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例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比如,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感动不已。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为了争夺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无数,更赠赤兔宝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有时真是达到了不挥手段的地步,曹操得知徐庶很有才能,为把徐庶夺到自己手下,他按程昱的计策,星夜搬取徐母到许昌,先是以礼厚待,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赚得徐母手迹,仿其字体,伪造书信,终于把徐庶骗到许昌。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打下了可靠基础。曹操的选人方面也有精辟见解和独到眼光,可以概括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在建安15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后来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曹操对于人才的聘用同样有高超的艺术,经常使用实地考察和面谈识别方法。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曹操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这气势,严如天神一般。曹操评价:“此人仪表不俗”,心中暗喜,于是让关羽出战,果然斩了华雄,并一直挖空心思想收编关羽于帐下。曹操移驾许昌,途中被徐晃拦截。曹操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接着让许褚出马与之交锋,两人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从而认定徐晃是位将才,并派人把他争夺到自己手下。荀彧投奔曹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认为行军司马。“曹操请郭嘉来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曹操手下的谋士有荀彧、郭嘉、程昱、崔琰、荀攸、刘晔、满庞、吕虔、毛阶等,一时间曹操的智囊人物便济济一堂。对于人才的选拔,有一次在庆贺铜雀台落成的宴会上,曹操曾别出心裁,考试部下的文臣武将。他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奖品,让武将射箭争夺。整个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大家你争我夺,最后绿袍队中的许褚和徐晃获胜,接着曹操又令文官以纪念铜雀台落成为题目,进献诗章,以显示其才学和见识。曹操这里运用的考试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开,二是公平。家族人员与外聘将士一视同仁。曹操在知人善任方面也有出色表现,郭嘉在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时曾经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比如曹操并不因为外人忠于旧主或对自己谄媚而模糊选才用才的标准。蔡瑁、张允卖国求荣,曹操虽一时利用,但心中却早有处置。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操,仍被曹操斩首示众。而对忠贞的张辽、文聘,弃暗投明,曹操慧眼识才,不仅由衷赞赏,而且加官晋爵,委以重任。特别是晚年,重用与自己意见相左而非常有才华的司马懿,最终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把唯才是举的思想运用到完美无缺的境地。《三国演义》中还有这样的情节,曹操远征汉中,有三位“素皆不睦”的将军张辽、李典、乐进,其中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表示自己亲自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曹操对其三人了如指掌,一开始就匠心独运,巧用张、李、乐三人性格的差异,甚至有意利用他们的不和,防止一人说话大家通过,冒然决策而导致失败。到了危急时刻,曹操以一道指令,促成他们精诚团结,形成一个最佳的指挥结构。于是三人齐心协力,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乱,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由此战例中可以看到曹操择人任势的高超艺术。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合理的人才匹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有效管理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人才的素质,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配置,科学的人才配置和管理能够使人才扬长避短,产生超越个人能力的力量,而且团队学习的进步远远快于个人学习的进步,通过优化组合人才结构就能获得巨大效益。曹操的人才策略概括为“遍罗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择人任势”。其独到高超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对我们今天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无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孔明用人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简称蜀政柄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简称蜀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华夏之时,军中司令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的廖化为前营先锋的地步,而简称蜀的开国之初,那种"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叱咤风云、朝内军中文武人才辈出的壮观气象早已不复存在。那么,人才辈出的简称蜀何以落到如此的地步呢?有人说,这与时任简称蜀丞相的诸葛亮失败的用人之道不无关系。那么,诸葛亮究竟有哪些失败之处呢?最近,一些媒体纷纷披露和解读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并不成功的用人之道。一、重用关羽,更吹捧关羽,结果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惨遭东吴杀害。关羽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其个性高傲,目中无人,但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诸葛亮对他的特点应当说是相当相识的。然而,当"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时,诸葛对这种基本归属相识情况的询问,不是根据客观情

况从实相告,却对关羽曲意奉承:"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种不合实际的吹捧,使本来就个性高傲的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助长了他的自大情绪,埋下隐患于将来。及至后来陆逊假意称颂他"小举大克,一何巍巍!…将军之勋足以长世"时,便"意大安,无复所嫌。"终于酿成了"大意失荆州"并遭到东吴杀害的悲剧。虽然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诸葛亮的吹捧却是他自我膨胀的反应剂。二、重视法正,却放纵法正,致使法正一生罪恶累累、黯然病逝。法正原在刘璋手底下为官,"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于是,暗中降服佩服刘备,为引刘备入川立下大功,后又在攻取汉中的战役中出谋出主张,功勋卓著,被刘备封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然而法正任蜀郡太守后,德行方面并无改观,"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损伤己者数人。"这种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引起同僚的不满。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素以执法严峻著称的诸葛发语辞:"主公之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飞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对于法正的放纵,他人只是请诸葛转告刘备,加以约束,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仅不答应,反而说其乱法有理,无可非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如此失刑政的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诸葛不愿得罪或者得罪不起法正。因为法正此时的功劳、地位、甚或者智谋都在诸葛之上,且"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实在,诸葛亮深知,此时在文臣中只有法恰是自己最有力最现实的竞争对手,由于法正深得刘备宠信,自己是难于直接撼动其地位的,因此只有纵其进一步违法乱纪,以招罢官甚或者杀身之祸,自己才有可能取而代之。只是诸葛亮的这一招"捧杀"尚未见大效,法正便病逝了。三、施用黄忠,但时常压制黄忠,致使黄忠一直屈居人下。黄忠是刘备的首要司令之一,他作战时,"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在攻取益州时立有大功,后又在篡夺汉中的战斗中"推锋必进…一战斩渊",再创奇功。因此,刘备决定提升黄忠为后将军。而诸葛亮发语辞:"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关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黄忠战功卓著,刘备奖进他,理所当然。而诸葛却要刘备迁就关羽,压制黄忠,作为军师竞可如此赏罚不明!这只能申明诸葛亮在措置惩罚此事时怀有私心。本来,关、张与刘备恩若兄弟的关系就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马超又是侯门之后,名望也很高,此刻又提升黄忠为后将军,其地位似乎超过了自己,这当然是他不愿看到的,但又不便明说,只好捏词怕"关羽不悦"来遏止。四、提携彭羕,却构陷彭羕,致使彭羕惨遭杀身之祸。彭羕是蜀地广汉人,由于"姿性骄傲",尽管有俊才,在刘璋时"仕州不外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刘备入川时,彭羕前去拜见庞统,"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故二人共同向刘备举荐彭羕。"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命出使称意,识遇日加,成都既定,…拔羕为治中从事。"可见彭羕是很得刘备的赏识和器重的。马超也说彭羕"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但彭羕也有为人张狂的缺点,"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而作为军师的诸葛亮,对彭羕的缺点既不挂在脸上,又不从实的指出来,而是采取了"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的表里不一的立场,直到"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彭羕对自己无故受贬,自然心中会有怨气,于是向马超发牢骚骂刘备,并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全国不足定也。"彭羕因此被下狱。彭羕大概也明白了自己言语张狂而闯了大祸,于是在狱中致信向诸葛亮认罪,并请求诸葛的饶恕,然而诸葛亮不仅不饶恕,反而诛杀了彭羕,连《三国志》的笔者陈寿也对此事深感不平,用"羕竟诛死"如许的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5、明明知道马谡言过实在,却误用马谡,结果既失街亭,也失人才。马谡才气过人,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是个不可多得的顾问人才。建兴三年,诸葛亮征南中,马谡献策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嫡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但马谡也有言过真格的缺点,刘备向诸葛指出过这点,说"不可大用"。更首要的还在于马谡缺乏实践经验。然而,由于诸葛与马谡有着深厚的个人交情,诸葛不仅对刘备之言不以为然,并且,一意孤行,"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军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诸葛如果能接受各人的定见,令魏延等为先锋,可能不至于会有街亭惨败。街亭之败,不仅使简称蜀遭到重创,断送了北伐的大好局面,也断送了一位杰出的顾问人才。6、任用魏延,却从不相信魏延,致使魏延不仅横遭斩杀,并且祸及三族。简称蜀猛将魏延,随刘备入川,数有战功。刘备称刘中王后,"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可见刘备是十分看重魏延的。此后数年,关羽失荆州,南中叛反,益州骚动变乱,唯汉中安然,可以说刘备没有错用魏延。魏延不但"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且能勇挑重担,富有计谋策略。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魏延根据自己镇守汉中的经验,提出了领五千精兵,当子午以北,直袭长安的战略。诸葛以为此策悬危,制而不许。接着又在派选先锋时不用魏延等宿将,结果导致街亭兵败。魏延因此很有怨气,"常谓亮为怯,怨嗟己才用之不尽。"作为大将的魏延"常谓"主帅怯懦,自然会使诸葛亮耿耿于怀。只是当时蜀中已无名将,诸葛亮尚需利用"魏延之骁勇,"暂且忍之。然而诸葛亮死前的退军安排却给魏延来了一次总报复,使魏延落得个斩首身亡的下场。诸葛最后一次伐魏,病困五丈原,自知将亡,乃"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者不从命,军便自发。"如许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作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重兵在战场前沿的魏延却未能参加,是很不正常和毫无道理的,只能使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设下的斩魏圈套。因为诸葛亮深知,魏延与杨仪矛盾极深,水火不容,让杨仪主持退军,令魏延断后,魏延必不听从杨仪的调遣,如此,杨仪便会抛下魏延,"军便自发,"从而把魏延推上"背叛"的绝境。果然,魏延由于没有亲自参加会议,不理睬杨仪的退军命令,并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当自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全国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于是自行其事,率领自己的部队径先南归,并烧了阁道。魏延被迫擅自步履,违背了军队纪律,落下了"背叛"的罪名,横遭斩杀,祸及三族,从而使简称蜀落空了一为忠勇的大将,也使诸葛亮可以冥目于九泉了。这是诸葛亮对简称蜀文武人才的一次最为致命的失误。从这个时候起,"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宣告形成。上述六人只不外是反映诸葛亮用人不善的代表性人物,实在,蜀中还有很多才俊不是被诸葛亮有意排挤或者冷落,就是被诸葛亮借故免职或者废黜,甚或者被诸葛亮借刘备之手残酷杀害。如刘备的义子刘封、托孤权臣、尚书令李严、丞相长史向朗、前部司马费诗等人。诸葛亮在用人之道上的再三失误,也从一个方面打破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神话。

《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艺术摭谈(2008年第3期)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的经营思想、谋略思想、人才思想、军事思想等等,历来为人所称道,也出了一些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从领导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拟从领导艺术方面进行探讨,或可为当代领导者提供某些借鉴。

领导艺术在《三国》中有许多表现形式,如,运筹艺术、决断艺术、权变艺术、用人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讲话艺术等等,限于篇幅,本文只述其中的三个方面。

一、《三国》中的权变艺术

权变,简单地说,就是权衡变通,即权衡事情的利害,作趋利避害的应变。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实质上就是中国思想家孟子所说的“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现代汉语词典》对“权变”一词的注释是:“随机应变”。作为领导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权变艺术,我们可以笼统地理解为,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的随机应变。

《三国》第60回:久据西川的刘璋,比较软弱无能,高级文官(益州别驾)张松暗中投靠刘备,献给刘备一份进入西川的地图,并且表示,如果刘备想夺取西川,他和某某某可作内应。对于刘备来说,眼下是进军西川的好时机,且刘备心里也很想夺取西川,可是,因刘璋是“同宗兄弟”,刘备担心此举会“失信义于天下”,颇为犹豫,此时,副军师庞统说:“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经一番商讨,终于定下进军西川之策,为三国鼎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虽然这是集体决策,但也表现出主要领导者刘备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领导素质。

把权变艺术运用到出神入化的是诸葛亮,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空城计”。

蜀国在失街亭之后,“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守城的诸葛亮身边没有一员大将,只有几个文官和2000多士兵。应对这种局势,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城而逃,另一种是拼死一战。诸葛亮权衡两种选择都不妥。弃城而逃,跑不过魏军的追击,只能被擒;拼死一战,以2000多对15万更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在此危急时刻,诸葛亮随机应变,走了一步险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20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第95回)他稳坐城楼,摇扇抚琴,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做冒险之事,现已兵临城下,他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由此断定城内有埋伏,于是下令撤退。“空城计”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特定对象采取的独特的处理方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诸葛亮大胆随机地处置问题,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空城计”具有非常鲜明的创造性,我们说它是(权变)艺术,是因为它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倘若诸葛亮再次使用空城计,司马懿是绝不会再上当的,后人如若照搬“空城计”,也难获得成功。

领导者具备了随机应变的个人品质,就能较好地掌握权变艺术,在各种政治活动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第4回,曹操因有机会接近董卓,向王允借七星宝刀行刺董卓,然而,“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在万分危急的瞬间,曹操把“行刺”变成“献刀”,反映出闪念之间曹操敏捷的应变才能。宝刀献出后,曹操又“解鞘付布”,这个简单的动作更增强了献刀的真实性。虽然暂且蒙过了董、吕两人,但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当“卓引操出阁看马”时,曹操不失时机地以“试马”为由,“牵马出相府,”然后“加鞭望东南而去”,当董、吕两人猛然醒悟时,曹操早已远走高飞了。

《三国》第21回,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撼之威,乃至于此。’”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走投无路的刘备此时正栖身于曹操门下,表面上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暗地里却在汉献帝的密诏上签字画押,想杀曹操,为日后夺取天下扫除阻碍,当曹操说他是天下英雄时,以为韬晦之计被识破,所以吓掉筷子。刘备的失态必然引起曹操的怀疑,然而,善于随机应变的刘备却巧借自然现象,“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以上可见,在随机应变中,一方面是随机,它包含有借题发挥、触景生情、顺水推舟、将计就计的含义。曹操行刺败露,瞬即改为“献刀”,而这把刀又正好是一把宝刀,这是随器物之机。刘备吓掉筷子正好天空打雷,这叫随天时之机。“刘备入川”是因为有人献地图做内应,“空城计”是诸葛亮看准了司马懿的性格多疑,因此,这两例可以说是随人事之机。随机应变的另一方面是应变。应变是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在急促之中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原定计划,还要获得成功,这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唯其如此,权变艺术才显得可贵。

优秀的领导者必然具备随机应变的决断能力,尤其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应对得声色不露,入情入理。列宁说过:“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另一种必要的革命艺术:随机应变。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时不妥善或行不通时,就选择另一条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列宁全集》第33卷第38页)

二、《三国》中的用人艺术

《三国》是小说,但是,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人才现象,很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三国领导者都很看重人才。曹操发布文榜招贤纳士,刘备“三顾茅芦”,孙权创造性地开设“宾馆”、派高级谋士“延接四方宾客”,专职搞接待,等等,他们用各种手段吸纳人才,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吸纳人才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人才。在用人艺术方

面,《三国》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1、重能力轻资历: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操。

《三国》第5回,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盟军已有四名将领先后被华雄所斩,众皆失色,此时关羽自告奋勇:“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盟主袁绍非常瞧不起关羽:“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袁术竟然大声喝道:“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则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马弓手?”并亲自送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见关羽提着华雄的头回来,张飞大叫何不就此杀入关去活捉董卓?竟又遭袁术训斥:“量一县令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此时又是曹操站出来说话:“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事后,曹操还暗中叫人置办酒肉抚慰刘、关、张三人。小说采用对比手法,用袁绍、袁术之流的重名轻才,来突现曹操的慧眼识才。

此外,曹操还擢拔山野壮士典韦和许褚。典韦曾经是逃窜山中的杀人犯,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人向曹操推荐典韦。曹操一见典韦便十分喜受,任命为“帐前都尉”,立功后,又任“领军都尉”。许褚是一个农民,领族亲抵御寇乱,曹操见他十分勇武,就用计将其俘获,拜为“都尉”。典韦和许褚日后都为曹操舍生忘死,立下大功。

2、举才不论亲疏

徐州牧陶谦本有两个儿子,可病危之际,却偏偏三让徐州于刘备。陶谦说:“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第12回)陶谦的可贵不在其谦恭礼让,而在其能以国家为重,用人不论亲疏。

刘备与关羽、张飞情同手足。可是,诸葛亮一来,刘备便觉“如鱼得水”,“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以致“关张二人不悦”,(第38回)衬托了刘备的爱才。

东吴招亲,是周瑜设下的圈套,目的是把刘备扣为人质,讨回荆州。派谁护卫刘备前往?论亲疏应是关羽或张飞,但关羽刚愎自用,张飞粗率鲁莽,都不适宜承担如此复杂艰险的外交使命。于是,派了赵云。确保了三条锦囊妙计发挥作用,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孙权攻取荆州的时候,叫吕蒙和自己的堂弟孙皎两人同领大军,吕蒙说:“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孙皎)可用则独用叔明。”(第75回)并指出两人同领大军的害处。孙权听吕蒙说得有道理,就拜吕蒙为大都督,总领各路军马,而让孙皎在后方接应粮草。这是用人不论亲疏的又一范例。

3、举才不论长幼

《三国》在这一方面的经验,也让人过目难忘。

郭嘉27岁被曹操拜为祭酒。诸葛亮27岁充任刘备的军师。刘备的五虎上将,也是“老中青三结合”。鲁肃投奔孙权时才20岁。周瑜33岁被孙权拜为大都督。

孙权在刘备的大军压境之时重用小将陆逊,遭多数人反对,张昭、顾雍等老臣们都认为“陆逊年幼望轻……必误大事”,(第83回)在此情况下,孙权采纳少数人的意见,连夜操办了一系列拜将程序,赋予陆逊“先斩后奏”之权限,统领各路军马,显现出孙权在用人方面的不同凡响。陆逊领军迎战,“营烧七百里”,大败刘备于彝陵,证明了孙权用人的正确。须说明的是,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陆逊42岁,并非“年幼望轻”,笔者认为,小说如此虚构正反映了作者“举才不论长幼”的的用人思想,

4、用人忘短贵长

这里的“忘”不是忘却,而是不计较。用人忘短贵长,就是不计前嫌,用其所长。在这一点上,曹操的眼光和胸襟,又在各路诸候之上。

陈琳是一个著名文人,曾奉袁绍之命,草拟讨伐曹操的檄文,罗列曹操的恶行,而且连曹操的祖辈、父辈都受到污辱。平定袁绍后,陈琳被俘,曹操只是责问一下:“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左右都劝曹操把他杀了,曹操却“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第32回)

张辽原为吕布勇将,被俘前曾与曹操直面厮杀,被俘后又当众辱骂曹操:“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对这样的“铁杆分子”,曹操的态度是:“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拜为中郎将,赐关内侯。”(第20回)

张绣第一次降曹后,因曹操私通邹氏(绣之寡婶),怒极而反,夜袭曹帐。在此次突发性恶战中,曹之长子、爱侄及虎将典韦皆死于非命,他自己右臂中箭,坐骑阵亡。如此狼狈的遭遇,在曹操的征战史上是极为少见的。然而,时过境迁,后来张绣又被曹操招安,这回张绣觉得他与曹操之间有仇,担心曹操不能相容,但曹操不这么看,他拉着张绣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且封张绣为“扬武将军”。(第23回)

以上几位或有突出的才能,或有一定实力,如能为我所用,不杀也是可以的。那么,对普通的下属,曹操又如何呢?

官渡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文档,其中有部属私通袁绍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第30回)

当然,曹操的“忘短贵长”也是有底线的,就是绝不接受卖主求荣者。如小说中的吕布,其武功堪称“第一”(第5回关、张与吕战30回合不分胜负),且被曹操俘虏后表示愿意归降,但还是被曹操杀于白门楼(吕布先为荆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后被董卓收买杀丁原,投董卓,认董卓为义父,后因貂蝉而与董卓争风吃醋,杀董卓)。曹操的性格是复杂的。

三、《三国》中的协调艺术

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是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活动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作用对象三方面构成。这三个方面又可细分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机构、政策、法规等。领导协调就是使这些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在这些关系中,

主要应注意与“人”的协调。本文以孙权为例,谈一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孙权协调下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任下属。周瑜和陆逊为大都督时都比较年轻,没有什么资历,但孙权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先斩后奏”的权力,就连赤壁大战和火烧连营这样的重大战役,孙权也不是事必躬亲地指手画脚,而是放手让下属去指挥,等他们凯旋归来后亲自犒劳他们。在赤壁大战中,他让周瑜在前头统帅军队作战,自己在后方运送粮草作接应。一个最高统帅在大战中如此这般的信任部下,实属不多见。

2、体恤下属。孙权与曹操“合淝之战”后,孙权设宴款待立有战功的将领周泰,“权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令遍体鳞伤的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让周泰一一讲述创伤的来历,周泰每讲一处伤,孙权则令吃一杯酒,情景十分感人。酒宴之后,孙权还赐青罗伞给周泰,让他出入遮盖,以显荣耀。孙权的款款深情,让下属感到真挚可信。

3、推功揽过。孙权收回荆州之后,犒赏三军,设宴庆功,他把吕蒙置于上座,对大家说:“孤久不得荆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第77回)把战争的胜利全部归功于吕蒙。而当战争失败的时候,孙权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有一回,孙权被曹操手下的张辽所激怒,带兵与之决战,结果大败而归,有个叫张紘的幕僚当众批评孙权说,今日之败“皆主公轻敌之故”。听到这样的批评,作为最高统帅的孙权,丝毫没有责备这个手下说话不顾场合,更没有说半句文过饰非的话(实际上一场战争的胜负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而是非常诚恳地对大家说:“是孤之过也,从今当改之。”(第53回)这件事情,说明孙权的胸襟非常宽阔。只有胸襟宽阔的领导,才敢于当众承认自己的失误,才能够做到推功揽过。

4、从谏如流。善于听取下属的正确意见是三国领导人的共同特点,但孙权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善于采纳逆耳忠言。荆州战后,刘备大兵压境,孙权派诸葛瑾去跟刘备讲和,可是刘备不干,这样,江南就危险了。这时,幕僚赵咨建议说:“主公可作一表,我愿出使去见曹丕,说明利害,让他去打刘备,这样蜀国自己就危险了!”(“表”在古代为上行文体),向曹丕上表,就意味着孙权向曹丕称臣,这肯定有损于作为东吴之主的自尊与威严,赵咨提此建议显然是冒着风险的。可是,孙权听后,反而高兴,对赵咨说:“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东吴气象。”(第82回)接着就上表给曹丕。曹丕果然受表,使东吴避免了两线作战,得以专心对蜀,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而孙权采纳了下属的不中听的意见,又让下属感到自己的领导没有架子,能够平等待人,这就拉近了他与下属的距离,使领导者与部属之间形成一种本真自然、同声同气的莫逆关系,这对领导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孙权在位期间未出现过叛臣,这与他的协调艺术或有直接关系。

三个和尚的故事:

关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得到的最多的结论是缺乏团结力量,互相推卸责任和义务。其实。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也可以领悟到许多道理。

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做好分工、合作、监督)

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和尚时,由于生存的需要,没有逃避的可能性,只有自己去挑水。同样的道理,当你让某个人全权负责某项事情,他没有丝毫推卸的余地,往往及时甚至提前完成任务,圆满解决问题。

当出现两个和尚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明显体现,要么每个和尚负责一天的挑水,要么共同去抬水。虽然抬水好像不合算:每次两个人才抬一桶水,与一个人挑两桶水相比,足足差了四倍,人力和时间都不合算。但是,这非常公平,不存在互相找借口不去取水,给予他们的是公平的感觉。为什么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前人民安于相当低的生活水平,而改革开放后,尽管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却纷纷抱怨?原因也在于此,人宁愿享受较低的生活水平,却无法容忍分配上出现的不公平。例如,给你和同事都是1000元的工资待遇,你也许不会抱怨;但是当你发现同事的工资是1200元,而自己的却是1100元时,尽管他的收入提高了,但是他却更多的是疑问同事为什么比自己多得100元。关注的重心并不是收入的多少,而是收入的差距。

而出现三个和尚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使得每个人忙于推卸责任,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而自己享受成果。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政府部门人多了反而处理事情的效率和能力并没有提高。例如,当你安排几个人负责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其过程可能是张三将任务推给李四,李四推给王五。结果到了预定时间,许多事情仍然在彼此的推卸中转圈,仍然没有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这时,大家可能互相推卸责任,找出种种借口,互相指责对方。结果,任务可能不得不推迟或延期完成,即使完成,其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要求,遑论取得超出预期的圆满效果,甚至可能由于时机的耽误任务永远无法完成。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如果耽误时机,可能将自己推向十分不利的境地。关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得到的最多的结论是缺乏团结力量,互相推卸责任和义务。其实。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也可以领悟到许多道理。

这个故事虽然夸张些,但是引发的是一个团队建设的问题。“三个和尚”的失败是必然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他们要求平等,也不是说人越多就越不容易办成事,最大的问题在于“同质化”。一个高度“同质”的团队是不太容易做成大事情的。

在组成一个团队的时候,往往组织者自觉不自觉地挑选和自己类似性格和经历的人,这样的团队往往更容易沟通,表面上也不容易产生摩擦。但“同质化”的人往往会有相类似的长处或短处,在组织中难以达到互补;事实上,一个团队里,互补往往比是否容易相处更为重要。如果你环视四周,全是和你类似的人,你的团队就很危险了,你可能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一旦出现克服不了的困难,很容易士气低落。因此,在组建团队时把握好三个环节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重才能上的差异。海森堡是西德著名的物理学家,由于创立量子力学学说,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二次大战后,他曾经担任过一个研究所的所长。可是,虽然西德政府为它投下大量的科研资金,但这个研究所并没有因海森堡的出任而做出多大的贡献。这个典型事例说明,研究所所长需要具备组织、领导才能,海森堡所具备的科研才能与这一能力要求是有区别的。

其次,要认识到人的性格、思维对其才能发挥的影响。社会学家按思维方式将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性思维的人,一种是系统思维

的人。线性思维的人直来直去,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系统思维的人则是辩证地看问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决定自己的行动。有的心理学家按人性格差异,将人分为热情型和吹毛求疵型两种。不同性格、思维方式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线性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适合当警察,系统思维而又热情的人在领导岗位上则能游刃有余。美国著名企业家波特夫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在用人方面取得了成功。

第三,要区别情商与智商的差异。西方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智商得以录用,情商得以提升。情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情绪的认识能力。二是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三是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四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五是自我激励或自我意识能力,六是一种人格状态或品质。可以说,情商指的是人的综合心理能力,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命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对于高“情商”的人来说,真正的成功是不论处于逆流还是顺境,都能保持阳光思维,使自己的情绪平静和快乐。

可见,“自己喜欢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团队选择,如果发现有几个让自己感觉不是那么舒服的人,对一个团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现在先把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解决方案提一提:

方案一:每一个和尚挑一次(日),休息两次(日);

方案二:每两个和尚抬两次(日),休息一次(日);(公式:甲-乙,乙-丙,丙-甲)

方案三:三个和尚一起去,把路程分三段,三个人轮流抬。(公式:路程A,甲-乙,路程B,乙-丙,路程C,丙与甲)

方案四:各买一个水缸,自己挑,自己用。用得多就多挑点,用得少可以少挑

可能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二、三讲究团队合作,方案四讲究各顾各的。四种方案第二个最好,为上上策;其次是第一个方案,为上策;再次就是第三方案,为中策;第四个方案为下策。为什么?留给大家想想。

我们先分析第四个方案:

优点:各劳各得,劳动与成果分享平衡了。

缺点:1、要买水缸,代价增大,还有原来的水缸归属问题,或者砸掉,大家都买新的!2、工具的使用,会出现同一时间都要用,大家争抢工具;会出现工具有人用,无人爱护、无人维修的情况。3、由于关系僵化,大家在一起如同陌路人,生活少了许多情趣,有病也无人关照。

这结果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吗?三个和尚其实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但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不是大量存在这个问题吗?

我们列的前三个方案都是合作,三个和尚也可能起初都有合作的愿望,也提出类似的方案,但执行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1、一个或两个和尚老是用多了水。挑是轮流,但用可能会不一样,所以会遇到平均分配的情况,但人又不能太小气,人家借一点给不给啊?老借给不给?心理不平衡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就来了。有人就不干了。

2、有一个因事不能去抬水,却用水,日后又没有补回去,造成有人有意见,下次也就没病装病,没事也装有事,逃避也不补回。(有好不学好,不好的却学到家了。)造成意见升级,最后也不欢而散。

但归根到底,还是付出与回报的平衡问题,怎样摆平的问题。

管理者怎么办?我们先分析三个和尚是不是团队?团队的要素有哪些?怎样去组建三个和尚这个团队并解决他们在挑水存在的问题。一个团队要素:

1、共同的目标;要领袖人物建立大家的认同的目标远景,不断强调团队协作的力量与好处,并及时与大家分享合作的喜悦与成果,最终形成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团队文化。

2、认可的领导;一个团队需要一个有威信权力的领袖人物,领袖人物要公平公正,以身作则,同时要引导大家一起管理,每一个人都按章办事,违反者坚决给予处罚,不给借口。

3、制度的订立与人员的分工;规矩可以由大家订,大家互相遵守,互相监督,人员可以两个人抬水,一个人在寺庙里打扫卫生。

4、有效的沟通;领袖人物要建立大家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让规则成为大家的规则,人人能自觉遵守,不轻易去破坏它。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并解决,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问题讨论会,针对规则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

5、实施的计划;有了方案就去做。

6、绩效的评估。总要有奖优罚劣,那就要对大家评估,自评、大家评,领导评。目的为今后做得更好!

如果派你去解决三个和尚的问题,你应该怎么做?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大张旗鼓地讲明合作的好处、好结果,不合作的坏处、坏结果;

二、民主推选出领导,强调服从领导,互相监督的机制;

三、制订抬水的实施方案,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并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交大家讨论,寻求不用挑水也有水喝的远景目标。

四、执行中不断沟通,寻求解决的方法并改善,

五、最终建立无形的永续的团队文化。

当我们分析完发生在这三个和尚的故事后,我们是否找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以及有能力让我们的团队永远不会没有水喝的情况出现

刘邦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用人理念上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此,我们选取古代贤明“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刘邦的用人之道 文/程鹏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器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眼,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举才之德,育才之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用好干部、管好部门。这里,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在人才的辅佐下建立不朽功勋,成为我们后人学习之典范的。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起于草莽的布衣皇帝。他以一介布衣而提三尺剑,崛起于秦末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为后世人赞许。汉高祖的成功,与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刘邦的用人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探究其详。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汉高祖用萧何治财政,用张良、陈平出良谋,用韩信征天下,部下的优点,都能被汉高祖挖掘出来。这是汉高祖用人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韩信曾经对汉高祖刘邦说,“臣所将兵”,“臣将兵,多多益善”,而“大王能将将”。 刘邦之所以能“将将”,就在于其能知人善任。人各有长短处,用人当取其长,舍其短。萧何能“镇国家,扶百姓,结馈饷,不绝粮道”;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些人的才能刘邦都能认识到,并且能根据各人的优点,委以重任。内政交于萧何,刘邦不干涉;军事托付给韩信,刘邦信之任之;谋略由张良、陈平来定,刘邦言听计从。他只要求自己在大局上把握好,至于细节问题,都交给臣下去做。正因为此,刘邦能成就一番伟业。

领导用人之道 - 真理格言

领导用人之道 - 真理格言 学习教育 职场上,领导会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呢?本文搜集了社会上普遍公认的几类人,领导最喜欢重用的与领导最不喜欢重用的人,来个经典大PK,期望可以引起您的思考! 领导最喜欢中用的十种人 第一种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人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是比较吃香的,无论谁当领导,你总要有人替他把工作搞上去,只有把工作搞上去了,领导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这种人领导不得不用,直接牵扯到自身利益。; 第二种人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人。这种人也许整体水平不怎么高,学识也不怎么广博,只是在某一方面有过人的才能。这种人无疑也是受领导青睐的,因为在某一方面他能为单位 赢得荣誉,领导脸上也光彩啊。 第三种人是清正廉明两袖清风的人。这种人领导用起来比较放心,一来不会贪污单位的钱财,二来不会贪污老百姓及下属的钱财。单位既不会损失财物也不会因贪污受贿而搞坏单 位及领导的名声。 第四种人是不计得失的人。这种人不会因干多干少、获多获少而给领导脸色看,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有一门心思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这种人领导用起来比较省 心。 第五种人是只做不说守口如瓶的人。有些事领导不得不做,但又不能自己亲自去做,只有派下属去做。有些人只要替领导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就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无形中给领导带来很多尴尬和麻烦。在这些事情上,领导最喜欢只做不说守口如瓶的人,这种人领导 用起来称心。 第六种人是善于交际的人。这种人大多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但这种人却很得领导的赏识,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有广泛地交际圈子,跟什么人都能见上面、说上话,很多事情都能替领导摆平。这种人领导用起来比较轻 松。 第七种人是能为领导排忧解难的人。领导也是人,总会遇到一些烦恼和困难,而且有些事情自己出面解决又不合适,这个时候总需要有人能帮领导排忧解难。甚至通过一些暗箱操

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用人之道 1、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 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2、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 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 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人才。我们搞企业管理也不妨学习一下刘邦的人才管理理念,在经营管理中 善待比我们更强更优秀的人才。 3、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 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 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4、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 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 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5、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 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 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 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6、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 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唐太宗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用人理念上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此,我们选取古代贤明“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机制留人”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刘邦的用人之道 文/程鹏 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荀子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器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眼,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举才之德,育才之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用好干部、管好部门。这里,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在人才的辅佐下建立不朽功勋,成为我们后人学习之典范的。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起于草莽的布衣皇帝。他以一介布衣而提三尺剑,崛起于秦末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为后世人赞许。汉高祖的成功,与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刘邦的用人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探究其详。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汉高祖用萧何治财政,用张良、陈平出良谋,用韩信征天下,部下的优点,都能被汉高祖挖掘出来。这是汉高祖用人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韩信曾经对汉高祖刘邦说,“臣所将兵”,“臣将兵,多多益善”,而“大王能将将”。

刘邦之所以能“将将”,就在于其能知人善任。人各有长短处,用人当取其长,舍其短。萧何能“镇国家,扶百姓,结馈饷,不绝粮道”;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些人的才能刘邦都能认识到,并且能根据各人的优点,委以重任。内政交于萧何,刘邦不干涉;军事托付给韩信,刘邦信之任之;谋略由张良、陈平来定,刘邦言听计从。他只要求自己在大局上把握好,至于细节问题,都交给臣下去做。正因为此,刘邦能成就一番伟业。 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就是北极星,居于正中央,众星拱之。刘邦非常明确地把自己放在北辰的位置,善于利用部下的智慧,使得以刘邦为中心的军政集团能够有机、高效的运作。这是刘邦最大的长处。 知人善任的意思是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他。这是我们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的一个词,但我们要分析一下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此,一般人做不到,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他非常清楚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不拘一格用人所长

浅谈领导的用人之道

浅谈领导者用人之道 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组织领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韩非子·八经》中讲“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对一名领导者来说,在他为实现政治路线而进行的组织领导工作中,首要的就是人才问题。因为不论是科学决策的执行,还是组织管理的实施和各项领导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决定因素。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不可能掌握现代化生产的一切科学技术知识,不可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包揽各种巨细事物,不可能事事亲自动手干。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领导者的责任除了“出主意”之外,就是“用干部”。任何一项组织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领导者能否有效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领导者要人尽其才,整合组织中各成员的长处共同实现群体目标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汉高祖刘邦能胜楚霸王项羽,主要依靠萧何、韩信、陈平等贤人智士的辅佐;蜀主刘备能与东吴孙权、魏国曹操成三国鼎立之势,因为他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有结拜兄弟关、张二将力战沙场;唐太宗李世民能御敌寇于境外,兴华夏于乱世,因为他虚怀若谷,“房谋

杜断”、魏征为镜,功臣个个出类拔萃。以上这些任人惟贤、人尽其才、不避亲仇的做法,对领导干部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等原则,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此外,干部选任原则和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每项原则的深刻内涵,并从整体上去把握,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干部的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在班子的配备上,我们既要注重班子成员年龄、知识、专业等方面的科学统筹,也要注重成员气质、性格和潜能的优势互补,形成专业上互补、性格上默契、个性上相容,实现最佳组合。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应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人尽其才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对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干部,只要其缺点不是原则性的,就要果断地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切勿因求全责备而错失良机。这需要我们综合比较、量化分析、整合盘活现有干部队伍,以科学的方式选对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由于人是有自己的意志、思想和愿望的,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要能够根据需要,人事相宜,选用得当,真正把每个人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自己的工作与全局的关系和意义,才能使每个人积极主动、放心大胆地工作,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每个人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论刘邦的用人之道 尹茂国江苏沛县汉城国际学校历史教研组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完善了政治体制。削夺了异性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的这一切成就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研究刘邦的用人之道,就是为了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我就来谈谈刘邦的用人之道。 (一)慧眼识人、明察秋毫:刘邦对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楚汉战争后,刘邦向大臣解释自己胜利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由此可见刘邦对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有着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在于吸引人才,治理部下。萧何的长处在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安定后方,调度物资。张良擅长创造性地制定战争策略和方针。曹参灌婴等人骁勇善战,但在统帅大军,出奇制胜方面非韩信莫属。因此刘邦整合了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各尽其才,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取得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刘邦临终时,吕后到病床前询问刘邦对后事的安排。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但陵少戆,陈平可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2)其后的历史真象他说的那样,萧何死后,由于曹参为相,吕后不敢轻举妄动。在吕氏乱刘的关键时刻,陈平和周勃合作智夺北军和南军,消

晋商的用人之道 )

晋商的用人之道 当时的晋商主要从事长途贩运的贸易和票号,交通极不发达,又没有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也没有商业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店铺或资产交给外人打理,很容易出现化公为私,卷款逃走等所谓代理问题。 而晋商的经营特点,恰恰是两权分离,东家出钱不出力,掌柜和伙计出力不出钱。东家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两的资产交给掌柜的之后,一般不再过问号事。 。 空公司,在于用“好人”。人力资源经理,要从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出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好人”。有了这些“好人”,飞机自下降到起飞,只用20分钟就可以搞定。结果,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地面停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天上飞。而飞机只有不停地飞才能赚钱。所以,我把西南航空公司称为“好人”公司。 晋商非常注重选人。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的影响颇深,将儒家的伦理道德与经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商号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对

人的选拔培养使用考察长都体现了到了。 晋商在对掌柜的聘用上,不分门户,不附裙带,不徇私,不嫉贤,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对掌柜的聘用,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考察。 在确定此人有谋有为,能攻能守,足以担任票号经理之责任,则以礼招聘,委以全权,专采用人莫疑疑人莫用之旨。 晋商在用人上还形成可一套独特的规矩,即用乡不用亲。山西票号都有这样的明文规定。晋商用乡不用亲,这里所说的乡,即小至同一村,大到同一省,非本省一律不用。这样就可以杜绝用“自己人”的弊端,为商号的稳健发展提供了 则易失,急使以观其信;财则易贪,委财以观其仁;危则易变,告危以观其节;杂处易淫,派往繁华以观其色。 学徒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有的甚至长达九年。对学徒的艰辛,有这样的描述:“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信加难”。 在学徒期间,由于吃住在店内,可以对每个人进行全天候、近距离的观察;由于派到最艰苦的分号进行磨练,由于既要做商号的工作,又要端“三壶”,由于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对

论汉高祖刘邦何以得天下

论汉高祖刘邦何以得天下 领导者用人是一门领导科学艺术,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求才、知才、育才的能力,这是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汉高祖总结的成功经验,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另一方面,有人才必须保得住。因此,我认为汉高祖刘邦的天下得原因就是在于他的用人之道课归结为以下四方面: 一、要会选拔人才,知人善用,用人唯贤 选拔人才不能看什么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学历高低等等。当然,选拔人才,一定要谨慎,人才也有难识别的时候,像那些善于恭维、奉承、拍马屁的人正是最容易把事情弄坏的人,而那些能够经常提出批评意见,指出缺点与错误的人,却是对事情最有帮助的人,最可贵的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以此为鉴,擦亮双眼,把真正有才华,道德素质好,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同时,要有识才之眼。不独具慧眼,人才虽在眼前,也会错过,所以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挖掘人才。就刘邦而言,他就有自己独特的选才之道!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曹参是狱椽,张苍为秦御史,叔孙通为秦待博士,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陈平、夏候婴等皆白徒,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都成了刘邦手下的谋臣战将,忠心耿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以刘邦为首领的中坚力量,对刘邦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决定的作用。 二、敢于用人,同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领导者的另一个用人之道就是要敢于用人,对于人才的任用应该不拘小节,只要杨浦才能,就应该受到重用,同时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四年一统天下。还有就是陈平弃楚投义,刘邦观其有才,便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兼掌拥军,后陈平又升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将领。陈平十分感动,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渝,曾六出奇计,为汉朝立了大功。于刘邦用人有方,故四方贤士武将前来投靠,甘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首的中坚集体。故而使刘邦能由小及大,由弱变强,五年一统天下,创建雄汉之伟业。 三、善于用人,用活人才 人才工作,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换句话说,培养、发现、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效能,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汉高祖刘邦作为统帅,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汉高祖的三杰是楚汉战争期间质量最高的人才。其中,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他的天才在楚汉战争时期独一无二;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三个独一无二的人才皆在汉高祖之手,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 四、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 人才只是少数人,所以人才更是来之不易的,因而必须要保住人才,更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汉高祖重用人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 从汉高祖刘邦的身上,我觉得一个杰出的领导者要的不是他自身有多么优秀的才能,而是得看他能否有能力驾驭有杰出能力的人才!

浅谈企业用人之道

浅谈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用人之道 破解“企”字,有一个精当的说法叫“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人才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首要资源,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企业只有把“人”用好了,才能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市场经济的汪洋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决胜未来。用人是一门综合学科,更是一门综合艺术,今天,我就和大家谈一谈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用人之道。 首先要认识到目前企业的用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红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企业的用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制造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企业选择,企业不愁招不到人,在用人方面拥有绝对的主导权。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内劳动力资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渠道增多了,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很容易就能换一份工作,这就导致劳动力的流动性变大,使企业用人难、留人难。 二是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以前的劳动者是传统的一代人,他们感恩思想重,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很多人在一个单位能任劳任怨干上一辈子。现在不同了,80后、90后成为各个领域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这一代人自我意识、权利意识更强,不仅要

求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福利待遇、更轻松的工作内容、更自由的工作方式、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其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也远不如上一代人,他们不愿加班、不愿上夜班、不愿干苦差事,当所在单位与自己所想的存在差距时立马就会跳槽,有的甚至工作两三天就走人,流动性特别大。此外,现在的这一代人权利保护意识更强,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三是劳动力的保障措施更完善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保护,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并颁布实施,中国的劳动用工标准不断提高,为企业用人带来了很多影响,比如企业不能再随意延长试用期,不能随意决定试用期员工的工资待遇,不能随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必须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等等。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不断上升。 四是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更高了。企业以前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管理上相对不规范,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高,不仅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员工,而且新员工也能够较快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当中。现在的企业不仅在管理上不断完善,而且生产技术经过多次升级换代,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到自动化生产阶段,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企业招聘合适员工的难度在增加,新员工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环境,加上员工流动性大,为企业的用人带来了很大影响。 五是东海的自身环境加剧了用工难。首先,东海在省内乃至国内尚属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模和工业化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上周边没有大中城市带动辐射,不仅难以吸引到高端优秀人才,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也较为严重;其次,东海本地企业虽然数

汉代风云人物之刘邦用人之谜

汉代风云人物之刘邦用人之谜 秦末动乱,刘邦在势力并不强大的情况下,凭借高超的领导艺术,把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形成集体的力量。在反抗清朝的斗争中屡战屡胜,在推翻秦朝后,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为什么当时的人才,都愿意集结在刘邦的麾下,心甘情愿听他的指挥,他在用人上有何过人之处。 胜利之后,在朝堂上就和大臣们探讨,为什么,我们得到了天下,而不是项羽?当时朝只有两位大臣回答了刘邦的问题,一位叫高起,一叫王陵,说我们认为,陛下你这个人很傲慢不尊重人,项羽这个人仁而爱人。刘邦就说像我这样傲慢不懂得尊敬人的人打到了天下,而不是人而爱人的项羽打得天下?陛下每次打下新的城池,都分给了功臣们,所以我们乐意拥护你打天下。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只是看到了这一面,而没有看到那一面。 刘邦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在指挥部制定战略方针,然后指挥远方的战场,取得胜利的这一方面我不如这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就是说治理一个国家,保证后勤的供应,这个我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带领军队去前方作战,战必胜,攻必取,这一方面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可是我们当代天下的人杰啊,可是这三个人都为我所用,所以我就能够夺取天下。而反观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项羽他还不能用,所以,项羽丢掉了天下。刘邦认为这就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刘邦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刘邦的成功之道,也就是他的领导才能。 刘邦用人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我们就分析一下什么叫做,“知人善任”,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而刘邦却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知道自己的部下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只要你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让它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说刘邦他成为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孔子治理国家讲施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北极星是永远不会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领导的核心就是个不动的,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柏,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所以刘邦能取得成功。不知你们对刘邦的用人之道怎么看?

论汉高祖刘邦的用人之道

论汉高祖刘邦的用人之道 领导者用人是一门领导科学艺术,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求才、知才、育才的能力,这是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汉高祖总结的成功经验,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汉高祖的用人之道总结有以下四点: 1、要会选拔人才,知人善用,用人唯贤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他的部下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曹参是狱椽,张苍为秦御史,叔孙通为秦待博士,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陈平、夏候婴等皆白徒,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都成了刘邦手下的谋臣战将,是刘邦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以此为鉴,把真正有才华,道德素质好,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人为自己所用,要善于发现、挖掘人才。不惧任何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学历高低等。 2、敢于用人,同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四年一统天下。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就是要敢于用人,对于人才的任用应该不拘小节,只要有才能,就应该受到重用,同时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 3、善于用人,用活人才 汉高祖刘邦作为统帅,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及。三位高人都在刘邦旗下效力,其战争结果不言而喻。人才工作,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效能,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领导人只有活用人才,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绩效。 4、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 汉高祖重用人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人才来之不易的,因而必须要保住人才,更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领导人必须尊重每一位员工,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尊重才能保证人才为自己所用。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豁达大度的皇帝。他的用人之道是值得后人学习。 20102070202 王瑶瑶 2010级滨江公管2班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中国管理智慧和现代企业经营》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指导教师:史振厚 所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王猛 学生学号:090205225

摘要:刘邦能以布衣与群雄角逐中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能在楚汉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建立大汉天下,实有赖于刘邦阵营内部两个强大的实力集团即封侯者集团和诸侯王集团。驾驭两大集团,合理的团队结构,守弱积强,熟谙阴阳之道,取得巨大成功。封侯者集团由丰沛故人集团与归依集团构成。其中,丰沛集团对刘邦集团势力起着凝聚作用,是其实力核心。而归依集团是刘邦势力的谋略层,与丰沛集团归合,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团结的作战和谋略核心,它是刘邦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基础和西汉初期政权的支撑力量。诸侯王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央的集权,它的形成是刘邦在敌强我弱形势下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刘邦在起初对他们是重在利用,兼有防备,直至项羽破亡后,刘邦就开始了剪除诸侯王的政策。 关键词:西汉刘邦功臣集团用人之道 刘邦,沛县人,而他的第一班也是最亲近的一班人就是丰沛集团。刘邦巧妙的利用自己性格的优点,广交朋友,为人够义气,虽说有流氓习气,但在当初,在他那一批人中确实大哥形象,利用感情的投资,为后来在起兵反秦到楚汉相争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丰沛集团是籍贯在刘邦早年活动频繁、颇有影响的丰、沛、砀及其附近地区,并且与刘邦关系密切的一个人物关系群体。秦末,刘邦为泗水亭长时,这个集团已经有些规模了,在彼此的频繁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认同和心理依赖,这就构成他们事业的基础。因此,在未起事前,它就作为一个以刘邦为中心、相互之间有归同趋向的帮派出现了,其实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流氓而已,但在后来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即“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而且,刘邦触犯秦法,夏侯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主动为其开脱责任。丰沛故人集团是沛县起义的基本力量,当刘邦率领砀郡的部下兵临沛县城下时,其中一部分人与刘邦里应外合,夺取了沛县,他们与砀郡的人员一起初步构成了刘邦军事政治集团。刘邦部队反秦义军主力地位的奠定,主要是丰沛故人集团的功劳,他们以作战勇猛为刘邦集团树立了威信。《史记》在樊哙传中载其“先登”10余次,“斩敌首”11次,“益爵”加官16次之多,就是这样的战功,使刘邦立足于众诸侯之中,获取了角逐天下的地位。 充分的了解,充分的授权,充分的信任,充分的利益,就有充分的回报,刘邦知人善任,充分信任下属,在感情、利益上建立紧密关系,并用自己的统帅地位,恩威并用,可谓阴阳的和谐之道啊。 丰沛故人集团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对整个刘邦军事集团起着凝聚作用,是刘邦集团的实力核心和权力资本。在战争中,战事激烈频繁,胜负无常,而刘邦势

浅析刘邦的用人之道

浅析刘邦的用人之道 发表时间:2012-01-18T09:02:07.497Z 来源:《赤子》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康凯[导读] 知人善任也就是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的使用人才,熟知各人的能力,分别委以胜任的职务,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人才。 康凯(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通过分析历史上刘邦在用人之道上的谋略,指出刘邦的成功就在于其高超的用人之术,这种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当代,在当代人才的任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刘邦;用人之道;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刘邦在战胜争霸对手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南宫酒会上总结了一段自己成功原因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在这里刘邦指出他的成功在于用人,项羽的失败在于不能用人,刘邦的用人政策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1 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刘邦最初看不起知识分子,对戴儒冠来求见他的儒生非常傲慢。刘邦与楚人陆贾论治国之策时,“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局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从“乃公”一词可以看出刘邦对儒生的态度。对于刘邦的这种作法,郦生给予了批评。“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并提出在陈留建立根据地,囤积大量粮食的发展策略,刘邦听取了郦生的建议,并逐渐改变了对儒生的态度。 刘邦称帝后不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面对这种情况,“高帝患之”。这个时候儒生叔孙通向刘邦提出建议,“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与弟子共进朝仪。”刘邦采用了儒生叔孙通的建议,在一次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朝拜皇帝的岁首大典上,整个仪式秩序井然,“自诸侯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哗失礼者”。大典结束,刘邦感慨“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此后刘邦对儒生的态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改变。这以后,叔孙通向刘邦进言,给自己的弟子讨官做,刘邦“悉以为郎”。公元前198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教导刘邦的继承者。公元前195年,刘邦“以太牢祀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拜孔子的皇帝。至此,刘邦已主动接近儒生,利用儒生巩固天下。 2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也就是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的使用人才,熟知各人的能力,分别委以胜任的职务,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人才。“为政之本,莫大择人”,择人务必知人善任。刘邦对他的部下都有很深的了解,知道他们的长处,并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具体的工作。如任用张良,陈平在其身边做谋士;任用韩信、英布、樊哙、彭越、曹参,灌婴等做为将帅;任用萧何、王陵,张苍等担任国家机关中重要的治国大臣;任用郦生、陈贾,周昌等为其出谋划策。 韩信曾在项羽手下担任郎中一职,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都不予采纳,后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有将才,便重用韩信,韩信在刘邦的极力支持下指挥了著名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且都以其胜利告终,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伐、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张良出身贵族,祖先五代相韩,富有政治经验,经常向刘邦提出良策。每次都能使刘邦从危险的处境中转危为安。如公元前207年张良提出降宛取蛲的入关策略。刘邦采用了此策略,解除了其西进的后顾之忧,使刘邦兵威大振,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后,以“关中王”自居。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刘邦有些留恋,准备就此住下。张良阻止刘邦进入秦宫,劝刘邦还军灞上,防止了腐化和军心涣散。劝说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此来麻痹项羽,后建议刘邦虚抚韩信,此建议最终帮助刘邦打击了项羽,使得项羽乌江自刎。 萧何曾在小沛任功曹,在刘邦起以后一直跟随辅佐刘邦,帮助刘邦成就伟业。萧何一直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其起义军进入咸阳。众人皆留恋秦国的宫殿、美女、珠宝,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对金银珠宝,美女都视而不见,直奔秦丞相御史府,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留待日后查用。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功不可没。萧何做官多年,得到了全军上下的佩服。 刘邦在这些“贤人”的帮助下,取得了秦末农民战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3 用人不疑 刘邦一旦决定任用某人,就对其完全信任,把事情交给他后就不再管此事,放手让他们去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刘邦对陈平的任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陈平原是魏王咎手下的一名官吏,后遭至猜疑,投奔项羽,在项羽手下又得不到项羽的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觉得刘邦气度不凡,此后必定成就一番大事,后投奔刘邦,辅佐刘邦完成大业,刘邦手下的大臣纷纷向刘邦进言,说陈平三易其主,是个反复无常的人。陈平在家时曾与其嫂子关系暧昧,人品不好,说其在担任护军都尉时曾收受贿赂,大臣们认为这样的人不应该值得信任,刘邦并没有轻信谗言,而是在做了细致的调查后更加重用陈平。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面对这种情况,刘邦很是担心,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四万金使其实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刘邦采取了陈平的建议,“乃出黄金四万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刘邦的充分信任使得陈平对刘邦更加信服,更加忠信。陈平也不负众望,成功的解除了项羽对刘邦的威胁。设计封韩信为齐王,借韩信之刀杀了项羽,使刘邦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4 对臣下坦诚相待,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刘邦对臣下都能坦诚相待,对臣子提出的问题都能据实回答,刘邦尊重臣子。刘邦先入关中,项羽认为刘邦会阻碍自己的争霸大业,想借鸿门宴除掉刘邦,刘邦得到消息,向身边的谋士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时张良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沉默一会回答说“固不如也”。刘邦对自身的情况毫无隐瞒,全都据实回答。刘邦的这种坦白使得其手下能根据刘邦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对敌策略,取得战争的胜利,政权的稳定。

领导学之用人之道案例一、二

领导学之用人之道案例一 哈尔滨禾丰张伟利上次朋友聚会,听长春科菲特饲料公司双城区域经理刘洋讲过这样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销售管理故事,对我触动很深。结合领导学课程所学浅述分析。 2007年初,他们团队新招聘这样两名销售代表。一个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李洪亮,另一个是有三年饲料销售工作经验的王大鹏。销售部门经理在对他们进行面试的时候,发现王大鹏在销售经验和技巧上都远远超过李洪亮。半年过后,进行业绩考核,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虽然两个人都未能完成销售目标,但刚毕业的李洪亮的业绩居然好过王大鹏,销售经理对此很是不解,以为上半年的业绩只是个巧合,下半年王大鹏的业绩一定能上去。半年的时间渐渐过去了,王大鹏未能赶上来,反而李洪亮领先的优势更加明显。销售经理开始注意两个人的表现,寻找真正的原因。王大鹏虽然销售技能不错,但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较差;李洪亮销售技能逐渐赶上,并且工作的态度认真,工作勤奋。不久,销售经理找王大鹏谈话,关心其生活和工作,耐心指出业绩上不去的根源在于工作的态度问题。并要求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达到公司业绩考核标准,否则予以辞退。之后,大家发现,王大鹏工作的态度变了,他开始主动要求经理与其一同拜访客户,且经常与刘洋讨论其市场布局、规划和开发方案。半年结束的时候,他不仅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还被破格提升为三肇地区区域经理。 像这样的案例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在这个案例中,王大鹏前期心态消极,业绩无进展。后期通过销售经理知心的交谈,签订军令

状,完成既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王大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尽力证明自己能够胜任这份销售工作,并可以达到业绩考标准。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完成的时候,他的心态就开始改变了。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信念。 根据赫斯和布朗查德提出的情形理论分析,王大鹏属于那种会干能干不愿意干的销售代表,需要领导在管理中少指令多关系,不必要教他如何完成目标,只需要通过交谈-签订军令状,提高工作的热情,他自然有办法有能力证明自己可以完成任务。在领导的眼中,没有庸人,用人所长,庸才也可以成为人才。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落叶飞花即可伤人,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案例中,销售经理充分发挥王大鹏销售经验丰富、技能强的长处,避其工作态度不认真之短,发挥了他的最大潜能。并力排众议,弃之前贤,量才任职,委以重任,用而不疑。使其下属信服,心甘情愿追随,为其所用。

浅谈我国的传统用人艺术

浅谈我国的传统用人艺术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代一代帝王将相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与利益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用人艺术。归纳起来,中国传统的用人艺术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千百年来被视为用人要则。几乎是用人之道的金科玉律,成了一个千古不变的信条。这既是一种封建观念的沉淀,也是中国人之文化的体现。特别是用人不疑,之所以作为一种古代用人准则而今天还在谈论,甚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是因为有很多成功的用人事例流传下来。如唐太宗认为,“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将人君的“推心待士”作为驱驾英才的重要条件。基于这种认识,唐太宗对待臣下的态度,能够做到“事臣如礼”。对臣下提出的良谋高策,尽量做到言听计从。对于那些敢于进谏的官员,唐太宗也多加鼓励,从谏如流。在唐太宗的鼓励下,不少官吏敢于犯颜直谏,直陈朝政得失,对维护唐王朝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太宗本人也成为开明皇帝而流传千古。 第二,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要想真正选好人、用好人就必须做到知人与识人。有知人之明,方能用人之才。用人之才,方能人尽其才。人尽其才,方能事业兴旺。三国时期的刘邵根据古代的圣王贤君的用人之道,明确地提出了“人才不同,能各有异”,必须“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的用人准则。这里的“审”就是审视人才特长所宜,审度人才能力大小,然后根据人才的不同专长委以不同的事任,做到人尽其才。若用人不审专长就会造成才非所宜的人才浪费。刘邵还提出,在用人的时候,不仅要位人以才,使才宜其位,而且还应注意授官以能,使能当其职。三国时期的刘备,在未得诸葛亮出山之前,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猛将,却是屡打败仗,而自请诸葛亮出山后,却是捷报频传,令当时强大无比的曹操都刮目相看。以致刘备感慨“备得军师,如鱼得水”,这就是知人善任的明显例证。 知人善用的前提是必须有人可识,有人可任,否则这一用人举措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招才寻才供选择,古人提出并实践了“喂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在他所颁发的《求贤令》中明确提出“名扬仄陋,唯才是举”。在古代,有为的君王还意识到“唯才是举”不仅要“外举不避嫌”,而且看重其才“兼文武两器”。 第三,礼法并重,德治仁政。在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均对法以及法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最主要的思想是“礼治”与“法治”。礼包括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和礼仪上的规定两个方面。儒家在对周礼进行不同形式的继承和改造时经历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个阶段。孔子强调以仁入礼,孟子则倡导仁政,前者突出了礼的论理性和强制性,后者强调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但他们都强调的是礼的内在精神,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因而其强调礼的外在规范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倡导礼法并重。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政治的好坏、社会的治乱直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德治仁政”始终是古代中国人所企盼的理想目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第四,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它是古代君王用以激励官吏的常用手段,它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人的责任感,从而用好、管好人具有重要意义。古代的韩非对赏罚的论述正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具特色的,他从人性好利恶害出发,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在此基础上,韩非进一步分析了人们的不同欲求。强调人不仅会求利、求赏,以满足生存;而且还要求名、求誉,以满足自尊。就此,他明确提出了“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的激励方式,以提醒领导者,实施赏罚时应该特别注意在给予奖赏的同时也授予相应的荣誉;在进行惩罚的同时也应加之相应的恶名,以达到强化激励的效果。 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用人的恩威并施实质上是一种家长式领导,它包含两方面的行为类

相关文档