迅曾提出过-------B-------- 的翻译观点。 A. 宁顺而不信 B. 宁信而不顺 C. 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D. 忠实、通顺、得体 9. 在下列四组特点中, ---D---组符合英语语言的实际情况。 A. 重意合,多主动结构,多动态词,多重复,多生物词作主语 B.重形合,多主动结构,多动态词,多替代,多物称词作主语 C.重意合,多被动结构,多静态词,多重复,多生物词作主语 D.重形合,多被动结构,多静态词,多替代,多物称词作主语 10. 下列四种语言特点, ----B----不符合英语语言的实际情况。 A. 重形合 B. 多动态词语 C. 多替代 D.多物称词作主语 11.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研究生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及答案

1、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改革太过依赖于官僚机构自身。官僚机构自己设计改革,自己实施改革,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左手改革右手?的局面。这样,改革往往陷入无限的既得利益的博弈,改革成了各方争取更多利益的工具。”从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这种倾向。本来是一个好的改革动议,也常常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甚至会出现与改革出发点南辕北辙的背反现象。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 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 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翻译学导论严复

Preliminary Study of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Abstract: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re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Faithfulness means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transmit the meanings or thoughts from the originals during translating. Expressiveness demands that the version must be clear and flowing without 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or confused logic and sense. Elegance is also a standard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Translating is not to copy information from the original, but a creative project. “The criteria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 and practical,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贺显斌,2002). Key words: Translation; 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 Introduction Yan Fu, the great translator, educationist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886, he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by high score. After graduation, he received a practical training in a naval vessel. In 1877, as a member of the navy, he went to the British Imperial Navy School for study. During those times, he studi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sides, he gave his mind to western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politics. Later, he has made a survey of the justice process in British court,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China. After he retuned, he served the post of the coach in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Except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articles, most of Yan Fu’s works are about translation. His contributions to translation include two aspect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ory,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that he brought up “faithfulness, expressi veness and elegance”(严复,1986), which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ally and practically,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 II. The Core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Since Yan Fu brought up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became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focus of modern translation study. Some people regarded them as principles, some considered them were theories, and some thought they were standards. Each famous people of the translation circle aired their own views,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 but no one could surpass them. Therefore, some thought that studying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s equal to study the whol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Thus it can be see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nfluenced profoundly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of China. In the different period,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had different viewpoints to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Lin Yutang brought up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 but this doesn't overstep the “Faithf 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林语堂,1937). Mentioning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most scholars don’t think to deny it or discard it simply, but amend it or expound it. Some people stated the standard from the angle of linguistics: Faithfulness is the equivalents of meanings, Expressiveness is the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复习辅导

《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复习辅导 一、考试题型和模拟题 1.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范围主要包括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问题,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的问题。 2. 问答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范围主要包括直译与意译问题,翻译的标准,比如玄奘对翻译事业的贡献等等。 3. 段落翻译(英译汉):1段,共50分。这部分在课外。 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 明朝末年的翻译家徐光启主要从事---C---的翻译。 A. 佛教经典 B. 文学作品 C. 科技著作 D. 哲学著作 2.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提出了“---A---”的翻译观点。 A. 善译 B. 化境 C. 神似 D. 信、达、雅 3. 出版后即风靡海内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B----的译作。 A.严复 B. 林纾 C. 林语堂 D. 梁实秋 4.“意译”是指译文从意义出发,要求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不必拘泥于--D----的形式。 A. 词句 B. 词句和比喻 C. 各种修辞手段 D. 词、句、以及各种修辞手段 5. 翻译是一种(A )的交际活动。 A.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 B. 跨语言 C.跨语言,跨社会 D. 跨语言,跨社会 6. 翻译的理想单位是:__________。() A.篇章 B. 句子 C.词语 D. 单词 7.下列四个语言特点中,----B--不是广告英语的特点。 A. 多祈使句 B. 多后置定语 C. 多新词汇 D. 多常用词汇 8. 鲁迅曾提出过“-------B--------”的翻译观点。 A. 宁顺而不信 B. 宁信而不顺 C. 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D. 忠实、通顺、得体 9. 在下列四组特点中,---D---组符合英语语言的实际情况。 A. 重意合,多主动结构,多动态词,多重复,多生物词作主语 B.重形合,多主动结构,多动态词,多替代,多物称词作主语 C.重意合,多被动结构,多静态词,多重复,多生物词作主语 D.重形合,多被动结构,多静态词,多替代,多物称词作主语 10. 下列四种语言特点,----B----不符合英语语言的实际情况。 A. 重形合 B. 多动态词语

翻译专业一些参考资料

翻译专业一些参考资料(转载1)_Live Lively_新浪博客2009-08-16 16:52 一、翻译理论与理论相干书纲 开天振主编. 《该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地津:南启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新事大解——英国舒》.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刚. 《英汉汉英段降翻译与理论》. 上海:复夕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刚. 《英汉写做比较研究》. 上海:单夕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刚. 《英语写做与笼统实词里达》. 上海:单夕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下鄂. 《白楼梦》. 旧订危. 《英汉比拟取翻译》. 北京:外邦对于外翻译出版母司, 1991. 陈祸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订正原).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旧廷祐. 《英文汉译技能》. 北京:外语教授教养与研讨出版社. 2001. 陈看道. 《修辞学收凡是》.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训练》. 北京:世界学问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好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虔诚. 《词语翻译丛道》.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凶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答题摸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双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双其昌. 《汉英翻译道评》. 北京:对外商业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浑.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行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怨.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开领导》. 地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启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信》编纂部. 《翻译研讨论白散(1894-1948)》. 北京:外语教授教养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信》编纂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怯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启大学出版社. 2006. 圆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理论与技拙》. 北京:旅逛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体裁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体裁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成功. 《汉语的韵律、词法取句法》. 北京:北京小教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翻译的定义出发,进一步说明了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的过程,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探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差异关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它是架起在人类交流沟通活动间的一座桥梁,一般来说,翻译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忠实和通顺。人类的翻译活动源远流长,在语言诞生之初,人们为了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少不了翻译这个媒介。 在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较大的影响。文化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英汉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不但语言词汇、语法结构、辞格千差万别,在修辞上,即遣词造句上也各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这给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而语言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的载体,这种与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复杂的情况。”因此翻译离不开文化,文化的交流亦离不开翻译。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实践活动作为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类历史过程,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实践活动的自我超越。这种内在否定性就是理论对实践的理想性引导,理论正是以其理想性的世界图景和理想性的目地性要求而超越于实践,并促进实践的自我超越。 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超越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理论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坚持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发展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铭记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国家发展的主题,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和该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从历史逻辑上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历史前提,其目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富民强国路。这条道路全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它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

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试卷

一、论述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2.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3.毛泽东曾经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治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二、材料题 1.材料一: 若我们稍加思索,就可以明暸文化的物质设备本身并不是一种动力。单单一种物质设备,若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工具亦要手工的技术来制造,制造就需要知识。在生产,经营及应用器物,工具,武器及其他人工的制造,都不能没有知识,而知识是关连于智力及道德上的训练,这训练正是宗教,法律,及伦理规则的最后源泉。 一物的运用及占有,包含着相当对于它的价值的的欣赏,于是较深的精神能力亦在起作用了。一物的运用及消费需要众人的合作和分配。共同工作及工作结果的共同享受是根据于有一定方式的社会组织。 因之,物质文化需要一相配部分,这部分是比较复杂,比较难于类别或分析,但是很明显的是不能缺少的。这部分是包括着种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上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包括着语言,这些我们可以总称作精神方面的文化。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改变了物质,使人们依他们的理智及道德的见解去应用时,物质才有用处。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是模塑或控制下一代人的生活习惯的历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人工的环境或文化的物质设备,是机体在幼年时代养成反射作用,冲动,及情感倾向的实验室。四肢五官在应用工具时养成了文化中所需的技术。神经系统亦因之养成了一切构成社会中通行的科学,宗教,及道德的概念,情感及情操。这些心理历程尚有一重要的相配部分,就是喉舌养成了那些概念及价值所关联的一定的声音。 这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习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乃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和一个器物或一种人改造过的环境是物质文化的基本要素一般。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及互相决定的。(《文化论》英马林诺夫斯基) 问: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材料二: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部分)

39-41 语言功能,文本分类和文本类型 我建议所有的翻译必须要遵循文字理论(雅各布森,费斯和万德鲁施卡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语言理论应该以翻译理论为基础)。因此,(只有)在某些方面,翻译是一种应用语言学的运用。比勒的基础语言理论是我最常用的翻译理论。这种理论也被雅各布森采纳。 根据比勒的理论,语言的三个主要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即他说的陈述功能和呼唤功能(“呼吁”)是使用语言的主要目的。 表达功能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说话人、作者、最初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人的思想。他不受任何反应影响地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我认为独特的“表达”文本类型是: (1)文学作品。抒情诗、短文、小说和戏剧是四种基本类型,在这四种类型中,抒情诗是最直接的表达,而戏剧则更明显地是面向大量观众的表达。在翻译中, 戏剧能够对一些文化表达有帮助。 (2)权威声明。它们是有着从崇高的地位或极高的可信度和作者的语言能力中汲取权威性质的文本。虽然这些文本是直接的而非含蓄的,但是它们保留着作者的 印记。传统的权威声明是部长或党派领导人的政治演讲或文件等;法规和法律 文件;公认的权威人士所著的科学、哲学和学术作品。 (3)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当他们是个人情感的喷发或是当读者有着迥异的背景时,它们则意味深长。

作为一名译者,能够区分出这些文本里的私人要素对你很重要。这些要素为特殊(少见的)搭配,有创意的比喻,不可译的词语、特别是必须翻成一到两个或是三个的性质形容词,非常规的语法,新词,生疏词(古语、方言、奇怪的科学术语)——所有的这些经常被描绘成为‘个人方言’或是‘私人语言’——与日常语言相对,即股票用语和隐喻、常见的搭配、正常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和phaticisms——常见的语言套路。个人因素组成了一篇表达型文本中的表达成分(只是一部分),在翻译时你不应该将它们变为日常语言。(看第二部分,正文第三部分中关于表达的段落。) 信息功能 语言的信息功能的核心为包括报道的观点或理论在内的外部状况,主题的真相,语言外的现实。就翻译的目的而言,典型的信息文本与任何主题知识都有关,但是经常表达价值判断和与文学主题相关的文本,很容易倾向于表现型。信息型文本的格式经常是标准格式:一本教材、一篇科技报道、报纸上或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一篇科学论文、一篇论文、会议记录或议程。 通常假定一个现代的,非区域,非阶级,非个人习语风格和也许有四个要点的语言变体(1)一篇正式的,非情绪化的,技术性的学术论文。这篇学术论文特点体现在英语被动句、现在时、完成时,有文学语言,拉丁词汇,术语,多名词合成词和空洞的动词,没有隐喻。(2)一篇中性的非正式的,定义了术语的教科书。它的特点体现在第一人称复数,现在时,动态动作动词和概念隐喻理论;(3)一篇非正式的温暖风格的大众科学或是艺术书籍(比如,大型画册)。它的特点体现在简单的语法结构,广泛的词汇来承载定义和众多的插图,隐喻和一个简单的词汇;(4)一篇熟悉的,活泼的,非技术性风格的大众新闻。它的特点是惊人的隐喻,简短的句子,美式英语,非常规的标点符号,在适当的名称和俗语前的形容词。(注意如何让隐喻成为一种文本形式的标准。)从我的经验来讲,英语可能在这些体裁上有更大的变化和不同,因为它是几种语言群体的产品(英格兰语,瑞典语,法语,古典语),并且已经与大量的其他语言亲密接触过,它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已经成为科技的主要传播载体,18世纪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一点权威的压力。 然而,注意两点:‘信息型’文本构成了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私人公司和翻译机构的绝大多数译者的工作。第二,这些文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写得不太好或是不准确,并且校对真相和他们的体裁也通常是译者的工作(看18章)。因此,除了古老的谚语(例如不可能翻译),现在大多的翻译比最初要好很多——或者至少应该是这样。 呼唤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